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0535A -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50535A CN105850535A CN201510033037.9A CN201510033037A CN105850535A CN 105850535 A CN105850535 A CN 105850535A CN 201510033037 A CN201510033037 A CN 201510033037A CN 105850535 A CN105850535 A CN 1058505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ncatula
- india
- spore
- pyriform
- s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包括(1)印度梨形孢固体CM培养基的配制;(2)印度梨形孢培养及孢子悬浮液收集;(3)印度梨形孢接种蒺藜苜蓿;(4)蒺藜苜蓿幼苗的移栽和后期的管理。本发明采用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对种子预先浸泡,可使其寄生于蒺藜苜蓿种子的表面,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并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由原来的80.0%提高到95.0%);能显著地提高蒺藜苜蓿生物产量;利用印度梨形孢在蒺藜苜蓿根部寄生可降低蒺藜苜蓿根际中的钠离子积累,增加蒺藜苜蓿盐胁迫耐受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和盐碱化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渍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类型之一。随着污水灌溉,化肥使用不当以及工业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加剧,次生盐渍化土壤面积日趋扩大,可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因此,开展盐渍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对于应对现阶段中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治理土壤盐碱化的主要措施有工程措施、物理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和根际微生物修复等。采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结合的办法无疑是最环保的方法,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类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可以形成特殊的菌根。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由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真菌从植物体内获取光合产物,同时将其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传递给宿主植物,二者之间形成互利互助、互通有无的共生关系。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共生体可以扩大宿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活化土壤养分,增加植物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调节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减缓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从而促进盐渍化生境下植物的生长,达到间接改良土壤的目的。
中国专利申请201210273541公开了一种多手段联合修复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该发明方法利用在紫花苜蓿种子上包覆含有石油降解菌和苜蓿根瘤菌的菌剂,将包衣的紫花苜蓿种子和低温处理后的羊草种子混合,将混合后的种子播种到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中;中国专利申请201210137704公开了一种利用丛枝菌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菌种使用方法是将丛枝菌根接种于稗草根部。上述两项专利是用生物菌种来提高寄主吸收土壤中污染物的能力,随后移除寄主植物,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这类方法能够降低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但同时也降低了耕地的复种指数,且实际中如何处理寄主植物也是生产的难题。中国专利申请20121007120公开了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降低烟草重金属残留的方法,丛枝菌根真菌和烟草形成丛枝菌根共生体,不但促进烟草生长,而且降低烟草重金属残留。但是丛枝菌根真菌不能完成在合成培养基上的生长,不利于该菌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是一种根部内生真菌,宿主范围及其广泛,不仅可显著促进植物生长,还可有效提高宿主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能力。另外,该菌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为其在农业和园艺业的大范围应用提供了可能。因此,通过开发利用印度梨形孢,在不影响蒺藜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提高蒺藜苜蓿的抗盐害能力,为开辟植物抗盐胁迫研究新途径,发展低投入、高效益的土地恢复措施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蒺藜苜蓿是重要的优良栽培牧草,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如具有倍性小(2n=16)、基因组小(全基因组470Mb)、自花授粉、植株再生时间较短、具有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等特点。该植物是豆科植物遗传学的模式生物,因其所具有的特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蒺藜苜蓿在豆科牧草中的耐盐性相对较强,然而面对不断恶化的土壤环境,如何提高蒺藜苜蓿等一类牧草在高盐度土壤中的适应性,是获得优良牧草,确保动物饲料品质、产量以及进行盐碱地改良,合理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资源亟待解决课题。
