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3287A -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3287A
CN105983287A CN201510042096.2A CN201510042096A CN105983287A CN 105983287 A CN105983287 A CN 105983287A CN 201510042096 A CN201510042096 A CN 201510042096A CN 105983287 A CN105983287 A CN 105983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demister
dedusting
cooling medium
dedust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20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子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Meisit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 Meisit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Meisit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 Meisit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420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32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3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32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包括安装在吸收塔和/或水平烟道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该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包括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和冷却介质供应系统,其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多个中空板或中空管,中空板或中空管内流有冷却介质,使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能够有效拦截去除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该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上游和下游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除雾装置和第二除雾装置。本发明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能够适应更高的烟气流速,且成本低、运行能耗低、可靠性高,可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厂、造纸厂、玻璃厂、化工厂等烟气净化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厂、造纸厂、玻璃厂、化工厂等尾气处理系统中的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为实现燃煤火力发电厂的超净排放甚至近零排放,要求燃煤火力发电厂烟气的烟尘排放分别小于10mg/Nm3和5mg/Nm3,二氧化硫SO2的排放标准小于35mg/Nm3,氮氧化物NOX浓度小于100mg/Nm3
为实现烟尘浓度达到超净排放甚至近零排放标准,由于传统的高效除雾器,对烟尘的拦截和去除效果甚微,只是对雾滴的拦截和去除效果显著,因此目前主要技术手段是在烟气脱硫吸收塔内配置高效除雾器,然后在高效除雾器的后方设置湿式静电除尘器装置。
根据目前的湿式静电除尘器装置,通过一些项目的运行经验,采用湿式静电除尘器装置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装置体积庞大,空间需求大,不适合对现有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改造;
2.装置投资大,对于600MW机组的,该装置的直接投资达到几千万元;
3.运行能耗高,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电耗高;
4.需要采用碱液来定期中和阳极板,辅助的化学药剂消耗量大、成本高,同时带来新的污染物;
5.水耗大,需要定期冲洗阳极板来确保阳极板免于结垢堵塞风险;
6.可靠性低,由于无论采用板式除尘器还是蜂窝式除尘器,在阳极板上都有结垢堵塞的风险,可能导致阴极线和阳极板之间短路击穿现象,在运行电压高达几万伏下,存在极大的运行风险。
7.阳极板不但收集烟尘,还收集了石膏浆液雾滴以及携有SO2的气溶胶,因此阳极板需要很强的抗腐蚀能力,然而通常的材料316L都难以保证阳极板免于腐蚀。
8.设备性能将呈现递减现象,由于阳极板上存在腐蚀、挂垢现象,对烟尘的去除能力将逐步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能耗小、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的高效除尘除雾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包括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燃煤火力电厂的脱硫吸收塔内或水平烟道内;较优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同时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和所述水平烟道内;
其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包括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和用于向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应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或油。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冷却介质流动通道、烟气流动通道和用于间隔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和所述烟气流动通道并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和所述烟气流动通道之间交换热量的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具有用于收集所述烟气中尘和/或雾的烟气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并组成多个重复的间隔部件组,所述间隔部件组包括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所述冷却物流动通道由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限定而成,所述烟气流动通道由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部件组限定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为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的连接件,或者所述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的焊接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为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部件组为中空板,所述冷却物流动通道由所述中空板的中空结构限定而成。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中空板的间距为15~100mm。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所述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折线、曲线或圆弧形状延伸。
进一步地,沿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正弦波形为包括半个或以上波长的正弦波形状,优选地,所述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钩部。优选地,所述钩部为1~5个。
进一步地,所述钩部设置于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或波谷处。
进一步地,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烟气流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优选地,所述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板组件,每个所述中空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所述中空板。每个所述中空板组件中所述中空板的数量优选为4~60个。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中空板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板具有弯折形截面。优选地,所述弯折形包括1~10折。所述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所述弯折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折线、曲线或圆弧形状延伸。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间隔部件为中空管,所述烟气流动通道由多个所述间隔部件的外壁限定而成,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由所述间隔部件的内壁限定而成。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中空管之间的距离为60~200nm。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管组件,每个所述中空管组件包括多个所述中空管。每个所述中空管组件中所述中空管的数量优选为4~60个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中空管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循环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水箱和出口水箱,所述入口水箱和所述出口水箱均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中的中空板或中空管连通,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所述入口水箱向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介质,从所述出口水箱排出的所述冷却介质回到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包括用于向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介质所需的必要部件,所述必要部件包括泵、阀门和管路。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直接从水温基本恒定的大容积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中获取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经过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直接返回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开放式循环系统,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从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中获取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经过冷却塔冷却后返回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装置为开放式冷却介质储蓄,有不断地新鲜的冷却介质流入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以确保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恒定。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封闭式循环系统,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温度提升,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经过所述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其中,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循环冷却介质为纯净水或者油。
本发明的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设置有一级或多级。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上游位置设置有第一除雾装置,所述第一除雾装置设置有一级或多级;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 所述第一除雾装置为管式除雾器、平板式除雾器、屋顶式除雾器、水平气流除雾器、旋流板除雾器、V形除雾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所述水平烟道内时,所述第一除雾装置为管式除雾器、屋顶式除雾器、水平气流除雾器、V形除雾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式除雾器包括多排交错布置的圆管或异形管,所述异形管的形状为适合空气动力学的仿水滴形、子弹头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当所述管式除雾器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包括所述圆管的所述管式除雾器优选为水平布置,即其中的每排圆管处于水平状态,且所述圆管可自由转动;当所述管式除雾器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包括所述异形管的所述管式除雾器优选为V字形或人字形布置,即其中的所述异型管交错布置形成V字形或人字形,所述异型管具有倾角,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当所述管式除雾器安装在所述水平烟道内时,所述管式除雾器为竖直布置,即其中的每排圆管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管式除雾器距离所述脱硫吸收塔内的喷淋层最近安装,主要起到烟气均布和拦截超过500微米的大雾滴作用。所述管式除雾器具有对雾滴和粉尘的预处理作用,经过所述管式除雾器后,85~95%体积比例的浆液雾滴将被有效分离。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板式除雾器包括多个波纹板组件,每个所述波纹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波纹板。每个波纹板组件中所述波纹板的数量优选为4~60个。