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7640A - 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7640A
CN105907640A CN201610090961.5A CN201610090961A CN105907640A CN 105907640 A CN105907640 A CN 105907640A CN 201610090961 A CN201610090961 A CN 201610090961A CN 105907640 A CN105907640 A CN 105907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quid
sticking veneer
annular wal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09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山寿郎
宫坂久
宫坂一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07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7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12N15/1003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 C12N15/1006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solid support carrier, e.g. particles, polymers
    • C12N15/1013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solid support carrier, e.g. particles, polymers by using magnetic b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 B01L3/523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with mean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003Filling medical containers such as ampoules, vials, syring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65B7/161Sealing filled ampo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8Modular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73Handling of plugs of fluid surrounded by immiscible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6Reagents, handling or stor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4Closures and closing means
    • B01L2300/041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 B01L2300/044Connecting closures to device or container pierceable, e.g. films,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32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cylindrical, tube 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 B01L2300/1805Conductive heating, heat from thermostatted solids is conducted to receptacles, e.g. heating plates,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6Valves, specific forms thereof
    • B01L2400/0677Valves, specific forms thereof phase change valves; Meltable, freezing, dissolvable plugs; Destructible barriers
    • B01L2400/0683Valves, specific forms thereof phase change valves; Meltable, freezing, dissolvable plugs; Destructible barriers mechanically breaking a wall or membrane within a channel or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B01L7/525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with physical movement of samples between temperature zones
    • B01L7/5255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with physical movement of samples between temperature zones by moving sampl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4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using spatial temperature gra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该容器在向容器内收纳液体时能够防止气泡的混入。本发明所涉及的溶出容器为对第一开口进行密封而收纳液体的容器。该容器具备具有:形成于第一开口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的第一环状壁部;以及形成于第一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第一开口进行密封的第一膜片的环状的粘贴面。第一环状壁部具有超过第一粘贴面的高度。另外,该容器具有:在溶出容器的另一方的第二端部侧具有环状的壁面的第二环状壁部;以及形成于第二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第二开口进行密封的第二膜片的环状的第二粘贴面。第二环状壁部具有超过第二粘贴面的高度。

Description

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收纳液体的容器、密封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体、能够接合多个液体收纳体的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领域,确立了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最近,PCR法的扩增的精度、检测灵敏度逐渐提高,从而能够对极微量的检体(DNA等)进行扩增,而对其进行检测/解析。PCR是对包含成为扩增对象的核酸(目标核酸)以及试剂的溶液(反应液)实施热循环,从而使目标核酸扩增的方法。作为PCR的热循环,通常是以两个梯度或者三个梯度的温度实施热循环的方法。
另一方面,现状是医疗领域中流感等感染病的诊断使用免疫层析试剂盒等简易检查试剂盒是主流。但是,在这样的简易检查中,存在精度不够的情况,从而希望将能够期待更高检查精度的PCR应用于感染病的诊断。
近年来,作为PCR法等所使用的设备,提出了如下设备,即在毛细管中(盒中),交替地层叠水系液体层与非水溶性的凝胶层,通过使附着了核酸的磁性粒子通过,来进行核酸的精制(参照专利文献1)。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盒的最下层收容核酸扩增反应液,在核酸扩增反应液中对目标核酸进行扩增。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86243号
然而,对于这样的设备而言,从试样供给部到核酸扩增反应液为止由一体的容器构成。这样的设备例如在长期保管的情况下,清洗液、溶出液等所包含的成分通过油扩散而产生污染,从而存在PCR受阻的情况。另外,若外部空气进入设备中的液体而形成气泡,则存在阻碍核酸的精制工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几个方式所涉及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向容器内收纳液体时能够防止气泡的混入的容器。另外,本发明的几个方式所涉及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气泡的混入并密封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体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几个方式所涉及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接合多个液体收纳体的盒组合体。
