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0356A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0356A
CN105970356A CN201610496154.3A CN201610496154A CN105970356A CN 105970356 A CN105970356 A CN 105970356A CN 201610496154 A CN201610496154 A CN 201610496154A CN 105970356 A CN105970356 A CN 105970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eclaimed materials
monofilament
eutectic
terephthalate reclaim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961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0356B (zh
Inventor
马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new silk monofilam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马海燕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马海燕 filed Critical 马海燕
Priority to CN2016104961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0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S2:将第一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本发明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制备工艺,实现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实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的再利用,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使用成本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单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尤其涉及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制备的单丝以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是一种优良的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材料,一般为聚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酯化法或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法制成的聚合物,具有高强度、高刚性、高透明性以及良好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等综合性能,广泛用于饮料瓶、纺织、薄膜、合成纤维等方面,从而导致全球PET聚酯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是世界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材料之一。目前,国内的大量PET的合成原料依赖国外的进口,成本相对较贵。同时废旧PET聚酯(简称rPET)的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在实际生活中,大量的废旧PET聚酯在使用后,若是回收不及时,则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日本废旧PET聚酯回收率高达80%,欧美国家废旧PET聚酯回收率也能达到30%以上,相比下来,国内差距明显。尽管废旧PET聚酯对环境不会产生直接污染,但因其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很难被空气或微生物所降解,所以会占据大量的空间,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回收利用废旧PET聚酯,不但可以缓解原料的供需紧张,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省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在石油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国内rPET主要仅用作于无纺布,薄膜等低性能的运用,而改性使其获得更广泛,更高性能的应用是十三五对于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的具体要求。基于这些,对rPET进行改性,使其可进行高性能聚酯单丝制备,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
S2:将第一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
本发明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并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实现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进而实现了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的再利用,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使用成本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环氧类扩链剂,环氧类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0.5%;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80℃、290℃、290℃、30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3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1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90%;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280℃、290℃、290℃、290℃、295℃、295℃;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4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1.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3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200℃。
实施例2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环氧类扩链剂,环氧类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1.5%;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80℃、290℃、290℃、30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4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2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75%;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280℃、290℃、290℃、290℃、295℃、295℃;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4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1.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3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200℃。
实施例3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环氧类扩链剂,环氧类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2.5%;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80℃、290℃、290℃、30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4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3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65%;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280℃、290℃、290℃、290℃、295℃、295℃;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4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1.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3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200℃。
实施例4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采用环氧类扩链剂、二异氰酸类扩链剂、恶唑啉类扩链剂、酸酐类扩链剂复配,环氧类扩链剂、二异氰酸类扩链剂、恶唑啉类扩链剂和酸酐类扩链剂的重量分别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的重量的0.25%、0.5%、0.75%、1.0%;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80℃、290℃、290℃、30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4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20%,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为80%;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290℃、295℃、295℃、295℃、300℃、300℃;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或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5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2.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4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220℃。
实施例5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二异氰酸类扩链剂,二异氰酸类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1.5%;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90℃、300℃、300℃、31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5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40%,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为60%;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295℃、300℃、300℃、300℃、305℃、305℃;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或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2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3.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2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185℃。
实施例6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酸酐类扩链剂,酸酐类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1.0%;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90℃、300℃、300℃、31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2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15%,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为85%;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295℃、300℃、300℃、300℃、310℃、310℃;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或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1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3.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2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215℃。
实施例7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扩链剂为恶唑啉类扩链剂,恶唑啉类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0.8%;
S21: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其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机一至四区(熔融区)的熔融温度为290℃、300℃、300℃、310℃;
S22:将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挤出机为计量泵,冷却方式为水冷却,且水温为15℃,冷却时间为1-12h;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其中第二混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含量为30%,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为70%;
S31:将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其中第二混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依次熔融温度为300℃、305℃、305℃、305℃、310℃、310℃;
S32:使用挤出机将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其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液体包括水或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液体温度为15℃;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其中拉伸过程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2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4倍。
其中,热定型温度为230℃。
本文的造粒工艺,为本领域中的常用技术工艺,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的粒径为0.05-0.2mm。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线型高分子物,它的聚合度大小对其实用性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强度、耐热性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工业生产上,通过测定聚合物的特性黏度对生产实施调节和控制,进而确定相应的聚合度,因此特性黏度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单丝的的关键性能指标。在本申请中,申请人采用采用乌氏粘度计测试上述实施例中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的特性粘度,同时申请人还对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直径、强度及伸长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实施例4中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的特性粘度值最大,为1.20dL/g。实施例1-7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直径在0.15mm左右。实施例2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伸长率最高,为42%。实施例1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强度最高,为4.5cN/dtex。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是高性能单丝,具有优异的强度及伸长率,拓展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应用范围,实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的再利用,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使用成本的有益效果。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流程图中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例如,S22可分为计量挤出和冷却两个步骤,亦或,S22可并入S21中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中加入扩链剂,得第一混合物;
S2: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
S3:将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混合,得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2具体为:
S21:将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一共熔体;
S22:将所述第一共熔体在挤出机中进行计量挤出,并进行冷却;
S23:对冷却后的第一共熔体进行造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S3中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制备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具体为:
S31: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得第二共熔体;
S32:使用挤出机将所述第二共熔体挤出,并进行冷却;
S33: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并进行热定型处理,得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的重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重量的0.5%~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包括环氧类扩链剂、二异氰酸酯类扩链剂、酸酐类扩链剂和恶唑啉类扩链剂中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21中所述第一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且熔融温度为280~310℃,S22中所述挤出机为计量泵,所述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颗粒的重量为所述第二混合物重量的10%~4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31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熔融温度为280-310℃;S32中冷却方式为液体冷却,所述液体包括水、聚乙二醇溶液或甘油三醇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33中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拉伸具体为:
将经过冷却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一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1.5-3.5倍;
将经过一级拉伸后的第二共熔体进行二级拉伸,且拉伸倍率为2-4倍。
10.一种由上述1-9任意一项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
CN201610496154.3A 2016-06-29 2016-06-2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05970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6154.3A CN105970356B (zh) 2016-06-29 2016-06-2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6154.3A CN105970356B (zh) 2016-06-29 2016-06-2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0356A true CN105970356A (zh) 2016-09-28
CN105970356B CN105970356B (zh) 2018-06-15

