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8609A -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8609A
CN105988609A CN201510042595.1A CN201510042595A CN105988609A CN 105988609 A CN105988609 A CN 105988609A CN 201510042595 A CN201510042595 A CN 201510042595A CN 105988609 A CN105988609 A CN 105988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control layer
glue
proj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2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8609B (zh
Inventor
张根荣
尹南钧
郭本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042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8609B/zh
Priority to US14/819,409 priority patent/US992167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988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8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一基材、多个第一触控层、多个第二触控层及一反射投影膜层。这些第一触控层配置于第一基材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一基层上。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二基层上。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上。一种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也被提出。

Description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投影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式投影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朝向多功能化发展,传统的按键式操作介面已渐渐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此情况下,触控技术便开始蓬勃地发展。相较于传统按键式操作介面,触控操作介面的输入方式更为简便且直觉化,使用者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在电子装置的显示面上进行触控输入。触控技术除了被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之外,也被应用于供投影装置投射影像的投影幕,让使用者能够在投影幕上进行触控输入。
电容式触控技术为目前触控操作介面的主流,其触控层一般是由基板及基板上的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电极所构成,此种包含铟锡氧化物电极的触控层因制程技术与成本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较大尺寸的触控操作介面。此外,应用于电子装置之显示面的触控层,必须具有高透光率以避免对电子装置的显示品质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点也增加触控层在制造与材料选择上的困难度。另外,为了增加触控层的触控感应面积,在一些触控层的设计中将上述电极的各电极线修改为由相连的多个菱形电极所构成,然而这会大幅增加电极的蚀刻制程所需时间并大幅增加导电材料的使用量而较为耗费制造成本。再者,一般触控操作介面是由单一触控层所构成,而无法通过多个触控层的相对配置方式而弹性搭配实际需求。
中国公开专利第CN103383617A号揭露一柔性透明触控膜的制造方法,其根据定位标记印刷导电银浆以形成透明触控膜的边缘导线,且此透明触控膜可应用于交互式投影系统。中国公开专利第CN103984457A号揭露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利用丝网印刷及蚀刻制程形成电极图案。中国台湾专利第TWI407338B号揭露一种触控面板,其驱动层上具有多个对位标志,曝光机台可通过这些对位标志进行精准对位以形成透明导电图案。中国公开专利第CN104007885A号揭露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控白板,其具有保护层用以保护电极层。中国公开专利第CN103440070A号揭露一种触控屏的制程,其通过丝网印刷方式于基材上印刷纳米银浆以制作线路网格。美国公开专利第US20100028811A1号揭露一种触控面板,其电极由平行间隔排列的多条电极线构成。美国公开专利第US20120169401A1号揭露一种触控面板,其借助电极图案的分布而区分荧幕的区域。
上述背景技术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背景技术章节所揭露的内容或者现有技术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不代表该问题或该内容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式投影幕,可应用于大尺寸的触控操作介面,且可降低制程难度及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一基材、多个第一触控层、多个第二触控层及一反射投影膜层。这些第一触控层配置于第一基材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一基层上。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二基层上。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其中一第二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第二触控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其中一第一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第一触控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一胶层、一第二胶层及一第三胶层,其中这些第一触控层通过第一胶层而胶合于第一基材,这些第二触控层通过第二胶层而胶合于这些第一触控层,反射投影膜层通过第三胶层而胶合于这些第二触控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二基材,其中第二基材配置于第二触控层与反射投影膜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一胶层、一第二胶层、一第三胶层及一第四胶层,其中这些第一触控层通过第一胶层而胶合于第一基材,这些第二触控层通过第二胶层而胶合于这些第一触控层,第二基材通过第三胶层而胶合于这些第二触控层,反射投影膜层通过第四胶层而胶合于第二基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为一可挠性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基层位于第一图案化电极与第二图案化电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一汇集线路,这些第一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这些第一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电极线路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这些第一电极线路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第一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电极线路组包括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部分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一第一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第一子汇集线路,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汇集于第一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二汇集线路,这些第二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这些第二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电极线路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这些第二电极线路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第二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电极线路组包括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部分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一第二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第二子汇集线路,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汇集于第二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各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各第一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各第二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两第一触控层的面积彼此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两第二触控层的面积彼此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触控层的面积与至少一第二触控层的面积彼此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基层上具有多个第一对位点,各第二基层上具有多个第二对位点,各第二基层上的至少部分第二对位点对位于至少一第一基层上的至少部分第一对位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外框,其中外框围绕第一基材、这些第一触控层、这些第二触控层及反射投影膜层。