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875A - 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875A
CN106028875A CN201480057091.0A CN201480057091A CN106028875A CN 106028875 A CN106028875 A CN 106028875A CN 201480057091 A CN201480057091 A CN 201480057091A CN 106028875 A CN106028875 A CN 106028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cylinder
balance
bascule
air
fi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70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舒比格
W·克鲁曼阿切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 Nengmeng Moral Joint-Stock Co
POLARMOND AG
Original Assignee
Bo Nengmeng Moral Joint-Stoc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 Nengmeng Moral Joint-Stock Co filed Critical Bo Nengmeng Moral Joint-Stock Co
Publication of CN10602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04Extensible bedsteads, e.g. with adjustment of length, width, height
    • A47C19/045Extensible bedsteads, e.g. with adjustment of length, width, height with entire frame height or inclination adjust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06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 A47G9/062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for covering the ground, e.g. picnic or beach blan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8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 A47C27/081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of pneumatic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8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 A47C27/10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with two or more independently-fillable cha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08Sleeping bags
    • A47G9/086Sleeping bags for outdoor sleeping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平衡室(4)的平放系统(1)。平放系统(1)包括贴靠侧(2)和支承侧(3),所述贴靠侧形成贴靠面。所述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平衡室(4)是平衡装置(4)的一部分或形成其一部分并且能如此充以空气,即,平放系统(1)在使用位置外具有局部不同的高度。由此,支承侧(3)能至少部分适应地面的倾斜和/或起伏不平,从而所述贴靠面在使用位置上相比于地面更平和/或倾斜较小。

Description

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户外装备领域。它涉及被用在起伏不平地面上的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该平放系统包括贴靠侧和与该贴靠侧相对的支承侧。该支承侧用于在起伏不平地面上支承该平放系统。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知道了许多包括充气室的平铺垫,所述充气室用于相对于地面减振和隔离以及用于抵消例如由小石头导致的地面起伏不平。
在使用位置上,小的起伏不平产生在平铺垫支承侧上的凹陷。所述凹陷由接触压力产生。之所以可能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平铺垫壁是柔性的并且该室内的空气可顺从于所述压力并避让开。
但所述凹陷仅在如下情况下形成,即,平铺垫处于使用位置且摆放于地面并且例如由躺卧的人产生接触压力。
但这种平铺垫仅能抵消很小的起伏不平。呈洼地、石头或丘地形式的较大的起伏不平透达贴靠面且使靠卧舒适度明显降低。
在地面倾斜的情况下亦是如此。在常见的平铺垫中,贴靠面也具有相应的倾斜度。但倾斜的贴靠面导致躺在贴靠面上的人滑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平放系统及平衡装置,所述系统或装置在地面起伏不平较大或地面倾斜度较大的情况下也确保高度的靠卧舒适性。
所述任务由独立权利要求1和14所述的特征完成。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得到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和特殊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平放系统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平衡室的平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能这样被充以空气,即,所述平放系统可在使用位置外朝向支承侧被局部调节地具有不同的高度。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尤其可以保持形状地被充以空气,或许在与下述 限制机构和/或稳定机构合作的情况下。
所述平放系统尤其可在处于使用位置前朝向支承侧局部可调节地具有不同的高度。
这种可调节尤其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能被可变地充以空气来实现。
即,所述平衡装置尤其是用于找平地面起伏不平的装置。
名称“平衡室”源于其功能,即,平衡地面起伏不平。
关于所述平衡室引入术语“平衡轴线”,由其限定出贴靠面和支承面之间的距离并限定出平放系统的高度。因此,对于地面起伏不平的平衡来说,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的沿平衡轴线的伸展或延伸的程度有着决定性意义。该平衡轴线尤其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该贴靠面。
该支承侧可通过这种方式至少部分适应地面或地表的倾斜和/或起伏不平。因此,该支承侧在使用位置上相对于地面更平和/或倾斜更小。就是说,平衡装置至少部分地补偿地表的起伏不平或坡度。
该支承侧是面向地面的一侧。支承侧尤其形成用于支承在地面或地表上的地面支承侧。支承侧尤其形成支承面。支承面具有例如柔性的外壁。
该贴靠侧是平放系统或平衡系统背向地面的一侧。该贴靠侧可在平放系统上形成贴靠面。
该贴靠面例如平面形成。该贴靠面具有例如柔性外壁。
该柔性外壁例如可由纺织面料构成或包括纺织面料。
该平衡装置可朝向支承侧形成保持形状的浮凸部,其适应地面或地表的起伏不平或坡度。该平衡装置或平衡室可朝向支承侧防滑构成。
该平放系统可包括主体,该主体尤其形成贴靠面或朝向贴靠面布置。该主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充以空气的支撑室。
该支撑室可在平放系统的纵向延伸和/或横向延伸的方向上并排布置。支撑室可纵向延伸。支撑室可以是管形室。管形支撑室可相互平行延伸。
