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1540A - 安全导管 - Google Patents

安全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1540A
CN106061540A CN201580010212.0A CN201580010212A CN106061540A CN 106061540 A CN106061540 A CN 106061540A CN 201580010212 A CN201580010212 A CN 201580010212A CN 106061540 A CN106061540 A CN 106061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gear
overcoat
housing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0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1540B (zh
Inventor
金斤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hdi Fost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hdi Fost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216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5520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1542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9846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Mehdi Foster Ltd filed Critical Mehdi Foster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60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46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1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1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31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fully covering the needle after its withdrawal, e.g. needle being withdrawn inside the handle or a cover being advanced over the need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可以在针使用后被丢弃时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于受到针刺伤害的导管。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的导管包括针;前端联接至针的柱塞;形成为包围针的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前端相联接的承插件;齿轮,竖直地将第一壳体和承插件相互联接,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围上的齿和形成在其内以使针能从其穿过的针槽;被齿轮的齿固定的导管外套;以及与导管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

Description

安全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该导管可以在使用后被处置时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背景技术
导管是给病人服用医用流体或药物的有效输液装置,在医院内被广泛使用。导管通常被构造为,在需要频繁药物输注的患者体内留下具有形成在前端的管的外套,并在为了再输入医用流体和药物时,提供免除用针重新刺穿患者皮肤的需要的便利。
为了将管插入患者的身体,导管被构造为最初有针穿过的管被插入患者的身体,而仅有针被收回移除。
然而,在移除针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或患者可能有受到针刺的风险,以致受到针的感染。相应地,需要更为小心地使用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管,能够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使用后处置导管时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将会通过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或变得清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导管包括:针;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形成为包围针的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前端相联接的承插件;齿轮,所述齿轮竖直地将第一壳体和承插件相互联接,并具有形成在一侧的外围上的齿和形成在其内以使针能从其穿过的针槽;被齿轮的齿固定的导管外套;以及与导管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
在此,齿可以形成在齿轮的上部,针槽可以形成在齿轮的下部。
承插件及第一壳体通过齿轮一体地彼此联接。
针可以在第一壳体的纵向上与齿轮的针槽相分离。
在针被分离后,齿轮沿着导管外套的齿轮槽旋转。
另外,承插件和第一壳体可以根据齿轮的旋转与导管外套分离。
在针与齿轮分离后,导管可以容纳在第一壳体之内。
导管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其包围第一壳体的外围,并形成为通孔的前端具有比第一壳体的前端更小的直径。
导管可以进一步包括针外套,其通过柱塞上的突起一体化地联接到柱塞上,并包围着第二壳体的外围,且形成为通孔的前端具有比第二壳体的前端更小的直径。
