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6292A -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6292A
CN105936292A CN201510623477.XA CN201510623477A CN105936292A CN 105936292 A CN105936292 A CN 105936292A CN 201510623477 A CN201510623477 A CN 201510623477A CN 105936292 A CN105936292 A CN 105936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force
planetary gear
side shaft
force actuator
su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34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暮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w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Corp filed Critical Show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36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6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5/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5/4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5/50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01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aspects of steer-by-wi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maingroup
    • B62D5/005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aspects of steer-by-wi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maingroup means for generating torque on steering wheel or input member, e.g. feedback
    • B62D5/006Mechanical components or aspects of steer-by-wi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maingroup means for generating torque on steering wheel or input member, e.g. feedback power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9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 B62D5/0412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the axes of motor and steering column being parallel
    • B62D5/0415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the steering column the axes of motor and steering column being parallel the axes being coax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lutch means between driving element, e.g. motor, and driven element, e.g. steering column or steering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一种待用于线控转向转向装置中的反作用力致动器,所述反作用力致动器包括操作侧轴、马达和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所述操作侧轴与驾驶员操作的操作构件整体地旋转;所述马达包括圆柱形马达输出轴,所述马达输出轴同轴地设置于所述操作侧轴的外圆周上。所述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改变了所述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的速度并且将所述旋转运动传动至所述操作侧轴。

Description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作用力致动器和一种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线控转向转向装置包括马达,该马达将反作用力施加至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操作构件)(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7-245819)。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7-245819
发明内容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7-245819所公开的马达连接至方向盘的操作侧轴的下端。因此,难以形成紧凑尺寸的反作用力致动器。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紧凑的反作用力致动器和一种转向装置。
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待用于线控转向转向装置中的反作用力致动器。该反作用力致动器包括:操作侧轴、马达和摩擦驱动传动装置;该操作侧轴与驾驶员操作的操作构件整体地旋转;该马达包括同轴地设置于操作侧轴的外圆周上的圆柱形马达输出轴;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改变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的速度并且将旋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