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基材。提供多个第一触控层,并将这些第一触控层配置于第一基材上,其中这些第一触控层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一基层上。提供多个第二触控层,并将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其中这些第二触控层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二基层上。提供一反射投影膜层,并将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提供各第一触控层的步骤包括: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第一图案化电极涂布于对应的第一基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提供各第二触控层的步骤包括: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第二图案化电极涂布于对应的第二基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将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将各第一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一第二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第二触控层。将各第二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一第一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第一触控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胶层,并通过第一胶层将这些第一触控层胶合于第一基材。提供一第二胶层,并通过第二胶层将这些第二触控层胶合于这些第一触控层。提供一第三胶层,并通过第三胶层将反射投影膜层胶合于这些第二触控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二基材,并将第二基材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与反射投影膜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胶层,并通过第一胶层将这些第一触控层胶合于第一基材。提供一第二胶层,并通过第二胶层将这些第二触控层胶合于这些第一触控层。提供一第三胶层,并通过第三胶层将第二基材胶合于这些第二触控层。提供一第四胶层,并通过第四胶层将反射投影膜层胶合于第二基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形成各第一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在第一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线路,其中这些第一电极线路间隔地平行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第一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形成各第一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在第一基层上形成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部分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一第一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第一子汇集线路,这些第一子汇集线路汇集于第一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提供各第二图案化电极的步骤包括:在第二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二汇集线路,其中这些第二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这些第二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外部电子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形成各第二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在第二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二电极线路,其中这些第二电极线路间隔地平行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第二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形成各第二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在第二基层上形成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部分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一第二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第二子汇集线路,这些第二子汇集线路汇集于第二汇集线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各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将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使各第一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各第二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提供各第一触控层及各第二触控层的步骤包括:在各第一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一对位点。在各第二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二对位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将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将各第二基层上的至少部分第二对位点对位于至少一第一基层上的至少部分第一对位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外框,并配置外框以围绕第一基材、这些第一触控层、这些第二触控层及反射投影膜层。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一触控式投影幕及一投影装置。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一基材、多个第一触控层、多个第二触控层及一反射投影膜层。这些第一触控层配置于第一基材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其中各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一基层上。这些第二触控层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其中各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第二基层上。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上。投影装置投射一影像于触控式投影幕上,其中反射投影膜层将影像反射至一观看区域。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层彼此相邻排列,多个第二触控层彼此相邻排列,且这些第二触控层叠设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而可构成具有较大尺寸的触控感测层,以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操作介面(如触控式投影幕)。此外,本发明的所述触控层是应用于触控式投影幕而非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触控显示面,因此所述触控层不需具有高透光率而可降低制程难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触控式投影幕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分解图。
图4是图2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图2的第一触控层及第二触控层的上视图。
图6是图2的第一触控层的局部上视图。
图7是图2的第二触控层的局部上视图。
图8绘示图2的触控式投影幕的上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局部侧视图。
图10及图11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触控层及第二触控层的局部上视图。
