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6320A - 自行车变速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变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6320A
CN105936320A CN201610125412.7A CN201610125412A CN105936320A CN 105936320 A CN105936320 A CN 105936320A CN 201610125412 A CN201610125412 A CN 201610125412A CN 105936320 A CN105936320 A CN 105936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change
rotation axis
gear shift
bicycles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54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6320B (zh
Inventor
江村笃裕
山口壮太
大石利成
西本裕辅
腰山河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36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6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6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6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2Front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5Gearboxes for gearing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5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of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025/006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auxiliary shift assis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自行车变速设备包括基座构件、输入轴、第一变速构件、第二变速构件以及第一联接构件。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作为与自行车车架分离的构件附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不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的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不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每个的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所述第一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旋转在可变的变速档处传递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

Description

自行车变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变速设备。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和交通方式。此外,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骑自行车均已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不论自行车用于娱乐、交通或是竞技,自行车产业正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变速设备是已经被广泛重新设计的一种自行车部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自行车变速设备包括基座构件、输入轴、第一变速构件、第二变速构件以及第一联接构件。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作为与自行车车架分离的构件附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内部空间。所述输入轴安装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接收输入转矩,并且所述输入轴响应于所述输入转矩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输入旋转轴线可旋转。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且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不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的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所述第二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且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不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每个的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当从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看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环形形状,以包围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所述第一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旋转在可变的变速档处传递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所述可变的变速档根据所述第一变速构件、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及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之间沿所述轴向方向的至少一个位置关系可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的旋转传递至自行车车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输入嵌齿轮和输出嵌齿轮。所述输入嵌齿轮配置为联接至所述输入轴,以与所述输入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输入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输出嵌齿轮配置为联接至所述输出轴,以与所述输出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输入嵌齿轮沿所述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设置在第一侧上。所述输出嵌齿轮沿所述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输入联接构件,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所述输入联接构件具有环形形状,以包围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所述输入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以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旋转速度除以所述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所获得的值等于2或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输入联接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配置为将所述输入轴的第一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并且配置为防止所述输入轴的第二旋转从所述输入轴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所述第二旋转与所述第一旋转绕所述输入旋转轴线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将润滑剂储存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供应口,所述润滑剂通过所述供应口被供应至所述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由所述自行车车架夹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基座构件体和输入轴支撑件。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体中。所述输入轴支撑件包括支撑开口,所述输入轴在所述支撑开口中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可旋转。所述输入轴支撑件从所述基座构件体沿着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延伸。所述输入轴支撑件配置为由所述自行车车架夹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安装至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一车架且相对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二车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枢转,所述第二车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车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且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的旋转传递至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可旋转的自行车车轮。所述输出轴配置为沿着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延伸通过所述自行车车架的支撑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内轴承单元,所述内轴承单元配置为经由外轴承单元将所述输出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所述外轴承单元沿径向设置在所述内轴承单元的外部。所述外轴承单元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车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车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配置为辅助踩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辅助装置配置为生成输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的辅助转矩,以辅助踩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在所述自行车变速设备附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的附接状态下,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前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配置为将电力供应至所述辅助装置且在所述自行车变速设备的附接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感测装置和辅助控制器。所述感测装置配置为感测自行车的踩踏状态。所述辅助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辅助装置,以基于由所述感测装置感测的踩踏状态将所述辅助转矩输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输入联接构件,所述输入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以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所述第一变速构件配置为经由所述输入联接构件联接至所述输入轴,以与所述输入轴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输入轴配置为作为自行车曲柄的曲柄轴联接至所述自行车曲柄的曲柄臂。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包括易于换档部,所述易于换档部配置为易于使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换档。当所述自行车曲柄设置在死点处或邻近所述死点处时,所述易于换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换档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包括自行车链条,所述自行车链条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构件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等于或小于12mm的链条节距。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配置为引导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以改变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引导构件和引导单元。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可接触。所述引导单元配置为沿不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第一引导方向引导所述引导构件,以改变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张紧器,所述张紧器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可接触。所述引导单元配置为沿第二引导方向引导所述张紧器,以调节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张力。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轴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张紧器沿所述第二引导方向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一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之间,所述第一线段连接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所述第二线段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之间,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角度的相反侧上。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且为钝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设备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一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之间,所述第一线段连接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所述第二线段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之间。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角度的相反侧上,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且为锐角。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所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更完整意图和很多伴随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同时变得更加容易被理解,其中:
