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2340B -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 Google Patents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2340B
CN106002340B CN201610125189.6A CN201610125189A CN106002340B CN 106002340 B CN106002340 B CN 106002340B CN 201610125189 A CN201610125189 A CN 201610125189A CN 106002340 B CN106002340 B CN 106002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ary shaft
axis
work
support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5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2340A (zh
Inventor
辻俊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0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2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2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2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23Q1/44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 B23Q1/50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with rotating pairs only, the rotating pairs being the first two elements of the mechanism
    • B23Q1/52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with rotating pairs only, the rotating pairs being the first two elements of the mechanism a single rotating p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23Q1/26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co-operation of relatively movable members; 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of such members
    • B23Q1/28Means for securing sliding member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Machine Tool Positioning Apparatuses (AREA)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工件支承装置和机床。工件支承装置包括旋转台和C轴驱动部。C轴驱动部用于驱动旋转台旋转。在旋转台的上表面能够安装把持机构。C轴驱动部包括C轴马达和编码器。C轴马达的旋转轴的上端部与旋转台相连结。用于驱动把持机构的旋转气缸固定于在旋转轴的下端部设置的轴罩的安装部。编码器的检测元件固定在主体部内侧。编码器的被检测体固定于能够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编码器旋转体。编码器旋转体安装于旋转轴。因此,旋转气缸在旋转轴旋转时所产生的振动不易影响到编码器的被检测体。

Description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支承装置和机床。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公开2013年188800号公报所公开的机床能够对工件选择性地实施旋转加工和车削加工。该机床具有两个主轴,在一个主轴上安装工件,在另一主轴上安装刀具,然后使其中任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旋转。用于安装工件的主轴包括旋转台。用于驱动旋转台的驱动部包括壳体、马达以及编码器等。马达的旋转轴与旋转台相连结。编码器包括被检测体和检测元件。被检测体安装于固定在旋转轴的轴端的编码器旋转体(基板),检测元件固定在壳体的内侧。编码器通过用检测元件检测被检测体的旋转情况来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有时在机床的旋转台上表面安装把持机构。把持机构为用于把持工件的机构,其将旋转气缸作为驱动源。旋转气缸利用液压或气压来驱动把持机构。旋转气缸与编码器旋转体同样地安装在旋转轴的轴端。
对于上述驱动部而言,将编码器旋转体和旋转气缸这两者都安装在马达的轴端,因此,旋转气缸的振动容易被传递给编码器旋转体。在旋转轴旋转时,旋转气缸因离心力的作用而振动。当振动被传递给编码器旋转体时,编码器无法准确地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旋转气缸所产生的振动不易影响到编码器的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技术方案1的工件支承装置包括:旋转台;马达,其用于使上述旋转台旋转;安装部,其用于将驱动机构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上述马达的旋转轴的轴端,上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把持机构,上述把持机构用于把持上述旋转台上的工件;以及编码器,其通过用检测元件检测与上述旋转轴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来检测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该工件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被检测体安装部,其用于将上述被检测体安装于上述旋转轴的离开上述轴端的外周面。