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9771A -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9771A
CN105839771A CN201610206702.4A CN201610206702A CN105839771A CN 105839771 A CN105839771 A CN 105839771A CN 201610206702 A CN201610206702 A CN 201610206702A CN 105839771 A CN105839771 A CN 105839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s
peripheral wall
rainwater
toothed comb
edged 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67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9771B (zh
Inventor
杜晓丽
李俊奇
高参
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16102067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9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9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9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9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9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6Gully grat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雨水通过篦子本体进入截流槽体,并经预留孔洞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系统,实现径流雨水截留;当截流槽体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雨水管道排放。具有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经济环保,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及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能优先导入周边绿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
背景技术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在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排水方式遭到挑战。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排水方式。传统排水方式将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直接排入雨水管道,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河流,强调“快排”和“末端控制”。而海绵城市则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雨水通过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减缓城市内涝压力。
因此,在海绵城市大规模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路面雨水径流断接,使其优先进入“绿色”基础设施。现有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路沿石开豁口,将路面径流雨水直接引入周边绿地。但由于原来雨水口的存在,仍然会使路面雨水优先进入雨水口,直接排走,难以进入绿地。此外,在道路竖向坡度较大的地方,径流雨水由于惯性作用难以横向进入周边绿地,截流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通过路沿石开豁口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绿地截流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该截流型雨水篦子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所述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所述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所述外围壁的高度;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所述预留孔洞的圆心距所述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半径。
其中,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顶面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面的距离为5~10cm。
其中,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边缘设有间隙。
其中,所述外围壁为四个外壁围成的长方形壁面,所述内围壁为四个内壁围成的口字型壁面;边长较长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小于边长较短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
其中,所述预留孔洞对应于路沿石设于所述边长较长的外围壁上。
其中,所述预留孔洞设于所述边长较长的外围壁的底部。
其中,所述截流槽体的底部所在水平面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外表面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截流槽体与所述篦子本体一体成型。
其中,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部连接的挂边。
其中,所述挂边的宽度与所述外围壁距所述篦子本体边缘的宽度相等。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当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通过篦子本体进入截流槽体,并经预留孔洞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系统,实现径流雨水截留;随降雨强度增加,截流槽体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雨水管道排放。本申请提供的截流型雨水篦子不仅可实现路面径流雨水断接、优先将雨水导入绿地系统,还能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绿地实现径流雨水净化,保证管道排河雨水较干净。同时,只需将现有的雨水篦子更换为本申请中的截流型雨水篦子,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经济环保,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及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垂直于道路走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平行于道路走向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中带有挂边的截流槽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中带有挂边的截流槽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中带有挂边的截流槽垂直于道路走向的剖面图;
图8是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应用于道路一侧有步行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垂直于道路走向的纵剖面图;
图10是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应用于道路一侧无步行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垂直于道路走向的纵剖面图。
