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4632A -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4632A
CN105924632A CN201610355393.7A CN201610355393A CN105924632A CN 105924632 A CN105924632 A CN 105924632A CN 201610355393 A CN201610355393 A CN 201610355393A CN 105924632 A CN105924632 A CN 105924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reaction
polymer
mmol
rea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53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4632B (zh
Inventor
郭凯
刘寰
刘一寰
朱宁
胡昕
方正
冯卫杨
黄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553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4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4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4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4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63/68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 C08G63/6882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785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aratu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23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lactones or polylact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它是以内酯单体为原料,芳氧基稀土化合物为催化剂,含巯基脂肪醇为引发剂,在微反应装置中制备得到巯基封端聚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催化剂活性高可控性强,同时环境友好,并且,反应时间短,最终产物收率高,选择性好,分子量可控且分散度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化聚酯高分子材料是聚酯材料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与普通聚酯材料不同的是,它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化性能,应用前景好。巯基功能化聚酯是目前功能化聚酯材料方面的研究热点。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药物应用上具有良好的透过性,药物释放行为合理,其在体内可生物降解,且降解缓慢,可作为药物载体应用。巯基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与金属表面键合、可逆形成二硫键等。巯基功能化聚酯在化学、生物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修饰贵金属纳米粒子,2)与双键、三键或异氰酸酯基团发生点击化学反应构建新型结构的大分子,3)制备仿生表面。巯基功能化聚酯将两者特性结合,在生物医药和纳米材料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对于巯基功能化聚酯新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巯基功能化聚酯的合成方法有很多。有文献报道,可通过对引发剂的保护、脱保护的多步法和直接对聚酯进行修饰的一步法来合成巯基功能化聚酯。这些合成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实验步骤繁琐,转化率低,巯基保真度低,反应时间长等。因此,对于巯基功能化聚酯新的合成方法的开发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微反应器是一种借助于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三维结构元件。微反应器通常含有小的通道尺寸(当量直径小于500μm)和通道多样性,流体在这些通道中流动,并要求在这些通道中发生所要求的反应。这样就导致了在微构造的化学设备中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体积比率。Gross et al.首次采用微反应器使用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功能化聚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其反应速率比釜式反应器快27倍,效果十分明显,充分证明微反应器在化学合成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路线繁琐、转化率低、巯基保真度低和反应时间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催化剂和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备用;
(2)将内酯单体和步骤(1)中所得混合体系同时分别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泵入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完成后经过滤、干燥,即得巯基封端聚酯。
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芳氧基稀土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
R1各自独立的取自氢、氯、羟基或甲基;
R2各自独立的取自氢、甲基或叔丁基;
R3各自独立的取自氢、甲基或叔丁基;
RE为镝、镧、钇、钐、钪、钕、铒或钆。
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为含巯基脂肪醇,结构式如下:
其中,k2为1、2、3、5、7或8。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或乙腈。
步骤(2)中,所述的内酯单体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k1为1或2。
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5~80℃,反应时间为10~90分钟。
步骤(2)中,微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的混合体系中,内酯单体的浓度为1~5mol/L。
步骤(2)中,过滤、干燥的方法为:将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析出聚合物,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其中,内酯单体、引发剂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0:1:0.1~0.3。
其中,内酯单体和步骤(1)中所得混合体系在微反应装置内的流速比为0.0996~1.2425:1。
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巯基封端聚酯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k1为1、2、3、5、7或8,k2为1或2。
其中,所述的微反应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的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其中,微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有两个料液进口,两个料液进口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气密注射泵相连。
其中,
所述的微混合器优选T型混合阀;
所述的微混合器优选聚四氟乙烯管道,直径0.1~2mm,保留体积为4~10mL;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催化剂活性高可控性强,同时环境友好,并且,反应时间短,最终产物收率高,选择性好,分子量可控且分散度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气密注射泵,2为料液进口管道,3为T型混合阀,4为微反应器,5为料液出口管道,6为接样瓶;
图2为实施例1中产物的1H NMR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3797克,29.6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甲苯20毫升、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钇(5.9ml,0.296毫摩尔,0.05摩尔/升)、6-巯基-1-己醇(0.3975克,2.96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14.78微升/分、118.59微升/分,在25℃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3.0417克,产率90%。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6%。
实施例2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3797克,29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二氯甲烷20毫升、三苯氧基镧(5.9ml,0.296毫摩尔,0.05摩尔/升)、2-巯基乙醇(0.2313克,2.96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22.16微升/分、177.84微升/分,在50℃反应2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3.2107克,产率95%。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1%。
实施例3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3797克,29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四氢呋喃20毫升、三(4-甲基苯氧基)镝(5.9ml,0.296毫摩尔,0.05摩尔/升)、3-巯基-丙醇(0.2728克,2.96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44.32微升/分、355.67微升/分,在80℃反应1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3.2107克,产率95%。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8%。
实施例4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3797克,29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乙腈20毫升、三(4-羟基苯氧基)钐(5.9ml,0.296毫摩尔,0.05摩尔/升)、4-巯基-1-丁醇(0.3143克,2.96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9.85微升/分、79.06微升/分,在50℃反应2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3.0417克,产率90%。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3%。