图1为设置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自行车的侧立视图;
图2为安装至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的自行车车架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立体图;
图3为安装至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的自行车车架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立体图,其中没有基座构件;
图6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立体图;
图7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立体图;
图8为当斜向后看时,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平面图,其中没有基座构件;
图9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第一变速构件的侧立视图;
图10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第二变速构件的侧立视图;
图11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截面图;
图12为当斜向后看时,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另一个平面图,其中没有基座构件;
图13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引导装置的立视图;
图14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润滑剂供应装置的截面图;
图15为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第一变速构件、第二变速构件以及引导装置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16为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第一变速构件、第二变速构件以及引导装置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17为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第一变速构件、第二变速构件以及引导装置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框图;
图19示出由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第一变速构件和第二变速构件限定的齿轮比的示例;
图20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中的变速档、第一变速构件的位置以及引导构件的位置的组合的示例;
图21为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22为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切换装置和引导装置的操作速度的图表;
图23为示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换档控制设备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24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侧立视图;
图25为设置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的自行车的侧立视图;
图26为图25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截面图;
图27为设置有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自行车的侧立视图;以及
图28为图27中图示的自行车变速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其中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图示了装备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自行车10。虽然自行车10图示为山地自行车,但是自行车变速设备12可以应用至公路自行车或其他类型的自行车。
如图1中所示,自行车10包括手把B1、车座B2、自行车车架B3、前制动操作装置B41、后制动操作装置B42、前制动装置B51、后制动装置B52、前车轮B61、后车轮B62以及自行车曲柄B7。前制动操作装置B41经由操作缆线可操作地联接至前制动装置B51。后制动操作装置B42经由操作缆线可操作地联接至后制动装置B52。自行车曲柄B7包括曲柄臂B71和B72,曲柄臂B71和B72均联接至自行车变速设备12,以将踩踏力输入至自行车变速设备12中。
在本申请中,以下方向性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横向”、“向上”和“向下”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针对坐在自行车10的车座B2上且面向手把B1的使用者(例如骑车者)的基础上确定的那些方向而言的。因此,用来描述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这些术语应当相对于在水平面上的竖直骑乘位置中使用的装备有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自行车10来解释。
自行车10包括换档器14,使用者(例如骑车者)经由该换档器14操作自行车变速设备12,用于改变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变速档。例如,换档器14安装至手把B1且邻近于前制动操作装置B41。如果需要和/或期望,换档器14可以集成在前制动操作装置B41和后制动操作装置B42的至少一个中。
自行车变速设备12和换档器14构成自行车变速系统16。换档器14可操作地联接至自行车变速设备12。在图示实施例中,换档器14经由电控制缆线电连接至自行车变速设备12。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自行车变速设备12响应于换档器14的换档操作而被电致动,但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换档器14可以机械地联接至自行车变速设备12。此外,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自行车变速设备12和换档器14可以使用无线技术。
如图1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安装至自行车车架B3。自行车变速设备12配置为在可变的变速档处将踩踏力传递至后车轮B62。可变的变速档包括彼此不同的多个变速档。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自行车变速设备12具有十三个变速档,但是自行车变速设备12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变速档。此外,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自行车变速设备12可以具有连续可变的变速档。
如图2和3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包括基座构件18。基座构件18安装至自行车车架B3且用作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壳体。在图示实施例中,基座构件18配置为作为与自行车车架B3分离的构件附接至自行车车架B3。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基座构件1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自行车车架B3一体地设置为单个整块构件。
在图示实施例中,自行车车架B3包括第一车架B31和第二车架B32。基座构件18作为与第一车架B31分离的构件安装至第一车架B31。第二车架B32绕枢转轴线PA1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车架B31。第一车架B31包括第一子车架B311和B312,第一子车架B311和B312沿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D0彼此间隔开。枢转轴线PA1平行于横向方向D0。基座构件18设置在第一子车架B311与B312之间。
第二车架B32包括第二子车架B321和B322,第二子车架B321和B322沿横向方向D0彼此间隔开。第二子车架B321联接至第二子车架B322,如形成一件式构件。第二子车架B321绕枢转轴线PA1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子车架B311。第二子车架B322绕枢转轴线PA1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子车架B312。
如图1中所示,第二车架B32联接至后车轮B62的花鼓组件的花鼓轴。自行车车架B3进一步包括悬架装置B33、第一链接件B34以及第二链接件B35。第一链接件B34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车架B31。第二链接件B35可旋转地联接至后车轮B62和第一链接件B34的一端。第二链接件B35刚性地联接至第二子车架B321和B322。第二链接件B35和第二子车架B321和B322可以一体地设置为单个整块构件。悬架装置B33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车架B31和第一链接件B34的另一端,用于吸收施加至自行车车架B3的振动。
如图4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包括第一变速构件20、第二变速构件22以及第一联接构件24。基座构件18包括内部空间26,第一变速构件20和第二变速构件22设置在该内部空间26中。第一变速构件20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内部空间26中。第二变速构件22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内部空间26中。
如图4中所示,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一旋转轴线A1可旋转。第二变速构件22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二旋转轴线A2可旋转。
如图4中所示,第一联接构件24配置为将第一变速构件20联接至第二变速构件22,以在可变的变速档处将第一变速构件20的旋转传递至第二变速构件22。当从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的轴向方向D1(图5)看时,第一联接构件24具有环形形状,以包围第一旋转轴线A1和第二旋转轴线A2。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联接构件24包括配置为与第一变速构件20和第二变速构件22接合的自行车链条。例如,第一联接构件24具有等于或小于12mm的链条节距。更优选地,链条节距等于或小于10mm。进一步更优选地,链条节距等于或小于8.4mm。第一联接构件24可以包括诸如联接带的联接构件。
如图5中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线A2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二旋转轴线A2可以不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第一旋转轴线A1和第二旋转轴线A2平行于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D0。
如图5和6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入轴28。输入轴28安装至基座构件18(图6),以接收输入转矩。输入轴28响应于输入转矩相对于基座构件18(图6)绕输入旋转轴线A3可旋转。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入轴承组件29。输入轴28经由输入轴承组件29(图5)可旋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18(图6)。
如图6和7中所示,输入轴28配置为作为自行车曲柄B7的曲柄轴而联接至自行车曲柄B7的曲柄臂。在图示实施例中,输入轴28配置为作为自行车曲柄B7的曲柄轴而联接至自行车曲柄B7的曲柄臂B71和B72。输入轴28包括第一轴端28a和与第一轴端28a相对的第二轴端28b。第一轴端28a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外侧。第二轴端28b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外侧。曲柄臂B71联接至第一轴端28a。曲柄臂B72联接至第二轴端28b。
