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5777A -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5777A
CN106035777A CN201610581016.5A CN201610581016A CN106035777A CN 106035777 A CN106035777 A CN 106035777A CN 201610581016 A CN201610581016 A CN 201610581016A CN 106035777 A CN106035777 A CN 106035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hemispherical shell
knead
shell
camelliae sinen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1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5777B (zh
Inventor
邵鑫
吴惠青
徐丽萍
王士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105810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5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5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5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5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该工艺的步骤为:鲜叶采摘、室内晒青、摇青与晾青、炒青、去红边与摊凉回潮、揉捻与二次发酵、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晒青工艺要根据日产量在离地0.5~1m高处架设竹席用于摊放茶叶,所述竹席上方2米处架设遮阳率75~80%的遮阳网,将茶叶按摊叶量0.6~0.8kg/m2摊放在竹席上,晒青过程中每隔12~15min要对茶叶进行轻手翻拌,晒青至茶叶减重率为4~5%时,将茶叶移入房间内摊晾40~50min。该加工工艺清洁卫生、简便高效,通过该工艺得到的茶叶茶色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长久的饮茶历史形成了传统的茶叶加工方法,其中,乌龙茶的半发酵加工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茶叶中含有的胆甾烯酮、叶酸、肌醇、泛酸及氨基酸等成分对人体健康均有益处,而对茶叶的加工工艺会对茶叶最后的口感、品质造成影响。
茶叶晒青是形成乌龙茶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吹风萎凋,蒸发鲜叶的部分水分;使叶片在光热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叶绿素。晒青程度一般应掌握在叶表面略失光泽,叶色略转暗绿,顶二叶微垂为适度,并保持叶的鲜灵性。传统的晒青工艺大多由茶农直接在能照射到阳光的空地上进行,这样不仅会使叶片沾染灰尘脏污、使之掺入杂物,还难以掌握晒青的程度,导致晒青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卫生,简便高效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步骤为:鲜叶采摘、室内晒青、摇青与晾青、炒青、去红边与摊凉回潮、揉捻与二次发酵、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晒青工艺要根据日产量在离地0.5~1m高处架设竹席用于摊放茶叶,所述竹席上方2米处架设遮阳率75~80%的遮阳网,将茶叶按摊叶量0.6~0.8kg/m2摊放在竹席上,晒青过程中每隔12~15min要对茶叶进行轻手翻拌,晒青至茶叶减重率为4~5%时,将茶叶移入房间内摊晾40~5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摇青与晾青是利用摇青机摇青后进行静置晾青,该工艺需重复3次,摇青机转速设置在10~20r/min,第一次摇2~3分钟,第二次摇5~6分钟,前两次摇青后均静置晾青1~2h,第三次摇9~12分钟,后静置晾青7~9h,晾青时摊叶厚2~3cm;所述步骤炒青是利用滚筒炒青机,在260~290℃温度下将茶叶炒至减重率达28~32%;所述步骤去红边与摊凉回潮是将炒青叶摊开散去其中的水蒸气后迅速揉搓,使茶叶的红边趁热破碎并进行筛分,摊凉回潮。
优选的:所述步骤揉捻与二次发酵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30±2℃,湿度控制在65~75%,同时通入浓度为0.06%~0.066%的二氧化碳,使茶叶处于正压环境下,将茶叶揉捻至条形紧实,所述正压环境是维持正压0.05~0.5MPa;所述步骤干燥可利用电热旋转烘干箱将温度控制在75~95℃,将茶叶烘至含水率低于5%。