实施例5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27.1342克,270.9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甲苯10毫升、三(4-氯苯氧基)钕(18.06ml,0.903毫摩尔,0.05摩尔/升)、8-巯基-1-辛醇(1.4655克,9.03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60.40微升/分、72.93微升/分,在50℃反应2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5.5061克,产率94%。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3%。
实施例6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0390克,26.63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四氢呋喃20毫升、三(4-甲基苯氧基)钪(3.55ml,0.178毫摩尔,0.05摩尔/升)、6-巯基-1-己醇(0.1191克,0.8875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14.78微升/分、133.33微升/分,在50℃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9174克,产率96%。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6%。
实施例7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0390克,26.63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二氯甲烷20毫升、三苯氧基钆(3.55ml,0.178毫摩尔,0.05摩尔/升)、6-巯基-1-己醇(0.1191克,0.8875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14.78微升/分、133.33微升/分,在50℃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8871克,产率95%。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9%。
实施例8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4.9760克,49.7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乙腈10毫升、三(4-甲基苯氧基)铒(2ml,0.0994毫摩尔,0.05摩尔/升)、2-巯基-1-乙醇(0.0777克,0.9941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18.12微升/分、48.5微升/分,在80℃反应6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4.8765克,产率98%。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7%。
实施例9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2.7962克,27.92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甲苯10毫升、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1.396ml,0.0698毫摩尔,0.05摩尔/升)、3-巯基-1-丙醇(0.0322克,0.349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8.05微升/分、36.40微升/分,在25℃反应9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6564克,产率95%。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8%。
实施例10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2.7962克,27.92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四氢呋喃10毫升、三(4-甲基苯氧基)钐(1.396ml,0.0698毫摩尔,0.05摩尔/升)、3-巯基-1-丙醇(0.0322克,0.349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8.05微升/分、36.40微升/分,在50℃反应9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4886克,产率89%。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0%。
实施例11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己内酯(3.0390克,26.63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乙腈20毫升、三(4-氯苯氧基)镝(3.55ml,0.178毫摩尔,0.05摩尔/升)、6-巯基-1-己醇(0.1191克,0.8875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14.78微升/分、133.33微升/分,在80℃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7959克,产率92%。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88%。
实施例12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4.9760克,49.7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二氯甲烷10毫升、三(4-羟基苯氧基)钪(2ml,0.0994毫摩尔,0.05摩尔/升)、2-巯基-1-乙醇(0.0777克,0.9941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18.12微升/分、48.5微升/分,在80℃反应6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4.5282克,产率91%。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89%。
实施例13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2.7962克,27.92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甲苯10毫升、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钆(1.396ml,0.0698毫摩尔,0.05摩尔/升)、3-巯基-1-丙醇(0.0322克,0.349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8.05微升/分、36.40微升/分,在50℃反应9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7123克,产率97%。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6%。
实施例14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2.7962克,27.92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二氯甲烷10毫升、三(4-甲基苯氧基)钕(1.396ml,0.0698毫摩尔,0.05摩尔/升)、3-巯基-1-丙醇(0.0322克,0.349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8.05微升/分、36.40微升/分,在25℃反应9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5166克,产率90%。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4%。
实施例15
取2个100ml安倍瓶分别标号A、B,在安倍瓶A中加入戊内酯(2.7962克,27.92毫摩尔)、在安倍瓶B中加入四氢呋喃10毫升、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铒(1.396ml,0.0698毫摩尔,0.05摩尔/升)、3-巯基-1-丙醇(0.0322克,0.349毫摩尔),取两个气密注射器分别标号A、B,用气密注射器A、B分别抽取安倍瓶A、B中的液体,取两个注射泵分别标号A、B,与气密注射器相对应,设置注射泵A、B流速分别为8.05微升/分、36.40微升/分,在80℃反应90分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加入冷的甲醇溶液中,有聚合物析出。过滤分离得到白色固体,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聚合物2.5166克,产率90%。聚合物结构通过1H NMR与13C NMR鉴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通过GPC测定。核磁验证,选择性达到93%。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催化剂和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备用;
(2)将内酯单体和步骤(1)中所得混合体系同时分别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泵入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完成后经过滤、干燥,即得巯基封端聚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芳氧基稀土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
R1各自独立的取自氢、氯、羟基或甲基;
R2各自独立的取自氢、甲基或叔丁基;
R3各自独立的取自氢、甲基或叔丁基;
RE为镝、镧、钇、钐、钪、钕、铒或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为含巯基脂肪醇,结构式如下:
其中,k2为1、2、3、5、7或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或乙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内酯单体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k1为1或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5~80℃,反应时间为10~9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的混合体系中,内酯单体的浓度为1~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内酯单体、引发剂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0:1:0.1~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内酯单体和步骤(1)中所得混合体系在微反应装置内的流速比为0.0996~1.242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反应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的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其中,微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有两个料液进口。
CN201610355393.7A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Active CN105924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393.7A CN105924632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393.7A CN105924632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4632A true CN105924632A (zh) 2016-09-07
CN105924632B CN105924632B (zh) 2020-06-26