图12是图1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系统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投影系统50包括一触控式投影幕100及一投影装置52。触控式投影幕100例如是电容式触控投影幕。投影装置52用以投射一影像光束I于触控式投影幕100上供使用者观看,且使用者可在触控式投影幕100上进行触控操作。
图2是图1的触控式投影幕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分解图。请参考图2及图3,详细而言,触控式投影幕100包括一第一基材110、多个第一触控层120、多个第二触控层130及一反射投影膜层140。这些第一触控层120配置于第一基材110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一触控层120包括一第一基层122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124,第一图案化电极124配置于第一基层122上。这些第二触控层130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二触控层130包括一第二基层132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且第二图案化电极134配置于第二基层132上。反射投影膜层140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上,用以将图1所示的影像光束I反射至使用者所在的观看区域以供使用者观看。
上述配置方式中,多个第一触控层120彼此相邻排列,多个第二触控层130彼此相邻排列,且这些第二触控层130叠设于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上,而可构成具有较大尺寸的触控感测层,以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操作介面(如触控式投影幕)。此外,由于本发明的触控层是应用于触控式投影幕而非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触控显示面,因此触控层不需具有高透光率而可降低制程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式投影幕100例如是贴合于压克力板、玻璃板、墙面或其它适当固定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基材110、第一基层122、第二基层132及反射投影膜层140可为可挠性结构而使触控式投影幕100适于卷收。第一基材110、第一基层122及第二基层132的材质例如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反射投影膜层140例如是白色塑胶膜层以反射光线,第一图案化电极124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的材质例如为银浆。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基材110、第一基层122及第二基层132的材质可采用其它适当的可挠性非导电材质,反射投影膜层140可以是其它不透明的非导电材质,第一图案化电极124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也可使用其它适当的导电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这些第二基层132位于这些第一图案化电极124与这些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之间,以避免这些第一图案化电极124与这些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产生非预期的电连接。
图4是图2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局部侧视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式投影幕100更包括一第一胶层150a、一第二胶层150b及一第三胶层150c。这些第一触控层120通过第一胶层150a而胶合于第一基材110,这些第二触控层130通过第二胶层150b而胶合于这些第一触控层120,反射投影膜层140通过第三胶层150c而胶合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由于各触控层不需具有高透光率,故第一胶层150a、第二胶层150b及第三胶层150c不需采用昂贵的光学胶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图5是图2的第一触控层及第二触控层的上视图。为使附图较为清楚,图5以实线绘示各第二触控层130,并以虚线绘示各第一触控层120。请参考图3及图5,各第一触控层120部分地重叠于其中一第二触控层130,且部分地重叠于至少另一第二触控层130。各第二触控层130部分地重叠于其中一第一触控层120,且部分地重叠于至少另一第一触控层120。藉此,可使这些第一触控层120及这些第二触控层130通过图4所示的第二胶层150b的胶合而稳固地交错拼贴为一体。图5所示的触控层的对角线长例如为但不限制为135吋(英寸),以使图1所示的触控式投影幕具有135吋的触控操作介面。值得注意的是,图5所示的各第一触控层120仅重叠于两片第二触控层130,部分第二触控层130则可重叠于三片第一触控层12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每一第一触控层120可设计为重叠于三片以上的第二触控层130,每一第二触控层130也可设计为重叠于三片以上的第一触控层120,以对应不同尺寸的触控式投影幕。
如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触控层120的面积的和例如等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的面积的和,而使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能够完全地重叠。此外,至少两第一触控层120的面积彼此不相同,至少两第二触控层130的面积彼此不相同,且至少一第一触控层120的面积与至少一第二触控层130的面积彼此不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第一触控层与这些第二触控层可设计为具有其它适当相对尺寸,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第一触控层120的面积的和也可不等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的面积的和,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可分别为其它适当数量,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2及图3所示的各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及各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仅为示意,各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及各第二图案化电极134实际上为图案化的电极层结构,用以感测使用者的触控输入。各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及各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的具体结构详述如下。
图6是图2的第一触控层120的局部上视图。图7是图2的第二触控层130的局部上视图。请参考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各第一图案化电极124例如是发射电极且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及多个第一汇集线路124b,这些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这些第一汇集线路124b而电连接至触控式投影幕100的控制单元。类似地,本实施例的各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例如是接收电极且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及多个第二汇集线路134b,这些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这些第二汇集线路134b而电连接至触控式投影幕100的控制单元。各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的延伸方向例如垂直于各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的延伸方向。
更详细而言,各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L1(绘示为六条),这些第一电极线路L1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第一汇集线路124b。类似地,各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L2(绘示为六条),这些第二电极线路L2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第二汇集线路134b。