如图6和7中所示,基座构件18包括基座构件体18a和输入轴支撑件18b。在图示实施例中,基座构件18包括两个输入轴支撑件18b。如图4中所示,第一变速构件20和第二变速构件22设置在基座构件体18a中。如图6和7中所示,输入轴支撑件18b包括支撑开口18c,输入轴28在该支撑开口18c中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输入旋转轴线A3可旋转。输入轴支撑件18b从基座构件体18a沿输入旋转轴线A3延伸。
如图2和3中所示,基座构件18配置为由自行车车架B3夹持。在图示实施例中,输入轴支撑件18b配置为由自行车车架B3夹持。自行车车架B3包括夹持构件B313。夹持构件B313经由夹持螺栓(未示出)固定至第一车架B31,以将输入轴支撑件18b夹在第一车架B31和夹持构件B313之间。即,自行车车架B3不包括可旋转地支撑输入轴28的底部托架壳,并且基座构件18的输入轴支撑件18b用作底部托架壳。基座构件18经由紧固件(未示出)固定至自行车车架B3,以防止基座构件18相对于自行车车架B3绕输入旋转轴线A3旋转。在没有这种紧固件的情况下,基座构件18可以正好与自行车车架B3接触,以防止基座构件18相对于自行车车架B3绕输入旋转轴线A3旋转。
如图5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入联接构件30。输入联接构件30配置为将输入轴28联接至第一变速构件20,以将输入轴28的旋转传递至第一变速构件20。第一变速构件20配置为经由输入联接构件30联接至输入轴28,以与输入轴28相对于基座构件18旋转。
如图4中所示,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输入联接构件30具有环形形状,以包围输入旋转轴线A3和第一旋转轴线A1。输入联接构件30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内部空间26中。在图示实施例中,输入联接构件30包括自行车链条,该自行车链条配置为将输入轴28联接至第一变速构件20。例如,输入联接构件30具有等于或小于12mm的链条节距。输入联接构件30可以包括诸如联接带的联接构件。
如图5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入嵌齿轮31。输入嵌齿轮31配置为联接至输入轴28,以与输入轴28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输入旋转轴线A3旋转。
如图4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单向离合器32。单向离合器32配置为将输入轴28的第一旋转R1传递至第一变速构件20且配置为防止输入轴28的第二旋转R2从输入轴28传递至第一变速构件20。第二旋转R2与第一旋转R1绕输入旋转轴线A3相反。
如图8中所示,单向离合器32配置为将输入嵌齿轮31联接至输入轴28且设置在输入轴28与输入嵌齿轮31之间。如图4中所示,单向离合器32配置为将输入轴28的第一旋转R1传递至输入嵌齿轮31且配置为防止输入轴28的第二旋转R2从输入轴28传递至输入嵌齿轮31。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单向离合器32可以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省略。
如图8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第一轴33和中间嵌齿轮34。第一轴33限定第一旋转轴线A1。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第一轴33绕第一旋转轴线A1可旋转。中间嵌齿轮34相对于第一轴33绕第一旋转轴线A1可旋转。中间嵌齿轮34联接至第一变速构件20,以与第一变速构件20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轴承组件35。第一轴33经由第一轴承组件35绕第一旋转轴线A1可旋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18。
如图5中所示,中间嵌齿轮34经由输入联接构件30联接至输入嵌齿轮31。输入联接构件30配置为将输入嵌齿轮31联接至中间嵌齿轮34,以将输入轴28的旋转传递至第一变速构件20。输入嵌齿轮31包括具有齿的链轮。中间嵌齿轮34包括具有齿的链轮。输入轴28配置为经由输入嵌齿轮31、输入联接构件30以及中间嵌齿轮34联接至第一变速构件20,以与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旋转。
例如,通过将第一变速构件20的旋转速度除以输入轴28的旋转速度所获得的值等于2或4。特别地,当单向离合器32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省略时,值优选地等于2或4。在图示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变速构件20的旋转速度除以输入轴28的旋转速度获得的值等于2。然而,通过将第一变速构件20的旋转速度除以输入轴28的旋转速度获得的值可以等于4或其他值。如果单向离合器32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省略,值选择为2或4,曲柄臂B71和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之间的相位调整为使得当曲柄臂B71处于上部死点区域或下部死点区域中时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第一易于换档部46处于引导构件78的换档区域中。由此,当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转矩变成最小时,变速设备12使第一联接构件24换档。
如图8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出轴36。输出轴36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二旋转轴线A2可旋转。第二变速构件22联接至输出轴36,以与输出轴36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二旋转轴线A2旋转。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出轴承组件37。输出轴36经由输出轴承组件37可旋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18。
如图8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输出嵌齿轮38。输出嵌齿轮38配置为联接至输出轴36,以与输出轴36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二旋转轴线A2旋转。即,第二变速构件22、输出轴36以及输出嵌齿轮38彼此一体地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二旋转轴线A2可旋转。输出嵌齿轮38包括具有齿的链轮。踩踏力经由输入嵌齿轮31、输入联接构件30、中间嵌齿轮34、第一变速构件20、第一联接构件24、第二变速构件22以及输出轴36从输入轴28传递至输出嵌齿轮38。
在图示实施例中,输入嵌齿轮31沿轴向方向D1相对于第一变速构件20设置在第一侧S1上。中间嵌齿轮34沿轴向方向D1相对于第一变速构件20设置在第一侧S1上。输出嵌齿轮38沿轴向方向D1相对于第一变速构件20设置在第一侧S1上。
如图6中所示,输出嵌齿轮38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外侧。如图1和6中所示,诸如自行车链条的输出联接构件40与自行车10的输出嵌齿轮38和后链轮B9(图1)接合。如图1中所示,后链轮B9经由飞轮(未示出)联接至后车轮B62,以与后车轮B62一体地沿旋转驱动方向可旋转。输出嵌齿轮38的旋转经由输出联接构件40和后链轮B9传递至后车轮B62。
如图5中所示,第一旋转轴线A1不同于输入旋转轴线A3。第二旋转轴线A2不同于输入旋转轴线A3和第一旋转轴线A1中的每个。输入旋转轴线A3和第二旋转轴线A2彼此间隔开。第一旋转轴线A1和第二旋转轴线A2平行于输入旋转轴线A3。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旋转轴线A1可以与输入旋转轴线A3一致。在这种实施例中,输入轴28与第一变速构件20共轴且联接至第一变速构件20,以与第一变速构件20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
如图4中所示,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第一角度AG11绕第一旋转轴线A1限定在第一线段L1与第二线段L2之间,第一线段L1连接输入旋转轴线A3和第一旋转轴线A1,第二线段L2连接第一旋转轴线A1和第二旋转轴线A2。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第二角度AG12绕第一旋转轴线A1限定在第一线段L1与第二线段L2之间。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第二角度AG12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A1限定在第一角度AG11的相反侧上。第一角度AG11小于第二角度AG12且为钝角。第一角度AG11小于180度且大于90度。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角度AG11可以为锐角。
如图8中所示,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A1的轴向方向D1可移动。第二变速构件22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静止。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二变速构件22沿轴向方向D1在第一轴向位置P1和第二轴向位置P2之间可移动。
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可变变速档根据第一变速构件20、第二变速构件22以及第一联接构件24之间的沿轴向方向D1的至少一个位置关系可变化。轴向方向D1包括第一轴向方向D11和与第一轴向方向D11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D12。
第一变速构件20包括沿轴向方向D1布置的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中的每个与第一联接构件24可接合。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分别与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一起限定变速档。第二变速构件22包括沿轴向方向D1布置的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中的每个与第一联接构件24可接合。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分别与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一起限定变速档。
如图8中所示,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总数量等于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的总数量。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变速构件20包括沿轴向方向D1布置的七个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第二变速构件22包括沿轴向方向D1布置的七个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嵌齿轮的总数量可以不同于第二嵌齿轮的总数量。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沿轴向方向D1以有规律的间隔彼此间隔开。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沿轴向方向D1以等于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有规律的间隔的有规律的间隔彼此间隔开。
在第一变速构件20定位在第一轴向位置P1的第一状态下,第一嵌齿轮CW11设置在与第二嵌齿轮CW27的轴向位置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在第一变速构件20定位在第二轴向位置P2的第二状态下,第一嵌齿轮CW12设置在与第二嵌齿轮CW27的轴向位置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在第一变速构件20的第一状态下,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分别设置在与第二嵌齿轮CW27至CW21的轴向位置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在第一变速构件20的第二状态下,第一嵌齿轮CW12至CW17分别设置在与第二嵌齿轮CW27至CW22的轴向位置相同的轴向位置处。
如图9中所示,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包括第一最大嵌齿轮CW17和第一最小嵌齿轮CW11。第一最小嵌齿轮CW11的外径小于第一最大嵌齿轮CW17的外径。如图8中所示,第一最小嵌齿轮CW11沿第一轴向方向D11与第一最大嵌齿轮CW17间隔开。
如图10中所示,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包括第二最大嵌齿轮CW27和第二最小嵌齿轮CW21。第二最小嵌齿轮CW21的外径小于第二最大嵌齿轮CW27的外径。如图8中所示,第二最小嵌齿轮CW21沿第二轴向方向D12与第二最大嵌齿轮CW27间隔开。
如图9中所示,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中的每个包括沿第一变速构件20的周向方向D2布置的第一齿42。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分别具有第一节距圆,第一节距圆中的每个均由第一齿42限定。在踩踏期间,第一变速构件20沿驱动旋转方向D21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
如图10中所示,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中的每个包括沿第二变速构件22的周向方向D3布置的第二齿44。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分别具有第二节距圆,第二节距圆中的每个均由第二齿44限定。在踩踏期间,第二变速构件22沿驱动旋转方向D31绕第二旋转轴线A2旋转。
如图9和10中所示,第一节距圆的第一直径DM11至DM17分别等于第二节距圆的第二直径DM21至DM27。即,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分别具有与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构造大致相同的构造。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可以分别具有与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构造不同的构造。
