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2692A - 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2692A
CN106062692A CN201480075281.5A CN201480075281A CN106062692A CN 106062692 A CN106062692 A CN 106062692A CN 201480075281 A CN201480075281 A CN 201480075281A CN 106062692 A CN106062692 A CN 106062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nit
picture
display
displa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52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2692B (zh
Inventor
石川博隆
梶原千佐子
赤川聪
塚原翼
岩津健
金间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2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2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26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操作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所述操作单元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所述第一层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和第二显示控制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图像根据与所述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来显示所述第二图像。当接收到用于提示访问所述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所述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图像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Description

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的可穿戴装置,并且涉及一种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有能够在显示单元上按顺序显示多个图像的电子设备。例如,专利文件1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配置为:当检测到用户针对预定组的代表图像的预定操作时,显示该代表图像和多个属于该组的缩略图图像。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1-2101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因为对于显示特定图像而言,首先必须访问该图像所属的组的代表图像。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可操作性改进的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解决问题的方式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操作单元、接收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
显示单元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
操作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该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显示与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第一图像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
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用于提示访问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和第二显示控制模式。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经由第一图像根据与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
根据可穿戴装置,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容易地显示特定图像,从而实现可操作性的改进。
操作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部,该第二操作部根据输入操作生成控制信号。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第二操作部上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显示单元显示属于预定层的图像。
可穿戴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可由第二操作部操作的成像单元。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在第二操作部上的输入操作来使显示单元显示成像单元的操作画面。
接收单元可以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控制信号。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使显示单元显示预定通知图像。
显示控制单元可以配置为:当正在显示预定通知图像时接收到预定操作事件的输入时,使显示单元显示与通知图像有关的画面。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是用于控制可穿戴装置的控制设备,该可穿戴装置包括: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的显示单元,该控制设备包括操作单元、接收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操作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该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显示与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第一图像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
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用于提示访问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和第二显示控制模式。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能够经由第一图像根据与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来显示第二图像。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
在控制设备中,操作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部,该第二操作部根据输入操作生成控制信号。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第二操作部上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显示单元显示属于预定层的图像。
操作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在侧周表面的一部分中的切口。第一操作部由设置在切口中的电容式传感器构成,并且第二操作部包括:设置在外壳的侧周表面中的多个输入键。
发明的效果
如上面所描述,根据本技术,可以实现可操作性的改进。应该注意,此处所描述的效果并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是在本公开中所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系统的相应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在系统中的控制箱的外观的侧面透视图。
