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7486A -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7486A
CN105967486A CN201610380598.0A CN201610380598A CN105967486A CN 105967486 A CN105967486 A CN 105967486A CN 201610380598 A CN201610380598 A CN 201610380598A CN 105967486 A CN105967486 A CN 105967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xing
framework
spring
cros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05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engl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eng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engl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eng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805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67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67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7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7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by centrifug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using drying or composting be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8Mobile apparatus and plants, e.g. mounted on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包括底板(1)、回收装置(2)、旋转装置(3)、加热装置(4)、电机装置(5)、框体装置(6)、支架装置(7)及过滤装置(8),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撑块(11)及第一滚轮(12),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箱(22)、第一支架(21)、第一弯曲杆(23)、第一弹簧(24)、第一定位杆(25)、第二支架(26)及第二弹簧(27),旋转装置(3)包括旋转板(31)、第一框体(32)、第一过滤网(33)、支撑轴(34),加热装置(4)包括盖板(41)、滑块(42)、散热框(44)和加热棒(45)。本发明能够在对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的同时亦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脱水。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机械脱水是以多孔性物质为过滤介质,在过滤介质两侧面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污泥中的水分被强制通过过滤介质,以滤液的形式排出,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上,成为脱水后的滤饼,从而实现污泥脱水。常用机械污泥脱水的方法有一下三种:1、采用加压或抽真空将污泥内水分用空气或蒸汽排除的通气脱水法,比较常见的是真空过滤法;2、依靠机械压缩作用的压榨过滤法,一般对高浓度污泥采用压滤法,常用方法是连续脱水的带式压滤法和间歇脱水的板框压滤法;3、利用离心力作为动力除去污泥中水分的离心式脱水法,常用的转筒离心法。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即污泥脱水不彻底,污泥体积大,无法直接进行资源化利用,这给污泥的最终处置带来较大的困难。
中国专利CN105399301A揭示了一种新型污泥干燥处理装置,其包括进料机、鼓风机、空气加热器、分散器、气流干燥器、旋风干燥器、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空气加热器把空气加热到大于100摄氏度进入到分散器并与从引料机进入的含水率为80%的、由分散器粉碎的脱水污泥混合形成热空气污泥流,空气污泥流中的污泥通过气流干燥器和旋风干燥器干燥,经干燥后的空气污泥流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含水率小于5%的干污泥,热空气和干污泥粉尘进入除尘器,干污泥粉尘从除尘器的底部排出。然而其无法有效的控制热空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其干燥的效率有限,干燥效果不明显;并且其结构复杂,移动不方便,只能固定在设定的位置上,使用起来较为受限;同时无法对污泥进行过滤;并且只能采用一种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方式有限。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包括底板、回收装置、旋转装置、加热装置、电机装置、框体装置、支架装置及过滤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块及第一滚轮,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第一支架、第一弯曲杆、第一弹簧、第一定位杆、第二支架及第二弹簧,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板、第一框体、第一过滤网、支撑轴,加热装置包括盖板、滑块、握持环、散热框、加热棒,本发明能够在对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的同时亦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脱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回收装置、位于所述回收装置上方的旋转装置、位于所述旋转装置上方的加热装置、电机装置、位于所述回收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旋转装置下方的支架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定位杆、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支撑轴,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滑块、位于所述盖板上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一竖杆、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横板,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挡环、位于所述挡环下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下方的集中斗、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上的水平环及位于所述水平环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周围的第一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左右两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外围的第二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下方的支撑板及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二竖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上方的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五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下方的第三过滤网。
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
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及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顶靠在所述回收箱上,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回收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板呈圆柱体,所述旋转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呈圆柱体,所述支撑轴竖直放置,所述支撑轴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呈圆台状,所述盖板水平放置,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块呈圆柱体,所述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设有两个,所述握持环呈弯曲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设有两个,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呈长方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横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体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挡环呈环状,所述挡环水平放置,所述挡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框体贯穿所述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环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集中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环呈环状,所述水平环水平放置,所述水平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水平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轴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环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内,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环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第二支撑环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呈圆柱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素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三角块设有两个,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侧面