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1770A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1770A
CN106061770A CN201580010536.4A CN201580010536A CN106061770A CN 106061770 A CN106061770 A CN 106061770A CN 201580010536 A CN201580010536 A CN 201580010536A CN 106061770 A CN106061770 A CN 106061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tome
air
warm braw
doo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05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1770B (zh
Inventor
久户辰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1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1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60H1/00685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the door being a rotating disc or cylinder or par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2001/00721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在旋转式的模式门的内部具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在模式门(50)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空间部的分隔壁、以及设置于多个空间部中的第1空间部(61)的挡板部(71)。该挡板部(71)在双层模式时被配置在使来自冷风通路(14)的冷风与来自暖风通路(15)的暖风能够混合的位置。挡板部(71)配置成在脚部模式、脚部/除霜模式时抑制冷风向第1空间部(61)流入,并使暖风通过第1空间部(61)而被引导到除霜开口部(11)。由此,在将空调壳体内部的模式门区域和空气混合区域一体化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能够缩小吹出空气的上下温度差。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在2014年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35439为基础,通过参照将该公开内容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作为切换吹出口模式的模式门使用旋转式的门。
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内部分离地设置有供模式门配置的模式门区域、供冷风与暖风混合的空气混合区域。因此,在比模式门靠空气流上游侧的空气混合区域中,冷风与暖风以某程度混合并且流入模式门的内部。
并且,在该模式门的内部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被配置为在双层模式时在模式门内部分离通过空气混合区域后的冷风和暖风而将冷风引导到面部开口部,将暖风引导到脚部开口部。并且,该引导部被配置为在脚部/除霜模式时在模式门内部使通过空气混合区域后的冷风和暖风冲撞。但是,在应用该引导部的情况下,有可能扩大吹出空气的上下温度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680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将空调壳体内部的模式门区域和空气混合区域一体化的结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缩小吹出空气的上下温度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具有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并且在空气流最下游部依次排列设置有除霜开口部、面部开口部、以及脚部开口部;以及旋转式的模式门,该模式门收纳于空调壳体,并选择性地对除霜开口部、面部开口部、以及脚部开口部进行开闭。空调壳体在模式门的空气流上游侧具有供冷风朝向模式门的内部空间流动的冷风通路以及供暖风朝向模式门的内部流动的暖风通路,冷风通路配置在所述暖风通路的除霜开口部侧,暖风通路配置在所述冷风通路的脚部开口部侧。模式门具有分隔壁和挡板部,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成在模式门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空间部,所述挡板部设置于多个空间部中的一部分的空间部。在第1模式时,所述挡板部配置在来自所述冷风通路的冷风与来自所述暖风通路的暖风能够混合的位置,所述第1模式是如下模式:所述模式门打开所述面部开口部和所述脚部开口部并关闭所述除霜开口部。在第2模式时,所述挡板部配置在抑制冷风向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流入,并使暖风通过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而被引导到所述除霜开口部的位置,所述第2模式是如下模式:所述模式门打开所述除霜开口部和所述脚部开口部并关闭所述面部开口部。
在本发明中,在第1模式时,挡板部处于流入到模式门的内部的冷风和暖风能够混合的位置,使冷风和暖风不分离。因此,即使配置有挡板部,由于冷风与暖风混合地到达面部开口部和脚部开口部,因此与上述的研究例相比较,能够缩小上下温度差。
并且,在本发明中,在第2模式时,挡板部发挥抑制冷风的流入、将暖风引导到除霜开口部的作用。因此,在一部分的空间部中,能够在不受冷风干扰的情况下将来自暖风通路的暖风引导到除霜开口部。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增加到达除霜开口部的暖风,能够缩小上下温度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空气混合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模式门的立体图。
图4A是图1中的模式门的侧视图。
图4B是从图4A的箭头IVB观察模式门得到的图。
图4C是从图4A的箭头IVC观察模式门得到的图。
图5是图4B中的多个分隔壁和挡板部的立体图。
图6A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面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6B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面部模式时的第2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7A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7B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第2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8A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8B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2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9A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9B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第2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0A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0B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除霜模式时的第2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面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模式门的立体图。
