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335B - 处理纺织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纺织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335B
CN105849335B CN201480070252.XA CN201480070252A CN105849335B CN 105849335 B CN105849335 B CN 105849335B CN 201480070252 A CN201480070252 A CN 201480070252A CN 105849335 B CN105849335 B CN 105849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ile material
pressure
band
heating drum
dyestu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2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9335A (zh
Inventor
R·弗兰凯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ggiani Macchine SpA
Original Assignee
Reggiani Macchine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ggiani Macchine SpA filed Critical Reggiani Macchine SpA
Publication of CN105849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9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9/00Solvent-treatment of textile materials
    • D06B9/02Solvent-treatment of textile materials solvent-dye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20Physical treatments affecting dyeing, e.g. ultrasonic or electric
    • D06P5/2044Textile treatments at a pression higher than 1 atm
    • D06P5/2055Textile treatments at a pression higher than 1 atm during dye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9/00Treatment of textil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17/00
    • D06B19/0005Fixing of chemicals, e.g. dyestuffs, on textile materials
    • D06B19/0076Fixing of chemicals, e.g. dyestuffs, on textile materials by contact with a heated surfac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LDRY-CLEANING, WASHING OR 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 D06L4/00Bleach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made-up fibrous goods; Bleaching leather or furs
    • D06L4/70Multi-step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20Physical treatments affecting dyeing, e.g. ultrasonic or electric
    • D06P5/2066Thermic treatments of textil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处理纺织材料(13)以附着染料如合成或天然染料或者将漂白剂施加至所述纺织材料(13)的方法。所述方法提供了用浸渍液体预浸渍纺织材料(13)的第一步骤;和通过使所述纺织材料(13)与至少一个加热转鼓(20)接触且随后蒸发所述浸渍液体而加热浸渍液体和可能的染料或漂白剂的第二步骤,所述纺织材料(13)可在所述加热转鼓(20)上选择性运动且经历高于大气压的可调压力,其中存在带(18),其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相对于加热转鼓(20)施加可调压力。

Description