另外,针外套,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可以依次按顺序被收回。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导管包括:针;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与柱塞外围联接的活动棒;枢轴,所述枢轴一体地联接至活动棒的前端,并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针穿过的第一区域以及从第一区域的上部突出的第二区域;齿条,所述齿条由针支撑并位于第二区域的后端处;在第二区域的前端处与齿条联接且接合的齿轮;外套,其与枢轴的前端联接,并包括与齿轮啮合的齿;以及与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
在此,在活动棒的纵向上,柱塞可以在活动棒内向外收回。
针在被收回时可以位于活动棒内。
第一区域的后端可以与活动棒相联接,第一区域的前端可以插入外套内。
齿条可以位于活动棒的前端和外套的后端之间的上部区域。
齿轮通过与齿条和外套的齿接合被固定,以使枢轴和外套互相联接。
当针被收回时,齿条可以从第二区域降低到第一区域。
随着齿条降低,齿轮可以旋转至然后与外套的齿脱离,枢轴和外套可以相互分离。
齿条可以切断针从枢轴延伸的向外移动路径。
导管可以进一步的包括针外套,针外套包围着活动棒的外围,且具有一体地联接至柱塞的后端的后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导管包括:形成在导管外套上的齿轮槽;通过齿轮联接于导管外套的承插件和第一壳体;以及形成在齿轮底端以使针从其穿过的槽,从而使齿轮只在针被收回和被第一壳体包围时旋转以使承插件和第一壳体与导管外套分离,不暴露针头而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导管中,外套和活动棒通过在齿轮,齿条及外套上形成的齿接合或脱离,在针被收回后,齿条切断了针向外移动的路径以分离活动棒和外套,从而不暴露针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从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支撑座的配合状态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齿轮的配合状态主视图;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
图6和图7示出了旋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导管的齿轮,以及针与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与导管的导管外套相分离的状态;
图9是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和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
图14和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
图16是图15中C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和
图17-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操作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会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简单地使用和实现。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管。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支撑座的配合状态平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和导管的齿轮的配合状态主视图,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6和图7示出了旋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的齿轮,以及针与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与导管的导管外套相分离的状态,图9是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10是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参考图1-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10包括柱塞110,针120,第一壳体130,第二壳体140,针外套(针毂)150,承插件160,齿轮170,支撑座180,垫圈190,导管外套(导管毂)200,以及管210。
柱塞110的一端与针120联接。柱塞110支撑针120以使针120插入患者的身体或在插入后被收回及移除。柱塞110包括形成在柱塞110另一端的突起111,以使柱塞110通过突起111与针外套150联接。因此,当医务人员握着针外套150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10时,柱塞110可以随针外套150一起被收回,针120的前端也可以被收回,具体下文会描述。
针120是中空的,它的前端形成为尖利的,以刺穿患者的皮肤。针120的后端与柱塞110联接,以使针120能够与管210一起安全地插入患者的身体。另外,一旦管210插入患者的身体,针120随柱塞110一起被收回以使得仅有管210停留在患者身体内。另外,将要描述的是,由于针120的前端被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包围和隐匿,所以可能安全地防止医务人员或患者被针120前端刺伤。
第一壳体130与柱塞110联接。更具体地,第一壳体130上形成有一个直径比柱塞110直径大的通孔,针120和柱塞110插入通孔,第一壳体130联接于柱塞110的外围。
另外,齿轮孔131形成于第一壳体130的前面,以提供齿轮170插入的区域。与承插件160联接的齿轮170插入齿轮孔131内,从而使第一壳体130的前端保持在与承插件160联接的状态。因此,收回当第一壳体130时,承插件160可以随第一壳体130被医务人员很容易地从导管外套200上分离。
