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5612B -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5612B
CN105985612B CN201510044905.3A CN201510044905A CN105985612B CN 105985612 B CN105985612 B CN 105985612B CN 201510044905 A CN201510044905 A CN 201510044905A CN 105985612 B CN105985612 B CN 105985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lm
phthalic acid
acid
metal surfa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49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5612A (zh
Inventor
谢龙
丁丽萍
陈红星
白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0449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5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5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5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5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酯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酯薄膜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和第四组份共聚后经双向拉伸而制成,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第四组份=(135‑165):(148‑194):(11‑15):(0.01‑12);所述第四组份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和偏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聚酯薄膜具有高温不变形,阻隔性好,耐腐蚀、易印刷、有持久表面张力且具有与金属表面贴合不易脱落,高温无析出物对内容物无污染、不粘连、安全卫生等。

Description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薄膜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金属包装行业可贴合在金属表面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具有持久高表面张力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外已有一大批著名的生产PET材料及PET设备的公司,1987年PET的世界产量已跃居工程塑料的第五位。从PET的分子链结构可知,PET分子链是由很多刚性的苯环及与其共轭的羰基以及柔性碳氧键、碳碳键组成的线性大分子,PET本身应当具有好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又由于结构的规整性,PET是结晶高分子,使得PET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大大提高;分子链的刚性及线性赋予了它的可纺性及尺寸稳定性。从结构可以预测PET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这使得它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①工程塑料;②膜材料;③纤维(即涤纶纤维);④涂料。
双向拉伸聚酯膜是PET材料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PET本身具有优异的性能,双向拉伸聚酯薄(BOPET)膜的性能也十分突出,然而PET分子链本身是刚性的,加之生产过程中的热定型使得其结晶度高导致熔点比较高,很难与金属表面贴合。如果能够解决BOPET膜的自身结晶度高难以与金属表面贴合的问题,则减少喷涂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及轻量化、以及在钢板覆合膜应用中的简化工艺,将在大幅度降低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常情况下采用多层薄膜复合的方式在薄膜的表面引入高表面张力层(EP2374593)或粘接层(WO200899891,JP2001315282,JP2011110903,WO200007815),或者采用多层复合的非聚酯类薄膜(IN1999DE01081)应用于金属覆膜的应用。
检索结果表明,仅较少报道可直接热复合于金属表面的聚酯薄膜,但既有优秀的阻隔性、耐腐蚀性,又同时具有持久表面张力且无高温无析出物的单层聚酯薄膜暂无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聚酯薄膜不经表面处理难以具有持久表面张力且不易与金属表面贴合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使该聚酯薄膜具有高温不变形,阻隔性好,耐腐蚀、易印刷、有持久表面张力且具有与金属表面贴合不易脱落,高温无析出物对内容物无污染、不粘连、安全卫生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和第四组份共聚后经双向拉伸而制成,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第四组份=(135-165):(148-194):(11-15):(0.01-12);所述第四组份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和偏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优选的是,所述聚酯薄膜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和第四组份共聚后经双向拉伸而制成,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第四组份=(135-165):(148-194):(11-15):(1-3.5)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优选的是,所述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为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或者间苯二甲酸-5-磺酸锂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优选的是,所述聚酯薄膜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和新戊二醇共聚后经双向拉伸而制成,各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135-165):(148-194):(11-15):(0.01-5):(0.01-3.5):(1-3.5)。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所述聚酯薄膜的表面张力为>45达因/厘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化学改性聚酯的制备:
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第四组份按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第四组份=(135-165):(148-194):(11-15):(0.01-12),再加入催化剂,N2作为保护气,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75-260℃,共聚时间为1-3h,将压力泄至常压;再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40-310℃,压力降到50-100Pa开始真空缩聚,真空缩聚时间为1.6-2.3h,得到聚酯熔体,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2)薄膜制备方法:
将步骤(1)得到的化学改性聚酯在沸腾床上烘干,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铸片,铸片先纵向拉伸,然后横向拉伸,最后热定型,所述热定型的温度为150~230℃,时间为6~14s,最后薄膜冷却、收卷,得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选自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钛系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6-80ppm,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钛系类催化剂选自钛酸酯,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钛原子的重量为6ppm。