图中:1:道路;2:路沿石;3:步行道;4:下沉式绿地;5:篦子本体;6:截流槽体;7:排水管道;8:导流管;9:预留孔洞;10:消能鹅卵石;11:挂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5及设于篦子本体5下方的截流槽体6,截流槽体6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其中,横剖面指的是采用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水平面横向切割截流槽体6得到的平面;截流槽体6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5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6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6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9,为保证施工方便,将预留孔洞9垂直设于外围壁上;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即预留孔洞9的最高点低于内围壁的高度,其中最高点指的是预留孔洞9距离截流槽体6底部垂直距离最远的点。当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通过篦子本体5进入截流槽体6,并经预留孔洞9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4,实现径流雨水截留;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洞9与导流管8连通,通过导流管8将截流槽体6中的雨水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4;随降雨强度增加,截流槽体6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排水管道7排放。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截流型雨水篦子不仅可实现路面径流雨水断接,优先使路面径流雨水进入周边绿地系统,保证一部分径流雨水留下来,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还具备初期雨水弃流作用,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绿地实现径流雨水净化,保证管道排河雨水较干净。在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不需要大拆大建,具有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的优点,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截流槽体6的内围壁顶面与篦子本体5底面的距离为5~10cm,如此便于在降雨强度较大时,截流槽体6装满水后,能从截流槽体6的内围壁溢出,从而进入雨水井。
进一步地,截流槽体6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5的边缘设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截流槽体6与篦子本体5之间设有间隙,便于本申请中的雨水篦子直接盖于原雨水口处,施工方便。
具体地,外围壁为四个外壁围成的长方形壁面,内围壁为四个内壁围成的口字型壁面,值得说明的是,内围壁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条件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边长较长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小于边长较短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其中,对应设置指的是,外壁及与其最近的内壁,且由外壁与内壁组成供雨水流动的通道。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洞9对应于路沿石2设于边长较长的外围壁上,即将预留孔洞9设置在靠近路沿石2的一侧,由此缩短了预留孔洞9与下沉式绿地4的间距,也缩短了导流管8的长度,有利于经济性。同时,通过上述设置,含预留孔洞9的一侧及相对一侧截流槽体宽度较窄,其余两侧截流槽体宽度稍大,方便过水,加快雨水从预留孔洞9中排出,使得径流雨水优先导入下沉式绿地4。
具体地,截流槽体6的底部所在水平面与篦子本体5的外表面平行设置;优选地,预留孔洞9设于边长较长的外围壁的底部。即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工艺制作成本,将截流槽体6的底部设为无坡度结构,有利于经济性,并通过将预留孔洞9设于外围壁的底部,利于将截流槽体6内的雨水排出干净。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截流槽体6与篦子本体5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式的篦子本体5与截流槽体6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具体可根据篦子本体5与截流槽体6的材质决定。比如,若篦子本体5与截流槽体6采用铁制成,则两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若篦子本体5与截流槽体6采用树脂材料制成,则可通过整体模式来一体成型;若篦子本体5与截流槽体6采用水泥等建筑材料制成,则可通过浇筑来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将旧的雨水篦子重复利用,也可单独制造截流槽体6,即在截流槽体6的外围壁顶部设有与篦子本体5底部连接的挂边11,具体如图5至图7所示,通过挂边11使得截流槽体6轻松牢固地挂在篦子本体5的底部;且优选地,挂边11的宽度与外围壁距篦子本体5边缘的宽度相等,将篦子本体5直接压住截流槽体6的挂边11,将两者作为整体使用。
值得说明的是,除了在单独制造截流槽体6时需设计挂边11,在截流槽体6与篦子本体5一体成型时,也可在截流槽体6的外围壁顶部设有与篦子本体5底部连接的挂边11。
如图8至图9所示,道路1两侧均设有步行道3,步行道3外侧为下沉式式绿地4,其中,步行道3的下方设有导流管8,导流管8与预留孔洞9相连接,为防止雨水对绿地的冲刷,在下沉式绿地4中导流管8入口处设有若干个消能鹅卵石10:
1、当降雨强度较小时,路面径流雨水通过篦子本体5收水。此时,雨水首先进入截流槽体6,通过预留孔洞9连接导流管8,通过导流管8将截流槽体6内的截流雨水导入下沉式绿地4,截流部分的径流雨水,经绿地系统净化后涵养地下水源,满足海绵城市对雨水渗蓄的要求。
2、当降雨强度较大时,截流槽体6内的径流雨水不仅通过预留孔洞9连接导流管8截流至下沉式绿地4,超过截流槽体6内围壁高度的雨水将溢流进入雨水检查井,进入排水管道7,从而排入市政管网。
如图10至图11所示,道路1两侧均未设有步行道3,路沿石2一侧设有下沉式绿地4,其中,为防止雨水对绿地的冲刷,在下沉式绿地4中导流管8入口处设有若干个消能鹅卵石10:
1、当降雨强度较小时,径流雨水首先进入截流槽体6,通过预留孔洞9连接导流管8,将截流槽体6内的截流雨水通过导流管8导入下沉式绿地4,截流部分的径流雨水,经绿地系统净化后涵养地下水源,满足海绵城市对雨水渗蓄的要求。
2、当降雨强度较大时,截流槽体6内径流雨水不仅通过预留孔洞9截流至下沉式绿地4,超过截流槽体6内围壁高度的雨水将溢流进入雨水检查井,进入排水管道7,从而排入市政管网。
本发明中的截流型雨水篦子还可用于一种径流雨水截流收集系统,只需将现有的雨水篦子更换为本申请中的截流型雨水篦子或单独增加截流槽体,改造范围小,更换方便,不仅可实现路面径流雨水断接,还能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绿地实现径流雨水净化,保证管道排河雨水较干净,适用于小区、道路、广场及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外围壁的高度;在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预留孔洞的圆心距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预留孔洞的半径。当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通过篦子本体进入截流槽体,并经预留孔洞导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系统,实现径流雨水截留;随降雨强度增加,截流槽体水满后,超出内围壁高度的水将溢流至雨水井,并通过雨水管道排放。本申请提供的截流型雨水篦子不仅可实现路面径流雨水断接,还能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绿地实现径流雨水净化,保证管道排河雨水较干净。