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0687A - 磁体以及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体以及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0687A
CN105960687A CN201580006729.2A CN201580006729A CN105960687A CN 105960687 A CN105960687 A CN 105960687A CN 201580006729 A CN201580006729 A CN 201580006729A CN 105960687 A CN105960687 A CN 105960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pole piece
slide block
hole section
chamb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67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0687B (zh
Inventor
雷约·内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XTUR Oy
Original Assignee
IXTUR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FI201451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I20145100L/fi
Priority claimed from FI201451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I20145101L/fi
Priority claimed from FI201451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FI20145103L/fi
Application filed by IXTUR Oy filed Critical IXTUR Oy
Publication of CN105960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0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05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in general
    • H01F7/0226PM with variable field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02Magnetic work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G01R33/07Hall effect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G01R33/09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G01R33/096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H01F7/0257Lifting, pick-up magnetic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4Means for releasing the attractive fo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体,其包括本体(101)和滑块(102),该滑块可移动地布置在本体(101)的空腔(111)的内部。包括永磁体(114)的滑块(102)通过将介质转移进入和离开空腔(111)而相对于本体(101)移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金属板(301)的方法。

Description

磁体以及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随附的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磁体和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磁体在许多技术领域中使用,以执行诸如控制动作的各种操作,来开关电路和移动物体。磁体通常具有一定的功能来改变其磁性状态。磁体可包括例如线圈,该线圈根据供给到线圈的电流的量和方向而产生磁场。线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永磁体结合,因此线圈用于增加或减少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可替代地,磁体可以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的位置确定磁体的磁性状态。包括永磁体的可动部例如借助由布置成围绕可动部的线圈产生的磁力,相对于磁体的本体运动。
包括用于改变磁体的磁性状态的可动部的磁体的示例在文献WO2012/160262中公开。文献WO 2012/160262的磁体是所谓的双稳态磁体,其中,包括永磁体的可动部被布置成相对于磁体的本体在两个稳定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可动部与本体接触,从而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可以通过本体被引导到待附接的物体。在第二位置,可动部与本体分离,使得本体中的磁通量的流动显著减少,因此磁体的保持力可以忽略不计。磁体的本体包括围绕可动部布置的线圈。借助通过线圈沿合适方向供给足够量的电流,可动部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与文献WO 2012/160262的磁体有关的问题涉及磁体的双稳态。磁体只能处于其两个状态中的一个,且磁体的状态通过将可动部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稳定位置而改变。因此,取决于可动部的位置的磁体的保持力仅具有两个固定值。换句话说,文献WO2012/160262的磁体的保持力不能被调整,这降低了磁体的适用性。
与文献WO 2012/160262的磁体有关的另一问题涉及可动部的第二位置,即,涉及可动部不与本体接触的位置。为了确保可动部保持在其第二位置,电流必须不断地供给到线圈,或者磁体必须装有弹簧或其他适当的装置来朝向第二位置推动可动部。在第一种情况下,缺点是线圈的电力消耗,而在第二种情况下,缺点是复杂的结构,该复杂的结构可易于被破坏,从而导致磁体的故障。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甚至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磁性状态的磁体,在该稳定磁性状态下磁体不会消耗能量。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磁体,该磁体的磁性状态可用非常小的能量被容易地改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磁体,该磁体的保持力可被无级调节,且这使得能够用非常小的能量将保持力维持在期望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体,该磁体具有能够以小尺寸实现大的保持力的结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寿命长且可靠性高的磁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金属板的方法。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一叠金属板中提起预期数量的金属板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磁体和方法的特征在于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磁体包括:
-本体,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用于将磁通量引导到待附接的物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分开并附接到本体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以及
