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8501B -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8501B
CN105988501B CN201510089888.5A CN201510089888A CN105988501B CN 105988501 B CN105988501 B CN 105988501B CN 201510089888 A CN201510089888 A CN 201510089888A CN 105988501 B CN105988501 B CN 105988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mos
converting units
voltage
current source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9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8501A (zh
Inventor
陈春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0898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8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8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8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所述电流源包括:基准电流源、第一I‑V转换单元和第一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一镜像结构、第二I‑V转换单元和第二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二镜像结构、第三I‑V转换单元和第三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三镜像结构。所述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输出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流源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高精度电流源的应用,例如电流源可以应用于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Convertor,DAC)是数字世界和模拟世界之间的桥梁。人类生活在模拟世界中,虽然数字器件及设备的比重日益增强,但是DAC的发展仍是必不可少的。DAC现已广泛用于多种领域,从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到民用通信、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都涉及到DAC的应用。随着集成电路的SOC(System On Chip)趋势,对实现高性能嵌入化的DAC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电流源的精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电流源输出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源。所述电流源包括:基准电流源、第一I-V转换单元和第一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一镜像结构、第二I-V转换单元和第二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二镜像结构、第三I-V转换单元和第三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三镜像结构;
所述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I-V转换单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二电压,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基准电流源包括:NMOS管、放大器、电阻;
所述放大器的一输入端适于连接至参考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源极,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栅极;
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所述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镜像结构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像结构包括:第五NMOS管和第六NMOS管;
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第三镜像结构包括: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以及第十PMOS管;
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七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十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七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PMOS管的漏极相连接;
所述第八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八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八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八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九PMOS关的栅极;
所述第九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九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十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十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DAC的偏置电路,包括:
电流源、第十一PMOS管、第十二P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所述第十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控制电压,所述第十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第十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电压,所述第十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使用三组V-I转换单元和I-V转换单元,使得作为电流源输出端的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电压,而与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相连的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电压,从而与电流源输出端相连的外部电路不会对基准电流源产生干扰;由于第三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至第三电压,属于同一个电压域,从而减少电流源输出电流受电压变化影响,提高电流源输出电流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流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准电流源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一镜像结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二镜像结构;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三镜像结构;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DAC偏置的输出电路;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DAC的偏置电路;
图8是传统的电压偏置(VOLTAGE BIAS)电路;
图9是传统的电压型偏置的仿真结果;
