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0152A - 扬声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0152A
CN105850152A CN201580003241.4A CN201580003241A CN105850152A CN 105850152 A CN105850152 A CN 105850152A CN 201580003241 A CN201580003241 A CN 201580003241A CN 105850152 A CN105850152 A CN 105850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el
loudspeaker apparatus
subplate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2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0152B (zh
Inventor
田上隆久
池田绘美子
国方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50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0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04R9/027Air gaps using a magnetic flu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为了改善音响变换效率,并确保稳定的信号再现操作,一种扬声器设备包括:具有中心轴的磁体;具有中心轴的磁轭,磁轭的中心轴和磁体的中心轴一致,磁体附着在磁轭上;附着在磁体上的主板;附着在磁体上,并放置成沿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与主板隔开的一个或多个副板;筒状形成并可在轴向方向偏移的绕线筒;缠绕绕线筒的外周面的音圈,音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在主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主磁隙中;具有连接到绕线筒的内周部分,并随着绕线筒的偏移而振动的振动板;和充填在副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副磁隙的磁性流体,其中在绕线筒中,形成置于充有磁性流体的副磁隙中的通孔。

Description

扬声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关于其中磁隙充满磁性流体的扬声器设备的技术领域。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04611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18331
背景技术
例如,存在一种其中包括具有环形磁体和中心柱部分的磁轭,和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板的扬声器设备,缠绕绕线筒的音圈由在中心柱部分和板之间形成的磁隙保持。在这种扬声器设备中,当使音圈通电时,绕线筒沿中心柱部分的轴向方向变动(移动),从而输出音频。
另外,存在一种类似于上述扬声器设备,具备环形弹性阻尼器的扬声器设备。这里,阻尼器的内周部分连接到绕线筒的外周面,阻尼器的外周部分连接到起外壳作用的框架。阻尼器具有当绕线筒变动时,把音圈保持在磁隙中,而不接触板的功能。
顺便提及,阻尼器占整个扬声器设备的一定重量比。从而,阻尼器的存在增大扬声器设备的重量,引起绕线筒的变动的抑制,和音响变换效率的降低。例如,阻尼器相对于整个扬声器设备的重量比被设定为约15%-20%。
在这点上,存在一种其中代替阻尼器,用磁性流体填充预定部分的扬声器设备,通过省略阻尼器,扬声器设备的重量被降低,从而提高音响变换效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扬声器设备具有其中在音圈存在于的位置处的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扬声器设备具有其中除了主磁路之外,还包括副磁路,在副磁路中形成副磁隙,并且副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以支持音圈的结构。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扬声器设备的情况下,由于音圈存在于充填磁性流体的磁隙中,因此存在当振幅较大时,归因于音圈的截面形状的不平坦,磁性流体易于因磁性流体的搅拌而飞散,充填的磁性流体的数量会减少,从而阻碍稳定的信号再现的顾虑。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扬声器设备的情况下,即使其中不存在音圈的副磁隙充填有磁性流体,从而磁性流体很少飞散,充填副磁隙的磁性流体也会被绕线筒分离成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于是,存在可能妨碍磁性流体的流动性,从而会降低绕线筒的定心精度的顾虑。此外,存在输入的失真得不到充分降低,从而不能确保稳定的信号再现操作的顾虑。
于是,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以改善音响变换效率,和确保稳定的信号再现操作。
在第一方面,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包括:具有中心轴的磁体;具有中心轴的磁轭,磁轭的中心轴和磁体的中心轴一致,磁体附着在磁轭上;附着在磁体上的主板;附着在磁体上,并放置成沿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与主板隔开的至少一个副板;筒状形成并可在轴向方向变动的绕线筒;缠绕绕线筒的外周面的音圈,音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在主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主磁隙中;具有连接到绕线筒的内周部分,并随着绕线筒的变动而振动的振动板;和充填在副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副磁隙的磁性流体,在绕线筒中,形成置于充有磁性流体的副磁隙中的通孔。
这样,磁性流体通过所述通孔,在副板和磁轭之间流动。
在第二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着轴向方向变化磁通量密度,变化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
这样,从副磁隙飞散的磁性流体被拉向在轴向方向,磁力较强的一侧。
在第三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着中心轴的周向改变磁通量密度,改变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
这样,从副磁隙飞散的磁性流体被拉向在周向方向,磁力较强的一侧。
在第四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在绕线筒在轴向方向的变动范围中允许副板和磁轭之间的磁性流体的流动的位置处形成所述通孔。
这样,磁性流体通过所述通孔,在副板和磁轭之间流动,而与绕线筒在轴向方向的变动位置无关。
在第五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并在轴向方向上偏移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
这样,当使绕线筒沿轴向方向变动时,磁性流体通过通孔任意之一,在副板和磁轭之间流动。
在第六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所述通孔具有沿绕线筒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并在轴向方向上偏移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
这样,当使绕线筒沿轴向方向变动时,磁性流体通过通孔任意之一,在副板和磁轭之间流动。
在第七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从副磁隙,在振动板的一侧布置主磁隙。
这样,音圈被布置在振动板的一侧。
在第八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从主磁隙,在振动侧的一侧布置副磁隙,支撑环附着到副板的内周部分,并且支撑环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副板的内周面内部。
这样,在副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副磁隙的间隔变小。
在第九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支撑环对应于磁性物质。
这样,在副板和中心柱部分之间形成的副磁隙的磁通量密度变高。
在第十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磁性流体的饱和磁通量被设定为30mT-40mT,磁性流体的粘度被设定为300cp或更小。
这样,磁性流体难以飞散,绕线筒的变动难以被磁性流体抑制。
在第十一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设置在副板或磁轭中。
这样,易于沿磁轭的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
在第十二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使磁轭的远端部分沿轴向方向,从副板突出,所述远端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这样,磁通量改变单元的处理被简化。
在第十三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沿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这样,磁通量改变单元的结构被简化。
在第十四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上面形成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这样,关于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的自由度变高。
在第十五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设置在副板和磁轭中。
这样,易于沿磁轭的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并且关于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的自由度变高。
在第十六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在副板和磁轭的相应表面上,形成沿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的相应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这样,磁通量改变单元的加工被简化,关于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的自由度变高。
