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6236A -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6236A
CN106046236A CN201610681869.6A CN201610681869A CN106046236A CN 106046236 A CN106046236 A CN 106046236A CN 201610681869 A CN201610681869 A CN 201610681869A CN 106046236 A CN106046236 A CN 106046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acid
room temperature
water
alcoho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18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金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UNNYMER S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UNNYMER S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UNNYMER S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UNNYMER S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818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6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6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6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2Hyd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及其制备,具体地说是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总固含量大于95.0%,醇解度大于99.0mole%,20℃下4%水溶液粘度为8.0‑70.0mPa.s,所述的聚乙烯醇在共聚阶段进行改性,改性度0.5‑30.0mole%。现存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如在水中溶解需要将溶液加热至约70℃或80℃,此发明通过在聚乙烯醇链中或链端进行改性,制造出可以于室温下,无须加热,直接溶解于水中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

Description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及其制备,具体地说是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作为可水溶解的高聚物,其特殊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纺织、建筑、涂料、粘合剂等等。但是高醇解度(醇解度99mole%以上)的聚乙烯醇要想在水中溶解,必须升温超过90℃才能打开氢键,溶解在水中,当降低到室温(30℃以下)时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水溶液,该特性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甚至许多领域不能使用该级别的产品,尤其是建筑、建材领域。
事实上,部分醇解(最常见的是醇解度88mole%)的聚乙烯醇也可以室温下溶解,但是该级别产品在建筑、建材领域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它会继续醇解,直至超过99mole%,这个化学反应过程,直接破坏了它的粘合作用。
市场迫切希望能够有可以室温溶解的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室温溶解的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的缺点。提供一种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室温下可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总固含量大于95.0%,醇解度大于99.0mole%,20℃下4%水溶液粘度为8.0-70.0mPa.s,所述的聚乙烯醇在共聚阶段进行改性,改性度0.5-30.0mole%。
所述的改性单体选自磺酸盐、丙烯基氯、稀丙基氯、稀丙基胺、丙烯酰胺、硫酸酯盐,例如蓖麻油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硫酸乙酯铵、磷酸盐,例如磷酸三(1-氯-2-丙基)酯、甲基烯丙基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其中盐可选取碱金属盐,例如钠盐,如甲基烯丙基磺酸钠。
所述的改性单体选自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所述的改性单体选自乙烯基醚类化合物。所述的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选自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丙基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其中(甲基)丙烯酰胺包含具有离子基团的丙烯酰胺,其中包括具有阴离子基团或阳离子基团的丙烯酰胺;其中阴离子基团可以是羧酸、磺酸、磺酸酯、硫酸酯、硫酸酯盐、磷酸、磷酸盐等基团,其中盐可以选取碱金属盐,如钠盐,上述(甲基)丙烯酰胺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阴离子基团,从冷溶的角度考虑,阴离子基团可以为磺酸或磺酸盐,含有阴离子基团的(甲基)丙烯酰胺则可为(甲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例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及其盐;其中阳离子基团可以是胺及其盐、季铵盐、膦盐、锍盐,上述(甲基)丙烯酰胺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阳离子基团,从冷溶的角度考虑,阳离子基团可以为季铵盐,含有阳离子基团的(甲基)丙烯酰胺则可为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
所述的改性单体为几种单体的混合物时,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
一种制备所述的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共聚合、醇解和干燥三个步骤。
所述的共聚合包括下述步骤:
在氮气保护下,将乙烯基单体、改性单体、溶剂和引发剂混合,混合液分为两部分A液和B液;所述的A液在40-80℃进行聚合反应2-7小时,当反应达到聚合反应温度时开始滴加B液,滴完为止,反应结束,吹入溶剂蒸汽升温至约70-90℃,减压蒸馏30分钟,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共聚物溶液。
以重量份计,各原料的用量为:
A液:B液的质量比为8:2-7:3。
所述的醇解包括下述步骤:将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和催化剂的醇溶液混合进行醇解反应,反应时间0.5-4.5小时,反应温度为10℃-70℃,反应结束后离心脱除溶剂。
以重量份计,各原料的用量为: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 100份;
催化剂的醇溶液: 10-70份;
催化剂的浓度: 0.25wt%-7.5wt%。
优选的,稀释共聚物溶液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稀释后共聚物溶液的固含量为5-80%。
更优选的,所述的稀释后共聚物溶液的固含量为15-45wt%。
所述的干燥阶段中的干燥温度控制30-220℃。
优选的,干燥阶段中的干燥温度控制在70-105℃。
制备所述的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包括共聚合、醇解和干燥三个步骤。
其中共聚阶段在本发明中的聚乙烯醇可以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分散聚合等目前已公布的方法聚合得到后醇解获得。工业角度倾向的方法为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法。聚合操作可采用半间歇法或连续法。