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体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制药干燥机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对污泥进行离心脱水的同时亦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脱水,从而不仅可以多种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同时在离心运动时可以扩大污泥与热空气接触的面积,使其脱水的效率更高,干燥效果更好;并且本发明移动方便,可以将其移动到任意需要的位置上,操作简单,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同时可以对干燥后的污泥进行过滤,充分过滤掉其中的杂质及灰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第一支撑块;111-第一凹槽;12-第一滚轮;2-回收装置;21-第一支架;22-回收箱;23-第一弯曲杆;24-第一弹簧;25-第一定位杆;26-第二支架;27-第二弹簧;3-旋转装置;31-旋转板;32-第一框体;33-第一过滤网;34-支撑轴;4-加热装置;41-盖板;411-第一通孔;42-滑块;43-握持环;44-散热框;45-加热棒;5-电机装置;51-第三支架;52-第一竖杆;53-电机;54-第一转轴;55-第三弹簧;56-第一斜杆;57-横板;6-框体装置;61-第二框体;62-挡环;63-第二过滤网;64-集中斗;65-水平环;66-第四弹簧;7-支架装置;71-第二支撑块;711-第二凹槽;72-第一支撑环;73-第一横杆;74-第二支撑环;75-支撑板;76-第二竖杆;8-过滤装置;81-第二横杆;82-第三竖杆;83-第四支架;831-第三凹槽;84-三角块;85-第五弹簧;86-第三框体;87-第三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回收装置2、位于所述回收装置2上方的旋转装置3、位于所述旋转装置3上方的加热装置4、电机装置5、位于所述回收装置2上方的框体装置6、位于所述旋转装置3下方的支架装置7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7下方的过滤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箱22、位于所述回收箱22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21、第一弯曲杆23、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23上的第一弹簧2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定位杆25、第二支架26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25上方的第二弹簧27。所述回收箱2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22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22放置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弯曲杆2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回收箱2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弯曲杆23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2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23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22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架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回收箱2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21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设有四个,所述第一弹簧24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23及第一支架21之间,所述第一弹簧2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2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弯曲杆2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定位杆25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5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顶靠在所述回收箱22上,所述第一定位杆25与所述回收箱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6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6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27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27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2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旋转板31、位于所述旋转板31上方的第一框体3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32上方的第一过滤网33、位于所述旋转板31下方的支撑轴34。所述旋转板31呈圆柱体,所述旋转板3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32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框体32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框体32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板3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33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过滤网33的侧面可以对污泥进行过滤,所述第一过滤网3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4呈圆柱体,所述支撑轴34竖直放置,所述支撑轴34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盖板41、设置于所述盖板41上的滑块42、位于所述盖板41上的握持环43、位于所述盖板41下方的散热框44、收容于所述散热框44内的加热棒45。所述盖板41呈圆台状,所述盖板41水平放置,所述盖板41收容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3内,所述盖板4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3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盖板41上设有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通孔411呈圆形。所述滑块42呈圆柱体,所述滑块4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411内且与所述盖板41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43设有两个,所述握持环43呈弯曲状,所述握持环43的两端与所述盖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44设有两个,所述散热框4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44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44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45设有两个,所述加热棒45与电源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5包括第三支架5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51上的第一竖杆52、电机53、位于所述电机53下方的第一转轴54、位于所述第三支架51下方的第三弹簧55、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5右侧的第一斜杆56、位于所述第一斜杆56下方的横板57。所述第三支架51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支架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支架5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5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2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3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54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54的上端与所述电机53连接,使得所述电机53带动所述第一转轴54旋转,所述第一转轴54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带动所述旋转板31旋转,所述第一转轴54贯穿所述滑块4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5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下端与所述盖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盖板4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斜杆56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56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7呈长方体,所述横板57水平放置,所述横板67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5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6包括第二框体61、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的挡环62、位于所述挡环62下方的第二过滤网63、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1下方的集中斗64、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61上的水平环65及位于所述水平环65下方的第四弹簧66。所述第二框体6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框体6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32及第一过滤网33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61内,使得经过第一过滤网33过滤后的污水被甩至第二框体61内。