根据本配置,马达的马达输出轴同轴地设置于操作侧轴的外圆周上。即,操作侧轴设置于圆柱形马达输出轴的中空部中。有鉴于此,因为操作侧轴和马达输出轴在轴向方向上部不重叠,所以反作用力致动器可制成紧凑尺寸。
反作用力致动器还可包括连接和断开装置,该连接和断开装置连接和断开操作侧轴和连接至转向轮的转向轮侧轴之间动力的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可包括:太阳轮,该太阳轮同轴地固定于马达输出轴的外圆周上;多个行星轮,该多个行星轮设置于太阳轮的外圆周上以接触太阳轮的外圆周表面;非旋转环轮,该非旋转环轮内接行星轮;和托架,该托架可旋转地支撑行星轮并且固定至操作侧轴。
传动装置可包括:太阳轮,该太阳轮同轴地固定于马达输出轴的外圆周上;多个行星轮,该多个行星轮设置于太阳轮的外圆周上以接触太阳轮的外圆周表面;非旋转环轮,该非旋转环轮内接行星轮;和托轮,该托轮固定至操作侧轴。行星轮的每个都可包括主体,该主体接触太阳轮和环;和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主体同轴地设置并且具有不同于主体的直径的直径。托轮接触驱动单元。另外,驱动单元可具有与主体同轴的截顶锥形形状。
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反作用力致动器的线控转向转向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能的是,提供一种紧凑的反作用力致动器和一种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转向装置的配置的图示;
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3中的线X2-X2);
图3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剖视图(沿着图2中的线X1-X1);
图4A为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操作的图示,并且图4B为行星轮的透视图;
图5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6中的线X4-X4);
图6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剖视图(沿着图5中的线X3-X3);
图7A为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操作的图示,并且图7B为行星轮的透视图;
图8A为用于描述根据变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操作的图示,并且图8B为行星轮的透视图;
图9为根据变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10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1中的线X6-X6);和
图11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剖视图(沿着图10中的线X5-X5)。
附图标记
1,2,3:减速装置(传动装置)
11:太阳轮
21,22:行星轮
22a:行星轮本体
22b:驱动单元
31:环轮
41:托架
42:托轮
51:偏心部
53:凸轮环
55:保持器
100:反作用力致动器
111:操作侧轴
120:马达
121:马达输出轴
150:离合器(连接和断开装置)
200:转向装置
211:方向盘(操作构件)
212:立柱轴
221:小齿轮轴(转向轮侧轴)
270:ECU
301:前轮(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参考图1至图4A和4B进行描述。
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200为线控转向型转向装置,该线控转向型转向装置基于驾驶员输入至方向盘211(操作构件)的操作量使车辆(四轮车辆)的前轮301(转向轮)转向(转动)。转向装置200包括方向盘211、立柱轴212、反作用力致动器100、小齿轮轴221(转向轮侧轴)、齿条轴231、转向力发生器251、操作侧扭矩传感器261和其它传感器,以及电控单元(ECU)270。
方向盘
方向盘211为操作构件,驾驶员操作该操作构件以使车辆转向。
立柱轴
立柱轴212为窄长杆形构件并且可由插置有轴承(未示出)的车辆本体可旋转地支撑。立柱轴212的上端(一端)连接至方向盘211并且立柱轴212与方向盘211整体地旋转。立柱轴212的下端(另一端)连接至操作侧轴111(后文所描述)的上端。因此,方向盘211、立柱轴212和操作侧轴111整体地旋转。立柱轴212和操作侧轴111可为相同构件而非单独构件。
小齿轮轴
小齿轮轴221为窄长杆形构件并且可由插置有轴承(未示出)的车辆本体可旋转地支撑。小齿轮齿222形成于小齿轮轴221的下端,并且小齿轮齿222啮合齿条齿232(后文所描述)。当小齿轮轴221旋转时,齿条轴23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即,小齿轮轴221连接至前轮301并且根据前轮301的转向角的变化旋转。
齿条轴
齿条轴231为窄长杆形构件,在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可由插置有圆柱形轴瓦(未示出)的外壳(未示出)可滑动地支撑。外壳为圆柱形壳体,该圆柱形壳体容纳齿条轴231并且固定至车辆本体。啮合小齿轮齿222的齿条齿232形成于齿条轴231上。齿条齿232和小齿轮齿222形成齿条-小齿轮机构。
齿条轴231(转轴)的左端和右端通过拉杆241连接至前轮301。当齿条轴23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时,前轮301转向(转动)。即,小齿轮轴221通过齿条轴231连接至前轮301。当前轮301转动时,在齿条轴231的轴向方向上的线性运动通过齿条-小齿轮机构转换成小齿轮轴221的旋转运动。
转向力发生器
转向力发生器251为这样的装置,该装置产生用于使前轮301转向(转动)的转向力并且以该转向力使前轮301转向。转向力发生器251可为例如皮带齿条型发生器、双小齿轮型发生器或小齿轮型发生器。
就皮带齿条型发生器而言,转向力发生器251包括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根据来自ECU 270的命令进行驱动以产生转向力;球形螺杆,该球形螺杆将旋转运动转换成齿条轴231的往复运动;和皮带机构,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13-226880中所公开。球形螺杆包括螺杆,该螺杆与齿条轴231整体地往复运动;和螺帽,该螺帽与螺杆旋拧。皮带机构包括驱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该驱动皮带轮固定至马达的输出轴,该从动皮带轮固定至螺帽,该皮带伸展横穿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