目前国内外针对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根际微生物与有效植物互作的有效案例还很少,尤其在植物种类选择、微生物种类选择及生物修复机制研究上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蒺藜苜蓿的研发成果可扩展到其他豆科植物,为大规模利用印度梨形孢介导豆科植物耐盐特性奠定前期基础,为我国盐碱地治理和利用开辟一条新的捷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对种子预先浸泡,可使其寄生于蒺藜苜蓿种子的表面,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并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由原来的80.0%提高到95.0%);能显著地提高蒺藜苜蓿生物产量;利用印度梨形孢在蒺藜苜蓿根部寄生可降低蒺藜苜蓿根际中的钠离子积累,增加蒺藜苜蓿盐胁迫耐受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印度梨形孢固体CM培养基的配制:
将20g葡萄糖,2g蛋白胨,1g酵母提取物,1g水解酪蛋白,50ml 20×盐溶液和1ml微量元素,加水溶解至1升,再加15g琼脂粉,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后倒入平板即为固体CM培养基;
其中20×盐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2g NaNO3,10.4g KCl,10.4g MgSO4·7H2O,30.4gKH2PO4放入容器内,加灭菌水至1升。
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为:将6g MnCl2·4H2O,1.5g H3BO3,2.65g ZnSO4·7H2O,750mgKI,2.4mg Na2MO4·7H2O,130mg CuSO4·5H2O放入容器内,加灭菌水至1升。
(2)印度梨形孢培养及孢子悬浮液收集:
将活化后的印度梨形孢接种于步骤(1)所述的固体CM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23℃-30℃,黑暗培养箱避光培养,3周后收集孢子体,用0.05%Tween-20(v/v)配成浓度为2~10×105个/ml的孢子悬浮液。
(3)印度梨形孢接种蒺藜苜蓿:
首先进行蒺藜苜蓿种子表面消毒:将蒺藜苜蓿种子浸泡到15%(v/v)次氯酸钠溶液中,15~30min后,用灭菌水冲洗3~6遍;然后实施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进行印度梨形孢接种:方法一:将种子浸泡到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中,25℃,保持40~50min;或者,方法二:将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混合于FM培养基中,然后将经过表面消毒的蒺藜苜蓿种子放到含有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的FM培养基中萌发;或者,方法三:用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对预先萌发的蒺藜苜蓿幼苗根部进行孢子液沾染处理,经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沾染后的蒺藜苜蓿幼苗转移到FM无菌培养基的方形培养皿中进行幼苗培养。
(4)蒺藜苜蓿幼苗的移栽和后期的管理:
将上一步得到的经印度梨形孢侵染后的种子或幼苗放入光照培养箱,培养条件为24-26℃,16h光期、8h暗期,湿度60%-70%,一周后将幼苗进行移栽,接下来实施常规的水肥管理,使蒺藜苜蓿正常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对种子预先浸泡,印度梨形孢可寄生于蒺藜苜蓿种子的表面,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并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由原来的80.0%提高到95.0%);能显著地提高蒺藜苜蓿生物产量,促进蒺藜苜蓿的生长;降低钠离子从根系向蒺藜苜蓿地上部分的迁移,从而缓解钠离子带来的盐害胁迫;提高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达37.45%,显著提高蒺藜苜蓿在高盐度环境下的抵抗力。
2、与现有技术中丛枝菌根真菌相比,本发明的印度梨形孢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且能够改善蒺藜苜蓿的营养状况,促进蒺藜苜蓿的生物产量提高,适应盐浓度较高的土壤,可间接起到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功效。
3、本发明中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的使用方法多样,可以将蒺藜苜蓿种子浸泡在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中,还可以将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混合于FM培养基中使种子在其上萌发,还可以用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对蒺藜苜蓿幼苗进行沾染处理。
4、本发明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成本较低、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它不仅适用于蒺藜苜蓿的耐盐性提高,对于其他牧草类植物及豆科植物也同样适用。同时,对于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利用在蒺藜苜蓿根部寄生印度梨形孢来提高蒺藜苜蓿耐盐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印度梨形孢由德国吉森李比希大学Karl-Heinz Kogel教授惠赠。
实施例1
利用印度梨形孢提高蒺藜苜蓿耐盐性,包括如下步骤:
(1)印度梨形孢固体CM培养基的配制:将20g葡萄糖,2g蛋白胨,1g酵母提取物,1g水解酪蛋白,50ml 20×盐溶液和1ml微量元素,加水溶解至1升,另加15g琼脂粉,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后倒入平板即为固体CM培养基。
其中20×盐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2g NaNO3,10.4g KCl,10.4g MgSO4·7H2O,30.4gKH2PO4放入容器内,加灭菌水至1升。