图4是阐释了控制箱的操作输入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安装到便携式终端和在系统中的控制箱中的软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阐释了在系统中的待在可穿戴装置上显示的画面的分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控制箱的功能框图。
图8是阐释了控制箱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9是阐释了待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卡片画面的切换操作的示意图。
图10是阐释了待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卡片画面的切换操作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3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了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代表画面的转变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
[使用可穿戴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
该系统100主要包括便携式终端30、作为电子设备的可穿戴装置(可穿戴显示器)70、以及用作控制该可穿戴装置70的控制设备的控制箱50。
便携式终端30用作信息处理设备并且通常是移动电话,诸如,智能手机。便携式终端30可以是平板装置或者另一PC(个人计算机)。
如图所示,可穿戴装置70是头戴类型。然而,该可穿戴装置并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是腕带类型或者颈带类型。
便携式终端30配置为连接至云系统10。云系统10包括服务器计算机等,例如,该服务器计算机等连接至电信网络,诸如,互联网。
通常,控制箱50有线连接至可穿戴装置70。用户可以通过将可穿戴装置90放置在他的/她的头上并且利用他的/她的手操作控制箱50来操作可穿戴装置70。
[相应装置的配置]
图2是示出了该系统100的相应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云系统)
例如,在云系统10中的服务器计算机包括:CPU 11、存储器12、以及配置为可与便携式终端30通信的广域通信单元13。
(便携式终端)
便携式终端30(例如,智能手机)主要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31、存储器32、触摸面板/显示单元35、广域通信单元33和局域通信单元34。除了它们之外,便携式终端30进一步包括:包括运动传感器、照相机等的各种传感器37、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单元36、音频设备单元38、电池39等。至少便携式终端30(或者便携式终端30和云系统10)用作可穿戴装置70的外部装置。
广域通信单元33配置为可通过通信系统通信,例如,3G(第三代)或者LTE(长期演进)。局域通信单元34配置为可通过,例如,无线LAN(局域网)通信系统(诸如,WiFi)和/或者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诸如,Bluetooth(注册商标)和红外通信)通信。局域通信单元34用作自/至控制箱50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除了局域通信单元34之外,例如,便携式终端30可以包括:使用所谓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NFC:近场通信)的个体识别装置,诸如,RFID(射频识别)。
音频设备单元38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
(可穿戴装置)
可穿戴装置70包括:配置为可安装在用户的头上的安装单元701。安装单元701包括显示单元71、各种传感器72至75、照相机78等。
例如,如图1所示,显示单元71是设置在头戴式可穿戴装置70的框架76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侧的小投影仪。在头戴式可穿戴装置70中,由每个投影仪发射的相同的图像光或者有差异的图像光由导光板77引导并且从导光板77的预定区域朝用户的眼球发射。
要注意,显示单元71可以设置在可穿戴装置7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仅仅一侧。可穿戴装置70并不限于投影仪类型并且可以包括将图像光直接发射至眼球的类型的显示单元71。
可穿戴装置70的各种传感器的示例可以包括磁场传感器72、陀螺仪传感器73、加速度传感器74和照度传感器75。可穿戴装置70可以包括检测视场方向(方位角或者仰角和俯角)的传感器等。
陀螺仪传感器73(角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74配置为检测在安装单元701的空间中的运动的运动传感器。
照相机78构成能够捕捉静止图像或者运动图像的成像单元。照相机78安装在安装单元701上。在该实施例中,照相机78设置在左侧和右侧显示单元71之间(图1)。要注意,照相机78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上述示例。
照相机78能够捕捉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除了基于用户的操作的正常成像模式之外,照相机78配置为能够在间隔成像模式上被驱动。在间隔成像模式上,在每个预定时间自动捕捉静止图像。
(控制箱)
控制箱50包括CPU 51、存储器52(存储单元)、局域通信单元54、输入键53、触摸面板55、音频设备单元58、电池59等。
控制箱50可以配置为可穿戴装置70的辅助装置(例如,可穿戴装置70的部分)或者可以配置为独立于可穿戴装置70的控制器。控制箱50用作用于对待在可穿戴装置70的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图像的显示进行切换的“操作单元”。
CPU 51通常控制控制箱50和可穿戴装置70的相应单元。控制箱50可以包括PLD(可编程逻辑装置),诸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而不是CPU 51。
局域通信单元54配置为可通过上述通信系统与便携式终端30的局域通信单元34通信。局域通信单元54用作自/至控制箱30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输入键53和触摸面板55构成用于可穿戴装置70的“操作单元”。
输入键53是设置在控制箱50中并且由用户操作的一个或者多个物理键。例如,输入键53包括电源键、后退键、显示单元71的开关键、以及照相机78的快门按钮。输入键53配置为用于可穿戴装置70的“第二操作部”。
触摸面板55是设置在控制箱50(参见图1)的表面上并且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装置。触摸面板55由电容式传感器构成。触摸面板55配置为用于可穿戴装置70的“第一操作部”。
音频设备单元58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
除了局域通信单元54之外,控制箱50可以包括:例如,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诸如,上述RFID。借此,用户可以启动便携式终端30的预定应用软件并且移动便携式终端30以更靠近控制箱50,从而对这些装置进行大体上自动配对。
进一步地,例如,通过用户移动便携式终端30以更靠近控制箱50,便携式终端30可以从云大体上自动下载用于对它们进行配对的应用软件,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安装。
当然,即使没有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这种装置,控制箱50也能够通过使用局域通信单元54来进行与便携式终端30的配对。
图3是示出了控制箱50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图3的上部是从一侧看时的侧视图,并且图3的下部是从另一侧看时的透视图。
控制箱50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盘状外壳501。切口502形成于外壳501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中。外壳501的大小并不作特别限制并且通常被设置为可以被用户的一只手握住的大小。切口502具有朝外壳501的中心突出的圆弧形状。圆弧曲面配置为触摸面板55。
尽管在该示例中将切口形成为盘状的部分,但是只要用户可以识别出切口,其初始形状并不限于盘状。例如,切口可以形成于方形(或者矩形)的角落处,或者具有朝外壳的中心突出的圆弧形状的切口可以形成于其侧面中。