图17A是图16中的模式门的侧视图。
图17B是从图17A的箭头XVIIB观察模式门得到的图。
图17C是从图17A的箭头XVIIC观察模式门得到的图。
图18是图17B中的多个分隔壁和挡板部的立体图。
图19是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面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1是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2是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3是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模式门的立体图。
图25是第4实施方式的模式门的多个分隔壁和挡板部的立体图。
图26是第4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面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8是第5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30是第6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31是第6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33是第7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第1空间部的剖面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多个分隔壁和挡板部的立体图。
图35是本发明的比较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双层模式时的剖面图。
图36是比较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模式时的剖面图。
图37是比较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脚部/除霜模式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5、36、37所示,本发明的发明者研究了如下的结构:在将空调壳体内部的模式门区域和空气混合区域一体化的结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J1中,在旋转式的模式门中设置有引导部J2。以下,将该结构称为研究例(比较例)。但是,知晓了在该研究例中会产生如下的现象。
车辆用空调装置J1在模式门50的空气流下游侧(图中上侧)依次配置有除霜开口部11、面部开口部12、脚部开口部13,在模式门50的空气流上游侧(图中下侧),在除霜开口部11侧配置有冷风通路14,并且在脚部开口部13侧配置有暖风通路15。并且,作为模式门50、空气混合门40都使用旋转式的门。模式门50和空气混合门40配置在同轴上。因此,混合前的冷风和暖风直接流入模式门50的内部,冷风和暖风在模式门50的内部混合。
模式门50具有第1门开口部55和位于其相反侧的第2门开口部56。引导部J2从模式门50的第1门开口部55朝向模式门50的中心位置延伸。引导部J2的一端J21配置在将第1门开口部55分隔成2个开口部的位置。该引导部J2在图35、36、37的纸面垂直方向,即模式门50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延伸,是在模式门50的轴线方向上相同的形状。
如图35所示,在双层模式时,引导部J2被配置为在模式门50内部将直接流入模式门50内部的冷风C和暖风H分离,将冷风C引导到面部开口部12,将暖风H引导到脚部开口部13。因此,通过面部开口部12而从面部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与通过脚部开口部13而从脚部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差,即上下温度差有可能比目标值进一步扩大。
并且,如图36、37所示,在脚部模式、脚部/除霜模式时,引导部J2被配置为使暖风H的流动转弯而使其与冷风C冲撞。由此,在冷风C与暖风H冲撞而混合之后,混合风M到达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
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冷风C与暖风H的混合不充分,因此冷风C从接近除霜开口部11的冷风通路14流入除霜开口部11,暖风H从接近脚部开口部13的暖风通路15流入脚部开口部13。因此,到达除霜开口部11的混合风M中,冷风的比例较多,到达脚部开口部13的混合风M中,暖风的比例较多。这样,由于到达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较少,因此通过除霜开口部11而从除霜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与通过脚部开口部13而从脚部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差,即上下温度差有可能比目标值进一步扩大。
另外,像图37中的虚线那样,如果加长引导部J2,将引导部J2的另一端J22配置在冷风通路14的附近,则能够使冷风与暖风接近而充分地混合。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引导部J2在模式门50的轴线方向上是相同的形状,因此冷暖风的通路截面积变小,压力损失变大,因此无法采用该结构。
并且,上述的现象不限于作为空气混合门采用旋转式的门的情况,在采用滑动门等其他的门的情况下,在将模式门区域和空气混合区域一体化的结构时,是同样产生的现象。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有时在各方式中,对与在之前的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当在各方式中只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对于结构的其他的部分应用之前说明的其他的方式。不仅是在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指明可以组合的部分之间的组合,只要组合不发生障碍,即使未明确指出也可以部分地组合实施方式之间。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与在上述课题部分说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同样,采用空调壳体内部的模式门区域和空气混合区域一体化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空调壳体10、蒸发器20、加热器芯30、空气混合门40、以及模式门50。另外,图1中的上下前后的箭头表示车辆用空调装置1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方向。
空调壳体10构成送风空气朝向车室内流动的空气通路。该送风空气由未图示的送风机形成。空调壳体10收纳蒸发器20、加热器芯30、空气混合门40、以及模式门50。并且,空调壳体10在其空气流最下游部形成除霜开口部11、面部开口部12、脚部开口部13。
除霜开口部11经由导管部11a与朝向玻璃的内表面开口的除霜吹出口相连。通过了除霜开口部11的送风空气从除霜吹出口吹出。面部开口部12经由导管部12a与朝向乘员上半身开口的面部吹出口相连。通过了面部开口部12的送风空气从面部吹出口吹出。脚部开口部13经由导管部13a与朝向乘员下半身开口的脚部吹出口相连。通过了脚部开口部13的送风空气从脚部吹出口吹出。
蒸发器20是构成制冷循环的结构部件,是冷却送风空气的冷却装置。加热器芯30是将发动机冷却水等作为热源来加热送风空气的加热装置。加热器芯30配置在蒸发器20的空气流下游侧,对通过蒸发器20后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该冷风通路14供通过蒸发器20后的冷风迂回加热器芯30地进行流动,该暖风通路15供通过加热器芯30后的暖风流动。
空气混合门40对冷风通路14的通路截面积与暖风通路15的通路截面积的比率进行调整而对在冷风通路14中流动的冷风与在暖风通路15中流动的暖风的风量比例进行调整。作为该空气混合门40使用旋转式的门。
