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6709A -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6709A
CN105856709A CN201510025273.6A CN201510025273A CN105856709A CN 105856709 A CN105856709 A CN 105856709A CN 201510025273 A CN201510025273 A CN 201510025273A CN 105856709 A CN105856709 A CN 105856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jointing material
bonding zone
ground floor
lamin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52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明选
刘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Boss Rubber (shanghai) Management Ltd
Bostik Shangha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Boss Rubber (shanghai) Manage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Boss Rubber (shanghai) Management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252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56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56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6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至少两种粘合材料结合得到的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层合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其中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由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形成的粘合区。本发明的层合件结构稳定,可以适用于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上。本发明层合件兼备优异的初始强度和最终粘合强度,尤其适合快速自动组装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层合件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讲,本发明涉及通过至少两种粘合材料结合得到的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玻璃面板工业组装中双面压敏胶带被广泛应用。CN102869499A介绍了其典型过程,先撕开一面剥离纸,把胶带贴在第一个基材比如底框上,再撕掉第二面的剥离纸,最后才与第二基材如玻璃压合。这个过程比较耗时和耗人工,材料成本较高,最终粘合强度不高;并且不易实现自动化组装。
在CN201209938中公开了空调专用玻璃面板由于采用U型凹槽结构而不再需要使用双面压敏胶带,但是这种卡装结构很难具有密封性。在US20040069770中使用了UV光固化的胶粘剂用于玻璃和金属贴合,这种胶粘剂在常温下通常为液态,通过辐射如紫外线才能固化,不属于热熔胶范畴。
非常希望有一种具有较高初始粘合强度和较高最终粘合强度的层合件以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层合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层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层;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其中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
位于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由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形成的粘合区。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层合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
进行层压。
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层合件时,所得层合件很快结构稳定,以便迅速用于下一工序。
本发明的层合件结构稳定,可以适用于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上。本发明层合件兼备优异的初始强度好(经过30S压合后没有边缘翘起和闪缝现象)和最终粘合强度(能通过静态挂重和湿热试验),尤其适合快速自动组装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种层合件(其为玻璃面板)的分解透视图,其中:1:第一层(塑料底框);2:第二层(玻璃板);3:由热熔压敏胶形成的第一粘合区;4:由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形成的第二粘合区,第一粘合区3和第二粘合区4呈实线状。
图2所示为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种层合件,其中:1:第一层;2:第二层;3:第一粘合区;4:第二粘合区,第一粘合区3和第二粘合区4呈不连续带状。
图3所示为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种层合件,其中:1:第一层;2:第二层;3:第一粘合区;4:第二粘合区,第一粘合区3和第二粘合区4呈虚线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层合件,其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层;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其中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
位于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由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形成的粘合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层合件还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其中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二表面;和
位于第一层的第二表面和第三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由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形成的粘合区。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层合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