Family

ID=5701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6154.3A Active CN105970356B (zh) 2016-06-29 2016-06-2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03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9321A (zh) * 2019-11-11 2020-01-10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增粘的再生pet及单丝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406A (zh) * 2018-03-29 2018-08-14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物理循环再利用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3507A (zh) * 2008-12-22 2009-06-24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合金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9757A (zh) * 2009-09-28 2010-03-0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回收低粘度涤纶丝制造中粘度pet切片的方法
CN102120868A (zh) * 2011-04-08 2011-07-13 扬州三星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拉伸强度再生性回收聚酯片材增韧工艺
CN102586933A (zh) * 2012-01-11 2012-07-1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聚酯原料制备涤纶短纤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3507A (zh) * 2008-12-22 2009-06-24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合金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9757A (zh) * 2009-09-28 2010-03-0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回收低粘度涤纶丝制造中粘度pet切片的方法
CN102120868A (zh) * 2011-04-08 2011-07-13 扬州三星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拉伸强度再生性回收聚酯片材增韧工艺
CN102586933A (zh) * 2012-01-11 2012-07-1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废旧聚酯原料制备涤纶短纤维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9321A (zh) * 2019-11-11 2020-01-10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增粘的再生pet及单丝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0356B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7453B (zh) 用于重物包装编织袋的废旧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扁丝的制备方法
CN100547031C (zh) 一种增粘的回收聚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14272B (zh) 可生物降解的改性聚乳酸材料及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无纺布的方法
CN104536275B (zh) 一种用于激光蓝图机的墨粉及制造方法
CN107974058A (zh) 一种基于回收pet的复合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6638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pla改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970356A (zh)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单丝及其制备工艺
CN103360732B (zh) 一种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858B (zh) 一种聚乳酸成核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117985B (zh)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料再利用的制备工艺
CN108396406A (zh) 聚合物物理循环再利用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3453A (zh) 饱和聚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含其的桔纹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9796740A (zh) 一种耐污pc/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5987B (zh) 一种有机成核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321101A (zh) 一种红外快速固化的耐候粉末涂料
CN108276666A (zh) 基于聚丙烯回料的高强度高亮度聚丙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282326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CN103709687B (zh) 含有pbat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
CN105733232A (zh) 使用核壳粒子增韧改性pc和pbt树脂
CN1045112A (zh) 高容量通用塑胶色母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KR20150089120A (ko) Pet 벤딩스트랩 분쇄품을 이용한 다용도 pet 펠렛의 제조
CN104552656B (zh) 一种废旧聚酯-bcf地毯纱等值回收利用的方法
KR20020094225A (ko) 폐 폴리 우레탄 수지의 재생 방법
CN108641124A (zh) 一种高生物碳含量、低密度的生物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2988A (zh) 一种pc次料回收改性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1

Address after: 226000 Gangzha West Nantong Gangzha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Applicant after: Nantong new silk monofilam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26000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Gangzha Tiansheng Street West Gate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Nantong Xin Di monofilam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nt before: Ma Haiy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