在第十七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上面形成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这样,关于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的自由度变高。
在第十八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设置连接到音圈的多条引线,所述多条引线是关于绕线筒的中心轴对称布置的。
这样,绕线筒的滚动现象的发生受到抑制。
在第十九方面,在按照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中,理想的是设置连接到音圈的多条引线,和连接到绕线筒的至少一条连接线,所述多条引线和所述连接线是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布置的。
这样,绕线筒的滚动现象的发生受到抑制。
按照本技术,磁性流体通过通孔,在副板和磁轭之间流动,从而能够改善音响变换效率,和确保稳定的信号再现操作。
应注意,这里说明的效果不受限制,在本公开中说明的任何效果可对应于所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连同图2-36一起,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扬声器设备的实施例的示图,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放大截面图。
图2是图解说明引线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3A和3B是图解说明扬声器设备的磁路和磁通分布的概念图。
图4A和4B是图解说明包含磁隙的磁路和磁通量密度分布的图。
图5是音圈的放大截面图。
图6A-6C是图解说明音圈的线材的截面形状的概念图。
图7A-7C是图解说明音圈缠绕绕线筒的状态的示图。
图8是图解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图解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0是图解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图解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图解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图解说明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4是图解说明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5是图解说明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6是图解说明第十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7是图解说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8是图解说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19是图解说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20是图解说明第十四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21是图解说明第十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的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22A-22D是图解说明其中当绕线筒变动时,磁性流体的一部分被拉向通过沿轴向方向,改变磁通量密度,形成磁梯度的磁通变化单元一侧的状态的示意放大截面图。
图23A-23D是连同图24A-24C一起,图解说明沿着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变化单元的变形例1的示图,图23A-23D是图解说明第一到第四变形例的示图。
图24A-24C是图解说明第五到第七变形例的示图。
图25A和25B是图解说明副板、副磁隙和中心柱部分的截面结构的示图。
图26是图解说明周向方向的磁隙的磁通量密度的图。
图27是图解说明其中当绕线筒变动时,磁性流体的一部分被拉向通过沿周向方向,改变磁通量密度,形成磁梯度的磁通变化单元一侧的状态的示意放大截面图。
图28是连同图29A和29B一起,图解说明沿着周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变化单元的变形例2的示图,图28是图解说明第一变形例的示图。
图29A和29B是图解说明第二和第三变形例的示图。
图30是连同图31A和31B一起,图解说明其中形成通孔的状态的变形例3的示图,图30是图解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展开图。
图31A和31B是图解说明第二和第三变形例的展开图。
图32A-32C是图解说明扬声器设备的构造和支撑环的概念图。
图33是图解说明安装支撑环时和不安装支撑环时的磁力分布的图。
图34A和34B是连同图35A和35B及图36一起,图解说明其中相对于绕线筒布置引线等的状态的变形例4的示图,图34A和34B是图解说明第一和第二变形例的放大正视图。
图35A和35B是图解说明第三和第四变形例的放大正视图。
图36是图解说明第五变形例的放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扬声器设备的详细结构]
下面利用图1,说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的详细结构。在这里的说明中,通过把扬声器设备1朝向的方向设定为向前方向,指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方向。
为了便于说明,描述了下面说明的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方向,本技术不限于这些方向。
图1是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的放大截面图。如图1中图解所示,扬声器设备1具有起外壳作用的框架2。例如,扬声器设备1是输出低音域的低音扬声器。
框架2具有大体圆筒形地形成的筒状部分3、从筒状部分3的前缘向外伸出的附接部分4和从筒状部分3的后缘向内伸出的连接部分5。
在筒状部分3中,形成在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连通孔3a、3a、…。在周向方向上,成180°的彼此相反的位置处,端子6和6附接到筒状部分3。端子6被设置成用于连接到放大器(未图示)的连接点,并且具有端子部分6a。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副板22附接到框架2的连接部分5的后表面上。副板22是以厚度薄的大体圆环形的形状形成的。
圆环状形成,并且在前后方向彼此隔开的磁体8和8被布置在副板22的后方。前侧的磁体8附着到副板22的后表面上,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主板7附着在磁体8和8之间。主板7是以厚度薄的大体圆环形的形状形成的。
磁轭9附着在后侧的磁体8的后表面上。磁轭9是通过一体地形成盘状底面部分10,和从底面部分10的中央部分向前伸出的中心柱部分11形成的。另外,例如,中心柱部分11是以圆柱形的形状形成的。就磁轭9来说,底面部分10的前面附着到后侧的磁体8的后表面上。
主板7、副板22、磁体8和8、及磁轭9被相互结合,同时它们的中心轴彼此一致。就磁轭9来说,例如,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被布置在和副板22的前表面相同的表面上,副板22与中心柱部分11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副磁隙21。主板7和中心柱部分11之间的空间形成为主磁隙13。
绕线筒14在前后方向,即,中心柱部分11的轴向方向可变动(可移动)地布置在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的外周侧。绕线筒14是圆筒状地形成的,音圈15缠绕在绕线筒14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上。
例如,在绕线筒14中,形成在周向方向,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通孔14a、14a、…。
音圈15的一部分被布置在主磁隙13中。绕线筒14的一部分被布置在副磁隙21中,绕线筒14的另一部分被布置在主磁隙13中。
在扬声器设备1中,第一磁路由主板7、后侧的磁体8、磁轭9的底面部分10、和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构成,第二磁路由主板7、前侧的磁体8、副板22、和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构成。
副磁隙21充满磁性流体16。借助磁性流体16的作用,绕线筒14可在轴向方向变动(移动)。
磁性流体16是通过利用表面活性剂,把磁性物质的微粒分散在水或油中形成的。例如,其饱和磁通量被设定为30毫特斯拉(mT)-40mT,其粘度被设定成小于或等于300厘泊(cP)(=3帕斯卡·秒(Pa·s))。
音圈15的两个端部通过引线17和17,连接到端子6和6。引线17和17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对称布置地附着到绕线筒14(参见图2)。例如,引线17和17是按直线形状布置的。
当设置多条引线17时,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引线17,可以设置3条或更多条的引线17。
在框架2的前端侧,布置环形振动板18。就振动板18来说,外周缘附着到框架2的附接部分4,内周缘附着到绕线筒14的前端部分(参见图1)。于是,随着绕线筒14在轴向方向的变动,利用外周部分作为支点,使振动板18振动。
中心盖19附着到振动板18的内周部分上,利用中心盖19,从前侧闭塞绕线筒14。
[磁路和磁通分布]
下面参考图3A和3B,说明扬声器设备1的磁路和磁通分布。图3A是图解说明扬声器设备1的磁路的概念图,图3B是图解说明扬声器设备1的磁通分布的概念图。
如图3A中图解所示,第一磁路由主板7、后侧的磁体8、磁轭9的底面部分10、磁轭的中心柱部分11和主磁隙13的路径构成。
另外,第二磁路由主板7、前侧的磁体8、副板22、副磁隙21、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和主磁隙13的路径构成。
与其中构成一个磁路的情况相比,通过构成两个磁路,主磁隙13的磁通量密度被增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磁路是合适的。不过,磁路的数目不限于两个,可以设置另一数目的磁路。
此外,图3B中图解说明每个磁路中的主磁隙13和副磁隙21的磁通量密度分布。图3B中所示的测量位置指示在包括主磁隙13和副磁隙21的中心柱部分11的轴向方向(前后方向)的各个位置。
磁通量密度的值Pm对应于主磁隙13中的峰值。磁通量密度的值Ps对应于副磁隙21中的峰值。副磁隙21的值Ps的极性与主磁隙13的磁通量密度的值Pm的极性相反,磁通量密度的值Pm的绝对值大于磁通量密度的值Ps的绝对值。
