CN106066836A - 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6836A
CN106066836A CN201610228772.XA CN201610228772A CN106066836A CN 106066836 A CN106066836 A CN 106066836A CN 201610228772 A CN201610228772 A CN 201610228772A CN 106066836 A CN106066836 A CN 106066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priority
primary module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87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6836B (zh
Inventor
咸盛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66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6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3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 G06F13/362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with centralised access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72Driv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43Bus networks involving priorit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从模块,其输出采集到的数据至主模块,并输出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息至主模块;以及主模块,其连接到从模块上,从从模块采集数据,并基于从至少一个从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息按优先级来处理来自相应的从模块的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地,大型控制器系统或设备实施为安装在标准机架中的架子。每个架子包括具有用于安装多个模块的插槽的底板。也就是,在执行独特功能的许多类型的模块被组合以构成单一控制器系统的情况下,许多类型的模块之间交换信息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利用底板的共有总线技术。
图1是通用底板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1,典型底板通常是双面或单面印刷电路板(PCB),并且其上安装有模块10、20及31至34,并且每个模块都通过底板上的信号线(数据总线或地址总线)和电力线共同连接在一起。
图2和图3示出了典型的底板系统中用于数据传输和接收的操作方法。
参照图2,采用串行总线模式作为底板总线模式的数据传输总线结构具有多分支结构,在所述多分支结构中,单个主模块20和N个从模块31至33被连接到单一数据总线上,并且具有针对各个模块的通信端口和驱动芯片组,从而能够进行接收和传输。一般地,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底板总线模式中,发出请求的主模块和只有接收该请求的从模块输出总线信号到数据总线线路上。N个从模块分别具有独特的标识符,并且主模块检查从模块的标识符,并按照根据检查的结果预设的顺序来执行顺序的1:1通信。
此外,图3是采用以太网模式作为底板总线模式的数据传输总线的结构图。该结构包括以太网交换机并且允许主模块20和从模块31至33之间的双向通信,但需要包含昂贵的交换机41,并且以太网模式也可以仅执行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的顺序的1:1通信。
这样,由于采用其中有多个从模块的底板总线模式的系统在各个从模块上执行顺序的数据处理操作,因此对于单一周期需要对应于每个从模块的数据处理时间的N倍的数据处理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按优先级处理来自具体模块的数据,从而出现低效率的数据处理,且通过被动数据处理操作进行的数据处理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主模块和多个从模块之间主动且有效的数据处理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
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以使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的数据处理操作中的能量和时间消耗最小化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从模块,其输出采集到的数据至主模块,并输出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至主模块;和主模块,其连接至从模块,采集来自从模块的数据,并基于从至少一个从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按优先级处理来自相应的从模块的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从模块,其输出采集到的数据至主模块,发送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给所述主模块,并且根据预设的优先级输出数据至主模块;以及
交换单元,其连接主模块和从模块,并且根据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设定数据输出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通用底板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和图3是用于说明典型的底板系统的网络配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交换单元的框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该被限制性地解释为典型的含义或在字典指示的意思,而是应该基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方式描述他或她的发明而可能适当地限定术语的概念的原则被解释为与发明构思的技术精神相匹配的含义和概念。
这样,由于在详细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在附图中示出的配置仅仅是示例,而并不涵盖实施例的所有技术精神,所以应该理解的是,在提交本申请时可以有替换它们的各种等同例和变型例。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的示意性框图。
参照图4,根据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主模块100、多个从模块210、200和230以及交换单元310、320和330。
主模块100可以从共同连接在一起的从模块210、220和230采集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并输出有关处理结果的信息。主模块可以通过串行总线连接到从模块210、220和230上,并通过串行总线接收数据采集请求信号或者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或时间执行数据采集。
主模块10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110、第二通信单元120、控制单元130以及存储单元140。
