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8351U -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48351U CN205348351U CN201521116275.8U CN201521116275U CN205348351U CN 205348351 U CN205348351 U CN 205348351U CN 201521116275 U CN201521116275 U CN 201521116275U CN 205348351 U CN205348351 U CN 2053483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rainfall runoff
- water quality
- greenery patches
- aquit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40000000218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6807 Fluid reten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72 system develop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包括下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和干式生态滞留塘,下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和下沉绿地均包括植物层、滞水层和砂土渗水层,干式生态滞留塘包括植物层、滞水层和砾石块层,滞水层内分别设有多个溢流井,多个溢流井均通过排水管路连通周边市政雨水管网,多个溢流井内均设有水位监测计,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流量调节阀,水位监测计连接排水流量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绿地渗水、过滤污染物的功能,加大雨水的下渗量,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同时,削减或延缓城市地表径流的产生,可以降低城市发生水涝灾害的风险,达到从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 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雨水是城市水循环和区域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改 善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化水 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水问题就愈发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雨水径流污染严 重,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加大,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雨水径流设施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 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 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兼有水质 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绿地渗水、过滤污染物的功能,加大雨水的下渗 量,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同时,削减或延缓城市地表径流的产生,可以降低城市发生水涝 灾害的风险,达到从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目的。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包括下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下沉 绿地和干式生态滞留塘,所述下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和下沉绿地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 置的植物层、滞水层和砂土渗水层,所述干式生态滞留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物层、 滞水层和砾石块层,所述滞水层内分别设有多个溢流井,所述多个溢流井均通过排水管路 连通周边市政雨水管网,所述多个溢流井内均设有水位监测计,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可调 节流量的排水流量调节阀,所述水位监测计连接排水流量调节阀。
[0006] 所述下渗生态草沟的滞水层深度为180-220mm,下渗生态草沟的砂土渗水层深度 为280-320mm,下渗生态草沟的植物层为草本植物层。
[0007] 所述雨水花园的滞水层深度为180-220mm,雨水花园的砂土渗水层深度为480-520mm,雨水花园的植物层为草本植物层和灌木植物层。
[0008] 所述下沉绿地的滞水层深度为180-220mm,下沉绿地的砂土渗水层深度为280-320mm,下沉绿地的植物层为草本植物层。
[0009] 所述干式生态滞留塘的滞水层深度为280-320mm,干式生态滞留塘的植物层为草 本植物层。
[0010] 所述下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和下沉绿地的砂土渗水层的渗透率均不小于10-4。
[0011] 所述水位监测计通过排水流量控制器连接排水流量调节阀。
[0012]溢流井的开口端盖设有网状盖板。
[0013] 所述网状盖板上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纵截面呈T字型。
[0014] 所述多个溢流井均布设置。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下渗生态草沟、干式生态滞留塘、雨水花园和下沉绿地均设有植物层和滞水层, 充分利用绿地渗水、过滤污染物的功能,对城市场地进行改造,降低不渗透地面比例,布局 生态雨水管理设施-溢流井,溢流井设置在滞水层,将场地内产生的雨水径流自然引导进入 这些溢流井内,实现蓄、滞、净化和下渗,超标径流通过溢流井错峰排入周边市政雨水管网。
[0017] 2)下渗生态草沟、干式生态滞留塘和下沉绿地均设有砂土渗水层,且砂土渗水层 的渗透率均不小于1(T 4,雨水花园设置砾石块层,加大雨水的下渗量,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的同时,削减或延缓城市地表径流的产生,可以降低城市发生水涝灾害的风险。
[0018] 3)设置水位监测计和排水流量调节阀,可以根据不同区域滞留的雨水量,调节溢 流井的排水量,当排水量管路的流量满额时,相对增加滞留雨水量大的区域的排水量,相对 减小滞留雨水量小的区域的排水量,增强径流控制的效果。
[0019] 4)溢流井上设有网状盖板,可以保护溢流井的开口端,便于隐藏设置等,且网状盖 板上设有防尘盖,T字型的防尘盖起阻挡灰尘等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径流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雨水花园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下渗生态草沟,2、雨水花园,3、下沉绿地,4、干式生态滞留塘,5、植物层, 6、滞水层,7、砂土渗水层,8、烁石块层,9、溢流井,10、周边市政雨水管网,11、排水管路,12、 网状盖板,13、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4] 如图1所示,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包括下渗生态草沟1、雨 水花园2、下沉绿地3和干式生态滞留塘4,下渗生态草沟1、雨水花园2和下沉绿地3均包括由 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物层5、滞水层6和砂土渗水层7,干式生态滞留塘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 设置的植物层5、滞水层6和砾石块层8,滞水层6内分别设有多个溢流井9,多个溢流井9均通 过排水管路11连通周边市政雨水管网10,多个溢流井9均布设置,且每个溢流井9内均设有 水位监测计,排水管路11上设有可调节流量的排水流量调节阀,水位监测计通过排水流量 控制器连接排水流量调节阀,当排水量管路的流量满额时,相对增加滞留雨水量大的区域 的排水量,相对减小滞留雨水量小的区域的排水量,增强径流控制的效果。
