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5413A -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5413A
CN105875413A CN201610291459.0A CN201610291459A CN105875413A CN 105875413 A CN105875413 A CN 105875413A CN 201610291459 A CN201610291459 A CN 201610291459A CN 105875413 A CN105875413 A CN 105875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us
induction
beans
culture medium
callu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14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5413B (zh
Inventor
古瑜
刘艳军
韩启厚
于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r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Original Assignee
Ker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r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filed Critical Ker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Priority to CN2016102914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5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5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5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包括播种获得无菌苗,剪取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两叶片间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到1号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15‑20天后,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到2号培养基上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从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每10‑15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过程中,选取表面光滑的表层愈伤组织块进行转移,当继代培养4‑5次后,就完成了豆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该方法为标准的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可以用于解决豆类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由于愈伤组织整体结构和细胞形态不均一,导致诱导效率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涉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诱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方法。
背景技术
豆类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栽培范围十分广泛。近年来我国豆类生产发展迅速,据FAO报告,我国食荚豇豆和菜豆2013年种植面积约为7000余万亩,位居世界第一。
愈伤组织根据组织学观察、外观特征及其再生性、再生方式等可分成两大类:胚性愈伤组织(embryonic callus,EC)和非胚性愈伤组织(non-embryonic callus,NEC)。从细胞学来看,胚性愈伤组织是由胚性细胞(embryonic cell)组成的细胞团,具有细胞较小且等直径,原生质浓厚,无液泡,核大,分裂活性强等特点。此种细胞具有类似胚细胞性质、容易调控分化表达全能性。胚性愈伤组织也是植物的体细胞胚胎发生(somaticembryogenesis)的途径之一。
松散型愈伤组织的应用非常广泛:第一,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使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体胚分化效率大大高于普通的愈伤再生。第二,作为研究体系或研究平台,进行品种适应性研究。第三,用于种质资源创新。在构建的松散型胚性愈伤体系基础之上,通过加入诱变与胁迫等技术,可以筛选和创新种质资源。第四,用于种质保存。胚性细胞系具有良好的胚胎发生能力,且易于保存,经研究胚性愈伤组织经冷冻后存活率很高。恢复培养后仍然能进行正常的体胚发生,成熟和植株再生。第五,用于提取植物中有效成份。通过诱导高质量且能长期继代保持葡萄的松散型愈伤组织,为生产生物活性物质建立实验体系。第六,用于基因工程育种。胚性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遗传上具有稳定性,植株再生率高,以此作为转基因技术中的受体材料,在分子水平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将有用的外源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获得抗除草剂、抗病毒、抗虫、抗旱或抗寒的转基因植株,具有重要意义。第七,用于对体细胞胚胎形成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为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目前,我国关于松散型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在龙眼上已经比较成熟,豆类愈伤组织诱导只停留在普通硬愈伤诱导,硬愈伤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细胞结构不一致,内部细胞木栓化不能继续诱导成苗,只有外层细胞具有继续诱导的可能。并且只是针对特定品种,没有豆类的通用诱导配方。豆类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突破豆类组织培养技术中的硬愈伤内部细胞木栓化的瓶颈,使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细胞均一、稳定,同时具备继续成苗能力;解决愈伤诱导过程中出现的褐化、老化等问题。提供一个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该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稳定、能够长期继代保持的胚性愈伤组织,并且构建一套豆类通用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实验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记述内容: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播种获得无菌苗:豆类种子首先使用20-40%(w/w)次氯酸钠浸没,漂洗20-30分钟后;然后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2-3分钟,最后直接播种于MS培养基中,每瓶5-6粒,待7-10天后得到无菌苗;
(2)剪取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两叶片间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到1号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所述的1号培养基指的是:MS培养基+1mg/m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
(3)15-20天后,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到2号培养基上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从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每10-15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过程中,选取表面光滑的表层愈伤组织块进行转移;所述的2号培养基指的是:MS培养基+1mg/mL 6-BA(6-苄氨基腺嘌呤)+1mg/m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1 mg/mL AgNO3
(4)当继代培养4-5次后,就完成了豇豆和菜豆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该方法为标准的豇豆和菜豆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到的继代培养是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以后,营养物质和水分逐渐被消耗,代谢产物也不断被积累,必须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以保障愈伤组织无限期地保持不分化的增殖状态的过程称之为继代培养。
本发明所用的MS培养基指的是:(mg/L)
大量元素:NH4NO3 1650; KNO31900; CaCl2·2H2O 440; MgSO4·7H2O 370; KH2PO4700;
微量元素:KI 0.83;H3BO3 6.2;MnSO4·4H2O 22.3;ZnSO4·7H2O 8.6;Na2MnO4·2H2O0.25;CuSO4·5H2O 0.025;CoCl2·6H2O 0.025;FeSO4·7H2O(27.8)+Na2-EDTA·2H2O(37.3)