[磁性流体的作用]
下面参考图4A和4B,说明磁性流体的作用。图4B是包括磁隙的磁路的概念图,图4A是图解说明磁隙部分的磁通量密度分布的示图。如图4B中图解所示,考虑其中磁路由板7、磁隙21、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磁轭9的底面部分10和磁体8的路径形成的情况。
磁隙21充满磁性流体16,绕线筒14的一部分被置于磁隙21中。
如图4A中图解所示,就磁隙21中的磁通分布来说,在两端侧的板7附近和中心柱部分11附近,磁通量密度较高,在其它部分,磁通量密度恒定。磁性流体16被吸引到磁通量密度较高的两侧。从而,当从磁性流体16到两侧的同时拉力被施加于绕线筒14时,使非磁性绕线筒14以板7和中心柱部分11的中央部分为中心。同时,绕线筒14可沿轴向方向(图中的垂直方向)线性振动。
[音圈的线材的形状和磁性流体]
下面,说明音圈15的形状和磁性流体16之间的关系(参见图5-图7C)。
如图5中图解所示,音圈15的线材具有其中在导线33的外周上,设置绝缘膜34和熔敷膜(fusion film)35的结构。如图6A-6C中图解所示,音圈15的截面形状被设定成圆形36(图6A)、矩形37(图6B)、条状38(图6C),等等,音圈15的直径被设定为约0.05mm-0.5mm。
图7A-7C图解说明其中音圈15的线材缠绕在绕线筒14上的状态。图7A图解说明通过把圆形36的线材缠绕在绕线筒14上形成的音圈15A。图7B图解说明通过把矩形37的线材缠绕在绕线筒14上形成的音圈15B。图7C图解说明通过把条状38的线材缠绕在绕线筒14上形成的音圈15C。
音圈15的线材被不止一次地缠绕在绕线筒14上,从而取决于线材的直径和形状,在其表面侧形成不平坦。当音圈15存在于磁性流体16内时,存在当音圈15振动时,归因于所述不平坦,磁性流体16可能沿振幅方向飞散的顾虑。因此,填充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可能减少,从而会破坏绕线筒14的稳定定心。另外,存在当归因于音圈15的运动,磁性流体16被搅拌时,可能产生异常的噪声,从而使信号生成声音失真的顾虑。
在这点上,在扬声器设备1中,形成至少两个磁隙(副磁隙21和主磁隙13),缠绕在绕线筒14上的音圈15被置于未充填磁性流体16的主磁隙13中,绕线筒14的一部分被置于其中的副磁隙21被充填磁性流体16。
这样,副磁隙21充填有磁性流体16,绕线筒14被保持在该位置。另外,绕线筒14对应于薄的箔状材料(铝、聚酰亚胺膜等),其表面被平滑精加工。从而,不存在不平坦。因此,即使当绕线筒14振动时,也不存在使磁性流体16飞散的作用,从而充填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难以减少。
于是,充填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的减少受到抑制,从而确保绕线筒14的稳定定心状态,防止异常噪声的生成,改善了音响变换效率,获得良好的信号再现声音。
另外,由于利用磁性流体16使绕线筒14居中,不需要用于使音圈15居中的阻尼器(damper)。从而,力图实现随着扬声器设备1的轻量化的音响变换效率的提高。
此外,如上面所述,在绕线筒14中形成通孔14a、14a、…。通孔14a、14a、…被置于其中存在磁性流体16的副磁隙21中。
于是,磁性流体16通过通孔14a、14a、…,在副板22和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之间流动,从而充填副磁隙21的磁性流体16不会被绕线筒14分成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于是,可以确保磁性流体16的良好流动性,从而可以提高绕线筒14的定心的精度,可以充分降低输入的失真,可以确保稳定的信号再现操作。
[第二实施例到第十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
下面参考图8-图21,说明第二实施例到第十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这里,第二实施例到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对应于F式磁路模式(F式)。第九实施例到第十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对应于P式磁路模式(P式)。
就下面说明的第二实施例到第十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来说,将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部分,图示将被省略。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8,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A。
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相反,在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A中,主磁隙13被充填磁性流体16。这样,当与其中一个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16的实施例相比时,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9,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B。
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相反,在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B中,设置一个磁路。即,在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支持架41的前侧,形成磁路。在扬声器设备1B中,磁轭9只由中心柱部分11构成(本说明适用于下面描述的扬声器设备1C到扬声器设备1G)。
扬声器设备1B类似于上面的说明,因为在磁路内,包括与主磁隙13和副磁隙21对应的两个磁隙,并且副磁隙21被充填磁性流体16。扬声器设备1B只有一个磁体8。从而,扬声器设备1B结构简单,可被小型化。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10,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C。
与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B相反,在第四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C中,主磁隙13被充填磁性流体16。这样,当与其中一个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16的实施例相比时,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第五实施例]
参考图11,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D。
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相反,在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D中,除了副磁隙21之外,还设置副磁隙23。副磁隙23是在副板24和磁轭9之间形成的。
这样,在音圈15的两侧,形成副磁隙21和副磁隙23,绕线筒14被支持在副磁隙21和副磁隙23中。从而,使绕线筒14更稳定地居中。
[第六实施例]
参考图12,说明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E。
与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D相反,在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E中,副磁隙21不被充填磁性流体16,主磁隙13被充填磁性流体16。这样,当与其中一个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16的实施例相比时,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第七实施例]
参考图13,说明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F。
与第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D相反,在第七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F中,主磁隙13被充填磁性流体16。这样,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大。
[第八实施例]
参考图14,说明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G。
与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B相反,在第八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G中,副磁隙21和主磁隙13的位置被交换。随后,主板7附着到磁体8的前表面上,副板24附着到磁体8的后表面上。副磁隙23被充填磁性流体16。
扬声器设备1G只有一个磁体8。从而,扬声器设备1G结构简单,可被小型化。
[第九实施例]
参考图15,说明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H。
扬声器设备1H具有磁体8X和8X、磁轭9X和副板22X。
磁轭9X的中央部分附着到后侧的磁体8X的后表面上。磁轭9X具有圆盘状底面部分10X,和从底面部分10X的外周部分向前伸出的周面部分11X。周面部分11X包括圆筒形部分11a、从圆筒形部分11a的前端部向内伸出的前侧法兰部分11b和从圆筒形部分11a的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内伸出的后侧法兰部分11c。
磁体8X和8X是圆盘状形成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主板7X附着到后侧的磁体8X的前表面上。主板7X是按厚度薄的大体圆盘状的形状形成的。前侧的磁体8X附着到主板7X的前表面上。
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副板22X附着到前侧的磁体8X的前表面上。副板22X是按厚度薄的大体圆盘状的形状形成的。
主板7X、副板22X、磁体8X和8X、及磁轭9X的底面部分10X在它们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被相互结合。
在主板7X和磁轭9X的后侧法兰部分11c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被形成为主磁隙13X。在副板22X和磁轭9X的前侧法兰部分11b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被形成为副磁隙21X。
在绕线筒14可在前后方向变动(移动)的状态下,绕线筒14被布置在副板22X和主板7X的外周侧。缠绕绕线筒14的音圈15的至少一部分被置于主磁隙13X中,绕线筒14的相应部分被置于主磁隙13X和副磁隙21X中。