另外,突起132形成在第一壳体130的后端。突起132的直径比第一壳体130其它部分大。而且,突起132的直径大于形成在第二壳体140前端的通孔的直径。因此,如果针外套150在被医务人员握着的情况下收回,以致第二壳体140被收回,第一壳体130上的突起132会锁止在第二壳体140的前端,从而循序地执行收回第一壳体130的操作。
第二壳体140上具有通孔,该通孔直径大于第一壳体140的直径,以使第一壳体140插入该通孔,以及第二壳体140联接于第一壳体130的外围。如上文所述,第二壳体140的前端小于形成在第一壳体130后端的突起132。因此,如果收回第二壳体140,第一壳体130的突起132被锁止,以使第一壳体130也被收回。
另外,突起142形成在第二壳体140的后端,且具有大于针外套150前端的直径。因此,如果医务人员在握着针外套150的情况下收回针外套150,第二壳体140的突起142锁止在针外套150的前端,从而使得第二壳体140执行收回操作。
针外套150具有形成在其上的通孔,以在第二壳体140插入在该通孔中的情况下包围第二壳体140的外围。联接孔151形成在针外套150的后端以与柱塞110的突起111联接。因此,针外套150被保持在一体地联接至柱塞110的状态。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10中,针外套150为医务人员手握的部分,并且针外套150执行将针120插入患者身体和插入完成后收回针120的操作。如果医务人员收回针外套150,第二壳体140也被收回,以致第一壳体130也接着被收回,从而收回被第一壳体130包围状态下的针120。因此,由于针120的尖端没有被暴露,所以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可以被安全地保护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承插件160联接于第一壳体130的前端。承插件160也具有形成在第一壳体130的齿轮孔131对应位置的齿轮孔161。齿轮170从上方穿过齿轮孔161与承插件160联接。承插件160通过齿轮170可以与第一壳体130形成为一体。
齿轮170依次与承插件160上的齿轮孔161和第一壳体130上的齿轮孔131联接。齿轮170具有形成于其上部的齿171和形成于其底端的针孔172a,以使针120由此穿过。由于齿轮170与针孔172a以针120穿过针孔172a的状态联接,直到针120被收回及移走,齿轮170才被转动。因此,由于齿轮170仅在针120的尖端被第一壳体包围后才被转动,提供基本的保护使医务人员或患者免于受到因为针120的暴露而受到的针刺伤害是可能的。
接着,在针120通过柱塞110被收回后,齿轮170自由转动,从而将齿轮170与导管外套200分离开来。相应地,承插件160和第一壳体130与导管外套200隔离,从而只将导管外套200留在患者身体内。
支撑座180允许针120从其穿过。支撑座180适当地保持了针120的位置和收回的方向。
垫圈190在导管外套200内固定地支撑着支撑座180,并防止医用流体从导管外套200泄漏出去。可选地,根据领域内技术人员的选择,垫圈190也可以与支撑座180一体形成。
导管外套200通过齿轮170联接于承插件160上。导管外套200包括形成在其上部的齿轮槽201。因此,齿轮170的齿被驱使随着齿轮槽201而转动。随着齿轮170转动,导管外套200与齿轮170脱离,并且相应地与承插件160和第一壳体130相分离。
管210联接于导管外套200上。管210具有形成于其内的通孔以容纳针120。管210与针120一起被插入到患者的身体,然后在针120收回且移走后,仅有管210被留在患者的身体内。因此,当使用注射器等将另外一种医用流体注入导管外套200时,医用流体通过管210注入。
如上文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10中,齿轮槽201设置在导管外套200内,承插件160和第一壳体130设置为通过齿轮170联接于导管外套200,针孔172a设置在齿轮170的底端以使针120从其穿过。因此,针120被收回,且齿轮170仅在针120被第一壳体130包围后转动,以使承插件160和第一壳体130与导管外套200分离,从而不暴露针120,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针刺伤害。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
图11和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爆炸透视图,图14和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针外套和导管的导管外套分离的过程,且图16是图15中C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参考图11至16,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20包括柱塞310,针320,活动棒330,针外套340,枢轴350,齿条360,齿轮370,外套380,管390及帽400。
柱塞310的一端与针320联接。柱塞310支撑着针320以使针320能够插入患者的身体或者在插入完成后收回和移走。柱塞310包括形成在柱塞310另一端的突起311,以通过突起311使柱塞310与针外套340联接为一体。因此,当医务人员握着针外套340以使用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20时,柱塞310能够通针外套340一起被收回,并且针320也能够被收回。
针320是中空的,它的前端尖利地形成为以刺穿患者的皮肤。针320的后端与柱塞310的一端联接,以使针320能够被安全地与管390一起插入患者的身体。另外,一旦管390被插入患者的身体,针320则同柱塞310一起被收回以使得仅有管390被留在患者的身体内。这里,由于针320的前端被包围并隐匿在活动棒330内,因此安全地保护医务人员或患者免受针320的前端刺伤是可能的。
活动棒330联接于柱塞310。具体地,形成在活动棒330内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柱塞310的直径,柱塞310插入在通孔内。也就是说,活动棒330联接于柱塞310的外围。另外,枢轴350一体地联接于活动棒330的一端,这将会在下文描述。
同时,第一锁止横档331a和第二锁止横档331b形成在活动棒330的后端。当针外套340被收回时,针外套340的锁钩342锁止在第一锁止横档331a和第二锁止横档331b处,这将会在下文描述。相应地,当柱塞310和针外套340被收回时,活动棒330和针外套340没有完全相互分离,针320还是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内。