如图9中所示,第一变速构件20包括第一易于换档部,该第一易于换档部配置为使第一联接构件24相对于第一变速构件20沿轴向方向D1易于换档。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变速构件20的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易于换档部46,该第一易于换档部46配置为易于使第一联接构件24相对于第一变速构件20沿轴向方向D1换档。第一嵌齿轮CW12至CW17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易于换档部46。第一易于换档部46沿轴向方向D1凹陷,以当改变变速档时,将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从当前接合的嵌齿轮引导至相邻的较大的嵌齿轮。
当自行车曲柄B7设置在死点DC1(图4)处或邻近死点DC1时,第一易于换档部46设置在第一变速构件20的第一换档区域48中。如图4中所示,在自行车曲柄B7设置在死点DC1的状态下,曲柄臂B71和B72沿竖直方向D4延伸。
如图10中所示,第二变速构件22包括第二易于换档部,该第二易于换档部配置为使第一联接构件24相对于第二变速构件22沿轴向方向D1易于换档。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变速构件22的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二易于换档部50,该第二易于换档部50配置为易于使第一联接构件24相对于第二变速构件22沿轴向方向D1换档。第二嵌齿轮CW22至CW27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易于换档部50。第二易于换档部50沿轴向方向D1凹陷,以当改变变速档时,将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二嵌齿轮CW22至CW27从当前接合的嵌齿轮引导至相邻的较大的嵌齿轮。
如图11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轴承结构52。轴承结构52配置为将第一变速构件20绕第一旋转轴线A1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一轴33。第一变速构件20具有第一开口54。第一轴33延伸通过第一开口54。轴承结构52设置在第一开口54中。
第一轴33相对于基座构件18可旋转。第一轴33被限制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移动。轴承结构52配置为将第一变速构件20沿轴向方向D1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一轴33。即,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一轴33可旋转且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一轴33沿轴向方向D1可移动。不同于第一变速构件20,中间嵌齿轮34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静止。
如图11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定位装置56,该定位装置56配置为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将第一变速构件20定位在每个轴向位置处。定位装置56配置为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将第一变速构件20定位在第一轴向位置P1和第二轴向位置P2中的每个处。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第一轴向方向D11从第一轴向位置P1至第二轴向位置P2可移动。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第二轴向方向D12从第二轴向位置P2至第一轴向位置P1可移动。
在图示实施例中,定位装置56包括保持件58、滚动元件60以及止动件62。保持件58相对于第一变速构件20和第一轴33绕第一旋转轴线A1可旋转。保持件58与第一变速构件20一体地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一轴33沿轴向方向D1可移动。保持件58具有管状形状。滚动元件60和止动件62设置在保持件58中。止动件62配置为可旋转地保持滚动元件60并且附接至保持件58,以与保持件58一体地沿轴向方向D1移动。
第一轴33包括引导槽64,该引导槽64配置为沿轴向方向D1引导滚动元件60。引导槽64以螺旋方式设置在第一轴33的外周表面上。滚动元件60设置在引导槽64中且沿着引导槽64绕第一轴33布置。保持件58、滚动元件60、止动件62以及引导槽64构成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配置为将第一轴33的旋转转化成第一变速构件20的线性运动。第一轴33相对于基座构件18的旋转使保持件58、滚动元件60以及止动件62相对于第一轴33和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移动。这使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移动。
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切换装置66,该切换装置66配置为在第一轴向位置P1和第二轴向位置P2之间切换第一变速构件20沿轴向方向D1相对于基座构件18的位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切换装置66包括切换致动器68、从动齿轮70、减速结构72以及防止反向输入元件74。切换致动器68、从动齿轮70、减速结构72以及防止反向输入元件74设置在基座构件18中且安装至基座构件18。减速结构72包括使来自致动器69的输入旋转降低速度并且将降低速度的旋转输出至从动齿轮70的一些齿轮。切换致动器68配置为生成致动力,以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移动第一变速构件20。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切换致动器68是步进电机,但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切换致动器68可以是直流(DC)电机或其他类型的致动器。从动齿轮70联接至第一轴33,以与第一轴33一体地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减速结构72的输出齿轮与从动齿轮70啮合,以以特定的齿轮比传递从动齿轮70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一旋转轴线A1的旋转。例如,减速结构72为减速齿轮。
防止反向输入元件74配置为将致动力从切换致动器68传递至减速结构72。具体地,防止反向输入元件74配置为将旋转从切换致动器68沿两个旋转方向传递至减速结构72。另一方面,防止反向输入元件74进一步配置为防止减速结构72的旋转从减速结构72传递至切换致动器68。如果需要和/或期望,防止反向输入元件74可以从切换装置66省略。
其他结构可以应用至切换装置66。例如,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可以使用诸如齿轮或凸轮的结构直接使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移动。
如图12和13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引导装置76。引导装置76配置为引导第一联接构件24,以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一变速构件20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引导装置76包括引导构件78和引导单元80。引导构件78与第一联接构件24可接触。引导单元80配置为沿第一引导方向D5引导引导构件78,以改变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单元80设置在基座构件18中且安装至基座构件18。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引导方向D5不平行于轴向方向D1。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引导方向D5可以平行于轴向方向D1。
如图13中所示,引导构件78包括引导开口81,第一联接构件24延伸通过该引导开口81。引导构件78对于第一联接构件24可滑动,以使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一引导方向D5移动(换档)。
如图12和13中所示,引导单元80包括引导轴82和联接结构84。引导轴82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平行于第一引导方向D5的引导旋转轴线A4可旋转。引导轴82经由轴承单元(未示出)可旋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18。联接结构84配置为将引导轴82可旋转地联接至引导构件78。引导轴82和联接结构84构成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配置为将引导轴82的旋转转换成引导构件78的线性运动。
如图13中所示,引导单元80进一步包括子轴85,该子轴85沿着引导轴82沿第一引导方向D5延伸。子轴85延伸通过联接结构84的孔(未示出),以防止联接结构84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引导旋转轴线A4旋转。
如图13中所示,引导装置76包括引导致动器86,该引导致动器86配置为使引导构件78沿第一引导方向D5移动。引导致动器86配置为生成致动力,以使引导轴82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引导旋转轴线A4旋转。引导装置76包括中间齿轮88,该中间齿轮88配置为将引导致动器86的旋转以特定的齿轮比传递至引导轴82。例如,中间齿轮88为减速齿轮。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引导装置76包括引导致动器86,该引导致动器86配置为响应于输入换档信号而使引导构件78移动,但是引导构件78可以经由诸如博登(Bowden)缆线的机械控制缆线操作。
如图4和13中所示,引导装置76包括张紧器90,该张紧器90与第一联接构件24可接触。在图示实施例中,张紧器90包括张紧轮,该张紧轮配置为与第一联接构件24接合。引导单元80配置为沿第二引导方向D6引导张紧器90,以调节第一联接构件24的张力。第二引导方向D6不同于第一引导方向D5和轴向方向D1。引导构件78和张紧器90沿第二引导方向D6布置。优选地,第二引导方向D6垂直于第一引导方向D5和轴向方向D1。
引导装置76包括第一引导孔91、第二引导孔92以及偏置元件93。第一引导孔91和第二引导孔92沿第二引导方向D6延伸,以沿第二引导方向D6引导张紧器90。偏置元件93配置为使张紧器90沿着第一引导孔91和第二引导孔92沿第二引导方向D6偏置。偏置元件93配置为朝向引导构件78沿第二引导方向D6牵拉张紧器90。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偏置元件93是张力弹簧,但是偏置元件93可以是除了张力弹簧之外的构件。例如,张紧器90为滑轮。
如图13中所示,张紧器90与引导构件78一体地相对于基座构件18(图4)沿第一引导方向D5移动。张紧器90配置为与引导构件78一起引导第一联接构件24。
如图4中所示,基座构件18配置为在内部空间26中储存润滑剂。基座构件18包括供应口94,润滑剂通过该供应口94供应至内部空间26。此外,自行车变速设备12包括润滑剂供应装置95,该润滑剂供应装置95配置为将润滑剂施加至第一联接构件24。润滑剂供应装置95附接至引导构件78,以与引导构件78一体地移动。
如图14中所示,润滑剂供应装置95包括润滑剂箱96和刷子98。润滑剂箱96配置为储存润滑剂。刷子98安装至润滑剂箱96,以与储存在润滑剂箱96中的润滑剂接触。刷子98设置成与第一联接构件24接触。润滑剂经由刷子98涂敷至第一联接构件24。
如图4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包括附加润滑剂供应装置100,该附加润滑剂供应装置100配置为将润滑剂供应至输入联接构件30。附加润滑剂供应装置100附接至基座构件18。因为附加润滑剂供应装置100具有与图14中图示的润滑剂供应装置95的构造相同的构造,所以为了简洁,这里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5中所示,引导装置76配置为在第一至第七引导位置P11至P17之间沿第一引导方向D5移动和定位引导构件78。第一至第七引导位置P11至P17分别对应于第二嵌齿轮CW27至CW21。
如图15和16中所示,在换高速档和换低速档中的一个期间,变速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一轴向方向D11可移动而不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在图示实施例中,在换高速档期间,变速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一轴向方向D11可移动而不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此外,在换低速档期间,变速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和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二轴向方向D12可移动而不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和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
如图16和17中所示,在换高速档和换低速档中的另一个期间,第一变速构件20与第一联接构件24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第二轴向方向D12可移动,以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在图示实施例中,在换高速档期间,第一变速构件20与第一联接构件24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第二轴向方向D12可移动,以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此外,在换低速档期间,第一变速构件20与第一联接构件24一起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第一轴向方向D11可移动,以改变第一联接构件24与第二变速构件2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
如图18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变速控制器102。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控制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具体地,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控制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在图示实施例中,变速控制器102构成微型计算机且包括处理器104和存储器106。处理器10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106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例如,储存在存储器106中的程序被读入处理器104,从而执行变速控制器102的若干功能。变速控制器102、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由安装在自行车车架13或基座构件18上的电池(例如可充电电池)供电。