处理纺织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处理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纺织材料,例如织物、针织物或无纺布以附着染料,例如合成或天然染料,或者将漂白剂施加至纺织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处理装置。
发明背景
纺织品印刷是使用一种或多种颜色对纺织材料如织物、针织物或无纺布进行的局部染色,其允许进行绘图、书写或艺术表现等。
印刷的纺织纤维可例如为纤维素、动物、人造或合成纤维及其相应的混合物。
所用的染料可为合成或天然类型的。
所用的合成染料可为反应性、直接、瓮、酸性、金属化的酸、碱性、分散、腐蚀性染料或颜料。
天然染料可为植物、动物或矿物来源的。
提供纺织品印刷来将染料或颜料和可能的化学助剂的印刷糊施加至纺织材料。
除染料之外,印刷糊还可包含增稠剂、吸湿性或水溶助长性物质,例如尿素,诸如酸、碱、还原剂、螯合剂的试剂和各种可能的助剂。
印刷糊的施加可使用方框或花滚中空圆筒进行。
数字式纺织品印刷也是已知的,其中将着色的油墨施加至事先浸渍有印刷糊的纺织材料上。
在施加混合有染料和相应化学助剂的印刷糊之后,将织物在受控条件下干燥,从而不导致所施加的产品发生改变。
随后,在干燥的印刷载体上实施蒸发步骤,这通常在100℃的温度下使用饱和蒸汽连续进行,从而使染料稳定地附着至纤维。
在蒸发期间,借助相应的化学助剂,染料在纤维中铺展且附着在其上。
特别地,染料由于纤维上的冷凝水百分比的作用且组合环境热量,或者简单地通过热量干预(如果使用过热蒸汽)而铺展。
在纤维上冷凝的水的百分比降低依赖于材料所进入的温度、纤维的类型和水溶助长性物质如尿素的存在。
出于附着包含施加至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和可能的纤维素纤维上的分散染料的印刷物的目的或者出于颜料印刷的目的,使用温度为150-200℃的过热蒸汽进行的蒸发。
最广泛使用的蒸发装置(通常称为蒸发器)是连续形式的,其中纺织材料以悬浮带的形式通过。
使用在大气压下连续工作的现行蒸发器的一些缺点是:染料得色量差;附着染料所需的时间长,例如在将反应性染料施加至棉上情况下为10-15分钟;印刷糊和化学助剂的消耗高;尿素(这是一种高污染性试剂)的消耗高;在蒸发后的清洗步骤中的水消耗高。
现行蒸发器的其它缺点是:蒸汽的消耗高;形成液滴,其结果是导致印刷品变花;装置的操控精细且困难。
由于在纤维上冷凝的水量较大和高温,为了有利地提高在所有类型的纤维上的染料得色量,蒸发可在高压条件下进行,例如可调节至至多5大气压且最高温度为约150℃。
就此而言,HP(或高压)蒸发器或者非连续工作的星形蒸发器以及连续工作的HP机器是已知的。
HP星形蒸发器的一个缺点是它们具有极低的生产率。
在连续HP机器的情况下,染料得色量优异,然而存在蒸汽从安装在机器入口/出口处的机械密封件泄露的问题,这会对用户造成风险:还存在密封件磨损的问题、相应的安全问题、成本和机器复杂。
在连续染色和漂白技术中,轧蒸法是已知的,其中使用“薄软绸(foulard)”型设备将染料或漂白产品施加至纺织品上;然后使用在100℃下实施的蒸发使其附着至纤维。
该技术的不利之处在于:染料得色量差、需要具有大的长度、化学助剂消耗高、蒸汽和水的消耗高且装置的成本高。
文献GB729353A描述了一种借助薄软绸型设备使施加在纺织材料上的染料附着的方法,其中使织物进入毛毡和加热转鼓之间。热量使织物负载的液体蒸发;在不透蒸汽的毛毡和转鼓热表面之间产生温度为约100℃的环境。该技术的不利之处在于:染料得色量差、不能使分散染料附着至聚酯和加工速度受限。
文献US4057864描述了一种湿式转印法。在该情况下,使事先湿润的纺织材料与转印纸一起进入不可渗透性毛毡和加热转鼓之间。蒸汽使织物负载的液体蒸发,从而确保染料从印刷纸转移至纺织材料,随后使其附着至纤维。为了确保高于100℃的蒸汽气氛,在带的外部上安装一系列挤压辊,其可在与带接触的各个点处施加可调节的高压,从而在所述接触点处产生压力高于大气压的蒸汽环境。该技术的不利之处在于:在高压条件下挤压辊与带之间的接触表面减少,从而导致工作速度受限。
文献US5173980描述了一种用于羊毛织物的连续汽蒸方法。在该文献中,使增湿的织物进入不可渗透性毛毡和热转鼓之间。为了在高于大气温度的高温下蒸发织物中的液体,在不可渗透性带上施加高纵向张力。该技术的不利之处在于:带对纺织材料的压力不均匀,在该张力系统相对一侧中显著更高,从而使得产生的蒸汽温度也不均匀;带发生变形且快速变劣,因此需要大量维护。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在对用户安全的高于大气压的均匀且可调压力下快速且经济地处理纺织材料,从而使得染料或漂白剂附着至每种纺织材料上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处理装置。
申请人发明、测试且具体设计了本发明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且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
发明简述
独立权利要求描述且表述了本发明,而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主要发明构思的变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纺织材料以附着染料,例如合成或天然染料,或者将漂白剂施加至所述纺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处理装置。
