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1478A -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11478A CN105911478A CN201610247795.5A CN201610247795A CN105911478A CN 105911478 A CN105911478 A CN 105911478A CN 201610247795 A CN201610247795 A CN 201610247795A CN 105911478 A CN105911478 A CN 1059114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detected
- model
- charge
- described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进而基于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以及电池的电化学模型,计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进而,依据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电池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便基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锂电池的热特性进行分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包括可充电锂电池和不可充电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备受关注,因而如何对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基于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对锂电池的热特性进行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
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和所述初始状态参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根据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基于预先建立的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完成对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
优选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
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池几何模型;
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和所述SEI膜阻构建所述电化学模型。
优选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三维热模型;
根据所述电化学模型以及所述三维热模型,构建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优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之后还包括:
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优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之后,还包括:
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
用于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和所述初始状态参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基于预先建立的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完成对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
优选的,还包括:电化学模型建立单元,用于
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
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池几何模型,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和所述SEI膜阻构建所述电化学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建立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三维热模型;
根据所述电化学模型以及所述三维热模型,构建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进而基于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以及电池的电化学模型,计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进而,依据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电池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便基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锂电池的热特性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软包NCM622锂电池为例,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了公开的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由图1可知,本发明包括:
S11: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
其中,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具体包括:热参数、初始参数、电池几何参数、以及材料/工艺参数。
其中,如负载电流为-30A,充放电周期为400s,则输出电流为先30A放电200s,接着30A充电200s的循环过程,连续循环两个周期,后电流变为0,静置400s,随空冷却。如负载电流为+30A,负载周期为500s,则输出电流为先30A充电250s,接着30A放电250s的循环过程,连续循环两个期,后电流变为0,静置400s,随空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默认充放电循环两周期,静置一周期时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充放电周期的循环次数以及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S12: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和所述初始状态参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利用电池初始状态参数对电池的电化学模型进行配置。利用预设的充放电周期以及负载电流对待检测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计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如,负载电流为-30A,充放电周期为400s,则输出电流为先30A放电200s,接着30A充电200s的循环过程,连续循环两个周期,后电流变为0,静置400s,随空冷却。如负载电流为+30A,负载周期为500s,则输出电流为先30A充电250s,接着30A放电250s的循环过程,连续循环两个期,后电流变为0,静置400s,随空冷却。
S13:根据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基于预先建立的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完成对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热量的产生又会对电池的电化学模型造成影响。因而,为了准确的计算出电池的温度,需要预先建立的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另外,电池热源包括焦耳热、极化热和反应热。电池总热量等于电池焦耳热、极化热以及反应热的总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加入电池散热、对流热和辐射热,利用能量守恒的原理,对电池实时温度进行估算,并取电池表面点、极耳平均温度做出二维温度-时间变化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具体如下:第一,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三维热模型。第二,根据所述电化学模型以及所述三维热模型,构建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可选的,在本发明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由图2可知,该方法包括:
S21: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
具体过程为,获取待检测电池的状态参数、热参数、材料参数等,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
SEI膜阻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SEI为SEI膜阻,单位为Ω·m^2;
vocv为初始开路电压,单位v;
vload为初始负载电压,单位v;
Iload为负载电流,单位A;
Mneg.e为负极活性材料有效质量,单位g;
Aneg为负极活性材料比表面积,单位m^2/kg。
Mneg.e的计算方法为:
Mneg为负极活性材料总质量,单位g;
f为负极伺服容量过剩分数;
Qe为电池有效容量,单位Ah;
Qd为电池设计容量。
S22: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池几何模型。
基于电池的几何参数,如电池的长度、厚度等,调用预先建立的模型模板建立电池几何模型。
S23: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和所述SEI膜阻构建所述电化学模型。
