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9172B - 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 Google Patents

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9172B
CN106059172B CN201610219425.0A CN201610219425A CN106059172B CN 106059172 B CN106059172 B CN 106059172B CN 201610219425 A CN201610219425 A CN 201610219425A CN 106059172 B CN106059172 B CN 106059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surface
bearings
bearing arrangement
protruding por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94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9172A (zh
Inventor
川岛丈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59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9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91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承装置以及马达,轴承装置具有:将沿中心轴线上下延伸的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环状的轴承部件;以及包围轴承部件的径向外侧,且比轴承部件弹性高的环状的弹性部件,轴承部件的外周面或者弹性部件的内周面是以中心轴线上的点为中心的球面的一部分,且是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的曲面,轴承部件的外周面与弹性部件的内周面至少局部地接触,轴承部件具有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弹性部件具有从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突出部配置于槽部内。

Description

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在马达的内部装设有一个或者多个轴承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平5-22893号公报中记载了以往的轴承装置。日本特开平5-22893号公报记载的轴承装置在供轴贯穿插入的轴承与轴承台之间存在缓冲弹性体。在该轴承装置中,通过进行轴承相对于缓冲弹性体滑动而实现的旋转,进行轴的调芯。
然而,在日本特开平5-22893号公报的轴承装置的结构中,伴随轴的旋转,轴承相对于缓冲弹性体绕中心轴线旋转只被轴承部件与弹性部件的摩擦抑制。存在如下担忧:万一在轴承相对于缓冲弹性体旋转时,因缓冲弹性体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导致缓冲弹性体磨损。在这种情况下,从缓冲弹性体产生的细微的灰尘进入轴承与轴之间,可能成为引起旋转不良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轴承部件和包围轴承部件的弹性部件的轴承装置中,能够抑制轴承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旋转的技术。
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是一种轴承装置,具有:环状的轴承部件,其将沿中心轴线上下延伸的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环状的弹性部件,其包围轴承部件的径向外侧,且比轴承部件弹性高,轴承部件的外周面或者弹性部件的内周面是以中心轴线上的点为中心的球面的一部分,且是从上方朝向下方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的曲面,轴承部件的外周面与弹性部件的内周面至少局部地接触,轴承部件具有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弹性部件具有从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突出部配置于槽部内。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通过轴承部件的突出部嵌于弹性部件的槽部,能够抑制轴承部件相对于弹性部件绕中心轴线旋转。
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连接于横流式风扇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横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纵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1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1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12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1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轴承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保持部件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电路板将定子侧作为上,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不意图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在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朝向。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将马达1连接于横流式风扇11的状态的示意图。该马达1是在树脂制的马达外壳22的内部埋入了定子21的所谓的模制马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例如用于使空调室内机的横流式风扇11驱动。但是,本发明的马达也可以用于除了横流式风扇以外的用途。例如,本发明的马达也可以装设于除了空调以外的家电产品、汽车和火车等运输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设备、工具、工业用的大型设备等,来产生各种驱动力。