被检测体安装部将被检测体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面。被检测体离开安装在旋转轴的轴端的驱动机构,因此,由驱动机构产生的振动不易影响到编码器。因此,工件支承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技术方案2的工件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被检测体固定于安装于上述旋转轴的旋转体,上述被检测体安装部将上述旋转体安装在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外周面。因此,对于工件支承装置而言,能够借助旋转体容易地将被检测体安装在旋转轴的外周面,能够容易地更换被检测体。
技术方案3的工件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工件支承装置包括:轴承,其以上述旋转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外周面;以及壳体,其用于收纳上述轴承,上述被检测体安装部包括:间隔件,其将上述轴承的内圈沿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按压于设于上述壳体的卡定部;螺母,其借助上述间隔件阻止上述内圈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及固定件,其用于将上述旋转体固定于上述间隔件。因此,工件支承装置能够将驱动机构与编码器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工件支承装置能够将旋转体配置在靠近轴承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旋转体在旋转轴旋转时发生偏斜。
技术方案4的工件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工件支承装置还包括台,上述台能够以与上述旋转轴交叉的轴为中心旋转,上述旋转台设于上述台。当台旋转时,旋转台也旋转,安装有驱动机构的安装部侧会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该离心力还会作用在旋转轴的轴端,但由于被检测体离开轴端,因此,被检测体不易受到由离心力导致变形等的影响。
技术方案5的工件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工件支承装置包括:轴承,其以上述旋转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外周面;以及壳体,其用于收纳上述轴承,上述被检测体安装部包括:螺母,其将上述轴承的内圈沿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按压于设于上述壳体内的卡定部,并阻止上述轴承的内圈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及固定件,其用于将上述旋转体固定于上述螺母。因此,工件支承装置能够将驱动机构与编码器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工件支承装置能够将旋转体配置在靠近轴承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旋转体在旋转轴旋转时发生偏斜。
技术方案6的机床包括上述工件支承装置,因此,其能够获得与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床1的立体图。
图2是工件支承装置8的立体图。
图3是旋转台40和C轴驱动部50的纵剖视图。
图4是旋转台40和C轴驱动部150的纵剖视图(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以及上下。机床1的左右方向为机床1的X轴方向,机床1的前后方向为机床1的Y轴方向,机床1的上下方向为机床1的Z轴方向。
参照图1对机床1的构造进行说明。机床1包括基座2、立柱5、Y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X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Z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主轴头6、主轴(省略图示)、工件支承装置8以及换刀装置9等。
基座2包括架台11、主轴基座12、右侧基座13以及左侧基座14等。架台11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体状的构造体。主轴基座1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体状,其设在架台11的上表面后方。右侧基座13设在架台11的上表面右前方。左侧基座14设在架台11的上表面左前方。右侧基座13包括前侧的支承台13A和后侧的支承台13B,左侧基座14包括前侧的支承台14A和后侧的支承台14B。支承台13A、13B、14A、14B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在其上表面支承工件支承装置8。
Y轴移动机构设于主轴基座12的上表面,其包括Y轴滚珠螺杆(省略图示)、Y轴马达(省略图示)以及一对Y轴导轨16(图1中仅图示了右侧的Y轴导轨16)等。Y轴滚珠螺杆和一对Y轴导轨16沿Y轴方向延伸。一对Y轴导轨16在上表面引导移动体15沿Y轴方向移动。移动体15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在底部外表面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该螺母与Y轴滚珠螺杆螺纹结合。当Y轴马达驱动Y轴滚珠螺杆旋转时,移动体15与螺母一起沿着一对Y轴导轨16移动。因此,Y轴移动机构以移动体15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移动体15。