优选的:所述步骤揉捻与二次发酵过程是通过乌龙茶揉捻机完成的,所述的乌龙茶揉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揉捻球及进料室,所述揉捻球由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组成,右半球壳位于进料室一端,左半球壳位于进料室另一端并由推杆组件驱动可移动并与右半球壳对合;
所述进料室形状是与揉捻球匹配的圆筒形,进料室顶部和底部分别置有进料口和可启闭的出料口;
所述右半球壳顶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轴上,右半球壳配套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其沿固定轴转动;所述左半球壳顶点处通过轴承与推杆组件中的推杆固定,所述左半球壳和右半球壳边缘具有凹凸结合部;
所述固定轴位于揉捻球内部的部分固定有多根揉捻棒,所述左半球壳内腔沿环绕固定轴的位置设置多根揉捻杆,所述揉捻杆上固定有多根揉捻棒;
所述右半球壳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揉捻机出料口处设置出料口插板和驱动出料口插板封闭或打开出料口的气缸;插板下方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转轴,两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转轴上设置分散杆。
优选的:所述揉捻机驱动机构包括围绕右半球壳的齿圈,齿圈与固定轴垂直;与齿圈相啮合的齿轮分别位于揉捻球两侧并由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左半球壳与右半球壳上分别设置用途为连接气管的管接头。
优选的:所述左半球壳与右半球壳分别贴着内壁、沿固定轴长度方向设置揉捻凸棱,揉捻凸棱表面光滑;所述左半球壳与右半球壳外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连接管接头,另外两端分别通入到半球壳内腔的同一揉捻凸棱内两端,该揉捻凸棱两端部具有开口,且揉捻凸棱两端的内腔通过当中的隔离部相互隔绝;所述出口靠近半球壳顶点位置的三通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揉捻凸棱朝向半球壳口部的一端端部均具有开口,内腔均与直接连接三通管的揉捻凸棱朝向半球壳口部的端部内腔相通;除了直接与三通管连接的揉捻凸棱,其余揉捻凸棱朝向半球壳顶点的一端均封闭。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中设置加热丝和水雾喷头,所述加热丝和水雾喷头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加工工艺采用厚摊晾,勤翻动;利用竹席悬空布置,达到上下通风失水的效果,所以可以加速和促进茶叶失水;同时降低茶叶受光照和通风不均的几率;晒青品质更均匀。整个过程也不使用尼龙布等材料,保证茶叶在纯天然有机的加工环境中清洁卫生,避免晒青中被昆虫、灰尘污染。同时设置可调节遮阳率的遮阳网,以此控制晒青过程中的光照强度,避免出现失水率过高的情况;并每隔12~15min对茶叶进行一次轻手翻拌,保证茶叶晒青均匀一致;室内摊晾过程使茶叶中的水分重新分布趋于均匀,有利于加工后茶色的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乌龙茶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乌龙茶揉捻机中揉捻球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乌龙茶揉捻机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揉捻与二次发酵过程可以通过乌龙茶揉捻机完成的,如图1、2所示的乌龙茶揉捻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揉捻球2及进料室3,所述揉捻球2由左半球壳5和右半球壳6组成,右半球壳6位于进料室3一端,左半球壳5位于进料室3另一端并由推杆组件驱动可移动并与右半球壳6对合,所述推杆组件可以由油缸或气缸与推杆14组成。如图1所示,即右半球壳6在进料室3右端,左半球壳5位于进料室3左端,并由推杆组件驱动可以向右移动或退回。
所述进料室3形状是与揉捻球2匹配的圆筒形,能容纳左半球壳5在其中运动,然后与右半球壳6口部对合形成封闭的揉捻球2。进料室3顶部和底部分别置有进料口4和可启闭的出料口9,进料口4可以直接是对接一个料斗的开口;可启闭的出料口9包括进料室3底部的开口,开口处铰接一个门板。或者进料口4处也可以设置可启闭的门板,门板也可以进一步连接启动启闭的驱动部件。更好的实施方式是:如图1所示在出料口9处设置出料口插板和驱动出料口插板封闭或打开出料口的气缸。
所述右半球壳6顶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轴11上,右半球壳6配套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其沿固定轴11转动。所述左半球壳5顶点处通过轴承与推杆组件中的推杆14固定,所述左半球壳5和右半球壳6边缘具有凹凸结合部16,所述凹凸结合部16可以是由多个左半球壳5边缘的突出部分与右半球壳6边缘相配合的凹陷部分组成;或者在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的边缘分别设置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通过凹凸结合部16连接成一个整体,驱动机构驱动右半球壳6转动,右半球壳6通过凹凸结合部16带动左半球壳5同步转动。