如图1所示,马达1具有:静止部2;以及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于空调室内机的框体。旋转部3被支承为相对于静止部2能够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定子21;马达外壳22;罩23;电路板24;两个轴承装置25;上侧防振部件26;以及下侧防振部件27。
定子21是根据从电路板24供给的驱动电流产生磁通的电枢。定子21环状地包围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的周围。定子21具有:定子铁芯211;绝缘件212;以及多个线圈213。定子铁芯211由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定子铁芯211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41;以及从铁芯背部41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42。铁芯背部41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地配置。多个齿42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
绝缘件212安装于定子铁芯211。绝缘件212的材料使用为绝缘体的树脂。绝缘件212覆盖齿42的轴向的两端面以及周向的两端面。线圈213由隔着绝缘件212卷绕于齿42的周围的导线构成。
马达外壳22是保持定子21以及上侧的轴承装置25的树脂制的部件。马达外壳22通过向容纳有定子21的模具内的空腔注入树脂并使树脂硬化而获得。即,马达外壳22是将定子21作为嵌件的树脂成型品。因此,定子21的至少表面的一部分被马达外壳22覆盖。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外壳22具有:壁部221;顶板部222;以及上侧轴承保持部223。壁部221沿轴向呈大致圆筒状地延伸。定子21被构成壁部221的树脂覆盖。但是,定子21的包含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的一部分从壁部221露出。并且,在壁部221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后述的转子32。
顶板部222从壁部221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呈板状地扩展。顶板部222位于比定子21以及转子32靠轴向上侧的位置。上侧轴承保持部223具有:上筒部43;以及上底部44。上侧轴承保持部233是杯状的部位。上筒部43从顶板部222的内端朝向上方呈大致圆筒状地延伸。上底部44从上筒部43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扩展。上侧的轴承装置25以及后述的轴31的上端部配置于上侧轴承保持部223内。
罩23覆盖马达外壳22的下方的开口。通过马达外壳22以及罩23构成容纳定子21、电路板24以及后述的转子32的壳体20。罩23具有:底板部231;以及下侧轴承保持部232。
底板部231在比定子21、马达外壳22、电路板24以及转子32靠轴向下侧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扩展。下侧轴承保持部232具有:下筒部45;以及下底部46。下侧轴承保持部232是杯状的部位。下筒部45从底板部231的内端朝向下方呈大致圆筒状地延伸。下底部46从下筒部45的下端朝向径向内侧扩展。下侧的轴承装置25以及后述的轴31的一部分配置于下侧轴承保持部23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底板部231的台阶部233的外周面被压入壁部221的下端部的内周面,由此马达外壳22与罩23被固定在一起。
电路板24在比定子21以及转子32靠轴向下侧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配置。在电路板24的下表面装设有电子元件241,电子元件241构成用于向线圈213供给驱动电流的电路。构成线圈213的导线的端部与电路板24上的电路电连接。
在马达外壳22与罩23之间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供引线242穿过的连接孔201。在连接孔201内部,马达外壳22以及罩23的构成连接孔201的端面接触。并且,在连接孔201的内部配置有衬套243,衬套243具有供引线242配置的配线槽。从电路板24延伸的引线242在连接孔201的内部穿过衬套243的配线槽,向壳体20的外部引出。而且,该引线242的端部被连接于外部电源。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源通过电路板24上的电路流向线圈213。
轴承装置25是将轴31支承为相对于马达外壳22或者罩23能够旋转的机构。上侧的轴承装置25位于比后述的转子32靠上侧的位置。下侧的轴承装置25位于比后述的转子32靠下侧的位置。两个轴承装置25以使上下相互反转的姿势配置,但是结构本身相同。对轴承装置25的详细的结构在后文进行叙述。
上侧防振部件26覆盖马达外壳22的上侧轴承保持部223的外周面。并且,下侧防振部件27覆盖罩23的下侧轴承保持部232的外周面。马达1隔着上侧防振部件26以及下侧防振部件27固定于空调室内机的框体。由此,抑制马达1在驱动时的振动向空调室内机的框体传递。
旋转部3具有:轴31;以及转子32。
轴31是沿中心轴线9配置的圆柱状的部件。轴31被两个轴承装置25支承,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轴31的下端部比下侧的轴承装置25以及罩23向下侧突出。
如图2所示,轴31与横流式风扇11的支承轴111的中心轴线配置于同一轴线上。横流式风扇11的支承轴111的上端部固定于轴31的下端部。并且,横流式风扇11的支承轴111的下端部被固定在空调室内机的框体的风扇轴承112支承为能够旋转。但是,轴31也可以通过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与除了风扇以外的驱动部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轴31从由马达外壳22以及罩23构成的壳体20朝向下方突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轴31也可以从壳体20朝向上方突出,其上端部与驱动部连接。并且,轴31也可以从壳体20朝向上下突出,其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双方分别与驱动部连接。