第一通信单元110可以被连接到用于访问从模块的串行总线410上,使得能够根据预设的顺序从连接到主模块100上的从模块210、220和230顺序地采集数据。也就是,为了从N个从模块获取数据,第一通信单元110可以通过利用经由第一通信单元110的循环法来请求并接收数据。第一通信单元110可以基于上述技术,例如,从最接近主模块100的从模块来顺序地执行数据采集请求,并且执行相应的数据采集。
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10上的串行总线410可以被连接到从模块210、220和230的相应的通信单元上。
第一通信单元110可以根据通过串行总线410连接至底板系统的插槽的从模块的顺序来顺序地标识从模块210、220和230的标识符,并从相应的从模块采集数据。
第一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与输出信号相应的单独的驱动器(未示出)。例如,在第一通信单元110是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的情况下,能够将用于发送和接收相应的信号的单独的驱动器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10上。第一通信单元110的通信方案可以适用于包括例如RS485/RS422的多分支总线、控制器区域网络(CAN)总线、低电压差分信令(LVDS)的各种串行数据总线模式。配置并不固定,且有可能包括或不包括与通过通信单元和通信逻辑电路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相应的配置。
第二通信单元120可以被连接到用于访问从模块的串行总线420上,使得能够从连接到主模块100上的从模块210到230接收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息,或采集数据以供相应的数据优先级处理。
连接到第二通信单元120上的串行总线420可以被连接到从模块210、220和230的相应的通信单元。与第一串行总线410分离地,第二通信单元120可以通过第二串行总线420接收来自从模块210、220和230的针对优先数据处理请求的事件消息,而不是顺序的数据处理的事件消息。另外,第二通信单元120可以根据自从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优先级处理事件消息通过第二串行总线420从相应的从模块采集数据。
第二通信单元120可以进一步包括与输出信号相应的单独的驱动器(未示出)。第二通信单元120可以是异步传输和接收通信模块。此外,能够包括并行至串行TTL信号驱动器和接收器。
控制单元130可以检查有关从模块210,220和230的标识符信息、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接收到的数据和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然后产生相应的处理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130可以根据预设的顺序(例如,从最靠近主模块的从模块)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从系统中所连接的从模块请求并采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30可以从从模块210、220和230接收标识符信息。将接收到的标识符信息与预存的标识符信息进行比较且当完成对相应的从模块的验证时,能够从相应的从模块采集数据。
独立于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的通信地,控制单元130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0采集和检查来自从模块210、220和230的具体信号或数据。与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数据采集操作分离地,控制单元130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0接收来自从模块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当控制单元130检查有关已经发送相应的信息的从模块的信息,并且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执行的操作被完成时,控制单元可以按优先级在已经发送了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从模块上执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此外,在接收到多条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30可以根据预设的优先级或预设的顺序检查相应的从模块,并且按优先级采集和处理来自相应的从模块的数据。
控制单元130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0执行数据优先级处理,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返回至先前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序列。也就是,当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0执行的对应于该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的操作完成时,控制单元130可以返回至正常例程,其中从在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之前曾被执行过的从模块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采集和处理数据。
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单元130的操作的程序,以及暂时或永久地存储输入/输出数据。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有关被连接到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上的从模块的信息。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对应于从从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优先级处理信息的优先级处理信息。也就是,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例如用于由控制单元130处理来自从模块的数据的顺序信息和优先级处理顺序信息。
存储模块140可以包括诸如闪速存储器、硬盘型存储器、多媒体卡微型存储器、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以及光盘中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器。
对连接到具有上述配置的主模块上的至少一个从模块的配置进行描述。从模块210、220和230是包括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功能的模块,并且可以是具有相似的配置的从模块。因此,将从模块中的任一个作为示例来描述。可替代地,在具有不同配置的从模块的情况下,对根据实施例应用的相同配置进行描述。
经由主模块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通过第一和第二串行总线410和420连接的从模块可以可移除地连接在底板系统中。
从模块21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11、第二通信单元212、控制单元213以及存储单元214。
第一通信单元211可以将第一串行总线410连接到主模块100上以根据预设的顺序来顺序地发送数据。第一通信单元211可以通过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211上的第一串行总线将基于主模块100的控制所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主模块100。