-滑块,包括永磁体,以及被附接到永磁体的相反磁极表面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该滑块被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本体可移动,从而改变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的路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磁体中:
-第一部分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部的直径,
-通孔的第一端被本体的第四部分封闭,通孔的第二端被本体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封闭,使得由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组成的空腔在本体的内部形成,
-滑块被布置在空腔的内部以便可沿通孔的纵向移动,第一极片指向通孔的第一端,以及
-磁体包括用于将介质转移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装置,从而移动滑块;
其中,在滑块的第一位置,永磁体、至少部分的第一极片和至少部分的第二极片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内部,在滑块的第二位置,至少部分的第一极片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内部,第二极片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磁体是一种附接磁体,该附接磁体的磁性状态可通过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本体移动滑块而被改变。滑块通过将介质转移进入或离开空腔而被移动,滑块可移动地布置在该空腔内部。第一和第二位置是稳定位置,滑块将在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的帮助下,在上述稳定位置处保持静止。在滑块的第一位置处,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被第一部分短路。在滑块的第二位置处,磁通量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引导到闭合磁路的物体。
磁体的保持力取决于滑块的位置。当滑块在第一位置处时,保持力为其最小值;当滑块在第二位置处时,保持力为最大值。因为滑块可以被定位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所以磁体的保持力可被无级调节。保持力可通过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滑块而被增加,通过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滑块而被减少。
在滑块的第一位置处,永磁体、至少部分的第一极片和至少部分的第二极片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内部。因此,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可部分或完全地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内部。优选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与第一通孔部的壁接触或几乎接触。
当滑块在第一位置处时,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被第一部分基本短路,这意味着磁通量主要通过围绕第一通孔部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从一个极片流到另一个。当永磁体在第一通孔部的内部时,滑块的第一位置是永磁体的磁力将滑块积极地拉动到的位置。当滑块远离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永磁体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抵抗移动力并试图拉动滑块回到第一位置。在滑块的第一位置处,磁通量主要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通孔部的壁的方向从一个极片被引导到第一部分并且从第一部分被引导到另一极片。
在滑块的第二位置处,至少部分的第一极片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内部,第二极片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外部。优选地,在滑块的第二位置处,永磁体也位于第一通孔部的外部。在滑块的第二位置处,第二极片优选地与第二部分接触或几乎接触,使得磁通量在第二极片与第二部分之间有效地传导。优选地,在滑块的第二位置处,第一极片与第一通孔部的壁接触或几乎接触。
当滑块在第二位置处时,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可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流到待附接的物体。被布置成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者接触的该物体闭合磁路,由此磁通量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物体从一个极片被引导到另一个。在滑块的第二位置处,磁通量主要在第一极片和第一部分之间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通孔部的壁的方向被引导,且在第二极片与第二部分之间沿基本上垂直于滑块的底部的方向被引导。到第二极片/来自第二极片的磁通量的方向因此在滑块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被转动约90度。
通过将气体或液体的介质转移进入或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滑块相对于本体被移动。滑块可以通过将介质转移进入第一腔部且离开第二腔部而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滑块可以通过将介质转移进入第二腔部且离开第一腔部而朝向第一位置移动。
本体的空腔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限定。该空腔被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彼此接触的区域分成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第一腔部优选地由第一通孔部的壁限定和由第四部分限定。第二腔部优选地由第二通孔部的壁,以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限定。
本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第三部分彼此分开。因为第三部分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所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磁性地分开,使得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直接的磁通量流动基本被阻止。
第一部分的通孔包括两个通孔部,这两个通孔部沿通孔的纵向依次被定位。第一通孔部被第四部分封闭,第二通孔部被第二和第三部分封闭。第二通孔部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部的直径,使得当滑块在第二位置时,可基本上被防止通过第一部分的磁通量的短路。第一通孔部的长度优选地长于滑块的纵向移动。
滑块以至少部分的第一极片总是保持在第一通孔部内的方式可移动地布置在空腔的内部。因此,滑块的移动由第一通孔部的壁机械地支撑。优选地,滑块在滑块的所有位置中保持与第一通孔部的壁接触。
滑块具有夹层结构,其中,永磁体被布置在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被附接到永磁体的不同极,且由磁性材料制成,使得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可通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被引导。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磁性材料是铁磁材料,优选地为铁。永磁体可以为例如钕磁体、铝镍钴磁体或钐钴磁体。