所述处理方法提供了:
-用浸渍液体预浸渍纺织材料的第一步骤,其中取决于情况,浸渍液体可仅为水、包含染料的水溶液,或者包含漂白剂的水溶液,或者包含化学助剂的溶液,或其它合适的浸渍液体如溶剂;
-加热浸渍液体和可能的染料或漂白剂或化学助剂的第二步骤,其通过使所述纺织材料与至少一个加热转鼓接触且随后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条件下蒸发所述浸渍液体来进行,所述纺织材料可围绕所述加热转鼓运动且经历高于大气压的可调压力,其中存在不可渗透性带以从外部相对于所述加热转鼓将可调压力施加所述纺织材料上。
所述不可渗透性带具有借助可调压力使纺织材料保持与加热转鼓表面接触的功能。
所述不可渗透性带对纺织材料的均匀分布的压力又通过在其围绕至少一部分加热转鼓设置的腔内的输送步骤中加压气体室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施加在所述带上的压力来确保。
与已知蒸发器相比,在纺织材料与加热转鼓接触之前纺织材料的预浸渍和随后加热转鼓的加热允许降低成本,这是因为由于纺织材料与加热表面接触而发生浸渍液体的加热和随后蒸发,其中纺织材料经历可调压力,从而无需使用其它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还具有如下优点:
-即使在难以处理的材料如聚酯或合成纤维的情况下,染料与每种纤维的附着程度高;
-高染料得率;
-颜色的亮度提高;
-染料在短时间内附着至纺织品;
-染料的均匀附着;
-纤维的黄化降低;
-印刷不模糊(smearing);
-化学助剂和印刷增稠剂消耗低;
-完全或几乎完全不使用尿素;
-蒸汽消耗减少;
-在印刷后在随后的洗涤中水的消耗减少;
-易于控制。
由于如下两个基本点,所述使染料附着至纤维的方法能获得高染料得率:施加至纺织品上的浸渍液体的量可调,且随后所述液体的蒸发温度高。
在不渗透蒸汽的带和具有例如自调节温度的加热转鼓热表面之间形成了蒸汽室,由于所述带本身所施加的可调反压,所述蒸气室可保持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下。
所述不可渗透性带对经浸渍纺织品的挤压作用(这为纺织品增加了显著的热效应)促进了:
-纤维大分子之间的氢桥的断裂;
-染料和相应助剂在液体部分中的溶解;
-染料的传输和扩散,以及其与纤维反应的发展;
-在数秒内染料至纤维的附着;
-高染料得率;
-在无需扩宽印刷轮廓下图案显影。
根据本发明,所述纺织材料可事先印刷,此时浸渍液体可仅为水;或者所述纺织材料可为粗纺织材料,此时所述浸渍液体包含染料和/或漂白剂和/或化学助剂。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将在参照附图下由作为非限制实施例给出的一些实施方案形式的下文描述悉知,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纺织材料的装置的实施方案形式;
-图2是从II-II部分观察时的放大细节;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纺织材料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形式。
为了便于理解,可能的话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识别图中的相同元件。应理解的是,一种实施方案形式的要素和特征可方便地引入其它实施方案形式中而无需进一步澄清。
实施方案形式的详细描述
现在,我们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形式,其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显示在附图中。各实施例以示意本发明且不应理解为对其进行限制的方式提供。例如,以它们为一种实施方案形式的一部分的程度显示或描述的特征可适用于其它实施方案形式或者与其关联,从而形成其它实施方案形式。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应包括所有该类改变和变形。
图1-3用于描述用于处理纺织材料13以附着染料如合成或天然染料或者将漂白剂施加至所述纺织材料13的装置。
纺织材料13可例如由纤维素、动物、人造或合成纤维,及其相应的混合物组成。
在处理装置10的处理期间,纺织材料13可具有选自例如织物、针织物、无纺布、纱线、毛条或者还有丝束的伸长形式。
处理装置10包括用于用浸渍液体浸渍纺织材料13的预浸渍构件11、用于使纺织材料13运动的运动单元14,和设置用来建立高于大气压的压力的加压构件31。
特别地,在图1-3的实施方案形式中,处理装置10用作蒸发器以使浸渍液体达到蒸发温度,且还提高纤维、染料、漂白剂或可能的化学助剂的温度以允许染料附着或者用漂白剂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到达预浸渍构件11的纺织材料13可在先前工作步骤(未示出)中用印刷糊覆盖、沉积和干燥。
所述浸渍液体可例如为水,或者包含化学助剂,例如碱、酸、还原剂或者还有溶剂的水溶液。
达到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且随后达到高温的纺织材料13的浸渍液体能使得在极短时间内附着存在于印刷糊中的染料。