在扬声器设备1H中,第一磁路由主板7X、磁轭9X的后侧法兰部分11c、磁轭9X的圆筒形部分11a、磁轭9X的底面部分10X和后侧的磁体8X构成。另外,第二磁路由主板7X、磁轭9X的后侧法兰部分11c、磁轭9X的圆筒形部分11a、磁轭9X的前侧法兰部分11b、副板22X和前侧的磁体8X构成。
副磁隙21X被充填磁性流体16。
在扬声器设备1H中,音圈15被置于主磁隙13X中,副磁隙21X被充填磁性流体16。从而,当绕线筒14被变动时,磁性流体16难以飞散,充填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难以减少。此外,可确保绕线筒14的稳定定心状态。
[第十实施例]
参考图16,说明第十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I。
与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H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主磁隙13X被充填磁性流体16。
这样,当与其中一个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16的实施例相比时,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第十一实施例]
参考图17,说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J。
与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H相反,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磁路。即,对应于非磁性材料的圆柱形部件42附着到支持架41的中央部分的前侧。此外,磁轭9X附着到支持架91的前侧,主板7X附着到圆柱形部件41的前侧。
这样,通过包括一个磁体8X,构成磁路,从而成本被降低。
[第十二实施例]
参考图18,说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K。
与第十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J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主磁隙13X被充填磁性流体16。
这样,当与其中一个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16的实施例相比时,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第十三实施例]
参考图19,说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L。
与第九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H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一个磁隙,作为副磁隙23,并且副磁隙23被充填磁性流体16。副板24附着到支持架41的前侧,在副板24和磁轭9X之间,形成副磁隙23。
这样,副磁隙21X和副磁隙23分别被充填磁性流体16和16。从而,使绕线筒14更稳定地居中。
[第十四实施例]
参考图20,说明第十四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M。
与第十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L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副磁隙21X未被充填磁性流体16,主磁隙13X被充填磁性流体16。
这样,当与其中一个副磁隙被充填磁性流体16的实施例相比时,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第十五实施例]
参考图21,说明第十五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N。
与第十三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L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主磁隙13X被充填磁性流体16。
绕线筒14的振动操作的稳定性增大。
[副磁隙的轴向方向的磁力梯度与磁性流体的飞散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图22A-22D,说明相对于保持在副磁隙21中的绕线筒14的轴向方向的振幅,轴向方向的磁力梯度与磁性流体16的动作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设备1为例进行说明。
图22A图解说明其中在副磁隙21的振幅方向,不存在磁通量密度的梯度的情况。磁通量密度分布在振幅方向几乎对称。这种情况下,如图22B中图解所示,当绕线筒14在X方向变动时,磁性流体16易于向外部飞散。
另一方面,当在磁轭9的远端部分(中心柱部分11)中,形成起磁通量改变单元作用的倾斜面12a时,如图22C中图解所示,副磁隙21的磁通量密度分布在振幅方向不对称,具有包括梯度Ta的特性。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归因于梯度Ta,绕线筒14在X方向变动,从而磁性流体16飞散时,在倾斜面12a附近,磁通量密度较高,飞散的磁性流体16也被拉向磁隙21一侧。于是,如图22D中图解所示,产生返回物z,并被拉向副磁隙21,从而飞散受到抑制。
[变形例1]
下面参考图23A-23D和图24A-24C,说明在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的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的各个变形例。
在副板22或磁轭19的中心柱部分11中,形成按照下面例示的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下面,只说明副板22或中心柱部分11的不同部分。至于与上面说明的扬声器设备1类似的副板22、中心柱部分11等,将应用与扬声器设备1中的相似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将被省略。
<第一变形例>
如图23A中图解所示,按中心柱部分11A的前端部分从副板22向前突出的状态,布置中心柱部分11A的前端部分,中心柱部分11A的前端部分被设置成按照第一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A。磁通量改变单元12A是按照朝着前方,其直径减小的形状形成的,其外周面被设定为倾斜面12a。
<第二变形例>
如图23B中图解所示,按中心柱部分11B的前端部分从副板22向前突出的状态,布置中心柱部分11B的前端部分,中心柱部分11A的前端部分被设置成按照第二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B。磁通量改变单元12B是按照朝着前方,其直径减小的形状形成的,其外周面被设定为曲面12b。
<第三变形例>
如图23C中图解所示,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被置于副板2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于是,在副板22的前端侧的部分被布置在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的前方,副板22的前端侧的所述部分被设置成按照第三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C。
<第四变形例>
如图23D中图解所示,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被置于副板22D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于是,在副板22D的前端侧的部分被布置在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的前方,副板22D的前端侧的所述部分被设置成按照第四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D。磁通量改变单元12D是按照朝着前方,其直径减小的形状形成的,其内周面被设定为朝着前方,向外移位的倾斜面12d。
<第五变形例>
如图24A中图解所示,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被置于副板22E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于是,在副板22E的前端侧的部分被布置在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的前方,副板22E的前端侧的所述部分被设置成按照第五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E。磁通量改变单元12E是按照朝着前方,其直径减小的形状形成的,其内周面被设定为朝着前方,向外移位的曲面12e。
<第六变形例>
如图24B中图解所示,通过结合中心柱部分11A和副板22D,构成第六变形例。中心柱部分11A的前表面被布置在与副板22D的前表面相同的平面上,另外包含磁通量改变单元12A和磁通量改变单元12D。
<第七变形例>
如图24C中图解所示,通过结合中心柱部分11B和副板22E,构成第七变形例。中心柱部分11B的前表面被布置在与副板22E的前表面相同的平面上,另外包含磁通量改变单元12B和磁通量改变单元12E。
如上面说明的第六变形例和第七变形例中一样,当磁通量改变单元12A和12B,及磁通量改变单元12D和12E分别被设置在中心柱11A和11B及副板22D和22E中时,关于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的自由度增大,可以力图提高设计自由度。
[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的总结]
如上述第一变形例、第四变形例和第六变形例中一样,当形成倾斜面12a和12d,并且其中形成倾斜面12a和12d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12A和12D时,在确保中心柱部分11A或副板22D的形状的简单性之后,可容易地形成磁梯度。
另外,如上述第二变形例、第五变形例和第七变形例中一样,当形成曲面12b和12e,并且其中形成曲面12b和12e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12B和12E时,在确保中心柱部分11B或副板22E的形状的简单性之后,可容易地形成磁梯度。
[副磁隙的周向方向的磁力梯度与磁性流体的飞散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图25A-27,说明副磁隙21的周向方向的磁力梯度与磁性流体16的飞散之间的关系。
图25A和25B图解说明副板22、副磁隙21和中心柱部分11的截面结构。图25A图解说明在周向方向,不存在磁力梯度的情况。如图25A中图解所示,中心柱部分11位于中心位置,副磁隙21和副板22位于中心柱部分11周围。
图25B图解说明其中产生磁力梯度的情况。如图25B中图解所示,在副板22中,形成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图26是图解说明副磁隙21在周向方向的磁通量密度的图。如图26中图解所示,在其中形成副板22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的各个部分中,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形成磁梯度(倾斜部分)Sa、Sa、…,磁力小于其它各个部分的磁力。磁梯度Sa指示磁通量密度的变化,其中即使存在磁力,磁力也朝着位于磁通量改变单元22a在周向方向的中央附近的部分减小。