如图2所示,空气混合门40具有外周壁41,第1、第2侧壁42、43,以及旋转轴44。外周壁41沿着以旋转轴44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弯曲。第1、第2侧壁42、43呈扇形,与外周壁41的轴向端部分别相连。旋转轴44设置于第1、第2侧壁42、43。通过使外周壁41在圆周方向上移动而对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的各通路截面积进行调整。
模式门50通过选择性地开闭各开口部11、12、13而切换从规定的吹出口朝向车室内吹出空调风的吹出口模式。作为该模式门50使用旋转式的门。
如图3、4A、4B、4C所示,模式门50具有外周壁51,第1、第2侧壁52、53,以及旋转轴54。外周壁51沿着以旋转轴54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弯曲。外周壁51构成为具有基材51a、以及层叠于基材51a的外侧的密封件51b(参照图1)。基材51a由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构成。密封件51b由聚氨酯等具有柔软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第1、第2侧壁52、53是圆盘形状,与外周壁51的轴线方向端部分别相连。旋转轴54被设置为从第1、第2侧壁52、53向外侧突出。第1、第2侧壁52、53和旋转轴54由刚性较高的合成树脂构成。
如图3、4B、4C所示,模式门50在第1侧壁52与第2侧壁53之间配置有多个分隔壁57。多个分隔壁57将模式门50内部的空间分隔成在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空间部61、62。多个空间部61、62由配置有挡板部71的第1空间部61(一部分的空间部)以及未配置有挡板部71的第2空间部62(其他的空间部)构成。在第2空间部62中设置有用于促进冷风与暖风的混合的第1、第2引导部81、8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第2空间部61、62交替地配置。另外,对于挡板部71和第1、第2引导部81、82的详细的说明,后述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外周壁51设置有第1门开口部55和位于其相反侧的第2门开口部56。在将外周壁51假定为圆筒形状时,第2门开口部56形成为沿着圆周方向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第1门开口部55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壁51是半圆筒形状,半圆筒的圆周方向两侧端部511、512之间是第2门开口部56。并且,第1门开口部55配置在外周壁51的比圆周方向中央靠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11侧。通过使外周壁51在圆周方向上移动而对空调壳体10的各开口部11、12、13进行开闭。
空气混合门40和模式门50配置在同轴上。因此,在模式门50中,冷风和暖风在不混合的情况下直接流入模式门50内部,冷风和暖风在模式门50内部混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20配置在空调壳体10中的车辆前侧。加热器芯30配置在空调壳体10中的相对于蒸发器20处于车辆后侧且下侧的位置。冷风通路14形成在空调壳体10中的相对于蒸发器20处于车辆后侧且加热器芯30的上侧的位置。空气混合门40、模式门50、以及各开口部11、12、13配置在空调壳体10中的冷风通路14、加热器芯30、暖风通路15的上侧。
并且,相对于模式门50,各开口部11、12、13位于上侧,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位于其相反侧的下侧。模式门50在搭载于车辆时,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与车辆左右方向一致。各开口部11、12、13从车辆前侧依次排列有除霜开口部11、面部开口部12、脚部开口部13。关于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冷风通路14位于车辆前侧,暖风通路15位于车辆后侧。因此,在模式门50的空气流下游侧依次配置有除霜开口部11、面部开口部12、脚部开口部13,在模式门50的空气流上游侧,在除霜开口部11侧配置有冷风通路14,在脚部开口部13侧配置有暖风通路15。
接着,对挡板部71和第1、第2引导部81、82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多个分隔壁57全部是大致半圆形状。该大致半圆形状是具有比半圆的圆弧长的圆弧571和通过圆的中心的外侧的弦572的形状。挡板部71与作为分隔壁57的端部的弦572相连。挡板部71是横截面呈U字形状且呈直线状延伸的水溜形状。
如图6A所示,挡板部71配置在模式门50内部中的与第1门开口部55相比更接近第2门开口部56的一侧的位置,且配置在比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挡板部71被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一端部711和与其接近的一侧的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11之间设置开口部,在挡板部7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712和与其接近的一侧的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另一侧端部512之间设置开口部。
如图6B所示,第1引导部81从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11朝向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延伸。第2引导部82从沿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且比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11相比更接近圆周方向另一侧端部512的位置朝向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延伸。因此,第1、第2引导部81、82被配置成八字状。
如下所述,挡板部71和引导部81、82被配置为在各吹出模式中实现规定的功能。另外,双层模式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第1模式对应,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第2模式对应。
在图6A、6B所示的面部模式时,模式门50处于下述位置:外周壁51关闭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第1门开口部55与面部开口部12连通,第2门开口部56能够与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连通。另外,在图6A、6B中,空气混合门40处于使冷风通路14的通路截面积最大,关闭暖风通路15的最大制冷位置。因此,在图6A、6B所示的状态下,第2门开口部56与冷风通路14连通。
此时,如图6A所示,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配置在不阻碍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冷风流动的位置。具体而言,挡板部71被配置为从冷风通路14的除霜开口部侧端部141与暖风通路侧端部142之间的位置朝向脚部开口部13延伸。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来自冷风通路14的冷风C1朝向面部开口部12流动。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第2引导部81、82配置在不阻碍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冷风流动的位置。第2引导部82在沿着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冷风流C2的方向上延伸。第1引导部81的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侧的端部处于不妨碍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冷风流动的位置。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来自冷风通路14的冷风C2朝向面部开口部12流动。
其结果,来自冷风通路14的冷风C1、C2通过面部开口部12而从面部吹出口吹出。