虽然变速控制器103的功能由软件执行,但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变速控制器102的功能可以由硬件执行,或由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执行。
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将变速路径RT1(图19)储存在存储器106中。图19示出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的每个中的第一齿42的总数量、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的每个中的第二齿44的总数量以及由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与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所限定的齿轮比。变速路径RT1由由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与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所限定的齿轮比中的十三个齿轮比限定。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变速路径存储器,该变速路径存储器配置为储存由由第一嵌齿轮CW11至CW17与第二嵌齿轮CW21至CW27所限定的齿轮比中的至少两个齿轮比限定的变速路径RT1。
如图18和20中所示,为了基于图19的变速路径RT1控制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储存基于存储器106中的变速路径RT1限定的换档信息SF1。例如,如图20中所示,换档信息SF1包括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多个变速档下第一变速构件20的多个轴向位置和引导构件78的多个位置的结合。变速控制器102进一步配置为将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当前变速档储存在存储器106中。
如图18中所示,切换装置66包括第一电机驱动器108和第一位置传感器110。第一电机驱动器108配置为基于来自变速控制器102的命令和/或信号控制切换致动器68。第一位置传感器110配置为感测第一变速构件20的轴向位置。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10配置为感测切换致动器68的旋转位置、减速结构72的旋转位置以及第一轴33的旋转位置中的一个,以获得第一变速构件20的轴向位置。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10为电位计,但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位置传感器110可以为诸如旋转编码器的其他传感器。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将第一变速构件20在第一轴向位置P1和第二轴向位置P2中的的当前轴向位置储存在存储器106中。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第一位置存储器,该第一位置存储器配置为储存第一变速构件20的当前轴向位置。
引导装置76包括第二电机驱动器112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14。第二电机驱动器112配置为基于来自变速控制器102的命令和/或信号控制引导致动器86。第二位置传感器114配置为感测引导构件78的位置。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传感器114配置为感测引导致动器86的旋转位置、中间齿轮88的旋转位置以及引导轴82的旋转位置,以获得引导构件78的位置。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传感器114为电位计,但是第二位置传感器114可以为诸如旋转编码器的其他传感器。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将引导构件78的当前位置储存在存储器106中。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第二位置存储器,该第二位置存储器配置为储存引导构件78的当前位置。
换档器14包括第一操作构件SR1和第二操作构件SR2。第一操作构件SR1配置为由使用者操作,用于换高速档。第二操作构件SR2配置为由使用者操作,用于换低速档。换档器14包括信号控制器116,该信号控制器116配置为基于第一操作构件SR1和第二操作构件SR2的输入操作生成换档信号SS。信号控制器116配置为基于第一操作构件SR1的输入操作生成换高速档信号USS。信号控制器116配置为基于第二操作构件SR2的输入操作生成换低速档信号DSS。换高速档信号USS和换低速档信号DSS从换档器14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变速控制器102基于储存在存储器106中的换档信号SS和变速路径RT1(例如换档信息SF1)控制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
例如,在变速档处于低速档(图15)的状态下,当换高速档信号USS从换档器14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时,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使第一变速构件20沿第一轴向方向D11(图16和20)从第一轴向位置P1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P2。此时,如图16和20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将引导构件78保持在第一引导位置P11处。由此,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第二变速构件22和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一轴向方向D11换档。相应地,如图16、19和20中所示,第一联接构件24从第一嵌齿轮CW11换档至第一嵌齿轮CW12,将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变速档从低速档改变至第二档。
在变速档处于第二档(图16)的状态下,当换高速档信号USS从换档器14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时,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使第一变速构件20沿第二轴向方向D12(图17和20)从第二轴向位置P2移动至第一轴向位置P1。此时,如图17和20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使引导构件78从第一引导位置P11移动至第二引导位置P12。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变速构件20和引导构件78大致同时移动。由此,第一变速构件20和第一联接构件24相对于第二变速构件22沿第二轴向方向D12换档。相应地,如图17、19和20中所示,第一联接构件24从第二嵌齿轮CW27换档至第二嵌齿轮CW26,将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变速档从第二档改变至第三档。
在变速档处于第三档(图17)的状态下,当换低速档信号DSS从换档器14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时,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使第一变速构件20沿第一轴向方向D11(图16和20)从第一轴向位置P1移动至第二轴向位置P2。此时,如图16和20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使引导构件78从第二引导位置P12移动至第一引导位置P11。由此,第一变速构件20和第一联接构件24相对于第二变速构件22沿第一轴向方向D11换档。相应地,如图16、19和20中所示,第一联接构件24从第二嵌齿轮CW26换档至第二嵌齿轮CW27,将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变速档从第三档改变至第二档。
在变速档处于第二档(图16)的状态下,当换低速档信号USS从换档器14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时,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使第一变速构件20沿第二轴向方向D12(图15和20)从第二轴向位置P2移动至第一轴向位置P1。此时,如图15和20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使引导构件78保持在第一引导位置P11处。由此,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第二变速构件22和第一联接构件24沿第二轴向方向D12换档。相应地,如图15、19和20中所示,第一联接构件24从第一嵌齿轮CW12换档至第一嵌齿轮CW11,将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变速档从第二档改变至低速档。
如上所述,因为变速控制器102基于图19中示出的变速路径RT1(例如图20中示出的换档信息SF1)在低速档和第十三档之间控制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所以为了简洁,这里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如果变速控制器102与换档器14通过无线技术通信,则变速控制器102和换档器14分别具有无线通信装置,并且换档器14具有另外的电池。
此外,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基于输入信号改变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具体地,如图21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以确定间隔T0确定换档信号SS是否连续。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如果变速控制器102以确定间隔T0确定换档信号SS为连续的,则以确定间隔T0将换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确定部,该确定部配置为以确定间隔T0确定换档信号SS是否连续。此外,变速控制器102包括命令生成器,该命令生成器配置为如果变速控制器102以确定间隔T0确定换档信号SS连续,则以确定间隔T0将换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的每个。
如图21中所示,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配置为基于来自变速控制器102的换档命令将当前变速档改变一个档。在换档信号SS的信号持续时间SD长于确定间隔T0的情况下,变速控制器102根据信号持续时间SD将多个换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的每个。
例如,如图21中所示,在换档信号SS的信号持续时间SD的长度大于确定间隔T0的三倍的情况下,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以基于换档信号SS和信号持续时间SD将当前变速档连续改变四个档。
更具体地,在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将当前变速档从低速档换高速档的情况下,当换档信号SS从换档器14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时,变速控制器102将换高速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响应于来自变速控制器102的换高速档命令将当前变速档从低速档改变至第二档。
如图21中所示,当变速控制器102以确定间隔T0确定换档信号SS连续时,变速控制器102将附加换高速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响应于附加换高速档命令将当前变速档从第二档改变至第三档。
当变速控制器102在下一个确定间隔T0处确定换档信号SS仍然连续时,变速控制器102将附加换高速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响应于附加换高速档命令将当前变速档从第三档改变至第四档。以上操作适用于从第四档换高速档至第五档。
当变速控制器102在下一个确定间隔T0处确定换档信号SS不连续(换档信号SS已经终止),变速控制器102不会将附加换高速档命令输出至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
如图18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12进一步包括感测装置118,该感测装置118配置为感测自行车10的踩踏状态。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控制切换装置66,以基于由感测装置118感测的踩踏状态改变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移动的时间。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基于由感测装置118感测的踩踏状态改变引导构件78相对于基座构件18移动的时间。
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基于输入信息改变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感测装置118配置为感测自行车10的踩踏状态作为输入信息。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基于由感测装置18感测的踩踏状态改变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速度改变部,该速度改变部配置为基于输入信息改变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
如图18中所示,感测装置118包括踏频传感器120,该踏频传感器120配置为感测自行车10的踏频作为自行车10的踩踏状态。例如,踏频传感器120附接至自行车车架B3(图1)。踏频传感器120配置为感测自行车曲柄B7的曲柄臂B71的旋转速度作为踏频。例如,踏频传感器120配置为检测诸如附接至曲柄臂B71的磁体的检测构件。
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基于由感测装置118感测的踩踏状态改变操作速度和响应速度中的一个。在图示实施例中,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基于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改变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中的每个的操作速度。