第一通信单元211可以将标识符信息发送给主模块100,并且基于从主模块100施加的控制信号将在相应的时间采集到的数据输出至主模块100。
由于第一通信单元211被连接到主模块100的第一通信单元210上,并通过使用循环法从最靠近主模块100的从模块顺序地采集数据,所以能够根据相应的次序(顺序)通过第一通信单元210将数据输出至主模块100。
第二通信单元212可以被连接到主模块的第二通信单元120上。
在存在有独立于第一通信单元211的操作的优先级处理数据的情况下,第二通信单元212可以将包括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的事件消息发送给主模块100。此外,第二通信单元212可以基于发送给主模块100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事件消息按优先级将待处理的数据输出至主模块100。
包括通过第二通信单元212发送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的事件消息可以具有下列数据结构。
引导码
字符 ID字符 数据 错误检测字符
事件消息可以包括针对相应的从模块的ID字符、数据和错误检测字符。此外,引导码字符可以包括提供事件消息信息的通知的内容。另外,事件消息可以包括有关数据格式、数据大小、数据类型等的信息,且可以基于该信息来确定数据处理优先级。消息的配置可以基于通信系统或通信方案而变化。
控制单元213可以检查有关从模块采集的数据的信息。控制单元213可以将根据相应的次序(顺序)基于主模块100的控制通过第一和第二通信单元211和212采集到的数据输出至主模块100。当从从模块采集的数据检测出要求优先级处理的数据时,控制单元213可以产生包括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的事件消息,并且允许相应的消息通过第二通信单元212输出至主模块100。另外,控制单元213可以产生读取以发送(RTS)信号,并且根据该信号启用连接到第二通信单元212上的交换单元310。
存储单元214可以存储从模块210采集的数据。存储单元214可以存储有关从模块210的标识符信息。存储单元214可以存储用于将来自从模块210的数据发送给主模块100的优先级信息或顺序信息。
存储模块214可以包括诸如闪速存储器、硬盘型存储器、多媒体卡微型存储器、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以及光盘中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器。
当第二通信单元212需要被连接到主模块100上时,它可以通过交换单元310被连接到主模块上。
交换单元310将发送来自相应的从模块210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事件消息,或者连接相邻的从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路径,并且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单元212的RTS信号或通过包含在事件消息中的引导码字符信号来被启用。
交换单元310可以被连接在主模块110的第二通信单元120和从模块210、220及232的各自的第二通信单元212、222及232之间。
可以设置交换单元310以对应于从模块。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交换单元的框图。
参照图5,交换单元310可以包括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和第二缓冲驱动器312。
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和第二缓冲驱动器312可以排他地操作。
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可以发送来自连接有相应的交换单元310的从模块210的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事件消息,或提供用于输出待按优先级处理的数据的路径。也就是,当从相应的从模块210产生待按优先级处理的数据时,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可以提供用于向主模块发送事件消息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可以由自相应的从模块210的第二通信单元212输出的RTS信号来启用。
第二缓冲驱动器312可以与第一缓冲驱动器311相反地进行操作。也就是,当第一缓冲驱动311器被启用时,第二缓冲驱动器312可以被禁用。不同于第一缓冲驱动器311,第二缓冲驱动器312可以被启用以便于产生用于输出来自物理上被布置在相应的从模块210之后的从模块220和230的事件消息和待按优先级处理的数据的路径,而不是产生用于输出来自相应的从模块210的事件消息和相应数据的路径。
也就是,在第二缓冲驱动器312被启用的情况下,第一缓冲驱动器311被禁用,从而可以阻止相应的从模块310输出数据。
因而,在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和第二缓冲驱动器312发送数据之前,第一缓冲驱动器311作为低电平有效被启用,而第二缓冲驱动器312被禁用。然后,当来自主模块100和已经做出优先级数据处理请求的从模块210的数据的处理完成时,第一缓冲驱动器311返回至空闲状态且被禁用而第二缓冲驱动器312可以转换为启用状态。
上拉电阻313和314可以分别连接至交换单元310的第一驱动器311和第二驱动器312。
也就是,第一上拉电阻313可以连接至第一缓冲驱动器311,而第二上拉电阻314可以连接至第二缓冲驱动器312。
当第一上拉电阻处于未连接从模块的无负载状态下时,即,处于浮接状态下时,可能会发生第一缓冲驱动器311和第二缓冲驱动器312的操作中的错误。因而,当不存在从模块时,电压Vcc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上拉电阻311和312连接至缓冲驱动器以输入信号高(High)或低(Low)。也就是,因为由第一上拉电阻313产生的信号高(High)通过连接至第一缓冲驱动器311的逆变器315作为信号低(Low)输入,因此能够阻止第一缓冲驱动器311的操作。相反,由于电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314从第二缓冲驱动器312的数据线路继续流动(可以被启用),因此即使不存在相应的从模块时也能够允许其他从模块的通信。
如上所述,能够包括用于主模块和多个从模块之间的顺序的数据传输和接收的第一串行总线以及用于主模块和多个从模块之间的优先级数据处理请求和相应的数据传输和接收的第二串行总线。此外,能够包括第二串行总线上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的交换单元,并且能够根据交换单元中的缓冲驱动器的启用和禁用来执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以及阻止操作。
在下文中,参照图6和图7来详细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和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主模块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其中,在主模块通过第一通信单元从最靠近主模块的第一从模块到第N从模块顺序地执行通信的同时,第二从模块产生并发送数据优先级处理消息。
产生数据优先级处理消息并请求相应的数据处理操作的从模块不限于此。
参照图6,在步骤S602中,主模块100的控制单元130可以执行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在该模式下,数据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从从模块210、220和230顺序地被采集。
在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下,能够从最靠近主模块的从模块顺序地采集数据。但是,该操作并不是固定的,在实施例中,执行与主模块通信的从模块的顺序可以根据设定和优先级而变化。