图10是如图7所示的电流源的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目前电流源的精度有待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三组V-I转换单元和I-V转换单元,使得作为电流源输出端的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电压,而与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相连的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电压,从而与电流源输出端相连的外部电路不会对基准电流源产生干扰;由于第三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至第三电压,属于同一个电压域,从而减少电流源输出电流受电压变化影响,提高电流源输出电流的精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流源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源进行说明。
电流源10包括:基准电流源14、第一I-V转换单元111和第一V-I转换单元112组成的第一镜像结构11、第二I-V转换单元121和第二V-I转换单元122组成的第二镜像结构12、第三I-V转换单元131和第三V-I转换单元132的第三镜像结构13。其中:
第一I-V转换单元111的第一输入端与基准电流源14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I-V转换单元111的第二输入端适于通过端口P11连接至第一电压,第一I-V转换单元111的电压输出端与第一V-I转换单元112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第一V-I转换单元112的第一输入端适于通过端口P11连接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11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I-V转换单元121的第一输入端;
第二I-V转换单元121的第二输入端适于通过端口P12连接至第二电压,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12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至第二V-I转换单元122的电压输入端,第二V-I转换单元12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三I-V转换单元131第一输入端;
第三I-V转换单元131的第二输入端适于通过端口P3连接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131的电压输出端与第三V-I转换单元132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第三V-I转换单元132的第一输入端适于通过端口P13连接至第三电压,第三V-I转换单元132的输出端Pout作为电流源10的输出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三组V-I转换单元和I-V转换单元,使得作为电流源输出端的第三V-I转换单元13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电压,而与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相连的第一I-V转换单元1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电压,从而与电流源输出端相连的外部电路不会对基准电流源产生干扰;由于第三I-V转换单元131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V-I转换单元132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至第三电压,属于同一个电压域,从而减少电流源10输出电流受电压变化影响,提高电流源10输出电流的精度。
在具体实施中,基准电流源可以是多种不同结构的基准电流源。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准电流源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图2进行详细说明。
基准电流源20包括:NMOS管M21、放大器21、电阻R21。其中:
放大器20的正相输入端适于通过端口P21连接至参考电压源(图中未示出)的输出电压,负向输入端连接至NMOS管M21的源极,放大器21的输出端连接至NMOS管M21的栅极;
NMOS管M21的源极连接至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端口P22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NMOS管M21的漏极作为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也就是P23。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镜像结构包括:第一I-V转换单元和第一V-I转换单元,可以是简单电流镜、共源共栅电流镜、低压电流镜或其他形式电流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一镜像结构,下面结合图3进行说明。
第一镜像结构30包括:第一PMOS管M31、第二PMOS管M32、第三PMOS管M33、第四PMOS管M34。其中:
第一PMOS管M31的漏极通过端口P32连接至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PMOS管M32的栅极,第一PMOS管M31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PMOS管M32的漏极,第一PMOS管M31的栅极连接至第四PMOS管M34的栅极;
第二PMOS管M32的源极适于通过端口P3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第二PMOS管M32的栅极连接至第三PMOS管M33的栅极;
第三PMOS管M33的源极适于通过端口P3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第三PMOS管M33的漏极连接至第四PMOS管M34的源极;
第四PMOS管M34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也就是图中端口P33。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镜像结构包括:第二I-V转换单元和第二V-I转换单元,可以是简单电流镜、共源共栅电流镜、低压电流镜或其他形式电流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二镜像结构,下面结合图4进行说明。
第二镜像结构40包括:第五NMOS管M41和第六NMOS管M42,其中第五NMOS管M41的漏极通过端口P41连接至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第五NMOS管M41的栅极与第五NMOS管M41的漏极、第六NMOS管M42的栅极相连接,第五NMOS管M41的源极适于通过端口P43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第六NMOS管M42的源极适于通过端口P43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第六NMOS管M42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镜像结构包括:第二I-V转换单元和第二V-I转换单元,可以是简单电流镜、共源共栅电流镜、低压电流镜或其他形式电流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三镜像结构,下面结合图5进行说明。
第三镜像结构50包括:第七PMOS管M51、第八PMOS管M52、第九PMOS管M53以及第十PMOS管M54。其中:
第七NMOS管M51的漏极通过端口P52与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七NMOS管M51的栅极与第七NMOS管M51的漏极、第十NMOS管M54的栅极相连接,第七NMOS管M51的源极与第八NMOS管M52的漏极相连接;
第八NMOS管M52的漏极与第八NMOS管M52的栅极相连接,第八NMOS管M52的源极适于通过端口P51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第八NMOS管M5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九PMOS管M53的栅极;
第九NMOS管M53的源极适于通过端口P51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第九NMOS管M53的漏极连接至第十NMOS管M54的源极;
第十NMOS管M54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如图中P5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DAC的偏置电路,包括:前述电流源和用于DAC偏置的输出电路。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DAC偏置的输出电路,包括:第十一PMOS管M61、第十二PMOS管M62、第一电阻R61、第二电阻R62。其中:
第十一PMOS管M61的源极通过端口P61连接至所述电流源(图中未示出)的输出端,第十一PMOS管M61的栅极连接至第一控制电压,第十一PMOS管M61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电阻R61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OP,第一电阻R61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端口P64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第十二PMOS管的源极通过端口P61连接至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第十二PMOS管M62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电压,第十二PMOS管M62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R62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62的另一端适于通过端口P65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由于工艺中的金属线等存在寄生的电阻,在电流流过时会产生压降,这样电源线在到达IC是会产生电源损失。对于应用在视频领域的DAC而言,由于输出几十毫安的电流,这样的电源损失会更严重。那么不同的DAC,或同一个DAC的不同通道之间,输出会存在误差,这样的误差会使视频信号变差。本发明实施例在传统DAC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偏置电路,改变输出的实现方式,进而在存在电源损失的情况下,使DAC的输出误差变小,保持视频信号优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DAC的偏置电路如图7所示,包括:NMOS管M0、放大器OPAMP、电阻R0、第一PMOS管M2、第二PMOS管M1、第三PMOS管M7、第四PMOS管M8、第五NMOS管M9和第六NMOS管M10、第七PMOS管M12、第八PMOS管M11、第九PMOS管M3以及第十PMOS管M4、第十一PMOS管M5、第十二PMOS管M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三PMOS管M7、第四PMOS管M8、第五NMOS管M9和第六NMOS管M10组成电流偏置电路CURRENT BIAS的核心电路71,第九PMOS管M3以及第十PMOS管M4、第十一PMOS管M5、第十二PMOS管M6,电阻R1、R2组成DAC的单位电流源电路MSB(Most Significant Bit)72。
其中标准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也就是偏置电流IB由下式得出:IB=VREF/R0。
其中VREF为精度比较高的参考电压,R0为精度比较高的片外电阻。这样IB就为不随电源电压VDD变化的准确的偏置电流。
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MSB通过设置第七PMOS管M12和第十PMOS管M4的尺寸比例、以及第八PMOS管M11和第九PMOS管M3的尺寸比例均为1,则IMSB=IB。这样通过开关控制信号SC和SCB控制流过PMOS管M5,M6的电流,得到输出电压VOP=IMSB*R1=IB*R1或者VON=IMSB*R2=IB*R2。这里第十一PMOS管M5、第十二PMOS管M6不能同时导通。
根据MOS管饱和区的电流公式,PMOS管M11和M3的饱和电流IMSB=0.5*μp*Cox*(W11/L11)*(VDDIO-VB3-VTHP11)2=0.5*μp*Cox*(W3/L3)*(VDDIO-VB3-VTHP3)2,其中μp为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的栅氧电容,W11/L11为M11的宽长比,VTHP11为M11的阈值电压,W3/L3为M3的宽长比,VTHP3为M3的阈值电压,VDDIO为MSB的电源电压,VB3为M11和M3的栅极电压。这里VTHP11=VTHP3,设置W11/L11=W3/L3,那么IMSB就不会受到电源电压VDDIO的影响而等于偏置电流IB。
传统的电压偏置(VOLTAGE BIAS)电路如图8所示,其中PMOS管M1、M2共同组成VOLTAGE BIAS的核心电路81。右边的MSB电路82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偏置电路相同。偏置电流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置电流相同,都是IB=VREF/R0。
根据MOS管饱和区的电流公式,第二PMOS管M1的饱和电流为IB=0.5*μp*Cox*(W1/L1)*(VDD-VB1-VTHP1)2;M3的饱和电流为IMSB=0.5*μp*Cox*(W3/L3)*(VDDIO-VB1-VTHP3)2,其中μp为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的栅氧电容,W1/L1为M1的宽长比,VTHP1为M1的阈值电压,W3/L3为M3的宽长比,VTHP3为M3的阈值电压,VDDIO为MSB的电源电压,VB1为M11和M3的栅极电压。这里VTHP11=VTHP3,设置W11/L11=W3/L3。
由于制造工艺存在寄生电阻,流过寄生电阻产生电压压降,由于流过VDD和VDDIO的电流不等,又很难调整寄生电阻的大小,这样这里的VDD和VDDIO就会存在压差ΔV,那么IB≠IMSB。
这样,DAC的输出电流IMSB就会随着压差ΔV的不同而不同,降低了DAC的高性能可靠性,在产品上就会存在视频信号变差的风险,造成客户量产失败。
图9给出了传统的电压型偏置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如图8所示的传统DAC单位电流源MSB随电源电压压差也就是VDD和VDDIO的压差ΔV的变化范围为333.9uA。图10给出了如图7所示的电流源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DAC单位电流源MSB随电源电压压差ΔV的变化范围明显减小,只有0.48uA。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三组V-I转换单元和I-V转换单元,使得作为电流源输出端的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三电压,而与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相连的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电压,从而与电流源输出端相连的外部电路不会对基准电流源产生干扰;由于第三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均连接至第三电压,属于同一个电压域,从而减少电流源输出电流受电压变化影响,提高电流源输出电流的精度。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流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流源、第一I-V转换单元和第一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一镜像结构、第二I-V转换单元和第二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二镜像结构、第三I-V转换单元和第三V-I转换单元组成的第三镜像结构;
所述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I-V转换单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二电压,所述第二I-V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I-V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第三V-I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适于连接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流源包括:NMOS管、放大器、电阻;
所述放大器的一输入端适于连接至参考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源极,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栅极;
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所述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像结构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
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像结构包括:第五NMOS管和第六NMOS管;
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N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第六N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六N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像结构包括: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以及第十PMOS管;