该主体尤其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能充以空气的支撑室的平铺垫。
名称“支撑室”源于其功能,即对躺在平放系统上的人的减振支撑。
该主体的支撑室可与平衡室无关地被充以空气。该主体的多个支撑室可相互连通且能通过同一空气入口被充以空气,或彼此独立地且能通过各自空气入口被充以空气。该主体的支撑室可在填充状态下形成贴靠面。
该平衡装置例如允许这样平衡地面倾斜,即,所述贴靠侧在使用位置 上在地面倾斜的情况下也水平取向或基本水平取向。
可这样设计该平衡装置,其为了平衡起伏不平或坡度仅改变支承侧的(表面)形态。贴靠侧的(表面)形态例如因使用平衡装置而保持不变。
该平放系统为了容置靠卧的人尤其具有纵向侧和横向侧。该平衡装置可这样设计,沿平放系统的横向和纵向的平衡都是可行的。
平衡装置可包括多个封闭的平衡室,它们能通过各自空气入口彼此独立地充以空气。“封闭的平衡室”是指平衡室既对外也相互气密封闭。
空气入口尤其也用于空气排出,其要用于调节平衡室填充或用于平衡室完全排空。
但平衡室也可包括独立的空气出口,空气可经此从平衡室排出。
定义“可独立地充以空气”也应是指多个平衡室可通过同一空气入口被充以空气,但平衡室内的空气量可通过空气单独吹出平衡室来分开调节。为此,平衡室包括独立的空气出口。这例如在平衡室通过阀如止回阀相互连接时是可行的。该阀例如仅允许向平衡室注入空气而不允许空气排出平衡室。
所述平衡装置可包括多个敞开的平衡室,它们能通过同一空气入口被充以空气。“敞开的平衡室”是指这些平衡室虽然对外气密封闭但这样相互连接,空气可在所述平衡室之间双向循环。
空气入口尤其也用于空气排出,只要用于调节平衡室填充或用于平衡室完全排空。
但也可设有独立的空气出口,空气可经此从平衡室排出。
敞开的平衡室和封闭的平衡室的混合形式也是可行的。
空气入口尤其均包括可关闭的开口。空气入口尤其是用于可控空气供应的阀。空气出口尤其均包括可关闭的开口。空气出口尤其是用于可控空气排出的阀。
平衡室可通过内置的桥接部或间壁被部分地(敞开的平衡室)或完全地(封闭的平衡室)相互隔开。所述桥接部或间壁还用于使朝向支承侧的外壁与朝向贴靠侧的外壁连接。
“可填充”意味着所述室尤其所述平衡室能主动充以空气,如借助泵或用嘴吹气。
“可填充”还应意味着所述室尤其所述平衡室能被动充以空气,如通过在平放系统内生成负压。
这种负压例如出现在在平放系统内对该室施力时,该力使该室膨胀。这样的膨胀力可通过室壁拉分开来主动产生或通过回复力来被动产生。
因此,该室且尤其是平衡室可包括自膨胀的内部结构。该内部结构例如可通过空气入口的打开弹性伸展至使用位置。在此过程中,空气通过空气入口被被动吸入。这样,通过所述膨胀成形的室体积被充以空气。
该内部结构例如可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泡沫材料。空室在此尤其由泡沫材料的孔形成。所述保持形状主要通过所述内部结构实现。
当压合的平衡室或其室壁主动用手或借助装置沿其平衡轴线被展开时也得到被动填充性。展开成形的室体积被充以空气,空气通过敞通的空气入口流入。
“空气”在本说明书范围内不应局限于环境空气。此外,空气也可理解为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其适合于填充所述室。
术语“室”应广义理解且包括所有类型的空腔,其能可逆地被充以气体。能可逆地被充以气体是指气体能被再次排出以便由此又能给室充气。
因此,该平衡室还可包括孔结构。这样,该平衡室例如可包括泡沫材料或具有例如弹性特性的其它填充物。在此,平衡室高度也能通过空气的不同填充程度来调节。
平衡装置包括用空气填充至少一个平衡室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入口。
所述平衡装置例如可包括多个能充以空气的(在充满或部分充满状态下)呈朝向支承侧的突起部形式的平衡室。形成突起部的该平衡室可以是所述的封闭或敞开的平衡室。这样,每个平衡室可具有用于空气填充的独自的空气入口。
可以规定,所述平衡室包括一组沿平放系统高度即沿平衡轴线重叠布置的平衡室,这些平衡室朝向支承侧例如形成该突起部。
这些平衡室可通过相应的空气入口被单独充以空气。根据在确定范围内的期望的平放系统高度,例如给一定数量的所述平衡室填充空气。
这些平衡室可相连成整体。也可规定多个平衡室能沿平衡轴线重叠布置且可分离相连。这种连接例如可以是插接或尼龙搭扣连接。这尤其适合以下进一步提及的间隔体。在此,至少待连接的平衡室形成独立的间隔体。
该平衡装置可包括多个这样的平衡室组。可以规定该平衡室组形成可分离地与主体连接的间隔体。可以规定该平衡室组是平放系统或主体的整体组成部分。可以规定仅第一平衡室是平放系统或主体的整体组成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可形成中心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可尤其呈环形地形成有中心空腔。环形平衡室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如矩形)的横截面。所述平衡室可呈空心圆柱形构成。
该中心凹部可用于借助插接使独立的间隔体与平衡室相连接。为了建立所述插接,该间隔体尤其包括插头部。
平衡室还可具有朝支承面渐窄的锥体形状。平衡室也可以是柱形的。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可以是平放系统或主体的整体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形成突起部的所述平衡室例如是平放系统或主体的整体部分。
平衡装置也能可分离地与平放系统或主体相连。形成突起部的平衡室在这种情况下可如下所述地以可分离地与主体连接的间隔体形式构成。
所述主体可包括用于将平衡装置且尤其是其所属的间隔体固定在主体上的连接机构如接片。
所述突起部可如部分已提到地朝向支承侧具有柱体、凸峰、鼓起、底脚、球、环或锥体的形状。突起部的多种形状组合是可行的。
所述突起部也可呈楔形构成。楔形突起部可朝向高度朝其递减的那侧缩成尖。楔形突起部尤其可以是扇形的。突起部的鲜明形成尤其可包括自膨胀的泡沫材料。
突起部尤其可沿纵向或横向取向。突起部也可沿对角线取向。突起部可交叉布置。突起部也可按圆形、椭圆形或弧线形状布置。
突起部可朝向支承侧突出。突起部可在其形状、数量和在支承侧的分布方面如此设计,即,平放系统仅通过该突起部摆放在地面上。
通过朝向支承侧以不同程度填充平衡室,突起部或多或少坚硬地成形。突起部的成形又影响到平放系统的局部高度或厚度。平放系统的局部不同高度使支承侧适应地面起伏不平。
根据特殊改进方案,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可调节的限制机构,可借此在用空气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时在局部将平放系统高度限制到一定程度,该程度小于或等于通过填充最大可行的或最大可达到的高度。
就是说,该限制机构可在以空气填充前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的可填充空气的体积。该限制机构尤其限制所述平衡室沿平衡轴线的尺寸。
这有如下优点,使支承侧适应地表所必需的调节例如在给平衡室填充空气平衡室之前已能进行。
此外,所述平衡装置因有限制机构而还可包括多个敞开的平衡室,它 们能通过共同的空气入口被充以空气。这是因为,尽管共同填充空气,但可以通过限制机构来单独调节单个平衡室的填充体积限制。
在随后给平衡室填充空气时无需再注意填充体积,因为其已由限制机构设定。
补充地或替代地,所述限制机构可针对如下目的来设计,通过操纵限制机构,使被部分充以空气的平衡室通过平衡室沿平衡轴线的尺寸的缩小和进而体积缩小被预张紧。通过所述预紧,平衡室内部压力被增大。
可以规定,单独平衡室分布于支承侧地包括多个限制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单独平衡室可形成平放系统的局部不同的高度或厚度。这样,多个限制机构形成限制装置。
还可以规定,若干平衡室分别包括各自的限制机构。因此,可在每个平衡室中将平放系统高度调节至小于或等于通过填充各平衡室最大可能的或最大可达到的高度的特殊程度。
限制机构尤其也可对应于几个间隔体,其包括几个或一组平衡室。
若平衡室形成突起部例如像凸峰、鼓起或底脚,则突起部高度和进而平放系统的在该位置的高度可借助限制机构来调节。
限制机构可包括间隔件。该间隔件可以是一件式的或多件式的。该间隔件尤其包括间隔作用部段。该间隔件以该间隔作用部段尤其沿平衡轴线有方向分量地延伸。
间隔件可在平衡室内延伸。间隔件可在平衡室外尤其沿室壁延伸。
间隔件能以柔性体且尤其是柔顺体形式构成。柔性体尤其可以是长条体。根据本申请,柔性长条体可以是软绳、接片、带、绳索、皮带、条带、绳或丝线。
所述间隔作用部段的伸展尺寸且尤其是长度尤其是可调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沿平衡轴线调节所述平衡室的伸展尺寸。所述间隔作用部段的伸展尺寸且尤其是长度尤其可通过固定机构来调节。