X轴移动机构设于移动体15的上表面,其包括X轴滚珠螺杆(省略图示)、X轴马达(省略图示)以及一对X轴导轨(省略图示)等。X轴导轨和X轴滚珠螺杆沿X轴方向延伸。立柱5沿上下方向延伸,其设于移动体15的上表面。立柱5在底部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该螺母与X轴滚珠螺杆螺纹结合。当X轴马达驱动X轴滚珠螺杆旋转时,立柱5与螺母一起沿着一对X轴导轨移动。因此,X轴移动机构以立柱5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立柱5。立柱5能够利用Y轴移动机构、移动体15以及X轴移动机构在基座2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
Z轴移动机构设于立柱5的前表面,其包括Z轴滚珠螺杆(省略图示)、Z轴马达(省略图示)以及一对Z轴导轨(省略图示)等。Z轴导轨和Z轴滚珠螺杆沿Z轴方向延伸。主轴头6其背面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该螺母与Z轴滚珠螺杆螺纹结合。Z轴马达固定于Z轴滚珠螺杆的上端部的轴承(省略图示)。当Z轴马达驱动Z轴滚珠螺杆旋转时,主轴头6沿着一对Z轴导轨移动。因此,Z轴移动机构以主轴头6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主轴头6。
主轴(省略图示)设于主轴头6内部,主轴在靠主轴头6下部的位置具有刀具装配孔(省略图示)。刀具装配孔用于装配刀具。主轴在设于主轴头6上部的主轴马达17的作用下旋转。
工件支承装置8固定在右侧基座13和左侧基座14的上表面。工件支承装置8以工件(省略图示)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工件。工件支承装置8包括A轴台20和旋转台40。A轴台20能够以与X轴方向平行的轴(支承轴31)为中心旋转。A轴台20旋转时所绕的轴为A轴。旋转台40形成为圆盘状,其设于A轴台20的上表面大致中央处。旋转台40能够以与Z轴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该旋转台40利用把持机构200(参照图2)将工件固定在上表面。旋转台40旋转时所绕的轴为C轴。工件支承装置8能够通过使A轴台20绕A轴以任意角度倾斜,来使工件相对于装配在主轴上的刀具向任意方向倾斜。工件支承装置8的具体构造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换刀装置9包括刀库(省略图示)和防护罩9A等。防护罩9A遮盖刀库以起到保护作用。刀库呈将立柱5和主轴头6周围包围起来的大致圆环状。刀库包括链条(省略图示)、刀库马达(省略图示)以及多个刀套(省略图示)等。刀套以刀具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该刀具。链条沿着刀库设成环状。多个刀套沿着链条进行安装。在刀库马达的驱动下,刀套与链条一起沿着刀库的形状移动。换刀位置为位于刀库最下部的刀套的位置。换刀装置9在主轴头6的升降过程中,将换刀位置处的刀套所保持的刀具与当前装配在主轴上的刀具进行交换。
参照图2对工件支承装置8的构造进行说明。工件支承装置8包括A轴台20、左侧支承台27、右侧驱动机构部28、旋转台40、C轴驱动部50以及旋转气缸90等。A轴台20包括台部21、右连结部22以及左连结部23。台部21为当A轴台20的倾斜角度为0°时其上表面成为水平面且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部。右连结部22自台部21的右端部向右上方延伸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右侧驱动机构部28相连结。左连结部23自台部21的左端部向左上方延伸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后述的左侧支承台27相连结。旋转台4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台部21的上表面大致中央处。
C轴驱动部50设于台部21的下表面且经由设于台部21的大致中央处的孔(省略图示)与旋转台40相连结。在旋转台40的上表面能安装把持机构200。把持机构200用于保持工件。旋转台40能够在C轴驱动部50的驱动下旋转。旋转气缸90固定在C轴驱动部50的下部。旋转气缸90为把持机构200的驱动源,其利用液压驱动把持机构200。
左侧支承台27位于A轴台20的左侧。左连结部23具有自左端面向左方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支承轴31。左侧支承台27在向上方突出的顶点部以支承轴31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支承轴31。左侧支承台27的底部架设并固定在左侧基座14的支承台14A、14B(参照图1)的上表面。
右侧驱动机构部28位于A轴台20的右侧。右侧驱动机构部28在内侧收纳有右侧支承台(省略图示)、减速器(省略图示)以及A轴马达(省略图示)等。右连结部22具有自其右端面向右方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支承轴(省略图示)。右侧支承台以右连结部22的支承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右连结部22的支承轴,并且,右侧支承台将减速器与A轴马达保持为一体。右连结部22的支承轴与A轴马达的输出轴借助减速器相互连结起来。减速器为利用齿轮等将动力源的旋转速度降低之后再输出的机械装置,且能够获得与减速比成比例的扭矩作为输出。因此,当A轴马达的输出轴旋转时,A轴台20借助减速器与右连结部22一体地旋转,进而,A轴台20能够绕A轴向任意方向倾斜。工件支承装置8能够使工件相对于装配在主轴上的刀具向任意方向倾斜。右侧支承台的底部固定在右侧基座13的支承台13A、13B(参照图1)的上表面。