如此一来,通过相互平行的多个第一电极线路L1构成各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并通过相互平行的多个第二电极线路L2构成各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可令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所组成的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具有较大的触控面积,且可令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所组成的第二图案化电极134具有较大的触控面积。由于第一电极线路L1及第二电极线路L2都为线形结构而非面形结构,故不致过度增加电极的蚀刻制程所需时间,也可减少导电材料的使用而可节省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线路L1及各第二电极线路L2的线宽例如是0.15毫米,相邻的两第一电极线路L1的间距及相邻的两第二电极线路L2的间距例如是1.35毫米,相邻的两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的间距及相邻的两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的间距例如是1.35毫米。据此,这些第一电极线路组124a的节距P1及这些第二电极线路组134a的节距P2为9毫米而约略等于成人手指末端宽度,以达良好的触控感测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例如是通过一对位治具(未绘示)而准确地配置于第一基材110上,而这些第二触控层130例如是通过各第一触控层120上的对位点及各第二触控层130上的对位点而准确地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上。具体而言,如图6及图7所示,各第一基层122上具有多个第一对位点D1,各第二基层132上具有多个第二对位点D2,且各第二基层132上的至少部分第二对位点D2对位于至少一第一基层122上的至少部分第一对位点D1。本发明不对第一对位点D1及第二对位点D2的位置加以限制,第一对位点D1可依制程需求而被形成于第一图案化电极124的外围区域及/或内部区域,且第二对位点D2亦可依制程需求而被形成于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的外围区域及/或内部区域,且这些形成于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内部区域的第一对位点D1例如是位于两相邻的第一电极线路L1之间,这些形成于第二图案化电极134内部区域的第二对位点D2例如是位于两相邻的第二电极线路L2之间。如此一来,当第一触控层120与第二触控层130的长度较长时,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内部区域的对位点D1以及第二图案化电极134内部区域的对位点D2可提升第一触控层120与第二触控层130相互对位的精确度。除此之外,上述的对位治具例如是具有多个对位标记,当第一触控层120欲配置于第一基材上110时,可将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外围区域的第一对位点D1对位于这些对位标记,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电极124例如是通过丝网印刷方式而被涂布于第一基层122上,且这些第一对位点D1例如是采用与第一图案化电极124相同的材料并通过相同的丝网印刷方式而被涂布于第一基层122上。类似地,第二图案化电极134例如是采用与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相同的材料并通过丝网印刷方式而被涂布于第二基层132上,且这些第二对位点D2例如是通过相同的丝网印刷方式而被涂布于第二基层132上。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但不限制利用尺寸为65吋或84吋的网印机在各第一基层122上印制第一图案化电极124并在各第二基层132上印制第二图案化电极134。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电极124、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第一对位点D1及第二对位点D2可通过其它适当制程而形成,第一对位点D1及第二对位点D2也可使用其它适当的材料制成,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8绘示图2的触控式投影幕的上视图。如图8所示,触控式投影幕100更可包括一外框170,外框170围绕图2所示的第一基材110、这些第一触控层120、这些第二触控层130及反射投影膜层140,以使触控式投影幕100的结构更为稳固。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局部侧视图。在图9的触控式投影幕200中,第一基材210、第一胶层250a、第一触控层220、第一基层222、第一图案化电极224、第二胶层250b、第二触控层230、第二基层232、第二图案化电极234、第三胶层250c、反射投影膜层24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4的第一基材110、第一胶层150a、第一触控层120、第一基层122、第一图案化电极124、第二胶层150b、第二触控层130、第二基层132、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第三胶层150c、反射投影膜层140的配置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触控式投影幕200与触控式投影幕100的差异在于,触控式投影幕200更包括一第二基材260及一第四胶层250d,第二基材260可为可挠性结构,第二基材260的材质例如为但不限制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第二基材260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230与反射投影膜层240之间。第二基材260通过第三胶层250c而胶合于这些第二触控层230,反射投影膜层240通过第四胶层250d而胶合于第二基材260,其中第四胶层250d也不需采用昂贵的光学胶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的触控式投影幕200例如为可挠性结构而让使用者能够卷收触控式投影幕200。通过在反射投影膜层240与这些第二触控层230之间增设第二基材260,可使第一触控层220及第二触控层230稳固地夹设于第一基材210与第二基材260之间,以避免第一触控层220及第二触控层230于卷收触控式投影幕200时产生非预期的变形、位移或于各基材与触控层之间产生缝隙,以增加触控式投影幕200于卷收时的结构稳定性。
图10及图11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触控层320及第二触控层330的局部上视图。图10所示的第一触控层320及图11所示的第二触控层330与图6所示的第一触控层120及图7所示的第二触控层130相似,差异在于,各第一电极线路组324a包括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C1,部分的第一电极线路L1’汇集于一第一子汇集线路C1,另一部分的第一电极线路L1’汇集于另一第一子汇集线路C1,且这些第一子汇集线路C1汇集于第一汇集线路324b。类似地,各第二电极线路组334a包括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C2,部分的第二电极线路L2’汇集于一第二子汇集线路C2,另一部分的第二电极线路L2’汇集于另一第二子汇集线路C2,且这些第二子汇集线路C2汇集于第二汇集线路334b。藉此,可依设计上的需求(如触控投影幕的尺寸或触控投影幕边缘布线区域的大小)对各第一触控层320进行裁切而将各第一电极线路组324a区分为分别对应两第一子汇集线路C1的具有较小节距的两电极线路组,并对各第二触控层330进行裁切而将各第二电极线路组334a区分为分别对应两第二子汇集线路C2的具有较小节距的两电极线路组。
以下将以图1至图3所示的触控式投影幕为例,对本发明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2是图1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流程图。请参考图12,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材110(步骤S602)。接着,提供多个第一触控层120,并将这些第一触控层120配置于第一基材110上,其中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一触控层120包括一第一基层122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124,第一图案化电极124配置于第一基层122上(步骤S604)。提供多个第二触控层130,并将这些第二触控层130配置于这些第一触控层120上,其中这些第二触控层130两两相邻排列,各第二触控层130包括一第二基层132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134,第二图案化电极134配置于第二基层132上(步骤S606)。最后,提供一反射投影膜层140,并将反射投影膜层140配置于这些第二触控层130上(步骤S60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层彼此相邻排列,多个第二触控层彼此相邻排列,且这些第二触控层叠设于这些第一触控层上,而可构成具有较大尺寸的触控感测层,以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操作介面(如触控式投影幕)。此外,本发明的所述触控层是应用于触控式投影幕而非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故所述触控层不需具有高透光率而可降低制程难度。另外,第一图案化电极的各第一电极线路及第二图案化电极的各第二电极线路都为线形结构而非面形结构,故不致过度增加电极的蚀刻制程所需时间并减少导电材料的使用量而可节省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仍属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需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另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及“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符号说明】
50:投影系统
52:投影装置
100、200:电子装置
110、210:第一基材
120、220、320:第一触控层
122、222:第一基层
124、224:第一图案化电极
124a、324a:第一电极线路组
124b、324b:第一汇集线路
130、230、330:第二触控层
132、232:第二基层
134、234:第二图案化电极
134a、334a:第二电极线路组
134b、334b:第二汇集线路
140、240:反射投影膜层
150a、250a:第一胶层
150b、250b:第二胶层
150c、250c:第三胶层
170:外框
250d:第四胶层
260:第二基材
C1:第一子汇集线路
C2:第二子汇集线路
D1:第一对位点
D2:第二对位点
L1、L1’:第一电极线路
L2、L2’:第二电极线路
I:影像光束
P1、P2:节距
S602、S604、S606、S608:步骤

Claims (39)