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式除雾器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所述波纹板组件为水平布置,即所述波纹板组件中的波纹板处于水平状态。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屋顶式除雾器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和第二波纹板组件,所述第一波纹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波纹板组件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波纹板;所述第一波纹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波纹板组件形成V字形或人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屋顶式除雾器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对于安装高度不同的上下两层所述屋顶式除雾器,所述上下两层屋顶式除雾器中的波纹板形成一个或多个X形、或者一个或多个菱形;对于安装高度不同的上下三层所述屋顶式除雾器,所述上下三层屋顶式除雾器中的波纹板形成多个人字形或多个菱形。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平板式除雾器,包括多个波纹板,所述波纹板相互间具有间距且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包括多个波纹板组件,每个所述波纹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波纹板,每个所述波纹板组件中所述中空板的数量优选为4~60个。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所述多个波纹板组件为水平布置,其中的所述波纹板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为平板式水平气流除雾器;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所述多个波纹板组件中的波纹板也可以形成V字形或人字形布置,此时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为屋顶式水平气流除雾器;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安装在所述水平烟道内时,所述波纹板组件为 竖直布置,其中的所述波纹板处于竖直状态。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流板除雾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内设置有盲板、旋流叶片、罩筒、集液槽、溢流口、异形接管、圆形溢流管等。优选地,所述旋流叶片为4~36片。所述旋流板除雾器可以拦截90~99%雾滴。所述旋流板除雾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所述管式除雾器、所述平板式除雾器、所述屋顶式除雾器组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件的直径为200~1000mm。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V形除雾器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相互间具有间距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呈竖直布置,并依次排列形成V字形。
本发明的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二除雾装置。与所述第一除雾装置相比,所述第二除雾装置拥有更卓越的液滴分离性能,或者为波纹板之间的间距更小,或者包括更卓越的液滴分离性能的波纹板,或者两者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除雾装置包括多片波纹板;所述波纹板之间的间距为15~58mm;所述波纹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波纹板呈水平或倾斜布置或者竖直布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纹板的截面的形状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孔,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或者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孔,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
进一步地,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纹板的截面的形状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或波谷处设置有钩部,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仅安装在脱硫吸收塔内,优选地,在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上游位置布置1~3级第一除雾装置,所述第一除雾装置采用一级管式除雾器和一级屋顶式除雾器,或者一级管式除雾器和两级屋顶式除雾器,或者一级平板式除雾器和一级屋顶式除雾器,或者一级管式除雾器、一级平板式除雾器和一级屋顶式除雾器,或者为一级旋流板除雾器,或者为旋流板除雾器和其他除雾器组合等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设置为一级或者多级,沿冷却介质方向为水平布置或者为倾斜布置,倾斜布置时,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的中空板或中空管与水平面的夹角≥3°。在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二除雾装置,所述第二除雾装置为超精细除雾器,所述超精细除雾器设置为一级或多级。如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为两级或者多级设计,可以连续布置两级或者多级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也可以在两级或多级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之间插入所述超精细除雾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仅安装在水平烟道内, 优选地,在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上游位置布置1~3级第一除雾装置,所述第一除雾装置或者为一级管式除雾器和一级平板式的水平气流除雾器,或者为一级管式除雾器和一级屋顶式的水平气流除雾器,或者为两级平板式水平气流除雾器,或者为两级屋顶式水平气流除雾器,或者为一级平板式水平气流除雾器和一级屋顶式水平气流除雾器,或者为一级旋流板除雾器,或者为旋流板除雾器和其他除雾器组合等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设置为一级或者多级,沿冷却介质方向为水平布置或者为倾斜布置,倾斜布置时,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的中空板或中空管与水平面的夹角≥3°。在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二除雾装置,所述第二除雾装置为超精细除雾器,所述超精细除雾器设置为一级或多级。如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为两级或者多级设计,可以连续布置两级或者多级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也可以在两级或多级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之间插入所述超精细除雾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同时安装在吸收塔内和水平烟道内,在吸收塔内的布置方案和上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仅仅安装在吸收塔内的除尘除雾器一体化系统的布置方案相同,在水平烟道内的布置方案和上述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仅仅安装在水平烟道内的除尘除雾器一体化系统的布置方案可以相同,也可以取消水平烟道内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上游位置的所有除雾器。另外,在水平烟道内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之前的烟道,优先选择无保温方式。
本发明的所述除尘除雾器一体化系统中的任意一层第一除雾装置、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和第二除雾装置都可以采用单独的钢结构支撑梁或者钢立柱支撑。
优选地,将一级管式除雾器和一级屋顶式除雾器安装在一层支撑梁上。
优选地,将一级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和一级超精细除雾器安装在一层支撑梁上。
对于大尺寸规格的除尘除雾器一体化系统,所述除尘除雾器一体化系统被钢结构支撑梁或者钢立柱分割成多个区域。
本发明的高效除尘除雾器一体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设置在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上游位置的第一除雾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第一除雾装置入口处的8000~10000mg/Nm3的雾滴浓度降低到≤100mg/Nm3,甚至小于≤35mg/Nm3
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由于中空板或者中空管内流有冷却介质,饱和的湿烟气经过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时,烟气温度下降而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上的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以及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或中空管上。同时由于中空板或中空管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或中空管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或中空管上的雾滴和粉尘被水膜瞬间湮灭,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烟气经过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后,水膜表面受到高速气流的作用会被二次携带重新形成小雾滴从而回到烟气流中,同时仍然有一部分微小的雾滴从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处发生逃逸,这些重新形成的雾滴和发生逃逸的雾滴,将被下游位置的第二除雾装置即超精细除雾器予以捕获拦截。
由于烟气经过脱硫吸收塔内的喷淋层后携带的雾滴实际上含有部分难溶性固体,即实际上为浆液滴,这些浆液滴和烟气中的粉尘被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所捕获和拦截,停留在除雾除尘元件上,将使得除雾除尘元件发生结垢堵塞,所以在第一除雾装置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以及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上游侧和/或下游、第二除雾装置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配置自动或者手动的冲洗系统是必要的,所述的冲洗系统包括冲洗管道、冲洗喷嘴等组成。
由于烟气经过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经过脱硫后的净烟气中的液滴和粉尘被有效拦截和去除,但是烟气仍然属于饱和的湿烟气,在后续烟道以及烟囱中流动将不可避免发生热量损失导致温度下降,从而在烟气中又析出一部分的水汽,为避免这些水汽的产生,优选地,在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与所述第二除雾装置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二除雾装置的下游增设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中空板或中空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中空管,所述中空板或中空管的内流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的温度为大于所述烟气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除雾装置的波纹板为中空板,在中空的波纹板内流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的温度为大于所述烟气的温度。因此,所述第二除雾装置具有拦截细微雾滴作用,同时还作为加热装置,可以提升烟气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能够适应更高的烟气流速,广泛适用于现有脱硫系统的改造以及火力发电厂的新建烟气脱硫建设。
2.本发明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投资小,比现有的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投资至少低30%以上。
3.运行能耗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
4.通过冷凝方式,从烟气中截取大量的水,不但不需要额外的水,还能为燃煤电厂带来大量的水。
5.可靠性高,避免了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高压电源。
6.设备使用寿命长,无设备腐蚀之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管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两排圆管;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管式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三排圆管;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人字形布置的屋顶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示图中包含了三种人字形布置的屋顶式除雾器的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壁面以直线延伸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冷却水流动方向;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壁面以折线延伸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冷却水流动方向;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壁面以曲线延伸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冷却水流动方向;
图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壁面以圆弧线延伸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冷却水流动方向;