参照图3对C轴驱动部50的构造进行说明。C轴驱动部50包括主体部51、C轴马达60、旋转轴70以及编码器75等。主体部51形成为圆筒状,其包括主干部52、第一轴承保持部53、上板54、第二轴承保持部55、编码器保持部56以及底板57等。主干部5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在其外周面沿着周向形成多个散热片521。散热片521向径向外侧突出。散热片521用于将C轴马达60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空气中。主干部52在内周面固定C轴马达60的定子61。C轴马达60的转子62固定在与定子61相对的旋转轴70的外周面。供电线87用于向C轴马达60供电。当转子62旋转时,旋转轴70旋转。主干部52在上端部隔着第一轴承保持部53固定上板54。主干部52在下端部隔着第二轴承保持部55和编码器保持部56固定底板57。第一轴承保持部53形成为带凸缘的圆筒状,其以与主干部52同轴的方式固定在主干部52的上端部。第一轴承保持部53包括圆筒部53A和凸缘部53B。圆筒部53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直径小于主干部52的直径的大致圆筒状。凸缘部53B自圆筒部53A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凸缘部53B的下表面外周缘部固定在主干部52的上端部。圆筒部53A在上端部的轴孔(省略图示)内周缘部具有卡定部531。卡定部531形成为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在其大致中央处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在圆筒部53A的内侧嵌插两个圆环状的上侧轴承72、73。位于上侧的上侧轴承72卡定于卡定部531。上侧轴承72、73被紧固在旋转轴70上的环状的锁紧螺母78从下侧固定。在上侧轴承72、73的内侧插入旋转轴70的上端侧部分。因此,上侧轴承72、73以旋转轴70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轴70。上板54形成为带凸缘的筒状,其从上方覆盖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圆筒部53A,并且固定在凸缘部53B的上表面的外周缘部。上板54包括上底部54A、圆筒部54B以及凸缘部54C。圆筒部54B形成为直径与主干部5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筒状,沿上下方向延伸。上底部54A设于圆筒部54B的上端部,其形成为在大致中央处具有轴孔的圆环状。凸缘部54C自圆筒部54B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旋转台40经由上底部54A的轴孔利用六根螺钉95(图3中仅图示了一根)固定于旋转轴70的上端部。因此,旋转台40能够与旋转轴70一体地旋转。凸缘部54C的下表面外周缘部向下方突出,并固定在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凸缘部53B的上表面外周缘部。
主体部51在上板54的内周面与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外周面之间具有制动机构100。制动机构100包括制动片101、制动板102、移动空间103以及活塞104等。制动片101形成为圆环状,其配置在上板54的上底部54A的下表面侧。制动片101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制动板102形成为圆盘状,其配置在制动片101的下表面侧。制动板102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制动板102利用螺钉99固定在旋转轴70的凸缘部70A的上表面。凸缘部70A自旋转轴70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移动空间103形成在制动板102的下表面与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凸缘部53B的上表面之间。
活塞104以能够在移动空间103内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在移动空间103内。活塞104形成为带凸缘的圆筒状,其包括圆筒部104A和凸缘部104B。在圆筒部104A的内侧插入旋转轴70和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圆筒部53A。凸缘部104B自圆筒部104A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凸缘部104B的下表面与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凸缘部53B的上表面相对,在该下表面与该上表面之间形成制动加压室107。凸缘部104B的上表面与上板54的凸缘部54C的下表面相对,在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形成制动解除加压室108。
工件支承装置8能够将空气从压缩机(省略图示)中向第一流路532导入来对制动加压室107加压。第一流路532设于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凸缘部53B。当对制动加压室107加压时,活塞104上升,将制动板102按压于制动片101。制动板102在制动片101与活塞104之间因摩擦而停止,因此,旋转轴70停止旋转。工件支承装置8能够将压缩机里的空气导入设于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凸缘部53B的第二流路(省略图示)来对制动解除加压室108加压。当对制动解除加压室108加压时,活塞104下降,从而将制动板102的制动状态解除。因此,工件支承装置8能够通过对制动加压室107或制动解除加压室108的加压来使活塞104上下运动,从而进行制动动作和制动解除动作。
第二轴承保持部55形成为带凸缘的圆筒状,其以与主干部52同轴的方式固定在主干部52的下端部。第二轴承保持部55包括圆筒部55A和凸缘部55B。圆筒部55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直径与第一轴承保持部53的圆筒部53A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筒状。凸缘部55B自圆筒部55A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凸缘部55B的上表面外周缘部固定在主干部52的下端部。圆筒部55A在上端部的轴孔内周缘部具有卡定部551。卡定部551形成为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在其大致中央处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在圆筒部55A内侧嵌插圆环状的下侧轴承74。下侧轴承74的外圈74B卡定于卡定部551。在下侧轴承74内侧插入旋转轴70,并且下侧轴承74以旋转轴70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轴70。