就双小齿轮型发生器而言,转向力发生器251包括电动马达、不同于小齿轮轴221的另一小齿轮轴和蜗轮机构,该蜗轮机构将马达的旋转力传动至另一小齿轮轴,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14-184769中所公开。就小齿轮型发生器而言,转向力发生器251包括电动马达和蜗轮机构,该蜗轮机构将马达的旋转力传动至小齿轮轴221,例如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14-189108中所公开。
除上述发生器之外,转向力发生器251可包括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在其轴线上具有中空部;螺杆,该螺杆插入中空部中并且与齿条轴成整体;和螺帽,该螺帽与螺杆旋拧并且同轴地固定至马达的中空输出轴。
传感器等
操作侧扭矩传感器261检测由立柱轴212所产生的操作侧扭矩并且将该扭矩输出至ECU 270。操作侧扭矩传感器261可为例如磁致伸缩传感器或使用扭力杆的传感器。
操作侧转向角传感器262检测立柱轴212(方向盘211)的操作侧转向角并且将该角度输出至ECU 270。
轮侧转向角传感器263检测小齿轮轴221(前轮301)的轮侧转向角并且将该角度输出至ECU 270。
车辆速度传感器264检测车辆速度并且将该速度输出至ECU 270。
ECU
ECU 270为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子地控制转向装置200并且包括CPU、ROM、RAM、各种界面、电子电路,等等。ECU 270根据存储于其中的程序控制各种装置并且执行各种过程以控制各种装置。
ECU 270控制转向力发生器251,使得由转向力发生器251所产生的转向力例如随着操作侧扭矩和/或操作侧转向角增大而增大。
此外,ECU 270控制反作用力致动器100,使得由反作用力致动器100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随着车辆速度增大而增大。
反作用力致动器
将描述反作用力致动器100。
反作用力致动器100为致动器,该致动器将反作用力施加至方向盘211。反作用力致动器100包括例如操作侧轴111、马达120、轴承131、第一外壳141、离合器150和减速装置1(传动装置)。
操作侧轴
操作侧轴111为圆柱状构件并且由轴承(未示出)支撑以关于轴线O1自由地旋转。操作侧轴111的上端连接至立柱轴212并且与立柱轴212(方向盘211)整体地旋转。
马达
马达120为动力源,该动力源根据来自ECU 270的命令进行驱动以产生待施加至方向盘211的反作用力。马达120包括马达输出轴121、转子122和定子123。
马达输出轴121为这样的输出轴,该输出轴在马达120被驱动时关于轴线O1旋转。马达输出轴121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具有比操作侧轴111更大的直径。马达输出轴121同轴地设置于操作侧轴111的外圆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上。马达输出轴121比操作侧轴111更短,并且操作侧轴111从马达输出轴121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突出。马达输出轴121分别可旋转地支撑于插置有轴承131和132的第一外壳141和第二外壳142上。
转子122为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在马达120被驱动时关于轴线O1旋转。转子122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在其中马达输出轴121穿过转子122的中空部的状态下被固定。用于基于由定子123所产生的磁场而产生旋转力的永磁体(未示出)被嵌入于转子122中。
定子123为根据来自ECU 270的命令产生用于使转子122旋转的磁场的装置。定子123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关于轴线O1设置于转子122的外圆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上。定子123包括定子本体和线圈;该定子本体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的多个圆柱形齿;该线圈围绕每个齿缠绕。多个线圈在圆周方向上被分配至U、V和W相,并且经由反相器(未示出)连接至电源(例如,12V电池)。当ECU 270控制反相器,3相交流电流流入定子123中,并且产生磁场。
轴承
轴承131和132相对于第二外壳142支撑马达输出轴121以自由地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轴承131和132为滚珠轴承。
第一外壳等
第一外壳141和第二外壳142为形成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外壳体的壳体。第一外壳141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主要容纳减速装置1。第二外壳142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主要容纳马达120。
第一外壳141和第二外壳142通过螺栓等彼此紧固。此外,例如,第二外壳142通过支架(未示出)固定至车辆本体,并且第一外壳141和第二外壳142甚至在驱动马达120时不旋转。
离合器
离合器150为根据来自ECU 270的命令断开或连接操作侧轴111和小齿轮轴221之间动力的传动装置的装置。离合器150设置于反作用力致动器100下方,并且固定至第二外壳142的下端。换句话讲,离合器150连接至操作侧轴111,操作侧轴111从马达输出轴121的下端开口突出。因为离合器150形成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一部分并且与马达120、减速装置1等联合,所以易于操纵离合器150。此外,可能的是,减小包括离合器150的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尺寸。
此外,在马达120和转向力发生器251的故障期间,因为离合器150可机械地连接操作侧轴111和小齿轮轴221,所以输入至方向盘211的转向力可被传动至前轮301。此外,在机械连接状态下,输入至方向盘211的转向力可由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马达120协助。
离合器150的具体配置未特别地限制,但可使用现有离合器,诸如机械地实现连接/断开的机械离合器或电磁地实现连接/断开的电磁离合器。例如,可使用这样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6-123857中所公开的行星式齿机构和凸轮构件。
减速装置