转子32固定于轴31,并与轴31一起旋转。转子32是混合了磁铁的塑料树脂制品,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2具有:内侧筒部321;外侧筒部322;以及连接部323。
内侧筒部321是固定于轴31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在轴31的外周面中的与内侧筒部321的固接面设置有螺旋状的槽311。转子32通过将轴31作为嵌件的注塑成型而形成。因此,在转子32的注塑成型时,磁铁树脂流入设置于轴31的外周面的槽311内。由此转子被牢固地固接于轴31。并且,在马达1驱动时,能够抑制转子32与轴31相对旋转。
外侧筒部322是配置于比内侧筒部321靠径向外侧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外侧筒部322的外周面与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隔着微小的间隙相向。连接部323是连接内侧筒部321与外侧筒部322的圆板状的部位。内侧筒部321以及外侧筒部322的径向的厚度在与连接部323的边界附近变得最大。并且,内侧筒部321以及外侧筒部322的径向的厚度随着朝向轴向的两端而逐渐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混合了磁铁的塑料树脂制的转子3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转子32也可以是将多个磁铁固定于为磁性体的圆筒状的转子铁芯的外周面或者内部的转子。
在马达1驱动时,从电路板24上的电路向线圈213供给驱动电流。由此,在定子铁芯211的多个齿42产生磁通。然后,通过齿42与转子32之间的磁通所起到的作用产生周向的转矩。其结果是,旋转部3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接下来,参照图3~图7对轴承装置25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两个轴承装置25以使上下相互反转的姿势配置,但是结构本身相同。因此,以下只对上侧的轴承装置25进行说明。
图3是轴承装置25的纵剖视图。该轴承装置25是所谓的套筒轴承(滑动轴承)。如图3所示,轴承装置25具有:套筒50;以及套筒保持部件60。套筒50是将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环状的轴承部件。套筒保持部件60是包围套筒50的径向外侧的环状的弹性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套筒50以及套筒保持部件60都是树脂制品。但是,套筒保持部件60使用比套筒50弹性高的树脂。另外,套筒保持部件60也可以是橡胶制品。
图4是套筒50的立体图。图5是套筒50的横剖视图。图6是套筒50的纵剖视图。如图4~图6所示,为套筒50的内周面的套筒内周面51具有:多个轴相向部511;以及多个油保持槽512。轴相向部511与轴31的外周面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上相向。油保持槽512从轴相向部511朝向径向外侧凹陷,且沿轴向延伸。并且,多个油保持槽512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
在轴31与套筒内周面51之间的径向的间隙存在润滑用的油。由此,轴31被支承为相对于套筒50能够旋转。特别是在该轴承装置25中,在油保持槽512内充满润滑用的油。因此,在马达1驱动时,不断从油保持槽512向轴31与轴相向部511之间供给适量的油。由此,能够使轴31持续顺畅地旋转。
如图6所示,油保持槽512的下端部被套筒50的底部52封闭。另一方面,在油保持槽512的上端部设置有朝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513。在开口部513的上方配置有封闭开口部513的圆环状的套筒罩53。油被保持于油保持槽512内的底部52与套筒罩53之间。另外,套筒罩53与套筒50是分体部件。
图7是套筒50的侧视图。如图4~图7所示,套筒50具有曲面状的套筒外周面54。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外周面54呈以中心轴线9上的点为中心的球面形状。并且,套筒50具有从套筒外周面54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55。多个突出部55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另外,在图3以及图5~图7中,为了明确示出套筒外周面54与突出部55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突出部55的径向内侧,用虚线表示相当于套筒外周面54的位置。
套筒50是包含多个突出部55的连为一体的树脂部件。在制造套筒50时,上述的轴相向部511、油保持槽512、底部52、套筒外周面54以及突出部55被同时注塑成型。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形状复杂的套筒50。
如图3所示,套筒保持部件60的内周面61具有:套筒保持面611;上侧圆筒面612;以及下侧圆筒面613。套筒保持面611沿套筒外周面54呈球面状地弯曲。上侧圆筒面612位于套筒保持面611的上侧。下侧圆筒面613位于套筒保持面611的下侧。上侧圆筒面612以及下侧圆筒面613是上下延伸的圆筒状的面,且与轴31的外周面在径向上隔着间隔地配置。
套筒50的套筒外周面54与套筒保持部件60的套筒保持面611至少局部地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外周面54的形状与套筒保持面611的形状大致相同。特别是在该轴承装置25中,套筒外周面54以及套筒保持面611距离中心轴线9的距离随着从上端部朝向下方而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若将套筒外周面54以及套筒保持面611形成为这样的曲面,则套筒50容易朝向相对于中心轴线9倾斜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通过套筒50实现的轴31的调芯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外周面54以及套筒保持面611均是以中心轴线9上的点为中心的球面的一部分。如此,套筒50更容易朝向相对于中心轴线9倾斜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套筒50实现的轴31的调芯性能。