有机成分:肌醇 100;烟酸 0.5;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 0.5;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0.5;甘氨酸 2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目的是突破豆类组织培养技术中的硬愈伤内部细胞木栓化的瓶颈,使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细胞均一、稳定,同时具备继续成苗能力;解决愈伤诱导过程中出现的褐化、老化等问题。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供一个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该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稳定、能够长期继代保持的胚性愈伤组织,并且构建一套豆类通用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实验体系。
本发明一个典型诱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步骤如下:
(1)播种获得无菌苗:豆类种子首先使用20-40%(w/w)次氯酸钠浸没,漂洗20-30分钟后;然后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2-3分钟,最后直接播种于MS培养基中,每瓶5-6粒,待7-10天后得到无菌苗;
(2)剪取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两叶片间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到1号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所述的1号培养基指的是:MS培养基+1mg/m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
(3)15-20天后,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到2号培养基上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从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每10-15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过程中,选取表面光滑的表层愈伤组织块进行转移;所述的2号培养基指的是:MS培养基+1mg/mL 6-BA(6-苄氨基腺嘌呤)+1mg/m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1 mg/mL AgNO3
(4)当继代培养4-5次后,含水量很大的,较稀软的愈伤组织开始转变为稍硬的颗粒状松散型愈伤组织,而且其颜色从白色透明状逐渐过渡到灰白色或黄绿色,此时的愈伤组织从组织结构上看为许多球状体构成的松散结构。当以上特征愈伤组织出现时,就完成了豆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本方法通过对豆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建立了标准的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
本发明公开的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1)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团内外部细胞均一、稳定,同时具备继续成苗的能力。
(2)构成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团的细胞全部可以成苗,解决诱导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获得高质量、稳定、能够长期继代保持的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
(3)构建一套豆类通用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实验体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外部形态与结构图;
图2为显微镜下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图(显微镜型号:LEICA DM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菜豆“双丰一号”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
(1)播种获得无菌苗:菜豆种子经过20%(w/w)次氯酸钠漂洗20分钟后,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2-3分钟,直接播种于MS培养基中,每瓶5-6粒,待7天后得到无菌苗。
(2)剪取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两叶片间的茎段等作为外植体,接种到1号培养基(MS培养基+0.5mg/mL 2,4-D)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
(3)15天后,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到2号培养基上(MS培养基+0.5mg/mL 6-BA+1mg/mL 2,4-D+1 mg/mL AgNO3)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从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每10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过程中,选取表面光滑的表层愈伤组织块进行转移;
(4)当继代培养4-5次后,含水量很大的,较稀软的愈伤组织开始转变为稍硬的颗粒状松散型愈伤组织,而且其颜色从白色透明状逐渐过渡到灰白色,此时的愈伤组织从组织结构上看为许多球状体构成的松散结构(见图2)。当以上特征愈伤组织出现时,就完成了豇豆和菜豆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本方法通过对豇豆和菜豆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建立了标准的豇豆和菜豆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
实施例2
(1)播种获得无菌苗:菜豆种子经过40%(w/w)次氯酸钠漂洗20分钟后,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2-3分钟,直接播种于MS培养基中,每瓶5-6粒,待7天后得到无菌苗。
(2)剪取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两叶片间的茎段等作为外植体,接种到1号培养基(MS培养基+0.5mg/mL 2,4-D)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
(3)20天后,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到2号培养基上(MS培养基+0.5mg/mL 6-BA+1mg/mL 2,4-D+1 mg/mL AgNO3)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从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每15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过程中,选取表面光滑的表层愈伤组织块进行转移;
(4)当继代培养4-5次后,含水量很大的,较稀软的愈伤组织开始转变为稍硬的颗粒状松散型愈伤组织,而且其颜色从白色透明状逐渐过渡到灰白色,此时的愈伤组织从组织结构上看为许多球状体构成的松散结构(见图2)。当以上特征愈伤组织出现时,就完成了豇豆和菜豆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本方法通过对豇豆和菜豆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建立了标准的豇豆和菜豆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
实施例3
结论:
(1)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通用诱导方法的建立,可以得到内外部细胞均一、稳定,同时具备继续成苗能力的球形胚性细胞。
(2)构成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团的细胞90%以上可以成苗,提高诱导效率。
(3)构建一个豆类通用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实验体系平台,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Claims (3)

1.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播种获得无菌苗:豆类种子首先使用20-40%(w/w)次氯酸钠浸没,漂洗20-30分钟后;然后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2-3分钟,最后直接播种于MS培养基中,每瓶5-6粒,待7-10天后得到无菌苗;
(2)剪取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两叶片间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到1号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所述的1号培养基指的是:MS培养基+1mg/mL 2,4-D;