应用例1
本发明所涉及的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开口,并且通过将上述开口密封而在该容器中密封收纳液体,该容器具有:
环状壁部,其具有形成于上述开口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以及
粘贴面,其形成于上述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上述开口进行密封的膜片,
上述环状壁部具有超过上述粘贴面的高度。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容器,能够在液体中在粘贴面粘贴膜片,因此能够防止气泡混入液体。
应用例2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容器中,
上述粘贴面也可以为形成于上述环状壁部的内侧的壁面的环状的台阶部。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容器,能够一边在内侧的壁面对膜片进行定位一边将该膜片粘贴于粘贴面。
应用例3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容器中,
上述开口、上述环状壁部、上述膜片以及上述粘贴面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一环状壁部、第一膜片以及第一粘贴面,
该容器还具有:
第二开口,其与上述第一开口不同;
第二环状壁部,其具有形成于上述第二开口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以及
环状的第二粘贴面,其位于上述第二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上述第二开口进行密封的第二膜片,
上述第二环状壁部具有超过上述第二粘贴面的高度。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容器,两个开口均能够在液体中在粘贴面粘贴膜片,因此能够防止气泡混入液体。
应用例4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容器中,
上述容器也可以具有长边方向,
上述第一开口形成于上述容器的一个端部,
上述第二开口形成于上述容器的另一个端部。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容器,能够应用于具有长边方向的容器的两端的开口。
应用例5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上述粘贴面粘贴有上述膜片,从而在上述容器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能够在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密封收纳液体。
应用例6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上述第一粘贴面粘贴有上述第一膜片,并且在上述第二粘贴面粘贴有上述第二膜片,从而在上述第一膜片与上述第二膜片之间且在上述容器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能够在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密封收纳液体。
应用例7
本发明所涉及的盒组合体的特征在于,包含上述液体收纳体以及接合于上述液体收纳体的其他液体收纳体,
上述液体收纳体在第一流路密封收纳上述液体,并且还具有插入于上述其他液体收纳体的插入部,
上述插入部的内侧面形成上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
上述插入部的开口端形成于比上述粘贴面低的位置,
上述其他液体收纳体具有:在内部收纳其他液体的第二流路;在一个端部侧具有环状的壁面的第三环状壁部;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三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有第三膜片的环状的第三粘贴面,
上述第三环状壁部具有超过上述第三粘贴面的高度,
在上述第三粘贴面粘贴有上述第三膜片,从而在上述第二流路内密封收纳上述其他液体。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盒组合体,能够在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接合密封收纳液体的两个液体收纳体。另外,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盒组合体,能够以在连通两个流路而形成的流路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组装收纳液体的盒。
应用例8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向上述容器注入液体,填充液体至超过上述粘贴面,将上述膜片在液体中粘贴于上述粘贴面而密封收纳液体。
根据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在液体中粘贴膜片,由此能够防止气泡进入被密封收纳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图3的C-C剖视图。
图7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8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是PCR装置50的简要结构图。
图10是PCR装置50的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溶出容器300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溶出容器300的第一端部314侧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溶出容器300的第二端部334侧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应容器400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反应容器400的第三端部414侧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盒组合体500的B-B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核酸扩增反应盒502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地限定。另外,以下所说明的结构的全部不限定为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的特征在于,是具有开口,并对上述开口进行密封而密封收纳液体的容器,上述容器具有:环状壁部,其具有形成于上述开口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以及环状的粘贴面,其形成于上述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上述开口进行密封的膜片,上述环状壁部具有超过上述粘贴面的高度。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上述粘贴面粘贴有上述膜片,从而在上述容器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盒组合体的特征在于,包含上述液体收纳体以及接合于上述液体收纳体的其他液体收纳体,上述液体收纳体在第一流路密封收纳上述液体,并且还具有插入于上述其他液体收纳体的插入部,上述插入部的内侧面形成上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上述插入部的开口端形成于比上述粘贴面低的位置,上述其他液体收纳体具有:在内部收纳其他液体的第二流路;在一个端部侧具有环状的壁面的第三环状壁部;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三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有第三膜片的环状的第三粘贴面,上述第三环状壁部具有超过上述第三粘贴面的高度,在上述第三粘贴面粘贴有上述第三膜片,从而在上述第二流路内密封收纳上述其他液体。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向上述容器注入液体,填充液体至超过上述粘贴面,将上述膜片在液体中粘贴于上述粘贴面而密封收纳液体。
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盒组合体,对用于组装用于进行核酸扩增反应的盒的组合体进行说明。即,若组装本发明所涉及的核酸扩增反应盒组合体,则能够获得用于进行核酸扩增反应的盒。以下,首先对盒(容器组装体)进行说明,然后对容器、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核酸扩增反应盒组合体进行说明。