套筒保持部件60具有从筒保持面611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多个槽部62。套筒50的多个突出部55分别配置于套筒保持部件60的多个槽部62内。即,突出部55嵌于各槽部62。由此,能够抑制套筒50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60绕中心轴线9旋转。特别是在该轴承装置25中,突出部55与槽部6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且彼此面接触。由此,进一步抑制套筒50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60的旋转。
套筒保持部件60的外周面63是上下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面。套筒保持部件60的该外周面63嵌于上侧轴承保持部223的上筒部43的内周面。由此,套筒保持部件60相对于上侧轴承保持部223固定。
并且,如图3所示,套筒保持部件60具有:多个第一凹部64;以及多个第二凹部65。多个第一凹部64分别从套筒保持部件60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凹陷。并且,多个第一凹部64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二凹部65从套筒保持部件60的下表面朝向上方凹陷。并且,多个第二凹部65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通过具有这样的第一凹部64以及第二凹部65,套筒保持部件60更容易挠曲。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套筒50与套筒保持部件60紧贴。
另外,套筒保持部件60也可以只在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任意一方具有多个凹部。并且,套筒保持部件60也可以具有从上表面沿轴向贯通至下表面且沿周向排列的多个贯通孔,来代替多个第一凹部64以及多个第二凹部65。
接下来,对突出部55的更加详细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6以及图7所示,突出部55具有:上倾斜面711;下倾斜面712;以及连接面713。上倾斜面711从突出部55的上端部701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下方扩展。从中心轴线9至上倾斜面711的径向的距离随着从上端部701朝向轴向下侧而逐渐扩大。下倾斜面712从突出部55的下端部702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上方扩展。从中心轴线9至下倾斜面712的径向的距离随着从下端部702朝向轴向上侧而逐渐扩大。
连接面713是相对于轴向大致平行的面,且连接上倾斜面711与下倾斜面712。如此,突出部55在上端部701附近以及下端部702附近具有倾斜面711、712。因此,在轴承装置25的制造工序中,在将套筒50插入套筒保持部件60的内部时,能够抑制突出部55卡住。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套筒50插入套筒保持部件60的内部。
并且,上倾斜面711是随着远离突出部55的上端部701而逐渐与中心轴线9平行的曲面。下倾斜面712是随着远离突出部55的下端部702而逐渐与中心轴线9平行的曲面。连接面713是将上倾斜面711以及下倾斜面712平滑地连接的曲面。即,上倾斜面711、连接面713以及下倾斜面712是没有角的连为一体的曲面。如此,若将突出部55的表面形成为曲面状,则更容易将套筒50插入套筒保持部件60的内侧。并且,套筒保持部件60更容易朝向相对于中心轴线9倾斜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轴31的调芯性能。
在此,将套筒外周面54中位于最靠径向外侧的点作为第一顶点540。另一方面,将突出部55的外周面中的位于最靠径向外侧的点作为第二顶点550。第二顶点550位于各突出部55的轴向中央且周向中央。并且,第一顶点540与第二顶点550配置于相同的轴向位置。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套筒50的轴向中央配置有第一顶点540以及第二顶点550。由此,套筒50更容易朝向相对于中心轴线9倾斜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套筒50实现的轴31的调芯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5沿着从套筒50的上端部至下端部的范围设置。即,突出部55的上端部701配置于与套筒50的上端部相同的轴向位置。并且,突出部55的下端部702配置于与套筒50的下端部相同的轴向位置。如此,在套筒50的轴向的范围内,能够使突出部55的轴向的长度最大化。因此,突出部55与槽部62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套筒50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60绕中心轴线9旋转。
如图7所示,从径向外侧(即,从正面)观察突出部55时的轮廓具有:一对上倾斜边721、722;以及一对下倾斜边731、732。随着从突出部55的上端部701朝向轴向下侧,一对上倾斜边721、722距离中心轴线9的径向距离逐渐增大。并且,随着从突出部55的上端部701朝向轴向下侧,一对上倾斜边721、722彼此在周向上分离。随着从突出部55的下端部702朝向轴向上侧,一对下倾斜边731、732距离中心轴线9的径向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随着从突出部55的下端部702朝向轴向上侧,一对下倾斜边731、732彼此在周向上分离。
如此,随着靠近上端部701以及下端部702,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55在周向以及径向上缩小。因此,套筒50更容易朝向相对于中心轴线9倾斜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套筒50实现的轴31的调芯性能。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上倾斜边721、722的上端部彼此相互在一点连接。而且,一对上倾斜边721、722的上端部彼此形成朝向轴向上侧尖锐的角部。并且,一对下倾斜边731、732的下端部彼此相互在一点连接。而且,一对下倾斜边731、732的下端部彼此形成朝向轴向下侧尖锐的角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轴31的调芯性能。并且,更容易将套筒50插入套筒保持部件60。