聚合可使用的聚乙烯酯可以是,例如乙酸乙烯酯,甲酸,丙酸乙烯酯,乙烯基辛酸盐,叔碳酸等,其中乙酸乙烯酯从工业角度来看比较好。
乙烯酯聚合过程中,为了达到调节聚乙烯醇聚合度等目的,可添加链转移剂。链转移剂可以是乙醛,丙醛,丁醛,醛苯甲醛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己酮,酮如环己酮;2-羟基乙硫醇硫醇等;硫代羧酸如硫代乙酸;三氯乙烯,卤代如全氯乙烯烃氢等,其中醛酮等比较适合。链转移剂的添加量根据链转移剂的链转移常数及PVA聚合度来决定,一般为乙烯酯的0.1-10%会好些。
所述的引发剂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偶氮二异庚腈等偶氮类,过氧化碳酸丙酯、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月桂酰或过氧化(3,5,5,-三甲基)已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在醇解过程中,根据公开资料,聚乙烯酯的醇解反应一般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等碱性催化剂,例如甲醇钠或对-甲苯磺酸等酸性催化剂。碱性物质的使用量,根据乙烯基酯聚合中乙烯基酯的单体含量摩尔比决定,0.002-0.2比较好,0.04-0.1更好。醇解催化剂可在反应初期一起加入,也可以初期加入一部分,反应途中添加一部分。醇解反应溶剂可使用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类,苯、甲苯等芳香烃类,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甲醇或甲醇和乙酸甲酯的混和溶液中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醇解最适。如使用甲醇,含水量应控制在0.001-1%,0.003-0.9%更佳,0.005-0.8%最佳。醇解反应选取温度5-80℃,20-70℃更佳。醇解反应反应时间5分-10小时,10分-5小时更佳。醇解反应可使用釜式反应或连续反应的任意一种。醇解反应终止后,根据情况可中和反应催化剂。可使用中和剂为乙酸、乳酸等有机酸或乙酸甲酯等酯类。中和反应后,根据必要进行洗涤、干燥过程后得到本发明中的聚乙烯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现存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如在水中溶解需要将溶液加热至约70℃或80℃,此发明通过在聚乙烯醇链中或链端进行改性,制造出可以于室温下,无须加热,直接溶解于水中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过程干燥阶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所指“室温”是指30℃以下,所指“约”为上下浮动10。
实施例1: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乙酸乙烯酯,甲醇,再加入烯丙基磺酸钠,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其中80%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0%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5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0%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4.5小时后,吹入30g甲醇蒸汽,升温至7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2.5%。
添加甲醇调整浓度聚合物固含量为35wt%。加入醇解槽中100g3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8%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20g,然后控制温度37±1.5℃醇解2小时加入冰醋酸1.5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80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35wt%): 100g;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20g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的浓度(wt%): 0.8g。
在75℃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5.2%
醇解度:99.2mole%
4%水溶液粘度(20℃):25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8%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为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2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乙酸乙烯酯,甲醇,再加入衣康酸,75%含量的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均匀,其中75%混合液作为A液加入聚合釜中,其余25%混合液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当升温至55℃时开始滴加剩余25%的B液组分,反应温度不超过65℃聚合,总反应时间5.0小时,然后吹入30g甲醇蒸汽,升温至7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0.5%。
测得聚合物固含量为35wt%(可以通过添加甲醇来调整浓度)。加入醇解槽中100g3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6%的氢氧化钾溶液20g,然后控制温度37±1.5℃醇解2小时加入冰醋酸1.5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73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35%的共聚物溶液: 100g;
氢氧化钾溶液: 20g;
催化剂的浓度(wt%): 0.6。
在80℃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6.8%
醇解度:99.5mole%
4%水溶液粘度(20℃):70.0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成2%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是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3: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乙酸乙烯酯,甲醇,再加入烯丙基磺酸钠,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其中80%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0%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5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0%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7小时后,吹入30g乙醇蒸汽,升温至8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12.5%。
添加甲醇调整浓度聚合物固含量为5wt%。加入醇解槽中100g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8%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0g,然后控制温度37±1.5℃醇解2小时加入冰醋酸1.5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73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5wt%): 100g;
氢氧化钾的醇溶液: 20g;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的浓度(wt%): 0.8。
在75℃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6.2%
醇解度:99.2mole%