本体的这些部分可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且它们可由一个或多个部分形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以第一部分围绕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围绕第二部分的方式被布置在彼此之内。第三部分可以是被附接到第二通孔部的壁上的套筒。第二部分可以是被布置在第三部分的内部的圆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适合于传导磁通量的磁性材料制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磁性材料是诸如铁、镍、钴或它们的合金的铁磁材料。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优选地由相同材料制成。第三部分由非磁性材料制成,该非磁性材料可以是顺磁性材料,诸如树脂、黄铜或铝,或抗磁性材料,诸如耐酸钢或不锈钢。封闭通孔(即,第一通孔部)的第一端的第四部分被附接到第一部分。第四部分可以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制成。第四部分可以由与第一部分相同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通孔部和第一极片是圆柱形的。优选地,第一极片的直径仅稍微小于第一通孔部的直径,由此,当滑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通孔部的壁可有效地支撑滑块。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可以是例如:小于10mm、10-50mm、50-200mm或200-500mm。第一极片的直径可以为例如:比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小不到2mm、不到1mm、不到0.5mm、不到0.1mm、不到0.01mm或0.005-0.5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极片是圆柱形的。优选地,第二极片具有与第一极片相同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永磁体包括布置在一层或多层中的多个磁体件。永磁体可以例如由扇形件形成,扇形件以其相同极被设置在永磁体的相同侧上的方式被布置成一层。扇形件的数量可以是例如2、3、4-6或7-10。永磁体可替换地由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的磁体件形成。以铁磁盘被布置在磁体件之间且磁体件的不同极被布置成彼此面对的方式,磁体件可被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永磁体的厚度小于第一极片的厚度和第二极片的厚度。较厚极片的使用防止磁通量饱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永磁体是圆柱形的,且永磁体的直径小于第一极片的直径和第二极片的直径。永磁体的较小直径防止永磁体接触第一通孔部的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滑块是圆柱形的。优选地,滑块的直径仅稍微小于第一通孔部的直径,由此,当滑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通孔部的壁可有效地支撑滑块。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可以是例如:小于10mm、10-50mm、50-200mm或200-500mm。滑块的直径可以为例如:比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小不到2mm、不到1mm、不到0.5mm、不到0.1mm、不到0.01mm或0.005-0.5mm。滑块的长度可以是例如:小于3mm、3-10mm、10-100mm或100-500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通孔部是圆柱形的。第二通孔部的直径可以比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大例如:0.5-2mm、1-5mm、2-10mm、5-50mm或25-300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部分是中空柱,其被附接到第二通孔部的壁,且第二部分被附接到第三部分的内壁。第二部分优选地为圆柱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部分的内径等于或大于第一通孔部的直径,第三部分的高度大于第二部分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位于第二通孔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部分从通孔的第二端延伸到第一通孔部。因此,第三部分覆盖第二通孔部的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形成整体结构。该结构可以由一件磁性材料通过机械加工来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体包括密封环,该密封环围绕滑块附接,或被附接到第一通孔部的壁。密封环将由空腔形成的密闭空间分成两个部分并防止介质在所述两个部分之间流动。密封环使得更易于形成足够的压差并能够充分移动滑块。密封环可以由例如硅树脂、乙烯-丙烯、聚氨酯、丁腈橡胶或缩醛塑料、或它们的化合物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密封环被附接到第一极片中的凹槽。密封环在其保持在第一通孔部的内部的位置被附接到第一极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滑块包括盖,该盖被附接在第一极片的顶部,用于将密封环保持在适当位置。该盖可包括凹槽,密封环被安装在该凹槽中。凹槽优选地被布置成靠近盖被附接到第一极片的端部。凹槽可位于盖与第一极片之间。盖可由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将介质传递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装置包括被整合到本体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腔部连通,第二导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腔部连通。介质可分别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被转移进入或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优选地,第一导管的第一端被布置到通孔的第一端,第二导管的第一端被布置到通孔的第二端。导管的第二端可彼此连通,使得已经被转移离开一个腔部的介质可被转移到另一个腔部中。磁体可包括多个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数量可以是例如2-4个、5-10个或10-30个。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导管的第二端和第二导管的第二端向磁体外部敞开。因此,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延伸通过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将介质传递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装置包括气动系统或液压系统,该气动系统或液压系统联接到第一导管的第二端和第二导管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将介质传递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装置包括泵,该泵联接到第一导管的第二端和第二导管的第二端。泵可被构造成沿两个方向转移介质,由此,介质可从第一腔部转移到第二腔部,反之亦然。用于将介质转移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装置可包括两个泵,第一泵被联接到第一导管的第二端,而第二泵被联接到第二导管的第二端。