照相机按钮(快门按钮)503、后退按钮(后退键)504和通话按键505设置在外壳501的外周部分上。尽管这些按钮以单列设置在靠近切口502的外周部分上,但是其位置和布置当然并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电源按钮(电源键)506、显示按钮(开关键)507等设置在外壳501的侧表面上。尽管这些按钮沿外壳501的边缘设置为靠近照相机按钮503和后退按钮504,但是其位置和布置当然并不限于此。电源按钮506由具有回位弹簧的滑动开关构成,并且配置为能够通过重复朝一端的滑动操作来打开/关闭电源。借此,可以防止用户错误地打开/关闭电源。要注意,电源按钮506可以配置为通过朝一端的滑动操作来打开电源,并且通过朝另一端的滑动操作来关闭电源,从而在两端上提供保持功能。
在外壳501的外周部分上,提供了从外壳501的中心径向延伸的突出件508。当用户保持外壳501时,突出件508位于食指与中指之间。例如,也可以通过夹住突出件508的这些手指来保持外壳501,从而可以提高各个按钮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地,用于附接至用户的衣服的胸袋等的夹子可以设置在外壳501的表面上,而不是外周部分。借此,提高了可携带性,并且用户也可以在其附接至衣服时操作控制箱。
进一步地,触摸面板55设置在外壳501切口的外周表面上,作为切口502,并且配置为静电地检测轻击操作、沿切口502的圆周方向的轻扫操作等。另外,触摸面板55形成于具有上述形状的切口502的形成区域中,并且因此,两个边缘5021和5022形成于切口502的两端处。借此,用户可以在未看到触摸面板55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手指触摸其来识别出触摸面板55的位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一般的触摸屏包括在操作表面的端部中的相对大的非检测区域。相反,触摸面板55配置为:因为其操作表面小,所以其到达边缘5021和5022的整个区域都是检测区域。由此,提高了可操作性。要注意,例如,不包括靠近边缘5021和5022的操作表面的90%或者更多的区域可以配置为检测区域。
(使用触摸面板的操作示例)
图4是阐释了控制箱50的操作示例(操作事件的输入示例)的示意图。
图4的上部示出了针对触摸面板55的轻击操作(或者长击操作)。通常,通过触摸触摸面板55的中心部分(切口502的底部)预定时间或者更少时间来输入轻击操作。用于轻击操作的确定区域可以是触摸面板55的整个表面或者可以是部分表面(例如,不包括靠近边缘5021和5022的区域,例如,操作表面的80%或者更少的区域)。
例如,选择正在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画面(图像)、应用程序的启动、以及从上级层到下级层的转移都所需轻击操作。
图的下部示出了针对触摸面板55的轻扫操作。通常,通过触摸触摸面板55并且将手指从触摸面板55的中心部分朝边缘5021或者边缘5022移动来输入轻扫操作。用于轻扫操作的确定区域通常设置为触摸面板55的整个表面,并且在从第一触摸位置到松开位置的距离等于或者大于预定距离时是有效的。
例如,轻扫操作用于对待在显示单元71上的图像进行切换,并且轻扫方向与画面切换方向对应。进一步地,通过在轻扫之后没有松开的情况下继续触摸操作预定时间,成功地对画面进行切换(滚动操作)。此时,轻扫速度可根据轻扫距离而变化。画面切换方向不作特别限制。画面切换方向是基于图像的布置方向来设置的,并且通常设置为左手方向和右手方向或者上方向或者下方向。
要注意,对于在相同的画面上进行滚动操作,用户触摸触摸面板55预定时间,然后在没有松开其的情况下进行轻扫操作。该操作用于读取在画面中显示的字符信息或者消息。
(使用输入键的操作示例)
照相机按钮503用于通过使用照相机78(例如,快门操作、记录开始/结束操作)来捕捉图像。在预定条件下,当在其上进行输入操作时,可以进行至照相机画面的转变。
后退按钮504用于将正在显示单元71中显示的画面(图像)返回到在上级层中的画面(图像)。进一步地,当长按时,后退按钮504将主画面(例如,在最上级层中首先显示的画面)恢复为显示画面。
通话按钮505用于语音输入画面,并且配置为:当在其上进行输入操作时,启用内置音频设备单元58(具体地,麦克风)。
操作电源按钮506使可穿戴装置70开机或者关机。可以结合开机操作来执行与可携带终端30的配对。
操作显示按钮507来打开或者关闭显示单元71的图像显示。
[软件的配置]
图5示出了安装在便携式终端30和控制箱50中的软件配置。
便携式终端30将一般的应用软件(在下文中,简称为“应用程序”)26和辅助应用25存储在存储器32中。这些应用25和26配置为在默认安装在便携式终端30中的OS(操作系统)上运行。
至于一般的应用26的种类,例如,存在微博、通信站点等的SNS(社交网络服务)应用、语音识别应用、照相机应用、媒体再现、新闻和天气预报服务。
辅助应用25用于将在这些应用26上的默认数据和用户数据转换为适合在可穿戴装置70的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格式的数据。通过便携式终端30从云系统10下载例如配套应用25,将配套应用25安装到便携式终端30中。
控制箱50在存储器52中包括与配对之后的配套应用25协作的固件45。将用于操作照相机78的照相机应用、在稍后将描述的设置画面上的设置应用等默认安装在固件45中。
[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画面示例和该系统的操作示例]
(画面的分层配置)
图6是示出了可以在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画面(图像)的分层结构的概念图。
针对每一层,对画面进行分类。在附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画面包括第一层LA、第二层LB和第三层LC。第一层LA是最上级层。第二层LB是级别比术语第一层LA的预定画面低的层。第一层LA与为应用配置选择环境的UI(用户界面)的集合对应。第二层LB和第三层LC与为应用配置操作环境的UI的集合对应。
如图6所示,当可穿戴装置70开机时,关机期间的非显示画面L0转变到第一层LA。画面(A1)至(An)的n个画面(n是自然数并且下文同样适用)属于第一层LA。画面(A1)对在待在第一层LA中显示的主画面进行配置。然后,将针对控制箱的轻扫操作配置为将画面从画面(A1)顺序地切换至画面(n)。
第二层LB由针对属于第一层LA的单独画面中的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层构成。例如,画面(A2)包括第二层LB2,并且画面(A5)包括第二层LB5。第二层LB2包括与画面(A2)有关的画面(B21)至(B2n)。LB5包括与画面(A5)有关的画面(B51)至(B5n)。
第三层LC由针对属于第二层LB的预定画面中的每一个分类的单个层或者多个层构成。例如,画面(B51)和画面(B52)包括第三层LC5,画面(C51)和画面(C52)中的每一个都属于第三层LC5。
层数不作特别限制并且仅仅至少两层是必须的。进一步地,属于每一层的画面的数量不作特别限制,并且通常提供多个层。然而,可以提供由单个图像构成的层,作为第二层或者级别比第二层低的层。
固件45接收来自输入键53或者触摸面板55的输出,并且对待在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画面进行切换。通常,固件45配置为:基于输入到触摸面板55中的操作事件(操作信号)来执行显示控制,以对待按照层的顺序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的画面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固件45配置为:能够基于来自在预定条件下的触摸面板55的输出或者来自输入键53的预定按钮的输出等(下文称为控制信号)来执行显示控制,以从当前显示画面跳转到在预定层中的预定画面。输出控制信号以提示访问预定画面。例如,固件45配置为能够使显示单元71通过接收基于预定输入键53的输入操作而生成的控制信号,在没有上级层的画面的情况下显示低级层的预定画面。
图7是控制箱50的功能框图。
接收单元511配置为能够接收从便携式终端30发送的各个通知信号、从输入键53(诸如,照相机按钮503)输出的操作信号、以及从触摸面板55输出的操作信号。显示控制单元512基于由接收单元511接收到的操作信号来进行控制以切换待在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图像。
控制箱50包括接收单元511和显示控制单元512。接收单元511和显示控制单元512对固件45或者CPU的某些功能进行配置。进一步地,接收单元511对局域通信单元54的(图2)某些功能进行配置。
显示控制单元512包括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和第二显示控制模式。
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操作事件(操作信号)使显示单元经由第一图像根据与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另一方面,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显示来自第三图像的第二图像。