在图7A、7B所示的双层模式时,模式门50处于下述位置:外周壁51关闭除霜开口部11,第1门开口部55与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连通,第2门开口部56能够与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连通。空气混合门40处于将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这双方打开的位置。
此时,如图7A所示,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处于不阻碍冷风和暖风向模式门50的内部流入的位置,且配置在不会使流入到模式门50的内部的冷风和暖风分离而能够实现冷风和暖风的混合的位置。具体而言,挡板部71配置在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与空气混合门40之间的位置。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冷风C1与暖风H1冲撞而混合,混合风M1朝向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流动。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引导部81被配置为使来自暖风通路15的暖风H2朝向模式门50的中心转弯而与冷风冲撞。第2引导部82被配置为沿冷风C2,冷风C2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冷风C2和暖风H2冲撞而混合,混合风M2朝向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流动。
其结果,冷风和暖风的混合风M1、M2通过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而从面部吹出口和脚部吹出口吹出。
在图8A、8B所示的脚部模式时,模式门50处于下述位置:外周壁51关闭除霜开口部11的大部分和面部开口部12,第1门开口部55与脚部开口部13连通,第2门开口部56能够与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连通。空气混合门40处于减小冷风通路14的通路截面积,增大暖风通路15的通路截面积的位置。
此时,如图8A所示,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被配置为抑制冷风C1向第1空间部61的流入并且使暖风H1流入第1空间部61而将暖风H1引导到除霜开口部11。具体而言,挡板部71被配置为从与冷风通路14的暖风通路侧端部142相比更接近冷风通路14的除霜开口部侧端部141的位置朝向暖风通路15侧延伸。因此,挡板部71封住第1空间部61中的冷风通路14侧。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抑制冷风C1向第1空间部61的流入,而使冷风C1向相邻的第2空间部62流入。暖风H1流入第1空间部61,朝向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流动。
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第2引导部81、82被配置为使从暖风通路15流入的暖风与从冷风通路14流入的冷风这双方转弯而冲撞。第1引导部81被配置为使暖风H2朝向轴线位置54a转弯。第2引导部82被配置为使冷风C2朝向轴线位置54a转弯。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冷风C2和暖风H2混合,混合后的混合风M21、M22朝向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流动。
其结果,来自第1空间部61的暖风H1和来自第2空间部62的混合风M21通过除霜开口部11,来自第1空间部61的暖风H1和来自第2空间部62的混合风M22通过脚部开口部13。
在图9A、9B所示的脚部/除霜模式时,模式门50处于下述位置:外周壁51关闭面部开口部12,第1门开口部55与脚部开口部13连通,第2门开口部56能够与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连通并且与除霜开口部11连通。空气混合门40处于减小冷风通路14的通路截面积,增大暖风通路15的通路截面积的位置。
此时,如图9A所示,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配置在与脚部模式时大致相同的位置。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抑制冷风C1向第1空间部61的流入,而向相邻的第2空间部62流入。暖风H1向第1空间部61流入,朝向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流动。
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第2引导部81、82配置在与脚部模式时大致相同的位置。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冷风C2和暖风H2混合,混合后的混合风M21、M22分别朝向除霜开口部11、脚部开口部13流动。
其结果,来自第1空间部61的暖风H1和来自第2空间部62的混合风M21通过除霜开口部11,来自第1空间部61的暖风H1和来自第2空间部62的混合风M22通过脚部开口部13。
在图10A、10B所示的除霜模式时,模式门50处于下述位置:外周壁51关闭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第2门开口部56能够与冷风通路14和暖风通路15连通并且与除霜开口部11连通。另外,在图10A、10B中,空气混合门40处于关闭冷风通路14,使暖风通路15的通路截面积最大的最大制热位置。因此,在图10A、10B的状态下,第2门开口部56与暖风通路15连通。
在该除霜模式时,如图10A所示,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配置在不阻碍从暖风通路15朝向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流H1的位置。具体而言,挡板部71被配置为从除霜开口部11的冷风通路侧端部111朝向暖风通路15侧延伸。由此,像图中的箭头那样,暖风H1通过除霜开口部11,从除霜吹出口吹出。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第2引导部81、82配置在不阻碍从暖风通路15朝向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流H2的位置。
其结果,来自暖风通路15的暖风H1、H2通过除霜开口部11,而从面部吹出口吹出。
但是,在应用了引导部J2的研究例中,如图35所示,在双层模式时,引导部J2将直接流入模式门50的内部的冷风C和暖风H分离。因此,来自面部吹出口的吹出空气与来自脚部吹出口的吹出空气的温度差,上下温度差有可能比目标值进一步扩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双层模式时,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第2引导部81、82发挥使冷风C2和暖风H2冲撞而混合的作用。此外,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处于流入模式门50的内部的冷风C1和暖风H1能够混合的位置,不会使冷风C1和暖风H1分离。因此,即使在第1空间部61中配置有挡板部71,冷风C1和暖风H1也混合而到达面部开口部12和脚部开口部1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研究例相比较,能够缩小上下温度差,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接近目标值。