在参照图1描述的实施方案形式中,预浸渍构件11包括喷雾器16以将浸渍液体输送至纺织材料13上。
在其它实施方案形式中,预浸渍构件11可包括薄软绸型设备30(图3)、刷子、连续喷射的设备、用于毛毡带的铺展圆筒、保湿器(kept damp)、吸棒或其它类似系统。
预浸渍构件11还可包括管、一个或多个换热器、用于控制液体温度的系统、浸渍液体的输送管线和连接器(图中未示出)。
在印刷糊包含染料和相应化学助剂的情况下,纺织材料13可例如借助喷雾器16使用仅由水组成的浸渍液体浸湿;而在印刷糊仅包含或主要包含染料的情况下,纺织材料13可用包含染料附着至纤维所必需的相应化学助剂的水溶液浸湿。
处理装置10可包括例如监测设备15以检测至少与预浸渍构件11的浸渍或加热构件12的加热有关的参数。
在图1的实施方案形式中,监测设备15包括检测器17以检测沉积在纺织材料13上的浸渍液体的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形式中,检测器17能例如以相反反应机制调节由喷雾器16输送的浸渍液体量,从而获得相对于纺织材料13的重量为确定量的浸渍液体。
浸渍液体的重量与织物13的重量之比称为增湿量,例如可基于百分比定量化。
增湿百分比可例如相对于纤维的类型、纺织材料13的重量、染料的类别、染料在纺织材料13中的深度附着或表面或者印刷颜色强度来选择。
对熔融染料和随后借助相应的化学助剂使其附着至纤维而言,添加至纺织材料13(其温度提高)中的浸渍液体百分比是决定性的。
例如,在由棉制成的具有极浅印刷强度的浅色制品的情况下,约10-20%的增湿量就足够了。在也由棉制成的具有极深印刷强度的深色制品的情况下,增湿百分比将升至50-80%。在由聚酯制成的深色制品的情况下,可方便地具有高增湿量,甚至为50-100%,从而例如在约150℃的温度和高压条件下软化纤维以使分散染料极深地渗入纺织材料13的纤维中心。
加热构件12至少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加热转鼓20,其设置用来达到确定的温度,例如在约100-约180℃之间可调,从而加热和/或蒸发纺织材料13中的浸渍液体、与纺织材料13自身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转鼓20包括外表面或覆盖表面32,其可例如为光滑的且由钢制成,经磨砂且由钢制成,其覆盖有Teflon、涂覆有橡胶或者提供有其它覆盖物。
在图1-3的实施方案形式中,处理装置10包括运动单元14,用于使纺织材料13运动,其包括:驱动辊27,用于使纺织材料13运动,从而经由合适的密封件26进入和从机器10中离开;和张紧辊19,用于保持不可渗透性带18处于张力状态下。
处理装置10还包括加压构件31,其可在纺织材料13上获得高于大气压的均匀且可调压力,例如约0.1-约10kgs/cm2
由于在其围绕加热转鼓20卷绕时在纺织材料13外部上施加的压力,加压构件31可允许改变浸渍液体的蒸发温度。
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案形式中,加压构件31包括用于使纺织材料13滑动的不可渗透性带18,和限定内室22且设置用来使所述带18相对于加热转鼓20处于压力,即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下的腔23。
带18的宽度通常大于纺织材料13的宽度(如图2所示),由此确保纺织材料13和室22的密封。
腔23的内部为惰性气体,例如空气或氮气,或氦气或者甚至惰性气体混合物的加压室22,其在所有带18在围绕加热转鼓20设置的腔23内输送时对所有所述带18施加可调且均匀的压力。
惰性气体的可能泄露不会对工作环境产生危险,考虑到难以确保腔23的完全气密密封,这是有利的。
从密封件26排出的损失气体可由经由顶部管21进入的对健康无害的等量新压缩气体重新补充,从而使室22的预先设定压力总是保持恒定。
带18可例如由金属,例如钢,或聚合物材料或织物或毛毡制成。
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形式,带18可具有例如由橡胶、Teflon或硅氧烷制成的覆盖表面32。
在这种情况下,覆盖表面32与纺织材料13接触且可优选加以设置,从而耐受至多180℃的温度。
在图1的实施方案形式中,带18为密闭环且由张紧辊19导引,如图1和3所示。
在其它实施方案形式中,带18可具有专用的运动设备。
在替代实施方案形式(未示出)中,带18可逐步卷绕在合适的辊上;在其在腔23内输送之后卷起的带18随后可再次使用,进入同一腔23中,其中可能沿相反方向的路径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带18可长达数千米。
在入口/出口处,腔23可包括多个以已知方式制造的密封件26,其可旋转或者可膨胀且直接相对于带18滑动,或者在替代方案中,部分相对于带18滑动且部分相对于加热转鼓20滑动。在另一替代方案中,可膨胀的滑动密封件26可围绕腔23的整个周长设置。
使用图1-3中的处理装置10处理纺织材料13的方法提供了用设定百分比的浸渍液体预浸渍纺织材料13的第一步骤,和通过与至少加热转鼓20接触而加热纺织材料13中所存在的浸渍液体的第二步骤,其中所述纺织材料13围绕所述加热转鼓20运动且导引、经历高于大气压的可调压力,存在带18以将可调压力从外部相对于所述加热转鼓20施加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