一对上倾斜边721、722是随着离开上端部701而逐渐与中心轴线9平行的曲线。并且,一对下倾斜边731、732是随着离开下端部702而逐渐与中心轴线9平行的曲线。并且,一方的上倾斜边721的下端部与一方的下倾斜边731的上端部彼此连接。因此,一方的上倾斜边721与一方的下倾斜边731这个整体为没有角的连为一体的曲线。并且,另一方的上倾斜边722的下端部与另一方的下倾斜边732的上端部彼此连接。因此,另一方的上倾斜边722与另一方的下倾斜边732这个整体为没有角的连为一体的曲线。
如此,如果将突出部55的表面形成为平滑的形状,则套筒50更容易朝向相对于中心轴线9倾斜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套筒50实现的轴31的调芯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图8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50A的侧视图。在图8的例子中,突出部55A的上端部701A位于比套筒50A的上端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并且,突出部55A的下端部702A位于比套筒50A的下端部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如此,突出部55A也可以只设置于套筒50A的轴向的范围的一部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出部55A抑制套筒50A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绕中心轴线旋转。
图9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50B的侧视图。在图9的例子中,突出部55B的上端部701B以及下端部702B没有收敛于一点。突出部55B的上端部701B以及下端部702B为沿周向延伸的边。即使是这样的形状,也能够通过突出部55B抑制套筒50B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绕中心轴线旋转。
图10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50C的侧视图。在图10的例子中,突出部55C的上端部701C以及下端部702C没有收敛于一点。突出部55B的上端部701C以及下端部702C为沿周向延伸的边。并且,图10的突出部55C具有:从上端部701C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下方扩展的平面状的上倾斜面711C;从下端部702C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上方扩展的平面状的下倾斜面712C;以及将上倾斜面711C与下倾斜面712C连接的平面状的连接面713C。
并且,在图10的例子中,从径向外侧观察突出部55C时的轮廓具有:一对直线状的上倾斜边721C、722C;以及一对直线状的下倾斜边731C、732C。随着从上端部701C朝向轴向下侧,一对上倾斜边721C、722C彼此在周向上分离。随着从下端部702C朝向轴向上侧,一对下倾斜边731C、732C彼此在周向上分离。如此,突出部55C的表面也可以由多个平面构成。
图11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50D的侧视图。在图11的例子中,突出部55D具有:上倾斜面711D;以及下倾斜面712D。上倾斜面711D是从上端部701D向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下方扩展的平面形状。下倾斜面712D是从下端部702D向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上方扩展的平面形状。而且,上倾斜面711D的下端部与下倾斜面712D的上端部没有通过其他面而连接。如此,突出部也可以在上倾斜面与下倾斜面之间不具有与轴向大致平行的连接面。
图12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50E的侧视图。在图12的例子中,突出部55E的上端部701E以及下端部702E是与中心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该突出部55E从套筒外周面54E朝向径向外侧呈大致四棱柱状地延伸。因此,在图12的例子中,突出部55E不具有倾斜面以及倾斜边。如此,突出部55E也可以不是随着靠近上端部以及下端部而在周向以及径向上缩小的形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出部55E抑制套筒50E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绕中心轴线旋转。
图13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轴承装置25F的纵剖视图。在图13的例子中,套筒保持部件60F具有多个突出部67F,套筒50F具有多个槽部56F。多个突出部67F分别从套筒保持部件60F的内周面61F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多个槽部56F分别从套筒外周面54F朝向径向内侧凹陷。而且,套筒保持部件60F的多个突出部67F分别配置于套筒50F的多个槽部56F内。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通过突出部67F嵌于各槽部56F,抑制套筒50F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60F绕中心轴线旋转。
图14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套筒保持部件60G的纵剖视图。该套筒保持部件60G具有:多个槽部62G;以及多个肋68G。多个槽部62G从内周面61G朝向径向外侧凹陷。多个肋68G从内周面61G朝向径向内侧突出。肋68G是在与槽部62G不同的位置沿轴向延伸的凸部。肋68G与套筒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在槽部62G内配置从套筒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如此,如果在套筒保持部件60G的内周面61G设置多个肋68G,则套筒的外周面与套筒保持部件60G的内周面61G在肋68G处接触。因此,与套筒的外周面与套筒保持部件60G的内周面61G整体接触的情况相比,在接触部位彼此施加于径向的阻力变大。因此,能够抑制套筒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60G在周向上滑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套筒相对于套筒保持部件60G绕中心轴线旋转。