如图26中图解所示,副板22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具有形成通过沿周向方向改变副磁隙21的磁通量密度来改变对于磁性流体16的磁力的磁梯度Sa、Sa、…的功能。于是,填充副磁隙21的磁性流体16被保持在其中磁通量密度较高的部分中,在其中形成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的各个部分中,在中心柱部分11的外周面和副板22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形成其中不存在磁性流体16的间隙21a、21a和21a(参见图27)。
[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的磁梯度]
如上所述,在扬声器设备1的实施例中,在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中,形成磁通量改变单元12(12A、12B、…)。中心柱部分11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具有形成通过沿轴向方向,即,绕线筒14变动的方向,改变磁通量密度,改变对于磁性流体16的磁力的磁梯度Ta的功能(参见图22A-22D)。
在扬声器设备1中,周向方向的磁通量密度的最小值Samin(参见图26)大于与轴向方向的磁通量密度的最大值Tamax(参见图22C)的一半对应的值Tamid(参见图22C)。
于是,如图27中图解所示,可能沿轴向方向或周向方向飞散的磁性流体16的一部分16a、16a、…从与其中形成磁梯度Sa、Sa、…的具有磁力的各个部分对应的间隙21a、21a和21a,被拉向副磁隙21,从而飞散受到抑制。
[变形例2]
下面参考图28及图29A和29B,说明沿磁轭的中心柱部分的周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的各个变形例。
按照下面例示的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是在副板或磁轭的中心柱部分中形成的。下面,只说明副板22或中心柱部分11的不同部分。至于与上面说明的扬声器设备1类似的副板或中心柱部分,将应用与扬声器设备1中的相似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将被省略。
<第一变形例>
如图28中图解所示,例如,在副板22A的内周面上,形成在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6个凹陷,各个凹陷形成为按照第一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各个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是沿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的。
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可以设置5个或更少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或者可以设置7个或更多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
另外,例如,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每个磁通量改变单元22a的截面形状是按大体半圆形的形状形成的。不过,可按另外的形状,比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形成所述截面形状。
<第二变形例>
如图29A中图解所示,例如,在中心柱部分11B的外周面上,形成在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6个凹陷,各个凹陷形成为按照第二变形例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各个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是沿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的。在副板22中,不形成任何磁通量改变单元。
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可以设置5个或更少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或者可以设置7个或更多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
另外,例如,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每个磁通量改变单元11x的截面形状是按大体半圆形的形状形成的。不过,可按另外的形状,比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形成所述截面形状。
<第三变形例>
通过结合副板22A和中心柱部分11A,构成第三变形例。如图29B中图解所示,第三变形例包括在周向方向,等间隔彼此隔开地形成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和在周向方向,等间隔彼此隔开地形成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和11x。在周向方向,交替地布置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和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和11x。
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和任意数目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可以设置2个或更少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和2个或更少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另外,可以设置4个或更多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和4个或更多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
此外,例如,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每个磁通量改变单元22a和磁通量改变单元11x的截面形状是按大体半圆形的形状形成的。不过,可按另外的形状,比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形成所述截面形状。
这样,当在副板22A和中心柱部分11A中,分别形成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及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和11x时,关于磁通量密度变化的自由度增大,可以力图提高设计自由度。
另外,当在周向方向,交替布置在副板22A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22a,及在中心柱部分11A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和11x时,在周向方向的许多位置处磁通量很均衡地变化。从而,可以确保良好的磁平衡,可以平滑地移动绕线筒14。
[沿周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的总结]
如上所述,当在周向方向,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或多个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时,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或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是对称的。从而,可以确保良好的磁平衡,可以平滑地移动绕线筒14。
此外,形成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凹陷,作为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从而,可容易地形成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和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可以尝试扬声器设备1的小型化,而不增大扬声器设备1的外径。
[通孔的说明]
优选在朝向绕线筒14的轴向方向上的变化范围中,允许副板22和中心柱部分11之间的磁性流体16的流动的各个位置处,形成在绕线筒14中形成的通孔14a、14a、…(参见图1)。所述允许位置指的是在即使当绕线筒14沿轴向方向变动时,磁性流体16也始终存在于的各个位置处通孔14a、14a、…存在于的位置。
如上所述,当形成通孔14a时,磁性流体16通过通孔14a,在副板22和磁轭9的中心柱部分11之间流动。于是,可确保磁性流体16的良好流动性,从而可以提高绕线筒14的定心的精度,可充分降低输入的失真,从而可以确保稳定的信号再现操作。
通孔14a、14a、…的形状可对应于诸如圆形、角形、狭缝形、弯曲狭缝形之类的形状。
[变形例3]
下面,说明与在绕线筒14中形成的通孔相关的各个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在第一变形例中,如图30中图解所示,例如,沿绕线筒14的轴向方向,布置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14b、14b、…,和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14c、14c、…,且通孔14b、14b、…是在轴向方向相对于通孔14c、14c、…偏移地形成的。例如,通孔14b、14b、…和通孔14c、14c、…是矩形地形成的。
这样,当沿绕线筒14的轴向方向,分别彼此隔开地布置通孔14b、14b、…和通孔14c、14c、…时,当沿轴向方向变动绕线筒14时,磁性流体16易于流过通孔14b、14b、…或通孔14c、14c、…。
另外,当在轴向方向相对于通孔14c、14c、…偏移地形成通孔14b、14b、…时,通孔14b、14b、…或通孔14c、14c、…至少之一位于磁性流体16存在于的位置处,从而磁性流体16更易于流动。
<第二变形例>
在第二变形例中,如图31A中图解所示,例如,沿绕线筒14的轴向方向,布置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14d、14d、…,和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14e、14e、…,通孔14d、14d、…是在轴向方向相对于通孔14e、14e、…偏移地形成的,通孔14d、14d、…和通孔14e、14e、…是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形成的。