固定机构与间隔件有效连接。有效连接可称为机械连接或机械引导。
固定机构可以是与间隔件无关的构件。固定机构也可装在间隔件上。
固定机构可相对于间隔件移动。固定机构可具有敞开的或封闭的贯通孔,所述间隔件延伸经过所述贯通孔。
该固定机构可以夹紧件形式构成。
该固定机构能以张紧件的形式构成,用于所述间隔件的张紧或拴牢。
所述间隔件尤其能以拉扯接片形式构成,可借此通过固定机构缩短间隔作用长度。
固定机构能以可再锁闭的锁扣形式构成且可以包括用于缩短间隔作用长度的扣合件。所述扣合件可被整合到间隔件中。
固定机构可以是拉紧带扣、夹紧扣环或绳挡头如Tanka扣。锁扣可以是尼龙搭扣,其例如使间隔件的两个端部相互接合。锁扣也可以是按扣。
间隔件能以一端被固定在第一壁处且能通过固定机构且或许与限制机构一起被可调整地固定在第二壁范围内,尤其在外壁范围内。
这种限制可如此进行,该固定机构且或许与限制件一起沿间隔件的纵向延伸部分可移动且在间隔件上的不同部位可被锁定,尤其可被夹紧。
所述限制可如此进行,所述间隔件可延伸经过固定机构且可在固定机构处被锁顶,尤其可被夹紧。
所述限制可如此进行,所述间隔件的间隔作用长度可通过两个锁扣件的集中和连接被缩短。
所述限制机构还可以包括限制件,其限制平衡室尺寸。所述限制件尤其可通过固定机构被固定在间隔件上。
该平放系统的在间隔件范围内的高度例如可通过限制件相对于间隔件的移动或沿平衡轴线的移动来调节。
所述限制件可通过固定机构被固定在间隔件上以固定所述限制。固定机构能以独立构件形式构成。固定机构也可以是所述限制件的一体部分且例如形成它。
所述限制件可包括贯通孔,所述间隔件延伸经过该贯通孔。
所述限制件可以是盘状体、杯状体或碟状体或体积大的物体。杯状体或碟状体可具有指向平衡室的凹陷部。
所述平衡装置还可包括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用于吸收横向力并防止使用者体重侧向挤开平衡室。
这样,各平衡室可以例如通过外壁朝向支承侧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可通过所规定类型的柔性长条体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述类型的至少一个柔性体且尤其是长条体在平放系统的支承侧下方延伸经过且将至少两个平衡室过度张紧。所述至少一个柔性体例如可被固定在该主体的或平衡室的外壁上。
所述稳定机构可与上述类型的限制机构结合。
所述柔性体的长度和或许还有间隔作用长度尤其可通过上述类型的至少一个固定机构在平放系统上来调节,因而可将所述柔性体绷紧。这样,或许也可沿平衡轴线限制(多个)平衡室的伸展尺寸。
可设有多个这样的柔性体。所述柔性体可沿横向、纵向或对角线延伸地设于平放系统上且在支承侧下方延伸经过。
所述限制机构也可包括固定机构如可反复锁闭的锁扣如拉锁、按扣或尼龙搭扣,它们在打开时放开所述平衡室的壁扩展部。由此可使平放系统高度增大。
所述壁扩展部导致室体积增大。通过锁上所述锁扣,可以使所述壁扩展部又退回且使所述室体积减小。
这样,壁扩展部可设置在该锁扣的两个扣件之间。所述壁扩展部通过打开所述锁扣被释放。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可沿平衡轴线具有一个或多个彼此间隔的横截面渐窄部,其造成在平衡室压合期间里沿平衡轴线形成可控的折皱结构。
该横截面渐窄部也可布置在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在两个沿平衡轴线重叠布置的平衡室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的壁尤其可以形成折棚结构。这种折棚结构很好地适用于以下情况,该平衡室根据平放系统的实际使用地点被不同地充以空气。这样,所述突起部的外壁例如可具有折棚结构。
借助锁扣的壁扩展部尤其可通过折棚结构实现。
与限制机构、壁扩展部和折棚结构相关的说明尤其也适用于还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的间隔体。
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例如可延伸于平放系统的整个长度和/或整个宽度。为了适应坡度,所述平衡室例如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上述限制机构通过填充空气而形成楔形。
可如此构成该平放系统,其具有固有刚性或固有稳定性。因此,主体例如可用于足够高的固有刚性或固有稳定性。
当该平放系统或具有平衡室的平衡装置在未承受例如由躺卧其上的人造成的外界压力时可被构造成尤其是形状稳定的,就是说保持形状的。就是说,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的可不同调节出的高度尤其是保持形状的。
该平放系统或主体也可以是平铺垫,尤其是气垫或隔垫。所述气垫可以是自充气式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该支撑室可同时形成平衡装置的平衡室。该支撑室形成平行于平衡轴线延伸的横截面。所述室可沿横向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室可沿纵向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尺寸。所述横截面尺寸可设计成沿一个方向持续减小且沿相反方向持续增大。所述室可呈楔形构成。
该平放系统可以是一件式或多件式结构的。这样,形成突起部的该平衡室可以是平放系统的整体部分。但所述平衡室也能以独立间隔体形式构成,它们能与主体相连,所述主体尤其形成所述贴靠面。
该平衡装置可尤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间隔体,所述间隔体可分离地或一体地与主体连接且朝向支承侧延伸。
在此,该间隔体相当于在支承侧的突起部。因此,以上关于呈突起部状的平衡室所公开的内容也完全适用于间隔体。这尤其涉及突起部形状。
因此,根据第一变型,该平衡装置可以是该平放系统的整体部分。该平衡装置尤其可以与所述类型的主体形成一整体单元。
根据第二变型,所述平衡装置作为独立装置来构成,其在形成平放系统情况下能与主体相连。也可行的是,该主体在形成平放系统情况下能不使用连接机构地位于该平衡装置上。
在此情况下,该平放系统尤其可作为改装解决方案来构成,据此能给例如睡袋、帐篷或露营住处加装具有平衡装置的平铺垫且尤其是气垫。
因此,本发明也涉及用于具有贴靠侧和支承侧的平放系统尤其是上述类型的平放系统的、用于使支承侧适应地面起伏不平的平衡装置,从而所述贴靠侧在使用位置上相对于地面更平和/或倾斜更小。
现在,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平衡室的至少一个间隔体,其中,所述平衡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能与主体组合且尤其组装成一个平放系统。
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例如作为单独物体尤其可朝向支承侧被固定在主体上。所述固定可通过插接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还将在下文中讨论地,所述间隔体借助插头部被插入该主体上的承孔中。所述固定也能以其它方式例如通过尼龙搭扣连接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平衡装置可形成用于容纳主体或睡袋或睡罩或被套的袋状容置部。这样,例如平铺垫或气垫可被推入该袋状容置部中。
代替袋状容置部,也可设有柔性长条体如带,其在平衡装置上朝向贴 靠侧形成容襻,主体被移动经过容襻且被固定。柔性长条体例如可以是弹性构成的。长条体例如可由弹性体构成或包括弹性体。
袋状容置部或柔性长条体可以是多件式结构的。袋状容置部或柔性长条体可配属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允许调整容置部或容襻的尺寸。
平衡装置可包括多个间隔体。这些间隔体可相互牢固地即不可分离地连接并形成一安装单元,安装单元能与主体组合尤其组装至一平放系统。也可行的是多个间隔体能通过相应的接合机构如尼龙搭扣、按扣等连接成一安装单元。
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可如已在前文中结合突起部所述地包括可彼此独立地充以空气的、尤其沿平衡轴线A布置的多个平衡室。相应地,所述平衡室具有各自的空气入口。
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可包括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的填充体积。所述限制机构可以是已在前文中描述的类型的。所述限制机构尤其具有可通过固定机构来调节的间隔作用长度。