Family

ID=5684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5393.7A Active CN105924632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46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6512A (zh) * 2022-01-14 2022-04-05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回收聚酯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TUL S. BHANGALE,ET AL.: "Enzyme-Catalyzed Polymerization of End-Functionalized Polymers in a Microreactor", 《MACROMOLECULES》 *
何伟等: "微反应器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应用化学》 *
张子龙等: "微流场辅助三氟甲磺酸亚锡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朱宁等: "芳氧基稀土化合物引发开环聚合的活性", 《高分子通报》 *
许宁等: "端基为巯基的聚己内酯的合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6512A (zh) * 2022-01-14 2022-04-05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回收聚酯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4632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m et al. N-Heterocyclic carbene–palladium complex on polystyrene resin surface as polymer-supported catalys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CN104722212B (zh) 一种共价三嗪骨架掺杂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1280042B (zh) 一种负载有离子液体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02447B (zh) 一种超支化改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54506A (zh) 高交联的聚磷腈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02699B (zh) 一种利用微流控合成嵌段共聚物刷的方法
CN106520851A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耦合酶催化和有机催化合成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Rat et al. Acetic anhydride polymerization as a pathway to functional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cid–Base catalysis
CN105924632B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巯基封端聚酯的方法
CN109847804A (zh) 一种酚羟基修饰聚苯乙烯固载化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10214755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mercapto functional polyester polyols
CN110628022B (zh) 一种含吩嗪基团有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对苄胺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应用
CN109180943A (zh) 一种多羟基功能poss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45851A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连续合成季铵盐的方法
Li et al. Thermo-Switchable Pickering Emulsion Stabilized by Smart Janus Nanosheets for Controllable Interfacial Catalysis
CN106317394B (zh) 一种有机催化一步合成巯基功能化聚酯的方法
CN102794198A (zh) 用于乙醇羰基化合成丙酸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57047B (zh) 基于聚(n-杂环卡宾)结构自催化自引发开环合成刷状聚合物的方法及制备的刷状聚合物
CN108129660B (zh) 一种有机整体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Jacobs et al. Exploring Combinatorial Approaches to Polymer Diversification
CN105111044A (zh) 由丁烯醇合成异戊烯醇的方法
CN113461695A (zh) 一种基于微反应器合成手画手格芳烃的方法
US20100063200A1 (en) Aqueous romp-based monolith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CN112679394A (zh) 一种含手性亚砜的苯乙烯单体的制备方法
KR20130033556A (ko) 고정층 마이크로 반응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Kai

Inventor after: Liu Yihuan

Inventor after: Zhu Ning

Inventor after: Hu Xin

Inventor after: Fang Zheng

Inventor after: Feng Weiyang

Inventor after: Huang Weijun

Inventor before: Guo Kai

Inventor before: Liu Yihuan

Inventor before: Zhu Ning

Inventor before: Hu Cuan

Inventor before: Fang Zheng

Inventor before: Feng Weiya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Weij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