1.容器组装体的概要
首先,使用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以下,往往称为盒)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立体图。此外,将图1~图3的容器组装体1的状态设为直立状态进行说明。
容器组装体1包含吸附容器100、清洗容器200、溶出容器300以及反应容器400。容器组装体1是形成从吸附容器100连通至反应容器400的未图示的流路的容器。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的一个端部被帽110封闭,另一个端部被底部402封闭。
容器组装体1为进行前处理和热循环处理的容器,前处理是在吸附容器100内使核酸与未图示的磁性珠结合,并在磁性珠在清洗容器200内移动的期间进行精制,在溶出容器300内使核酸向未图示的溶出液液滴溶出的处理、热循环处理是在反应容器400内对包含核酸的溶出液的液滴进行聚合酶反应的处理。
容器组装体1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玻璃、高分子、金属等。若在容器组装体1的材质选择玻璃、高分子等在可见光中具有透明性的材质,则能够从容器组装体1的外部观察内部(空腔内),因此更加优选。另外,若在容器组装体1的材质选择供磁力透过的物质、非磁性体,则在使未图示的磁性珠通过容器组装体1等情况下,通过从容器组装体1的外部给予磁力,而容易进行,因此优选。容器组装体1的材质例如能够为聚丙烯树脂。
吸附容器100具有:在内部收容未图示的吸附液的圆筒状的注射部120;作为插入注射部120的内部的可动式的推动件的推杆部130;以及固定于推杆部130的一个端部的帽110。吸附容器100通过使帽110相对于注射部120移动而使推杆部130在注射部120的内表面滑动,从而能够将收容于注射部120内的未图示的吸附液向清洗容器200推出。此外,对吸附液后述。
清洗容器200通过接合并组装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而获得。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分别在内部具有被未图示的油层分隔的一个以上的清洗液层。而且,通过接合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清洗容器200在内部具有被未图示的多个油层划分的多个清洗液层。在本实施方式的清洗容器200中,对使用了由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构成的三个清洗容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能够根据清洗液层的个数适当地增减。此外,对清洗液后述。
溶出容器300接合于清洗容器200的第三清洗容器230,在内部以能够维持液柱的形状的方式收容溶出液。此处,所谓“液柱”意味着在流路内,特定的液体占据一区域的情况下的液体。更具体而言,特定的液体的液柱是指在流路的长边方向,仅该特定的液体实际在内部占据的柱状的状态,表示通过液体的液柱划分流路的内部的一定的空间的状态。此处的实际表现是指也可以在液柱的周围,即流路的内壁存在少量(例如薄膜状)的其他物质(液体等)。此外,对溶出液后述。
核酸精制设备5包含吸附容器100、清洗容器200以及溶出容器300。
反应容器400为接合于溶出容器300并接受从溶出容器300被推出的液体的容器,并且为在热循环处理时收容包含检体的溶出液的液滴的容器。另外,反应容器400收容未图示的试剂。此外,对试剂后述。
2.容器组装体的详细构造
接下来,使用图5以及图6对容器组装体1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图3的A-A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图3的C-C剖视图。此外,实际上,容器组装体1在填充有清洗液等内容物的状态下被组装,但在图5以及图6中,为了对容器组装体1的构造进行说明省略内容物的记载。
2-1.吸附容器
对于吸附容器100而言,从注射部120的一个开口端部插入有推杆部130,在推杆部130的开口端部插入有帽110。帽110在其中央具有通气部112,从而能够在对推杆部130进行操作时通过通气部112抑制推杆部130的内压的变化。
推杆部130为在注射部120的内周面滑动的大致圆筒状的推动件,并具有:供帽110插入的开口端部;从与该开口端部对置的底部沿注射部12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棒状部132;以及棒状部132的前端的前端部134。棒状部132从推杆部130的底部的中央突出,在棒状部132的周围形成有贯通孔,从而推杆部130内与注射部120内连通。
注射部120构成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2的一部分,并具有:收容推杆部130的大径部;内径比该大径部小的小径部;从大径部向小径部缩小内径的缩径部;位于该小径部的前端的吸附插入部122;以及覆盖吸附插入部122的周围的圆筒状的吸附罩部126。成为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2的一部分的大径部、小径部以及吸附插入部122呈大致圆筒状。
在提供给工作人员时,推杆部130的前端部134对注射部120的小径部进行密封,将大径部以及缩径部与小径部分隔,而形成两个区域。
注射部120的吸附插入部122插入并嵌合于清洗容器200的第一清洗容器210的一个开口端部亦即第一接收部214内,从而将注射部120与第一清洗容器210接合。吸附插入部122的外周面与第一接收部214的内周面密接,从而防止作为内容物的液体向外部泄漏。
2-2.清洗容器
清洗容器200构成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2的一部分,且为由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构成的组装体。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的基本构造相同,因此对第一清洗容器210的构造进行说明,并省略对第二清洗容器220、第三清洗容器230的说明。
第一清洗容器210呈沿容器组装体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并具有:形成于一个开口端部的第一插入部212;形成于另一个开口端部的第一接收部214;以及覆盖第一插入部212的周围的圆筒状的第一罩部216。
第一插入部212的外径与第二接收部224的内径大致相同。另外,第一接收部214的内径与吸附插入部122的外径大致相同。
将第一清洗容器210的第一插入部212插入并嵌合于第二清洗容器220的第二接收部224,从而第一插入部212的外周与第二接收部224的内周密接而密封,并且将第一清洗容器210与第二清洗容器220接合。相同地,第一~第三清洗容器210、220、230被连接而形成清洗容器200。此处,所谓“密封”是指以至少收容于容器等的液体或者气体不向外部泄漏的方式封闭,也可以包含封闭液体或者气体从外部侵入内部。
2-3.溶出容器
溶出容器300呈沿容器组装体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并构成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2的一部分。溶出容器300具有形成于一个开口端部的溶出插入部302,和形成于另一个开口端部的溶出接收部304。
溶出接收部304的内径与第三清洗容器230的第三插入部232的外径大致相同。将第三插入部232插入并嵌合于溶出接收部304,从而第三插入部232的外周与溶出接收部304的内周密接而密封,并且将第三清洗容器230与溶出容器300接合。
2-4.反应容器
反应容器400呈沿容器组装体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并构成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2的一部分。反应容器400具有:形成于开口端部的反应接收部404;形成于另一方的封闭的端部的底部402;以及覆盖反应接收部404的贮存部406。
反应接收部404的内径与溶出容器300的溶出插入部302的外径大致相同。将溶出插入部302插入并嵌合于反应接收部404,从而溶出容器300与反应容器400接合。
在反应接收部404的周围设置有具有规定的空间的贮存部406。贮存部406具有能够接收因推杆部130的移动而从反应容器400溢出的液体的容积。
3.容器组装体的内容物以及容器组装体的操作
接下来,使用图7(a)对容器组装体1的内容物进行说明,并使用图7以及图8对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进行说明。图7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8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此外,在图7以及图8中,为了对内容物的状态进行说明,而以流路2表现各容器,从而省略外形状、接合构造。
3-1.内容物
图7(a)表示图1的状态的流路2内的内容物的状态。流路2内的内容物从帽110侧向反应容器400按顺序为吸附液10、第一油20、第一清洗液12、第二油22、第二清洗液14、第三油24、磁性珠30、第三油24、第三清洗液16、第四油26、溶出液32、第四油26、试剂34。