该间隔体或平衡室可如已在前文中结合突起部所述地沿平衡轴线具有一个或多个彼此间隔的、已在前文中描述类型的横截面渐窄部。所述间隔体尤其可具有折棚结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在空气填充状态下形成至少一个锥形平衡室,该锥形平衡室具有横向于平衡轴线延伸的锥轴线。所述锥形也可包括截锥体部。
根据此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该平衡装置包括多个锥形平衡室。所述锥形平衡室能通过同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空气入口被单独充以空气。
多个锥形平衡室可沿平衡轴线重叠布置。多个锥形平衡室可在支承侧相邻布置。多个锥形平衡室也可前后相继布置。锥形平衡室也可相反定向。
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平衡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和第二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平衡室相反定向且咬合插入另一组锥形平衡室的锥形空隙中。这两组锥形平衡室尤其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和第二组锥形平衡室可形成彼此独立的组装单元。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平衡室也可形成整体单元。
一组锥形平衡室可以是敞开的,从而它们能共同通过一个空气入口被填充空气。
第一组锥形平衡室能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无关地被充以空气。因此,这两组平衡室包括各自的空气入口。
第一和第二组锥形平衡室的多个这样的组合可沿平衡轴线重叠布置。
所述锥形平衡室可具有不同的直径。上述两组锥形平衡室尤其可具有不同的直径。这样,例如第一直径为5厘米(cm)且第二直径为10cm。这允许调节出不同的平衡高度。
所述锥形平衡室或平衡室组的锥形平衡室能够不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或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成一安装单元。
此外,作为单元的平衡室组也能不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成一安装单元。
具有上述类型和布置的锥形平衡室的平衡装置也可以是平放系统的整体部分或与该主体整体相连。
具有多个锥形平衡室的平衡装置例如可通过在两个叠置的扁片状件之间加入“之”字形连接缝和端侧连接缝来制成。所述连接缝可以是焊缝。
单个锥形平衡体例如可以通过在两个叠置的扁片状件之间引入V形缝和端侧闭合缝来制成。
所述连接缝可以是焊缝。通过用空气填充所述扁片状平衡室,使它们呈锥形。
通过这种方式,可制成具有第一和第二组交错咬合的平衡室的整体式平衡装置。
也能通过这种方式仅形成第一组平衡室。代替第二组平衡室,出于重量考虑而可设有掏空部。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这样的平衡室组能通过上述方式结合成一平衡单元。
上述具有锥形平衡室的平衡装置也可被用作改装解决方案。
代替锥形平衡室,也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在空气填充状态下呈锥形的平衡室,其具有横向于平衡轴线延伸的楔轴线。上述类型的彼此相反定向的楔形平衡室能相互重叠。
所述锥形平衡室能主动地或被动地被充以空气。所述平衡室例如可被构造成是自膨胀的。所述锥形平衡室尤其可包括自膨胀的泡沫材料。
所述主体或平衡装置还可具有整体式加强结构如杆。
所述平放系统可作为独立的功能单元来构成。所述平放系统也可作为上级结构的一部分且尤其是底部来构成。所述平放系统可以是所述上级结构的一体部分或与其可分离地连接,所述上级结构例如是睡袋、睡罩或包 括例如睡罩的露营住处。
这样,该平放系统可以形成睡罩的或露营住处的底部。所述露营住处例如被设计用于在户外或非供暖场所中暂住。
露营住处例如可以是如公开文献WO2012/094769所述的露营住处。
该平放系统也可形成睡袋的底部。该睡袋的容置罩可与睡袋罩相似地构成。躯体容纳罩套可以是多层结构的且例如在由纺织面料制成的两个外层之间包括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可以是绒毛或由合成材料制成的合适填充材料。躯体容纳罩套能可分离地或不可分离地与平放系统相连。
本发明的平放系统具有如下优点,能抵消地面起伏不平,尤其是平衡坡度,从而使用者能与地面起伏不平无关地处于水平卧姿或至少基本水平的卧姿。
此外,所述平衡装置的平衡室用于相对于地面的最佳隔热。由此,可以更薄地构成所述主体或睡袋。
附图说明
接着,根据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主题。分别示意性示出了: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平放系统的立体视图;
图2a是根据图1的平放系统的横向于纵向的侧视图;
图2b是根据图1的平放系统的沿纵向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平放系统的立体视图;
图4a是根据图3的平放系统的横向于纵向的侧视图;
图4b是根据图3的平放系统的沿纵向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平放系统的横向于纵向的侧视图;
图6a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平放系统的横向于纵向的侧视图;
图6b是根据图6a的平放系统的沿纵向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平放系统的立体视图;
图8a是根据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体的侧视图;
图8b是根据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体的侧视图;
图8c是根据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体的侧视图;
图9a是根据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体的侧视图;
图9b是根据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体的侧视图;
图9c是根据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隔体的侧视图;
图10a-图10b是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1a-图11b是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2是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3是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4是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5是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原则上,在附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平放系统1包括主体6,该主体呈平铺垫形式。平放系统1具有贴靠侧2和与贴靠侧2相对的支承侧3。贴靠侧2形成平的贴靠面。主体6包括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支撑室7。主体6形成具有贴靠面的贴靠侧2。主体6包括用于给支撑室7填充空气的阀10。
朝向支承侧3设有具有能充以空气的多个平衡室4的平衡装置,这些平衡室在至少部分填充的状态下形成峰状突起部。平放系统1借助峰状突起部摆放在地面8上(见图2a和图2b)。
所述突起部的平衡室4能被单独充以空气。它们分别相应包括至少一个阀10。该突起部的从主体6起算的高度H和进而在突起部范围内的平铺垫1总高度可以通过空气填充程度来调节。根据是否须借助所述突起部抵消凹陷或隆起或坡度,可以按照相应程度对相关的平衡室4充气。
同样在图1中示出平衡室4’或突起部的另一变型实施方式。所述突起部具有呈环形构成的平衡室4’,其具有中心空腔11。
平放系统1可以包括稳定机构。因此,在支承侧3的突起部可以通过扁片状连接件12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例如可以是尼龙搭扣连接。所述连接有助于稳定平放系统1。