在第二变形例中,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形成通孔14d、14d、…和通孔14e、14e、…,从而当沿轴向方向变动绕线筒14时,磁性流体16更易于流过通孔14d、14d、…或通孔14e、14e、…。
<第三变形例>
在第三变形例中,如图31B中图解所示,例如,沿绕线筒14的轴向方向,布置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14f、14f、…,和等间隔地彼此隔开的多个通孔14g、14g、…,通孔14f、14f、…是在轴向方向相对于通孔14g、14g、…偏移地形成的,通孔14f、14f、…和通孔14g、14g、…是圆形地形成的。
在第三变形例中,当沿轴向方向变动绕线筒14时,磁性流体16易于流过通孔14f、14f、…或通孔14g、14g、…。另外,由于通孔14f、14f、…和通孔14g、14g、…是圆形地形成的,因此在通孔14f、14f、…和通孔14g、14g、…的开口边缘处,难以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可以确保绕线筒14的高刚性。
[支撑环]
下面参考图32A-32C和图33,说明安装在副板22上的支撑环25。
图32A是图解说明未安装支撑环25的扬声器设备1的结构的概念图,图32B是图解说明安装支撑环25的扬声器设备1的结构的概念图。
当把绕线筒14安装在扬声器设备1的组合体中时,绕线筒14是通过从扬声器设备1的前侧插入副板22中安装的。副板22的中心部分的半径大于音圈15的外周(外径)。这样,音圈15可平滑地通过在副板22的内周侧形成的副磁隙21。
然而,当考虑到音圈15的外径,确定副板22的中心孔的大小时,副板22的中心孔变大,从而平滑地安装绕线筒14。不过,存在归因于保持磁性流体16的磁通量密度的降低,保持磁性流体16的功能可能变得不稳定,并且绕线筒14的定心效果可能不足的顾虑。另外,充填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增多,从而生产成本增大。
在这点上,如图32B和图32C中图解所示,在把绕线筒14插入副板22的中心孔之后,通过把支撑环25附着到副板22的内周部分,可以使副磁隙21变小。
这样,保持磁性流体16的功能可变得稳定。
支撑环25优选由磁性材料制成。当利用磁性材料制成支撑环25时,副磁隙21的磁通量密度的值可被增大到峰值40(参见图33)。图33中图解所示的峰值39是主磁隙13的磁通量密度的值。
另外,支撑环25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存在增大磁通量密度的效果,也可改善绕线筒14的定心效果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充填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
[引线等相对于绕线筒的布置]
如上所述,音圈15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引线17和17,连接到端子6和6(参见图2)。引线17和17在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对称地布置的状态下,附接到绕线筒14。例如,引线17和17是呈直线地布置的。
这样,利用引线17和17,沿彼此成180°的大体相反的方向,向绕线筒14施加张力,从而当使绕线筒14变动时,难以发生其中使绕线筒14朝着轴倒下的方向倾斜的所谓滚动现象。
当设置多条引线17时,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引线17,可以设置3条或更多的引线17。
[变形例4]
下面参考图34A-36,说明与其中相对于绕线筒,布置引线等的状态相关的各个变形例。
就下面说明的变形例来说,将只说明引线等。对于连接到引线等的音圈所缠绕的绕线筒,将应用与在扬声器设备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将被省略。
<第一变形例>
在第一变形例中,如图34A中图解所示,相对于绕线筒14,两条引线17和17在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对称地布置的状态下,附接到绕线筒14,引线17和17是曲线地布置的。当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对称布置引线17时,可以布置3条或更多的引线17。
<第二变形例>
在第二变形例中,如图34B中图解所示,相对于绕线筒14,两条引线17和17及一条连接线20在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成相同角度(对称)地布置的状态下,附接到绕线筒14,引线17和17及连接线20是直线地布置的。
例如,连接线20是利用和引线17相同的材料形成的,连接线20的两端分别附接到框架2和绕线筒14。类似于引线17,连接线20具有向音圈15供给电流的功能。
<第三变形例>
在第三变形例中,如图35A中图解所示,相对于绕线筒14,两条引线17和17及一条连接线20在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成相同角度(对称)地布置的状态下,附接到绕线筒14,引线17和17及连接线20是曲线地布置的。
例如,连接线20是利用和引线17相同的材料形成的,连接线20的两端分别附接到框架2和绕线筒14。类似于引线17,连接线20具有向音圈15供给电流的功能。
<第四变形例>
在第四变形例中,如图35B中图解所示,相对于绕线筒14,两条引线17和17及两条连接线20和20在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成相同角度地布置的状态下,附接到绕线筒14,引线17和17及连接线20和20是直线地布置的。
例如,连接线20是利用和引线17相同的材料形成的,连接线20的两端分别附接到框架2和绕线筒14。类似于引线17,连接线20可具有向音圈15供给电流的功能。另外,当相对于绕线筒14,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对称地布置连接线20及引线17和17时,可以布置3条或更多的连接线20。
<第五变形例>
在第五变形例中,如图36中图解所示,相对于绕线筒14,两条引线17和17及两条连接线20和20在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成相同角度地布置的状态下,附接到绕线筒14,引线17和17及连接线20和20是曲线地布置的。
例如,连接线20是利用和引线17相同的材料形成的,连接线20的两端分别附接到框架2和绕线筒14。类似于引线17,连接线20可具有向音圈15供给电流的功能。另外,当相对于绕线筒14,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对称地布置连接线20及引线17和17时,可以布置3条或更多的连接线20。
如上述第二变形例到第五变形例中那样,当关于绕线筒14的中心轴P成相同角度(对称)地布置引线17和17及至少一条连接线20时,可防止发生绕线筒14的滚动现象,从而力图进一步改善输出音频的音质。
[总结]
如上所述,在扬声器设备1中,形成副磁隙21和主磁隙13,副磁隙21被充填磁性流体16,以保持绕线筒14。另外,在绕线筒14中,形成通孔14a。
因此,磁性流体16易于在副磁隙21中流动,磁性流体16的搅拌受到抑制,把绕线筒14保持在副磁隙21内的中心位置的定心效果稳定。此外,能够力图提高音响变换效率和改善音质。
另外,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中心柱部分11的周向方向改变磁通量密度,改变对于磁性流体16的磁力。
于是,当绕线筒14变动时,磁性流体16不会从副磁隙21飞散,从而,充填副磁隙21的磁性流体16的数量不会减少。另外,磁性流体16不被搅拌,从而能够力图提高音响变换效率和改善音质。
另外,在中心柱部分11的轴向方向形成通过变更磁通量密度来改变对于磁性流体16的磁力的磁梯度。从而,能够力图进一步提高音响变换效率,和进一步提高音质。
此外,周向方向的磁通量密度的最小值Samin大于与轴向方向的磁通量密度的最大值Tamax的一半对应的值。从而,当绕线筒14变动时,飞散的磁性流体16从间隙21a、21a、…被确实地保持在副磁隙21中,从而可确实地防止磁性流体16的飞散。
另外,磁性流体16的饱和磁通量被设定为30mT-40mT,磁性流体16的粘度被设定为300cp或更小。从而,防止飞散,在绕线筒14的变动不受磁性流体16抑制的情况下,可确保扬声器设备1中的良好的再现声音的输出。
当在副板22和22A的内周面或中心柱部分11A和11B的外周面上,形成沿中心柱部分11的周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22a、22a、…或磁通量改变单元11x、11x、…时,副板22和22A及中心柱部分11A和11B的结构不复杂,从而在确保简化的结构之后,能够力图提高音响变换效率和改善音质。
另外,当在副板22、22D和22E上或者在中心柱部分11、11A和11B中,形成沿中心柱部分11、11A和11B的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12、12A和12B或者磁通量改变单元12C、12D和12E时,副板22、22D和22E或中心柱部分11、11A和11B的结构不复杂,从而在确保简化的结构之后,能够力图提高音响变换效率和改善音质。
此外,当通过使中心柱部分11、11A和11B的远端部分从副板22沿轴向方向伸出,或者把中心柱部分11的前表面置于副板22、22D和22E的前表面的后侧,设置磁通量改变单元12、12A、12B、12C、12D和12E时,可容易地设置磁通量改变单元12、12A、12B、12C、12D和12E。
此外,由于支撑环附着到副板的内周部分上,因此可提高定心效果的稳定性。
另外,主磁隙13优选从副磁隙21,被布置在振动板18的一侧。这种情况下,音圈15被置于振动板18的一侧。从而,可不使副磁隙21较大,以便为绕线筒14的组装(插入)作准备,从而可试图提高磁通量密度。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效果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存在另外的效果。
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1)一种扬声器设备,包括:
具有中心轴的磁体;
具有中心轴的磁轭,磁轭的中心轴和磁体的中心轴一致,磁体附着在磁轭上;
附着在磁体上的主板;
附着在磁体上并放置成沿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与主板隔开的至少一个副板;
筒状形成并可在轴向方向变动的绕线筒;
缠绕绕线筒的外周面的音圈,音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在主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主磁隙中;
具有连接到绕线筒的内周部分,并随着绕线筒的变动而振动的振动板;和
充填在副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副磁隙的磁性流体,
其中在绕线筒中,形成置于充填有磁性流体的副磁隙中的通孔。
(2)按照(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着轴向方向变化磁通量密度,变化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
(3)按照(1)或(2)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着中心轴的周向变化磁通量密度,变化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