图9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截面图,其中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10是图9中的中空板的三维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另一截面图,其中中空板上具有多个钩部,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1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超精细除雾器中的波纹板的截面图,其中波纹板具有一个孔和一个钩部,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1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开放式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直接从储水装置循环水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另一结构剖视图,其中冷凝除尘除雾器采用两级;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另一结构剖视图,其中冷凝除尘除雾器采用两级;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旋流板除雾器整体布置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旋流板除雾器局部示意图,其中单个筒状件内具有一个旋流叶片;
图23是图22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1中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旋流板除雾器局部示意图,其中单个筒状件内具有2个旋流叶片;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另一结构剖视图,其中冷凝除尘除雾器采用两级;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管式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两排仿水滴形管;
图2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管式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三排仿水滴形管。
图29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V字形布置的管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V字形布置的屋顶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另一截面图,其中中空板的截面为具有1折的弯折形截面,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3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另一截面图,其中中空板的截面为具有多折的弯折形截面,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33是本发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超精细除雾器中的波纹板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另一截面图,其中波纹板具有三个钩部,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34是本发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超精细除雾器中的波纹板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另一截面图,其中波纹板具有多个钩部,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3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平板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另一结构剖视图,其中冷凝除尘除雾器采用两级;
图3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图39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的另一截面图,其中中空板为半个正弦波形状且无钩部,图中箭头为烟气流动方向;
图4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另一结构剖视图,其中冷凝除尘除雾器采用两级;
图4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管式加热器的示意图,图中反应了热水流和气流的流动;
图4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中空波纹板式加热器的示意图,图中反应了热水流和气流的流动;
图4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水平烟道内V型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中空板组件组成的冷凝除尘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多个中空板组件为水平布置;
图4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中空板组件组成的冷凝除尘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多个中空板组件形成人字形;
图4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中空板组件组成的冷凝除尘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中空板组件通过支撑板支撑;
图4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中空板组件组成的冷凝除尘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多个中空板组件串联;
图4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中空板组件组成的冷凝除尘除雾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多个中空板组件并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105。在吸收塔105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101、一级屋顶式除雾器102、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103和一级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104。图1中的箭头106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
管式除雾器101在吸收塔内水平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2)或者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3),其中每排圆管处于水平状态,圆管108可自由转动。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圆管108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圆管108管径为圆管108的两端具有管道堵头110,并套有端板109,圆管108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107。多个圆管108通过中间隔板107和端板109组装在一起。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101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101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屋顶式除雾器102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如图4所示,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均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具有半正弦波形状,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3.0~40mm。第二波纹板组件118中的波纹板112上设置有钩部116,该钩部116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该钩部116位于半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或波谷处。可选择地,屋顶式除雾器102的第一波纹板组件117的波纹板可以采用第二波纹板组件118的带钩波纹板,屋顶式除雾器102的第二波纹板组件118的波纹板可以采用第一波纹板组件117的不带钩波纹板。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之间通过第一端板113连接,第一波纹板组件117 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端板115,起到阻止气流从侧面发生和旁路连接其它模块的作用。波纹板之间通过连接条114连在一起。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组合形成人字形布置,第一波纹板组件或第二波纹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28.0~39.0°。波纹板的厚度优选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式除雾器102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10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103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5~10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的冷却介质为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油。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参见图9),该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也可以以折线(图6)、曲线(图7)或圆弧(图8)形状延伸。正弦波形截面即为图5~8中的截面A-A。图5~8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119(见图9和图10),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钩部(见图11)。图9和图11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该钩部119设置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屋顶式除雾器102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103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先冲洗屋顶式除雾器102和管式除雾器101后再落回吸收塔105底部,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104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0.0~38mm。优选地在 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倾斜布置,具体为呈人字形或V字形布置,波纹板的倾斜角度(波纹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30~39.0°,波纹板的厚度优选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或者油,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水供应系统也可采用开放式循环系统(见图14),即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从储水装置中获取冷却水,冷却水进入冷凝除尘除雾器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储水装置。其中,储水装置为开放式水箱,有不断的新鲜水源流入储水装置以确保储水装置中的水温恒定。或者,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直接从水温基本恒定的、大容积储水装置中获取冷却水,冷却水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直接返回储水装置(见图15)。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101和屋顶式除雾器102安装在下层支撑梁上;冷凝除尘除雾器103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104安装在上层支撑梁上。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五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第一级顶式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下游侧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五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四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五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8mg/Nm3
本实施例是在吸收塔内安装高效节能节水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如图16所示,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5mg/Nm3甚至更低。
实施例2
如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水平烟道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205。在吸收塔205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在水平烟道206内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201、一级水平气流除雾器202、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203和一级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204。图17中的箭头207指示了 烟气的流动方向。
如果在吸收塔内已经存在一级或者多级管式除雾器、水平气流除雾器等除雾器中的一种或多种除雾器,则水平烟道内的一级管式除雾器201和一级平板水平气流除雾器202其中的一个或者全部被取消。