由于该设置,该加热的预浸渍液体达到一定温度和高于大气压的蒸汽压力,这是由于由不可渗透性带18在纺织材料13上施加的可调且均匀分布的机械压力,所述不可渗透性带18又经历由腔23的内部加压气体室22施加在其上的压力。
然而,有利的是,由腔23中的内部加压气体室22施加在不可渗透性带18上的均匀压力比在带18和加热转鼓20之间产生的蒸汽压力高0.1-10大气压的可调值。
纺织材料13借助运动单元14以可选的可调速度运动、通过预浸渍构件11、随后进入加热构件,其中优选印刷侧靠在带18的不可渗透性覆盖表面32和加热转鼓20,或者在替代的方案中,纺织材料13的印刷侧与加热转鼓20的加热表面33背对接触(in contactagainst),其中加热表面33保持在例如至多180℃的均匀且可调的温度下。
在一些实施方案形式中,预浸渍步骤提供了具有10-100%浸渍液体的增湿百分比的纺织材料13。
在一些实施方案形式中,不可渗透性带18对纺织材料13的可调压力是均匀的且为0.1-10kg/cm2
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转鼓20在其加热表面33上具有保持均匀的预定温度,且带18由于施加在带18相对侧上的可调且均匀的压力(特别是由加压室22施加)而保持附着在纺织材料13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形式中,转鼓20的温度是均匀的且在100-180℃之间可调。
因与加热转鼓20的加热表面33接触而传导给纺织材料13的热量将纺织材料13(具有相应化学助剂的所有纤维和所有染料)中所含的浸渍液体快速加热,并产生处于可调压力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环境。
实际上,在加热转鼓20和带18之间产生饱和蒸汽环境,其具有高于大气温度的可调温度。
运动单元14允许纺织材料13沿方向X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辊27驱动纺织材料13和带18运动,其由张紧辊19的作用促进。
此外,使加热转鼓20围绕其枢轴35沿旋转方向Y旋转。
已覆盖有包含染料的印刷糊的纺织材料13以相对于纤维、纺织材料13的重量、印刷强度和染料的类别调节的一定湿度百分比被水或化学助剂的水溶液浸湿。
例如,保持在102℃温度下的加热表面33在纺织材料13的纤维内部产生约1.1大气压的饱和蒸汽绝对压力;保持在120℃温度下的加热表面33在纤维内部产生约2大气压的饱和蒸汽压力;保持在150℃温度下的加热表面33在纤维内部产生约4.9大气压的饱和蒸汽压力
特别地,对应于各确定的压力,存在于纤维中的浸渍液体和产生的蒸汽根据物理定律具有对应于相对压力的相同温度。
为了调节饱和蒸汽的压力及其在纤维内部产生的等效温度,必须调节室22的压力,为了保持带18相对于加热转鼓20的表面33密封,该压力可等于但有利地比在纺织材料13内部产生的等效蒸汽压力高约0.1-1大气压。实际上,通过调节加热转鼓20的加热表面33的温度和室22的压力,可调节纺织材料13中所含的具有其相应蒸发压力的浸渍液体的温度,且还调节纤维、染料和化学助剂的温度。
由存在于纺织材料13的纤维内部的浸渍液体起始产生的蒸汽温度可调节为100-170℃,优选约120-150℃。
腔23内的室22的压力可调节为1大气压至8-10大气压的最大指示值。
浸渍液体,例如包含化学助剂的水溶液在有利地高于大气压的可调压力下的快速加热和蒸发、包含染料的印刷糊的加热和纺织材料13自身的加热促进了所述染料在数秒内扩散并附着至纺织材料13的纤维,即使在其处理应优选提供在纤维内产生的蒸汽压力为约5大气压的聚酯纤维情况下也是如此。
在纺织材料13由棉制成的示例性情况下,产生的压力为约2大气压。在特别精细的纺织材料13如丝或羊毛的情况下,使用稍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例如1.01大气压。
纺织材料13中所含的浸渍液体的蒸发压力和等效温度基于纺织材料13的类型和染料类别选择。
由于在该情况下,纺织材料13保持在加热转鼓20和带18之间,印刷模糊的风险降低。
如果纺织材料13的印刷侧被设置以与覆盖表面32接触,则每次当带18从腔23出来时,其被洗涤设备24洗涤,从而移除可能的印刷糊或染料沉积物,因此其在其腔23内重新输送时是清洁的、干燥的或者潮湿的。
如果纺织材料13的印刷侧被设置以与加热转鼓20背对接触,则可提供用于清洁加热转鼓20的设备,例如喷雾器,其有利地安装在腔23入口处的密封件26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形式中,例如在印刷非常强烈的颜色的情况下,可提供加热转鼓20的清洁设备和带18的洗涤设备24。
参照图3的实施方案形式,预浸渍构件11提供了浸渍液体,其包含水、化学助剂和染料,其将通过使用上述方法的技术而与纺织材料13的纤维附着。
染料可为各种类型的,包括例如靛蓝染料,其存在于浸渍纺织材料13(织物、无纺布、针织物、纱线、毛条或者还有丝束)的水溶液中。
在这种情况下,预浸渍构件11包括薄软绸30,其允许可达50-100%的可调吸液率。
在一些可与先前实施方案形式组合的实施方案形式中,预浸渍构件11可输送包含漂白产品的水溶液。
在这种情况下,纺织材料13(织物、无纺布、针织物、纱线、毛条或者还有丝束)可以以由薄软绸30确保的50-100%吸液率浸渍,从而确保使用上述方法的技术漂白。
处理装置10可提供一种或各种纺织品13或制品的处理和夹心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形式中,可提供多个例如彼此相继地设置以确保高生产速度的加热转鼓20。