此处,第三图像指的是除了与第一图像有关的第二图像组之外的任意图像。例如,在图6中,如果第二图像是画面(B22)并且第三图像是画面(A5),那么在第一显示控制模式下,画面按照画面(A5)、画面(A2)和画面(B22)的顺序转变,并且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画面按照画面(A5)和画面(B22)的顺序转变。当第三图像是画面(C51)时,在第一显示控制模式下,画面按照画面(C51)、画面(B51)、画面(A5)、画面(A2)和画面(B22)的顺序转变,并且在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下,画面按照画面(C51)和画面(B22)的顺序转变。
待在接收到上述控制信号时显示的画面(B22)和(B23)与,例如,静止图像捕捉画面或者运动图像捕捉画面对应。例如,显示画面根据在照相机按钮503上的按下操作转变到静止图像捕捉操作画面,或者显示画面根据在照相机按钮503上的长按操作转变到运动图像捕捉操作画面。
画面(B22)和(B23)的其它示例与语音输入画面、接收到的消息显示画面、通信设置画面等对应。
根据通话按钮505的按下操作来将语音输入画面显式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例如,语音输入画面是在电子邮件或者短字符消息发布站点中的消息输入画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语音输入到控制箱50的内置麦克风(音频设备单元58)中。固件45配置为能够将输入语音转换为文本(字符)并且将其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
为了提高语音输入功能的准确性,控制箱50可以包括用于消除噪音的麦克风。图8示意地示出了该控制箱的配置。
如图8所示,控制箱50在其中包括两个麦克风581和582以及加速度传感器580。麦克风581和582具有相同的配置并且设置在上下对称的位置处。
例如,用户U从他/她所持有的控制箱50上方输入语音。此时,如在图8的上部和下部中所示,位于上侧的麦克风581或者582配置为用作获取语音的主麦克风,并且位于下侧的麦克风582或者581配置为用作用于消除周围噪音的子麦克风。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580检测到的重力方向来进行在主麦克风与子麦克风之间的切换。
借此,可以确保适当地语音输入功能,无论控制箱50的姿势如何。要注意,噪音消除系统不作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各种系统,诸如,有源噪音控制。
进一步地,接收到的消息显式显示画面是针对便携式终端30所接收到的消息的浏览画面。此时,接收单元511配置为能够接收从作为外部装置的便携式终端30发送的通知信号,作为控制信号。
固件45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将浏览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在该实施例中,当正在显示预定通知图像的同时接收到预定操作事件的输入(例如,针对触摸面板55的轻击操作)时,固件45配置为使显示单元71显示与通知图像有关的画面。
另外,通信设置画面是待在局域通信单元54在可穿戴装置70的使用期间发生连接缺陷时显示的画面。此时,接收单元511配置为接收从局域通信单元54输出的连接缺陷信号,作为控制信号。
如上面所描述,根据该实施例,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容易地显示特定图像,从而实现可操作性的改进。进一步地,可以快速地显示这种图形,从而也可以提高操作感受或者操作便利性。
(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画面示例)
图9示出了待在可穿戴装置70的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在下文中,为了进行描述,假设进行便携式终端30的处理的主体是配套应用25,并且进行控制箱50的处理的主体是固件45。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可穿戴装置中,待在显示单元71上显示的图像包括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画面)。通常,通过将预定事件操作输入到控制箱50的触摸面板55中,执行在相同层中的图像的切换、在层之间的图像的切换等。图像的这种切换(画面转变)由固件45执行。固件45用作用于可穿戴装置70的“显示控制单元”。
(卡层的画面示例)
将在图9的上部中所示的层称为“卡层”。卡层200与第一层LA对应(图6)。例如,卡层200包括各种卡画面210,默认包括主画面211、照相机画面212、设置画面213等。除了它们之外,卡层200包括由用户注册的应用26(参见图5)的卡画面214。
每个卡画面210包括:位于卡画面的整个区域的例如大体上下半部区域中的卡图像215。单个卡画面210(和稍后将描述的应用画面310)所占用的区域是显示单元71的显示区域(Viewport)。在以下描述中,将在卡画面210所占用的区域中的图像称为“卡图像”。此处,卡图像(不包括主画面211的卡图像)是比如图标或者小部件,该图标或者小部件是用于访问应用的GUI(图形用户界面)。为一个卡画面210提供一个卡图像215。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它们来添加卡画面210(卡图像215)。例如,用户使用便携式终端30来进行针对在便携式终端30中安装的应用26的注册操作。然后,配套应用25生成与这种应用26对应的卡图像215。
例如,与应用对应的卡图像215指的是包括表示在卡图像215中的应用的标记或者字符的图像。基本上,配套应用25将由其本身生成的卡图像215存储在存储器32中,并且固件45也将它们的预定数量的卡图像215存储在存储器52中。
控制箱50的固件45配置为在显示单元71上逐个显示这些卡画面210。至于相同的层,通过用户经由触摸面板55输入左侧/右侧轻扫操作,固件45使显示单元71依次显示这些卡画面210。
要注意,可以从设置画面213访问的卡画面210的“设置”也是应用软件模块中的一个,该一个模块是控制箱50的默认内置应用。
(应用层的画面示例)
将在图9的下部中所示的层称为“应用层300”。应用层300与第二层LB对应(图6),并且可以基本上经由卡层200被访问。应用层300包括其上已经启动了卡画面210的应用的应用画面310(在应用画面310上的应用图像)。
显示单元71逐个显示这些应用画面310。用户可以经由卡层200访问应用层300。为了访问应用层300,用户可以在显示单元71上显示在卡层200中选择的卡画面210的同时在触摸面板55上进行轻击操作。然后,固件45使显示单元71显示与该卡画面210对应的应用画面300。
为了从应用画面300返回到卡画面210,用户按下作为控制箱50的输入键53(见图2)而提供的后退按钮504。
通过在应用层300中显示任意应用画面310的同时在左手方向和右手方向上进行针对触摸面板55的轻扫操作,用户可以利用单个应用来对应用画面310进行切换。例如,可以在应用的第一功能与应用的与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之间进行切换。功能的数量(应用图像的数量)根据应用而变化。
例如,如果应用是照相机应用,如图9所示,那么照相机应用包括:作为第一功能的静止图像捕捉模式的画面311、作为第二功能的间隔成像模式的画面313、以及作为第三功能的运动图像捕捉模式的画面313。
要注意,由用户的手指进行的轻扫操作的方向和图像的运动方向可能是相同的或者可能是相反的。其可以通过用户设置改变。
(在卡层中的卡画面的切换过程)
通常,便携式终端30的配套应用25将所有存储的卡图像215存储在存储器32中。另一方面,固件45将它们的预定数量的卡图像215(例如,按照注册顺序的预定数量的卡图像215)存储在控制箱50的存储器52中。然后,固件45从存储器52提取由用户经由触摸面板55指定的卡图像215,并且将其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进一步地,如有必要,固件45请求经由配套应用45从便携式终端30的存储器32发送卡图像215,并且接收该卡图像215,并且将其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具体地,按照以下方式来操作固件45和配套应用25。
图10是用于阐释在卡层200中的卡画面210的切换操作的示意图。如在图10中的上部中所示,例如,假设便携式终端30的存储器32存储有九个卡图像215(a)至215(i)。进一步地,假设,控制箱50的存储器52存储有它们的五个卡图像215(c)至215(g)(由虚线围成的部分)。五个卡图像215(c)至215(g)是连续的卡图像215。当前将用粗线框所示的卡图像215(e)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要注意,卡图像215(c)是主画面的卡图像。
假设,在图10的上部中所示的状态下,用户输入轻扫操作以将卡画面210移动至左侧。然后,如在图10的下部中所示,固件45将当前显示的卡图像215(e)切换至卡图像215(d),并且丢弃在此之前已经存储在端部(右端)处的卡图像215(g)。
当输入轻扫操作时,固件45通知便携式终端30操作信息。配套应用25从存储器32提取最近定位在端部(左端)处的卡图像215(b)。固件45接收该卡图像215(b)并且将其存储在存储器52中。