管式除雾器201在水平烟道内竖直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2)或者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3),其中每排圆管处于竖直状态,圆管108可自由转动。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圆管108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圆管108管径为圆管的两端具有管道堵头110,并套有端板109,圆管108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107。多个圆管108通过中间隔板107和端板109组装在一起。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水平气流除雾器20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具有半正弦波形截面的波纹板,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0.0~27.5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本实施例中采用4~60片波纹板组成一个波纹板组件,该波纹板组件为竖直布置,其中的波纹板处于竖直状态,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水平气流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8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203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6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冷却介质采用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参见图9),该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正弦波形截面即为图5中的截面A-A。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119(见图9和图10),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钩部(见图11)。图9和图11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该钩部设置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水平气流除雾器202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203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 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然后被收集槽排出烟道壳体外,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204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0.0~30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竖直布置。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201、水平气流除雾器202、冷凝除尘除雾器203和超精细除雾器204分别被安装固定在前后四层钢结构立柱上。同一层除雾器或者除尘除雾器可以被多根立柱分割成多个区域。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四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第一级水平气流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水平气流除雾器的下游侧和冷凝除尘除雾层的上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的下游侧和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三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四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7mg/Nm3。
本实施例是在水平烟道内安装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如图18所示,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5mg/Nm3甚至更低。
为了更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冷凝效果,优选地对于冷凝除尘除雾器的上游位置区域的烟道可以采用免保温方案。
更进一步地,如果脱硫烟道的空间有限或者提高产品分离性能,可以将所述的管式除雾器、水平气流除雾器、冷凝除尘除雾器和超精细除雾器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 设计成V型,即屋顶式设计。V型的尖顶方向和烟气流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优选地选用和烟气流方向逆向从而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附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同时安装在吸收塔内和水平烟道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308。在吸收塔内设有4~5层喷淋层,在吸收塔内,烟气离开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301、一级屋顶式除雾器302、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303和一级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304;烟气在离开吸收塔内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后,在水平烟道309内依次经过两级烟道内冷凝除尘除雾器305和一级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306。图19中的箭头310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各项设计包括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的设计参见实施例1和实施例2。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5mg/Nm3。
本实施例是在吸收塔内和水平烟道内同时安装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可以在吸收塔内以及在水平烟道内均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3mg/Nm3甚至更低。
为了更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冷凝效果,优选地对于水平烟道内的冷凝除尘除雾器的上游位置区域的烟道可以采用免保温方案。
更进一步地,如果脱硫烟道的空间有限或者提高产品分离性能,可以将水平烟道内的冷凝除尘除雾器和超精细除雾器中的任何一项或者全部设计成V型,即屋顶式设计。V型的尖顶方向和烟气流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优选地选用和烟气流方向逆向从而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4
如附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404。在吸收塔404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旋流板式除雾器401、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402和一级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403。图20中的箭头405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
旋流板除雾器401为由1个或者多个直径在200~1000mm的筒状件406组成(参见图21),每个筒状件406内有盲板407、旋流叶片408、罩筒409、集液槽410、溢流口411、异形接管412、圆形溢流管413等组成(见图22~24),每个筒状件406内可以具有1个旋流叶片组件(图22和图23),或具有2个或多个旋流叶片组件(图24)。 旋流叶片组件中的旋流叶片数量为4~36片。旋流板除雾器401可以拦截90~99%雾滴。
冷凝除尘除雾器402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10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冷却介质采用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参见图9),该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正弦波形截面即为图5中的截面A-A。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119(见图9和图10),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钩部(见图11)。图9和图11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该钩部119设置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旋流板式除雾器401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402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先冲洗旋流板式除雾器401后再落回吸收塔404底部,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403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0.0~38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倾斜布置,具体为呈人字形或V字形布置,波纹板的倾斜角度(波纹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 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旋流板式除雾器401安装在下层支撑梁上;冷凝除尘除雾器402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403安装在上层支撑梁上。对于大吸收塔,旋流板式除雾器401、冷凝除尘除雾器402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403将被多跟支撑梁分割成多个区域。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五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旋流板式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旋流板式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层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层的下游侧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五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四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五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6mg/Nm3
本实施例是在吸收塔内安装本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又一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如图25所示,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4mg/Nm3甚至更低。
实施例5
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505。在吸收塔505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501、一级屋顶式除雾器502、一级屋顶型冷凝除尘除雾器503和一级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504。图26中的箭头506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
管式除雾器501在吸收塔505内水平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仿水滴形管509(参见图27)或者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仿水滴形管509(参见图28),其中的每排仿水滴形管509处于水平状态。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仿水滴形管509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仿水滴形管509的两端套有端板510,仿水滴形管509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508。多个仿水滴形管509通过中间隔板508和端板510组装在一起。在其它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圆管和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仿水滴形管509,并由两者组合形成V字形(参见图29)或人字形,且倾斜布置。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屋顶式除雾器502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如图30所示, 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均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具有半正弦波形状,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3.0~40mm。第二波纹板组件512中的波纹板518上设置有钩部513,该钩部513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该钩部513位于半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可选择地,屋顶式除雾器502的第一波纹板组件511的波纹板可以采用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的带钩波纹板,屋顶式除雾器502的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的波纹板可以采用第一波纹板组件511的不带钩波纹板。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之间通过端板514连接,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的端部还设置有端板515,用于连接其它模块。波纹板之间通过连接条516连在一起。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组合形成V字形布置,第一波纹板组件或第二波纹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8.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式除雾器502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100mg/Nm3