图2a以看向其纵侧的侧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平放系统1。图2b以看向其横侧的侧视图示出根据图2a的平放系统1。平放系统1既在横向上又在纵向上适应地形8坡度。地形越深,突起部形成得越高,即形成突起部的平衡室4的空气填充程度越高。由此,尽管地形有坡度,所述贴靠面也水平取向。也示出平衡轴线A,可沿该轴线调节平衡室4的高度。
图3示出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但与图1中的相比,其被设计为 改装解决方案。
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具有贴靠侧22和与贴靠侧22相对的支承侧23。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包括具有袋罩32的容置袋26。为了构成所述平放系统,容置袋26布置在贴靠侧22且形成用于常见的隔垫或平铺垫(如自充气式平铺垫)或气垫的容置部。
朝向支承侧23设有能充以空气的多个平衡室24,这些平衡室在至少部分填充的状态下形成峰状突起部。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借助峰状突起部摆放在地面8上(见图4a和图4b)。
所述突起部的平衡室24能被单独充以空气。它们分别相应包括至少一个阀30。所述突起部的高度H和进而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的在突起部范围内的总高度可以通过空气填充程度来调节。
容置袋26由一件式或多件式袋罩32形成。在具体实施例中,袋罩32为两件式结构且具有两个沿纵向彼此分开的袋部分32a、32b。这两个袋部分32a、32b如此例如通过尼龙搭扣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或可如此连接,即,容置袋26的尺寸且尤其是其高度是可调的。
为了连接所述袋部分32a、32b,可设有扁片状的袋罩连接件35,其将两个袋部分32a、32b例如通过尼龙搭扣连接相互连接。
两个袋部分32a’、32b’也可通过弹性拉紧绳带35’相互连接。
在支承侧23的突起部可通过扁片状的连接件33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例如可以是尼龙搭扣连接。这种连接有助于稳定平放系统21。
同样在图3中示出了平衡室24’或突起部的另一变型实施方式。所述突起部具有呈环形构成的平衡室24’,其具有中心空腔34。
图4a以看向其纵侧的侧视图示出了根据图3的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图4b以看向其横侧的侧视图示出了根据图4a的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平放系统21或平衡装置既在横向上又在纵向上适应地形8的坡度。地形越深,突起部形成得越高,即,形成突起部的平衡室24的空气填充程度越高。由此,尽管地形有坡度,贴靠侧22仍水平取向。也示出了平衡轴线A,可沿该轴线调节突起部高度。
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是根据本发明的平放系统61。平放系统61包括整体式睡袋63,其具有躯体容纳罩套及平衡装置。该躯体容纳罩套是多层结构的且包括外壁和内壁和布置在其间的由隔热材料如绒毛制成的松散填充物。该躯体容纳罩套形成进入开口67,其也是头部开口。所述躯体容 纳罩套朝向地面与本发明类型的平衡装置整体连接,所述平衡装置例如是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装置。
或者,具有躯体容纳罩套的睡袋63也可分离地与该平衡装置连接。
平放系统61朝向躯体容纳罩套形成具有贴靠面的贴靠侧64且朝向地面形成支承侧65。平放系统61的平衡装置还包括同样能单独充以空气的平衡室66,这些平衡室在填充状态下在支承侧65形成突起部以抵消地面8的起伏不平或坡度。为此,平衡室66包括相应的阀68。
在平放系统61中还可集成有头枕垫69。该头枕垫也可形成可通过阀被充以空气的腔室。
图6a以看向其纵侧的侧视图示出作为常见睡袋的改装解决方案来构成的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图6b以看向其横侧的侧视图示出根据图6a的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
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具有贴靠侧82和与贴靠侧82相反的支承侧83。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包括具有袋罩84的容置袋83。容置袋83布置在支承侧82且形成常见睡袋的容置部。
朝向支承侧83设有能充以空气的多个平衡室86,这些平衡室在至少部分填充的状态下形成峰状突起部。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借助峰状突起部摆放在地面8上。
在这里,所述突起部的平衡室86也能被单独充以空气。它们分别相应包括至少一个阀88。所述突起部的高度H和进而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的在突起部范围内的总高度可以通过空气填充程度来调节。
平放系统81或平衡装置既在横向上又在纵向上适应地形8的坡度。地形越深,所述突起部形成得越高,即,形成突起部的平衡室86的空气填充程度越高。由此,尽管地形有坡度,贴靠侧82仍水平取向。也示出了平衡轴线A,可沿该轴线调节突起部高度。
根据图7的平放系统101包括主体106及平衡装置,该主体以平铺垫形式构成。主体106包括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支撑室,其支撑处于卧姿的使用者。平放系统101具有贴靠侧102和与贴靠侧102相对的支承侧103。贴靠侧102形成平坦的贴靠面。贴靠侧102由主体106形成。
平放系统101的平衡装置包括多个平衡室104。平衡室104朝向支承侧103取向且形成所述支承侧。此外,平衡室104相邻布置且能被充以空气。平衡室104至少在部分填充的状态下形成峰状突起部。平放系统101 借助峰状突起部摆放在地面8上(见图2a和图2b)。
所述突起部的平衡室104能通过共同的阀110被充以空气。因此,平衡室104相互连通。主体106的至少一个支撑室同样通过共同的阀110被充以空气。因此,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室同样与平衡室104连通。
但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室也可通过独立的阀被充以空气。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室不与所述平衡室连通。
平放系统101的平衡装置还包括呈束紧带113状的限制机构。束紧带113均延伸经过平衡室104的峰状突起部(在此仅在两个平衡室处示出)。现可借助固定机构114如夹紧带扣来预调节束紧带113的间隔作用长度。
在随后对平衡室104填充空气的期间里,经过预调节的束紧带113形成对平衡室104的高度限制。因此,平衡室104的突起部从主体106起算的高度H和进而平放系统101的总高度可以通过束紧带113来调节。
束紧带113也可延伸经过多个平衡室104且例如附加收紧它们(未示出)。
在平放系统101上示例性示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平衡室104、104’。它们当然不必一起在一个平放系统中实现。第一类型的平衡室104相当于整室。第二类型的平衡室104’是环形的且具有中心空腔111。
峰状平衡室104、104’可以在支承侧103通过稳定机构相互连接。平衡室104的连接有助于稳定平放系统101。
因此,两个平衡室104可通过一根或多根软绳112、112’或皮带相互连接。因此,在平衡室104上安装具有环眼的保持接片。现在,软绳112、112’通过所述环眼与平衡室104相连。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软绳112或皮带从彼此相背的外侧延伸经过平衡室104或绷紧在其上。具有环眼的保持接片相应布置在平衡室104的彼此相背的外侧上。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软绳112或皮带在平衡室104的两个彼此相向的外侧之间延伸或绷紧。具有环眼的保持接片相应布置在平衡室104的彼此相向的外侧上。
上述稳定机构的布置在图7中仅被示例性示出。
根据图8a至图8c的间隔体201、201’、201”均包括能充以空气的由室壁205所限定的平衡室203。间隔体201、201’、201”能可分离地固定在平放系统的主体202上或与主体202一体相连。