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
在第一层的第二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三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二表面放置上,使得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二表面;和
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
在第二层的第二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三层叠放在第二层的第二表面放置上,使得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层的第二表面;和
进行层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的是,本发明方法还可用于制备超过三层的层合件。当所述层合件包括三层或更多层时,所述层压步骤可同时进行或分开进行。同时进行层压步骤是指在完成粘合材料的施加和层的叠放后最后进行一次层压。分开进行层压步骤是指在向一面施加粘合材料并在其上叠放一层后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具有三层的层合件,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
进行层压;
在第一层的第二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三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二表面放置上,使得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二表面;和
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具有三层的层合件,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
在第一层的第二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三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二表面放置上,使得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二表面;和
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具有三层的层合件,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
进行层压;
在第二层的第二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三层叠放在第二层的第二表面放置上,使得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层的第二表面;和
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具有三层的层合件,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
在第二层的第二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三层叠放在第二层的第二表面放置上,使得第三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层的第二表面;和
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混合物的形式施加。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分开施加,即各粘合材料被施加同一表面上的不同区域上。当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分开施加时,各粘合材料的施加可同时进行或依次进行。
在本发明的方法和层合件中,所述粘合区可以呈连续带状、不连续带状、离散点状、实线状、虚线状或其组合。所述粘合区用于将与其相邻的两层粘合。
所述粘合区的厚度为0.1-5mm,优选为0.2-4mm,更优选为0.3-3mm,更优选为0.4-2.5mm,更优选为0.5-2mm。
所述粘合区呈带状时,其宽度可以控制在0.1-30mm,优选为0.5-18mm,更优选为1.0-15mm,更优选为1.5-12mm,更优选为2-10mm。
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包括施胶后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第一粘合材料和能够与空气中组分如水汽产生化学反应而固化的第二粘合材料。
以重量计,所述第一粘合材料和第二粘合材料的比例为10至 0.1,更优选 5至0.2, 更优选 2.5至0.4。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粘合材料被施加在待施加粘合材料的层的一面上以形成第一粘合区,所述第二粘合材料被施加在同一面上以形成第二粘合区,即所述粘合区包括第一粘合区和第二粘合区。
在本发明层合件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粘合区包括由第一粘合材料形成的第一粘合区和由第二粘合材料形成的第二粘合区。
所述第一粘合区可以呈连续带状、不连续带状、离散点状、实线状、虚线状或其组合。
所述第一粘合区的厚度为0.1-5mm,优选为0.2-4mm,更优选为0.3-3mm,更优选为0.4-2.5mm,更优选为0.5-2mm。
所述第一粘合区呈带状时,其宽度可以控制在0.1-30mm,优选为0.5-18mm,更优选为1.0-15mm,更优选为1.5-12mm,更优选为2-10mm。
所述第二粘合区可以呈连续带状、不连续带状、离散点状、实线状、虚线状或其组合。
所述第二粘合区的厚度为0.1-5mm,优选为0.2-4mm,更优选为0.3-3mm,更优选为0.4-2.5mm,更优选为0.5-2mm。
所述第二粘合区呈带状时,其宽度可以控制在0.1-30mm,优选为0.5-18mm,更优选为1.0-15mm,更优选为1.5-12mm,更优选为2-10mm。
第一粘合区和第二粘合区可以部分重叠或不重叠,优选不重叠。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层合件为玻璃面板,其中通过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将玻璃板和底框粘合。
所述玻璃可以为未印刷或者覆膜装饰过的钢化玻璃、被印刷或者覆膜装饰过的钢化玻璃。
所述底框可以是由塑料如ABS, HIPS, PS, PVC,PP, PE,PC等,也可以是由金属如不锈钢制成。
所述第一粘合材料是非反应性热熔胶,其能提高较好的初期粘合力。非反应性热熔胶在120-200oC能够形成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冷却到室温下则快速形成固体。冷却的胶体不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因而胶膜再加热到上胶温度时能够重新形成液体。
所述非反应性热熔胶选自如下:
i)非压敏热熔胶
例如,聚烯烃类例如EVA,iPP, POE, 或者APAO等,典型产品如Bostik TEF12, T7641, Bostik TEP60B;共聚聚酯类,其通常由二酸(如TPA, IPA, AA)和二醇(如EG, DEG, HDO)脱水缩聚而成,典型产品如Bostik VITEL3650B, Bostik VITEL7200B;聚酰胺类通常由二胺(如乙二胺,己二胺)和二酸(如二聚脂肪酸,己二酸)例如Bostik THELMELT156,以及TPU例如 Lubrizol PEARLBOND521, Huntsman IROSTIC M7664.