C轴驱动部50在下侧轴承74的下侧且沿着旋转轴70具有间隔件81、圆盘构件82以及锁紧螺母83。间隔件81形成为带凸缘的圆筒状,其包括圆筒部81A和凸缘部81B。圆筒部81A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内侧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凸缘部81B自圆筒部81A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圆筒部81A的上端部从下侧抵接于下侧轴承74的内圈74A。圆盘构件82配置在凸缘部81B的上表面与第二轴承保持部55的凸缘部55B的下表面之间,在其大致中央处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环状的锁紧螺母83从下端侧紧固于旋转轴70,其对间隔件81的凸缘部81B向上方施力来将间隔件81固定。间隔件81将下侧轴承74的内圈74A沿旋转轴70的轴线方向按压于设于圆筒部55A的卡定部551。锁紧螺母83借助间隔件81阻止内圈74A沿轴线方向(旋转轴70的轴线方向)移动。
编码器保持部56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直径与主干部5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大致圆筒状。编码器保持部56与第二轴承保持部55的凸缘部55B的下表面相抵接,并且用螺钉(未图示)固定起来。编码器75为光学式或磁力式等的角度检测器,其包括检测元件76和被检测体77。圆环状的检测元件76固定在编码器保持部56的内周面。被检测体77借助编码器旋转体84固定于旋转轴70。编码器旋转体84形成为带凸缘的圆筒状,其包括圆筒部84A和凸缘部84B。圆筒部84A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内侧插入旋转轴70和锁紧螺母83。凸缘部84B自圆筒部84A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凸缘部84B的上表面与间隔件81的凸缘部81B的下表面相抵接,并且用螺钉96固定起来。编码器旋转体84借助间隔件81固定在旋转轴70的离开轴端的外周面,因此,其能够与旋转轴70一体地旋转。编码器75的被检测体77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内侧插入并固定编码器旋转体84的圆筒部84A。因此,被检测体77能够在检测元件76的内侧与编码器旋转体84一起同旋转轴70一体地旋转。编码器75通过用检测元件76检测被检测体77来检测旋转轴70的旋转角度。
底板57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底板57的外周缘部与编码器保持部56的下端部相抵接,并且用螺钉97固定起来。底板57在大致中央处具有轴孔571。轴孔571包括上部轴孔572和下部轴孔573,该上部轴孔572与下部轴孔573同轴。上部轴孔572与主体部51的内侧相连通,其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从而呈台阶状。下部轴孔573形成为与上部轴孔572的下部相连通,且直径大于上部轴孔572的直径的大致圆形。利用螺钉98将板状的轴罩85固定在旋转轴70的下端部。轴罩85配置在轴孔571的上部轴孔572的内侧,其能够与旋转轴70一体地旋转。轴罩85的下端部向轴孔571的下部轴孔573侧突出。
轴罩85在下端面具有安装部851。安装部851是与旋转气缸90的上表面相抵接并利用螺钉(省略图示)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旋转气缸90的上表面的部位。旋转气缸90借助轴罩85安装在旋转轴70的下端。因此,旋转气缸90能够与旋转轴70一体地旋转。旋转气缸90包括配管(省略图示),该配管用于对安装在旋转台40的上表面的把持机构200供给驱动用的油。配管经由旋转轴70的轴孔和旋转台40的轴孔与把持机构200相连接。在不使用把持机构200时,只要将旋转气缸90从轴罩85的安装部851上拆卸下来即可。
C轴驱动部50不将对编码器75的被检测体77进行固定的编码器旋转体84固定在旋转轴70的下端部,而是将其固定在旋转轴70的离开该下端部的外周面。C轴驱动部50将间隔件81设在下侧轴承74与锁紧螺母83之间,并利用螺钉96将编码器旋转体84固定于间隔件81。旋转气缸90安装于在旋转轴70的下端部设置的轴罩85的安装部851。因此,旋转气缸90在旋转轴70旋转时所产生的振动不易被传递给编码器75的被检测体77。因此,编码器75能够准确地检测旋转轴70的旋转角度。C轴驱动部50能够将编码器旋转体84隔着间隔件81配置在靠近下侧轴承74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由离心力造成的编码器旋转体84的偏斜。因此,编码器75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旋转轴70的旋转角度。