针外套340包括形成在其内的通孔,以在活动棒330插入到该通孔内的情况下,该通孔用来包围活动棒330的外围。针外套340具有形成在其后端内围的槽341以与柱塞310上的突起311联接。因此,针外套340被保持在与柱塞310联接为一体的状态。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20中,针外套340为医务人员用手握的部分,并执行将针320插入患者身体和在完成插入后收回针320的操作。如果医务人员收回针外套340,与针外套340一体地联接的柱塞310随着针外套340一起收回,并且固定在柱塞310一端的针320也一起被收回。这里,由于针320在被收回时置于活动棒330的包围之下,针320的尖端没有暴露于外界。因此,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够得到安全保护,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同时,针外套340具有形成在其前端内围的锁钩342,锁钩342锁止活动棒330的第一锁止横档331a和第二锁止横档331b处。因此,当针外套340被收回时,锁钩342被锁止在第一锁止横档331a处而不会被继续收回,以使活动棒330和针外套340不会完全互相分离,针320被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内。另外,在针外套340被完全收回后,即使针外套340向其前端移动,锁钩342会被锁止在第二锁止横档331b处并不会继续向前移动,以使针320被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内而不会从活动棒330向外伸出去。
枢轴350一体地联接于活动棒330的前端。另外,枢轴350的前端被插入外套380内,这将会在下文描述。枢轴350包括第一区域350a和第二区域350b,其中,针320穿过第一区域350a,齿条360和齿轮370安装在第二区域350b内。这里,第一区域350a是与活动棒330和置于枢轴350下方的外套380联接的区域,第二区域350b是从第一区域350a向上突出的区域。同时,联接孔352进一步地形成在第二区域350b的前端以与齿轮370联接。
齿条360置于枢轴350的第二区域350b内。具体地,齿条360可位于第二区域350b的后端。另外,齿条360位于柱塞310和外套380之间,这将会在下文描述。此时,齿条360在穿过枢轴350的第一区域350a的同时由联接于齿条360的针320支撑着,并且齿条360位于第二区域350b内。因此,当针320被收回时,齿条360从设置于枢轴350上的第二区域350b下降到设置于枢轴350下方的第一区域350a,从而防止针320暴露在枢轴350之外。换句话说,由于齿条360切断了向枢轴350之外延伸的路径,针320能够被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之内。因此,由于针320的针尖没有暴露,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够被安全地保护,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同时,齿条360具有形成为与齿轮370接合的齿,这将会在下文描述。具体地,齿条360在其面向齿轮370的前端上形成有齿。另外,齿也可以形成在面向齿条360的前端的齿条360的后端上。齿轮370被驱使着沿齿旋转。
齿轮370位于枢轴350的第二区域350b的前端。齿轮370联接于第二区域350b的联接孔351,以固定于第二区域350b上。这里,齿轮370可以进一步地包括联接突起371以联接于联接孔351。同时,齿轮370安装在外套380的顶端上,这将在下文描述。另外,齿381形成在安装齿轮的外套380的顶端以与齿轮370接合。那就是说,齿条360、齿轮370及外套380通过各自形成在其中的齿相互固定地接合。
另外,当齿320被收回时,齿条360降低,与齿条360接合的齿轮370被旋转以与外套380上的齿381分离。因此,枢轴360和针外套340被从外套380上分离,以使仅有外套380留在患者的身体内。
外套380联接于枢轴350的第一区域350a的前端。具体地,第一区域350a的前端可以插入外套380的后端。另外,与齿轮370对应的齿381形成在外套380的后端。外套380通过与齿381接合的齿轮370联接于枢轴350。
在使用导管20前,安装在齿381上的齿轮370与固定于此的齿381接合。在导管20使用后收回针320时,齿条360降低,齿轮370从齿381上分离,从而将外套380和枢轴350相分离。
管390联接于外套380的前端。管390具有形成于其内的通孔以容纳针320。管390与针320一起被插入患者的身体内,在针320被收回及移除后,仅有管390被留在患者的身体内。因此,当用注射器等将另一种医用流体注入外套380时,医用流体将通过管390被注入。
在针320插入患者身体之前,帽400联接于导管外套340,使得针320的尖端不被暴露。接着,当针320插入患者身体内时帽400被分离和移除。
图17-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的操作过程。
首先,参考图17,医务人员用手握着针外套340并将针320和管390插入患者的身体内。此时,活动棒330被插入针外套340,柱塞310被插入活动棒330。此时,针外套340和柱塞310的后端固定以互相联接于一体。另外,齿条360,齿轮370及外套380的齿381互相固定地接合。此时,齿条360被穿过枢轴350的第一区域350a的针320支持,以位于枢轴350的第二区域350b。
参考图18,为了仅将管390留在患者身体内,医务人员在用另一只手压着外套380的同时将针外套340拉回。因此,针外套340沿着位于针外套340和柱塞310之间的活动棒330的外围和内围被收回。此时,由于针320联接于柱塞310,当柱塞310被收回的同时针320也被收回。之后,被收回的针320位于活动棒330内。
同时,第一锁止横档331a和第二锁止横档331b形成在活动棒330的后端,锁钩342形成在针外套340前端的内围上。相应地,当针外套340被收回时,锁钩342被锁止在第一锁止横档331a和第二锁止横档331b处,以防止被收回或继续向前移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锁止横档331a,针外套340不能继续收回且防止与活动棒330分离,以使针320能够被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之内而不被暴露于外。另外,通过第二锁止横档331b阻止针外套340向前移动,使得针320能够被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之内而不被暴露于外。