1.一种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材、多个第一触控层、多个第二触控层、以及一反射投影膜层,
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材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其中各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
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其中各所述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二基层上,
所述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其中一所述第二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所述第二触控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所述第一触控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胶层、一第二胶层及一第三胶层,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而胶合于所述第一基材,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而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所述反射投影膜层通过所述第三胶层而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二基材,其中所述第二基材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与所述反射投影膜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胶层、一第二胶层、一第三胶层及一第四胶层,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而胶合于所述第一基材,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而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基材通过所述第三胶层而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所述反射投影膜层通过所述第四胶层而胶合于所述第二基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投影幕为一可挠性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基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图案化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图案化电极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一汇集线路,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一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极线路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汇集线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极线路组包括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部分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一所述第一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所述第一子汇集线路,所述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汇集于所述第一汇集线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二汇集线路,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控制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线路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汇集线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线路组包括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部分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一所述第二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所述第二子汇集线路,所述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汇集于所述第二汇集线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各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各所述第一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各所述第二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第一触控层的面积彼此不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第二触控层的面积彼此不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控层的面积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控层的面积彼此不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基层上具有多个第一对位点,各所述第二基层上具有多个第二对位点,各所述第二基层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对位点对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基层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对位点。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框,其中所述外框围绕所述第一基材、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及所述反射投影膜层。
21.一种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第一基材;
提供多个第一触控层,并将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材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两两相邻排列,各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
提供多个第二触控层,并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两两相邻排列,各所述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二基层上;以及
提供一反射投影膜层,并将所述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各所述第一触控层的步骤包括:
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涂布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层上。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各所述第二触控层的步骤包括:
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涂布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层上。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
将各所述第一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一所述第二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所述第二触控层;以及
将各所述第二触控层部分地重叠于一所述第一触控层,且部分地重叠于另一所述第一触控层。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第一胶层,并通过所述第一胶层将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胶合于所述第一基材;
提供一第二胶层,并通过所述第二胶层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以及
提供一第三胶层,并通过所述第三胶层将反射投影膜层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第二基材,并将所述第二基材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与所述反射投影膜层之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第一胶层,并通过所述第一胶层将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胶合于所述第一基材;
提供一第二胶层,并通过所述第二胶层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
提供一第三胶层,并通过所述第三胶层将所述第二基材胶合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以及
提供一第四胶层,并通过所述第四胶层将所述反射投影膜层胶合于所述第二基材。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