主模块100可以继续检查在执行步骤S602中的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的同时,是否从任一从模块接收到事件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至从模块的交换单元的第一和第二缓冲驱动器可以分别操作在禁用状态和启用状态下。
也就是,连接至从模块的交换单元的第二缓冲驱动器可以保持启用状态。因而,产生了用于利用RTS信号从从模块向主模块发送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路径。由于在主模块执行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时,从模块的第二缓冲驱动器操作在启用状态下,因此能够保持用于向连接至主模块的所有从模块发送事件消息的路径。相反,由于第二缓冲驱动器操作在启用状态下,因此,在主模块的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下第一缓冲驱动器都可以保持在禁用状态下。
在步骤S606中,当从任一从模块接收到事件消息时,主模块100可以检查相应的事件消息。
在步骤S608中,主模块100可以检查事件消息并检查有关相应的从模块的信息。
主模块100可以根据当前的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检查有关相应的从模块的信息,并检查有关数据采集和处理状态的信息。
例如,在步骤S610中,在主模块100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根据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采集并处理来自第三从模块230的数据的同时,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0接收事件消息的情况下,主模块100可以判定是否已完成第三模块230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在步骤S612中,在当前正执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还没有完成时,主模块100的控制单元113可以继续当前正执行的从模块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相反,当确认当前正执行的第三从模块230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已完成时,主模块100的控制单元113可以执行与已经请求优先级处理的第二从模块220通信,并执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至第二从模块220的交换单元320的第二缓冲驱动器322从启用状态转换为禁用状态,且第一缓冲驱动器321从禁用状态转换为启用状态使得主模块100可以通过第一缓冲驱动器321来采集通过第二通信单元222输出的数据。
在步骤S616中,主模块100的控制单元113可以判定已发送优先级处理请求事件消息的第二从模块220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否已完成。
在步骤S618中,当第二从模块220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完成时,主模块100的控制单元113可以返回至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以从已执行了先前数据采集的从模块之后的从模块(第四从模块)起执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当返回至主模块100的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时(当第二从模块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完成时),连接至第二从模块220的交换单元320的第一缓冲驱动器可以从启用状态变换为禁用状态,且第二驱动器可以从禁用状态变换为启用状态。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的流程图。
在另一实施例中,描述了主模块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操作,其中,在主模块通过第一通信单元从最靠近主模块的第一从模块到第N从模块顺序地执行通信的同时,第二和第四从模块分别产生并发送数据优先级处理消息。在本实施例中,省略或简化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对应的配置的描述。
参照图7,在步骤S702中,主模块100的控制单元130可以执行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从从模块210、220和230顺序地采集数据。
在步骤S704中,在执行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的同时,主模块100可以继续检查是否从从模块接收到事件消息。
当从从模块接收到事件消息时,主模块100可以判定是否已从多个从模块接收到所接收到的消息。
如图6所述,在从单个从模块接收到所接收到的事件消息的情况下,主模块100可以对来自已经发送了事件消息的从模块的数据执行优先级处理模式。
相反,在步骤S710中,当从多个从模块接收到事件消息时,主模块100可以检查所接收到的消息并检查有关相应的从模块的信息。
也就是,在执行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同时,主模块100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20从多个从模块接收包括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信号的事件消息。
主模块100可以检查所接收到的事件消息,并对于已发送相应的消息的从模块检查预设的优先级。
所述优先级是对于当主模块100接收到多个事件消息时,基于所接收到的事件消息来执行数据优先级处理的从模块的优先级。该优先级可以是预先存储在主模块100的存储单元140中的优先级。该优先级可以根据最靠近主模块100的从模块的顺序来确定。可替换地,优先级可以根据数据大小、用户设定、数据的详情、数据类型等来确定。
在步骤S712中,主模块100可以根据已发送事件消息的从模块来设定数据优先级处理顺序,且在步骤S714中根据优先级来执行数据采集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与从模块中根据优先级执行数据优先级处理的从模块相对应的交换单元的第二缓冲驱动器从启用状态变换为禁用状态,并能够将其的第一缓冲驱动器从禁用状态变换为启用状态。此外,当根据优先级输出数据完成时,能够使第一和第二缓冲驱动器的状态返回至先前的状态。
在步骤S716中,主模块100可以基于从多个从模块接收到的事件消息来判定有关每个从模块的数据优先级处理是否已经完成。
当有关从模块的优先级处理完成时,主模块100可以返回至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以从已执行了前一数据采集的从模块之后的从模块起执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当返回主模块100的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时,连接至每个从模块的交换单元的第一缓冲驱动器可以处于禁用状态下,而第二缓冲驱动器可以处于启用状态下。
因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具有的效果在于:配置系统的主模块和从模块可以执行相互的通信,且能够使相应的数据处理效率最大化。
此外,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可以具有这样的效果,其中,因为从模块可以向主模块主动地发送有关待处理的目标的数据的信息,且主模块可以相应地按优先级处理有关相应的从模块的数据,所以能够执行有效率的数据处理。