所述挡环62呈环状,所述挡环62水平放置,所述挡环62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环6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框体61贯穿所述横板57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框体6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过滤网63呈环状,所述第二过滤网63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6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集中斗64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斗64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集中斗6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集中斗64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水平环65呈环状,所述水平环65水平放置,所述水平环65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6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66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66的上端与所述水平环6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水平环65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7包括第二支撑块7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71周围的第一支撑环7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左右两侧的第一横杆7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外围的第二支撑环7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74下方的支撑板75及位于所述支撑板75上方的第二竖杆76。所述第二支撑块71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块71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7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711,所述第二凹槽711呈圆柱体状,所述支撑轴34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711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块7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72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环7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71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内,所述第二支撑块7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环7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7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杆73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7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环7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7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7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环74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第二支撑环7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7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63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环7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75呈圆柱体,所述支撑板7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环7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76呈圆柱体,所述第二竖杆76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7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76的下端与素数支撑板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第三框体86、位于所述第三框体86上方的第四支架83、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83上的第二横杆81、位于所述第二横杆81上方的第三竖杆82、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3上方的三角块84、位于所述第二横杆81下方的第五弹簧85及位于所述第五弹簧85下方的第三过滤网87。所述第二横杆8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81水平放置。所述第三竖杆8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82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8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7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8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8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杆8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支架8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7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83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三凹槽831,所述第四支架83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84设有两个,所述三角块8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84的侧面与所述第四支架8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体86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四框体86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87呈空心的半球体,所述第三过滤网8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85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8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85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87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过滤网87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其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上。然后握住握持环43,并且向上移动,使得盖板41向上移动打开,然后将污泥倒入到所述第一框体32内,然后向下移动握持环43,使得盖板41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33的内表面上。然后启动加热棒45,使得第一框体32及第一过滤网33内的温度上升。然后启动电机53,使得第一转轴54带动所述旋转板31旋转,进而使得旋转板31上的污泥做离心运动,进而被甩至第一框体32及第一过滤网33上,同时由于加热棒45加热,使得第一框体32及第一过滤网33内的温度上升,并且配合污泥在第一框体32及第一过滤网33内移动,从而可以对污泥进行快速的烘干,烘干效率高,并且烘干效果好。同时部分水分及污泥经过第一过滤网33的过滤后进入到第二框体61的内表面上,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二过滤网63上,然后污水经过第二过滤网63的过滤后进入到集中斗64内,然后进入到第三框体86内,然后经过第三凹槽831进入到第三过滤网87中,然后经过第三过滤网87的过滤后进入到回收箱22内,从而可以充分的将污泥中的水烘干及过滤掉,使得脱水效果更好。至此,本发明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回收装置(2)、位于所述回收装置(2)上方的旋转装置(3)、位于所述旋转装置(3)上方的加热装置(4)和电机装置(5)、位于所述回收装置(2)上方的框体装置(6)、位于所述旋转装置(3)下方的支架装置(7)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7)下方的过滤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旋转板(31)、位于所述旋转板(31)上方的第一框体(3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32)上方的第一过滤网(33)、位于所述旋转板(31)下方的支撑轴(34),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第三框体(86)、位于所述第三框体(86)上方的第四支架(83)、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83)上的第二横杆(81)、位于所述第二横杆(81)上方的第三竖杆(82)、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3)上方的三角块(84)、位于所述第二横杆(81)下方的第五弹簧(85)及位于所述第五弹簧(85)下方的第三过滤网(87),所述电机装置(5)包括第三支架(5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51)上的第一竖杆(52)、电机(53)、位于所述电机(53)下方的第一转轴(54)、位于所述第三支架(51)下方的第三弹簧(55)、位于所述第三弹簧(55)右侧的第一斜杆(56)、位于所述第一斜杆(56)下方的横板(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箱(22)、位于所述回收箱(22)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21)、第一弯曲杆(23)、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23)上的第一弹簧(2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