4%水溶液粘度(20℃):30.0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8%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为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4: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甲酸乙烯酯,乙醇,再加入乙基乙烯基醚,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混合均匀,其中75%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5%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6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5%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5.5小时后,吹入33g乙醇蒸汽,升温至7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30%。
测得聚合物固含量为15wt%(可以通过添加乙醇来调整浓度)。加入醇解槽中100g1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6%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30g,然后控制温度37±1.5℃醇解1.5小时加入冰醋酸3.0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5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15wt%): 100g;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20g
氢氧化钠的浓度(wt%): 0.6。
在220℃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6.2%
醇解度:99.0mole%
4%水溶液粘度(20C):8.0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成6%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是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5: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乙酸乙烯酯,甲醇,再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过氧化(3,5,5,-三甲基)已酰,混合均匀,其中80%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0%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5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0%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7小时后,吹入30g甲醇蒸汽,升温至8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6.0%。
添加甲醇调整浓度聚合物固含量为45wt%。加入醇解槽中100g4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7%的对-甲苯磺酸溶液20g,然后控制温度37±1.5℃醇解2小时加入碳酸钠1.3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40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45wt%): 100g;
对-甲苯磺酸的醇溶液: 20g
对-甲苯磺酸溶液的浓度(wt%): 0.7。
在75℃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5.2%
醇解度:99.2mole%
4%水溶液粘度(20℃):20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8%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为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6: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乙酸乙烯酯,甲醇,再加入磷酸三(1-氯-2-丙基)酯,叔丁基过氧化氢,混合均匀,其中80%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0%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5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0%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3.5小时后,吹入30g甲醇蒸汽,升温至7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2.0%。
添加甲醇调整浓度聚合物固含量为15wt%。加入醇解槽中100g3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25%的对-甲苯磺酸甲醇溶液70g,然后控制温度37±1.5℃醇解2小时加入碳酸钠1.5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67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15wt%): 100g;
对-甲苯磺酸溶液: 70g
对-甲苯磺酸甲醇溶液的浓度(wt%): 0.25。
在75℃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5.2%
醇解度:99.2mole%
4%水溶液粘度(20C):52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5%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为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7: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乙酸乙烯酯,甲醇,再加入蓖麻油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硫酸乙酯铵,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其中80%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0%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5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0%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6小时后,吹入30g乙醇蒸汽,升温至7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9.5%。
添加甲醇调整浓度聚合物固含量为35wt%。加入醇解槽中100g3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7.5%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10g,然后控制温度10±1.5℃醇解2小时加入冰醋酸1.5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76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35wt%): 100g;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10g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的浓度(wt%): 7.5。
在75℃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5.2%
醇解度:99.2mole%
4%水溶液粘度(20C):43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4%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为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实施例8:
向密闭的高压聚合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空气,然后在混合槽中加入定量的甲酸乙烯酯,乙醇,再加入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叔丁基过氧化特戊酸酯,混合均匀,其中80%加入聚合釜中作为A液,其余20%作为B液用于滴加。
原料投入量如下:
加热聚合釜升温至50℃反应开始滴加B液剩余20%的组分,聚合温度不超过65℃,总反应时间2小时后,吹入30g乙醇蒸汽,升温至80℃持续30分钟,回收残余单体,得到聚合溶液。改性度3.3%。
添加乙醇调整浓度聚合物固含量为35wt%。加入醇解槽中100g35wt%的聚合液,加入固含量0.6%的甲醇钠溶液20g,然后控制温度70±1.5℃醇解2小时加入冰醋酸1.5g终止反应,离心除去液体,得到固含量30wt%左右的固体。
原料投入量如下: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35wt%): 100g;
甲醇钠溶液: 20g
甲醇钠溶液的浓度(wt%): 0.6。
在75℃干燥100分钟,得实验样品。
使用国标测得到样品结果如下:
总固含量:95.2%
醇解度:99.2mole%
4%水溶液粘度(20C):22mPa.s
水溶性(室温):取本实验样品,室温下配制4%的水溶液,可以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搅拌0.5-2.0小时,所配制的溶液中没有可见的不溶物。
下表为湿物料的干燥结果:
本发明中干燥过程由3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湿物料凝胶粒子的预热阶段,此时,物料被加热到挥发分蒸发温度。第二阶段是恒速干燥阶段,此时,湿粒子表面上的挥发分蒸发,干燥速率不变,物料温度不上升。第三阶段是降速干燥阶段,此时,湿粒子内部的挥发分蒸发,干燥速率逐渐下降,物料被加热到干燥机内部空气温度。
一般,干燥速率(挥发分蒸发速率)如下公式。
U = - G · d X S · d τ - - - ( 1 )
公式中 S-蒸发面积,m2
G-湿物料供应量,kg/h
U-干燥速率,kg/m2·h
干燥时间可以由公式(2)计算。
τ = ∫ 0 τ d τ = ∫ X 0 X τ - G · d X U · S = - G S ∫ X 0 X τ d X U - - - ( 2 )
公式中,X0-干燥初期挥发分对物料的重量比
Xτ-在τ时刻挥发分对物料的重量比
用上述公式来验证图1示出的干燥实验结果。最佳的干燥温度控制为:70-10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总固含量大于95.0%,醇解度大于99.0mole%,20℃下4%水溶液粘度为8.0-70.0mPa.s,所述的聚乙烯醇在共聚阶段进行改性,改性度0.5-30.0mol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单体选自磺酸盐、丙烯基氯、烯丙基氯、烯丙基胺、甲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硫酸酯盐、磷酸盐、甲基烯丙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所述的改性单体选自丙烯酸、有机二元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的改性单体选自乙烯基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其中甲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包含具有离子基团的丙烯酰胺,其中包括具有阴离子基团或阳离子基团的丙烯酰胺;所述的阴离子基团是羧酸、磺酸、磺酸酯、硫酸酯、硫酸酯盐、磷酸、磷酸盐基团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其中所述的硫酸酯盐或者磷酸盐选取碱金属盐;所述的阳离子基团为胺、胺盐、季铵盐、膦盐、锍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
所述硫酸酯盐为蓖麻油酰胺丙基乙基二甲基硫酸乙酯铵;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三(1-氯-2-丙基)酯;甲基烯丙基磺酸盐为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类化合物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及其盐;所述的甲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为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二元酸为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以及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的乙烯基醚类化合物为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丙基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单体为几种单体的混合物时,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1。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共聚合、醇解和干燥三个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共聚合包括下述步骤:
在氮气保护下,将乙烯基单体、改性单体、溶剂和引发剂混合,混合液分为两部分A液和B液;所述的A液在40-80℃进行聚合反应2-7小时,当反应达到聚合反应温度时开始滴加B液,滴完为止,反应结束,吹入溶剂蒸汽升温至70-90℃,减压蒸馏30分钟,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共聚物溶液;
以重量份计,各原料的用量为:
A液:B液的质量比为8:2-7: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醇解包括下述步骤:将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和催化剂的醇溶液混合进行醇解反应,反应时间0.5-4.5小时,反应温度为10℃-70℃,反应结束后离心脱除溶剂;
以重量份计,各原料的用量为:
稀释后的共聚物溶液:100份;
催化剂的醇溶液:10-70份;
催化剂的浓度:0.25wt%-7.5wt%。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共聚物溶液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以及正丁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稀释后共聚物溶液的固含量为5-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室温下水溶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阶段中的干燥温度控制在30-220℃。
CN201610681869.6A 2016-08-16 2016-08-16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046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1869.6A CN106046236A (zh) 2016-08-16 2016-08-16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1869.6A CN106046236A (zh) 2016-08-16 2016-08-16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6236A true CN106046236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9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1869.6A Pending CN106046236A (zh) 2016-08-16 2016-08-16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623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7098A (zh) * 2021-08-13 2021-11-12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14969A (zh) * 2021-11-15 2022-02-08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91845A (zh) * 2021-10-20 2023-04-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速溶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3284A (en) * 1965-03-03 1968-02-14 Oreal New copolymers and cosmetics applications thereof