此外,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具有的效果在于:因为包括多个主模块的系统还选择了优先级处理从模块并按优先级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所以能够灵活地处理紧急数据处理情况或事故。
此外,数据传输和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具有的效果在于:能够改进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总线模式并相应地减少了时间和成本。
以上主要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它们仅仅是示例,而并不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实施例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以上未提出的许多变型例和应用例。例如,在实施例中特别表示的每个组成部分可以变化。此外,应该被解释地是,有关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应用的差异被包括在由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之中。

Claims (17)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从模块,所述从模块输出对应于从主模块接收到的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并输出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至所述主模块;以及
所述主模块,所述主模块连接到所述从模块,采集来自所述从模块的数据,并基于从至少一个从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按优先级处理来自相应的从模块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主模块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发送数据请求信号给所述从模块,并且接收对应于所述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以及
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连接到第二串行总线用于从所述从模块接收所述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并采集相应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从模块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连接到第一串行总线用于根据预设的顺序输出数据至所述主模块;以及
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连接到第二串行总线用于输出针对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的信息和多个所接收到的数据之中的相应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主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从最靠近所述主模块的从模块顺序地采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主模块进一步包括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输出的信号相应的通信驱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输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在所述从模块中发送所述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所述从模块是多个的情况下,所述主模块根据为相应的从模块所设定的优先级来采集并处理相应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最接近所述主模块的从模块具有最高优先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优先级由所述主模块预设或者基于有关待从所述从模块采集的数据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对应于所述从模块的交换单元,
其中所述交换单元被布置在所述从模块与所述主模块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交换单元包括:
第一缓冲驱动器,所述第一缓冲驱动器设定用于输出来自对应于所述交换单元的从模块的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路径;以及
第二缓冲驱动器,所述第二缓冲驱动器设定用于向所述主模块输出来自不对应于所述交换单元的从模块的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缓冲驱动器和所述第二缓冲驱动器交替地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主模块在所述从模块上执行所述顺序的数据采集模式时,所述第二缓冲驱动器被启用而所述第一缓冲驱动器被禁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缓冲驱动器发送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给所述主模块,并变换为禁用状态,当在启用状态下时,从所述从模块检测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二缓冲驱动器变换为所述禁用状态时,所述第一缓冲驱动器从所述禁用状态变换为所述启用状态以输出所述优先级处理请求数据。
16.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从模块,所述从模块输出对于从主模块接收到的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发送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给所述主模块,并且根据预设的优先级输出数据至所述主模块;以及
交换单元,所述交换单元连接所述主模块和从模块,并且根据所述数据优先级处理请求来设定数据输出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交换单元包括:
第一缓冲驱动器,所述第一缓冲驱动器设定用于输出来自对应于所述交换单元的从模块的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路径;以及
第二缓冲驱动器,所述第二缓冲驱动器设定用于向所述主模块输出来自不对应于所述交换单元的从模块的优先级处理请求消息的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驱动器和第二缓冲驱动器交替地操作。
CN201610228772.XA 2015-04-20 2016-04-13 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Active CN106066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55320 2015-04-20
KR1020150055320A KR101622516B1 (ko) 2015-04-20 2015-04-20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836A true CN106066836A (zh) 2016-11-02
CN106066836B CN106066836B (zh) 2019-02-05

Family