另外,在图14的例子中,在套筒保持部件60G的内周面61G设置肋68G,但是也可以在套筒的外周面设置与套筒保持部件的内周面接触的肋。在这种情况下,该肋配置于与套筒所具有的突出部或者槽部不同的位置即可。
并且,各部件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并且,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要素进行适当组合。
本发明例如能够用于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Claims (14)

1.一种轴承装置,具有:
环状的轴承部件,其将沿中心轴线上下延伸的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
环状的弹性部件,其包围所述轴承部件的径向外侧,且比所述轴承部件弹性高,
所述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件的外周面或者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面是以所述中心轴线上的点为中心的球面的一部分,且是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小的曲面,
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内周面至少局部地接触,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从所述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从所述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
所述突出部配置于所述槽部内,
从正面观察所述突出部时的轮廓具有:
一对上倾斜边,随着从上端部朝向轴向下侧,所述一对上倾斜边彼此在周向上分离;以及
一对下倾斜边,随着从下端部朝向轴向上侧,所述一对下倾斜边彼此在周向上分离,
一方的所述上倾斜边的下端部与一方的所述下倾斜边的上端部连接,
另一方的所述上倾斜边的下端部与另一方的所述下倾斜边的上端部连接,
所述一对上倾斜边是随着从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朝向轴向下侧而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化的曲线,
所述一对下倾斜边是随着从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朝向轴向上侧而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化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具有:
上倾斜面,其从上端部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下方扩展;
下倾斜面,其从下端部相对于轴向朝向斜上方扩展;以及
曲面状的连接面,其将所述上倾斜面与所述下倾斜面连接,
所述上倾斜面是随着从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朝向轴向下侧而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化的曲面,
所述下倾斜面是随着从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朝向轴向上侧而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化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外周面具有位于最靠径向外侧的第一顶点,
所述第一顶点配置于与所述突出部的轴向中央相同的轴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配置于与所述轴承部件的上端部相同的轴向位置,
所述突出部的下端部配置于与所述轴承部件的下端部相同的轴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上倾斜边的上端部彼此连接,
所述一对下倾斜边的下端部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槽部具有相同的形状,且彼此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件是包含所述突出部的连为一体的树脂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装置具有多个所述突出部,
多个所述突出部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件的内周面具有多个油保持槽,
在所述油保持槽内充满润滑用的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
开口部,其设置于所述油保持槽的上端部;以及
底部,其封闭所述油保持槽的下端部,
所述轴承装置还具有与所述轴承部件为分体部件的套筒罩,
所述套筒罩封闭所述开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外周面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内周面中的任意一方在与所述突出部以及所述槽部不同的位置具有在径向上突出的多个凸部,
所述凸部与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外周面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内周面中的另一方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在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凹部,
所述多个凹部沿周向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
所述多个贯通孔沿周向排列。
14.一种马达,具有:
静止部;以及
旋转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有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轴承装置,
所述旋转部具有所述轴。
CN201610219425.0A 2015-04-14 2016-04-11 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59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2134A JP2016200251A (ja) 2015-04-14 2015-04-14 軸受装置およびモータ