流路2交替地配置有与容器组装体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面的截面积较大的部分(流路2的较粗的部分)与较小的部分(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对于第一~第四油20、22、24、26以及溶出液32而言,该各液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收容于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的截面积具有在将邻接的不相互混和的液体(也可以为流体。以下相同)的界面配置于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维持该界面的面积。因此,通过配置于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的液体能够稳定地维持该液体与配置于该液体的上下的其他液体的配置关系。另外,即便在配置于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的液体与配置于流路2的较粗的部分的其他液体的界面形成于流路2的较粗的部分的情况下,即使该界面因较强的冲击而混乱,界面也可以通过置于静止的状态而稳定地形成于规定的位置。
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形成于吸附插入部122、第一插入部212、第二插入部222、第三插入部232、溶出插入部302的内侧,在溶出容器300中,超过溶出插入部302向上方延伸。此外,收容于流路2的较细的部分的液体即便在组装容器前,也被稳定地维持。
3-1-1.油
第一~第四油20、22、24、26均由油构成,在图7的状态下,在各油的前后的液体之间作为液柱而存在。第一~第四油20、22、24、26作为液柱而存在,因此在各油的前后邻接的液体选择相互相分离的液体,即不混和的液体。另外,构成第一~第四油20、22、24、26的油也可以为相互不同种类的油。作为能够用于这些油的油例如能够列举从二甲基硅油等的硅系油、石蜡系油、矿物油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选择的一种。
3-1-2.吸附液
所谓吸附液10是指使核酸吸附于磁性珠30的情况下的液体,例如是包含离液物质的水溶液。作为吸附液10,例如能够使用5M胍硫氰酸盐、2%Triton X-100、50mM Tris-HCl(pH7.2)。吸附液10若含有离液物质,则不被特别地限定,但也可以在吸附液10以破坏细胞膜或者使细胞中所包含的蛋白质变性为目的含有表面活性剂。作为该表面活性剂,通常如果是用于从细胞等提取核酸的表面活性剂的话,则不被特别地限定,但具体而言,能够列举Triton-X等氚核系表面活性剂、Tween20等吐温系表面活性剂这样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但特别地优选以成为0.1~2%的范围的方式使用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另外,优选含有2-巯基乙醇或者二硫苏糖醇等还原剂。溶解液也可以为缓冲液,但优选为pH6~8的中性。考虑这些要素,具体而言,优选含有3M~7M的胍盐、0%~5%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0mM~0.2mM的EDTA、M~0.2M的还原剂等。
此处,离液物质在水溶液中产生离液离子(离子半径较大的1价阴离子),并具有使不浸润性分子的水溶性增加的作用,若有助于核酸向固相载体的吸附,则不被特别地限定。具体而言,能够列举胍盐酸盐、碘化钠、高氯酸钠等,但优选这些中的蛋白质变质作用较强的胍硫氰酸盐或者胍盐酸盐。这些离液物质的使用浓度因各物质而不同,例如,在使用胍硫氰酸盐的情况下,优选在3M~5.5M的范围内使用,在使用胍盐酸盐的情况下,优选在5M以上使用。
在水溶液中存在离液物质,由此与水溶液中的核酸被水分子包围而存在的情况相比,吸附于固体而存在的情况在热力学方面更有利,因此吸附于磁性珠30的表面。
3-1-3.清洗液
第一~第三清洗液12、14、16对结合了核酸的磁性珠30进行清洗。
第一清洗液12为与第一油20以及第二油22均相分离的液体。第一清洗液12优选为水或者低盐浓度水溶液,在为低盐浓度水溶液的情况下,优选为缓冲液。低盐浓度水溶液的盐浓度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最优选为10mM以下。另外,第一清洗液12可以含有上述那样的表面活性剂,pH不被特别地限定。用于将第一清洗液12形成缓冲液的盐不被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磷酸等盐。并且,第一清洗液12优选含有不阻碍核酸向载体的吸附、逆转录反应、PCR反应等的量的乙醇。在该情况下,乙醇浓度不被特别地限定。
此外,也可以使第一清洗液12含有离液物质。例如,若使第一清洗液12含有胍盐酸盐,则能够一边对吸附于磁性珠30等的核酸的吸附进行维持或者强化一边对磁性珠30等进行清洗。
第二清洗液14为与第二油22以及第三油24均相分离的液体。第二清洗液14基本上可以与第一清洗液12相同,也可以为不同的组成,但优选为事实上不包含离液物质的溶液。这是为了避免离液物质带入之后的溶液。作为第二清洗液14,例如也可以由5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构成。如上所述,第二清洗液14优选包含乙醇。
第三清洗液16为与第三油24以及第四油26均相分离的液体。第三清洗液16基本上可以与第二清洗液14相同,也可以为不同的组成,但不包含乙醇。另外,第三清洗液16为了防止将乙醇带入反应容器400,而能够包含柠檬酸。
3-1-4.磁性珠
磁性珠30为吸附核酸的珠子,优选为了能够通过位于容器组装体1的外侧的磁铁3移动而具有比较强的磁性。磁性珠30例如也可以为硅珠或者被涂覆硅的珠子。磁性珠30也可以优选为被涂覆硅的珠子。
3-1-5.溶出液
溶出液32为与第四油26相分离的液体,在溶出容器300中的流路2内作为被夹在第四油26、26之间的液柱而存在。溶出液32为使吸附于磁性珠30的核酸从磁性珠30向溶出液32中溶出的液体。另外,溶出液32通过加热在第四油26中成为液滴。溶出液32例如能够使用纯水。此处,所谓“液滴”是被自由表面包围的液体。
3-1-6.试剂
试剂34包含反应所需的成分。试剂34在反应容器400中的反应为PCR的情况下,为了对溶出于溶出液的液滴36(参照图8)中的目标核酸(DNA)进行扩增,而能够包含DNA聚合酶等酶以及引物(核酸)和用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的荧光探针中的至少一个,在此包含有引物、酶以及荧光探针的全部。试剂34不与第四油26相溶,若与包含核酸的溶出液32的液滴36接触,则溶化进行反应,试剂34在反应容器400内的流路2的重力方向的最下部的区域以固体状态存在。例如,试剂34能够使用冻结干燥(Freeze drying)后的物质。
3-2.容器组装体的操作
作为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的一个例子,使用图7以及图8进行说明。
容器组装体1的操作包括:
(A)接合吸附容器100、清洗容器200、溶出容器300以及反应容器400而组装容器组装体1的工序、
(B)向收容有吸附液10的吸附容器100导入含有核酸的检体的工序、
(C)使磁性珠30从第二清洗容器220向吸附容器100移动的工序、
(D)摇动吸附容器100而使核酸吸附于磁性珠30的工序、
(E)使吸附了核酸的磁性珠30从吸附容器100按顺序通过第一油20、第一清洗液12、第二油22、第二清洗液14、第三油24、第三清洗液16以及第四油26并向溶出容器300移动的工序、
(F)在溶出容器300内使核酸从磁性珠30向溶出液32溶出的工序、以及
(G)使包含核酸的液滴与反应容器400内的试剂34接触的工序。
以下,对各工序按顺序进行说明。
(A)组装容器组装体1的工序
如图7(a)所示,组装的工序从吸附容器100接合至反应容器400,以形成从吸附容器100至反应容器400连续的流路2的方式组装容器组装体1。此外,在图7(a)中,吸附容器100安装有帽110,但将帽110安装于推杆部130是在(B)工序后。
更具体而言,向反应容器400的反应接收部404插入溶出容器300的溶出插入部302,向溶出容器300的溶出接收部304插入第三清洗容器230的第三插入部232,向第三清洗容器230的第三接收部234插入第二清洗容器220的第二插入部222,向第二清洗容器220的第二接收部224插入第一清洗容器210的第一插入部212,向第一清洗容器210的第一接收部214插入吸附容器100的吸附插入部122。
(B)导入检体的工序
导入的工序例如将附着了检体的棉签从吸附容器100的供帽110安装的开口插入吸附液10中,使该棉签浸渍于吸附液10来进行。更具体而言,从位于插入吸附容器100的注射部120的状态下的推杆部130的一个端部的开口插入棉签。接下来,从吸附容器100取出棉签,并安装帽110。这为图7(a)的状态。另外,检体也可以通过移液管等导入吸附容器100。另外,检体若为膏状、固体状,则例如也可以通过匙、镊子等投入吸附容器100、附着于推杆部130的内壁。如图7(a)所示,在注射部120以及推杆部130中填充有吸附液10至中途,但在安装有帽110的开口侧残留有空间。
在检体包含有成为目标的核酸。以下,往往将其简称为目标核酸。目标核酸例如为DNA、RNA(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或者RNA: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目标核酸从检体被提取,在溶出到后述的溶出液32后,例如作为PCR的模板而被利用。作为检体,能够列举血液、鼻腔粘液、口腔粘膜、其他各种生物体试样等。