使所述多个第二基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图案化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图案化电极之间。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各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一汇集线路,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一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外部电子元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各所述第一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线路,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间隔地平行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汇集线路。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各所述第一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层上形成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部分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一所述第一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所述第一子汇集线路,所述至少两第一子汇集线路汇集于所述第一汇集线路。
3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各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及多个第二汇集线路,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相互间隔且平行地排列并分别通过所述多个第二汇集线路而电连接至一外部电子元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各所述第二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二电极线路,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间隔地平行排列并汇集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汇集线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各所述第二电极线路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层上形成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部分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一所述第二子汇集线路,另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线路汇集于另一所述第二子汇集线路,所述至少两第二子汇集线路汇集于所述第二汇集线路。
3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线路组,各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线路组,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
使各所述第一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各所述第二电极线路组的延伸方向。
3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各所述第一触控层及各所述第二触控层的步骤包括:
在各所述第一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一对位点;以及
在各所述第二基层上形成多个第二对位点。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的步骤包括:
将各所述第二基层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对位点对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基层上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对位点。
3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式投影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外框,并配置所述外框以围绕所述第一基材、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及所述反射投影膜层。
39.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一触控式投影幕以及一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式投影幕包括一第一基材、多个第一触控层、多个第二触控层、以及一反射投影膜层,
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材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其中各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一第一基层及一第一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一图案化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层上;
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层上且两两相邻排列,其中各所述第二触控层包括一第二基层及一第二图案化电极,所述第二图案化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二基层上;
所述反射投影膜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层上;
所述投影装置投射一影像光束于所述触控式投影幕上,其中所述反射投影膜层将所述影像光束反射至一观看区域。
CN201510042595.1A 2015-01-28 2015-01-28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8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2595.1A CN105988609B (zh) 2015-01-28 2015-01-28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US14/819,409 US9921671B2 (en) 2015-01-28 2015-08-05 Touch projection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2595.1A CN105988609B (zh) 2015-01-28 2015-01-28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609A true CN105988609A (zh) 2016-10-05
CN105988609B CN105988609B (zh) 2019-06-04

Family

ID=5643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259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8609B (zh) 2015-01-28 2015-01-28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21671B2 (zh)
CN (1) CN1059886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039A (zh) * 2020-06-14 2020-08-25 深圳天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工学智能学习桌
CN113495640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3536B (zh) 2015-03-13 2016-10-1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式投影幕及觸控式投影系統
CN105182676B (zh) * 2015-09-08 2017-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幕布、触控屏投影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5224157A (zh) * 2015-11-20 2016-01-06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玻璃电子白板
US11507240B2 (en) * 2020-04-20 2022-11-22 Higgstec Inc. Touch sens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959A (zh) * 2012-11-21 2013-03-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投影显示的大尺寸显示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03970333A (zh) * 2013-01-29 2014-08-06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JP5573551B2 (ja) * 2010-09-28 2014-08-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ボード用の反射スクリーン、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ボード、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ボード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10716B1 (ko) 2000-12-29 2005-08-3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일체형 엘시디