(3)15-20天后,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到2号培养基上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从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每10-15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过程中,选取表面光滑的表层愈伤组织块进行转移;所述的2号培养基指的是:MS培养基+1mg/mL 6-BA+1mg/mL 2,4-D+1 mg/mL AgNO3
(4)当继代培养4-5次后,就完成了豆类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该方法为标准的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系。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其中的豆类指菜豆、豇豆、豌豆、蚕豆。
3.权利要求1所述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在用于解决豆类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由于愈伤组织整体结构和细胞形态不均一,导致诱导效率降低方面的应用。
CN201610291459.0A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Active CN105875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1459.0A CN105875413B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1459.0A CN105875413B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5413A true CN105875413A (zh) 2016-08-24
CN105875413B CN105875413B (zh) 2018-01-16

Family

ID=5670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1459.0A Active CN105875413B (zh) 2016-05-05 2016-05-05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541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2454A (zh) * 2016-10-14 2017-02-22 江汉大学 一种制备菜豆凝集素的方法
CN107853178A (zh) * 2017-11-22 2018-03-3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方法
CN109526740A (zh) * 2018-12-17 2019-03-29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菜豆体细胞诱导成苗的方法及应用
CN112493127A (zh) * 2020-11-23 2021-03-16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荷兰豆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CN115623986A (zh) * 2022-10-27 2023-01-20 天津农学院 一种鉴定芹菜愈伤组织完全胚性化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636A (zh) * 2012-02-20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豆类植物高效体胚发生与植株建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636A (zh) * 2012-02-20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豆类植物高效体胚发生与植株建成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立强等: "苦豆子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的去褐化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
赵飏等: "瓜尔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2454A (zh) * 2016-10-14 2017-02-22 江汉大学 一种制备菜豆凝集素的方法
CN107853178A (zh) * 2017-11-22 2018-03-3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方法
CN109526740A (zh) * 2018-12-17 2019-03-29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菜豆体细胞诱导成苗的方法及应用
CN112493127A (zh) * 2020-11-23 2021-03-16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种荷兰豆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CN115623986A (zh) * 2022-10-27 2023-01-20 天津农学院 一种鉴定芹菜愈伤组织完全胚性化的方法
CN115623986B (zh) * 2022-10-27 2023-12-15 天津农学院 一种鉴定芹菜愈伤组织完全胚性化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5413B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5413A (zh) 一种豆类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通用诱导方法
CN102119655B (zh) 铁皮石斛自然光快繁育苗方法
CN101933456A (zh) 铁皮石斛蒴果快繁育苗方法
CN103026968A (zh) 一种铁皮石斛种苗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1218894A (zh) 湿地松和加勒比松杂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
CN102283129A (zh) 一种千层塔原叶体诱导和增殖方法
CN104381131B (zh) 一种油松体细胞胚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
CN105103714A (zh) 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
CN104472366A (zh) 一种提高南方生态型枣树苗木耐盐性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1933455A (zh) 一种普陀樟的离体繁殖方法
CN102783418B (zh) 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
CN108575747A (zh) 一种福建山樱花的不定芽再生方法
CN105028212A (zh) 藓竺竹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CN100484393C (zh) 何首乌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4304238A (zh) 毛葡萄茎尖的包埋干燥超低温保存方法
CN103947548A (zh) 一种百子莲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
CN103155869A (zh) 甜樱桃砧木Colt组织培养方法
CN105660404A (zh) 一种抗peg苜蓿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方法
CN108243960A (zh) 无种质基因型限制的高频体胚再生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6613939A (zh) 用于高丛蓝莓体细胞胚间接再生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2126880B (zh) 仙客来栽培营养液及其施肥方法
CN110214694A (zh) 浙江雪胆雌、雄株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CN105838734B (zh) 一种利用叶片为受体建立酸枣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
CN105494105B (zh) 一种牡丹组织培养容器苗技术
CN109349108A (zh) 一种甜荞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57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hai Road 276 Taida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 Park 2 building 31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KER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Keru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Jinjing Highway,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300384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KER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