屋顶型冷凝除尘除雾器503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100mm。多个中空板形成人字形或V字形。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冷却介质采用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1~10折弯折形截面,如图31和32所示,图31和图3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弯折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也可以以折线(图6)、曲线(图7)或圆弧(图8)形状延伸。弯折形截面即为图5~8中的截面A-A。图5~8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屋顶式除雾器502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503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先冲屋顶式除雾器502后再落回吸收塔505底部,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504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所述波纹板为采用三弯三钩波纹板 (见图33)或多弯多钩波纹板(见图34),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图33和图34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设置有钩部519。其中,钩部5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0.0~38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倾斜布置,具体为呈人字形或V字形布置,波纹板的倾斜角度(波纹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504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501和屋顶式除雾器502安装在下层支撑梁上;屋顶型冷凝除尘除雾器503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504安装在上层支撑梁上。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五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屋顶式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屋顶式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屋顶型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屋顶型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下游侧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五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四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五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6mg/Nm3。
本实施例是在吸收塔内安装本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又一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4mg/Nm3甚至更低。
实施例6: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605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605。在吸收塔605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平板式除雾器601、一级屋顶式除雾器602、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603和一级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604。图35中的箭头606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
平板式除雾器601由包括多个波纹板组件,每个波纹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 波纹板607,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波纹板组件中波纹板607的数量为4~60,其中,波纹板组件为水平布置,即所述波纹板组件中的波纹板607处于水平状态。波纹板607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水平气流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150mg/Nm3。波纹板607的两端具有端板608,波纹板607之间通过连接条609连接在一起。
屋顶式除雾器602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如图30所示,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均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具有半正弦波形状,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3.0~40mm。第二波纹板组件512中的波纹板518上设置有钩部513,该钩部513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该钩部513位于半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可选择地,屋顶式除雾器602的第一波纹板组件511的波纹板可以采用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的带钩波纹板,屋顶式除雾器602的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的波纹板可以采用第一波纹板组件511的不带钩波纹板。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之间通过端板514连接,第一波纹板组件511和第二波纹板组件512的端部还设置有端板515,用于连接其它模块。波纹板之间通过连接条516连在一起。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第一波纹板组件和第二波纹板组件组合形成V字形布置,第一波纹板组件或第二波纹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8.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式除雾器602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8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603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10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冷却介质采用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供给水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1~10折弯折形截面,如图31和32所示,图31和图3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弯折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弯折形截面即为图5中的截面A-A。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屋顶式除雾器602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603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 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先冲屋顶式除雾器602和平板式除雾器601后再落回吸收塔605底部,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604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所述波纹板为采用三弯三钩波纹板(见图33)或多弯多钩波纹板(见图34),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图33和图34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设置有钩部519。其中,钩部5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0.0~38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倾斜布置,具体为呈人字形或V字形布置,波纹板的倾斜角度(波纹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604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平板除雾器601和屋顶式除雾器602安装在下层支撑梁上或者各自有单独的支撑架;冷凝除尘除雾器603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604安装在上层支撑梁上。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五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平板除雾器和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下游侧和屋顶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五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超屋顶型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四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五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8mg/Nm3。
本实施例是在吸收塔内安装本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又一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如图37所示,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4mg/Nm3甚至更低。
实施例7、
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水平烟道706内。本实施例 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在吸收塔705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在水平烟道706内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701、一级水平气流除雾器702、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703和一级V型超精细除雾器704。图38中的箭头707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
如果在吸收塔705内已经存在一级或者多级管式除雾器、平板水平气流除雾器等除雾器中的一种或多种除雾器,则水平烟道内的一级管式除雾器701和一级平板水平气流除雾器702可以取消其中的一个或者全部被取消。
管式除雾器701在水平烟道内竖直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2),也可以包括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3),其中每排圆管处于竖直状态,圆管108可自由转动。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圆管108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圆管108管径为圆管108的两端具有管道堵头110,并套有端板109,圆管108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107。多个圆管108通过中间隔板107和端板109组装在一起。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701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水平气流除雾器70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具有半正弦波形截面的波纹板,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3.0~27.5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本实施例中采用由4~60片波纹板组成一个波纹板组件,该波纹板组件为竖直布置,,其中的波纹板处于竖直状态。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水平气流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8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703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6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冷却介质采用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水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参见图9),该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正弦波形截面即为图5中的截面A-A。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见图9和图10),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钩部(见图11),也可以不设置钩部(见图39)。图9、图11和图39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该钩部119设置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 心结构。
离开水平气流除雾器702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703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然后被收集槽排出烟道壳体外,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V型超精细除雾器704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20.0~30mm。多片相互平行的的波纹板,多片波纹板依次错位排列形成V字形(见图38)。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V型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701、水平气流除雾器702、冷凝除尘除雾器703和V型超精细除雾器704分别被安装固定在前后四层钢结构立柱上。同一层除雾器或者除尘除雾器可以被多根立柱分割成多个区域。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四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第一级水平气流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水平气流除雾器的下游侧和冷凝除尘除雾层的上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的下游侧和V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V型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三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四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7mg/Nm3