(C)使磁性珠移动的工序
使磁性珠30移动的工序如下进行,即如图7(a)所示,通过在施加了配置于容器外部的磁铁3的磁力的状态下,使磁铁3向吸附容器100移动来使夹在第二清洗容器220的第三油24、24之间并呈液柱状存在的磁性珠30移动。
与该磁性珠30的移动一致,或者在其之前使帽110以及推杆部130从注射部120拔出的方向移动,而使吸附液10内的检体从推杆部130内向注射部120内移动。通过该推杆部130的移动,被前端部134堵塞的流路2向吸附液10连通。
磁性珠30伴随着磁铁3的移动而在流路2内上升,从而如图7(b)所示,到达存在检体的吸附液10内。
(D)使核酸吸附于磁性珠的工序
吸附核酸的工序通过摇动吸附容器100而进行。该工序由于吸附容器100的开口被帽110密封为不使吸附液10漏出,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通过该工序,目标核酸由于离液剂的作用而被吸附于磁性珠30的表面。在该工序中,也可以在磁性珠30的表面吸附有目标核酸以外的核酸、蛋白质。
作为摇动吸附容器100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震荡器等装置,也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振荡。另外,也可以利用磁性珠30的磁性,一边从外部给予磁场一边摇动吸附容器100。
(E)使吸附了核酸的磁性珠移动的工序
对于使吸附了核酸的磁性珠30移动的工序而言,一边从吸附容器100、清洗容器200以及溶出容器300的外部施加磁铁3的磁力一边使磁铁3移动,由此使磁性珠30在吸附液10、第一~第四油20、22、24、26以及第一~第三清洗液12、14、16中移动。
磁铁3例如能够使用永久磁铁、电磁铁等。另外,磁铁3可以由工作人员手持来移动,也可以利用机械装置等来移动。磁性珠30具有被磁力吸引的性质,因此利用该性质,使磁铁3的相对的配置向吸附容器100、清洗容器200、进而溶出容器300变化,而在流路2内移动。磁性珠30通过各清洗液时的速度不被特别地限定,也可以以在同一清洗液内沿着流路2的长边方向往复的方式移动。此外,在使磁性珠30以外的粒子等在管内移动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利用重力、电位差来进行。
(F)溶出核酸的工序
对于溶出核酸的工序而言,在溶出容器300内使核酸从磁性珠30向溶出液的液滴36溶出。图7中的溶出液32在溶出容器300的流路的较细的部分作为液柱而存在,但如上述那样在使磁性珠30移动的期间,对反应容器400进行加热,从而内容液膨胀,进而如图8所示作为液滴36而在溶出容器300内向上方移动。而且,如图8(a)所示,若磁性珠30到达溶出容器300的溶出液的液滴36,则由于溶出液的作用,使吸附于磁性珠30的目标核酸溶出到溶出液的液滴36内。
(G)与试剂34接触的工序
对于与试剂34接触的工序而言,使包含核酸的液滴36与位于反应容器400内的最下部的试剂34接触。具体而言,如图8(b)所示,按压帽110,利用推杆部130的前端部134按下第一油20,从而保持将被施加有磁铁3的磁力的磁性珠30维持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不变,并使溶出了目标核酸的溶出液的液滴36向反应容器400移动,而与位于反应容器400的最下部的试剂34接触。接触了液滴36的试剂34溶化而与溶出液中的目标核酸混合在一起,从而例如能够实施使用了热循环的PCR。
4.PCR装置
使用图9以及图10对使用容器组装体1进行核酸溶出处理以及PCR的PCR装置50进行说明。图9是PCR装置50的简要结构图。图10是PCR装置50的框图。
PCR装置50具有旋转机构60、磁铁移动机构70、按压机构80、荧光测定器55以及控制器90。
4-1.旋转机构
旋转机构60包含旋转用马达66以及加热器65,驱动旋转用马达66从而使容器组装体1以及加热器65旋转。旋转机构60通过使容器组装体1以及加热器65旋转而上下反转,由此包含目标核酸的液滴在反应容器400的流路内移动,从而进行热循环处理。
加热器65包含未图示的多个加热器,例如,能够包含溶出用、高温用以及低温用的加热器。溶出用加热器对容器组装体1的液柱状的溶出液进行加热,而促进目标核酸从磁性珠向溶出液溶出。高温用加热器将反应容器400的流路的上游侧的液体加热至比低温用加热器高的温度。低温用加热器对反应容器的流路的底部402进行加热。通过高温用加热器与低温用加热器,能够在反应容器400的流路内的液体形成温度梯度。在加热器65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控制器90的指令,能够将容器组装体1内的液体设定为适于处理的温度。
加热器65具有供反应容器400的底部402的外壁露出的开口。荧光测定器55从该开口测定溶出液的液滴的亮度。
4-2.磁铁移动机构
磁铁移动机构70为使磁铁3移动的机构。磁铁移动机构70通过磁铁3吸引容器组装体1内的磁性珠,并且使磁铁3移动由此使磁性珠在容器组装体1内移动。磁铁移动机构70具有一对磁铁3、升降机构以及摇动机构。
摇动机构为沿图9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为图9的前后方向)摇动一对磁铁3的机构。一对磁铁3配置为从左右方向夹持安装于PCR装置50的容器组装体1(参照图7、图8),从而能够在与容器组装体1的流路正交的方向(此处为图9的左右方向)使磁性珠与磁铁3的距离接近。因此,若沿左右方向如箭头那样摇动一对磁铁3,则容器组装体1内的磁性珠与该动作一致地沿左右方向移动。升降机构使磁铁3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磁性珠与磁铁3的移动一致地沿图9的上下方向移动。
4-3.按压机构
按压机构80为按压容器组装体1的推杆部的机构,推杆部被按压机构80按压,由此溶出容器300内的液滴被向反应容器400内推出,从而能够在反应容器400内实施PCR。
在图9中,示出了将按压机构80配置于直立的容器组装体1的上方,但按压机构80按压推杆部的方向也可以不是图9的上下方向,例如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45度。据此,在不与磁铁移动机构70干涉的位置配置按压机构80变得容易。
4-4.荧光测定器
荧光测定器55为对反应容器400的液滴的亮度进行测定的测定器。荧光测定器55配置于与反应容器400的底部402对置的位置。此外,荧光测定器55为了能够与多重PCR对应优选能够检测多个波长区域的亮度。
4-5.控制器
控制器90为对PCR装置50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器90具有例如CPU等处理器以及ROM、RAM等存储装置。在存储装置存储有各种程序以及数据。另外,存储装置提供展开程序的区域。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由此实现各种处理。
例如,控制器90对旋转用马达66进行控制,而使容器组装体1旋转至规定的旋转位置。在旋转机构60设置有未图示的旋转位置传感器,控制器90与旋转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应地使旋转用马达66驱动/停止。
另外,控制器90对加热器65进行控制,以对加热器进行开/关控制的方式来发热,从而将容器组装体1内的液体加热至规定的温度。
另外,控制器90对磁铁移动机构70进行控制,使磁铁3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与未图示的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应地使磁铁3沿图9的左右方向摇动。
另外,控制器90对荧光测定器55进行控制,来对反应容器400内的液滴的亮度进行测定。该测定结果被保存于控制器90的未图示的存储装置。
在该PCR装置50安装容器组装体1,能够实施上述3-2的(C)~(G)的工序,从而能够进一步实施PCR。
5.容器以及液体收纳体
使用图11~图16对容器以及液体收纳体进行说明。作为容器,若为密封收纳液体的容器,则能够应用于各种容器,但在此,使用构成上述的容器组装体1的一部分的容器进行说明。另外,液体收纳体在容器密封收纳液体。
5-1.溶出容器
图11~图13以及图16所示的容器为在第一流路2a收纳作为液体的溶出液32的溶出容器300,且为在上述“2-3.溶出容器”中说明的容器。溶出容器300具有在内部形成第一流路2a的一部分而沿第一流路2a的轴向延伸的大致筒状的主体部308以及第一流路2a的两端的两个开口310、330。
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溶出容器300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溶出容器300的第一端部314侧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图13是表示溶出容器300的第二端部334侧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图1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盒组合体500(溶出容器300与反应容器400)的B-B剖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将容器与液体收纳体特别区别来进行说明,但容器是不收纳液体的状态,液体收纳体是容器在内部密封收纳液体的状态。