JP2015-082134 2015-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9172A CN106059172A (zh) 2016-10-26
CN106059172B true CN106059172B (zh) 2019-07-09

Family

ID=5742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94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59172B (zh) 2015-04-14 2016-04-11 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200251A (zh)
CN (1) CN106059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3915B2 (ja) * 2018-10-09 2023-11-2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327045B2 (ja) * 2019-09-26 2023-08-16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送風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4679A (en) * 1954-08-23 1957-09-03 Southwest Products Co Method of making bearings and rod end bearings
US5872414A (en) * 1995-02-07 1999-02-16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CN1757944A (zh) * 2004-10-06 2006-04-12 美蓓亚株式会社 轴承组件
CN102545460A (zh) * 2010-12-29 2012-07-04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控股公司 模塑电机
CN103580364A (zh) * 2012-08-09 2014-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3834U (zh) * 1971-07-26 1973-03-19
JPS5026243U (zh) * 1973-07-04 1975-03-26
JPS59212521A (ja) * 1983-05-16 1984-12-01 Miura Kumihimo Kojo:Kk 滑り軸受
JPH0444895Y2 (zh) * 1986-03-27 1992-10-22
JPS63163018A (ja) * 1986-12-26 1988-07-06 Tokai Rubber Ind Ltd 球面摺動型継手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665613U (ja) * 1993-02-26 1994-09-16 エヌティエヌ株式会社 球面軸受
JP5898859B2 (ja) * 2011-05-31 2016-04-0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樹脂軸受と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4679A (en) * 1954-08-23 1957-09-03 Southwest Products Co Method of making bearings and rod end bearings
US5872414A (en) * 1995-02-07 1999-02-16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CN1757944A (zh) * 2004-10-06 2006-04-12 美蓓亚株式会社 轴承组件
CN102545460A (zh) * 2010-12-29 2012-07-04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控股公司 模塑电机
CN103580364A (zh) * 2012-08-09 2014-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00251A (ja) 2016-12-01
CN106059172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8886B2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コンプレッサ
US20180019633A1 (en) Motor
US10340770B2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parallel fan
US9685840B2 (en) Motor
US8137079B2 (en) Motor, fa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6026485B (zh) 马达
US10408216B2 (en) Fan motor
CN103842670B (zh) 电动机
CN102545460A (zh) 模塑电机
CN107636940B (zh) 马达
CN106059172B (zh) 轴承装置以及马达
US10047755B2 (en) Fan
CN105449890A (zh) 马达
CN108933505A (zh) 马达
CN107482801A (zh) 定子单元、马达以及送风机
CN207150272U (zh) 定子单元、马达、以及风扇马达
CN203933325U (zh) 马达以及直流无刷马达
JP5230694B2 (ja) 電動機の回転子及び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5081606U (zh) 马达以及离心送风机
JP7210886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ファンモータ
US10734849B2 (en) Stator of motor having upper and lower insulator
CN207819570U (zh) 定子以及马达
CN207475331U (zh) 马达
US9698637B2 (en)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US20230163648A1 (en) Rotor, motor, blower, air conditio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