所述固定轴11位于揉捻球2内部的部分固定有多根揉捻棒10,所述左半球壳5内腔沿环绕固定轴11的位置设置多根揉捻杆8,所述揉捻杆8上固定有多根揉捻棒10,例如揉捻杆8可以设置成六个,并沿环绕固定轴11的位置呈正六边形分布。
所述右半球壳6上设置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5,所述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5均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5可监测揉捻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所述揉捻机驱动机构包括围绕右半球壳6的齿圈12,齿圈12与固定轴11垂直;与齿圈12相啮合的齿轮18分别位于揉捻球2两侧并由电机13驱动。或者驱动机构包括环绕右半球壳6的皮带槽,皮带槽内安装驱动皮带,驱动皮带由电机驱动;所述右半球壳6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滚轮。
更好的实施方式是:如图1所示在揉捻机出料口9下方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转轴7,两转轴7的转动方向相反,转轴7上设置分散杆17。乌龙茶完成揉捻过程后,出料口9打开,两个转轴7在电机驱动下开始反向转动,带动分散杆17同步转动打散茶叶团块,在出料的同时完成解散团块的过程。
此外,所述的左半球壳5与右边球壳6上分别设置用途为连接气管的管接头15,所述管接头15中设置加热丝27和水雾喷头26,加热丝27和水雾喷头26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当揉捻球2中的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5感应到温度或湿度超出所设定的范围时,可以短暂停止两个半球壳转动,控制器会启动加热丝27或水雾喷头26对所通入的二氧化碳的温度或湿度进行调节,进而使揉捻球2中温度控制在30±2℃,湿度控制在65~75%,促进二次发酵工艺的进行。
或者在所述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分别贴着内壁、沿固定轴11长度方向设置揉捻凸棱19,揉捻凸棱19表面光滑。所述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外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三通管21,三通管21的一端连接管接头15,另外两端分别通入到半球壳内腔的同一揉捻凸棱19内两端,该揉捻凸棱19两端部具有开口,且揉捻凸棱19两端的内腔通过当中的隔离部22相互隔绝;这样管接头15连接管子,通入的气体就能由揉捻凸棱19内部的两端分别向半球壳口部和顶点方向喷出。在所述出口靠近半球壳顶点位置的三通管21上设置有截止阀20。
出料时,分别转动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使管接头15位于远离出料口9的位置,也就是如图3所示,三通管21位于半球壳上方。利用压缩空气吹喷两个半球壳内腔,且揉捻凸棱19两端同时吹喷,在上部形成气体屏障,避免茶叶向上散落;也便于从上部观察是否出料完全。此时靠近半球壳顶点处的气流沿着内壁流动,逐步分散,吹喷范围更大,出料效果好;保障揉捻后的茶叶全部从出料口9离开,避免有残留的茶叶造成浪费。
进料和左半球壳5向右移动的时候,转动半球壳,保证三通管21位于正下方,也就是靠近出料口9的位置,同时关闭截止阀20。这样就全部气流集中向半球壳下边缘吹喷,避免两半球壳边缘之间夹藏茶叶,影响两半球壳的密封效果,也减少茶叶被夹在两半球壳之间被损坏。更好是,所述所有揉捻凸棱19朝向半球壳口部的一端端部均具有开口,内腔均与直接连接三通管21的揉捻凸棱19朝向半球壳口部的端部内腔相通;除了直接与三通管21连接的揉捻凸棱19,其余揉捻凸棱19朝向半球壳顶点的一端均封闭。如图3所示也就是通过一个沿半球壳同一半径的圆弧设置中空凸棱23将各揉捻凸棱19连通。这样在操作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保障进料和左半球壳5移动时,两半球壳之间不会夹住茶叶。同时出料的时候半球壳下部相当于双重吹喷,上部仍然具有防止茶叶从上部溢出的气体屏障。
此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加热丝27和水雾喷头26的设置方式仍然和图1、2所示的类似连接在管接头15上,所述加热丝27和水雾喷头26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或者揉捻与二次发酵过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完成,如实施例3中所述。
实施例1:
选择中小开面2~3叶的乌龙茶鲜叶进行采摘,根据日产量在离地0.5m高处架设竹席,按摊叶量0.6kg/m2摊放鲜叶,在竹席上方2米处架设遮阳率为75%的遮阳网,遮阳率可根据日光强度和茶叶的晒青程度进行调整,每隔12min对茶叶进行一次轻手翻拌,以保证茶叶的晒青程度均匀一致。晒至茶叶减重率为4%,将茶叶移入通风的房间内进行室内晾青40min。利用摇青机摇青并静置晾青,第一次摇青设置转速10r/min,历时3min,摇青后晾青1h;第二次摇青设置转速15r/min,历时5min,摇青后晾青1h;第三次晾青设置转速20r/min,历时10min,摇青后晾青7h,晾青时摊叶厚2cm,以将茶叶摇出清香,晾出绿叶红镶边为宜。
利用滚筒炒青机,在260℃温度下将做青叶炒至叶减重率为28%,此时滚筒中的茶叶发出“沙、沙”响声,且手握叶略有脆感。摊开炒青叶散去其中的水蒸气后快速揉搓茶叶并进行筛分,使茶叶红边趁热破碎,然后摊凉回潮。
转动揉捻机两个半球壳使得三通管21位于下部,将茶叶从进料口4倒入进料室3中,关闭截止阀20,空气全部由朝半球壳口部进行吹喷,防止两半球壳之间卡滞茶叶。同时推杆14推动左半球壳5向右半球壳6方向移动,缩小捻揉空间,实现对茶叶的加压。设定揉捻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65%,当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组合成揉捻球2后,向揉捻球2中通入含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7%的气体,控制揉捻环境中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6%~0.066%,使揉捻球2中的茶叶处于正压0.05~0.5MPa环境下,去掉管接头15连接的气管。
启动驱动机构驱动右半球壳6沿固定轴11方向转动,右半球壳6通过凹凸结合部16带动左半球壳5同步转动。揉捻球2中揉捻杆8与固定轴11的相对运动,使其上的揉捻棒10实现对茶叶的揉捻过程。揉捻凸棱19可以进一步增加揉捻的效果。如果揉捻过程中出现温度或湿度的变化超出预定范围的情况,可以先停止揉捻球2的转动,接上管接头15上连接的气管,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丝27或水雾喷头26对所通入的气体的温度或湿度进行调节,进而使揉捻球2中温度和湿度恢复到设定值。将茶叶揉捻至条形紧实后,电机13关闭,揉捻球停止转动,左半球壳5在推杆14的作用下向远离右半球壳6的方向移动,出料口9打开,分别转动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使三通管21和管接头15位于图3所示的上方,空气压缩机通过管接头15向进料室内压缩空气,使茶叶在自重和风力作用下向出料口9移动,同时转轴7在电机驱动下反向转动,带动其上分散杆17同步转动,茶叶在出料过程中被打散。用烘干机在温度75℃下将茶叶烘至含水量低于5%。
实施例2:
选择中小开面2~3叶的乌龙茶鲜叶进行采摘,根据日产量在离地0.8m高处架设竹席,按摊叶量0.7kg/m2摊放鲜叶,在竹席上方2米处架设遮阳率为78%的遮阳网,每隔13min对茶叶进行一次轻手翻拌,以保证茶叶的晒青程度均匀一致。晒至茶叶含水率为5%,将茶叶移入室内晾青45min。利用摇青机摇青并静置晾青,第一次摇青设置转速11r/min,历时2min,摇青后晾青1.5h;第二次摇青设置转速16r/min,历时5min,摇青后晾青1.5h;第三次晾青设置转速20r/min,历时12min,摇青后晾青8h,晾青时摊叶厚2.5cm。
利用滚筒炒青机,在280℃温度下将做青叶炒至叶减重率为30%,摊开炒青叶散去其中的水蒸气后快速揉搓茶叶并进行筛分,使茶叶红边趁热破碎,然后摊凉回潮。
打开所述揉捻机的进料口4,将茶叶倒入进料室3中,推杆14推动左半球壳5向右半球壳6方向移动,缩小捻揉空间,实现对茶叶的加压。设定揉捻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70%,当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组合成揉捻球2后,向揉捻球2中通入含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7%的气体,控制揉捻环境中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6%~0.066%,使揉捻球2中的茶叶处于正压0.05~0.5MPa环境下,去掉管接头15连接的气管。
启动驱动机构驱动右半球壳6沿固定轴11方向转动,右半球壳6通过凹凸结合部16带动左半球壳5同步转动。揉捻球2中揉捻杆8与固定轴11的相对运动,使其上的揉捻棒10实现对茶叶的揉捻过程。如果揉捻过程中出现温度或湿度的变化超出预定范围的情况,可以先停止揉捻球2的转动,接上管接头15上连接的气管,通过控制器启动加热丝27或水雾喷头26对所通入的气体的温度或湿度进行调节,进而使揉捻球2中温度和湿度恢复到设定值。将茶叶揉捻至条形紧实后,电机13关闭,揉捻球停止转动,左半球壳5在推杆14的作用下向远离右半球壳6的方向移动,出料口9打开,分别转动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使管接头15位于靠近出料口的下部,空气压缩机通过管接头15向进料室内压缩空气,使茶叶在自重和风力作用下向出料口9移动,同时转轴7在电机驱动下反向转动,带动其上分散杆17同步转动,茶叶在出料过程中被打散。用烘干机在温度85℃下将茶叶烘至含水量低于5%。
实施例3:
选择中小开面2~3叶的乌龙茶鲜叶进行采摘,根据日产量在离地1m高处架设竹席,按摊叶量0.8kg/m2摊放鲜叶,在竹席上方2米处架设遮阳率为80%的遮阳网,每隔15min对茶叶进行一次轻手翻拌,以保证茶叶的晒青程度均匀一致。晒至茶叶含水率为5%,将茶叶移入室内晾青50min。利用摇青机摇青并静置晾青,第一次摇青设置转速10r/min,历时3min,摇青后晾青2h;第二次摇青设置转速14r/min,历时6min,摇青后晾青2h;第三次晾青设置转速19r/min,历时9min,摇青后晾青9h,晾青时摊叶厚3cm。
利用滚筒炒青机,在290℃温度下将做青叶炒至叶减重率为32%,摊开炒青叶散去其中的水蒸气后快速揉搓茶叶并进行筛分,使茶叶红边趁热破碎,然后摊凉回潮。
在温度控制在30±2℃,湿度控制在65~75%的房间中,将茶叶放入密封罐,并向密封罐中通入含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7%的气体,控制揉捻环境中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6%~0.066%,使茶叶处于正压0.05~0.5MPa环境下,摇动密封罐,待茶叶揉捻成形后,用烘干机在温度95℃下将茶叶烘至含水量低于5%。

Claims (10)

1.一种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步骤为:鲜叶采摘、室内晒青、摇青与晾青、炒青、去红边与摊凉回潮、揉捻与二次发酵、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晒青工艺要根据日产量在离地0.5~1m高处架设竹席用于摊放茶叶,所述竹席上方2米处架设遮阳率75~80%的遮阳网,将茶叶按摊叶量0.6~0.8kg/m2摊放在竹席上,晒青过程中每隔12~15min要对茶叶进行轻手翻拌,晒青至茶叶减重率为4~5%时,将茶叶移入房间内摊晾40~5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摇青与晾青是利用摇青机摇青后进行静置晾青,该工艺需重复3次,摇青机转速设置在10~20r/min,第一次摇2~3分钟,第二次摇5~6分钟,前两次摇青后均静置晾青1~2h,第三次摇9~12分钟,后静置晾青7~9h,晾青时摊叶厚2~3cm;所述步骤炒青是利用滚筒炒青机,在260~290℃温度下将茶叶炒至减重率达28~32%;所述步骤去红边与摊凉回潮是将炒青叶摊开散去其中的水蒸气后迅速揉搓,使茶叶的红边趁热破碎并进行筛分,摊凉回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揉捻与二次发酵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30±2℃,湿度控制在65~75%,控制揉捻环境中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0.06%~0.066%,使茶叶处于正压环境下,将茶叶揉捻至条形紧实;所述步骤干燥可利用电热旋转烘干箱将温度控制在75~95℃,将茶叶烘至含水率低于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揉捻与二次发酵过程是通过乌龙茶揉捻机完成的所述的乌龙茶揉捻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揉捻球(2)及进料室(3),所述揉捻球(2)由左半球壳(5)和右半球壳(6)组成,右半球壳(6)位于进料室(3)一端,左半球壳(5)位于进料室(3)另一端并由推杆组件驱动可移动并与右半球壳(6)对合;
所述进料室(3)形状是与揉捻球(2)匹配的圆筒形,进料室(3)顶部和底部分别置有进料口(4)和可启闭的出料口(9);
所述右半球壳(6)顶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轴(11)上,右半球壳(6)配套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其沿固定轴(11)转动;所述左半球壳(5)顶点处通过轴承与推杆组件中的推杆(14)固定,所述左半球壳(5)和右半球壳(6)边缘具有凹凸结合部(16);
所述固定轴(11)位于揉捻球(2)内部的部分固定有多根揉捻棒(10),所述左半球壳(5)内腔沿环绕固定轴(11)的位置设置多根揉捻杆(8),所述揉捻杆(8)上固定有多根揉捻棒(10);
所述右半球壳(6)上设置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5),所述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5)均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出料口(9)处设置出料口插板和驱动出料口插板封闭或打开出料口的气缸;插板下方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转轴(7),两转轴(7)的转动方向相反,转轴(7)上设置分散杆(1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驱动机构包括围绕右半球壳(6)的齿圈(12),齿圈(12)与固定轴(11)垂直;与齿圈(12)相啮合的齿轮(18)分别位于揉捻球(2)两侧并由电机(13)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上分别设置用途为连接气管的管接头(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分别贴着内壁、沿固定轴(11)长度方向设置揉捻