同时,只需将现有的雨水篦子更换本申请中的截流型雨水篦子或单独增加截流槽体,改造动作小,截流效果好,经济环保,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及公园等路面雨水的收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篦子本体及设于所述篦子本体下方的截流槽体,所述截流槽体的横剖面为中空的回字型结构;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高度小于所述外围壁的高度;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上设有预留孔洞,且所述预留孔洞的圆心距所述内围壁顶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预留孔洞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体的内围壁顶面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面的距离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与所述篦子本体的边缘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壁为四个外壁围成的长方形壁面,所述内围壁为四个内壁围成的口字型壁面;边长较长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小于边长较短的两侧外壁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内壁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洞对应于路沿石设于所述边长较长的外围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洞设于所述边长较长的外围壁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体的底部所在水平面与所述篦子本体的外表面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体与所述篦子本体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流槽体的外围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篦子本体底部连接的挂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截流型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边的宽度与所述外围壁距所述篦子本体边缘的宽度相等。
CN201610206702.4A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Active CN105839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6702.4A CN105839771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6702.4A CN105839771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9771A true CN105839771A (zh) 2016-08-10
CN105839771B CN105839771B (zh) 2017-12-26

Family

ID=5659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6702.4A Active CN105839771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97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064A (zh) * 2017-05-18 2017-08-08 苏州础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地埋式雨水分流系统
CN107060054A (zh) * 2017-05-12 2017-08-18 四川省润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722A (zh) * 2008-05-12 2008-09-17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环保型道路雨水口
CN101775839A (zh) * 2010-03-16 2010-07-1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雨水渗透-排放一体生态系统
CA2460511C (en) * 2001-09-13 2012-11-27 Abtech Industries, Inc. Dual-action decontamination system
CN202730930U (zh) * 2012-08-30 2013-02-13 北京林业大学 分离式容积型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2831199U (zh) * 2012-10-25 2013-03-27 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悬挂式雨水井过滤装置
CN203256566U (zh) * 2013-05-13 2013-10-30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层雨水排水边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60511C (en) * 2001-09-13 2012-11-27 Abtech Industries, Inc. Dual-action decontamination system
CN101265722A (zh) * 2008-05-12 2008-09-17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环保型道路雨水口
CN101775839A (zh) * 2010-03-16 2010-07-1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雨水渗透-排放一体生态系统
CN202730930U (zh) * 2012-08-30 2013-02-13 北京林业大学 分离式容积型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2831199U (zh) * 2012-10-25 2013-03-27 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悬挂式雨水井过滤装置
CN203256566U (zh) * 2013-05-13 2013-10-30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层雨水排水边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0054A (zh) * 2017-05-12 2017-08-18 四川省润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
CN107023064A (zh) * 2017-05-18 2017-08-08 苏州础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地埋式雨水分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9771B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4247B (zh) 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
CN101467511B (zh) 城市道路绿化带分散式集雨渗灌装置
CN103548601A (zh) 树池、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
CN205348351U (zh)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CN206616423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凹式绿地系统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3233433A (zh) 一种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CN206971366U (zh) 一种结合生物滞留带设置的沉砂井
CN202380558U (zh) 一种防内涝系统
CN106759789B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排水沟结构
CN10529764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用排系统管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39771A (zh) 一种截流型雨水篦子
CN207988098U (zh) 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
CN207987674U (zh) 一种道路路缘石渗透装置以及海绵城市道路
CN203977495U (zh) 用于居民小区道路的花园式抗雨水冲击系统
CN110725382A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地面雨水导流系统及应用方法
CN210049366U (zh) 道路雨水导口预制砼及道路雨水导口预制砼单元体
CN107060054A (zh) 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
CN208884688U (zh) 一种公路退水槽
CN207597195U (zh) 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铺设结构
CN206052851U (zh) 一种适用于开放大平面雨水储存调蓄系统
CN205776651U (zh) 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CN204418357U (zh) 一种马路雨水井防堵塞井盖
CN110725171A (zh) 一种海绵层级式道路绿化的施工方法
CN213173199U (zh) 一种硬化路面水的收集与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