所述钛酸酯可以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第四组份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和偏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各段温度为250~270℃,模头温度为270~285℃,挤出机螺杆转速为45~50r/min,铸片厚度为0.15~0.25mm。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2)中铸片先纵向拉伸,拉伸温度为70~80℃,拉伸比为3~4,然后横向拉伸后热定型,拉伸温度为95~105℃,拉伸比2.5~3.5。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方式制备的聚酯类聚合物薄膜,所述聚酯类聚合物具有特定的性质,比如表面张力、玻璃转变温度或熔点、拉伸模量和熔体粘度。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以从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物质的范围很宽的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基质中选择: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偏苯三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间苯二甲酸-5-磺酸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0.01~3.5%(1,4-环己烷二甲醇的摩尔含量是占原料总量的0.01~3.5%)、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钾)或间苯二甲酸-5-磺酸锂摩尔含量为0.01~10.0%(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钾,锂)的摩尔含量是占原料总量的0.01~10.0%)、其中新戊二醇摩尔含量为0.01~8%。薄膜母料的制备方法可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制备薄膜母料,母料经过双向拉伸方式制成具有持久表面张力(≥45达因/厘米)适于与金属表面贴合的聚酯类聚合物薄膜,该薄膜具有较低的热收缩率,较强的抗拉性能,与金属板复合后能保持较好的塑性,且在蒸煮测试中不发生薄膜和基板脱离现象。
本发明所述化学改性是以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为主要成分进行共聚,在共聚中引入第四组分,第四组分中酸可以是萘二羧酸、联苯-4,4'-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六氢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二苯基砜二羧酸、5-磺酸基间苯二酸、等芳香族二元酸,也可以是草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癸烷二羧酸、马来酸、富马酸、二聚酸等的脂肪族二元酸,也可以是p-对氧基安息香酸等的羟基羧酸、1,4-环己烷二甲醇等的脂环族酸,还可以是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酯-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钾、间苯二甲酸-5-磺酸锂等磺酸盐。能够使用的上述第四组分二元酸以及那些酯衍生物的量最好在4mol%以下,以保持其热稳定性。除乙二醇成分能够使用之外,第四组分中醇可以使用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也可以是1,4-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元醇,也可以是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合物,双酚S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的芳香族二元醇,也可以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聚合醇。在此,能够使用的上述第四组分二元醇的量最好在5mol%以下以避免破坏其热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是三官能团以上的多元酸以及多元醇,例如:偏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连苯三甲酸,1,1,2,2-乙烷四羧酸,1,1,2-乙烷三羧酸,1,3,5-戊烷三羧酸,1,2,3,4-环戊烷四羧酸,联苯-3,4,3',4'-四偏苯三甲酸等的多元酸,以及季戊四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1,2,6-己三醇,山梨糖醇,1,1,4,4-TETRAKIS(羟甲基)1,4-环己烷二甲醇等的多元醇,或者少量的酰胺键化合物。使用以上物质其含量在0.5mol%以下以避免破坏其热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聚合反应中所使用的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钛系催化剂中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覆合的具有持久高表面张力的聚酯薄膜,该薄膜可以通过化学改性普通PET的方法制备薄膜母料,后经双向拉伸工艺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具有持久表面张力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酯薄膜是利用改性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母料,经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利用化学改性分子链设计与嵌入手段改性而成,其作用机理是引入新官能团破坏普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刚性结构,促使结晶度下降而具有可直接热封性;同时引入亲水性和碱溶性基团,大幅度增加聚酯薄膜表面张力(≥45达因/厘米)并具有持久恒定的性,提高与金属表面的持久粘附性。此薄膜无需表面处理就能保证持久的表面张力,在低温(120~240℃)与金属可直接热封无需胶黏剂,环保安全。
本发明聚酯薄膜具有高温不变形、阻隔性好、耐腐蚀、易印刷、与金属表面复合不易脱落且高温无析出物,对内容物无污染、不粘连等特点,可广泛的用于与各种金属板材进行复合制备包装罐。
本发明提供的聚酯薄膜制备方法不需要涂布设备,利用普通双向拉膜设备就可以实现,成本较低,适合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35:160:12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三氧化二锑(摩尔含量为80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3.5%、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摩尔含量为0.01%,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制备方法:将得到的母料沸腾床上烘干4小时,烘干温度120~160℃,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铸片,挤出机螺杆各段温度为250~270℃,模头温度为270~285℃,挤出机螺杆转速为45~50r/min,铸片厚度为0.15~0.25mm。铸片先纵向拉伸,拉伸温度为70~80℃,拉伸比为3~4,然后横向拉伸后热定型,拉伸温度为95~105℃,拉伸比2.5~3.5,热定型温度为150~230℃,时间为6~14s,最后薄膜冷却、收卷、分切待用。
制备好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在压力2~10Kg温度180~240℃下热贴合在0.10~0.40mm的薄金属板表面制得覆膜金属板。
实施例2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50:180:14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三氧化二锑(摩尔含量为40ppm)、钛酸酯(摩尔含量为3ppm)为催化剂,其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摩尔含量为3.8%,用N2置换,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75℃,大约1.5h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所述钛酸酯可以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等。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3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58:168:15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和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三氧化二锑(摩尔含量为40ppm)、钛酸酯(摩尔含量为3ppm)为催化剂,其中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总摩尔含量为2.5%,用N2置换,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75℃,大约1.4h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7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4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65:192:11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醋酸锑(摩尔含量为80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1%,其中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总摩尔含量为1.5%,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5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40:190:13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三氧化二锑(摩尔含量为40ppm)、钛酸酯(摩尔含量为3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0.01%,其中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总摩尔含量为3%,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6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50:180:12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钛酸酯(摩尔含量为6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3%,其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总摩尔含量为0.5%,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所述钛酸酯可以为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等。