并且,如图36、37所示,在研究例中,在脚部模式、脚部/除霜模式时,引导部J2发挥使暖风H的流动转弯而与冷风C冲撞的作用。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冷风C与暖风H冲撞,因此到达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较少,来自除霜吹出口的吹出空气与来自脚部吹出口的吹出空气的温度差,即上下温度差有可能比目标值进一步扩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脚部模式、脚部/除霜模式时,在第2空间部62中,第1、第2引导部81、82发挥使冷风C2和暖风H2冲撞而混合的作用。此外,在第1空间部61中,挡板部71发挥抑制冷风C1向第1空间部61的流入并且使暖风H1流入第1空间部61而引导到除霜开口部11的作用。因此,在第1空间部61中,使来自暖风通路15的暖风H1能够在不受冷风C1干扰的情况下引导到除霜开口部1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研究例相比较,能够增加到达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接近目标值。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1~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添加引导部72。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引导部72设置于第1空间部61,与分隔壁57相连。引导部72被配置为从第1门开口部55中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51朝向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延伸。该第1门开口部55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51是接近第2门开口部56的一侧的端部。
该引导部72被配置为在各吹出模式中实现规定的功能。在图11所示的面部模式时,引导部72配置在不会阻碍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冷风流C1的位置。在图12所示的除霜模式时,引导部72配置在不会阻碍从暖风通路15朝向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流H11、H12的位置。
在图13所示的双层模式时,引导部72被配置为使来自暖风通路15的暖风H1向冷风通路14侧转弯而与冷风C1冲撞。由此,与未设置引导部72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促进冷风与暖风的混合,能够进一步缩小上下温度差。其结果,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更接近目标值。
在图14所示的脚部模式和图15所示的脚部/除霜模式时,引导部72被配置为使来自暖风通路15的暖风H1向除霜开口部11侧转弯。由此,暖风H1的一部分朝向除霜开口部11直线性地流动,并且其剩余部分一边绕过引导部72一边朝向脚部开口部13流动。因此,与未设置引导部72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增加到达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其结果,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更接近目标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72被配置为从外周壁51的第1门开口部55的端部朝向模式门50的中心位置延伸,但只要被配置为朝向模式门50的中心附近延伸即可。
(第3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变更挡板部的形状和配置、或分隔壁的形状,并且变更第1空间部61的引导部72的长度。其他的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6、17A、17B、17C、18所示,多个分隔壁58全部是圆盘形状,是与第1、第2侧壁52、53相同的大小。如图17B、18所示,挡板部73与分隔壁58的端部相连,配置在模式门50的最外周位置。第1空间部61的引导部72与分隔壁58相连。挡板部73和分隔壁58与第1、第2实施方式的挡板部71和分隔壁57对应。
如图19所示,挡板部73是沿着空气混合门40的形状。即,挡板部73是沿着以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为中心的圆周方向而从一端部731弯曲到另一端部732的形状。第1空间部61的引导部72被配置为朝向模式门50的中心位置(旋转轴的轴线位置54a)附近延伸。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72比第2实施方式的引导部72长,从第1门开口部55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51延伸到超过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的位置。
挡板部73被配置为在各吹出模式中实现规定的功能。即,在图19所示的面部模式时,挡板部73配置在不会阻碍从冷风通路14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冷风流C1的位置。具体而言,挡板部73配置在与暖风通路15相对的位置。换言之,挡板部73配置在处于打开冷风通路14的位置的与空气混合门40相对的位置。
在图20所示的除霜模式时,挡板部73配置在不会阻碍从暖风通路15朝向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流H1的位置。具体而言,挡板部73配置在冷风通路14与除霜开口部11之间的位置。
在图21所示的双层模式时,挡板部73被配置为不会阻碍冷风C1从冷风通路14向模式门50内部的流入以及暖风H1从暖风通路15向模式门50内部的流入。具体而言,配置在使冷风C1和暖风H1这双方流入模式门50内部的位置的与空气混合门40相对的位置。
在图22所示的脚部模式和图23所示的脚部/除霜模式时,挡板部73被配置为将与形成在空气混合门40与空调壳体10之间的冷风通路14相连的开口部封住。具体而言,挡板部73被配置为与空气混合门40和空调壳体10的壁10a这双方相对且接近。空调壳体10的壁10a是指在与空气混合门40之间形成供冷风通过的开口部的部位。空调壳体10的壁10a在空气混合门40处于将冷风通路14全闭的位置时,以与空气混合门40重合的方式沿着空气混合门40延伸。在空气混合门40与挡板部73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在空调壳体10的壁10a与挡板部73之前也形成微小的间隙。由于这些微小的间隙的通风阻力较大,因此冷风不会从空气混合门40与空调壳体10的壁10a之间的开口部流入第1空间部61,冷风流入第2空间部62。
这里,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时,由于挡板部71被配置为远离空气混合门40,因此冷风稍微流入第1空间部61。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时,由于挡板部73被配置为接近空气混合门40来阻止冷风从空气混合门40与空调壳体10之间的开口部向第1空间部61的流入,因此冷风不会流入第1空间部61,仅暖风流入第1空间部61。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提高从第1空间部61流入除霜开口部11的空气的温度,能够提高通过除霜开口部11的空气的温度。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更接近目标值。
(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3实施方式变更分隔壁的形状,其他的结构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24、25所示,多个分隔壁59全部是大致半圆形状,如图24所示,在第1门开口部55侧不存在多个分隔壁59。本实施方式的分隔壁59与第3实施方式的分隔壁58对应。
如图26所示,具体而言,多个分隔壁59是具有弦591和以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为中心的圆弧592的形状,该弦591从第1门开口部55中的圆周方向一侧端部551到挡板部73的另一端部732沿着引导部72延伸。并且,多个分隔壁59被配置为在脚部模式时只存在于模式门50的内部空间中的与引导部72相比更靠暖风通路15侧的空间。另外,如图25所示,分隔壁59的弦591与引导部72相连,圆弧592与挡板部73相连。