ID=55587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8772.XA Active CN106066836B (zh) 2015-04-20 2016-04-13 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9065B2 (zh)
EP (1) EP3086511B1 (zh)
KR (1) KR101622516B1 (zh)
CN (1) CN106066836B (zh)
ES (1) ES2708664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5664A (zh) * 2017-04-18 2017-06-20 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独占式数据采集方法
WO2023115635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te测试仪框式设备及其串口统一收集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5452A1 (en) 2016-11-07 2018-05-11 Farm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oil Modeling and Automatic Irrigation Control
US11519896B2 (en) * 2017-01-13 2022-12-06 FarmX Inc. Soil moistur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mutual inductance of area of influence using radio frequency stimulus
KR101914549B1 (ko) * 2017-03-24 2018-11-0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전 자동화 시스템의 데이터 통신 장치
TWI650633B (zh) * 2017-10-06 2019-02-11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模組化電子組合裝置
US10417161B2 (en) * 2018-01-26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devices over a multi-drop bus
JP6939665B2 (ja) * 2018-03-15 202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KR102130520B1 (ko) * 2018-12-19 2020-07-06 (주)나오디지탈 계측 정보 중계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56670B1 (ko) * 2019-11-06 2021-05-27 (주)로보티즈 효율적인 통신 버스 중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385178A (zh) * 2019-12-24 2020-07-07 成都国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s422总线链路监听与网络失效保护系统
CN111143266A (zh) * 2019-12-24 2020-05-12 成都国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s422总线多主设备链路控制系统
KR102241306B1 (ko) * 2020-02-12 2021-04-16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Plc 시스템용 리피터 허브
US11464179B2 (en) 2020-07-31 2022-10-11 FarmX Inc. Systems providing irrigation optimization using sensor networks and soil moisture modeling
CN112526866A (zh) * 2020-11-03 2021-03-19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一主多从调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8199A (ko) * 2001-04-06 2002-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버스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40139258A1 (en) * 2003-01-09 2004-07-15 Peter Chamber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erial bus transaction using incremental address decode
CN101261613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南京理工大学 图像处理器群接口总线
CN103136142A (zh) * 2013-03-05 2013-06-05 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仲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8154A (en) * 1995-07-25 1999-10-19 Cho; Jin Young Distributed priority arbitrating method and system in multi-point serial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es
KR19990060526A (ko) 1997-12-31 1999-07-26 서평원 트래픽 특성을 이용한 데이터 통신 제어 시스템
KR100331865B1 (ko) 1998-12-31 2002-05-09 서평원 다수의 보드간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KR20020093306A (ko) 2001-06-08 2002-12-16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멀티-드롭 방식의 hdlc 버스 제어권 관리 방법
DE10236879B4 (de) 2001-08-14 2013-10-24 Denso Corporation Hindernis-Detektionsgerät und damit in Beziehung stehendes Kommunikationsgerät
KR20030056567A (ko) 2001-12-28 2003-07-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프로세서와 주변 블록을 갖는 시스템 칩을 위한 버스구조
WO2004006105A2 (en) * 2002-07-08 2004-01-15 Globespanvirata Incorporated Dma scheduling mechanism
KR100572770B1 (ko) 2003-11-18 2006-04-24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마스터와 슬레이브가 고정된 동기 시리얼 통신 속도 개선방법
US8971461B2 (en) 2005-06-01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QI and rank prediction for list sphere decoding and ML MIMO receivers
KR20060126039A (ko) 2005-06-03 2006-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 제어시스템