根据介质的类型,泵可以为诸如活塞泵、螺旋泵或齿轮泵的液压泵或气压泵。也可使用联接到导管的第二端的现有的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用以将介质转移进入腔部和离开腔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将介质进入和离开传递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装置包括:第一管,联接在泵与第一导管的第二端之间;第二管,联接在泵与第二导管的第二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体包括的介质为气体或液体。用于磁体的适当的气体是例如空气。用于磁体的适当的液体是例如油或水。优选地,使用的液体也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其减少滑块与第一通孔部的壁之间的摩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体包括:磁通量传感器,被构造为测量第一部分中的磁通量密度;以及装置,基于所检测到的磁通量密度确定滑块的位置。磁通量传感器指的是响应于磁通量密度改变其输出电压和/或电流的换能器。由于第一部分中的磁通量的路径取决于滑块的位置,所以滑块的位置可以由磁通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或电流确定。用于确定滑块的位置的装置可包括,例如比较电路,其用于提供输出信号(作为对磁通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或电流的响应),输出信号确定滑块是在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磁通量传感器也可被构造为将滑块的位置直接指示为二进制输出。磁通量传感器也可用于检测物体是否被附接到磁体。磁通量传感器可以例如被布置在第一部分的内部或附接在其表面上。
磁体可包括多个磁通量传感器,这些磁通量传感器被构造为在不同空间位置和/或沿不同方向测量磁通量密度。磁通量传感器可被构造为沿正交方向和/或相反方向测量磁通量密度。磁通量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是例如2个、3个或多于3个。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通量传感器是以下之一:霍尔传感器、AMR磁强计、MEMS传感器或簧片继电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滑块包括延伸到第二部分中的钻孔的引导杆。沿通孔的纵向延伸的引导杆可被布置成部分地或全部地延伸通过滑块。引导杆优选地以引导杆的一部分总是保持在钻孔中的方式被设定尺寸。引导杆的目的是减少滑块沿通孔的纵向之外的其他方向的运动。引导杆由非磁性材料制成,该非磁性材料可以是顺磁性材料,诸如树脂、黄铜或铝;或抗磁性材料,诸如耐酸钢或不锈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体包括附接到本体的线圈,该线圈被构造为产生磁力,该磁力根据被供应到线圈的电流的方向增加或减少磁体的保持力。当滑块在第二位置时,该线圈优选地以线圈至少部分地包围滑块的方式被布置在第三部分的内部。优选地,当滑块在其第二位置时,滑块用于改变磁体的保持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磁体包括用于将电流供应到线圈的装置。用于供应电流的装置可包括例如电池,该电池经由控制单元连接到线圈。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被供应到线圈的电流的量和方向。控制单元可包括用于使用磁体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开关,和/或用于从远程控制器接收控制命令的无线接收器。控制单元也可包括用于指示磁体的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灯,和/或用于将状态信息发送到远程控制器的无线发射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线圈被构造为产生磁力,用于根据被供应到线圈的电流的方向朝向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动滑块。滑块的位置可借助具有一定持续时间、大小和极性的电流脉冲改变。将滑块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的移动所需要的电流脉冲的持续时间和大小高度依赖磁体的结构和尺寸。电流脉冲的极性取决于滑块需要被移动到的方向。典型地,电流脉冲的持续时间为30-300ms。
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优点是,当滑块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处时磁体不会消耗能量。磁体的另一优点是其磁性状态可易于被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优点是,其保持力是可无级调整的且保持力可易于被调整。磁体的另一优点是对于维持保持力恒定,其消耗非常少的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优点是,该磁体以小尺寸提供大保持力。磁体的另一优点是,其简单的结构使得磁体非常坚固和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优点是,永磁体的退磁可大大降低,因为磁路在滑块的第一位置处被闭合。磁体的另一优点是,当磁体在关闭状态时,即,当滑块在第一位置处时,磁体的保持力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磁体例如可被制造如下。首先,环形凹槽被机加工到磁性材料的环形块体的第二端中,环形凹槽从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延伸。接下来,环形凹槽装满被硬化成固体形式的非磁性液体材料,并且与环形凹槽同中心的钻孔从该块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被钻入该块体。钻孔的直径至少为环形凹槽的内径,但是小于环形凹槽的外径。钻孔的深度与环形凹槽的深度的总和大于块体的厚度。随后,管道被钻出以用于第二腔部,并且滑块被插入到钻孔。最后,具有用于第一腔部的管道且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盖被附接到块体的第一端以覆盖钻孔。机加工块体的内部部分对应于第二部分,外部部分对应于第一部分,中间部分对应于第三部分,盖对应于第四部分。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根据本发明的磁体处理金属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典型方法包括:将根据本发明的磁体放置在一叠金属板的最上面的金属板上,通过朝向最上面的金属板移动滑块,增加磁体的保持力,提起磁体,以及通过远离最上面的金属板移动滑块,减小磁体的保持力,直到预期数量的金属板仍然附接到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使得能够从一叠金属板上提起所需数量的金属板。该方法也使得能够从磁体一个接一个的分离金属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在减小磁体的保持力的步骤之后,通过朝向最上面的金属板移动滑块,再次增加磁体的保持力。这确保了当具有预期数量的金属板的磁体被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金属板保持附接到磁体。
本文中呈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解释为对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适用性构成限制。动词“包括”在本文中作为不排除未陈述的特征的存在的开放限制使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的特征可以自由地相互组合。
本文中呈现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优点通过适用部分涉及到根据本发明的磁体以及方法,即使这并非总是单独提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磁体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磁体的剖视图;