如图11~图13所示,溶出容器300具有两个开口310、330。首先,使用图12对溶出容器300的一个端部(位于图11的下方的第一端部314)侧的第一开口310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溶出容器300为具有第一开口310,对第一开口310进行密封而密封收纳作为液体的第四油26以及溶出液32(图16)的容器。此外,溶出液32在“3-1-5.溶出液”中进行了说明,第四油26在“3-1-1.油”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溶出容器300具有长边方向,第一开口310形成于溶出容器300的一个端部(第一端部314),第二开口330形成于溶出容器300的另一个端部(第二端部334)。溶出容器300具有作为具有形成于第一开口310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的环状壁部的第一环状壁部312,以及形成于第一环状壁部312的内侧并作为粘贴作为对第一开口310进行密封的膜片的第一膜片322的环状的粘贴面的第一粘贴面318。
第一开口310成为由内侧的筒与外侧的筒构成的双重筒构造,内侧的筒为溶出插入部302,外侧的筒为第一环状壁部312。溶出插入部302以及第一环状壁部312均呈大致圆筒状,但若为筒状,则也可以为其他形态。
溶出插入部302的内侧面形成第一流路2a的一部分,溶出插入部302的开口端303形成于比第一粘贴面318低的位置。此处,“高”或者“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就是将开口设为上,将收容液体的部分设为下,是假定向粘贴膜片前的容器填充液体的情况下的容器的各部分的朝向上方的高度的高低。开口端303位于比第一粘贴面318低的位置,因此如图12所示,若填充第四油26至第一粘贴面318的上方,则开口端303埋没于液体中。因此,溶出插入部302的开口端303在粘贴第一膜片322时不成为妨碍。另外,溶出插入部302具有与主体部308相同的粗细的外径。在溶出插入部302的下方形成有从主体部308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320。
第一环状壁部312从凸缘部320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此处,“上”、“下”只要在本说明书没有特殊说明,则为各图的上下方向。
第一环状壁部312具有超过第一粘贴面318的高度。此处,“高度”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殊地说明,就是假定向粘贴膜片前的容器填充液体的情况下的容器的各部分的朝向上方的高度。因此,在使第一开口310朝向铅垂上方的状态下,在将第一粘贴面318与第一环状壁部312相比时,第一环状壁部312的上端缘(第一端部314)位于比第一粘贴面318高的位置。第一环状壁部312位于比第一粘贴面318高的位置,从而能够将第四油26填充至比第一粘贴面318高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若能够进行在第一粘贴面318粘贴第一膜片322的作业,则能够在液体中在第一粘贴面318粘贴第一膜片322,因此能够防止气泡混入液体(第四油26以及溶出液32)。
第一膜片322是具有能够在溶出容器300内密封收纳液体的密封性的部件。另外,第一膜片322是具有在与其他容器(反应容器400)接合时,容易破损的程度的强度的部件。
第一膜片322的外形是比后述的第一内侧面316稍小的相似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圆形)。这是为了容易通过第一内侧面316将第一膜片322定位于粘贴位置。
作为第一膜片322,能够采用公知的合成树脂制的膜片,若考虑针对第一粘贴面318的热熔敷性,则优选为在表面具有聚乙烯层的膜片,例如,优选为在聚酯膜片的表面层叠有聚乙烯层的多层构造的膜片。
第一粘贴面318为呈环状,且粘贴有第一膜片322的面。第一粘贴面318为向形成于作为第一环状壁部312的内侧的壁面的第一内侧面316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台阶部。第一粘贴面318为圆环状的平坦面,且位于比第一端部314低的位置。如上第一粘贴面318为形成于第一内侧面316的台阶部,从而在粘贴第一膜片322时,能够边在第一内侧面316对第一膜片322进行定位边将第一膜片322粘贴于第一粘贴面318。即,第一膜片322向水平方向(图12的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被第一内侧面316限制,因此能够可靠地配置于作为规定粘贴位置的第一粘贴面318。
接下来,使用图13对溶出容器300的另一个端部(位于图11的上方的第二端部334)侧的第二开口330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溶出容器300具有:与第一开口310不同的第二开口330;具有形成于第二开口330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的第二环状壁部332;以及位于第二环状壁部332的内侧并粘贴对第二开口330进行密封的第二膜片340的环状的第二粘贴面338。
第二环状壁部332具有超过第二粘贴面338的高度。这样在第二端部334侧也设置第二环状壁部332以及第二粘贴面338,从而即使在任一个开口310、330中,也能够在液体中在粘贴面粘贴膜片,因此能够防止气泡混入液体。第二环状壁部332为溶出接收部304的上端的一部分。
溶出接收部304如在上述“2-3.溶出容器”中说明的那样是接收第三清洗容器230的第三插入部232的部分。
第二粘贴面338为向形成于作为溶出接收部304的环状的内侧面的第二内侧面336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台阶部。第二粘贴面338为环状,且是供第二膜片340粘贴的面。第二粘贴面338为圆环状的平坦面,且位于比第二端部334低的位置。这样第二粘贴面338为形成于第二内侧面336的台阶部,从而在粘贴第二膜片340时,能够边在第二内侧面336对第二膜片340进行定位边将第二膜片340粘贴于第二粘贴面338。
第二膜片340能够采用具有与第一膜片322相同的功能的膜片。
5-2.液体收纳体
如图16的左侧所示,将液体(第四油26以及溶出液32)密封收纳于内部的溶出容器300为液体收纳体。
液体收纳体在溶出容器300的第一粘贴面318粘贴有第一膜片322,在第二粘贴面338粘贴有第二膜片340,在第一膜片322与第二膜片340之间且在溶出容器300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第四油26以及溶出液32)。如在上述“5-1.溶出容器”中说明的那样,根据液体收纳体,能够在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密封收纳液体。此外,在溶出容器300的情况下,具有两个开口,因此成为上述的结构,但在后述的反应容器400、吸附容器100中,只要具有仅在与其他容器接合的一侧的一个开口粘贴膜片的构造即可。
在液体收纳体中,溶出插入部302及其开口端303位于第四油26的液体中。
5-3.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使用图11~图13对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图11所示的两个开口310、330未被密封的溶出容器300。
接下来,如图13所示,使第二开口330朝向铅垂上方,在第二粘贴面338载置第二膜片340。第二膜片340的向水平方向(图的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被第二内侧面336限制,因此能够容易地配置于规定位置。此外,在该时刻,第一开口310未被密封,因此不存在图13的第四油26。如图13那样填充第四油26是最初密封第一开口310的情况。并且,边将第二膜片340的外缘附近按压于第二粘贴面338上边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二膜片340粘贴于第二粘贴面338。
接下来,如图12所示,使第一开口310朝向铅垂方向,向溶出容器300注入液体(按第四油26、溶出液32、进而第四油26的顺序装入),填充液体(第四油26)至超过第一粘贴面318。在该时刻,第一粘贴面318位于比第四油26的表面低的位置,且位于液体中。
在该状态下,将第一膜片322载置于位于液体中的第一粘贴面318(图的虚线的位置)。第一膜片322的向水平方向(图的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被第一内侧面316限制,因此能够容易地配置于规定位置。而且,边将第一膜片322的外缘附近按压于第一粘贴面318上边对其进行加热来进行熔敷,从而将第一膜片322在液体中粘贴于第一粘贴面318,而密封收纳液体(第四油26以及溶出液32)。这样,在液体中粘贴第一膜片322,由此能够防止气泡进入被填充的液体。第一膜片322的粘贴方法优选熔敷,但不限定于此,能够采用其他公知的粘合方法。
这样,将第四油26以及溶出液32密封收纳于第一流路2a的溶出容器300成为图16的左侧所示的状态的液体收纳体。此外,此处对先密封第二开口330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先密封第一开口310侧。在该情况下,与此处说明的第一开口310相同,在注入液体至位于第二粘贴面338之上后粘贴第二膜片340。
5-4.反应容器
图14~图16所示的其他容器为对第三开口410进行密封而密封收纳作为液体的第四油26的反应容器400,且为在上述“2-4.反应容器”中说明的容器。图1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应容器400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反应容器400的第三端部414侧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