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为:将6g MnCl2·4H2O,1.5g H3BO3,2.65g ZnSO4·7H2O,750mgKI,2.4mg Na2MO4·7H2O,130mg CuSO4·5H2O放入容器内,加灭菌水至1升。
(2)菌种的活化:将保存在冰箱里的印度梨形孢菌种接种于上面得到的固体CM培养基上,置于25℃恒温箱里避光培养10天,待菌丝体覆盖CM固体培养基约三分之一半径,即得到活化的印度梨形孢菌种。
(3)菌株的扩繁培养:再配制如步骤(1)的200ml固体CM培养基,灭菌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将CM培养基倒入平板(每个平板大约25ml),用打孔器将活化的菌种打成直径5mm的圆块,放在CM培养平板中央,菌面朝下,贴附于培养基放到CM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5℃,避光培养3周。
(4)孢子体的收集:加入0.05%(v/v)Tween-20溶液3ml,用无菌玻璃涂棒反复刮取培养皿表面的菌体,获取孢子悬浮液。用25μm的微孔膜过滤掉孢子悬浮液中的菌丝体,3500r/min离心10min,0.05%(v/v)Tween-20重悬菌体,并在超声波下打散孢子,显微镜下计数,获得孢子浓度为5×105个/ml的孢子悬浮液。
(5)印度梨形孢接种蒺藜苜蓿种子:首先对蒺藜苜蓿种子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浸泡到15%(v/v)次氯酸钠溶液中,20min后,用灭菌水冲洗5遍,分别设计一个对照,一个处理。处理例为用步骤(4)得到的浓度为5×105个/ml的孢子悬浮液浸泡,对照例为同体积的0.05%(v/v)Tween-20水溶液处理。25℃,浸泡45min,得到接种有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种子(印度梨形孢孢子液浸泡蒺藜苜蓿种子以孢子液刚好没过蒺藜苜蓿种子为宜)。
(6)将上步经过浸泡的种子转移到FM培养基中,无菌条件下培养,每个培养皿(12×12cm)中放置10个种子,放入光照培养箱,培养条件为26℃,16h光期、8h暗期,湿度60%-70%。经过孢子液浸泡的蒺藜苜蓿种子1-2天后就萌芽,而对照处理则在3天后发芽。经过印度梨形孢浸泡过的种子发芽率95%,而对照处理为80%。
(7)将蒺藜苜蓿幼苗移至蛭石:珍珠岩(2:1)的土壤中进行培养:挑选处理和对照中长势一致的幼苗移栽至塑料盆((底直径15cm,高25cm)中,2周后,在蒺藜苜蓿根部,每天定时定量浇灌盐浓度分别为100、150、200、250mM的NaCl盐溶液200ml,每个盆中培养蒺藜苜蓿幼苗2株,对照和处理各10盆。
a.2周后测定蒺藜苜蓿地下部(根)中钠离子含量:根部盐处理2周后取样,测定钠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在受到不同盐浓度处理后,印度梨形孢侵染组比非侵染组钠离子含量分别降低了31.34%,34.69%,38.12%,45.74%(表1)。
表1.NaCl处理2周接种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地下部(根)钠离子含量
mg/L
b.2周后测定蒺藜苜蓿地上部(茎+叶)钠离子含量:盐处理2周后取样,测定钠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在受到不同盐浓度处理后,印度梨形孢侵染组比非侵染组钠离子地上部分(茎+叶)含量分别降低了35.94%,22.91%,38.86%,28.36%(表2)。
表2.NaCl处理2周接种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地上部(茎+叶)钠离子含量
mg/L
c.2周后测定蒺藜苜蓿地下部(根)脯氨酸含量:
对NaCl处理2周后接种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根部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受到不同盐浓度100、150、200、250mM的NaCl处理后,印度梨形孢侵染组比非侵染组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8.38%,7.54%,26.13%,37.45%(表3)。脯氨酸含量与植物系统抗性成正比。表明印度梨形孢能显著促进蒺藜苜蓿根部脯氨酸含量提高,增强蒺藜苜蓿在中、高等盐度下的耐受力。
表3.NaCl处理2周后接种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地下部(根)脯氨酸含量
μg/L
d.35天后测定蒺藜苜蓿地下部分(根)钠离子含量:持续进行盐胁迫处理:以蒺藜苜蓿根部为中心,5cm为半径,浇灌浓度为100、150、200、250mM的NaCl盐溶液200mL,以浇灌200mL的水作为对照。每个处理各10株;35天后测定蒺藜苜蓿根部钠离子含量:结果显示在受到不同盐浓度处理后,印度梨形孢侵染组比非侵染组根部钠离子含量分别降低了23.96%,45.65%,46.32%,33.22%(表4)。
表4.NaCl处理35天后接种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地下部(根)钠离子含量
mg/L
e.35天后测定蒺藜苜蓿地上部(茎+叶)钠离子含量:结果显示在受到不同盐浓度100、150、200、250mM的NaCl处理后,印度梨形孢侵染组比非侵染组钠离子含量分别降低了55.05%,55.36%,33.22%,33.47%(表5)。
表5.NaCl处理35天后接种与未接种印度梨形孢的蒺藜苜蓿地上部(茎+叶)钠离子含量
mg/L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印度梨形孢接种蒺藜苜蓿(步骤5)改为:将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混合于FM培养基中,然后将经过表面消毒的蒺藜苜蓿种子放到含有(实验组)和不含有(对照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的培养基中萌发,其余等同实施例1。35天后,盆栽蒺藜苜蓿在不同盐浓度下100mM,150mM,200mM,250mM,印度梨形孢子侵染组比非侵染组根部钠离子含量分别下降44.85%,41.58%,39.36%,36.86%。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印度梨形孢接种蒺藜苜蓿(步骤5)改为:先对蒺藜苜蓿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处理,于25℃下培养皿中预先发芽,4-5天后,待种子长出2-3cm嫩芽,用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进行浸泡,25℃,30min,把幼苗转接到FM培养基中,进行恒温恒湿常规培养,培养7天,转移到花盆中培养。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35天后,盆栽蒺藜苜蓿在不同盐浓度下100mM,150mM,200mM,250mM,印度梨形孢子侵染组比非侵染组根部钠离子含量分别下降46.25%,45.36%,37.28%,35.56%。