可选的,为了对电池进行热分析,在本发明中需要实时输出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开路电压、负载电压、电池综合内阻以及电池温度的变化曲线。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老化分析方法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进而基于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以及电池的电化学模型,计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进而,依据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电池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便基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锂电池的热特性进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锂电子的老化不仅表现在综合内阻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上,其在老化过程中电池的负载电压和开路电压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参见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由图3可知,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1、第一计算单元2以及第二计算单元3。
信号采集单元1,用于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2,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和所述初始状态参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第二计算单元3,用于根据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基于预先建立的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完成对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
可选,在本发明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电化学模型建立单元4以及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建立单元5。
其中,电化学模型建立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并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池几何模型。进而,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和所述SEI膜阻构建所述电化学模型。
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三维热模型,继而根据所述电化学模型以及所述三维热模型,构建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可选,该系统还包括输出单元6,该输出单元6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其中,第一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该系统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其执行过程和执行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
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和所述初始状态参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根据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基于预先建立的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完成对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
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池几何模型;
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和所述SEI膜阻构建所述电化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三维热模型;
根据所述电化学模型以及所述三维热模型,构建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之后还包括:
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之后,还包括:
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6.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化学模型和所述初始状态参数,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基于预先建立的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完成对待检测电池在充放电状态下的热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化学模型建立单元,用于
计算所述待检测电池的SEI膜阻;
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池几何模型,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和所述SEI膜阻构建所述电化学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建立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电池几何模型建立所述待检测电池的三维热模型;
根据所述电化学模型以及所述三维热模型,构建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所述开路电压、所述负载电压以及所述电池综合内阻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待检测电池的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47795.5A CN105911478B (zh) | 2016-04-19 | 2016-04-19 |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47795.5A CN105911478B (zh) | 2016-04-19 | 2016-04-19 |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11478A true CN105911478A (zh) | 2016-08-31 |
CN105911478B CN105911478B (zh) | 2019-12-06 |
Family
ID=5674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47795.5A Active CN105911478B (zh) | 2016-04-19 | 2016-04-19 |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11478B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8737A (zh) * | 2017-03-31 | 2017-06-30 | 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机理仿真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
CN107145628A (zh) * | 2017-03-31 | 2017-09-08 | 中南大学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预测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
CN108009397A (zh) * | 2017-12-01 | 2018-05-08 | 中南大学 | 预测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037456A (zh) * | 2017-11-01 | 2018-05-15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分析方法 |
CN108646186A (zh) * | 2018-04-19 | 2018-10-12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基于电化学特征的单体锂离子电池三维热模型 |
CN108761341A (zh) * | 2018-06-01 | 2018-11-0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参数获取方法 |
CN109581064A (zh) * | 2018-12-28 | 2019-04-05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测量电池低温直流电阻的方法、装置、介质 |
CN110133509A (zh) * | 2019-04-28 | 2019-08-16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的仿真方法 |
CN111125894A (zh) * | 2019-12-13 | 2020-05-08 | 清华大学 | 电池最宜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CN111433619A (zh) * | 2018-06-15 | 2020-07-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待充电设备的适配器老化检测方法和装置 |
WO2023201781A1 (zh) * | 2022-04-22 | 2023-10-26 | 清华大学 | 基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功率特性的荷电状态更新方法 |
CN117630684A (zh) * | 2024-01-26 | 2024-03-01 | 昆明理工大学 |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在线估计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10459A (ja) * | 1999-10-06 | 2001-04-20 | Nec Mobile Energy Kk | 容量補正機能を備えた電池パック |
CN103353582A (zh) * | 2013-07-09 | 2013-10-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二次电池寿命测试方法 |
CN105044615A (zh) * | 2015-08-09 | 2015-11-11 | 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锂电池安全性的检测方法 |