凸棱(19),揉捻凸棱(19)表面光滑;所述左半球壳(5)与右半球壳(6)外表面分别设置一个三通管(21),三通管(21)的一端连接管接头(15),另外两端分别通入到半球壳内腔的同一揉捻凸棱(19)内两端,该揉捻凸棱(19)两端部具有开口,且揉捻凸棱(19)两端的内腔通过当中的隔离部(22)相互隔绝;所述出口靠近半球壳顶点位置的三通管(21)上设置有截止阀(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凸棱(19)朝向半球壳口部的一端端部均具有开口,内腔均与直接连接三通管(21)的揉捻凸棱(19)朝向半球壳口部的端部内腔相通;除了直接与三通管(21)连接的揉捻凸棱(19),其余揉捻凸棱(19)朝向半球壳顶点的一端均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采用室内晒青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15)中设置加热丝(27)和水雾喷头(26),所述加热丝(27)和水雾喷头(26)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CN201610581016.5A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Active CN106035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1016.5A CN106035777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1016.5A CN106035777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5777A true CN106035777A (zh) 2016-10-26
CN106035777B CN106035777B (zh) 2022-10-28

Family

ID=5741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1016.5A Active CN106035777B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577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0200A (zh) * 2016-10-31 2017-03-15 黄山夫子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柿大茶良种制作红茶加工工艺
CN108450611A (zh) * 2018-03-23 2018-08-28 烟台市供销社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8935793A (zh) * 2018-08-16 2018-12-07 桑理 一种可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揉捻机
CN109805117A (zh) * 2019-01-25 2019-05-28 林泽鑫 铁观音茶叶制作工艺
CN113973937A (zh) * 2021-10-21 2022-01-28 靖州飞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揉捻加工用分层处理设备
CN114258967A (zh) * 2022-01-13 2022-04-01 长沙湘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9345U (zh) * 2015-01-16 2015-07-29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茶叶揉捻机
CN104996610A (zh) * 2015-08-07 2015-10-28 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 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10614A (zh) * 2015-08-26 2015-11-04 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乌龙茶的制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9345U (zh) * 2015-01-16 2015-07-29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茶叶揉捻机
CN104996610A (zh) * 2015-08-07 2015-10-28 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 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5010614A (zh) * 2015-08-26 2015-11-04 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乌龙茶的制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云等: "清香型乌龙茶生产加工新技术专题(三) 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与配套设备", 《中国茶叶》 *