本实施例是在水平烟道内安装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 低烟尘含量,如图40所示,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5mg/Nm3甚至更低。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在吸收塔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一级屋顶式除雾器、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和一级超精细除雾器。
管式除雾器在吸收塔内水平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2)或者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3),其中每排圆管处于水平状态,圆管108可自由转动。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圆管108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圆管108管径为圆管108的两端具有管道堵头110,并套有端板109,圆管108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107。多个圆管通过中间隔板107和端板109组装在一起。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屋顶式除雾器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如图4所示,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均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具有半正弦波形状,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3.0~40mm。第一波纹板组件117中的波纹板111上没有设置钩部,第二波纹板组件118中的波纹板112上设置有钩部116,该钩部116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该钩部116位于半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6的底部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波纹板上延伸。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之间通过端板113连接,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的端部还设置有端板115,用于连接其它模块。波纹板之间通过连接条114连在一起。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第一波纹板组件和第二波纹板组件组合形成人字形布置,第一波纹板组件或第二波纹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8.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式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10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10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 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参见图9),该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正弦波形截面即为图5中的截面A-A。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119(见图9和图10),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钩部(见图11)。图9和图11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该钩部119设置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屋顶式除雾器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先冲洗屋顶式除雾器和管式除雾器后再落回吸收塔底部,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超精细除雾器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20.0~38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倾斜布置,具体为呈人字形或V字形布置,波纹板的倾斜角度(波纹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由于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后,经过脱硫后的净烟气中的液滴和粉尘被有效拦截和去除,但是烟气仍然属于饱和的湿烟气,在后续烟道以及烟囱中流动将不可避免发生热量损失导致温度下降,从而在烟气中又析出一部分的水汽,为避免这些水汽的产生,本实施例在冷凝除尘除雾器和超精细除雾器之间设置如图41所示的管式加热器,该管式加热器包括多个中空管,中空管的内流有加热介质,该加热介质的温度大于5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为多个中空板组成的板式加热器,其中中空板内流温度大于50℃的加热介质。管式加热器或板式加热器也可以安装在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位置。图41中箭头801的方向为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箭头802的方向为烟气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和屋顶式除雾器安装在下层支撑梁上;冷凝除尘除雾器和超精细除雾器安装在上层支撑梁上。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五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下游侧和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五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四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五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7mg/Nm3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在吸收塔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一级屋顶式除雾器、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和一级超精细除雾器。
管式除雾器在吸收塔内水平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2)或者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3),其中每排圆管处于水平状态,圆管108可自由转动。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圆管108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圆管108管径为圆管108的两端具有管道堵头110,并套有端板109,圆管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107。多个圆管108通过中间隔板107和端板109组装在一起。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屋顶式除雾器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如图4所示,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均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具有半正弦波形状,相邻波纹板之间的距离为23.0~40mm。第一波纹板组件117中的波纹板111上没有设置钩部,第二波纹板组件118中的波纹板112上设置有钩部116,该钩部116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该钩部116位于半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6的底部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波纹板上延伸。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之间通过端板113连接,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 118的端部还设置有端板115,用于连接其它模块。波纹板之间通过连接条连114在一起。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第一波纹板组件117和第二波纹板组件118组合形成人字形布置,第一波纹板组件或第二波纹板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8.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屋顶式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10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包括多个中空板,这些中空板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板之间的距离为15~100mm。中空板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为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板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板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板上。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参见图9),该正弦波形为包括1.0~2.5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本实施例中,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其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图5)延伸。正弦波形截面即为图5中的截面A-A。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中空板上具有一个钩部(见图9和图10),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个钩部(见图11)。图9和图11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该钩部119设置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或波谷处,钩部119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离开屋顶式除雾器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板上。由于中空板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板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板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板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板,先冲洗屋顶式除雾器和管式除雾器后再落回吸收塔底部,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超精细除雾器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20.0~38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呈倾斜布置,具体为呈人字形或V字形布置,波纹板的 倾斜角度(波纹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39.0°,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由于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后,经过脱硫后的净烟气中的液滴和粉尘被有效拦截和去除,但是烟气仍然属于饱和的湿烟气,在后续烟道以及烟囱中流动将不可避免发生热量损失导致温度下降,从而在烟气中又析出一部分的水汽,为避免这些水汽的产生,本实施例的超精细除雾器中的波纹板采用中空板,在中空的波纹板内流热介质,加热介质的温度高于50℃。因此,本实施例的超精细除雾器具有拦截细微雾滴作用,同时还作为加热装置,可以提升烟气的温度,如图42所示的中空波纹板式加热器。图42中,箭头901的方向为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箭头902的方向为烟气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和屋顶式除雾器安装在下层支撑梁上;冷凝除尘除雾器和超精细除雾器安装在上层支撑梁上。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五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第一级屋顶式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层的下游侧和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五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四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五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7mg/Nm3
本实施例是在吸收塔内安装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的典型应用。为进一步降低烟尘含量,如图16所示,可以采用两级或者多级冷凝除尘除雾器,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5mg/Nm3甚至更低。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水平烟道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在吸收塔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在水平烟道内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一级V形除雾器、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和一级平板式超精细除雾器。