根据一种变型,可提供已印刷的纸辊(未示出)以转移待附着的染料。
具有染料的纸辊与纺织材料13一起在腔23中以该纸的印刷侧面向纺织材料13的方式平行运动。带18保持纺织材料13和印刷的纸基本上被压在加热转鼓20上。
存在于纺织材料13中的含可能的化学助剂的浸渍液体在预先设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热且蒸发,从而确保染料从印刷纸快速转移,其随后与纺织材料13附着。该技术方案确保了最佳的印刷效果,且显著减少了在印刷后在随后洗涤步骤中水的消耗。
在具有升华染料的印刷纸的情况下,染料转移至材料上仅可在具有相对湿度的纺织品13存在下进行,在棉的情况下,该相对湿度为约10-11%。
清楚的是,可对此前所述的用于处理纺织材料的装置和相应处理方法作出改变和/或增加部分,而不偏离本发明的领域和范围。
还清楚的是,尽管已参照一些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肯定能获得用于处理纺织材料的装置和相应处理方法的许多其它等同形式,这些形式具有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且因此全部落入由其定义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用于处理纺织材料(13)以附着染料或者将漂白剂施加至所述纺织材料(13)的方法,其提供了:
-用浸渍液体预浸渍纺织材料(13)的第一步骤;
-加热浸渍液体的第二步骤,其通过使所述纺织材料(13)与至少一个加热转鼓(20)接触且随后蒸发所述浸渍液体来进行,所述纺织材料(13)可围绕所述加热转鼓(20)运动,且经历高于大气压的可调压力,其特征在于其提供了:
-所述加热转鼓(20)置于加压气体室(22)中;
-不可渗透性带(18)在其围绕所述加热转鼓(20)输送期间卷绕在所述纺织材料(13)的外部;
-使所述加压气体室(22)达到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从而相对于所述加热转鼓(20)在所述不可渗透性带(18)上施加且因此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施加均匀且可调压力,第一均匀且可调机械压力由所述不可渗透性带(18)施加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和第二均匀且可调气体压力由所述加压气体室(22)施加在所述不可渗透性带(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体包含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体包括含化学助剂的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纺织材料(13)已事先印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纺织材料(13)为原料。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提供所述加压气体室(22)由腔(23)的内部环境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加压气体室(22)施加在不可渗透性带(18)上的均匀压力比在不可渗透性带(18)和加热转鼓(20)之间产生的蒸汽压力高0.1-10大气压的可调值。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压气体室(22)中输送期间,不可渗透性带(18)对纺织材料(13)的可调压力是均匀分布的且为0.1-10kg/cm2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气体室(22)包含对健康无害的惰性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体包含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染料;
-化学助剂;
-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材料(13)的浸渍液体的蒸发温度是在100-170℃之间均匀可调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转鼓(20)的温度是均匀的且在100-180℃之间可调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浸渍液体浸渍的纺织材料(13)与用染料印刷的卡片一起在加热转鼓(20)和不可渗透性带(18)之间传输,所述卡片将所述染料提供给所述纺织材料(13),随后使所述染料附着至所述纺织材料(13)。