减速装置1为摩擦驱动传动装置,该摩擦驱动传动装置设置于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上侧(操作构件侧)上以减小(改变)马达输出轴121的旋转运动的速度并且将该旋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111。即,利用轮(后文所描述)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作为驱动力,减速装置1传动动力。轮彼此压力接触,使得轮之间几乎不发生滑移。
本实施例中的摩擦驱动可为这样的类型,该类型仅利用摩擦力传动旋转运动;并且可为这样的类型(牵引驱动类型),该类型用插置于接触表面之间的特殊油膜传动旋转运动。减速装置1可设置于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下侧上以减小(改变)马达输出轴121对操作侧轴111的旋转运动的速度,操作侧轴111从马达输出轴121的下端开口突出以将旋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111。
减速装置1包括太阳轮11、多个(三个)行星轮21、环轮(环)31和托架41。
太阳轮
太阳轮11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通过外部装配至马达输出轴121的上端被固定。即,太阳轮11同轴地固定至马达输出轴121的外圆周。太阳轮11与马达输出轴121整体地旋转。
行星轮
行星轮21具有圆柱状形状,并且关于轴线O1旋转(自转)同时关于轴线O2旋转(自转),轴线O2穿过行星轮21的中心。行星轮21为这样的轮,该轮设置于太阳轮11的外圆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上以在太阳轮11的外圆周上滚动。此外,行星轮21为这样的轮,该轮设置于环轮31的内圆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上以在环轮31的内圆周上滚动。即,在径向方向上被夹持于太阳轮11和环轮31之间的状态下,行星轮21在太阳轮11和环轮31之间旋转。
三个行星轮21以相等间隔(以120°的间隔)设置于圆周方向上,同时由托架41可旋转地支撑。当行星轮21自转时,托架41也自转并且马达输出轴121的旋转运动被传动至操作侧轴111。
环轮
环轮31为环形构件,并且通过内部装配至第一外壳141被固定。因为第一外壳141如上文所描述固定至车辆本体,所以环轮31也保持在非旋转状态。环轮31的内圆周表面内接行星轮21。环轮31配置成产生预载压力,该预载压力将行星轮21朝向环轮31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挤压。
托架
托架41为这样的构件,该构件将行星轮21的自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111,同时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可旋转地支撑三个行星轮21。托架41包括三个轴41a、三个臂41b和固定部41c。
轴41a穿过行星轮21的轴线O2并且可旋转地支撑行星轮21。
臂41b从轴41a的上端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并且联接固定部41c。三个臂41b以相等间隔设置于圆周方向上。
固定部41c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通过外部装配至操作侧轴111被固定。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减速装置的操作和效应
将描述反作用力致动器100和减速装置1的操作和效应。
因为圆柱形马达输出轴121同轴地设置于操作侧轴111的外圆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上,所以相比于其中操作侧轴111和马达输出轴121串行连接而非在轴向方向上重叠的配置,可能的是,减小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的尺寸。此外,可能的是,形成反作用力致动器100,相比于其中用于产生反作用力的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平行或垂直于操作侧轴111设置的配置,反作用力致动器100在操作侧轴111的径向方向上为紧凑的。
当驱动马达120并且马达输出轴121和太阳轮11关于轴线O1旋转(参见图4A和4B中的箭头A1)时,接触太阳轮11的行星轮21关于轴41a(轴线O2)旋转(参见图4A和4B中的箭头A2)。旋转行星轮21在环轮31的内圆周表面上滚动,环轮31处于非旋转状态,并且因此,行星轮21关于轴线O1自转(参见图4A和4B中的箭头A3)。有鉴于此,具有支撑行星轮21的轴41a的托架41还关于轴线O1旋转(参见图4A和4B中的箭头A4)。此外,托架41固定至其的操作侧轴111旋转,并且反作用力被施加至方向盘211。即,太阳轮11(马达输出轴121)的旋转运动被降速并传动至操作侧轴111。
减速装置1的减速比通过改变太阳轮11的外径、行星轮21的外径和环轮31的内径进行调整。例如,减速比在1/3和1/20之间调整。
第一实施例的变型
虽然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例如可以下述方式改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提供了三个行星轮21,但是行星轮21的数量可适当地改变。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参考图5至图7A和7B进行描述。将主要地描述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
减速装置的配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减速装置2包括太阳轮11、三个行星轮22、环轮31和托轮42。
行星轮
行星轮22包括行星轮本体22a(主体),行星轮本体22a具有与行星轮21相同的形状;和圆柱状驱动单元22b,圆柱状驱动单元22b从行星轮本体21a的上端表面向上(朝向操作构件)突出。行星轮本体22a和驱动单元22b的中心在轴线O2上。驱动单元22b的外径(直径)小于行星轮本体22a的外径(直径)。
类似于行星轮21,行星轮本体22a接触太阳轮11的外圆周表面和环轮31的内圆周表面。当驱动马达120并且马达输出轴121和太阳轮11旋转时,行星轮本体22a(行星轮22)关于轴线O1自转,同时关于轴线O2旋转。
驱动单元22b接触从动部42a(后文所描述)的内圆周表面。当驱动单元22b关于轴线O1自转同时关于轴线O2旋转时,从动部42a由于驱动单元22b和从动部42a之间的摩擦力关于轴线O1旋转。
托轮
托轮42为这样的构件,该构件将行星轮22的自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111。托轮42具有底部圆柱形形状,该形状的上侧几乎被封闭并且包括圆柱形从动部42a和环形连接部42b,环形连接部42b从从动部42a的上端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并且连接至操作侧轴111。