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7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55:175:13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醋酸锑(摩尔含量为80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0.05%、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总摩尔含量为3.5%,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8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35:182:15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钛酸酯(摩尔含量为6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0.01%、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总摩尔含量为5%,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9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48:180:15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三氧化二锑(摩尔含量为80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2%,其中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总摩尔含量为1%,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实施例10
实验在10L反应釜中进行,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150:188:12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再加入催化剂、1,4-环己烷二甲醇、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乙二醇锑(摩尔含量为80ppm)为催化剂,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摩尔含量为2%,其中偏苯三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总摩尔含量为4%,用N2作为保护气,在0.1MPa的气体压力下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85℃,大约两小时待有酯化水明显减少时,将压力泄至常压,完成酯化反应。接下来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80℃,压力降到100Pa开始真空缩聚,缩聚1.8h,得到聚酯熔体,水槽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覆膜板的制备方法同应用实例1。
效果实施例:
将1-10所制得的聚酯薄膜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厚度测试、热收缩率测试,覆膜板进行冲杯测试。
薄膜拉伸性能测试利用UTM2502型电子拉伸机,测试按GB13022-91标准进行制样,样品规格:20015mm的长条,每组测试样品为10条,测试时夹具间距为100mm,拉伸速度为100mm/min。分别测试薄膜纵向和横向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薄膜厚度测试利用MAHR型测厚仪以GB/T 6672标准测定。每组测试样品为5层,取平均值。
热收缩率是衡量薄膜在高温情况下保持尺寸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数值越小,说明薄膜热稳定性越好,本实验将100×100mm的薄膜平放入150℃恒温箱中30min,冷却至室温,分别测量膜纵横向长度的变化,计算热收缩率。每组试样取5张膜。
计算公式:T=(L1-L0)/L1×100
式中T为热收缩率;L1为加热前长度,mm;L0为加热后长度,mm。
表面张力测试标准为:JISK-6763-71,具体方法如下:配制具有一系列各种表面张力值的混合液,然后用清洁棉球棒蘸取混合液,在膜表面涂布约6cm2液膜,若液膜保持2s以上不破,则表明该膜的表面张力比所用的混合液要大,继续用更高表面张力的溶液进行尝试,反之若液膜破裂则表明该膜表面张力小于混合液,用较低表面张力值的液体进行尝试,直至达到临界条件,前一档混合液能铺展,但更高一档的混合液不能,那么前一档混合液的表面张力就是该膜的表面张力。
冲杯试验是利用一定规格的钢球或球状冲头,向周边具有10kN夹紧力的试样施加压力,直到试样产生穿透裂缝为止,此时冲头压入深度(mm),即为板材的杯突值,此杯突值用来判断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本文利用GBW-60B型冲杯试验机按照GB/T 4156-2007标准制样测试金属覆膜板塑性变形性能。
表1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物理性能
注:MD为纵向,TD为横向。
本发明是利用本体改性的方法,在分子链设计时就加入具有保持持久表面张力第四组分,所以不会因储存时间的加长而表面张力退化。对实例1-10进行表面张力测试,测试结果均在50-52达因/厘米之间。
冲杯实验机将贴合聚酯薄膜的薄铁板1-10冲成直径30mm、深8mm的杯形试样,冲击过程中聚酯薄膜与金属基板之间无分离、龟裂、脱粘现象。另将该杯在121℃蒸馏水中蒸煮30min,聚酯薄膜表面不起皱、不与金属基板分离。

Claims (10)

1.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和第四组份共聚后经双向拉伸而制成,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第四组份=(135-165):(148-194):(11-15):(0.01-12);所述第四组份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和偏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为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5-磺酸钾或者间苯二甲酸-5-磺酸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由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和新戊二醇共聚后经双向拉伸而制成,各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135-165):(148-194):(11-15):(0.01-5):(0.01-3.5):(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的表面张力为>45达因/厘米。
5.一种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化学改性聚酯的制备:
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第四组份按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投料摩尔比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第四组份=(135-165):(148-194):(11-15):(0.01-12),再加入催化剂,N2作为保护气,搅拌加热升温,控制温度175-260℃,共聚时间为1-3h,将压力泄至常压;再升温降压,反应釜内升温至240-310℃,压力降到50-100Pa开始真空缩聚,真空缩聚时间为1.6-2.3h,得到聚酯熔体,冷却切粒得到化学改性聚酯;
(2)薄膜制备方法:
将步骤(1)得到的化学改性聚酯在沸腾床上烘干,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铸片,铸片先纵向拉伸,然后横向拉伸,最后热定型,所述热定型的温度为150~230℃,时间为6~14s,最后薄膜冷却、收卷,得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钛系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6-80ppm,基于生成的聚酯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份选自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和偏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各段温度为250~270℃,模头温度为270~285℃,挤出机螺杆转速为45~50r/min,铸片厚度为0.15~0.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铸片先纵向拉伸,拉伸温度为70~80℃,拉伸比为3~4,然后横向拉伸后热定型,拉伸温度为95~105℃,拉伸比2.5~3.5。
CN201510044905.3A 2015-01-29 2015-01-29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985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905.3A CN105985612B (zh) 2015-01-29 2015-01-29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905.3A CN105985612B (zh) 2015-01-29 2015-01-29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5612A CN105985612A (zh) 2016-10-05
CN105985612B true CN105985612B (zh) 2018-06-01

Family

ID=5703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905.3A Active CN105985612B (zh) 2015-01-29 2015-01-29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5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7616B (zh) * 2017-05-05 2020-09-15 杭州大华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印刷型覆铁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4206A (zh) * 2017-12-29 2018-05-15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表面张力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53939B1 (ko) * 2018-02-07 2023-07-11 에스케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공중합 포화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코팅 조성물
CN109054008B (zh) * 2018-08-20 2021-01-01 黄山市徽州康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黄变haa体系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32869A (zh) * 2018-09-13 2019-01-18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petg改性共聚酯
CN110922574A (zh) * 2018-09-19 2020-03-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食品包装的具有持久高表面张力的覆膜铁及制备方法
CN110920168B (zh) * 2018-09-19 2021-02-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聚酯薄膜及覆膜金属板
CN110920170A (zh) * 2018-09-19 2020-03-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聚酯薄膜及覆膜金属板
CN109776771A (zh) * 2019-01-10 2019-05-21 山东中塑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收缩膜用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0882A (zh) * 2009-11-24 2011-05-25 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 用于贴合在金属薄板表面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64574A (zh) * 2012-12-07 2013-03-13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994A (zh) * 2012-11-22 2014-06-04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碱溶性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7776A (ja) * 1992-10-01 1994-04-19 Teijin Ltd 積層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0882A (zh) * 2009-11-24 2011-05-25 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 用于贴合在金属薄板表面的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33994A (zh) * 2012-11-22 2014-06-04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碱溶性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964574A (zh) * 2012-12-07 2013-03-13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5612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5612B (zh) 用于与金属表面直接进行热复合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1773256B2 (en) Polymer composition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rmoformed articles
US9333692B2 (en) Hydrolysis resistant polyester films
CN105504253B (zh) 一种硅氧烷‑聚酯共聚物树脂、硅氧烷‑聚酯共聚物复合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894102A (zh) 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及热收缩性标签
CN103203934A (zh) 一种热收缩共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582141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CN109476857A (zh) 密封剂膜和其制备方法
US20130139883A1 (en) Hydrolysis-resistant polyester film
KR100745093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적층 용기
CN109982846A (zh) Mdo耐热性可热收缩膜
WO2022004811A1 (ja) ポリエチレンフラノエート、高粘度ポリエチレンフラノエートの製造方法、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ポリエステル製ボトル、ポリエステル製ボトルの製造方法及び飲料製品
JP6904461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CN105504249B (zh) 一种耐水解含氟共聚酯树脂、耐水解含氟共聚酯复合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EP0653455B1 (en) Film for metal lamination
JP5566184B2 (ja) 太陽電池裏面封止用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エルフィルム
CN109982847A (zh) Mdo耐热性可热收缩多层膜
CN114479032A (zh) 基于2,3,5,6-四氟-1,4-对苯二甲醇的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JP3355880B2 (ja)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製シート及びそれより成る3次元成形体
JP5598178B2 (ja) 耐候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2030206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744950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の積層体
JP414714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JP338200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JP4286988B2 (ja) 熱接着性多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