以这种方式,固件45维持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预定数量的(五个)卡图像215。
上述处理可以流畅地切换卡画面210,同时减小控制箱50中的必要存储器容量或者通过使用更小容量的存储器来减小成本。
至于主画面211的卡图像215和默认应用(诸如,照相机应用)的画面的卡图像215,控制箱50不需要丢弃它们并且仍然可以对它们进行存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箱50仅仅需要在存储器52中存储除了主画面211和默认应用的卡图像之外的预定数量或者更少的卡图像215。
[待由可穿戴装置显示的画面的转变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可穿戴装置70的代表画面转变示例。
(画面转变示例1)
图11示出了待在启动可穿戴装置70时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的画面的转变示例。
当根据在电源按钮506上的操作来打开电源时,显示启动画面(S001)。在启动画面上通常显示制造商名称、型号名称等。
如果在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段之后存在有关与便携式终端30配对的信息,那么显示用于与便携式终端30配对的画面(S002)。
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配对信息,那么显示针对必要应用的安装画面(S003),并且通过针对触摸面板55的轻击操作来执行安装。如果在完成安装之后存在来自便携式终端30的响应,那么显示数值对比认证画面(S004),并且,通过对连接所需画面进行轻击操作,画面转变到配对画面(S002)。
当建立了与便携式终端30的配对时,通过根据画面进行轻击操作,画面转变到连接成功画面(S005)和平衡控制画面(S006)。之后,确认固件45的版本信息,并且然后,画面转变到主画面(S011)。该主画面与卡层200的主画面211(图9)对应。
要注意,如果在可穿戴装置70与便携式终端30之间的连接失败,那么显示预定连接请求画面(S008)。
(画面转变示例2)
图12示出了在卡层中的画面的转变示例。
根据在触摸面板55上的前向轻扫操作,主画面(S011)转变到照相机画面(S012)、SNS画面(S013)、通信设置画面(S014)、设置画面(S015)等。细节与参照图9而描述的细节相同,从而此处省略了这些细节。
(画面转变示例3)
图13示出了在照相机画面(S012)的层中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在照相机画面(S012)上进行轻击操作时,显示启动画面(S021)。当确认便携式终端30的连接时,首先显示静止图像捕捉画面(S023)。如果连接是不可能的,那么画面转变到用于宣布连接缺陷的画面(S022),并且在过去预定时间段之后,画面转变到照相机画面(S012)。
当显示静止图像捕捉画面(S023)时,根据前向轻扫操作,按照指定的顺序显示间隔成像画面(S024)、运动图像捕捉画面(S025)、社会实况画面(S026)。由于按压后退按钮504,画面转变到照相机画面(S012),并且,由于长按后退按钮504,画面转变到主画面(S011)。
(画面转变示例4)
图14示出了在间隔成像画面(S024)上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在间隔成像画面(S024)上进行轻击操作时,显示设置动画面(S031)。此处,设置成像间隔。例如,其默认为30秒。通过轻击操作来开始成像,并且画面转变到针对捕捉的图像的保存画面(S032)。捕捉的图像保存在便携式终端30的存储器中。如果在预定时间或者更多时间内没有在设置画面(S031)上进行操作,那么再次显示照相机画面(S012)。
当完成对捕捉的图像的保存时,画面转变到针对捕捉的图像的数量或者捕捉的图像的显示画面(S033)。如果保存失败,那么显示用于宣布保存失败的画面(S034)。
在间隔成像模式下,将预定光标画面(S035)显示在显示单元71上。当已经过去了针对该光标画面的关闭时间时,光标画面会由于用户设置而消失。当在成像之前变为三秒时,画面转变到包括该光标图像的倒计时画面(S036)。每当捕捉到图像时,将该捕捉的图像保存在便携式终端30中。当成像时间变为两小时或者更多时,画面转变到设置画面(S031)。
(画面转变示例5)
图15示出了在社会实况画面(S025)上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在社会实况画面(S025)上进行轻击操作时,画面转变到待机画面(S041)。然后,根据针对照相机按钮503的按下操作,画面转变到串流画面(S042)。经由便携式终端30将捕捉的图像上传到云系统10中。此时,根据针对通话按钮505的输入操作,也将语音连同图像上传至云系统10。在已经过去了设置时间之后,画面转变到读取画面(S043),并且显示来自观众的评论。
(画面转变示例6)
图16示出了在SNS画面(S013)上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在SNS画面(S013)上进行轻击操作时,画面转变到通过认证的浏览画面(S052)。如果认证是不可能的,那么显示用于提升认证的画面(S051)。
当在浏览画面(S052)上进行轻扫操作时,画面按照接收的顺序转变(反之亦然)。当在单个浏览画面上进行轻击操作时,画面转变到针对评论的回复画面S053。有鉴于此,例如,可以通过操作通话按钮505来进行语音输入。在输入消息之后,通过进行轻击操作来发布消息。如果发布失败,那么显示用于宣布发布失败的画面(S054)。之后,再次显示浏览画面(S052)。
(画面转变示例7)
图17示出了在语音输入画面上的画面转变示例。
例如,当在任意浏览画面(S052)上按下通话按钮505时,画面转变至用于提示语音输入的画面(S061)。用户在按下通话按钮505的同时通过语音输入来输入消息。当松开通话按钮505时,如果尚未进行语音输入,那么显示用于宣布其所用的操作方法的画面(S062)。
在文本画面(S063)上显示输入的语音数据。如果需要修正,那么画面根据轻扫操作转变到编辑画面(S064),并且根据轻扫操作来指定预定字符。当完成修正之后,在文本画面(S063)上进行轻击操作,并且画面转变到文本检查画面(S065)。在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段之后,执行发布。如果发布失败,那么显示用于宣布发布失败的画面(S066)。之后,恢复初始浏览画面(S052)。
(画面转变示例8)
图18示出了在局域通信单元(Bluetooth(注册商标))的设置画面上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在通信设置画面(S014)上进行轻击操作或者中断通信时,画面转变到菜单画面(S071)。当根据设置模式进行轻击操作时,画面转变到设置画面(S072)。在设置画面上,地址设置模式或者配对执行模式配置为可根据轻扫操作来选择。
当选择了地址设置模式时,显示通信站的地址输入画面(S073)。另一方面,当选择了配对设置模式时,画面转变到配对执行画面(S074),并且如果存在响应,那么画面转变到数值对比认证画面(S074)。在连接之后,在预定情况下,对应用的版本进行升级。
(画面转变示例9)
图19示出了在一键式启动操作期间的画面转变示例。
可穿戴装置70配置为:在关机期间通过在控制箱50与便携式终端30之间的NFC通信自动开机。在该启动模式下,在显示启动画面(S001)之后,如果未建立配对,那么其自动转变到数值对比认证画面(S082)。后续画面转变与针对启动的画面转变示例(图11)的画面转变相同,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画面转变示例10)
图20示出了在便携式终端30的一键式启动操作期间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通过在显示任意画面(S091)的同时将控制箱50移动以更靠近另一便携式终端来进行NFC通信时,取消与当前连接的便携式终端30的通信,并且画面转变到用于宣布取消通信的画面(S092)。之后,自动执行与另一便携式终端的配对,并且如果存在响应,那么画面转变到数值对比认证画面(S093)。后续画面转变与在运行中的画面转变示例(图11)的画面转变相同,从而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画面转变示例11)
图21示出了在显示自动关闭操作中的画面转变示例。
如果非操作时间超过预先设置的自动关闭时间并且未启用照相机模式(静止图像捕捉、视频捕捉),那么可穿戴装置70从任意画面(S101)自动转变到非显示画面(S102)。
(画面转变示例12)
图22示出了在显示自动打开操作中的画面转变示例。
如果在非显示画面(S102)上从便携式终端30输入预定事件(控制信号),那么自动执行与该事件对应的过程。例如,自动显示待在由主机指示的版本升级时显示的升级启动画面(S112)、在间隔成像模式下的倒计时显示画面(S036)、接收到电话呼叫时的呼入画面(S114)、电话呼叫期间的呼叫画面(S115)、取消通信时的连接恢复画面(S071)等。
进一步地,当用户站立或者行走时,画面转变到针对各个接收到的消息的发送方显示画面(S117)。该画面配置为在预定时间间隔转变到后续画面。当未进行输入键53的保持操作时,通过在任意发送方显示画面上进行轻击操作,画面转变到示出了内容的浏览画面S118。当进行保持操作时,显示用于宣布进行该保持的事实的画面(S119)。
上述画面转变示例是用于在没有上级层的情况下跳转至目标层的画面的显示控制功能的具体示例。