(4)按照(1)-(3)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绕线筒在轴向方向的变动范围中,允许副板和磁轭之间的磁性流体的流动的位置处形成所述通孔。
(5)按照(1)-(4)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并且
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沿轴向方向偏移。
(6)按照(1)-(5)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所述通孔具有沿绕线筒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并且
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并且
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沿轴向方向偏移。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从副磁隙,在振动板的一侧布置主磁隙。
(8)按照(1)-(7)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从主磁隙,在振动侧的一侧布置副磁隙,
支撑环附着到副板的内周部分,
支撑环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副板的内周面内。
(9)按照(8)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支撑环对应于磁性物质。
(10)按照(1)-(9)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磁性流体的饱和磁通量被设定为30mT-40mT,磁性流体的粘度被设定为300cp或更小。
(11)按照(3)-(10)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被设置在副板或磁轭中。
(12)按照(1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使磁轭的远端部分沿轴向方向,从副板突出,所述远端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3)按照(11)或(12)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沿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4)按照(11)-(13)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上面形成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5)按照(3)-(10)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设置在副板和磁轭中。
(16)按照(15)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和磁轭的相应表面上,形成沿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的相应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7)按照(15)或(16)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上面形成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8)按照(1)-(17)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设置连接到音圈的多条引线,
所述多条引线是关于绕线筒的中心轴对称地布置的。
(19)按照(1)-(18)任意之一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设置连接到音圈的多条引线,和连接到绕线筒的至少一条连接线,
所述多条引线和所述连接线是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地布置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扬声器设备
7 主板
8 磁体
9 磁轭
11 中心柱部分
11x 磁通量改变单元
12 磁通量改变单元
13 主磁隙
14 绕线筒
14a 通孔
15 音圈
16 磁性流体
17 引线
11A 中心柱部分
11B 中心柱部分
12A 磁通量改变单元
12a 倾斜面
12B 磁通量改变单元
12b 曲面
12C 磁通量改变单元
12D 磁通量改变单元
12d 倾斜面
12E 磁通量改变单元
12e 曲面
20 连接线
21 副磁隙
21a 间隙
22 副板
22a 磁通量改变单元
22A 副板
25 支撑环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扬声器设备,包括:
具有中心轴的磁体;
具有中心轴的磁轭,磁轭的中心轴和磁体的中心轴一致,磁体附着到磁轭;
附着到磁体的主板;
附着到磁体并放置成在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上与主板隔开的至少一个副板;
筒状形成并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变动的绕线筒;
缠绕绕线筒的外周面的音圈,音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在主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主磁隙中;
内周部分连接到绕线筒并随着绕线筒的变动而振动的振动板;以及
充填在副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副磁隙的磁性流体,
其中在绕线筒中,形成置于充填有磁性流体的副磁隙中的通孔,
副磁隙布置于相比于主磁隙靠近振动板的一侧,
支撑环附着到副板的内周部分,并且
支撑环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副板的内周面内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支撑环对应于磁性物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形成通过在轴向方向上改变磁通量密度来改变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的磁梯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形成通过在中心轴的周向上改变磁通量密度来改变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的磁梯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并且
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在轴向方向上偏移。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所述通孔具有沿绕线筒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并且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并且
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在轴向方向上偏移。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中设置在轴向方向上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使磁轭的远端部分从副板向轴向方向突出,并且所述远端部分被设置成所述磁通量改变单元。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相对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形成有所述倾斜面的部分被设置成所述磁通量改变单元。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并且形成有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所述磁通量改变单元。
11.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和磁轭中设置在轴向方向上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和磁轭的相应表面上形成有相对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形成有所述倾斜面的相应部分被设置成所述磁通量改变单元。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并且形成有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所述磁通量改变单元。

Claims (19)

1.一种扬声器设备,包括:
具有中心轴的磁体;
具有中心轴的磁轭,磁轭的中心轴和磁体的中心轴一致,磁体附着在磁轭上;
附着在磁体上的主板;
附着在磁体上并放置成在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上与主板隔开的至少一个副板;
筒状形成并可在轴向方向变动的绕线筒;
缠绕绕线筒的外周面的音圈,音圈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在主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主磁隙中;
内周部分连接到绕线筒并随着绕线筒的变动而振动的振动板;和
充填在副板和磁轭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副磁隙的磁性流体,
其中在绕线筒中,形成置于充有磁性流体的副磁隙中的通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着轴向方向变化磁通量密度,变化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形成磁梯度,以通过沿着中心轴的周向变化磁通量密度,变化对于磁性流体的磁力。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绕线筒在轴向方向的变动范围中在允许副板和磁轭之间的磁性流体的流动的位置处形成所述通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
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沿轴向方向偏移。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所述通孔具有沿绕线筒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形状,
在绕线筒的周向上,彼此隔开地形成多个通孔,