在上述说明中,C轴马达60为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例,旋转气缸90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一例,下侧轴承74为本发明的轴承的一例,第二轴承保持部55为本发明的壳体的一例,轴罩85的安装部851为本发明的安装部的一例,编码器旋转体84为本发明的旋转体的一例,螺钉96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一例。A轴台20为台的一例。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支承装置8和机床1在与主轴相对的位置具有旋转台40和C轴驱动部50。C轴驱动部50用于驱动旋转台40旋转。在旋转台40的上表面能够安装把持机构200。在把持机构200的上表面以工件能够拆装的方式把持该工件。C轴驱动部50包括C轴马达60和编码器75。C轴马达60的旋转轴70的上端部与旋转台40相连结。用于驱动把持机构200的旋转气缸90固定于在旋转轴70的下端部设置的轴罩85的安装部851。编码器75的检测元件76固定在主体部51内部。编码器75的被检测体77固定于能够与旋转轴70一起旋转的编码器旋转体84。编码器75通过用检测元件76检测与旋转轴70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77来检测旋转轴70的旋转角度。对于具有上述构造的工件支承装置8和机床1而言,将编码器旋转体84安装在旋转轴70的离开轴端的外周面。因此,旋转气缸90在旋转轴70旋转时所产生的振动不易影响到编码器75的被检测体77。因此,编码器75能够准确地检测旋转轴70的旋转角度。
对于工件支承装置8和机床1而言,将被检测体77固定于安装于旋转轴70的编码器旋转体84,将编码器旋转体84安装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因此,对于工件支承装置8和机床1而言,能够容易地将被检测体77安装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在更换被检测体77时,操作者只要将编码器旋转体84拆卸下来即可,因此,更换被检测体77的操作变得容易。
本实施方式的C轴驱动部50包括第二轴承保持部55和下侧轴承74。第二轴承保持部55在圆筒部55A内部收纳下侧轴承74。下侧轴承74以旋转轴70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轴70的外周面。C轴驱动部50在下侧轴承74与锁紧螺母83之间设置间隔件81。间隔件81将下侧轴承74的内圈74A沿旋转轴70的轴线方向按压于设于圆筒部55A的卡定部551。间隔件81被紧固于旋转轴70的锁紧螺母83固定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编码器旋转体84不固定在旋转轴70的下端部而是利用螺钉96固定于间隔件81。对于机床1而言,将编码器旋转体84固定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因此,能够将编码器旋转体84与旋转气缸90以彼此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编码器旋转体84隔着间隔件81配置在靠近下侧轴承74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由离心力造成的编码器旋转体84的偏斜程度。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支承装置8而言,将旋转台40设于A轴台20,该A轴台20能够以与旋转轴70交叉的支承轴31为中心旋转。在A轴台20旋转时,安装有旋转气缸90的安装部851侧会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该离心力还会作用在旋转轴70的轴端,但由于被检测体77离开轴端,因此,被检测体77不易受到由离心力导致变形等的影响。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对于图3所示的C轴驱动部50而言,在下侧轴承74与锁紧螺母83之间设置间隔件81,并用螺钉96将编码器旋转体84固定于间隔件81,但也可以是,例如不在下侧轴承74与锁紧螺母83之间设置间隔件81,而是将编码器旋转体84直接固定于锁紧螺母83。
如图4所示,C轴驱动部150为上述实施方式的C轴驱动部50(参照图3)的变形例。C轴驱动部150包括与C轴驱动部50同样的构造,但没有在下侧轴承74与锁紧螺母83之间设置间隔件,该C轴驱动部150包括编码器旋转体184。编码器旋转体184包括与编码器旋转体84同样的圆筒部184A和凸缘部184B,还包括螺母固定部184C。螺母固定部184C设于圆筒部184A的内周面的轴线方向中间部,其形成为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螺母固定部184C在大致中央处具有供旋转轴70插入的轴孔。螺母固定部184C与锁紧螺母83的下表面相抵接,并且用螺钉196固定起来。因此,编码器旋转体184借助锁紧螺母83固定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对于C轴驱动部150而言,将编码器旋转体184固定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因此,能够将编码器旋转体184与旋转气缸90以彼此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因此,C轴驱动部150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在变形例中,编码器旋转体184为本发明的旋转体的一例,螺钉196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一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被检测体77固定于安装于旋转轴70的编码器旋转体84,将编码器旋转体84安装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但也可以是,将被检测体77直接安装在旋转轴70的外周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锁紧螺母83固定下侧轴承74,但也可以用锁紧螺母83以外的螺母进行固定。下侧轴承74为一个,但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上侧轴承72、73的个数也不限定于两个。
上述实施方式的旋转气缸90利用液压驱动把持机构200,但也可以利用气压来驱动把持机构200。驱动把持机构200的方式不受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对具有主轴和旋转台40的机床1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能够应用于车床。