ii)压敏热熔胶
例如,Butyl Rubber类,其通常由丁基橡胶,增粘树脂,矿物油和其他助剂等组成,典型产品有 Bostik DX-199; EVA类,其由EVA(VA含量通常>30%),增粘树脂,矿物油和其他助剂等组成,典型产品如Bostik H1750;聚丙烯酸酯类,其通常由低Tg的单体如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和高Tg的单体如MMA,苯乙烯,在链转移剂如十二烷基硫醇存在下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优选SBS/SIS类的压敏热熔胶,其通常含有SBS/SIS橡胶,增粘树脂,矿物油和其他助剂,典型产品如Bostik TEP6830, TEPH2211, TEP960等。
所述第二粘合材料是常温下不流动的反应性胶粘胶,其通过后期固化提供粘合力。反应性胶粘剂能与空气中的水汽或者其他成分接触后会进一步固化形成不再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的弹性体,因而固化的胶膜具有优异的耐热和耐水性能。
所述反应性胶粘胶选自如下:
i)潮气可固化硅烷改性的聚醚类密封胶(SMP Sealant),作为示例的有:Bositk ISR7003, Bostik ISR7005。
ii) 潮气可固化硅烷改性硅酮类密封胶,作为示例的有Bostik Multipurpose Silicone Sealant。
iii)潮气可固化硅烷改性的聚氨酯类密封胶,作为示例的有 以Bayer Desmoseal S XP 2636或者Desmoseal S® XP 2458为主要聚合物配以填料、增塑剂、粘结促进剂和其它助剂所得到的密封胶。
iv) 潮气可固化聚氨酯类密封胶,作为示例的有:Bostik TotalSeal 110, Totalseal 180。
v) 潮气可固化硅烷改性聚烯烃类热熔胶,作为示例的有 Evonik VestoPlast 206。
vi)潮气可固化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类热熔胶可由Kaneka MX951和 Momentive SPUR+3200与增粘树脂和其它助剂复配而成。
vii)硅酮类热熔胶,作为示例的有 Dow Corning HM-2510。
viii)聚氨酯类热熔胶,作为示例的有:Bostik SG9220, Bostik SG6641, Bostik SG6820。
密封胶通常在压力下能流动但是有抗流挂特性。热熔胶通常在90-160oC下时具有较好流动性,冷却到室温能够逐渐形成固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粘合材料包括非反应性压敏热熔胶,所述第二粘合材料包括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粘合材料包括非反应性压敏热熔胶,所述第二粘合材料包括反应性硅烷改性聚醚类密封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粘合材料包括非反应性非压敏性热熔胶,所述第二粘合材料包括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
粘合材料可以通过手工如用手工普通胶枪或者热熔胶枪涂布,或者用自动输胶系统通过机械手臂涂布,后者尤其适合于快速自动组装线。
粘合区的厚度可以通过塑料沟槽或者凸起来控制,也可以在粘合材料内加入一定直径的微珠或者纤维来控制,也可以外加一定厚度物体来控制,还也可以通过压制时行程来控制。
粘合区的宽度可以通过胶枪喷嘴大小,压力等参数来控制。
尽管不是必需,但优选在施加粘合材料之前将待粘合的各层的与粘合材料接触的面简单清洁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灰尘、油污、脱模剂等;对一些低能表面的层如PP, PE, PS或者HIPS,可以进行底涂或者电晕、等离子或者火焰处理,增强粘合效果。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在实施例中,粘度用Brookfield DV-II Pro上在指定应用温度下测得。
开放时间按照如下测定:用胶枪打出2mm宽的胶线在A4打印纸上,每隔固定时间如30秒,用2cm宽纸条通过手指轻压贴合,撕开观察是否有胶转移到纸条上,到没有胶转移的时间即为开放时间。
初步固化时间按照如下测定:涂胶于铝片上,控制胶厚0.4mm,立即用棉布条与铝片贴合,贴合面积25mm*25mm, 立即开始计时,在棉布条上悬挂1kg的砝码,当粘结强度上升到布条没有滑移的时候,记录这个时间即为初步固化时间。
耐热温度按照如下测试:涂胶于铝片上,控制胶厚0.4mm,立即用棉布条与铝片贴合,贴合面积25mm*25mm, 于25oC/50%RH下固化5天以上,在棉布条上悬挂500g的砝码,整个测试件悬挂于烘箱中,从50oC开始,每1分钟上升5度,记录砝码掉下来的温度。
闪缝按照如下测试:压合后观察层合件的胶合处是否因为基材不平整或者形变等导致的胶层从粘结面或者胶本身裂开。
湿热按照如下测试:将整个层合件垂直置于温度85℃/湿度85% 的老化箱中8小时,然后置于室温条件下 温度23℃/湿度50% 16小时。6个往复循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不应有层间移位、翘起及涂层脱胶、剥离现象,循环后放置在常温静置30分钟后,层间不能有脱落、剥离或位移现象。
剪切强度按照如下测试:涂胶于ABS上(如果是两种胶,按照克重比换成面积比上胶),控制胶厚0.4mm,立即与玻璃试片贴合,贴合总面积为25mm*25mm, 于25oC/50%RH下固化5天以上, 所得试片在万能拉力机上以50mm/min拉伸速度下测量剪切强度(参考ASTM D1002)。
实施例中使用的反应性胶粘剂和非反应性胶粘剂技术特征如列表1。
表1:实施例中所用的胶粘剂的典型技术参数
类型 应用温度(C) 粘度(cps) 开放时间 初步固化时间 耐热温度 (oC)
SG6820 HMPUR 120 9,000 4mins 3mins 140
SG6641 HMPUR 130 30,000 60s 10s 140
SG9220 HMPUR 90 9,000 30mins 40mins 110
TEP6830 HMPSA 175 9,000 +∞ 15s <70oC
H2211 HMPSA 175 14,000 +∞ 5s 85oC
TEF12 EVA 170 3000 2mins 30s <70oC
ISR7003 SMP密封胶 25 350,000 15mins 50mins 110
实施例1
现参考图1,其显示了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种层合件,其为玻璃面板,其中第一层1为塑料底框,第二层2为玻璃板,第一层1和第二层2之间设置有由热熔压敏胶形成的第一粘合区3和由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形成的第二粘合区4。玻璃面板尺寸为43cm长 26cm宽 4mm厚,弧度15mm; 塑料底框大小为43cm长26cm宽 3mm厚,弧度10至15mm,容易因为存储和运输导致有形变。SG6820和TEP6830先被同时涂在底框上,其中SG6820和TEP6830分别为10g/m:4g/m,厚度都为0.4mm。然后再将底框与玻璃在0.3MPa下压合30秒。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能通过所有测试, 所得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实施例2