室壁205具有折棚结构。该折棚结构在通过沿平衡轴线A压扁间隔体201、201’、201”以缩小室体积的情况下用于使室壁205沿预定的折棚结构可控折皱。室壁205由抗弯材料形成,其中该折棚结构的壁段是可沿折皱轴线折合的。但室壁205也可由柔性材料形成。
间隔体201、201’、201”还包括用于给平衡室203填充空气的阀204。通过可变地对平衡室203填充空气,间隔体201、201’、201”沿平衡轴线A不同程度地伸长。相应地,该折棚结构也以不同的程度展开。相应地,可通过可变空气填充沿平衡轴线A调节间隔体201、201’、201”的高度。
根据图8b的实施方式,间隔体201’包括呈按扣对206形式的锁扣件。借助按扣206,能以机械方式沿平衡轴线A限制间隔体201’的伸展。按扣对206布置在折皱结构中,因而在折叠状态下彼此相对的折皱壁可相互连接。由此防止两个折皱壁拉开。不同于按扣的锁扣件例如像尼龙搭扣也是可行的。
根据图8c的实施方式,间隔体201”包括呈两个绕间隔体201”延伸且交叉的柔性长条体207形式的间隔件207。长条体207是长度可调的,即,长条体207的间隔作用长度可通过固定机构208来调节。固定机构208由夹紧带扣208构成,借此可调节长条体207的间隔作用长度。由此能以机械方式沿平衡轴线A限制间隔体201”的伸展。
柔性长条体207沿间隔体201”的外壁延伸。柔性长条体207可以是带、绳、软绳、绳索或皮带。
根据图9a至图9c的间隔体241、241’、241”均包括能充以空气的由柔性室壁245所限定的平衡室243。间隔体241、241’、241”呈垫状。间隔体241、241’、241”能可分离地固定在平放系统的主体242上或与主体242一体相连。
间隔体241、241’、241”还包括用于对平衡室243填充空气的阀244。通过对平衡室243可变地填充空气,间隔体241、241’、241”沿平衡轴线A以不同的程度伸长。相应地,间隔体241、241’、241”的高度可以沿平衡轴线A来调节。
图9a示例性示出应形象说明的间壁249,间隔体可由多个沿平衡轴线A布置的子隔室组成,它们能相应地例如通过独立的阀244、244’被单独充以空气。根据期望的高度调节,可仅用空气填充一个或两个子隔室。
根据图9b的实施方式,间隔体241’包括呈按扣对246、247形式的锁 扣件。借助按扣246、247,能以机械方式沿平衡轴线A限制间隔体241’的伸展。
第一按扣对246由在间隔体241’外壁上的第一按扣件和在主体242底侧上的第二按扣件构成。两个按扣件布置在平衡室243外。
第二按扣对247由在间隔体241’内壁上的第一按扣件和在主体242的底侧上的第二按扣件构成。两个按扣件布置在平衡室243内。
通过形成按扣连接,在填充空气时以机械方式将间隔体241’的尺寸限制到所规定的一定程度。
不同于按扣的锁扣件例如像尼龙搭扣也是可行的。
根据图9c的实施方式,间隔体241”包括呈两个绕间隔体241”延伸且交叉的柔性长条体形式的间隔件248。长条体248是长度可调的,即,长条体248的间隔作用长度可通过固定机构250来调节。固定机构250由尼龙搭扣构成,其被整合在长条体248的两个自由端部中且使它们可分离地相互连接。通过所述两个端部的重叠程度,可以调节长条体248的间隔作用长度,进而以机械方式沿平衡轴线A限制间隔体241”的伸展。
柔性长条体248沿室壁245在外侧延伸。柔性长条体247可以是带、绳、软绳、绳索或皮带。
图10a和图10b示出具有多个锥形平衡室261的平衡装置260,所述平衡室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锥形平衡室261位于同一平面内。锥轴线K均垂直于平衡轴线A布置。
锥形平衡室261能通过同一阀274被充以空气。锥形平衡室261由连接缝265界定。
在两个相邻的锥形平衡室261之间裁切出三角形空隙262。这主要出于重量考虑。
图11a和图11b示出具有多个锥形平衡室271、272的平衡装置270。锥轴线K均垂直于平衡轴线A布置。
现在,平衡装置270包括第一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271和第二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272。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平衡室271、272相反定向且咬合插入另一组锥形平衡室271、272的锥形空隙中。所述两组锥形平衡室位于同以平面内。平衡室271、272通过连接缝275相互分界。
第一组锥形平衡室271能通过同一阀274被充以空气。相同的情况适 用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272。但第一组锥形平衡室271能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272无关地被充以空气。因此,每组平衡室271、272均具有自身的阀274。
第一组锥形平衡室271均具有不同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272的直径。这允许调节出不同的平衡高度。但也可以规定所有平衡室271、272具有同样的直径。
平衡装置260、270可由如下方式制成,即,扁片件尤其是纺织面料相互叠置且通过“之”字形连接缝265、275相互连接。连接缝265、275是线形的。所述连接缝尤其是焊缝。
根据图10a至图10b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两个相邻的锥形平衡室261之间裁切出三角形空隙262。
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锥形平衡室281能以单独体280形式构成。平衡室281由环绕的连接缝285界定。单独体280具有用于给平衡室281填充空气的阀284。可以规定多个单独体280通过相应连接机构组装或相互连接成例如根据图10或图11的平衡装置。为此,单独体208例如在其尖锥端处包括固定环眼286及在其端侧锥端处包括两个侧设的固定环眼286。固定环眼286可嵌入连接缝285。多个这样的单独体280现在例如可借助软绳或带通过固定环眼286相互连接。
图13示出具有多个锥形平衡室161、161’、162的平衡装置160。锥轴线K均垂直于平衡轴线A布置。
平衡装置160现包括第一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161和第二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162。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平衡室161、162相反取向且咬合插入另一组锥形平衡室161、162的锥形空隙中。所述两组锥形平衡室位于同一平面内。平衡室161、162均通过连接缝165相互分界。
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可通过同一阀164被充以空气。同样情况适用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162。但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能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162无关地被充以空气。因而每组平衡室161、162均具有自身的阀164。
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均具有与第二组锥形平衡室162相同的直径。
为了得到调节沿平衡轴线A的平衡高度的更大灵活性,设有额外的锥形平衡室161’。它们与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取向相同。这样,在每个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上均设有额外的锥形平衡室161’且与之相连。即,所 述额外的锥形平衡室161’就像是加衬的。
所述连接可以是焊接,其例如形成纵缝。所述额外的锥形平衡室161’具有比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更小的直径。锥形平衡室161、161’均能通过单独的阀164彼此无关地充以空气。
但例如就像在图11b中针对第一和第二组平衡室161、162所表明地,也可以规定所述额外的锥形平衡室161’和第一组锥形平衡室161及第二组锥形平衡室162均能通过同一阀被充以空气。
根据图13的平衡装置可类似于根据图11a和图11b的平衡装置地制成。参阅相应的说明部分。
图14示出具有由根据图10b的锥形平衡室构成的两个单元171、172的平衡装置170。因此,关于所述两个单元171、172的结构,参阅对图10b的说明。
于是,两个单元171、172在锥尖侧的端侧呈扇状相互连接,例如通过焊接。
这样,至少使在第一单元171处的固定区域B1与在第二单元172处的固定区域B2相互连接,且使在第一单元171处的固定区域A1与在第二单元172处的固定区域A2相互连接。