定位杆(25)、第二支架(26)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25)上方的第二弹簧(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7)包括第二支撑块(7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71)周围的第一支撑环(7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左右两侧的第一横杆(7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外围的第二支撑环(7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环(74)下方的支撑板(75)及位于所述支撑板(75)上方的第二竖杆(7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51)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5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5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2)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54)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54)的上端与所述电机(53)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4)的下端与所述旋转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4)贯穿所述滑块(4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55)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下端与所述盖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56)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56)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7)呈长方体,所述横板(57)水平放置,所述横板(67)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51)的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71)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块(71)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7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711),所述支撑轴(34)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711)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块(7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72)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支撑环(7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块(71)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内,所述第二支撑块(7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环(7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7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7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杆(73)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7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环(7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7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7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8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81)水平放置,所述第三竖杆(8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82)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8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7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8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8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杆(8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支架(8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7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83)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三凹槽(831),所述第四支架(83)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块(84)设有两个,所述三角块(8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84)的侧面与所述第四支架(8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体(86)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框体(86)的侧面固定连接。
CN201610380598.0A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Pending CN105967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0598.0A CN105967486A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0598.0A CN105967486A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7486A true CN105967486A (zh) 2016-09-28

Family

ID=5701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0598.0A Pending CN105967486A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674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6048A (zh) * 2016-10-09 2017-01-11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领域的可移动污泥处理压滤系统
CN106336106A (zh) * 2016-10-09 2017-01-18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993A (zh) * 2001-03-30 2004-05-26 特姆金埃科系统株式会社 压滤机式脱水系统、脱水方法、脱气装置、止回阀及开关阀
KR100835964B1 (ko) * 2007-07-26 2008-06-10 고성호 열병합발전기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슬러지 건조시스템
CN204310833U (zh) * 2014-12-13 2015-05-06 王远 污水分离净化装置
CN105347596A (zh) * 2015-12-03 2016-02-24 陈卡丹 一种污泥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993A (zh) * 2001-03-30 2004-05-26 特姆金埃科系统株式会社 压滤机式脱水系统、脱水方法、脱气装置、止回阀及开关阀
KR100835964B1 (ko) * 2007-07-26 2008-06-10 고성호 열병합발전기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슬러지 건조시스템
CN204310833U (zh) * 2014-12-13 2015-05-06 王远 污水分离净化装置
CN105347596A (zh) * 2015-12-03 2016-02-24 陈卡丹 一种污泥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6048A (zh) * 2016-10-09 2017-01-11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领域的可移动污泥处理压滤系统
CN106336106A (zh) * 2016-10-09 2017-01-18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2047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微波烘干机
CN201181147Y (zh) 闭路循环过滤洗涤沸腾干燥机
CN106313609A (zh) 一种高效的中药材快速挤压提取装置
CN105967486A (zh)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CN108058478A (zh)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展平压烫装置
CN107664405A (zh) 一种午时茶干燥装置
CN208794960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0801884U (zh) 一种空气能烘干房
CN106007322A (zh) 一种离心脱水处理淤泥的环保装置
CN205893043U (zh) 一种淤泥离心干燥过滤机
CN209268575U (zh) 一种茶叶筛选烘干装置
CN105948450A (zh) 一种污泥干燥脱水机
CN205774017U (zh) 一种离心式污泥脱水装置
CN206037603U (zh) 一种茶渣处理装置
CN106007321A (zh) 一种处理污泥的环保设备
CN205893042U (zh) 一种淤泥脱水过滤处理器
CN106045262A (zh) 一种离心脱水处理淤泥的环保装置
CN105967487A (zh) 一种污泥干燥脱水机
CN206817945U (zh)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锂电池石墨材料烘干装置
CN106024213A (zh) 一种电缆用干燥设备
CN208794867U (zh) 一种新型的中药材烘干设备
CN106931735A (zh) 一种环保高效的中药快速除湿设备
CN204017848U (zh) 多功能一体反应装置
CN104362407B (zh) 一种铅泥干燥再利用装置
CN102976368A (zh) 一种增设转鼓加压式过滤机降低无机超细粉体浆料湿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