图3-图5示出了图2的磁体在滑块的三个不同位置处的磁场;
图6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和图2的磁体中的通孔;以及
图7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和图2的磁体中的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不同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磁体的剖视图。磁体包括本体101和滑块102,该滑块被布置成相对于本体10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的。磁体的保持力取决于滑块102的位置。磁体在其一端包括附接表面103,该附接表面意在被布置成与待附接的物体(图1中未示出)接触。
本体101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104和第二部分105,用于将磁通量输送到待附接的物体。第一部分104和第二部分105被本体101的第三部分106附接在一起,该第三部分106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第一部分104包括通孔107,该通孔107由两个圆柱形通孔部108、109组成。第一通孔部108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部109的直径。第一通孔部108和第二通孔部109在图6中更详细地示出。
通孔107的第一端被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本体101的第四部分110封闭,通孔107的第二端被本体101的第二部分105和第三部分106封闭,使得由第一腔部112和第二腔部113组成的空腔111在本体101内形成。第二部分105和第三部分106位于第二通孔部109内。圆柱形第二部分105借助环形第三部分106附接到第二通孔部109的壁。第一腔部112和第二腔部113在图7中更详细地示出。
滑块102是圆柱形的且包括永磁体114、第一极片115和第二极片116,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被附接到永磁体114的相反磁极表面。滑块102还包括被安装在第一极片115中的凹槽中的密封环117。密封环117在密封环117保持在第一通孔部108内的位置被附接到第一极片115。滑块102以第一极片115的部分总是保持在第一通孔部108的内部的方式可移动地布置在空腔111内。第二极片116朝向第二部分105。
滑块102通过输送液体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112和第二腔部113而相对于本体101移动。当液体被供给到第一腔部112并从第二腔部113排出时,滑块102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当液体被供给到第二腔部113并从第一腔部112排出时,滑块102朝向第一位置移动。
液体使用液压系统118被输送进入和离开第一腔部112和第二腔部113,该液压系统经由第一管119和第二管120被联接到被整合到本体101中的第一导管121和第二导管122。第一导管121的第一端被布置成通过关闭通孔107的第一端的第四部分110与第一腔部112连通。第二导管122的第一端被布置成通过第二通孔部109的壁与第二腔部113连通。滑块102的位置用磁通量传感器123确定,该磁通量传感器被布置在第一部分104内,靠近第一通孔部108。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磁体的剖视图。图2的磁体与图1的磁体的区别在于滑块102包括盖201,该盖被附接在第一极片115的顶端用于保持密封环117。
图3示出了当滑块102在第一位置处时由图2的磁体产生的磁场。滑块102位于第一通孔部108内部,由此基本上由永磁体114产生的所有的磁通量(用磁场线表示)从第一极片115穿过围绕第一通孔部108的第一部分104的一部分到第二极片116。因此第一部分104使由永磁体114产生的磁通量短路。结果,磁体的保持力非常小,因此磁体不能附接到金属板301。
图4示出了当滑块102在中间位置处时由图2的磁体产生的磁场。第一极片115和永磁体114位于第一通孔部108的内部,第二极片116位于第一通孔部108的外部,由此,由永磁体114产生的磁通量(用磁场线表示)的部分从第一极片115穿过围绕第一通孔部108的第一部分104的一部分到达第二极片116,部分磁通量从第一极片115穿过第一部分104到达金属板301,并从那里通过第二部分105到达第二极片116。结果,磁体弱附接到金属板301。
图5示出了当滑块102在第二位置处时由图2的磁体产生的磁场。第二极片116与第二部分105接触且仅部分的第一极片115位于第一通孔部108内部,由此基本上由永磁体114产生的所有的磁通量(用磁场线表示)从第一极片115穿过第一部分104到达金属板301,并从那里通过第二部分105到达第二极片116。结果,磁体的保持力很大,因此磁体紧紧附接到金属板301。
图中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示例,而且本发明可在以下提出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变化。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本身不能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磁体,包括:
-本体,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将磁通量引导到待附接的物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分开并附接到所述本体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以及
-滑块,包括永磁体,以及被附接到所述永磁体的相反磁极表面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滑块被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移动,以便改变由所述永磁体产生的磁通量的路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具有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所述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部的直径,
-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被所述本体的第四部分封闭,所述通孔的第二端被所述本体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封闭,使得由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组成的空腔在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
-所述滑块被布置在所述空腔的内部以便能沿所述通孔的纵向移动,所述第一极片指向所述通孔的第一端,以及
-所述磁体包括用于将介质传递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的装置,以便移动所述滑块;
其中,在所述滑块的第一位置,所述永磁体、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极片和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极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部的内部,且在所述滑块的第二位置,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极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部的内部,而所述第二极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部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部和所述第一极片是圆柱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是圆柱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是圆柱形的,且所述永磁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极片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极片的直径。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极片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极片的厚度。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部是圆柱形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是中空圆柱形,其被附接到所述第二通孔部的壁,所述第二部分被附接到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径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三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