固定区域A1、B1;A2、B2在侧角部处布置在单元171、172的锥尖侧的面上。
通过这种方式,使至少两个这样的单元171、172呈扇状组合成平衡装置170。越多的单元171、172呈扇状相连,平衡装置170的楔角越大。
两个单元171、172如此相互固定,即,它们为了发挥其平衡作用能呈扇状掀开。
图15示出平衡装置290,其基本结构对应于根据图11b的平衡装置270。因此,关于平衡装置270的基本结构,参阅对图11b的说明。
在平衡装置290的角部设有环眼291。所述环眼嵌入连接缝295。平衡装置290还包括带292a、293b;294c、295d,它们延伸经过环眼291且分别形成容襻。平衡装置可通过带292a、293b;294c、295d与主体如平铺垫相连(未示出)。为此,所述主体延伸经过两个相同取向的襻292a、293b;294c、295d。通过存在四个成对地相互垂直取向的襻,所述主体可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锥轴线被推入。带292a、293b;294c、295d可以是橡胶带。

Claims (22)

1.一种用在起伏不平地面上的平放系统(1),具有贴靠侧(2)和与该贴靠侧(2)相对的支承侧(3),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放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能被充以空气的平衡室(4)的平衡装置(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4)能被充以空气,从而所述平放系统(1)能在使用位置外朝向该支承侧(3)局部可调节地具有不同的高度(H),且所述支承侧(3)由此能至少部分适应所述地面(8)的倾斜和/或起伏不平,从而所述贴靠侧(2)在使用位置上与所述地面(8)相比更平和/或倾斜更小,尤其是水平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4)包括多个封闭的平衡室(4),这些平衡室尤其能通过各自的空气入口(10)彼此无关地被充以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101)包括多个敞开的平衡室(104),这些平衡室尤其能通过共同的空气入口(110)被充以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4)包括多个能充以空气的平衡室(4),这些平衡室至少在部分填充状态下在所述支承侧(3)形成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平衡室(104)配属有限制机构(113,114),借助所述限制机构在用空气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104)时能至少局部将该平放系统(101)的在该平衡室(104)范围内的高度(H)限制到一个小于通过填充各平衡室(104)所能实现的最大高度的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4),能借助该固定机构固定所述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的间隔件(113)尤其是柔性长条体且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4),其中能借助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4)调节所述间隔件(113)的间隔作用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203)沿平衡轴线(A)具有一个或多个彼此间隔的横截面渐窄部且尤其是折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放系统(1)包括主体(6)且尤其是呈平铺垫构形的主体(6),所述主体尤其形成贴靠面(2),且所述主体尤其形成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支撑室(7),并且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尤其是多个封闭的平衡室(4),所述平衡室朝向该支承侧(3)布置在该主体(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支撑室(66)也是所述平衡装置的平衡室。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4)与所述主体(6)一起形成整体单元或者被构造成能安装在所述平放系统的主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放系统(61)形成整体式露营住处的底部或整体式睡袋(63)的、整体式睡罩的或整体式被套的垫子。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呈凸峰、柱体、鼓起、球、环或锥体状构成。
14.一种用于平放系统且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260,270),具有贴靠侧和用于使支承侧适应地面倾斜和/或起伏不平的支承侧,从而所述贴靠侧在使用位置上相对于地面更平地和/或倾斜不大地取向、尤其是水平取向,其中所述平衡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能充以空气的平衡室的至少一个间隔体(261,262;271,272),且所述平衡装置(260,270)能与所述主体组合且尤其组装形成平放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衡装置(21,8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21,81)形成容置袋(26,83)或柔性长条体,它们朝向贴靠侧形成容襻以容纳所述平放系统的主体尤其是平铺垫、睡袋、睡罩或被套。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之一所述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包括多个沿平衡轴线A相继地或彼此无关地能通过空气入口被单独充以空气的平衡室。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之一所述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104,201’,241’;201”,241”)配属有限制机构(113,114,206,246,247,207,248)用于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104,203,243)的填充体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4,206,246),借助所述固定机构固定所述限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7至18之一所述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113,207,248)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的间隔件(113,207,248)且尤其是柔性长条体且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4,208,250),其中借助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4)能调节所述间隔件的间隔作用长度且因而能限制沿该平衡轴线(A)的所述间隔体(104,201”’,248”)的伸展。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之一所述的平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体(201,201’,201”)且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平衡室(203)沿平衡轴线(A)具有一个或多个彼此间隔的横截面渐窄部、尤其是折棚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之一所述的平衡装置(260,270,280,29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体在空气填充状态下呈锥形,或者形成具有横向于该平衡轴线(A)延伸的锥轴线(K)的锥形平衡室(261,271,272,281)。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平衡装置(27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270)包括第一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271)和第二组相邻布置且相同取向的锥形平衡室(272),且所述第一平衡室和第二组平衡室(271,272)相反取向且交错咬合地布置。