这里,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分隔壁58是圆盘形状,因此模式门50的内部空间整体被分隔成第1空间部61和第2空间部62。因此,在图22所示的脚部模式时,通过除霜开口部11、脚部开口部13的空调风处于由第1空间部61支配的暖风与由第2空间部62支配的冷风在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上交替地层叠的状态,成为在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上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其结果,来自除霜吹出口、脚部吹出口的吹出风成为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脚部模式时,在模式门50的内部空间中的比引导部72更靠近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侧的空间中,分隔壁59不存在,第1空间部61与第2空间部62连通。因此,在模式门50的内部,由第1空间部61支配的暖风与由第2空间部62支配的冷风能够混合。由此,能够使通过除霜开口部11、脚部开口部13的空调风在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接近均匀。其效果不限于脚部模式,在脚部/除霜模式中也能够同样地得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脚部模式时,即使在比引导部72更靠近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侧的位置不存在分隔壁59,由于来自第1空间部61的暖风存在直行性,因此朝向除霜开口部1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也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能够缩小来自除霜吹出口的吹出风与来自脚部吹出口的吹出风的温度差,即上下温度差。
(第5实施方式)
如图27、28所示,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4实施方式在模式门50的外周壁51添加了突出部(肋)51c,其他的结构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
外周壁51在截面圆弧状的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中央部附近具有从基材51a的内表面朝向模式门50的中心(旋转轴54的轴线位置54a)侧突出的突出部51c。该突出部51c被设置为在图28所示的双层模式时使朝向面部开口部12沿着外周壁51流动的冷风C1a在模式门50的内部向模式门50的中心侧转弯。另外,突出部51c的设置部位只要是使冷风C1a向模式门50的中心侧转弯的位置即可,也可以是外周壁51中的中央部以外的位置。
突出部51c的距基材51a的内表面的长度采用在图27所示的面部模式时不会妨碍朝向面部开口部12的主流(冷风C1)的流动的长度。具体而言,突出部51c的前端部的位置采用在图27所示的外周壁51的截面中直到将外周壁51的圆周方向另一侧端部512和第1门开口部55的圆周方向另一侧端部552连结的假想直线(弦)VL附近的位置。另外,突出部51c的前端部的位置也可以稍微超过假想直线(弦)VL。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多个分隔壁59是半圆形状,在模式门50的内部空间中的比引导部72更靠近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侧的空间中,不存在分隔壁59,第1空间部61与第2空间部62连通。突出部51c在从图24中的模式门50的第1侧壁52到第2侧壁53的范围中在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上连续地延伸。
在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8所示的双层模式时,通过突出部51c使从冷风通路14流入的冷风C1中的朝向面部开口部12沿着外周壁51流动的冷风C1a向模式门50的中心侧转弯。由此,与未设置突出部51c的第4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促进冷风与暖风的混合,能够进一步缩小上下温度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51c不仅实现冷风与暖风的混合促进,还实现外周壁51的基材51a的加强。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分隔壁59是半圆形状,但也可以像第3实施方式的多个分隔壁58那样是圆盘形状。即,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第3实施方式。此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第1、第2实施方式。
(第6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除霜开口部11的大小。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29所示,空调壳体10具有在双层模式时与模式门50的外周壁51接触的内壁面10b。并且,如图30、31所示,空调壳体10具有构成除霜开口部11的第1、第2内壁面10c、10d。
第1内壁面10c与内壁面10b相连且位于比内壁面10b更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如图30所示,第1内壁面10c在脚部模式时与外周壁51相对,在与外周壁51之间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并且,图30所示的第1空间部61中的作为第1内壁面10c与外周壁51的距离的开口宽度d1比图8B所示的第2空间部62中的开口宽度d2大。
第2内壁面10d与第1内壁面10c相连。如图31所示,第2内壁面10d在脚部/除霜模式时与外周壁51相对,在与外周壁51之间形成供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并且,图31所示的第1空间部61中的作为第2内壁面10d与外周壁51的距离的开口宽度d3比图9B所示的第2空间部62中的开口宽度d4大。
这样,空调壳体10构成为在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时,与第1空间部61连通的除霜开口部11的开口面积比与第2空间部62连通的除霜开口部11的开口面积大。另外,在使除霜开口部11和脚部开口部13的风量比例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只要将与第2空间部62连通的除霜开口部11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减小了对应于增大第1空间部61的除霜开口部11的开口面积的量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时,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增加通过第1空间部61而流入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的量,能够提高通过除霜开口部11的空气的温度。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更接近目标值。
(第7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脚部开口部13的配置。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32、33所示,空调壳体10在第1空间部61中具有将脚部开口部13封住的壁10e。如图8B、9B所示,在第2空间部62中设置有脚部开口部13。即,空调壳体10设置有脚部开口部13,使得与第1空间部61不连通而与第2空间部62连通。因此,关于脚部开口部13,在模式门50的轴线方向上按照规定的间隔配置有多个脚部开口部13。
由此,在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时,能够将流入第1空间部61的暖风H1只引导到除霜开口部1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脚部模式和脚部/除霜模式时,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增加通过第1空间部61而流入除霜开口部11的暖风的量,能够提高通过除霜开口部11的空气的温度。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上下温度差更接近目标值。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像下述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
(1)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大致半圆形状的分隔壁57,但也可以像图34所示那样,使用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圆盘形状的分隔壁58。在该情况下,挡板部71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被配置为在各吹出模式中实现规定的功能。