如果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低于踏频阈值,则变速控制器102降低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如果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等于或高于踏频阈值,则变速控制器102增加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
如图18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将踏频阈值和多个预定的操作速度储存在存储器106中。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踏频阈值存储器,该踏频阈值存储器配置为储存踏频阈值,并且操作速度存储器配置为储存多个预定操作速度。
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根据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选择预定操作速度中的一个作为操作速度。即,变速控制器102包括操作速度选择器,该操作速度选择器配置为根据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选择预定操作速度中的一个作为操作速度。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控制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以用选定的操作速度改变变速档。更具体地,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将选定的操作速度作为操作速度命令输出至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第一电机驱动器108配置为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使第一变速构件20以选定的操作速度移动。第二电机驱动器112配置为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使引导构件78以选定的操作速度移动。
在图示实施例中,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根据踏频Cs选择预定操作速度中的一个作为操作速度。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变速控制器102可以配置为根据踏频Cs连续地改变操作速度。
如图22中所示,例如,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储存第一操作速度V1和与第一操作速度V1不同的第二操作速度V2,用于切换致动器68的操作速度。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操作速度V2低于第一操作速度V1。例如,第一操作速度V1是切换致动器68的正常的操作速度。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变速控制器102可以配置为储存用于切换致动器68的多于三个的操作速度。
类似地,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储存第三操作速度V3和与第三操作速度V3不同的第四操作速度V4,用于引导致动器86的操作速度。在图示实施例中,第四操作速度V4低于第三操作速度V3。例如,第三操作速度V3是引导制动器86的正常操作速度。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变速控制器102可以配置为储存用于引导致动器86的多于三个的操作速度。
如图23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如果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等于或高于踏频阈值Cth,则从第一操作速度V1和第二操作速度V2中选择第一操作速度V1作为操作速度。类似地,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如果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等于或高于踏频阈值Cth,则从第三操作速度V3和第四操作速度V4中选择第三操作速度V3作为操作速度。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以用第一操作速度V1和第三操作速度V3改变当前变速档。更具体地,第一电机驱动器108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用从变速控制器102输入的第一操作速度V1移动第一变速构件20。第二电机驱动器112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用从变速控制器102输入的第三操作速度V3移动引导构件78。
如图23中所示,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如果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低于踏频阈值Cth,则从第一操作速度V1和第二操作速度V2中选择第二操作速度V2作为操作速度。变速控制器102配置为如果由踏频传感器120感测的踏频Cs低于踏频阈值Cth,则从第三操作速度V3和第四操作速度V4中选择第四操作速度V4作为操作速度。变速控制器102控制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以用第二操作速度V2和第四操作速度V4改变当前变速档。更具体地,第一电机驱动器108控制切换致动器68,以用从变速控制器102输入的第二操作速度V2移动第一变速构件20。第二电机驱动器112控制引导致动器86,以用从变速控制器102输入的第四操作速度度V4移动引导构件78。
代替改变操作速度,变速控制器102可以配置为改变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的每个的响应速度。此外,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用于改变操作速度的功能可以从变速控制器102省略。
对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第一联接构件24配置为将第一变速构件20联接至第二变速构件22,以将第一变速构件20的旋转在可变的变速档处传递至第二变速构件22。第一变速构件20相对于基座构件18沿轴向方向D1可移动。可变的变速档根据第一变速构件20、第二变速构件22以及第一联接构件24之间的沿轴向方向D1的至少一个位置关系可变化。因此,通过沿轴向方向D1移动第一变速构件20可以改变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变速档。
此外,因为基座构件18配置为作为与自行车车架B3分离的构件附接至自行车车架B3,所以可以将自行车变速设备12作为单个单元。这使得输入轴28、第一变速构件20以及第二变速构件22置于中心更容易。
第二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图24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212。除了第一角度AG11之外,自行车变速设备212具有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相同的构造。因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此处将使用相同的标记,且为了简洁,此处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4中所示,在自行车变速设备212中,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第一角度AG21绕第一旋转轴线A1限定在第一线段L21和第二线段L22之间,第一线段L21连接输入旋转轴线A3和第一旋转轴线A1,第二线段L22连接第一旋转轴线A1和第二旋转轴线A2。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第二角度AG22绕第一旋转轴线A1限定在第一线段L21和第二线段L22之间。当从轴向方向D1看时,第二角度AG22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A1限定在第一角度AG21的相对侧上。第一角度AG21小于第二角度AG22且为锐角。第一角度AG21小于90度且大于0度。
对于自行车变速设备212,可以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12的有益效果大致相同的有益效果。
第三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图25和26描述装备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312的自行车310。除了输出轴36之外,自行车变速设备312具有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相同的构造。因此,与以上实施例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此处将使用相同的标记,且为了简洁,此处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5中所示,在自行车变速设备312中,枢转轴线PA1与第二旋转轴线A2一致。具体地,如图26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312包括相对于基座构件18绕第二旋转轴线A2可旋转的输出轴336。输出轴336联接至第二变速构件22,以将第二变速构件22的旋转传递至相对于第二车架B32可旋转的自行车车轮(例如后车轮B62)。输出轴336配置为沿着第二旋转轴线A2延伸通过自行车车架B3的枢转开口B36。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车架B31的第一子车架B311包括枢转开口B36。
如图26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312进一步包括内轴承单元313。内轴承单元313配置为设置在自行车车架B3的枢转开口B36中。内轴承单元313配置为经由径向设置在内轴承单元313外部的外轴承单元315将输出轴336绕第二旋转轴线A2可旋转地联接至自行车车架B3。外轴承单元315配置为将第二车架B32绕第二旋转轴线A2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车架B31。
基座构件18包括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和第二管状支撑件319b。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固定至基座构件体18a并且从基座构件体18a沿着第二旋转轴线A2延伸。第二管状支撑件319b固定至基座构件体18a且从基座构件体18a沿着第二旋转轴线A2延伸。第二管状支撑件319b相对于基座构件体18a设置在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的相反侧上。输出轴336延伸通过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的通孔。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延伸通过枢转开口B36。第二管状支撑件319b延伸通过自行车车架B3的附加枢转开口B37。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车架B31的第一子车架B312包括附加枢转开口B37。
如图26中所示,第一子车架B311包括第三管状支撑件B311a,并且第一子车架B312包括第四管状支撑件B312a。第三管状支撑件B311a附接至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的外周且包括枢转开口B36。第四管状支撑件B312a附接至第二管状支撑件319b且包括附加枢转开口B37。
基座构件体18a经由第一管状支撑件319a和第二管状支撑件319b安装至第一车架B31的第一子车架B311和B312。第三管状支撑件B311a经由外轴承单元315可旋转地安装至第二子车架B321。第四管状支撑件B312a经由附加外轴承单元317可旋转地安装至第二子车架B322。即,第二子车架B321和B322经由外轴承单元315和附加外轴承单元317可枢转地安装至第一车架B31。
对于自行车变速设备312,可以恒定保持输出嵌齿轮38和后链轮B9之间的距离,防止输出联接构件40松弛。
第四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图27和28描述装备有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412的自行车410。除了电辅助构造之外,自行车变速设备412具有与自行车变速设备12相同的构造。因此,与以上实施例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此处将使用相同的标记,且为了简洁,此处将不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7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412进一步包括辅助装置451,该辅助装置451配置为辅助踩踏。辅助装置451配置为生成输入至第二变速构件22的辅助转矩,以辅助踩踏。在自行车变速设备412附接至自行车车架B3的附接状态下,辅助装置451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前侧上。在图示实施例中,辅助装置451包括诸如直流(DC)电机的辅助电机和减速齿轮单元。
自行车变速设备412进一步包括配置为将电力供应至辅助装置451的电源453。在自行车变速设备412的附接状态下,电源453设置在基座构件18的下方。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电源453包括可充电电池。
如图28中所示,自行车变速设备412进一步包括感测装置418和辅助控制器455。感测装置418配置为感测自行车10的踩踏状态。在图示实施例中,感测装置418包括转矩传感器421,该转矩传感器421配置为感测施加至自行车曲柄B7(图27)的踩踏转矩。辅助控制器455配置为控制辅助装置451,以基于由感测装置418感测的踩踏状态将辅助转矩输入至第二变速构件22。辅助控制器455配置为控制辅助装置451,以基于由感测装置418感测的踩踏转矩将辅助转矩输入至第二变速构件22。
在图示实施例中,辅助控制器455配置为微型计算机,且包括处理器404和存储器406。处理器404包括CPU。存储器406包括ROM和RAM。例如,储存在存储器406中的程序被读入至处理器404,从而执行辅助控制器455的若干功能。
例如,踩踏转矩从感测装置418输入至变速控制器102,而不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由感测装置118感测的踏频。由转矩传感器421感测的踩踏转矩可以用于改变切换装置66和引导装置7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如果由转矩传感器421感测的踩踏转矩高于转矩阈值,则变速控制器102降低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如果由转矩传感器421感测的踩踏转矩等于或低于转矩阈值,则变速控制器102增加切换致动器68和引导致动器86的每个的操作速度。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辅助装置451配置为将辅助转矩传递至输出轴36(图27),但是辅助装置451可以配置为将辅助转矩传递至除了输出轴36之外的其他构件。