CN201480057091.0A 2013-08-19 2014-08-18 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 Pending CN1060288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1409/13 2013-08-19
CH14092013 2013-08-19
PCT/CH2014/000121 WO2015024137A1 (de) 2013-08-19 2014-08-18 Liegesystem und ausgleichseinrichtung für ein liege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875A true CN106028875A (zh) 2016-10-12

Family

ID=5139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7091.0A Pending CN106028875A (zh) 2013-08-19 2014-08-18 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8873A1 (zh)
EP (1) EP3035826A1 (zh)
CN (1) CN106028875A (zh)
WO (1) WO201502413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1643A (zh) * 2018-12-03 2019-03-0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仔猪手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621233D0 (en) * 2016-12-14 2017-01-25 Daniel Paul G Sleep flat airbed
CA181258S (en) * 2017-11-21 2019-09-26 Redbacks Cushioning Ltd Mat
US20200113342A1 (en) * 2018-10-11 2020-04-16 Bradley Craig Stone Air mattress systems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ES2865998B2 (es) * 2021-04-09 2022-04-13 Vicente Oriol Aragay Rampa de skateboarding inflab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313A (en) * 1985-12-03 1989-02-28 Ryd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flatable inclined mattress support system
US20050262630A1 (en) * 2004-05-27 2005-12-01 Jeff Snelling Mattress leveling system
CN1946317A (zh) * 2004-03-19 2007-04-11 斯普拉格有限公司 床垫
CN102160726A (zh) * 2010-02-18 2011-08-24 泰斯帕有限公司 结合于压力或冲击接受本体的制造系统中的改进结构
CN103190784A (zh) * 2013-03-18 2013-07-10 林秀寒 一种应用于充气床垫的充气气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63704B1 (de) 2011-01-14 2015-09-16 Polarmond AG Biwak-Unterkunft
GB201114120D0 (en) * 2011-08-17 2011-10-05 Richardson Stephen M Patient lif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313A (en) * 1985-12-03 1989-02-28 Ryd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flatable inclined mattress support system
CN1946317A (zh) * 2004-03-19 2007-04-11 斯普拉格有限公司 床垫
US20050262630A1 (en) * 2004-05-27 2005-12-01 Jeff Snelling Mattress leveling system
CN102160726A (zh) * 2010-02-18 2011-08-24 泰斯帕有限公司 结合于压力或冲击接受本体的制造系统中的改进结构
CN103190784A (zh) * 2013-03-18 2013-07-10 林秀寒 一种应用于充气床垫的充气气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1643A (zh) * 2018-12-03 2019-03-0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仔猪手术架
CN109431643B (zh) * 2018-12-03 2024-03-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仔猪手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5826A1 (de) 2016-06-29
US20160198873A1 (en) 2016-07-14
WO2015024137A1 (de) 2015-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8875A (zh) 平放系统和用于平放系统的平衡装置
CN100502730C (zh) 可膨胀装置及用于配置可膨胀的体的方法
US5211623A (en) Self adjusting, soft neck support collar
US7080421B1 (en) Bedding article with overlaying portions
US8650679B1 (en) Dynamic hammock spreader apparatus
US8585141B2 (en) Lumbar support device
CN109475237A (zh) 具有弹性模块或弹簧模块的家具构造
US20200352312A1 (en) Hammock
US20120085804A1 (en) Backpack
US6334227B1 (en) Seat
CN107405001B (zh) 诸如座椅的可折叠便携式支撑装置
US6364412B1 (en) Hanging chair
US8869326B2 (en) Comfort X hammock
WO2023130195A1 (zh) 具有减负及矫正功能的双肩背包
CN206365674U (zh) 婴幼儿背带
JP6533649B2 (ja) 姿勢回復訓練用クッション
DE202006015978U1 (de) Kindersitzkissen selbstaufblasbar
DK180425B1 (da) Modulært møbelsystem til tilvejebringelse af forskelligartede møbler samt anvendelse heraf.
JP2006043409A (ja) 腰椎ストレッチ装置
CN205162540U (zh) 儿童睡眠和摇摆装置
US9758204B2 (en) Motorcycle operator endurance seat off road
JP4947363B2 (ja) クッション、エアーセル変位規制帯及びエアーセルの変位規制方法
JP3240980U (ja) 骨盤ベルト
KR102486820B1 (ko) 경사대응형 야전침대
JP2004215999A (ja) 体操用緩衝マ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