14.用于处理纺织材料(13)以附着染料或者将漂白剂施加至所述纺织材料(13)的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用于用浸渍液体浸渍纺织材料(13)的预浸渍构件(11);用于加热浸渍液体且至少包括加热转鼓(20)的加热构件(12);和加压构件(31),其至少包括设置用于卷绕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以相对于所述加热转鼓(20)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施加高于大气压的可调压力的不可渗透性带(18);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加压气体室(22),其在使用期间和至少在所述纺织材料(13)围绕所述加热转鼓(20)输送期间,处于高于大气压的压力,第一均匀且可调机械压力由所述不可渗透性带(18)施加在所述纺织材料(13)上和第二均匀且可调气体压力由所述加压气体室(22)施加在所述不可渗透性带(18)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其内部限定所述加压气体室(22)的腔(23)。
CN201480070252.XA 2013-11-14 2014-11-14 处理纺织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处理装置 Active CN105849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UD2013A000150 2013-11-14
IT000150A ITUD20130150A1 (it) 2013-11-14 2013-11-14 Procedimento di trattamento di materiale tessile e relativo apparato di trattamento
PCT/IB2014/066035 WO2015071862A1 (en) 2013-11-14 2014-11-14 Method for 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 an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335A CN105849335A (zh) 2016-08-10
CN105849335B true CN105849335B (zh) 2018-07-24

Family

ID=4968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252.XA Active CN105849335B (zh) 2013-11-14 2014-11-14 处理纺织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8062B2 (zh)
EP (1) EP3068944B1 (zh)
JP (1) JP2017501316A (zh)
CN (1) CN105849335B (zh)
IT (1) ITUD20130150A1 (zh)
WO (1) WO20150718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9137A (zh) * 2017-11-17 2018-03-27 张家港保税区纳莱凯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备箱侧围用复合纤维针刺毡板的热压定型机构
TR201807275A2 (tr) * 2018-05-23 2018-06-21 Muekremin Buelbuel YIKAMA, AĞARTMA ve EFEKT VERME İŞLEMLERİNİ OVALAMA YÖNTEMİ İLE YAPAN BİR MAKİNA
US20220192197A1 (en) * 2020-03-24 2022-06-23 Shigadry With Earth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tiviral fiber product and antiviral mask containing the product
IT202200010151A1 (it) * 2022-05-17 2023-11-17 Red Carpet S R L Una macchina per il decatissagio continuo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29353A (en) * 1952-01-26 1955-05-04 Schaeffer & Cie Ets Process for fixing, in continuous production, dyes on cloth and device therefor
US4057864A (en) * 1974-07-09 1977-11-15 Tootal Limited Wet transfer prin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5173980A (en) * 1991-08-31 1992-12-29 Johannes Menschner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Kg Method of continuous permanent decating and fixing of web-shaped textile products, such as woven textile, knitted textile, etc.