反应容器400具有:在内部形成第二流路2b的筒状的主体部403;形成于一个端部的第三开口410;形成于另一个端部的关闭第二流路2b的底部402;位于第三开口410侧并形成于主体部403的周围的筒状的贮存部406;以及在第二流路2b接收溶出插入部302的反应接收部404。第二流路2b包含第四油26以及与溶出到溶出液32的核酸反应的试剂34。
反应容器400具有:在作为一个端部的第三端部414侧具有环状的壁面的第三环状壁部412;以及形成于第三环状壁部412的内侧并粘贴对第三开口410进行密封的第三膜片422的环状的第三粘贴面418。
第三开口410与第一开口310一样为双重筒构造,内侧的筒为反应接收部404,外侧的筒为第三环状壁部412。在溶出容器300与反应容器400接合时,第三环状壁部412与反应接收部404的外侧面之间的空间能够以不使第一膜片322以及第三膜片422破损而从流路2a、2b漏出的液体向外部泄漏的方式接收该漏出的液体。
反应接收部404的内表面形成第二流路2b的一部分,并具有与主体部403大致相同的粗细的外径。在反应接收部404的下方形成有从主体部308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连接部420。第三环状壁部412从连接部420的外周缘朝向上方延伸。反应接收部404以及第三环状壁部412均呈大致圆筒状,但若为筒状,则也可以为其他形态。
第三粘贴面418为呈环状,且供第三膜片422粘贴的面。第三粘贴面418为反应接收部404的上端面。第三粘贴面418为环状的平坦面。
第三环状壁部412具有超过第三粘贴面418的高度。因此,在将第三开口410朝向铅垂上方,而将第三粘贴面418与第三环状壁部412相比时,第三环状壁部412的上端缘(第三端部414)位于比第三粘贴面418高的位置。第三环状壁部412位于比第三粘贴面418高的位置,从而能够填充第四油26至比第三粘贴面418高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若能够进行在第三粘贴面418粘贴第三膜片422的作业,则能够在液体中在第三粘贴面418粘贴第三膜片422,因此能够防止气泡混入第四油26。
第三膜片422能够采用具有与第一膜片322相同的功能的膜片。第三膜片422的外形比第三粘贴面418的外径大,且呈圆形。在将第三膜片422粘贴于第三粘贴面418的状态下,第三膜片422的外周缘在与第三内侧面416之间具有间隔。
5-5.其他液体收纳体
如图16的右侧所示,将其他液体(第四油26)密封收纳于内部的反应容器400为其他液体收纳体。其他液体收纳体在反应容器400的第三粘贴面418粘贴有第三膜片422,从而在反应容器400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第四油26)。如在上述“5-4.反应容器”中说明的那样,根据其他液体收纳体,能够在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密封收纳液体。
5-6.其他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使用图14以及图15对其他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图14所示的第三开口410未被密封的反应容器400。
接下来,如图15所示,将第三开口410朝向铅垂上方,向反应容器400注入液体(试剂34以及第四油26),填充液体(第四油26)至超过第三粘贴面418。在该时刻,第三粘贴面418位于比第四油26的表面低的位置,且位于液体中。
将第三膜片422载置于位于液体中的第三粘贴面418(图的虚线的位置)。然后,边将第三膜片422的外缘附近按压于第三粘贴面418上边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三膜片422在液体中粘贴于第三粘贴面418,而密封收纳液体(第四油26以及试剂34)。如上,在液体中粘贴第三膜片422,由此能够防止气泡进入被密封收纳的液体。
如上,将第四油26以及试剂34密封收纳于第二流路2b的反应容器400成为图16的右侧所示的状态的其他液体收纳体。
6.盒组合体
使用图16对盒组合体500进行说明。图1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盒组合体500的B-B剖视图。
如图16所示,盒组合体500包含由在上述“5-2.液体收纳体”中说明的溶出容器300构成的液体收纳体与由接合于液体收纳体的在上述“5-5.其他液体收纳体”中说明的反应容器400构成的其他液体收纳体。
由溶出容器300构成的液体收纳体相对于由反应容器400构成的其他液体收纳体能够接合为在插入方向S将溶出插入部302插入反应接收部404。而且,在该接合操作时,第一膜片322以及第三膜片422被溶出插入部302的开口端303以及反应接收部404的第三粘贴面418破损。溶出插入部302的开口端303保持位于液体中的状态插入被第四油26充满的反应接收部404内,因此即使在接合操作中,气泡也难以混入第一流路2a以及第二流路2b中(将两个流路连通而形成的流路)。该接合状态示于图17。图17是表示核酸扩增反应盒502的一部分的B-B剖视图。此外,在图17未示出膜片。
另外,如上所述,根据盒组合体500,能够在将气泡的混入较少的状态下接合密封收纳液体的两个液体收纳体,而组装核酸扩增反应盒502。
此处说明的盒组合体500(图16)为溶出容器300与反应容器400的组合体,但能够将上述的其他容器(100、200、300、400)适当地组合并组装。溶出容器300的两开口的密封构造即使在第一清洗容器210、第二清洗容器220以及第三清洗容器230中,也能够同样采用。在第一清洗容器210、第二清洗容器220的情况下,板状体从第一插入部212、第二插入部222突出(图6),但该板状体也同样以位于液体中的方式粘贴膜片。另外,在吸附容器100采用与第一清洗容器210接合的端部侧被溶出容器300的第一开口310密封的构造,插入在另一个开口粘贴膜片的推杆部130从而能够密封。而且,接合这些容器(100、200、300、400),从而能够获得上述的容器组装体1。此外,各容器的接合工序顺序能够适当地变更,从而容器彼此的组合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含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实际上相同的结构(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构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含置换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的部分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含能够起到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实现相同的目的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含对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附加公知技术的结构。
符号说明
1…容器组装体;2…流路;2a…第一流路;2b…第二流路;3…磁铁;5…核酸精制设备;10…吸附液;12…第一清洗液;14…第二清洗液;16…第三清洗液;20…第一油;22…第二油;24…第三油;26…第四油;30…磁性珠;32…溶出液;34…试剂;36…液滴;50…PCR装置;55…荧光测定器;60…旋转机构;65…加热器;66…旋转用马达;70…磁铁移动机构;80…按压机构;90…控制器;100…吸附容器;110…帽;112…通气部;120…注射部;122…吸附插入部;126…吸附罩部;130…推杆部;132…棒状部;134…前端部;200…清洗容器;210…第一清洗容器;212…第一插入部;214…第一接收部;216…第一罩部;220…第二清洗容器;222…第二插入部;224…第二接收部;226…第二罩部;230…第三清洗容器;232…第三插入部;234…第三接收部;236…第三罩部;300…溶出容器;302…溶出插入部;303…开口端;304…溶出接收部;308…主体部;310…第一开口;312…第一环状壁部;314…第一端部;316…第一内侧面;318…第一粘贴面;320…凸缘部;322…第一膜片;330…第二开口;332…第二环状壁部;334…第二端部;336…第二内侧面;338…第二粘贴面;340…第二膜片;400…反应容器;402…底部;403…主体部;404…反应接收部;406…贮存部;410…第三开口;412…第三环状壁部;414…第三端部;416…第三内侧面;418…第三粘贴面;420…连接部;422…第三膜片;500…盒组合体;502…核酸扩增反应盒;S…插入方向。

Claims (8)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开口,并且通过将所述开口密封而在所述容器中密封收纳液体,
所述容器具有:
环状壁部,其具有形成于所述开口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以及
粘贴面,其形成于所述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的膜片,