孙云等: "清香型乌龙茶生产加工新技术专题(三) 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与配套设备(续)", 《中国茶叶》 *
黄林敏: "蕉城金观音红茶初制关键技术", 《茶叶科学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0200A (zh) * 2016-10-31 2017-03-15 黄山夫子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柿大茶良种制作红茶加工工艺
CN106490200B (zh) * 2016-10-31 2020-05-01 黄山夫子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柿大茶良种制作红茶加工工艺
CN108450611A (zh) * 2018-03-23 2018-08-28 烟台市供销社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8935793A (zh) * 2018-08-16 2018-12-07 桑理 一种可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揉捻机
CN108935793B (zh) * 2018-08-16 2021-11-19 江门市天露仙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控制揉捻压力的茶叶揉捻机
CN109805117A (zh) * 2019-01-25 2019-05-28 林泽鑫 铁观音茶叶制作工艺
CN113973937A (zh) * 2021-10-21 2022-01-28 靖州飞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揉捻加工用分层处理设备
CN114258967A (zh) * 2022-01-13 2022-04-01 长沙湘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5777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5777A (zh) 一种乌龙茶室内晒青加工工艺
CN207760788U (zh) 一种落叶回收装置
CN207779016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小麦烘干除尘设备
CN109479996A (zh) 一种红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工艺
CN101940243A (zh)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CN203969163U (zh) 一种咖啡豆干燥设备
CN107647447A (zh) 一种瓜子循环干燥风选装置
CN201742883U (zh)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CN109452402A (zh) 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及茶叶加工方法
CN208755134U (zh) 一种用于生产杨梅酒的原料清洗设备
CN205435833U (zh) 一种藜麦抛光机
CN217429157U (zh)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CN106172919A (zh) 一种黄山本地乌龙茶制作方法
CN217337246U (zh) 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
CN206213165U (zh) 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
CN206043311U (zh) 一种乌龙茶揉捻机
CN113575715A (zh)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CN210922117U (zh) 一种带滚筒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09546787U (zh) 一种茶叶加工系统
CN113575714A (zh) 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
CN210538612U (zh)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CN205667306U (zh) 一种新型有机扁茶烫青和多级杀青联用生产系统
CN207797589U (zh) 一种摇摆式玉米快速除尘烘干装置
CN206333292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铁皮石斛叶片摇青机
CN205757030U (zh) 一种新型有机扁茶微波杀青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