JPS5876409A (ja) * 1981-10-30 1983-05-09 Kuraray Co Ltd ジエン類を乳化重合する方法
CN102311516A (zh) * 2011-06-09 2012-01-11 天津辛德玛悬浮剂有限公司 悬浮法制造聚氯乙烯的聚乙烯醇辅助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02731710A (zh) * 2011-04-07 2012-10-1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9730A (zh) * 2012-07-19 2015-05-13 株式会社可乐丽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和乙烯基系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5153335A (zh) * 2014-05-27 2015-12-1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3284A (en) * 1965-03-03 1968-02-14 Oreal New copolymers and cosmetics applications thereof
JPS5876409A (ja) * 1981-10-30 1983-05-09 Kuraray Co Ltd ジエン類を乳化重合する方法
CN102731710A (zh) * 2011-04-07 2012-10-1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1516A (zh) * 2011-06-09 2012-01-11 天津辛德玛悬浮剂有限公司 悬浮法制造聚氯乙烯的聚乙烯醇辅助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04619730A (zh) * 2012-07-19 2015-05-13 株式会社可乐丽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和乙烯基系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05153335A (zh) * 2014-05-27 2015-12-1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HEI MORITANI* ET AL.,: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by copolymerization: 1. Modification with carboxylic monomers", 《POLYMER》 *
TOHEI MORITANI* ET AL.,: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by copolymerization: II. Modification with a sulfonate monomer", 《POLYMER》 *
TOHEI MORITANI* ET AL.: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by copolymerization III. Modification with cationic monomers", 《POLYMER》 *
张静等: "聚乙烯醇改性研究进展", 《合成纤维工业》 *
江龙等: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及水溶性研究", 《粘结》 *
王文广: "《塑料配方设计》", 30 September 1998,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7098A (zh) * 2021-08-13 2021-11-12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37098B (zh) * 2021-08-13 2024-03-29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91845A (zh) * 2021-10-20 2023-04-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速溶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14969A (zh) * 2021-11-15 2022-02-08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14969B (zh) * 2021-11-15 2023-08-11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4511B (zh) 悬浮聚合用分散稳定剂、乙烯基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及氯乙烯树脂
CN107163188B (zh) 一种化学改性黄原胶的制备方法
CN106046236A (zh) 室温下可水解的高醇解度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JP6876206B1 (ja) 水性エマルジョ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接着剤
CN110088147B (zh) 聚乙烯醇系树脂、分散剂和悬浮聚合用分散剂
JP6981258B2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分散剤及び懸濁重合用分散剤
CN108084320A (zh)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工艺
Liu et al.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acrylate using a redox initiator system: Kinetics and mechanism
Llorente et al. Challenges to incorporate high contents of bio-based isobornyl methacrylate (IBOMA) into waterborne coatings
AU2006343084B2 (en) Water based emulsion and use thereof
JP5235364B2 (ja) 側鎖に1,2−ジオール構造を有する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NO802786L (no) Vanding opploesning eller dispersjon av en styren/maleinsyre-anhydrid-copolymer, fremgangsmaate til dens fremstilling og dens anvendelse
CN108164634A (zh) 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DK145630B (da) Tvaerbindelig,vandig acrylsyreestercopolymerisatdispersion
JP2003171423A (ja)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およびその用途
KR20020087090A (ko) 고무 입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1230117A (zh) 用聚乙烯醇缩乙醛酸为乳液稳定剂的白乳胶制备方法
CN108084321A (zh)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4713A (zh) 一种聚醋酸乙烯酯类大分子、合成及其水解方法
JPH05117306A (ja) 高重合度ポリ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US5397815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in watery emulsion of blends of polyvinylic alcohols and respective products obtained
JPH11279210A (ja) 低温粘度安定性の優れた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1138598A (zh) 一种小粒径丙烯酸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TWI834601B (zh) 聚乙烯醇系樹脂、分散劑及懸浮聚合用分散劑
CN106832075B (zh) 基于温度响应型单体的无皂乳液的聚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