如上所述,可以将辅助装置451应用至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设备12。
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理解,以上实施例的构造可以彼此至少部分地结合。
本文所使用的描述装置的部件、区段或部的术语“构造”包括配置为和/或编程为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执行。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前述还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具有”、“包括”及其派生词。
术语“构件”、“区段”、“部分”、“部”、“元件”、“体”和“结构”,当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或多个部的双重含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元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术语“第二元件”本身不暗示“第一元件”的存在。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一对”除了包含其中该对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之外,还可以包含其中该对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
最后,本文所使用的程度术语,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量的偏差,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明显地,根据以上教导,可能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其它的变型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除了在此处特定描述的以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Claims (30)

1.一种自行车变速设备,包括:
基座构件,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作为与自行车车架分离的构件附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内部空间;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安装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接收输入转矩,并且所述输入轴响应于所述输入转矩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输入旋转轴线可旋转;
第一变速构件,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且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不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的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
第二变速构件,所述第二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且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不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每个的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以及
第一联接构件,当从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看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环形形状,以包围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所述第一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旋转在可变的变速档处传递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所述可变的变速档根据所述第一变速构件、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及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之间沿所述轴向方向的至少一个位置关系可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的旋转传递至自行车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入嵌齿轮,所述输入嵌齿轮配置为联接至所述输入轴,以与所述输入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输入旋转轴线旋转;以及
输出嵌齿轮,所述输出嵌齿轮配置为联接至所述输出轴,以与所述输出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其中
所述输入嵌齿轮沿所述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设置在第一侧上,并且
所述输出嵌齿轮沿所述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入联接构件,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所述输入联接构件具有环形形状,以包围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其中
所述输入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以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通过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旋转速度除以所述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所获得的值等于2或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联接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配置为将所述输入轴的第一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并且配置为防止所述输入轴的第二旋转从所述输入轴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其中
所述第二旋转与所述第一旋转绕所述输入旋转轴线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
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将润滑剂储存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供应口,所述润滑剂通过所述供应口被供应至所述内部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由所述自行车车架夹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基座构件体,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体中,以及
输入轴支撑件,所述输入轴支撑件包括支撑开口,所述输入轴在所述支撑开口中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可旋转,所述输入轴支撑件从所述基座构件体沿着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延伸,并且
所述输入轴支撑件配置为由所述自行车车架夹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配置为安装至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一车架且相对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二车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枢转,所述第二车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车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且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以将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的旋转传递至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可旋转的自行车车轮,其中
所述输出轴配置为沿着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延伸通过所述自行车车架的支撑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内轴承单元,所述内轴承单元配置为设置在所述自行车车架的所述支撑开口中且配置为经由外轴承单元将所述输出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所述外轴承单元沿径向设置在所述内轴承单元的外部,所述外轴承单元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车架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车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配置为辅助踩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辅助装置配置为生成输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的辅助转矩,以辅助踩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在所述自行车变速设备附接至所述自行车车架的附接状态下,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前侧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电源,所述电源配置为将电力供应至所述辅助装置且在所述自行车变速设备的附接状态下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下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配置为感测自行车的踩踏状态;以及
辅助控制器,所述辅助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辅助装置,以基于由所述感测装置感测的踩踏状态将所述辅助转矩输入至所述第二变速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输入联接构件,所述输入联接构件配置为将所述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以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变速构件配置为经由所述输入联接构件联接至所述输入轴,以与所述输入轴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输入轴配置为作为自行车曲柄的曲柄轴联接至所述自行车曲柄的曲柄臂,
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包括易于换档部,所述易于换档部配置为易于使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换档,并且
当所述自行车曲柄设置在死点处或邻近所述死点处时,所述易于换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变速构件的换档区域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包括自行车链条,所述自行车链条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变速构件接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等于或小于12mm的链条节距。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进一步包括:
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配置为引导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以改变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构件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联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构件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
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可接触,以及
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配置为沿不同于所述轴向方向的第一引导方向引导所述引导构件,以改变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张紧器,所述张紧器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可接触,
所述引导单元配置为沿第二引导方向引导所述张紧器,以调节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张力,并且
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轴向方向。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引导构件和所述张紧器沿所述第二引导方向布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一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之间,所述第一线段连接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所述第二线段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之间,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所述第二角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角度的相反侧上,并且