参照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SG6820和TEP6830的上胶量分别为 12g/m: 2g/m。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能通过所有测试,所得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实施例3
参照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使用SG9220替代SG682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能通过所有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实施例4
参照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使用SG6641替代SG682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能通过所有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实施例 5
参照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使用TEF12替代TEP683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能通过所有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实施例 6
参照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使用ISR7003替代SG6820,使用H2211替代TEP683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能通过所有测试,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1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Bostik SG682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层合件有边缘翘起现象,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BostikSG922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层合件有边缘翘起现象,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3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Bostik SG6641。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层合件有边缘翘起现象,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4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非反应性热熔压敏胶TEP6830。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所得层合件不能通过湿热老化测试(85oCX85%RHX48H),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5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非反应性热熔压敏胶H2211。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所得层合件不能通过湿热老化测试(85oCX85%RHX48H),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6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非反应性热熔压敏胶TEF12。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发现所得层合件不能通过湿热老化测试(85oCX85%RHX48H),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对照实施例7
参照实施例1进行实验,所不同的是只使用反应性硅烷改性密封胶ISR 7003。发现所得层合件会有边缘翘起现象。对所得层合件进行测试,所得测试结果列于下表2中。
表2 各实施例所得层合件的性能表征
实施例 剪切强度(MPa) 闪缝测试 湿热测试
1.8 通过 通过
2 2.2 通过 通过
3 1.5 通过 通过
4 1.3 通过 通过
5 2.3 通过 通过
6 1.0 通过 通过
对照1 2.5 边角处有小缝隙 通过
对照2 2.0 边角处有大缝隙 通过
对照3 1.8 边角处有轻微缝隙 通过
对照4 0.20 通过 脱落
对照5 0.50 通过 开缝
对照6 1.8 通过 脱落
对照7 1.2 边角处有大缝隙 通过
以上参考图1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层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层;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二层,其中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
位于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由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形成的粘合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包括施胶后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第一粘合材料和能够与空气中组分产生化学反应而固化的第二粘合材料。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混合物形式存在于所述粘合区中。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区包括由第一粘合材料形成的第一粘合区和由第二粘合材料形成的第二粘合区。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区呈连续带状、不连续带状、离散点状、实线状、虚线状或其组合。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区的厚度为0.1-5mm。
7.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区呈连续带状或不连续带状,其宽度为0.1-30mm。