A轴台20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能够设成A轴台20即可,A轴台20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Claims (5)

1.一种工件支承装置,其包括:
旋转台(40);
马达(60),其用于使上述旋转台旋转;以及
编码器(75),其通过用检测元件(76)检测与上述马达的旋转轴(70)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77)来检测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该工件支承装置(8)的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851),其用于将驱动机构(9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端,上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把持机构(200),上述把持机构用于把持上述旋转台上的工件;
旋转体(84、184),其安装于上述旋转轴的在上述旋转轴的轴向上朝向与上述安装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离开上述轴端的部分的外周面;
被检测体安装部,其用于将上述被检测体安装于上述旋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工件支承装置包括:
轴承(74),其以上述旋转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外周面;以及
壳体(55),其用于收纳上述轴承,
上述被检测体安装部包括:
间隔件(81),其将上述轴承的内圈(74A)沿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按压于设于上述壳体的卡定部(551);
螺母(83),其借助上述间隔件阻止上述内圈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及
固定件(96),其用于将上述旋转体固定于上述间隔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工件支承装置还包括台(20),上述台能够以与上述旋转轴交叉的轴为中心旋转,
上述旋转台设于上述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工件支承装置包括:
轴承(74),其以上述旋转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外周面;以及
壳体(55),其用于收纳上述轴承,
上述被检测体安装部包括:
螺母(83),其将上述轴承的内圈(74A)沿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按压于设于上述壳体内的卡定部(551),阻止上述轴承的内圈(74A)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及
固定件(196),其用于将上述旋转体固定于上述螺母。
5.一种机床,其中,
该机床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件支承装置。
CN201610125189.6A 2015-03-27 2016-03-04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Active CN1060023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5429 2015-03-27
JP2015065429A JP6380190B2 (ja) 2015-03-27 2015-03-27 工作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2340A CN106002340A (zh) 2016-10-12
CN106002340B true CN106002340B (zh) 2018-09-11

Family

ID=5708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5189.6A Active CN106002340B (zh) 2015-03-27 2016-03-04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80190B2 (zh)
CN (1) CN1060023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3068B (zh) * 2021-02-22 2023-03-24 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分度转位机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3461A1 (de) * 1986-02-05 1987-08-06 Festo Kg Arretiervorrichtung fuer eine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 elektrische handwerkzeugmaschine
JP3845757B2 (ja) * 1998-06-04 2006-11-15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1657294A (zh) * 2007-05-14 2010-02-24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工作机械用分度装置
CN102172848A (zh) * 2003-10-17 2011-09-07 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旋转工作台设备
RU2429114C2 (ru) * 2006-10-06 2011-09-20 Камоцци Машин Тулз С.П.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теплов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шпинделя станка