(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使外周壁51的结构采用将相同的形状的基材51a和密封件51b层叠的结构,但也可以变更为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使基材51a的形状与密封件51b不同,使密封件51b采用多层的层叠构造,或者省略密封件51b。
(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第2空间部62中设置有第1、第2引导部81、82,但也可以省略第1、第2引导部81、82。在该情况下,第2空间部62中的冷风与暖风的混合性降低,但实现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在该情况下,关于占用模式门50的内部空间的第1空间部61与第2空间部62的比率,优选将第1空间部61的比率设定得高。由此,能够提高上下温度差的缩小效果。
(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空气混合门40由旋转式的门构成,但只要采用将模式门区域和空气混合区域一体化的结构,也可以将空气混合门40变更为滑动门等其他的门。
(5)上述各实施方式并不是彼此无关系,除了组合是明确地不可的情况,可以适当组合。例如,相对于第2、第3、第4、第5实施方式,可以组合第6实施方式,或者相对于第2、第3、第4、第5、第6实施方式,可以组合第7实施方式。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确表示必须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显然并不是总是必须的。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空调壳体(10),该空调壳体具有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并且在空气流最下游部依次排列设置有除霜开口部(11)、面部开口部(12)、以及脚部开口部(13);以及
旋转式的模式门(50),该模式门收纳于所述空调壳体,并选择性地对所述除霜开口部、所述面部开口部、以及所述脚部开口部进行开闭,
所述空调壳体在所述模式门的空气流上游侧具有供冷风朝向所述模式门的内部空间流动的冷风通路(14)以及供暖风朝向所述模式门的内部流动的暖风通路(15),
所述冷风通路配置在所述暖风通路的所述除霜开口部侧,所述暖风通路配置在所述冷风通路的所述脚部开口部侧,
所述模式门具有分隔壁(57、58、59)和挡板部(71、73),所述分隔壁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成在所述模式门的旋转轴(54)的轴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空间部(61、62),所述挡板部设置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一部分的空间部(61),
在第1模式时,所述挡板部配置在来自所述冷风通路的冷风与来自所述暖风通路的暖风能够混合的位置,所述第1模式是如下模式:所述模式门打开所述面部开口部和所述脚部开口部并关闭所述除霜开口部,
在第2模式时,所述挡板部配置在抑制冷风向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流入,并使暖风通过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而被引导到所述除霜开口部的位置,所述第2模式是如下模式:所述模式门打开所述除霜开口部和所述脚部开口部并关闭所述面部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旋转式的空气混合门(40),该空气混合门(40)收纳于所述空调壳体,并对在所述冷风通路中流动的冷风与在所述暖风通路中流动的暖风的风量比例进行调整,
所述空气混合门和所述模式门同轴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模式时,所述挡板部(73)与所述空气混合门接近地配置,以阻止冷风从与所述冷风通路相连的开口部向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流入,该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空气混合门与所述空调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部具有沿着所述空气混合门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门具有设置于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的引导部(72),
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1模式时使来自所述暖风通路的暖风向所述冷风通路侧转弯而与冷风冲撞,并且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2模式时使来自所述暖风通路的暖风向所述除霜开口部侧转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门具有设置于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的引导部(72),
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1模式时使来自述暖风通路的暖风向所述冷风通路侧转弯而与冷风冲撞,并且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2模式时使来自所述暖风通路的暖风向所述除霜开口部侧转弯,
所述分隔壁(59)被配置为在所述第2模式时只存在于所述模式门的内部空间中的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暖风通路侧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门具有旋转轴(54)以及外周壁(51),该外周壁沿着以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位置(54a)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
所述外周壁具有从所述外周壁的内表面朝向所述模式门的中心侧突出的突出部(51c),使得在所述第1模式时使沿着所述外周壁流动的冷风(C1a)向所述模式门的中心侧转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中,在所述第2模式时,与所述一部分的空间部连通的所述除霜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未设置有所述挡板部的其他的空间部(62)连通的所述除霜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开口部只与所述多个空间部中的未设置有所述挡板部的其他的空间部(62)连通。
CN201580010536.4A 2014-02-26 2015-02-20 车辆用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1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5439A JP6237328B2 (ja) 2014-02-26 2014-02-26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4-035439 2014-02-26
PCT/JP2015/000804 WO2015129216A1 (ja) 2014-02-26 2015-02-20 車両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770A true CN106061770A (zh) 2016-10-26
CN106061770B CN106061770B (zh) 2017-11-28

Family

ID=54008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053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1770B (zh) 2014-02-26 2015-02-20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237328B2 (zh)
CN (1) CN106061770B (zh)
BR (1) BR112016019396B1 (zh)
DE (1) DE112015000982B4 (zh)