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部的内部。
10.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从所述通孔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第一通孔部。
11.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形成整体结构。
12.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密封环,该密封环围绕所述滑块附接,或被附接到所述第一通孔部的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被附接到所述第一极片中的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盖,该盖被附接在所述第一极片的顶部,用于将所述密封环保持在适当位置。
1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介质传递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的装置包括被整合到所述本体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腔部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腔部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导管的第二端向所述磁体外部敞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介质传递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腔部和所述第二腔部的装置包括气压系统或液压系统,所述气压系统或液压系统联接到所述第一导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导管的第二端。
1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介质,该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1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
-磁通量传感器,被构造为测量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磁通量密度,以及
-基于所检测到的磁通量密度确定所述滑块的位置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通量传感器是以下之一:霍尔传感器、AMR磁强计、MEMS传感器或簧片继电器。
21.一种处理金属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体放置在一叠金属板的最上面的金属板上,
-通过朝向所述最上面的金属板移动所述滑块,增加所述磁体的保持力,
-提起所述磁体,以及
-通过远离所述最上面的金属板移动所述滑块,减小所述磁体的保持力,直到预定数量的金属板保持附接到所述磁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减小所述磁体的保持力的步骤之后,通过朝向所述最上面的金属板移动所述滑块,再次增加所述磁体的保持力。
CN201580006729.2A 2014-01-30 2015-01-14 磁体以及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Active CN105960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45103 2014-01-30
FI20145100A FI20145100L (fi) 2014-01-30 2014-01-30 Magneetti
FI20145101 2014-01-30
FI20145101A FI20145101L (fi) 2014-01-30 2014-01-30 Magneetti ja menetelmä metallilevyjen käsittelemiseksi
FI20145100 2014-01-30
FI20145103A FI20145103L (fi) 2014-01-30 2014-01-30 Magneetti
PCT/FI2015/050019 WO2015114203A1 (en) 2014-01-30 2015-01-14 Magnet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tal shee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0687A true CN105960687A (zh) 2016-09-21
CN105960687B CN105960687B (zh) 2018-05-15

Family

ID=5239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6728.8A Active CN105960686B (zh) 2014-01-30 2015-01-12 磁体
CN201580006729.2A Active CN105960687B (zh) 2014-01-30 2015-01-14 磁体以及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CN201580073174.3A Pending CN107112109A (zh) 2014-01-30 2015-06-18 磁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6728.8A Active CN105960686B (zh) 2014-01-30 2015-01-12 磁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174.3A Pending CN107112109A (zh) 2014-01-30 2015-06-18 磁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613738B2 (zh)
EP (3) EP3100286B1 (zh)
JP (3) JP6514219B2 (zh)
CN (3) CN105960686B (zh)
WO (2) WO201511420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109A (zh) * 2014-01-30 2017-08-29 Ixtur有限公司 磁体
CN110848377A (zh) * 2018-08-20 2020-02-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变速器驻车位置传感器的稳健磁场均匀性和检测的信噪比
CN111937097A (zh) * 2018-04-05 2020-11-13 Smc 株式会社 磁性吸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12824A (es) 2017-04-27 2020-09-22 Magswitch Tech Worldwide Pty Ltd Dispositivo de acoplamiento magnetico con al menos una de una disposicion de sensor y una capacidad de desmagnetizacion.