GB0519981D0 (en) 2005-09-30 2005-11-09 Ignios Ltd Scheduling in a multicore architecture
US7743192B2 (en) * 2007-03-18 2010-06-22 Moxa Inc. Method of determin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priority subject to request content and transmitting request subject to such request transmission priority in application of Fieldbus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GB2458258A (en) 2008-02-04 2009-09-16 Nec Corp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load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19235B1 (ko) 2011-06-08 2018-01-16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병렬 통신 장치
US9088514B2 (en) 2012-07-23 2015-07-21 Broadcom Corporation Flexray communications using ethernet
US9710422B2 (en) * 2014-12-15 2017-07-18 Intel Corporation Low cost low overhead serial interface for power management and other IC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8199A (ko) * 2001-04-06 2002-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버스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40139258A1 (en) * 2003-01-09 2004-07-15 Peter Chamber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erial bus transaction using incremental address decode
CN101261613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南京理工大学 图像处理器群接口总线
CN103136142A (zh) * 2013-03-05 2013-06-05 浪潮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仲裁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5664A (zh) * 2017-04-18 2017-06-20 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独占式数据采集方法
WO2023115635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te测试仪框式设备及其串口统一收集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6511A1 (en) 2016-10-26
ES2708664T3 (es) 2019-04-10
US20160306759A1 (en) 2016-10-20
EP3086511B1 (en) 2018-12-05
KR101622516B1 (ko) 2016-05-18
US10049065B2 (en) 2018-08-14
CN106066836B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6836A (zh) 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
US5740379A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unique addresses for electrical devices from input bit patterns being verifiable for admissibility
EP040441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ddresses to SCSI supported peripheral devices
CN103168446B (zh) 配置网络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US10198389B2 (en) Baseboard interconn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5323131B (zh) 网络、首用户及数据传输方法
US8458388B2 (en)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nd a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terface driver program and interface hereto
CN103279434A (zh) 从设备地址修改方法和装置
CN107817953A (zh) 一种双控存储设备访问硬盘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07722A (zh) 具备内部寄存器自复位功能的数值控制系统
CN108616582A (zh) 内机和线控器的配对方法、装置及系统
US4050098A (en) Self-addressing modules f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CN106155954A (zh) 一种模块识别和通信端口自动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CN106598888B (zh) 一种采用rs485协议的多板卡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3677112A (zh) 机架式服务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3706058U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i/o板卡扩展结构
US9824052B2 (en) Backplane bus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oard recognition method using same
CN100365602C (zh) 实现多个主动装置对单一总线上从动装置进行存取的设备
CN109461226A (zh) 一种智能巡检系统
CN106338938B (zh) 一种底板总线通讯编址系统及方法
US20140050472A1 (en) Mobile terminal for servicing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3636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冗余控制系统
AU2018275405B2 (en) Address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rgical lighthead components
JP5458312B2 (ja) 複数モジュー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知的バスアドレス自己設定
CN107942645A (zh) 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