所述多个通孔的位置沿轴向方向偏移。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从副磁隙,在振动板的一侧布置主磁隙。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副磁隙布置于相比于主磁隙靠近振动板的一侧,
支撑环附着到副板的内周部分,
支撑环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副板的内周面内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支撑环对应于磁性物质。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磁性流体的饱和磁通量被设定为30mT-40mT,磁性流体的粘度被设定为300cp或更小。
1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设置在副板或磁轭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使磁轭的远端部分沿轴向方向,从副板突出,所述远端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沿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上面形成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沿轴向方向,形成磁梯度的磁通量改变单元设置在副板和磁轭中。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和磁轭的相应表面上,形成沿轴向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的相应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扬声器设备,其中在副板或磁轭的表面上形成曲面,上面形成所述曲面的部分被设置成磁通量改变单元。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设置连接到音圈的多条引线,
所述多条引线是关于绕线筒的中心轴对称地布置的。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设备,
其中设置连接到音圈的多条引线,和连接到绕线筒的至少一条连接线,
所述多条引线和所述连接线是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地布置的。
CN201580003241.4A 2014-01-28 2015-01-15 扬声器设备 Active CN105850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3523 2014-01-28
JP2014-013523 2014-01-28
PCT/JP2015/050914 WO2015115191A1 (ja) 2014-01-28 2015-01-15 スピー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0152A true CN105850152A (zh) 2016-08-10
CN105850152B CN105850152B (zh) 2019-11-01

Family

ID=53756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241.4A Active CN105850152B (zh) 2014-01-28 2015-01-15 扬声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1007B2 (zh)
EP (1) EP3073763B1 (zh)
JP (1) JP6497324B2 (zh)
CN (1) CN105850152B (zh)
WO (1) WO20151151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2632B1 (ko) 2015-08-17 2022-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운동 보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663406B1 (ko) 2016-04-04 2024-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액츄에이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양면 표시 장치
KR20170114471A (ko) 2016-04-05 2017-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219079B2 (en) 2016-03-28 2019-02-2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generating sound by vibrating panel
KR101704517B1 (ko) 2016-03-28 2017-02-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US11350216B2 (en) 2017-02-06 2022-05-31 Sony Corporation Speaker diaphragm and speaker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6527A1 (en) * 2003-02-07 2004-08-12 Stiles Enrique M. Push-pul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with increased Xmax
US6865282B2 (en) * 2003-05-01 2005-03-08 Richard L. Weisman Loudspeaker suspension for achieving very long excursion
US8009857B2 (en) * 2007-02-15 2011-08-30 Wisdom Audio Corp. Induction motor for loudspeaker
CN102957991A (zh) * 2011-08-22 2013-03-06 索尼公司 扬声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2691U (ja) * 1982-09-10 1984-03-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カ用磁気回路
JPS5948197U (ja) * 1982-09-21 1984-03-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カ
DK171729B1 (da) 1994-11-01 1997-04-14 Dan Kristoffersen Elektrodynamisk højttaler med væskeophængt bevægeligt system
KR100452935B1 (ko) * 2001-02-13 2004-10-14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스피커
US20040190747A1 (en) 2001-07-23 2004-09-30 Toshio Chikama Magnetic shielding of loud speaker sensing coil
JP2008118331A (ja) 2006-11-02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6527A1 (en) * 2003-02-07 2004-08-12 Stiles Enrique M. Push-pul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with increased Xmax
US6865282B2 (en) * 2003-05-01 2005-03-08 Richard L. Weisman Loudspeaker suspension for achieving very long excursion
US8009857B2 (en) * 2007-02-15 2011-08-30 Wisdom Audio Corp. Induction motor for loudspeaker
CN102957991A (zh) * 2011-08-22 2013-03-06 索尼公司 扬声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11007B2 (en) 2018-10-23
EP3073763A4 (en) 2017-11-22
EP3073763B1 (en) 2023-06-07
WO2015115191A1 (ja) 2015-08-06
JPWO2015115191A1 (ja) 2017-03-23
EP3073763A1 (en) 2016-09-28
CN105850152B (zh) 2019-11-01
JP6497324B2 (ja) 2019-04-10
US20160345102A1 (en)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0152A (zh) 扬声器设备
JP3984397B2 (ja) スピーカ
KR101233586B1 (ko) 스플릿 자석 라우드스피커
CN106878884A (zh) 多磁体扬声器
CN101026901A (zh)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
JP6270651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02957991A (zh) 扬声器装置
CN101911727B (zh) 扬声器的磁体组件
CN102246538A (zh) 平面型音响变换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WO2003010998A1 (ja) スピーカー検出コイルの磁気遮断
JP4946765B2 (ja)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CN200941682Y (zh)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
CN206559640U (zh) 一种组合式双频喇叭
JP2007311388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出力装置
CN103188591A (zh) 喇叭
JP2010213250A (ja) スピーカまたはイヤホーンまたはヘッドホーン。
WO2016051744A1 (ja) 磁気回路と、これを用いたラウドスピーカ
JP3834508B2 (ja) スピーカの磁気回路
JP2017216541A (ja) 加振器
CN102378083A (zh) 动态阻尼中、低音扬声器
JP3221534U (ja) 改良された構造を有する平面振動膜単体
JP2023018088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5531698B2 (ja) 磁場発生装置
KR20130050200A (ko) 스피커 유닛
ITMC20080159A1 (it) Altoparlante magnetodinamic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