本发明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Claims (3)
1.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
(1)印度梨形孢固体CM培养基的配制:
将20 g 葡萄糖,2 g蛋白胨,1 g 酵母提取物,1 g 水解酪蛋白,50 ml 20×盐溶液和1 ml微量元素,加水溶解至1升,再加15 g琼脂粉,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后倒入平板即为固体CM培养基;
(2)印度梨形孢培养及孢子悬浮液收集:
将活化后的印度梨形孢接种于步骤(1)所述的固体CM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23 ℃-30 ℃,黑暗培养箱避光培养,3周后收集孢子体,用0.05%
Tween-20(v/v)配成浓度为2~10×105个/ml的孢子悬浮液;
(3)印度梨形孢接种蒺藜苜蓿:
首先进行蒺藜苜蓿种子表面消毒:将蒺藜苜蓿种子浸泡到15%(v/v)次氯酸钠溶液中,15~30 min后,用灭菌水冲洗3~6遍;然后实施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进行印度梨形孢接种:方法一:将种子浸泡到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中,25 ℃,保持40~50 min; 或者,方法二:将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混合于FM培养基中,然后将经过表面消毒的蒺藜苜蓿种子放到含有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的FM培养基中萌发;或者,方法三:用步骤(2)中得到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对预先萌发的蒺藜苜蓿幼苗根部进行孢子液沾染处理,经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沾染后的蒺藜苜蓿幼苗转移到FM 无菌培养基的方形培养皿中进行幼苗培养;
(4)蒺藜苜蓿幼苗的移栽和后期的管理:
将上一步得到的经印度梨形孢侵染后的种子或幼苗放入光照培养箱,培养条件为24-26 ℃,16 h光期、8 h暗期,湿度60%-70%,一周后将幼苗进行移栽,接下来实施常规的水肥管理,使蒺藜苜蓿正常生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20×盐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12
g NaNO3,10.4 g KCl,10.4 g MgSO4·7H2O,30.4 g KH2PO4放入容器内,加灭菌水至1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微量元素的制备方法为:将6 g MnCl2·4H2O,1.5 g H3BO3,2.65 g ZnSO4·7H2O,750 mg KI,2.4 mg Na2MO4·7H2O,130 mg CuSO4·5H2O放入容器内,加灭菌水至1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3037.9A CN105850535B (zh) | 2015-01-23 | 2015-01-23 |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3037.9A CN105850535B (zh) | 2015-01-23 | 2015-01-23 |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50535A true CN105850535A (zh) | 2016-08-17 |
CN105850535B CN105850535B (zh) | 2018-07-20 |
Family
ID=5662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330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50535B (zh) | 2015-01-23 | 2015-01-23 |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50535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0679A (zh) * | 2017-11-10 | 2018-03-2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提高短期室温贮藏龙眼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
CN109729956A (zh) * | 2018-12-26 | 2019-05-10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一种栽培苜蓿的抗盐基质及其应用 |
CN111849856A (zh) * | 2020-07-15 | 2020-10-30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P.indica厚垣孢子、P.indica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453037A (zh) * | 2020-11-12 | 2021-03-09 | 海南大学 | 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
CN113854318A (zh) * | 2021-11-12 | 2021-12-3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印度梨形孢在提高毛叶苕子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3753A (zh) * | 2011-02-22 | 2012-08-22 | 长江大学 | 一种高效生产印度梨形孢的液体培养基 |
CN102863262A (zh) * | 2011-07-08 | 2013-01-09 | 长江大学 | 一种提高植物抗逆性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1-23 CN CN201510033037.9A patent/CN1058505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3753A (zh) * | 2011-02-22 | 2012-08-22 | 长江大学 | 一种高效生产印度梨形孢的液体培养基 |