参考图19,当针32被收回时,置于枢轴350的第二区域350b内同时被针320所支撑的齿条360降低到第一区域350a。当齿条360降低时,齿轮370逆时针旋转,与根据齿条360转动的齿381脱离接合,从而将枢轴350和外套380互相分离开来。因此,仅有管390和外套380被留在患者身体内。另外,由于齿条360切断了枢轴350向外延伸的路径,被分离的针320不但不能伸出去,而且被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之内。因此,由于针320的尖端没有被暴露,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可以得到安全地保护,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参考图20,导管20使用完后除了管390和外套380以外其他分离出的部件都会被处置到医用垃圾箱中。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20包括枢轴350,枢轴350设置于活动棒330和外套380之间,以使齿条360和齿轮370安装在其上,齿条360、齿轮370和外套380的齿381相互接合以相互固定联接。此时,枢轴350及活动棒330互相联接成一体。另外,齿条360被穿过设置在枢轴350下方的第一区域350a的针320所支撑,以置于枢轴350的第二区域350b内。
另外,当针320被收回时,齿条360从第二区域350b降低到第一区域350a,齿轮370被转至与齿381脱离接合,从而将外套380和枢轴350互相分离开来。同时,从活动棒330向枢轴350延伸的路径被齿条360切断,从而使得针320安全地置于活动棒330之内。因此,针320没有暴露在外,从而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导管已被示例性的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不超出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制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的修改。
工业应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导管中,齿轮槽形成在导管外套上,承插件和第一壳体被设置为通过齿轮联接于导管外套上,齿轮底端形成的槽使得针可以从其穿过,从而通过使齿轮只在针被收回和被第一壳体包围时旋转,以使承插件和第一壳体与导管外套分离而不暴露针,安全地保护了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导管中,外套和活动棒通过齿轮、齿条和外套上形成的齿以接合或脱离接合,在针被收回之后,齿条切断了针向外的移动路径以使活动棒和外套互相分离,从而不暴露针安全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针刺伤害。

Claims (20)

1.一种导管,包括:
针;
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
形成为包围针的第一壳体;
联接至第一壳体的前端的承插件;
齿轮,所述齿轮竖直地将第一壳体和承插件相互联接,并具有形成在一侧的外围上的齿和形成在其内以使针能从其穿过的针槽;
被齿轮的齿固定的导管外套;以及
联接至导管外套的前端的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齿形成在齿轮的上部,针槽形成在齿轮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承插件及第一壳体通过齿轮一体地彼此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针在第一壳体的纵向上与齿轮的针槽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在针被分离后,齿轮沿着导管外套的齿轮槽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其中承插件和第一壳体根据齿轮的旋转与导管外套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在针与齿轮分离后,导管容纳在第一壳体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其包围第一壳体的外围,并形成为通孔的前端具有比第一壳体的前端更小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进一步包括针外套,其通过柱塞的突起一体地联接到柱塞,并包围着第二壳体的外围,且形成为通孔的前端具有比第二壳体的前端更小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其中针外套、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依次按该顺序被收回。
11.一种导管,包括:
针;
柱塞,所述柱塞具有与针联接的前端;
联接至柱塞外围的活动棒;
枢轴,所述枢轴一体地联接至活动棒的前端,并包括设置在其下部的针穿过的第一区域以及向第一区域的上部突出的第二区域;
齿条,所述齿条由针支撑并位于第二区域的后端处;
在第二区域的前端处与齿条联接且接合的齿轮;
外套,其与枢轴的前端联接,并包括与齿轮啮合的齿;和
与外套的前端联接的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在活动棒的纵向上,柱塞在活动棒内向外收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针在被收回时位于活动棒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第一区域的后端连接至活动棒,第一区域的前端插入外套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齿条位于活动棒的前端和外套的后端之间的上部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齿轮通过与齿条和外套的齿接合被固定,以然后使枢轴和外套互相联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当被收回时,齿条从第二区域降低到第一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管,其中随着齿条降低,齿轮旋转至然后与外套的齿脱离接合,枢轴和外套相互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管,其中齿条切断针从枢轴延伸的向外移动路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进一步包括针外套,针外套包围活动棒的外围,且具有一体地联接至柱塞的后端的后端。