(画面转变示例13)
图23示出了在显示自动打开操作中的另一画面转变示例。
当未在非显示画面(S102)上进行输入键的保持操作的同时输入显示按钮507或者照相机按钮503时,自动执行转变到相应画面的过程。
例如,当输入显示按钮507时,显示在关闭之前已经显示的在先画面(S121)。进一步地,当输入照相机按钮503时,如果正在进行间隔成像,那么画面转变到照相机模式切换画面(S122),并且画面通过用户的选择(轻击操作)转变到静止图像捕捉画面(S023)、间隔成像画面(S024)、或者运动图像捕捉画面(S025)。
上述画面转变示例是用于在没有上级层的情况下跳转至目标层的画面的显示控制功能的具体示例。
(画面转变示例14)
图24示出了在接收到来自便携式终端30的通知信号时的画面转变示例。
如果在显示任意画面(S132)期间发生版本升级指示事件、呼入事件或者呼叫事件,那么画面转变到与这些事件对应的操作画面(S112、S114、S115)。上述画面转变示例是用于在没有上级层的情况下跳转至目标层的画面的显示控制功能的具体示例。
(画面转变示例15)
图25示出了在恢复与便携式终端30的通信连接的操作中的画面转变示例。
如果任意画面(S142)是非设置画面,那么当中断与便携式终端30的通信连接时,画面转变到用于宣布中断连接的画面(S143)。在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段之后,画面转变到重新连接画面。当在重新连接期间执行连接中断过程时,显示连接中断画面(S144)。如果连接成功,那么显示连接的便携式终端的型号显示画面(S145)。在已经过去了预定时间段之后,恢复初始画面(S142)。
该画面转变示例是用于在没有上级层的情况下跳转至目标层的画面的显示控制功能的具体示例。
(画面转变示例16)
图26示出了例如在接收到来自便携式终端30的通知信号时的画面转变示例。
当在任意画面或者非显示画面(S151)上从便携式终端30接收到电子邮件的呼入通知信号等时,在该画面的预定位置处显示在预定时间段闪烁的通知图像150a。之后,图像转变到连续发光预定时间的通知图像150b。通过在显示通知图像150a和150b期间输入预定操作,用户可以显示邮件接收画面(浏览画面)。
(画面转变示例17)
图27示出了在可穿戴装置70的关机期间的画面转变示例。
通过在显示任意画面(S161)的同时进行针对电源按钮506的关闭操作,关闭画面(S162)。要注意,在非显示画面上进行针对电源按钮506的关闭操作,显示任意画面(例如,在关闭之前已经显示的画面)预定时间,然后关闭画面。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毋庸置疑,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应当注意,本技术也可以采取以下配置。
(1)一种可穿戴装置,其包括:
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
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该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显示与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第一图像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用于提示访问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
第一显示控制模式,该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经由第一图像根据与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以及
第二显示控制模式,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该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
(2)根据(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部,该第二操作部根据输入操作生成控制信号,并且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第二操作部上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显示单元显示属于预定层的图像。
(3)根据(2)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进一步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可由第二操作部操作,其中,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在第二操作部上的输入操作来使显示单元显示成像单元的操作画面。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控制信号,并且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使显示单元显示预定通知图像。
(5)根据(4)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正在显示预定通知图像时接收到预定操作事件的输入时,使显示单元显示与通知图像有关的画面。
(6)一种用于控制可穿戴装置的控制设备,该可穿戴装置包括: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的显示单元,该控制设备包括:
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部,该第一操作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该操作事件使显示单元显示与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第一图像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用于提示访问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
第一显示控制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图像根据与所述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以及
第二显示控制模式,当接收到控制信号时,该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第三图像显示第二图像。
(7)根据(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部,该第二操作部根据输入操作生成控制信号,并且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第二操作部上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显示单元显示属于预定层的图像。
(8)根据(6)或者(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在侧周表面的一部分中的切口,
第一操作部由设置在切口中的电容式传感器构成,并且
第二操作部包括:设置在外壳的侧周表面中的多个输入键。
(9)根据(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多个输入键包括:用于操作安装在可穿戴装置上的成像单元的输入按钮。
附图标记的说明:
30 便携式终端
45 固件
50 控制箱
55 触摸面板
52 存储器
70 可穿戴装置
71 显示单元
100 信息处理系统
200 卡层
210 卡画面
300 应用层
310 应用画面。

Claims (9)

1.一种可穿戴装置,其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所述第一图像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用于提示访问所述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
第一显示控制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图像根据与所述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显示来所述第二图像,以及