从动部42a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接触三个驱动单元22b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有鉴于此,当驱动单元22b自转同时旋转时,从动部42a(托轮42)旋转。
减速装置的操作和效应
当驱动马达120并且太阳轮11关于轴线O1旋转(参见图7A和7B中的箭头A11)时,接触太阳轮11的行星轮本体22a关于轴线O2旋转(参见图7A和7B中的箭头A12)。旋转行星轮本体22a在环轮31的内圆周表面上滚动,环轮31处于非旋转状态,并且因此,行星轮本体22a关于轴线O1自转(参见图7A和7B中的箭头A13)。
同时,与行星轮本体22a成整体的驱动单元22b还关于轴线O1自转(参见图7A和7B中的箭头A15),同时关于轴线O2旋转(参见图7A和7B中的箭头A14)。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旋转或自转驱动单元22b摩擦接触从动部42a,所以从动部42a在其中驱动单元22b的旋转圆周的长度减小的状态下关于轴线O1旋转(参见图7A和7B中的箭头A16)。即,因为行星轮本体22a的滚动圆周的长度大于驱动单元22b的旋转圆周的长度,所以从动部42a在与太阳轮11相同的方向上旋转以对应于长度的差异。
以这种方式,因为从动部42a在其中驱动单元22b的旋转圆周的长度减小的状态下旋转,所以太阳轮11(马达输出轴121)的旋转运动被降速并传动至托轮42(操作侧轴111)。
此外,如图8A和8B中所示,当驱动单元22b的外径大于行星轮本体22a的外径时,驱动单元22b的旋转圆周的长度大于行星轮本体22a的滚动圆周的长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动部42a(托轮42)在相对于太阳轮11(马达输出轴121)的方向上旋转。
第二实施例的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动部42a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接触三个驱动单元22b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然而,从动部42a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可接触例如三个驱动单元22b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轮11(马达输出轴121)的旋转方向相对于从动部42a(托轮42和操作侧轴111)的旋转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中,行星轮22包括圆柱状驱动单元22b。然而,如图9中所示,行星轮22可包括例如替代驱动单元22b的截顶锥形驱动单元22c。根据这种配置,因为驱动单元22c的锥形外圆周表面在轴向方向上接触从动部42a,所以从动部42a可令人满意地抵着驱动单元22c进行预加载。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将参考图10和11进行描述。
减速装置的配置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减速装置3包括例如偏心部51、轴承52、凸轮环53、十五个轮54和保持器55,如日本专利No.5376288所公开。
偏心部
偏心部51具有厚圆盘形状,该厚圆盘形状的中心在轴线O3上并且以偏心方式固定至马达输出轴121。即,穿过偏心部51的中心的轴线O3从轴线O1偏移,轴线O1穿过马达输出轴121的中心。
具体地,在图11中,轴承52的外圆周表面和保持器55的保持部55a之间的间隙在0°(最小)和180°(最大)之间。即,关于轴线O1的偏心度的量(轴线O1和偏心部51的外圆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在0°(最大)和180°(最小)之间。偏心度的量随着其从0°增至180°逐渐地降低,并且随着其从180°增至360°(0°)逐渐地增加。
轴承
轴承52为这样的轴承,该轴承在径向方向上支撑负载并且为例如径向滚珠轴承。轴承52通过外部装配至偏心部51被固定。
凸轮环
太阳轮53为圆柱形构件,并且通过内部装配至第一外壳141被固定。因此,凸轮环53不旋转。
凸轮表面53a形成于凸轮环53的内圆周表面上。在这个实例中,凸轮表面53a包括二十九个凸轮凸起53b,凸轮凸起53b在径向方向上向内突出;和二十九个凸轮凹槽53c,凸轮凹槽53c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凹陷。凸轮凸起53b和凸轮凹槽53c交替地设置于圆周方向上。
十五个轮54为滚动构件,该滚动构件具有圆柱状形状,并且在轴承52和凸轮环53之间自转,同时由于摩擦力而旋转。十五个轮54通过保持器55以相等间隔布置于圆周方向上。
在本文中,轮54的数量(15)不等同于凸轮凸起53b或凸轮凹槽52c的数量(29)或其倍数。有鉴于此,由于偏心部51的旋转,轮54中的一些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动朝向外侧并且移动朝向凸轮凹槽53c,并且其它轮54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动朝向内侧并且移动朝向凸轮凸起53b。因此,保持器55旋转。
保持器
保持器55保持十五个轮54,从而以相等间隔布置轮54并且将轮54的自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111。保持器55具有底部圆柱形形状,该形状的上侧几乎被封闭并且包括圆柱形保持部55a和支撑部55b,支撑部55b从保持部55a的上端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并且由操作侧轴111支撑。
可旋转地保持轮54的十五个凹口形凹坑55c形成于保持部55a中。十五个凹坑55c以相等间隔设置于圆周方向上。
保持器55可不具有凹坑55c,并且例如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托架41,保持器55可将轮54的自转运动传动至操作侧轴111,同时利用穿过轮54的轴线的轴的帮助将轮54以相等间隔可旋转地支撑于圆周方向上。
减速装置的操作和效应
减速装置3的操作和效应将参考图11进行描述。在这个实例中,偏心部51在图11中向左旋转。
当偏心部51旋转180°时,图11中0°至180°的范围内的轮54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动朝向外侧,并且移动朝向凸轮凹槽53c,同时在凸轮表面53a上滚动,因为偏心度的量逐渐地增加。另一方面,180°至360°(0°)的范围内的轮54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动朝向内侧,并且移动朝向凸轮凸起53b,同时在凸轮表面53a上滚动,因为偏心度的量逐渐地降低。