8.一种制备层合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层和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层,
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施加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形成粘合区;
将第二层叠放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使得第二层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层的第一表面;和
进行层压。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包括施胶后没有化学反应的第一粘合材料和能够与空气组分产生化学反应而固化的第二粘合材料。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粘合材料以混合物的形式施加。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材料被施加在第一层的第一表面上以形成第一粘合区,所述第二粘合材料被施加在同一表面上以形成第二粘合区。
CN201510025273.6A 2015-01-19 2015-01-19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856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5273.6A CN105856709A (zh) 2015-01-19 2015-01-19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5273.6A CN105856709A (zh) 2015-01-19 2015-01-19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6709A true CN105856709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5273.6A Pending CN105856709A (zh) 2015-01-19 2015-01-19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567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740A (zh) * 2017-11-22 2020-07-03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和回收利用由持久地设有表面覆盖物的面板构成的物体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5582A1 (en) * 2006-02-02 2007-08-02 Seung-Jin Baek Adhesive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019737A (zh) * 2010-09-30 2011-04-20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发泡粘合胶板
CN204687453U (zh) * 2015-01-19 2015-10-07 波士胶(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层合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5582A1 (en) * 2006-02-02 2007-08-02 Seung-Jin Baek Adhesive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019737A (zh) * 2010-09-30 2011-04-20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发泡粘合胶板
CN204687453U (zh) * 2015-01-19 2015-10-07 波士胶(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层合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740A (zh) * 2017-11-22 2020-07-03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和回收利用由持久地设有表面覆盖物的面板构成的物体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6463B1 (ko) 점착 시트
KR102055078B1 (ko) 점착 시트
KR102370314B1 (ko) 점착 시트
CN1368997A (zh) 具有增强特性的水基压敏性粘合剂
CN110527484A (zh) 非流动性有机硅粘合剂
JP6302669B2 (ja) シーリングシート
CN105008480A (zh) 导热性薄片
JP2007091918A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513073B2 (ja) 両面接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00135194A (ko) 점착 시트
JPWO2020145188A1 (ja) 粘着シート
JP6050686B2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
KR102065627B1 (ko) 고내열 고접착 점착테이프 및 고내열 고접착 조성물
CN110577803A (zh) 一种阻燃压敏胶粘合剂、阻燃压敏胶粘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5863B (zh) 片材、使用该片材的被粘物的防潮方法和使用该片材的金属板的防腐蚀方法
CN204687453U (zh) 层合件
CN107636105A (zh) 导电构件用粘合剂组合物
JP6266976B2 (ja) シーリングシート
CN105856709A (zh) 层合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39839A (ja) 粘着シート
CN101432380B (zh) 正面和反面涂布的用于冷密封的背衬
CN103756603B (zh) 溶剂型热活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品的制备方法
JP2006299785A (ja) 自己粘着性を有するタイルカーペットおよび床材
US11939498B2 (en) Water borne dry lamination bonding agent with heat resistance improvement
JP2009191193A (ja) フィルム貼合せ用接着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