如果在吸收塔内已经存在一级或者多级管式除雾器、V形除雾器等除雾器中的一 种或多种除雾器,则水平烟道内的一级管式除雾器和一级V形除雾器可以取消一级或者全部被取消。
管式除雾器在吸收塔出口水平烟道内竖直布置,包括两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2)或者三排相互错开布置的圆管108(参见图3),其中每排圆管处于水平状态,圆管108可自由转动。位于同一排内的相邻圆管108之间中心间距为90~120mm,圆管108管径为圆管108的两端具有管道堵头110,并套有端板109,圆管108上套有多个中间隔板107。多个圆管108通过中间隔板107和端板109组装在一起。携带大量雾滴的烟气经过管式除雾器后,85~90%的雾滴被管式除雾器拦截和去除,并且烟气得到有效的整流。
V形除雾器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相互间具有间距的波纹板11,相邻波纹板11之间的距离为23.0~27.5mm。多片波纹板依次排列形成V字形,如图43所示。通常由4~60片波纹板组装成一个V字形波纹板组件,该V字形组件中的波纹板为竖直布置即处于竖直状态。波纹板11之间通过连接条12连在一起,V形除雾器的外部具有固定边框13。每片波纹板11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V形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只残留了微小的雾滴,雾滴浓度≤80mg/Nm3
冷凝除尘除雾器包括多个中空管,这些中空管按一定间距、相互平行布置,相邻两个中空管之间的距离为60~200mm。中空管的中空结构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其中流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水。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与冷却介质供应系统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流动入口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流动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相邻的两个中空管之间为烟气流动通道。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中空管的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另一端为冷却介质的流动出口,冷却介质的流动入口和流动出口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中空管上。
离开V形除雾器后的湿烟气经过冷凝除尘除雾器时,烟气温度下降析出大量的水汽,产生的水汽自动寻找残余微小雾滴和烟气中的微小粉尘作为凝结核,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吸附大量水汽后长大,将受到更大的离心力同时降低雾滴和烟气之间的摩擦力,在弯曲的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较大的离心力从而撞击在中空管上。由于中空管内流有冷却水故具有冷壁效应,在中空管的外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撞击在中空管上的携带粉尘、固体、可溶性盐的液滴被水膜瞬间湮灭,水膜逐渐增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空管自上而下流动并离开中空管,然后被收集槽排出烟道壳体外,使得微小雾滴和微小粉尘被捕获拦截并去除。
超精细除雾器由多片波纹板组成,波纹板的截面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参见图12),图12中的箭头方向指示了烟气的流动方向;在正弦波形的波峰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121;或者在正弦波形的波谷处设置有孔120,在正弦波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121。其中,钩部121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为20.0~30mm。优选地在烟气流速高的区域将波纹板 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小,在烟气流速低的区域将波纹板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波纹板间距也可以采用固定间距。波纹板的厚度为2.0~3.5mm。烟气经过超精细除雾器后,净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雾滴99.9%被去除分离,小于10微米的雾滴40~70%被去除分离。
本实施例的冷却水供应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见图13)。此处的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储水装置,冷却水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水经过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进入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内的水为纯净水,以避免中空板内发生结垢堵塞现象。
本实施例中,管式除雾器、V形除雾器、冷凝除尘除雾器和超精细除雾器分别被安装固定在前后四层钢结构立柱上。同一层除雾器或者除尘除雾器可以被多根立柱分割成多个区域。
为避免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发生堵塞,设有四层冲洗系统,第一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管式除雾器和第一级V形除雾器的上游侧,第二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V形除雾器的下游侧和冷凝除尘除雾层的上游侧,第三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冷凝除尘除雾器的下游侧和超精细除雾器的上游侧,第四层冲洗系统用来冲洗超精细除雾器的下游侧。第一到第三层冲洗采用自动冲洗系统,第四层冲洗采用手动冲洗系统,也可以采用自动冲洗系统。
采用本实施例的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8mg/Nm3。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吸收塔内。本实施例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中,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为冷凝除尘除雾器。锅炉尾烟气经电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以≤20mg/Nm3进入脱硫吸收塔。在吸收塔内设有4~5层喷淋层,烟气经过喷淋层后依次经过一级管式除雾器、一级屋顶式除雾器、一级冷凝除尘除雾器和一级超精细除雾器。
本实施例中的一级管式除雾器、一级屋顶式除雾器、一级超精细除雾器和冷却介质供应系统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冷凝除尘除雾器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板组件,每个中空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中空板。每个中空板组件中,中空板的数量为4~60个。冷凝除尘除雾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水箱21和出口水箱28,入口水箱21和出口水箱28均与冷凝除尘除雾器中的中空板连通,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入口水箱21向冷凝除尘除雾器提供冷却介质,从出口水箱28排出的冷却介质回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中空板组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图44~46所示)。每个中空板组件可以为水平布置(图44),或两个中空板组件组合成人字形(图45),或中空板组件为倾斜布置,并通过支撑板31支撑(图46)。多个中空板组件之间采用串联连接(见图47) 或并联连接(见图48)。中空板组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框板22或框架25,中空板组件的上下两侧设置带孔的护板27,中空板组件的中间设置有一块或多块隔板23,中空板之间通过卡条26固定连接。中空板之间的间距S为15~200mm。图中箭头29的方向为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箭头30的方向为烟气的流动方向。
在其它实施例中,冷凝除尘除雾器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管组件,每个中空管组件包括多个中空管。每个中空管组件中,中空管的数量为4~60个。多个中空管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当入口烟尘浓度≤20mg/Nm3时,可以使得烟气中的烟尘含量≤6mg/Nm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5)

1.一种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和用于向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应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冷却介质流动通道、烟气流动通道和用于间隔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和所述烟气流动通道并用于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和所述烟气流动通道之间交换热量的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具有用于收集所述烟气中尘和/或雾的烟气接触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并组成多个重复的间隔部件组,所述间隔部件组包括第一间隔部件和第二间隔部件,所述冷却物流动通道由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限定而成,所述烟气流动通道由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部件组限定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为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的连接件,或者所述间隔部件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的焊接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部件和所述第二间隔部件为板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组为中空板,所述冷却物流动通道由所述中空板的中空结构限定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中空板的间距为15~100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具有正弦波形截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的壁面在垂直于所述正弦波形截面的方向上以直线、折线、曲线或圆弧形状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波形为包括半个或以上波长的正弦波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钩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设置于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或波谷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靠近烟气流动入口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具有延伸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为实心结构。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板组件,每个所述中空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所述中空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空板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间隔部件为中空管,所述烟气流动通道由多个所述间隔部件的外壁限定而成,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由所述间隔部件的内壁限定而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距离为60~200nm。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空管组件,每个所述中空管组件包括多个所述中空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空管组件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或油。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循环系统。
24.如权利要求6或1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口水箱和出口水箱,所述入口水箱和所述出口水箱均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中的中空板或中空管连通,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通过所述入口水箱向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提供冷却介质,从所述出口水箱排出的所述冷却介质回到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从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中获取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水温提升,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经过冷却塔冷却后返回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为开放式冷却介质储蓄箱,有不断的新鲜的冷却介质流入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以确保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恒定。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供应系统为封闭式循环系统,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后温度提升,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经过所述封闭式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冷却后再循环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循环冷却介质为纯净水或者油。