因为轮54在以这种方式在凸轮表面53a上滚动(即,因为轮54自转同时旋转),所以保持轮54的保持器55旋转。在这个实例中,当偏心部51进行一次旋转时,轮54在圆周方向上移动至紧邻凸轮(该凸轮由一个凸轮凸起53b和一个凸轮凹槽54c组成)。即,偏心部51(马达输出轴121)的旋转运动被降速并传动至保持器55(操作侧轴111)。

Claims (6)

1.一种待用于线控转向转向装置中的反作用力致动器,所述反作用力致动器包括:
操作侧轴,所述操作侧轴与驾驶员操作的操作构件整体地旋转;
马达,所述马达包括圆柱形马达输出轴,所述圆柱形马达输出轴同轴地设置于所述操作侧轴的外圆周上;和
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所述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改变了所述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的速度并且将所述旋转运动传动至所述操作侧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作用力致动器,所述反作用力致动器还包括:
连接和断开装置,所述连接和断开装置连接和断开所述操作侧轴和连接至转向轮的转向轮侧轴之间动力的传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作用力致动器,其中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同轴地固定于所述马达输出轴的外圆周上;
多个行星轮,所述多个行星轮设置于所述太阳轮的外圆周上以接触所述太阳轮的外圆周表面;
非旋转环,所述非旋转环内接所述行星轮;和
托架,所述托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行星轮并且固定至所述操作侧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作用力致动器,其中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同轴地固定于所述马达输出轴的外圆周上;
多个行星轮,所述多个行星轮设置于所述太阳轮的外圆周上以接触所述太阳轮的外圆周表面;
非旋转环,所述非旋转环内接所述行星轮;和
托轮,所述托轮固定至所述操作侧轴,并且其中
所述行星轮中的每个行星轮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接触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环,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主体同轴地设置并且具有不同于所述主体的直径的直径,和
所述托轮接触所述驱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作用力致动器,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具有与所述主体同轴的截顶锥形形状。
6.一种线控转向转向装置,所述线控转向转向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作用力致动器。
CN201510623477.XA 2015-03-05 2015-09-25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 Pending CN1059362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3996 2015-03-05
JP2015043996A JP2016159895A (ja) 2015-03-05 2015-03-05 反力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操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6292A true CN105936292A (zh) 2016-09-14

Family

ID=5420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3477.XA Pending CN105936292A (zh) 2015-03-05 2015-09-25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83639B2 (zh)
EP (1) EP3064413B1 (zh)
JP (1) JP2016159895A (zh)
CN (1) CN10593629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528A (zh) * 2016-08-24 2017-01-1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出轴电机农机方向盘自动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229199A (zh) * 2017-07-11 2019-01-1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转向柱、机动车和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
CN111491848A (zh) * 2017-12-06 2020-08-04 Zf汽车英国有限公司 手轮致动器组件
CN112744287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线控转向系统手轮致动器
CN114337090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电动致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7372B2 (ja) * 2015-06-16 2019-11-2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7207272A1 (de) * 2017-04-28 2018-10-3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enkungshandhabe
DE102017214530A1 (de) * 2017-08-21 2019-02-21 Robert Bosch Gmbh Steer-by-wire-Lenk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90092374A1 (en) * 2017-09-28 2019-03-28 Dura Operating, Llc Steering control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teer-by-wire system