第二显示控制模式,当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显示控制模式能够使所述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图像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根据输入操作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所述第二操作部上进行所述输入操作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属于所述预定层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可由所述第二操作部操作,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在所述第二操作部上的输入操作来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成像单元的操作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所述控制信号,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预定通知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显示所述预定通知图像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预定操作事件的输入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通知图像有关的画面。
6.一种控制可穿戴装置的控制设备,所述可穿戴装置包括:配置为对针对每一层分类的多个图像进行切换和显示的显示单元,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配置为接收来自属于第一层的第一图像的操作事件的输入,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第一图像有关并且属于级别比所述第一图像低的第二层的第二图像;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用于提示访问所述第二图像的控制信号;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选择性地执行:
第一显示控制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控制模式基于所述操作事件使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图像根据与所述第一图像无关的第三图像来显示所述第二图像,以及
第二显示控制模式,当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显示控制模式使所述显示单元能够在没有所述第一图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三图像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根据输入操作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且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所述第二操作部上进行输入操作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属于所述预定层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操作单元进一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在侧周表面的一部分中的切口,
所述第一操作部由设置在所述切口中的电容式传感器构成,并且
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侧周表面中的多个输入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输入键包括用于操作安装在所述可穿戴装置上的成像单元的输入按钮。
CN201480075281.5A 2014-02-21 2014-12-25 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2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2357A JP2015158753A (ja) 2014-02-21 2014-02-21 ウェアラブル機器および制御装置
JP2014-032357 2014-02-21
PCT/JP2014/006447 WO2015125200A1 (ja) 2014-02-21 2014-12-25 ウェアラブル機器および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2692A true CN106062692A (zh) 2016-10-26
CN106062692B CN106062692B (zh) 2019-12-06

Family

ID=53877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528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2692B (zh) 2014-02-21 2014-12-25 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8154B2 (zh)
JP (1) JP2015158753A (zh)
CN (1) CN106062692B (zh)
WO (1) WO20151252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1446A (zh) * 2017-02-22 2019-09-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眼睛佩戴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2045B2 (en) * 2015-12-08 2019-09-03 King.Com Ltd. Controlling an image displayed on a user interface of a computer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1154A (ja) * 2008-04-03 2009-10-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頭部装着式映像表示装置
CN101571748A (zh) * 2009-06-04 2009-11-0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脑机交互系统
JP4818478B1 (ja) * 2011-04-14 2011-11-16 株式会社アイエスピー 携帯端末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ウェアの起動方法
US20120266068A1 (en) * 2011-04-12 2012-10-18 Citrix Systems, Inc. Responsive Scroller Controls in Server-Hosted Applications
US20120317484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Google Inc. Multimode Input Field for a Head-Mounted Display
CN103095986A (zh) * 2011-10-28 2013-05-08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设备和用于控制显示控制设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19315A1 (en) * 2001-07-17 2004-03-04 Nohr Steven 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ger held hardware device
JP4096541B2 (ja) * 2001-10-01 2008-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面表示方法
US20070237491A1 (en) * 2006-03-29 2007-10-11 Clifford Kraft Portable personal entertainment video viewing system
KR100776992B1 (ko) * 2006-05-16 2007-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능 할당형 다-버튼 사이드 키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및 그 기능 수행 방법
US8019316B2 (en) * 2008-05-05 2011-09-13 Sony Corporation Lower power wake-up device
KR20100082895A (ko) * 2009-01-12 2010-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단축키를 이용한 메뉴 실행 방법 및 장치
JP5681854B2 (ja) 2009-11-18 2015-03-11 レノボ・イノベーションズ・リミテッド(香港) 携帯情報端末及びその履歴情報通知方法