29.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燃煤火力电厂的脱硫吸收塔内或水平烟道内,或者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同时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和所述水平烟道内。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设置有一级或多级。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上游位置设置有第一除雾装置,所述第一除雾装置设置有一级或多级。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所述脱硫吸收塔内时,所述第一除雾装置为管式除雾器、平板式除雾器、屋顶式除雾器、水平气流除雾器、旋流板除雾器、V形除雾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安装在所述水平烟道内时,所述第一除雾装置为管式除雾器、屋顶式除雾器、水平气流除雾器、V形除雾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除雾器包括多排交错布置的圆管或异形管,所述异形管的形状为适合空气动力学的仿水滴形、子弹头形或椭圆形。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式除雾器包括多个波纹板组件,每个所述波纹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波纹板。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包括多个波纹板,所述波纹板相互间具有间距且相互平行。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气流除雾器包括多个波纹板组件,每个所述波纹板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波纹板。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式除雾器包括第一波纹板组件和第二波纹板组件,所述第一波纹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波纹板组件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波纹板。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波纹板组件形成V字形或人字形。
39.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除雾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内设置有旋流叶片。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的直径为200~1000mm。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叶片为4~36片。
42.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除雾器包括多片相互平行的、相互间具有间距的波纹板,在所述水平烟道内所述波纹板呈竖直布置,并依次排列形成V字形。
4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二除雾装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雾装置包括多片波纹板。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的截面的形状为至少包含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状。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孔,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钩部;或者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谷处设置有孔,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设置有钩部。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
48.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弦波形状的波峰处或波谷处设置有钩部,所述钩部的开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
49.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之间的间距为15~58mm。
50.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波纹板呈水平或倾斜布置或者竖直布置。
51.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为中空板,所述中空板的内部流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的温度为大于所述烟气的温度所述烟气的温度。
52.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与所述第二除雾装置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二除雾装置的下游设置有加热装置。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中空板或中空管,所述中空板或中空管内流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的温度为大于所述烟气的温度。
5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还包括冲洗系统,所述冲洗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除雾装置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所述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上游侧和/或下游侧、所述第二除雾装置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系统为自动的或手动的。
CN201510042096.2A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Pending CN1059832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2096.2A CN105983287A (zh)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2096.2A CN105983287A (zh)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3287A true CN105983287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3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2096.2A Pending CN105983287A (zh)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328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3578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北京朗净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106975312A (zh) * 2017-03-02 2017-07-25 孙厚杰 一种冷霾除尘除雾装置
CN108434911A (zh) * 2018-04-09 2018-08-24 李博 冷凝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WO2018157663A1 (zh) * 2017-03-02 2018-09-07 孙厚杰 一种冷霾除尘除雾装置
WO2019015443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上海伏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脱硫塔加热除雾装置
CN109276953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及除尘除雾系统
CN109481992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水型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
CN110392602A (zh) * 2017-02-14 2019-10-29 蒙特斯欧洲制造有限公司 结构高度低的液滴分离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78871A (ja) * 2009-10-05 2011-04-21 Jp Steel Plantech Co 洗浄集塵設備
CN203017796U (zh) * 2013-01-09 2013-06-26 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凝结烟气中水汽的除湿除雾装置
CN203183864U (zh) * 2013-01-10 2013-09-11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管段蜂窝网除雾器以及组合除雾装置
CN203196508U (zh) * 2013-04-24 2013-09-18 北京新世翼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管式凝水除尘器
CN204799047U (zh) * 2015-01-27 2015-11-25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及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CN105582766A (zh) * 2014-11-12 2016-05-18 德梅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净化火力发电厂尾气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78871A (ja) * 2009-10-05 2011-04-21 Jp Steel Plantech Co 洗浄集塵設備
CN203017796U (zh) * 2013-01-09 2013-06-26 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凝结烟气中水汽的除湿除雾装置
CN203183864U (zh) * 2013-01-10 2013-09-11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管段蜂窝网除雾器以及组合除雾装置
CN203196508U (zh) * 2013-04-24 2013-09-18 北京新世翼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管式凝水除尘器
CN105582766A (zh) * 2014-11-12 2016-05-18 德梅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净化火力发电厂尾气的装置
CN204799047U (zh) * 2015-01-27 2015-11-25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及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忠: "《火电厂脱硫与脱硝实用技术手册》", 31 July 2014,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602A (zh) * 2017-02-14 2019-10-29 蒙特斯欧洲制造有限公司 结构高度低的液滴分离器
CN110392602B (zh) * 2017-02-14 2022-01-04 蒙特斯欧洲制造有限公司 结构高度低的液滴分离器
CN106975312A (zh) * 2017-03-02 2017-07-25 孙厚杰 一种冷霾除尘除雾装置
WO2018157663A1 (zh) * 2017-03-02 2018-09-07 孙厚杰 一种冷霾除尘除雾装置
US20210023488A1 (en) * 2017-03-02 2021-01-28 Houjie SUN, Sr. A condensation dedust-demister set
CN106823578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北京朗净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WO2019015443A1 (zh) * 2017-07-19 2019-01-24 上海伏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脱硫塔加热除雾装置
CN109276953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及除尘除雾系统
CN109481992A (zh) * 2017-09-11 2019-03-19 德梅斯特(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水型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
CN108434911A (zh) * 2018-04-09 2018-08-24 李博 冷凝式高效除尘除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9047U (zh) 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设备及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CN105983287A (zh) 一种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CN110567290B (zh) 一种非饱和高湿尾气消白烟装置及方法
CN110124500B (zh) 一种深度回收湿烟气中水资源的装置及方法
CN109395882B (zh) 一种除尘换热消白设备及系统
CN109351117B (zh) 一种湿烟气除雾收水一体化装置
CN205288060U (zh) 一种脱硫除雾器冲洗水收集装置
CN108072045B (zh) 锅炉烟汽节能低碳减霾系统
CN108426264B (zh) 一种回收烟气余热协同除尘消除有色烟羽的装置
CN110652807A (zh) 一种应用于降膜除尘的非均匀降膜管及单元和装置
CN204799098U (zh) 一种复合脱硫塔
CN205095604U (zh) 细微颗粒聚合器、烟气流道及高效除尘除雾一体化系统
CN204637887U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109647113A (zh) 一种除尘除雾消白烟一体化系统
CN204485576U (zh) 一种旋流板式除尘除雾装置
CN204182256U (zh) 一种水洗深度除尘装置
CN104874252B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09501961U (zh) 一种除尘换热消白设备及系统
CN104971610B (zh) 柔性高效除雾除尘系统及其工艺
CN108036346B (zh) 适于锅炉的烟汽节能微排方法及装置
CN104258668B (zh) 一种水洗深度除尘装置
CN208526172U (zh) 一种卧式多级过滤湿式共振弦栅除尘装置
CN216062585U (zh) 逆流式湿式除尘塔
CN211425104U (zh) 一种非饱和高湿尾气消白烟装置
CN210145740U (zh) 一种除尘除雾消白烟一体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