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且为钝角。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输入旋转轴线,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一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之间,所述第一线段连接所述输入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所述第二线段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之间,
当从所述轴向方向看时,第二角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限定在所述第一角度的相反侧上,并且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且为锐角。
CN201610125412.7A 2015-03-06 2016-03-04 自行车变速设备 Active CN105936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40,168 2015-03-06
US14/640,168 US9623931B2 (en) 2015-03-06 2015-03-06 Bicyc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6320A true CN105936320A (zh) 2016-09-14
CN105936320B CN105936320B (zh) 2018-10-16

Family

ID=5673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5412.7A Active CN105936320B (zh) 2015-03-06 2016-03-04 自行车变速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3931B2 (zh)
CN (1) CN105936320B (zh)
DE (1) DE102016001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9928B2 (en) * 2015-03-06 2017-10-17 Shimano Inc. Bicyc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10300986B2 (en) * 2016-04-27 2019-05-28 Shimano Inc. Bicyc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bicycle drive unit
CA3015256A1 (en) * 2018-08-24 2020-02-24 Clark A. Wallace Bicycle frame assembly
US11110992B2 (en) 2019-06-04 2021-09-07 Shimano Inc. Bicycle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US20220355898A1 (en) * 2021-05-04 2022-11-10 Qingdao Choho Industrial Co.,Ltd. Rear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US11685470B2 (en) * 2021-10-01 2023-06-27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ler,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system and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method
CN114228891B (zh) * 2021-12-11 2023-05-02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循环充供电的自行车助力装置及方法
US11772743B2 (en) * 2022-02-18 2023-10-03 Joseph Francis Keen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cycle transmissi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92A (zh) * 1990-08-20 1992-03-25 帕克科技有限公司 变速自行车的自动变扭器传动装置
US20050176535A1 (en) * 2004-02-10 2005-08-11 Honda Motor Co., Ltd. Drive sprocket wheel slide restrict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transmission
CN1673027A (zh) * 2004-03-24 2005-09-28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传动装置
CN1676416A (zh) * 2004-02-10 2005-10-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链条张紧结构
CN1755164A (zh) * 2004-09-30 2006-04-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CN101668676A (zh) * 2007-03-21 2010-03-10 盖茨公司 具有肾形牵引元件的牵引元件传动装置
US7988574B2 (en) * 2004-02-10 2011-08-02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CN203937778U (zh) * 2014-04-21 2014-11-12 马萍 无极变速可折叠前转弯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自行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835A (en) * 1899-05-30 Bicycle
US3972244A (en) * 1974-06-03 1976-08-03 B.E. Industries, Inc. Variable drive bicycle transmission
US4119326A (en) * 1977-06-10 1978-10-10 Porter John F Variable speed bicycle
US4741546A (en) * 1984-03-27 1988-05-03 Reswick James B Torque responsive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US5404768A (en) * 1993-04-15 1995-04-11 Hwang; Tan J. Speed changing arrangement for the bicycle
US5611556A (en) * 1995-05-08 1997-03-18 Davidow; Robert P. Speed change mechanism
IT1277549B1 (it) * 1995-09-06 1997-11-11 Idit Int Design Nv Gruppo trasmiss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biciclette o simili
US5979924A (en) * 1997-03-13 1999-11-09 Cannoncale Corporation Crank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6079726A (en) * 1997-05-13 2000-06-27 Gt Bicycles, Inc. Direct drive bicycle
NL1015777C2 (nl) * 2000-07-21 2002-01-22 Der Linde Freddy Van Versnellingsinrichting voor een fiets, geschikt voor inbouw nabij een trapas.
US20040067804A1 (en) * 2002-10-04 2004-04-08 Dratewski George J. Bicycle drive train
JP4115249B2 (ja) * 2002-11-05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
JP4115311B2 (ja) * 2003-03-26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US7381143B2 (en) * 2003-03-26 2008-06-03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JP4488760B2 (ja) * 2004-02-10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のチェーン整列機構
JP4413657B2 (ja) * 2004-02-10 2010-0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変速機構造
JP4219311B2 (ja) * 2004-08-27 2009-0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TWI266725B (en) * 2004-08-27 2006-11-21 Honda Motor Co Ltd Gear-shifting apparatus, and bi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US7597638B2 (en) * 2004-08-31 2009-10-06 Sram, Llc Transmission
JP4610281B2 (ja) * 2004-09-29 2011-0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KR100584832B1 (ko) * 2004-12-08 2006-05-29 민영희 자전거용 변속장치
ITRM20050065A1 (it) * 2005-02-16 2005-05-18 Daniele Cappellini Variatore di giri a piu' rapporti per uso ciclistico ed industriale dal nome "cambio deragliatore scatolato".
JP4601480B2 (ja) * 2005-04-15 2010-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US8066596B1 (en) * 2005-05-31 2011-11-29 Kilshaw Richard J Bicycle gear mechanism
US7361109B2 (en) * 2005-05-31 2008-04-22 Kilshaw Richard J Bicycle gear set
JP4535958B2 (ja) 2005-07-25 2010-09-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NL2000519C2 (nl) * 2007-03-05 2008-09-08 Flevobike V O F Kettingoverbrenging.
US7762571B2 (en) 2007-04-13 2010-07-27 Cannondale Bicycle Corporation Split bottom bracket
DE102009046867A1 (de) 2009-11-19 2011-05-26 Robert Bosch Gmbh Fahrrad
US8944945B2 (en) * 2010-04-14 2015-02-03 Richard J. Kilshaw Chain tensioner
US9334015B2 (en) * 2013-03-15 2016-05-10 Zike, Llc Line derailleu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92A (zh) * 1990-08-20 1992-03-25 帕克科技有限公司 变速自行车的自动变扭器传动装置
US20050176535A1 (en) * 2004-02-10 2005-08-11 Honda Motor Co., Ltd. Drive sprocket wheel slide restrict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transmission
CN1676416A (zh) * 2004-02-10 2005-10-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链条张紧结构
US7988574B2 (en) * 2004-02-10 2011-08-02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CN1673027A (zh) * 2004-03-24 2005-09-28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传动装置
CN1755164A (zh) * 2004-09-30 2006-04-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CN101668676A (zh) * 2007-03-21 2010-03-10 盖茨公司 具有肾形牵引元件的牵引元件传动装置
CN203937778U (zh) * 2014-04-21 2014-11-12 马萍 无极变速可折叠前转弯脚踏与手动式健身倒三轮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6320B (zh) 2018-10-16
US9623931B2 (en) 2017-04-18
DE102016001908A1 (de) 2016-09-08
US20160257375A1 (en) 2016-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6320A (zh) 自行车变速设备
CN105936325B (zh) 自行车传动设备
CN107128126B (zh) 自行车轮毂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统
US9896152B2 (en)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480373B (zh) 自行车换档控制设备
CN105644704B (zh) 自行车操作设备和自行车操作系统
CN103991506A (zh) 电动自行车变速器
CN107399406A (zh) 自行车传动设备和自行车驱动单元
TWI732978B (zh) 自行車用驅動單元及具有此單元之自行車用驅動系統
CN107757251A (zh) 自行车花鼓组件和自行车控制系统
CN106184587B (zh) 自行车电机控制系统
US9969462B2 (en)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CN109969336B (zh) 人力驱动车辆用控制装置
TWI703071B (zh) 自行車張力器裝置及自行車張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