CN105206888A (zh) * | 2015-08-31 | 2015-12-30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监测方法 |
-
2016
- 2016-04-19 CN CN201610247795.5A patent/CN1059114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10459A (ja) * | 1999-10-06 | 2001-04-20 | Nec Mobile Energy Kk | 容量補正機能を備えた電池パック |
CN103353582A (zh) * | 2013-07-09 | 2013-10-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二次电池寿命测试方法 |
CN105044615A (zh) * | 2015-08-09 | 2015-11-11 | 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锂电池安全性的检测方法 |
CN105206888A (zh) * | 2015-08-31 | 2015-12-30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监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孙秋娟 等: "镍钴锰酸锂/钛酸锂电池热效应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8737A (zh) * | 2017-03-31 | 2017-06-30 | 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机理仿真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
CN107145628A (zh) * | 2017-03-31 | 2017-09-08 | 中南大学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预测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
CN107145628B (zh) * | 2017-03-31 | 2020-09-11 | 中南大学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预测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
CN108037456A (zh) * | 2017-11-01 | 2018-05-15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分析方法 |
CN108009397B (zh) * | 2017-12-01 | 2020-01-17 | 中南大学 | 预测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009397A (zh) * | 2017-12-01 | 2018-05-08 | 中南大学 | 预测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仿真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646186A (zh) * | 2018-04-19 | 2018-10-12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基于电化学特征的单体锂离子电池三维热模型 |
CN108646186B (zh) * | 2018-04-19 | 2020-06-16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基于电化学特征的单体锂离子电池三维热模型 |
CN108761341A (zh) * | 2018-06-01 | 2018-11-0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参数获取方法 |
CN111433619A (zh) * | 2018-06-15 | 2020-07-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待充电设备的适配器老化检测方法和装置 |
CN109581064A (zh) * | 2018-12-28 | 2019-04-05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测量电池低温直流电阻的方法、装置、介质 |
CN109581064B (zh) * | 2018-12-28 | 2021-09-24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测量电池低温直流电阻的方法、装置、介质 |
CN110133509A (zh) * | 2019-04-28 | 2019-08-16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的仿真方法 |
CN111125894A (zh) * | 2019-12-13 | 2020-05-08 | 清华大学 | 电池最宜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WO2023201781A1 (zh) * | 2022-04-22 | 2023-10-26 | 清华大学 | 基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功率特性的荷电状态更新方法 |
CN117630684A (zh) * | 2024-01-26 | 2024-03-01 | 昆明理工大学 |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在线估计方法 |
CN117630684B (zh) * | 2024-01-26 | 2024-05-10 | 昆明理工大学 |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在线估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11478B (zh) | 2019-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11478A (zh) | 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 | |
Li et al. | Lithium-ion battery overcharging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an impedance-based electro-thermal coupled model simulation | |
CN105912799B (zh) | 一种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的建模方法 | |
CN107145628B (zh)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预测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 | |
Jaguemont et al. |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used in hyb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 at cold temperatures | |
CN103345561B (zh) | 一种具有多层片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热仿真分析方法 | |
CN105891724B (zh) | 基于扩展单粒子模型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 | |
CN109586373A (zh) |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 |
CN102565710A (zh) | 用于估计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062137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性能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
Ren et al. | An electrochemical-thermal coupling model for heat generation analysis of prismatic lithium battery | |
CN109614754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维简化模型的仿真方法 | |
CN113779794B (zh) | 计及微观约束的锂离子电池sop估计方法及系统 | |
CN102645637A (zh) | 一种均衡电池的soc估算方法 | |
CN102468521A (zh) | 用于估计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29137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h的测算方法 | |
Sun et al. | Numerical study on lithium titanate battery thermal response under adiabatic condition | |
Makinejad et al. | A lumped electro-thermal model for Li-ion cells in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 |
Kang et al. |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energy, operat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large‐scale lithium‐ion batteries | |
CN104733789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的估算方法 | |
CN114280480B (zh) | 一种基于数值模型分解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方法 | |
Saqli et al. |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thermal modelling and internal states co-estim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CN106597288A (zh) | 一种电源soc估算方法 | |
CN105974320A (zh) | 一种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 |
CN114091404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热模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