US10903030B2 (en) 2017-04-27 2021-01-26 Magswitch Technology Worldwide Pty Ltd. Variable field magnetic couplers and methods for engaging a ferromagnetic workpiece
US11031166B2 (en) 2017-06-08 2021-06-08 Magswitch Technology Worldwide Pty Ltd Electromagnet-switchable permanent magnet device
JP7450543B2 (ja) 2018-01-29 2024-03-15 マグスウィッチ テクノロジー ワールドワイド 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 リミテッド 離間した突起を備えるポールシューを有する磁気持ち上げデバイス
JP7166529B2 (ja) * 2018-04-05 2022-11-08 Smc株式会社 マグネットチャック
CN108555798B (zh) * 2018-05-28 2023-10-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一种键合夹具及机械臂
CN109110625B (zh) * 2018-09-28 2020-05-19 湖南中创国瑞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微型电永磁起重装置的智能自动卸载结构
JP2022505655A (ja) * 2018-10-24 2022-01-14 マグスウィッチ テクノロジー ワールドワイド 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 リミテッド 直線的作動磁気結合デバイス
KR102004983B1 (ko) * 2018-12-07 2019-07-30 (주)유엔디 자기이동경로 제어장치
US11618132B2 (en) 2020-03-26 2023-04-04 Steven Douglas Jenkins Magnetic clamping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79191A (en) * 1960-02-12 1963-02-26 Walker O S Co Inc Permanent magnet lifting device
JPH1114301A (ja) * 1997-06-24 1999-01-22 Taiyo Ltd 検知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リンダ装置
DE19951703A1 (de) * 1999-10-27 2001-05-10 Andreas Bellmann Schaltbarer-Permanentmagnet in Form eines Pneumatikzylinders
CN1418366A (zh) * 2000-03-16 2003-05-14 奎兹克斯公司 永磁体致动机构
WO2012160262A1 (en) * 2011-05-25 2012-11-29 Ixtur Oy Magnet, attaching device, attach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5682A (en) 1956-01-26 1959-12-01 Neill James & Co Sheffield Ltd Lifting magnets
US2947921A (en) 1957-02-25 1960-08-02 Brown & Sharpe Mfg Fine grid permanent magnetic chuck
GB874600A (en) 1958-03-28 1961-08-10 Darwin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gnetic chucks and similar holding devices
GB943587A (en) 1961-08-08 1963-12-04 Wilhelm Binder Permanent-magnetic chuck
US3109967A (en) 1962-06-11 1963-11-05 Albert T Churchill Permanent magnetic chuck with nonmagnetic barrier channel for holding magnetic pack
US3503024A (en) 1966-08-27 1970-03-24 Yamato Dengyo Sha Kk Chuck of permanent magnets
CH567329A5 (zh) * 1973-07-10 1975-09-30 Siemens Ag
US4121865A (en) 1976-12-09 1978-10-24 Littwin Sr Robert L Pickup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306207A (en) * 1980-05-07 1981-12-15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Self-sustaining solenoid
DE3029720C1 (de) 1980-08-06 1982-08-05 Geibel & Hotz GmbH, 6313 Homberg Hebemagnet
JPS57168888A (en) * 1981-04-07 1982-10-18 Takeshi Kuroda Magnetic adsorption type shifter
JPS59126608A (ja) 1983-01-07 1984-07-21 Aisin Seiki Co Ltd ソレノイド装置
JP2552523B2 (ja) * 1988-04-01 1996-1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スリーブとピストンの組合せ
JPH06293489A (ja) * 1993-04-09 1994-10-21 Toyota Motor Corp 可動ヨーク型リフティングマグネット
JP2002144271A (ja) * 2000-11-14 2002-05-21 Mai Systems Kk ワーク切り出し具
US6512435B2 (en) * 2001-04-25 2003-01-28 Charles Willard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mechanical actuator
NL1024965C2 (nl) 2003-12-08 2005-06-09 Goudsmit Magnetic Systems B V Grijpmiddelen en hefinrichting voor het vastpakken en optillen van een voorwerp, in het bijzonder een plaat.