EP1816249A2 (en) * 2006-02-02 2007-08-08 Tecnotessile Società Nazionale Di Ricerca Tecnologica r.l.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finishing treatment of a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13306A (en) * 1924-04-02 1924-10-28 William J Baxter Printed cotton fabric
AUPO304296A0 (en) * 1996-10-17 1996-11-14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ontinuous decatis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29353A (en) * 1952-01-26 1955-05-04 Schaeffer & Cie Ets Process for fixing, in continuous production, dyes on cloth and device therefor
US4057864A (en) * 1974-07-09 1977-11-15 Tootal Limited Wet transfer prin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5173980A (en) * 1991-08-31 1992-12-29 Johannes Menschner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Kg Method of continuous permanent decating and fixing of web-shaped textile products, such as woven textile, knitted textile, etc.
EP1816249A2 (en) * 2006-02-02 2007-08-08 Tecnotessile Società Nazionale Di Ricerca Tecnologica r.l.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finishing treatment of a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335A (zh) 2016-08-10
US20160289892A1 (en) 2016-10-06
JP2017501316A (ja) 2017-01-12
EP3068944B1 (en) 2017-08-09
EP3068944A1 (en) 2016-09-21
ITUD20130150A1 (it) 2015-05-15
US10458062B2 (en) 2019-10-29
WO2015071862A1 (en)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9335B (zh) 处理纺织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处理装置
US5203043A (en)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intensively wetting a flat article, especially a textile strip
RU2088717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вод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на текстиль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полотно носител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CN102285210B (zh) 一种免汽蒸、水洗的活性染料印染转移装置及方法
WO2010023113A2 (en) Dyeing textile materials
CN110258134A (zh) 一种超短流程轧蒸染色工艺方法及设备
CN110258060A (zh) 一种连续染色设备
EP3122926A1 (en) Method for dyeing and/or bleaching textile materials
KR100758605B1 (ko) 반응성 염료에 의한 천연 섬유소재의 콜드 패드 배치 수날염 및 염색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속 공정에 의한 염색및 날염 방법
CN107012623B (zh) 正反蒸轧染色设备及其方法
CN203807762U (zh) 数码印花上浆机上浆系统
CN202163100U (zh) 一种免汽蒸、水洗的活性染料印染转移装置
US20210292954A1 (en) Humidification and process machine making mechanical and / or chemical process applications for textile and denim products
CA2608735A1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printing a chain of warp yarns
KR100921983B1 (ko) 원단에 탈색무늬를 형성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0344193A (zh) 一种定量施加助剂的连续染色方法及设备
GB1562607A (en)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wet treatment of material partially in rope form
IE53620B1 (en) Continuous yarn dyeing
US3804587A (en) Moisture-and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of fabrics before finishing operations
EP1582623A2 (en) Procedure for the continuous uneven dyeing or discoloring of fabrics
EP0069436B1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reducing the weight of fabrics of polyester fibers with alkali
SU739911A1 (ru) Способ заключительной отделки текстильной ткани и поточна лини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US620579A (en) Machine for dyeing textile fabrics
KR810001220B1 (ko) 직물의 피니싱, 교정 및 압축수축방법
JPH09132879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製品のインジゴ染料による染色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