CN201580010212.0A 2014-02-24 2015-02-24 安全导管 Active CN106061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6049.5A CN109646788A (zh) 2014-02-24 2015-02-24 安全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21618 2014-02-24
KR1020140021618A KR101455206B1 (ko) 2014-02-24 2014-02-24 안전 카테터
KR1020140154250A KR101598469B1 (ko) 2014-11-07 2014-11-07 안전 카테터
KR10-2014-0154250 2014-11-07
PCT/KR2015/001735 WO2015126218A1 (ko) 2014-02-24 2015-02-24 안전 카테터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6049.5A Division CN109646788A (zh) 2014-02-24 2015-02-24 安全导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540A true CN106061540A (zh) 2016-10-26
CN106061540B CN106061540B (zh) 2019-04-23

Family

ID=538786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6049.5A Pending CN109646788A (zh) 2014-02-24 2015-02-24 安全导管
CN201580010212.0A Active CN106061540B (zh) 2014-02-24 2015-02-24 安全导管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6049.5A Pending CN109646788A (zh) 2014-02-24 2015-02-24 安全导管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6187B2 (zh)
EP (1) EP3111981B1 (zh)
JP (1) JP6251824B2 (zh)
CN (2) CN109646788A (zh)
CA (1) CA2939425C (zh)
ES (1) ES2784864T3 (zh)
MX (1) MX369353B (zh)
RU (1) RU2655272C2 (zh)
SG (1) SG11201606296YA (zh)
WO (1) WO20151262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4022A (zh) * 2019-02-04 2021-10-01 费森尤斯维尔公司 包括泵送机构的输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61079C1 (ru) * 2019-07-15 2021-12-03 Медифёст Ко., Лтд. Безопасный катетер, защищенный от повтор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KR102107633B1 (ko) * 2019-07-15 2020-05-07 (주)메디퍼스트 재사용 방지 카테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3303A (ja) * 1996-05-22 1998-02-17 Boc Group Plc:The 医療装置
JP2003093506A (ja) * 2001-09-20 2003-04-02 Top:Kk 翼付留置針
US20070255221A1 (en) * 2006-04-28 2007-11-01 Hiroaki Nakajima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CN101204601A (zh) * 2006-12-18 2008-06-25 美第克特株式会社 留置针组合体
CN201899761U (zh) * 2010-09-14 2011-07-20 日本美德医疗集团 针头组件
CN102238973A (zh) * 2008-12-02 2011-11-09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适于在药物递送装置中使用的驱动组件及药物递送装置
CN103505773A (zh) * 2012-06-14 2014-01-15 艾里奥.G.卡拉索 药剂输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876A (en) 1995-06-07 1998-02-03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Inc. Catheter release mechanism
JPH104403A (ja) 1996-06-17 1998-01-06 N T T Data Tsushin Kk 暗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7524306B2 (en) 1997-11-12 2009-04-28 Mdc Investment Holdings,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AU745466C (en) * 1997-11-12 2003-02-20 Mdc Investment Holdings, Inc.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KR20000073531A (ko) * 1999-05-11 2000-12-05 이상헌 주사바늘을 수납하는 이중안전 보호캡을 구비한 주사기 및 수액
DE202004017861U1 (de) * 2004-11-17 2005-02-17 Clinico Gmbh Auszieheinrichtung zum geschützten Herausziehen einer flexiblen Punktionsnadel aus einem Katheter, insbesondere einem Katheter mit flexiblem Verweilschlauch
WO2006085331A2 (en) * 2005-02-14 2006-08-17 Flexicath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a catheter device
JP4559284B2 (ja) * 2005-04-21 2010-10-06 日本シャーウッド株式会社 留置針セット