所述环状壁部具有超过所述粘贴面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面为形成于所述环状壁部的内侧的壁面的环状的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所述环状壁部、所述膜片以及所述粘贴面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一环状壁部、第一膜片以及第一粘贴面,
所述容器还具有:
第二开口,其与所述第一开口不同;
第二环状壁部,其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围的环状的壁面;以及
环状的第二粘贴面,其位于所述第二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对所述第二开口进行密封的第二膜片,
所述第二环状壁部具有超过所述第二粘贴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有长边方向,
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容器的一个端部,
所述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容器的另一个端部。
5.一种液体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的所述粘贴面粘贴有所述膜片,从而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
6.一种液体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容器的所述第一粘贴面粘贴有所述第一膜片,并且在所述第二粘贴面粘贴有所述第二膜片,从而在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第二膜片之间且在所述容器的内部密封收纳液体。
7.一种盒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体收纳体以及接合于所述液体收纳体的其他液体收纳体,
所述液体收纳体在第一流路密封收纳所述液体,并且还具有插入于所述其他液体收纳体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的内侧面形成所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
所述插入部的开口端形成于比所述粘贴面低的位置,
所述其他液体收纳体具有:在内部收纳其他液体的第二流路;在一个端部侧具有环状的壁面的第三环状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环状壁部的内侧并粘贴有第三膜片的环状的第三粘贴面,
所述第三环状壁部具有超过所述第三粘贴面的高度,
在所述第三粘贴面粘贴有所述第三膜片,从而在所述第二流路内密封收纳所述其他液体。
8.一种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注入液体,填充液体至超过所述粘贴面,将所述膜片在液体中粘贴于所述粘贴面而密封收纳液体。
CN201610090961.5A 2015-02-20 2016-02-18 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59076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1625 2015-02-20
JP2015031625A JP2016153743A (ja) 2015-02-20 2015-02-20 容器、液体収納体、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及び液体収納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7640A true CN105907640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69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0961.5A Pending CN105907640A (zh) 2015-02-20 2016-02-18 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44808A1 (zh)
JP (1) JP2016153743A (zh)
CN (1) CN1059076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817B (zh) * 2022-09-16 2023-05-30 安徽博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核酸磁珠提取管灌装封膜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674A (zh) * 2010-09-03 2012-04-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3990503A (zh) * 2014-05-16 2014-08-20 临沂大学 一次性移液枪涂布枪头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46555A (zh) * 2013-03-13 2014-09-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核酸扩增反应用筒
CN105462810A (zh) * 2014-09-30 2016-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核酸精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674A (zh) * 2010-09-03 2012-04-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4046555A (zh) * 2013-03-13 2014-09-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核酸扩增反应用筒
CN103990503A (zh) * 2014-05-16 2014-08-20 临沂大学 一次性移液枪涂布枪头及其使用方法
CN105462810A (zh) * 2014-09-30 2016-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核酸精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44808A1 (en) 2016-08-25
JP2016153743A (ja) 2016-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3681B (zh) 用于样本分析的卡盒和仪器
Kovarik et al.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fundamental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laboratory, clinic, and field
CN104428651B (zh) 用于样品制备或自主分析的流体装置和系统
CN104159559B (zh) 装填管瓶
CN110226089A (zh) 用于复杂样品处理的自动化现场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36868A (zh) 容器、生物体相关物质精制筒以及其组装试剂盒
CN105939779A (zh) 用于移动和定时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46555A (zh) 核酸扩增反应用筒
CN103269787A (zh) 用于在管内操作对象成分的器件和方法
US20170209844A1 (en) Microspotting device
CN104046557A (zh) 核酸扩增反应用筒
CN109967142A (zh) 用于可运输的微流体设备的、特别是用于样品制备和分子分析的分析的单元
US20200216884A1 (en) Diagnostic device and system
Berthier et al. Kit-On-A-Lid-Assays for accessible self-contained cell assays
JP2016067277A (ja) 生体関連物質抽出デバイス及び生体関連物質抽出装置
CN105907640A (zh) 容器、液体收纳体、盒组合体以及液体收纳体的制造方法
US20170304819A1 (en) Container assembly and container assembly kit
CN105462809A (zh) 核酸精制设备
JP2016214179A (ja) 容器組立体セット
JP2016067274A (ja) 物質精製デバイス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CN104419638A (zh) 核酸扩增反应用盒
JP2016214174A (ja) 容器組立体セット
JP2016151444A (ja) 核酸増幅反応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
CN104946525A (zh) 核酸扩增反应装置以及核酸扩增方法
JP2016136852A (ja) 生体関連物質精製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