JP5136975B2 (ja) 2007-08-07 2013-02-06 株式会社パボット技研 マグネットハンド
JP4273249B1 (ja) 2007-10-29 2009-06-03 有限会社クラ技術研究所 磁束量制御方法及び励磁装置及び磁束量制御方法を用いた磁気吸着装置
EP2085349B1 (de) 2008-02-04 2014-02-26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Magnetgreifer
GB0822760D0 (en) * 2008-12-13 2009-01-21 Camcon Ltd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FI20105582A0 (fi) * 2010-05-25 2010-05-25 Kaarinan Robottileikkaus Oy Kiinnityslaite, järjestely ja menetelmä työstettävän esineen kiinnittämiseksi työalustaan
RU2013113310A (ru) * 2010-09-20 2014-10-27 Тхэ Кван ЧОЙ Магнитный держатель, включающий комбинацию постоянного магнита и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а
EP2465806B1 (de) * 2010-12-17 2013-11-27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Magnetgreifer
JP2013058658A (ja) * 2011-09-09 2013-03-28 Seiko Epson Corp 電磁コイル、コアレス電気機械装置、移動体、ロボット、及び、電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2013207980A (ja) * 2012-03-29 2013-10-07 Panasonic Corp 電動機駆動システム及び電動機駆動方法
JP2013255321A (ja) * 2012-06-06 2013-12-19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
US9383267B2 (en) * 2013-05-31 2016-07-05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Wireless sensor for rotating elements
JP6514219B2 (ja) * 2014-01-30 2019-05-15 イクストゥール オイIxtur Oy 磁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79191A (en) * 1960-02-12 1963-02-26 Walker O S Co Inc Permanent magnet lifting device
JPH1114301A (ja) * 1997-06-24 1999-01-22 Taiyo Ltd 検知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リンダ装置
DE19951703A1 (de) * 1999-10-27 2001-05-10 Andreas Bellmann Schaltbarer-Permanentmagnet in Form eines Pneumatikzylinders
CN1418366A (zh) * 2000-03-16 2003-05-14 奎兹克斯公司 永磁体致动机构
WO2012160262A1 (en) * 2011-05-25 2012-11-29 Ixtur Oy Magnet, attaching device, attach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109A (zh) * 2014-01-30 2017-08-29 Ixtur有限公司 磁体
CN111937097A (zh) * 2018-04-05 2020-11-13 Smc 株式会社 磁性吸盘
CN110848377A (zh) * 2018-08-20 2020-02-2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变速器驻车位置传感器的稳健磁场均匀性和检测的信噪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61362B2 (en) 2017-09-12
JP2018503257A (ja) 2018-02-01
WO2015114203A1 (en) 2015-08-06
EP3100286A1 (en) 2016-12-07
EP3100286B1 (en) 2018-08-29
US9613738B2 (en) 2017-04-04
US20170011832A1 (en) 2017-01-12
EP3100287B1 (en) 2018-08-29
CN107112109A (zh) 2017-08-29
JP2017509144A (ja) 2017-03-30
EP3245659B1 (en) 2019-03-06
JP6562930B2 (ja) 2019-08-21
JP2017506818A (ja) 2017-03-09
EP3100287A1 (en) 2016-12-07
CN105960687B (zh) 2018-05-15
CN105960686A (zh) 2016-09-21
EP3245659A1 (en) 2017-11-22
JP6514219B2 (ja) 2019-05-15
WO2015114202A1 (en) 2015-08-06
CN105960686B (zh) 2018-05-15
US20170011831A1 (en)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0687A (zh) 磁体以及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EP3100290B1 (en) Magnet and actuator
US8540208B2 (en) Bistable valve
EP3100288B1 (en) Switchable magnet
CN105895297B (zh) 具有极片对齐构件的机电螺线管
EP3100289B1 (en) Magnet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tal sheets
US20160169403A1 (en) Coil assembly and fluid injection valve
WO2016113457A1 (en) Magnet
CN104376960A (zh) 一种耐压型单向比例电磁铁
US20170372825A1 (en) Mag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