CN200973908Y (zh) * 2006-10-23 2007-11-14 圣美申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安全输液留置管装置
JP4848989B2 (ja) * 2007-03-27 2011-12-28 ニプロ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
WO2010127449A1 (en) * 2009-05-07 2010-11-11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s Inc. Medicament dispensing device
CN201790880U (zh) * 2010-09-08 2011-04-13 陈永曦 留置针穿刺针管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3303A (ja) * 1996-05-22 1998-02-17 Boc Group Plc:The 医療装置
JP2003093506A (ja) * 2001-09-20 2003-04-02 Top:Kk 翼付留置針
US20070255221A1 (en) * 2006-04-28 2007-11-01 Hiroaki Nakajima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CN101204601A (zh) * 2006-12-18 2008-06-25 美第克特株式会社 留置针组合体
CN102238973A (zh) * 2008-12-02 2011-11-09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适于在药物递送装置中使用的驱动组件及药物递送装置
CN201899761U (zh) * 2010-09-14 2011-07-20 日本美德医疗集团 针头组件
CN103505773A (zh) * 2012-06-14 2014-01-15 艾里奥.G.卡拉索 药剂输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4022A (zh) * 2019-02-04 2021-10-01 费森尤斯维尔公司 包括泵送机构的输注装置
CN113474022B (zh) * 2019-02-04 2023-10-27 费森尤斯维尔公司 包括泵送机构的输注装置
US11992649B2 (en) 2019-02-04 2024-05-28 Fresenius Vial Sas Infusion device comprising a pumping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606296YA (en) 2016-09-29
CA2939425C (en) 2018-01-09
WO2015126218A1 (ko) 2015-08-27
EP3111981A1 (en) 2017-01-04
ES2784864T3 (es) 2020-10-01
RU2016137320A (ru) 2018-03-29
MX2016010656A (es) 2017-05-04
US20170049999A1 (en) 2017-02-23
CN106061540B (zh) 2019-04-23
EP3111981A4 (en) 2017-11-01
MX369353B (es) 2019-11-05
EP3111981B1 (en) 2020-03-11
CA2939425A1 (en) 2015-08-27
JP2017509455A (ja) 2017-04-06
RU2655272C2 (ru) 2018-05-24
CN109646788A (zh) 2019-04-19
JP6251824B2 (ja) 2017-12-20
RU2016137320A3 (zh) 2018-03-29
US10286187B2 (en)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5778B2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device
US5195985A (en) Syringe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KR101455206B1 (ko) 안전 카테터
CN204428552U (zh) 安全针装置
KR20100129317A (ko) 주사액 준비를 위해, 천공되는 병에 사용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JP5952188B2 (ja) 安全チューブ付きのフーバー針
BRPI0915165B1 (pt) Proteção de agulha telescópica com travamento
JP2015509006A (ja) 体腔に穿刺する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カニューレを有する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カニューレ内を移動可能なカテーテルと併せて使用するためのカニューレ
EP3204066B1 (en) Needle cover assembly
TWM313499U (en) Safe and self-destroying catheter
CN110072577B (zh) 安全针装置
CN106061540A (zh) 安全导管
CN114949539A (zh) 具有双枢轴防护的采血装置
CN103285449A (zh) 防刺留置针
WO2014080435A1 (en) Safety kit for treating biological material
US6989001B2 (en) Breakable syringe with a safety sleeve
US20050015053A1 (en) Safety catheter
JP6473150B2 (ja) 双方向カニューレ特徴部捕捉機構
CN107635606A (zh) 一种防针刺的安全针组件
JP3129186U (ja) 安全自動廃棄式採血器
ES2893801T3 (es) Dispositivo de inserción de catéter intravenoso y método de uso
CN204092722U (zh) 免分离型一次性输液针安全帽
TWI577407B (zh) Manual intravenous needle set
TWM501259U (zh) 手動式靜脈留置針組
CN104548282B (zh) 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