US20120242698A1 (en) * 2010-02-28 2012-09-27 Osterhout Group, Inc. See-through near-eye display glasses with a multi-segment processor-controlled optical layer
US9177307B2 (en) * 2010-07-29 2015-11-03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Wearable financial indicator
JP2012060200A (ja) 2010-09-03 2012-03-22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
JP2013070346A (ja) 2011-09-26 2013-04-18 Nec Saitama Ltd イベント報知システム、イベント報知装置、イベント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02012B2 (ja) 2011-11-28 2016-10-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30102832A (ko) * 2012-03-08 2013-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전자기기에서 단축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254705A1 (en) * 2012-03-20 2013-09-26 Wimm Labs, Inc. Multi-axis user interface for a touch-screen enabled wearable device
US20150193098A1 (en) * 2012-03-23 2015-07-09 Google Inc. Yes or No User-Interface
KR101932086B1 (ko) * 2012-09-28 2019-03-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휴대 장치
US20140101608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Goog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Head-Mountable Devices
US9363010B2 (en) * 2012-12-03 2016-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nc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US9606721B2 (en) * 2013-07-22 2017-03-2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513703B2 (en) * 2013-12-27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Gesture-based wak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wearab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1154A (ja) * 2008-04-03 2009-10-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頭部装着式映像表示装置
CN101571748A (zh) * 2009-06-04 2009-11-0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脑机交互系统
US20120266068A1 (en) * 2011-04-12 2012-10-18 Citrix Systems, Inc. Responsive Scroller Controls in Server-Hosted Applications
JP4818478B1 (ja) * 2011-04-14 2011-11-16 株式会社アイエスピー 携帯端末装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ソフトウェアの起動方法
US20120317484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Google Inc. Multimode Input Field for a Head-Mounted Display
CN103095986A (zh) * 2011-10-28 2013-05-08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设备和用于控制显示控制设备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1446A (zh) * 2017-02-22 2019-09-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眼睛佩戴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8753A (ja) 2015-09-03
WO2015125200A1 (ja) 2015-08-27
US11068154B2 (en) 2021-07-20
US20170052692A1 (en) 2017-02-23
CN106062692B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91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f the same
KR102309296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50814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JP6060267B2 (ja) 端末のロック解除処理方法、装置、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320450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00977B (zh) 快速打开应用或应用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US105675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f the same
US20210160355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5630225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43687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2704461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60045269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상기 디바이스와 통신 가능한 이동 단말기
CN108777859A (zh) 移动终端与穿戴设备间的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488001A (zh) 移动终端以及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4966005A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20926A (zh) 快捷操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210278942A1 (en) Mobile terminal,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12369005B (zh) 移动终端及具备移动终端的电子装置
CN107992342A (zh) 一种应用配置更改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58582A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终端
KR101871833B1 (ko) 푸쉬 투 토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9085962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062692A (zh) 可穿戴装置和控制设备
CN110515507A (zh) 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9491741A (zh) 一种切换背景皮肤的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