WO (1) WO20151292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3847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13226810A (zh) * 2018-12-21 2021-08-0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9448A (zh) * 1998-12-22 2000-07-12 瓦莱奥空调公司 空气混合性能改善的机动车加热和/或空气调节装置
JP2002096620A (ja) * 2000-09-26 2002-04-02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1508235A (zh) * 2008-02-15 2009-08-19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09274526A (ja) * 2008-05-13 2009-11-26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CN102653223A (zh) * 2011-03-03 2012-09-05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3298633A (zh) * 2011-02-09 2013-09-11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空调用复合功能风门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68786A (en) 1984-12-20 1986-06-25 Austin Rover Group An air distribution valve for an air heater
JP3735901B2 (ja) * 1995-02-03 2006-0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449031B2 (ja) * 2003-11-07 2010-04-14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 空調ユニットの温調ユニット部
JP4811384B2 (ja) * 2006-11-14 2011-11-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471710B2 (ja) * 2010-03-29 2014-04-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調節装置
JP5375721B2 (ja) * 2010-04-02 2013-12-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JP5954231B2 (ja) * 2013-03-27 2016-07-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9448A (zh) * 1998-12-22 2000-07-12 瓦莱奥空调公司 空气混合性能改善的机动车加热和/或空气调节装置
JP2002096620A (ja) * 2000-09-26 2002-04-02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1508235A (zh) * 2008-02-15 2009-08-19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09274526A (ja) * 2008-05-13 2009-11-26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CN103298633A (zh) * 2011-02-09 2013-09-11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空调用复合功能风门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2653223A (zh) * 2011-03-03 2012-09-05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3847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10303847B (zh) * 2018-03-20 2024-04-09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N113226810A (zh) * 2018-12-21 2021-08-0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3226810B (zh) * 2018-12-21 2024-02-20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0982B4 (de) 2019-07-04
CN106061770B (zh) 2017-11-28
BR112016019396B1 (pt) 2022-08-09
DE112015000982T5 (de) 2016-11-03
WO2015129216A1 (ja) 2015-09-03
JP6237328B2 (ja) 2017-11-29
BR112016019396A2 (zh) 2017-08-15
JP2015160459A (ja) 2015-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2951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US8840452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6794741B (zh) 车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74063B (zh) 车用左/右独立的空调装置
CN106061772B (zh) 汽车乘员舱空气调节用空调系统
US9061565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7848371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KR20160122645A (ko) 개방형 아키텍처를 갖는 hvac 모듈
CN107848372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KR10262602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블로어 유닛
CN104999889B (zh) 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hvac总成
CN109895592A (zh) 车用空气调节系统
CN107614298A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CN106061770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7107703B (zh) 车用空调
CN105939875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US10137756B2 (en) Rotary door for ventilation apparatus and ventila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rotary door
US10226981B2 (en) HVAC door indents for noise reduction
JP2015163502A5 (zh)
CN108621740A (zh)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KR2012001841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00078166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182344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50025965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090090036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