JP2019064399A (ja) 2017-09-29 2019-04-25 株式会社Subaru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8200523B4 (de) * 2018-01-15 2020-07-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enkvorrichtung
KR102645000B1 (ko) * 2019-03-08 2024-03-08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식 조향장치
DE102020211195A1 (de) * 2020-09-07 2022-03-10 Thyssenkrupp Ag Feedback-Aktuator für ein Lenksystem
KR20230013858A (ko) * 2021-07-20 2023-01-2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조향 반력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7274A1 (en) * 2000-11-18 2003-07-10 Peter Dominke Coupling for a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JP2007245819A (ja) * 2006-03-14 2007-09-27 Nsk Ltd ステアバイワイヤシステムの入力装置
DE102009017054A1 (de) * 2009-04-01 2010-10-07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Lenksäule für Kraftfahrzeuge
US7878294B2 (en) * 2007-04-26 2011-02-01 Nissan Motor Co., Ltd. Variable gear ratio steering apparatus
WO2012017886A1 (ja) * 2010-08-06 2012-02-09 Ntn株式会社 ステアバイワイヤ式操舵装置の反力トル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3277U (zh) * 1972-06-29 1974-03-23
MX156827A (es) 1983-05-05 1988-10-03 Allied Corp Mejoras a mecanismo de direccion asistido por energia electrica para un vehiculo automotriz
JPS61171663A (ja) * 1985-01-25 1986-08-02 Honda Motor Co Ltd 電磁型倍力装置の減速機構
JPS6237560A (ja) * 1985-08-09 1987-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差動遊星ロ−ラ減速機
JPH05157148A (ja) * 1991-11-06 1993-06-22 Shimpo Ind Co Ltd 摩擦伝動変速機
JPH06183354A (ja) * 1992-12-16 1994-07-05 Aisin Seiki Co Ltd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
DE10255751A1 (de) 2002-11-28 2004-06-09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Lenkkraftunterstützungseinrichtung
JP4379261B2 (ja) 2004-08-30 2009-12-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操舵装置
DE102004048521A1 (de) 2004-10-06 2006-05-11 Zf Lenksysteme Gmbh Fahrzeugüberlagerungslenkung mit Zykloidengetriebe
JP2006123857A (ja) 2004-11-01 2006-05-1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6290043A (ja) * 2005-04-06 2006-10-26 Hitachi Ltd 操舵制御装置
JP2008024059A (ja) * 2006-07-18 2008-02-07 Jtekt Corp 車両用操舵装置
DE102006038192A1 (de) 2006-08-16 2008-02-21 Daimler Ag Lenksystem mit Planetengetriebe
JP5088530B2 (ja) * 2006-11-17 2012-12-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車両用操舵装置
DE102008005421B4 (de) * 2008-01-21 2009-12-10 Thyssenkrupp Presta Ag Überlager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lenkung
DE102008021591A1 (de) 2008-04-30 2009-11-05 Volkswagen Ag Elektromechanische Lenkung
JP5376288B2 (ja) 2008-08-25 2013-12-25 Ntn株式会社 可変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装置
DE102008036730B4 (de) 2008-08-07 2019-05-16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Aktuatoreinheit für eine Kraftfahrzeug-Steer-by-Wire-Lenkeinrichtung
JP2010188930A (ja) * 2009-02-19 2010-09-02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操舵入力装置および操舵制御装置
JP5430505B2 (ja) * 2010-06-25 2014-03-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13226880A (ja) 2012-04-24 2013-11-07 Showa Corp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減速装置