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七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十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七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PMOS管的漏极相连接;
所述第八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八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八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八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九P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九PMOS管的源极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九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十P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十P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三V-I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6.一种用于DAC的偏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流源、第十一PMOS管、第十二P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所述第十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控制电压,所述第十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偏置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第十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控制电压,所述第十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并作为所述偏置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适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
CN201510089888.5A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Active CN105988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9888.5A CN105988501B (zh)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9888.5A CN105988501B (zh)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501A CN105988501A (zh) 2016-10-05
CN105988501B true CN105988501B (zh) 2018-02-16

Family

ID=5703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9888.5A Active CN105988501B (zh) 2015-02-27 2015-02-27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85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935A (zh) * 2018-01-26 2018-06-29 延安大学 一种用于宽带无线局域网的宽频带的数模转换器
CN112327991A (zh) * 2020-11-19 2021-02-05 垣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电流源电路与信号转换芯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077A (zh) * 2009-08-28 2011-04-06 索尼公司 模拟数字转换器与固态成像设备
CN102128679A (zh) * 2009-04-06 2011-07-20 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检测电路及其方法
CN102411113A (zh) * 2010-08-17 2012-04-11 原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
CN102591401A (zh) * 2012-03-16 2012-07-18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内建数字电源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7211B (en) * 2006-03-06 2009-03-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Current source with adjustabl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urrent with specific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8679A (zh) * 2009-04-06 2011-07-20 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检测电路及其方法
CN102006077A (zh) * 2009-08-28 2011-04-06 索尼公司 模拟数字转换器与固态成像设备
CN102411113A (zh) * 2010-08-17 2012-04-11 原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
CN102591401A (zh) * 2012-03-16 2012-07-18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内建数字电源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501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7450B (zh) 一种电流采样电路及方法
CN108958345B (zh) 差分参考电压缓冲器
CN202548685U (zh)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CN104901674B (zh) 电流模式四象限cmos模拟乘法电路
CN105988501B (zh) 一种电流源及用于dac的偏置电路
CN104101764B (zh) 一种应用于dc‑dc转换器的新型电感电流检测电路
CN107300943B (zh) 一种偏置电流产生电路
CN108563274B (zh) 一种连续可调分贝线性可变增益电路结构
CN103944554B (zh)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及数模转换器
CN104426525A (zh) 信号产生装置
CN106026954B (zh) 运算放大器频率补偿电路
CN106055007B (zh) 一种具有失调抑制与温度补偿的亚阈值cmos基准电压源电路
CN107565928A (zh) 一种高倍增系数的电容倍增器
CN103458586B (zh) 跨导放大器及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1995900B (zh) 一种用于连续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坡度电压生成器
CN103926966B (zh) 低压的带隙基准电路
CN102545907B (zh) 数模转换器
CN201828845U (zh) 用于连续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坡度电压生成器
CN101090267A (zh) 高线性度宽输入范围可变增益单象限cmos乘法器
CN105739586B (zh) 一种电流基准源电路
Popa Low-voltage CMOS current-mode exponential circuit with 70 dB output dynamic range
CN105094205B (zh) 电流舵结构的补偿电路和电流镜像电路
CN106708165A (zh) 一种电流源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03647518B (zh) 用于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的可调输入误差放大器
CN102104386B (zh) 电压加法器电路和d/a转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