CN102863262A (zh) * | 2011-07-08 | 2013-01-09 | 长江大学 | 一种提高植物抗逆性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FRANK WALLER ETC.: "The endophytic fungus Piriformospora indica reprograms barley to salt-stress toleran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higher yiel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
惠非琼 等: "印度梨形孢通过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诱导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烟草耐盐性",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
李娇 等: "内生菌对提高植物抗盐碱性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
陈佑源 等: "印度梨形孢诱导油菜抗旱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0679A (zh) * | 2017-11-10 | 2018-03-2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提高短期室温贮藏龙眼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
CN107810679B (zh) * | 2017-11-10 | 2020-08-28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提高短期室温贮藏龙眼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
CN109729956A (zh) * | 2018-12-26 | 2019-05-10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一种栽培苜蓿的抗盐基质及其应用 |
CN111849856A (zh) * | 2020-07-15 | 2020-10-30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P.indica厚垣孢子、P.indica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453037A (zh) * | 2020-11-12 | 2021-03-09 | 海南大学 | 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
CN113854318A (zh) * | 2021-11-12 | 2021-12-3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印度梨形孢在提高毛叶苕子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50535B (zh) | 2018-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50552B (zh) | 一种硫酸盐还原菌‑解磷菌及其在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 |
CN103350105B (zh) | 一种植物-微生物联合富集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5861315B (zh) | 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 | |
CN102613054B (zh) | 一种提高烟草抗寒、抗病能力的方法 | |
CN103191914B (zh) | 里氏木霉联合伴矿景天在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
CN108419605B (zh)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621392B (zh) | 一种工业大麻液体栽培方法 | |
CN105850535A (zh) | 一种提高蒺藜苜蓿抗盐害能力的方法 | |
CN110624949B (zh) | 利用土著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方法 | |
CN203999584U (zh) | 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 | |
CN105475363B (zh) | 一种促进黄瓜生长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
CN110252801A (zh) | 一种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 |
CN102172145A (zh) | 垃圾堆肥微生物菌剂在提高草坪草抗盐性方面的应用 | |
CN104560827A (zh) | 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4480020A (zh) | 新疆沙漠桑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技术 | |
CN101596541B (zh) | 一种修复生活垃圾渗漏液中重金属的方法 | |
CN106171101A (zh) | 用紫花苜蓿‑印度梨形孢联合作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 |
CN103891502A (zh) | 一种降低烟叶中镉含量的方法 | |
Mohebi-Anabat et al. |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soluble sugar of Crocus sativus (saffron) in autoclaved soil | |
CN105432398A (zh) | 水淹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桑树成活率的方法 | |
CN103875398B (zh) | 一种降低烟叶中铬含量的方法 | |
CN107552550A (zh) | 一种利用根系分泌物强化植物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方法 | |
CN108097711A (zh) | 一种利用微紫青霉菌联合印度芥菜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方法 | |
CN103858719B (zh) | 一种降低水稻地上部镉含量的方法 | |
CN110313390A (zh) | 利用外生菌根真菌辅助黑松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