JP5673630B2 (ja) * 2012-09-04 2015-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操舵装置
JP2014184769A (ja) 2013-03-22 2014-10-02 Showa Corp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013248B2 (ja) 2013-03-26 2016-10-25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ハウジング構造
KR101713265B1 (ko) * 2013-05-30 2017-03-07 주식회사 만도 유성기어가 구비된 감속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의 조향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7274A1 (en) * 2000-11-18 2003-07-10 Peter Dominke Coupling for a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JP2007245819A (ja) * 2006-03-14 2007-09-27 Nsk Ltd ステアバイワイヤシステムの入力装置
US7878294B2 (en) * 2007-04-26 2011-02-01 Nissan Motor Co., Ltd. Variable gear ratio steering apparatus
DE102009017054A1 (de) * 2009-04-01 2010-10-07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Lenksäule für Kraftfahrzeuge
WO2012017886A1 (ja) * 2010-08-06 2012-02-09 Ntn株式会社 ステアバイワイヤ式操舵装置の反力トル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528A (zh) * 2016-08-24 2017-01-1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出轴电机农机方向盘自动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229199A (zh) * 2017-07-11 2019-01-1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转向柱、机动车和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
US11459024B2 (en) 2017-07-11 2022-10-04 Volkswagen Ag Multifunctional steering column, transportatio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111491848A (zh) * 2017-12-06 2020-08-04 Zf汽车英国有限公司 手轮致动器组件
CN112744287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线控转向系统手轮致动器
US11745789B2 (en) 2019-10-31 2023-09-05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Handwheel actuator for steer by wire system
CN114337090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电动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58516A1 (en) 2016-09-08
JP2016159895A (ja) 2016-09-05
US9683639B2 (en) 2017-06-20
EP3064413A1 (en) 2016-09-07
EP3064413B1 (en) 2018-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6292A (zh) 反作用力致动器和转向装置
CN103573788B (zh) 波形垫圈、具有该波形垫圈的旋转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KR101203808B1 (ko) 차량용 중첩식 조향 시스템
CN203819322U (zh) 动力转向系统、助力转向变速器以及助力转向装置
US10421481B2 (en) Utility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EP2615329B1 (en)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and motor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1099636A1 (ja) 揺動内接式遊星歯車装置および回転駆動装置
CN107171492A (zh) 扭矩矢量控制装置
CN109850006A (zh) 辅助装置
CN105408148B (zh) 电驱动器
CN107176202A (zh) 转向装置
JP2012506005A (ja) 偏心差動式ギアボックス
CN107425649A (zh) 一种基于电机速度合成的双余度机电作动器
CN109070729A (zh)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09195861A (zh) 具有调整装置的转向器以及具有调整装置的转向器的应用
CN106062413B (zh) 具有拉止挡件和压止挡件的机电式旋转减振器
US20180186398A1 (en) Steering device
CN109891723A (zh) 电动致动器
JP201603532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9139846A (zh)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机构、执行器和分离系统
EP2298623A1 (en) Transmission ratio changing mechanism and vehicle steering device
JP2019521914A (ja) 同期ステアリング車体
JP2010144762A (ja) 駆動力配分装置
JP6956040B2 (ja) 車両のパーキング機構
US20220105977A1 (en) Stee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110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