JP2003005617A (ja) 2001-02-23 2003-01-08 Denso Corp ホログラム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テレビ電話
JP4468061B2 (ja) 2004-04-30 2010-05-2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US9442600B2 (en) 2005-12-19 2016-09-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itive projection screen
KR101360206B1 (ko) 2007-03-16 2014-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하우징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TWM339050U (en) 2008-03-28 2008-08-21 Young Fast Optoelectronics Co Portable screen having a touch controlled sensing structure
CN101694604A (zh) 2009-10-14 2010-04-1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I423096B (zh) 2010-04-01 2014-01-11 Compal Communication Inc 具可觸控投影畫面之投影系統
KR101675844B1 (ko) * 2010-06-10 2016-1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760123B2 (en) * 2010-08-06 2017-09-12 Dynavox Systems Llc Speech generation device with a projected display and optical inputs
US9122088B2 (en) 2011-03-31 2015-09-0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Capacitance type touch screen
CN202171790U (zh) 2011-07-19 2012-03-21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触摸屏电极引出结构
JP2013041350A (ja) * 2011-08-12 2013-02-28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テーブルシステム
CN102646001A (zh) 2012-03-26 2012-08-22 苏州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投影布及其成像触控系统
US9164548B2 (en) 2012-04-13 2015-10-20 Htc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KR20130119041A (ko) * 2012-04-23 2013-10-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US8791926B2 (en) * 2012-07-09 2014-07-29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jection touch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positioning object according to intensity different of fluorescent light beams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407436A (zh) 2012-08-10 2014-02-16 Wintek Corp 觸控感測結構及觸控裝置
US9395836B2 (en) 2012-10-01 2016-07-19 Atm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orders of a touch sensor
US20140104185A1 (en) 2012-10-15 2014-04-17 Htc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999958B1 (ko) * 2013-05-22 201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TWM470320U (zh) 2013-08-16 2014-01-11 Teco Nanotech Co Ltd 投影式觸控顯示裝置
KR101613773B1 (ko) 2013-11-04 2016-04-19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5083029A1 (en) 2013-12-02 2015-06-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50075908A (ko) * 2013-12-26 2015-07-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73551B2 (ja) * 2010-09-28 2014-08-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ボード用の反射スクリーン、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ボード、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ボードシステム
CN102967959A (zh) * 2012-11-21 2013-03-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投影显示的大尺寸显示屏幕的制备方法
CN103970333A (zh) * 2013-01-29 2014-08-06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5640A (zh) * 2020-04-01 2021-10-12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
CN111568039A (zh) * 2020-06-14 2020-08-25 深圳天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工学智能学习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609B (zh) 2019-06-04
US20160216789A1 (en) 2016-07-28
US9921671B2 (en)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8609A (zh)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18114B (zh) 智能手机
CN205334426U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8432376B2 (en) Patterned resistive touch panel
KR101093651B1 (ko) 금속박막을 이용한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57694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252132A1 (en) Touch window having improved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JP2009009249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2方式併用タッチパネル
CN105393196A (zh)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582172A (zh) 光分布可控触摸板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00000803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x and y axis traces
JP700725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409515B2 (ja) 静電容量センサ
KR20190044625A (ko) 터치 패널용 부재
CN107544627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KR101138380B1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275650A (zh) 触摸感应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母板
KR101462147B1 (ko) 서브 전극 라인을 포함하는 메쉬 전극 패턴을 가지는 터치 스크린 제조방법
WO2018145435A1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touch panel
JP2012221120A (ja) タッチパネル
KR20120039884A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3122936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6502448A (zh) 触控式投影幕及投影系统
CN111414101A (zh) 触摸屏和拼接式显示装置
CN210402300U (zh) 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