CN202825239U (zh) * 2012-03-12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工件支承装置和机床
CN203045314U (zh) * 2012-03-12 2013-07-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和机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4094B2 (ja) * 1987-03-17 1995-10-11 キタムラ機械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JPH0733506U (ja) * 1993-12-06 1995-06-20 株式会社タック技研工業 電動回転テーブル
JPH0939756A (ja) * 1995-07-26 1997-02-10 Ntn Corp 回転検出器内蔵車軸軸受装置
JP5371394B2 (ja) * 2008-11-27 2013-12-18 株式会社三恵シーアンドシー チルト装置
JP5329267B2 (ja) * 2009-03-13 2013-10-30 株式会社森精機製作所 工作機械用割出し回転テ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3461A1 (de) * 1986-02-05 1987-08-06 Festo Kg Arretiervorrichtung fuer eine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 elektrische handwerkzeugmaschine
JP3845757B2 (ja) * 1998-06-04 2006-11-15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2172848A (zh) * 2003-10-17 2011-09-07 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旋转工作台设备
RU2429114C2 (ru) * 2006-10-06 2011-09-20 Камоцци Машин Тулз С.П.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теплов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шпинделя станка
CN101657294A (zh) * 2007-05-14 2010-02-24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工作机械用分度装置
CN202825239U (zh) * 2012-03-12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工件支承装置和机床
CN203045314U (zh) * 2012-03-12 2013-07-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和机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2340A (zh) 2016-10-12
JP2016182662A (ja) 2016-10-20
JP6380190B2 (ja) 2018-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100829A (ko) 공작기계용 회전 분할 테이블 장치
CN205479196U (zh)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
CN101588893B (zh) 工作机械用分度装置
CN101554710B (zh) 集成外转子式直驱抛光机转台
US20100316322A1 (en) Bearing Assembly
JP6300005B2 (ja) 遊星ローラ式変速機
US20060234608A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ntifriction bearing unit for wheel
CN1628932A (zh) 换位工作台
CN203883587U (zh) 一种电机结构
CN106002340B (zh)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CN104972184B (zh) 具有旋转轴的放电加工机
JP2008223976A (ja) 転がり軸受装置の組立方法及び組立装置
CN106001784A (zh) 齿轮加工装置
JP2017030122A (ja) 組合せ玉軸受、及び主軸装置、並びに工作機械
US11959515B2 (en) Conveying system, rotary forging method, rotary forg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ea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chanical device
JP7102449B2 (ja) 直接駆動装置を有する分離器
CN206855021U (zh) 旋转夹具平衡用浮动式轴承柱
CN104633890A (zh) 电机转轴的稳定装置、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9374400U (zh)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靶板运动平台
CN210939155U (zh) 一种用于维修轴承的回转支撑工装
CN207309451U (zh) 工件支承装置及机床
KR100579078B1 (ko) 상부 지지형 로터리 테이블 장치
JP6956410B2 (ja) タイヤ付ホイールの支持装置および試験装置
CN107470929A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伺服电机转台
CN211414883U (zh) 一种制动器加工用通用定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