[0025] 下渗生态草沟1的滞水层6深度为180-220mm,本实施例中为200mm,下渗生态草沟1 的砂土渗水层7深度为280-320mm,本实施例中为300mm,下渗生态草沟1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 物层,并选用根系发达、耐砂质土壤、耐旱且短时耐淹(24-48小时)的草本植物进行植栽。
[0026] 雨水花园2的滞水层6深度为180-220mm,本实施例中为20mm,雨水花园2的砂土渗 水层7深度为480-520mm,本实施例中为500mm,雨水花园2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物层和灌木植 物层,并选用根系发达、耐砂质土壤、耐旱且短时耐淹(24-48小时)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 进行植栽。
[0027] 下沉绿地3的滞水层6深度为180-220mm,本实施例中为200mm,下沉绿地3的砂土渗 水层7深度为280-320mm,本实施例中为300mm,下沉绿地3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物层,并选用 根系发达、耐砂质土壤、耐旱且短时耐淹(24-48小时)的草本植物进行植栽。
[0028] 干式生态滞留塘4的滞水层6深度为280-320mm,本实施例中为300mm,滞留塘底部 为砾石块层8,干式生态滞留塘4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物层,并选用根系发达、耐砂质土壤、耐 旱且短时耐淹(24-48小时)的草本植物进行植栽。
[0029] 下渗生态草沟1、雨水花园2和下沉绿地3的砂土渗水层7的渗透率均不小于10 一4。
[0030] 下渗生态草沟1、雨水花园2和下沉绿地3设计的调蓄容积采用容积法计算确定,如 下公式:
[0031] V=i()H<pF
[0032] 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H--设计降雨量(mm),<}>--综合雨量径流系 数,F-一汇水面积(hm2)。草本植物层和灌木植物层定期去除杂草,维护植栽,及时对过度 生长的植物进行收割并处理利用。
[0033] 雨水花园2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下渗生态草沟1、干式生态滞留塘4和下沉绿地3 的设计原理同雨水花园2,即对原有的场地结构进行改造。
[0034] 在85%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前提下,滞水层6将雨水蓄滞在下渗草沟/下渗绿地/雨 水花园2/干式生态滞留塘4内,并慢慢下渗补给地下水。当径流量超过设施的调蓄容量时, 雨水径流将直接进入滞水层6之上的溢流井9内并排走,溢流井9接周边市政雨水管道,溢流 井9的设计标准按2年一遇设计暴雨标准进行。
[0035] 溢流井9需要定期并及时清除表面沉积物和人为产生的垃圾,以防表面沉积物阻 止雨水入渗降低生态设施的处理能力。因此,在溢流井9的开口端盖设置网状盖板12,如图2 所示,网状盖板12上设有防尘盖13,防尘盖13的纵截面呈T字型,T字型的形状起阻挡灰尘等 的作用,减少溢流井9的开口端出现被阻挡的情况。
[0036] 综上,本实用新型系统开发原位下渗净化技术,对表层土壤中掺加促渗材料以及 土壤基层的改造,增加绿化地面与不透水地面的镶嵌,对排水沟渠和路边沟种植植物或底 部铺设促渗砾石等材料,实现径流量削减和污染物净化,达到从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污染 负荷的目的。
Claims (10)
1.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渗生态草沟(1)、 雨水花园(2)、下沉绿地(3)和干式生态滞留塘(4),所述下渗生态草沟(1)、雨水花园(2)和 下沉绿地(3)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物层(5)、滞水层(6)和砂土渗水层(7),所述干 式生态滞留塘(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物层(5)、滞水层(6)和砾石块层(8),所述滞 水层(6)内分别设有多个溢流井(9),所述多个溢流井(9)均通过排水管路(11)连通周边市 政雨水管网(10),所述多个溢流井(9)内均设有水位监测计,所述排水管路(11)上设有可调 节流量的排水流量调节阀,所述水位监测计连接排水流量调节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渗生态草沟(1)的滞水层(6)深度为180-220mm,下渗生态草沟(1)的砂土渗水层(7)深 度为280-320mm,下渗生态草沟(1)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物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雨水花园(2)的滞水层(6)深度为180-220mm,雨水花园(2)的砂土渗水层(7)深度为480-520mm,雨水花园(2)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物层和灌木植物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沉绿地(3)的滞水层(6)深度为180-220mm,下沉绿地(3)的砂土渗水层(7)深度为280-320mm,下沉绿地(3)的植物层(5)为草本植物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干式生态滞留塘(4)的滞水层(6)深度为280-320mm,干式生态滞留塘(4)的植物层(5)为 草本植物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渗生态草沟(1)、雨水花园(2)和下沉绿地(3)的砂土渗水层(7)的渗透率均不小于10- 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水位监测计通过排水流量控制器连接排水流量调节阀。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溢 流井(9)的开口端盖设有网状盖板(1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网状盖板(12)上设有防尘盖(13),所述防尘盖(13)的纵截面呈Τ字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溢流井(9)均布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6275.8U CN205348351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6275.8U CN205348351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48351U true CN205348351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7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162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8351U (zh) | 2015-12-29 | 2015-12-29 |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4835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8885A (zh) * | 2016-12-01 | 2017-05-10 |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滞留渗透作用的绿化雨水口模块 |
CN106812201A (zh) * | 2017-03-22 | 2017-06-09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智慧城市排涝管理系统 |
CN107893469A (zh) * | 2017-11-13 | 2018-04-10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
CN112627304A (zh) * | 2020-11-27 | 2021-04-09 | 南京大学 | 一种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及方法 |
-
2015
- 2015-12-29 CN CN201521116275.8U patent/CN20534835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8885A (zh) * | 2016-12-01 | 2017-05-10 |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滞留渗透作用的绿化雨水口模块 |
CN106812201A (zh) * | 2017-03-22 | 2017-06-09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智慧城市排涝管理系统 |
CN107893469A (zh) * | 2017-11-13 | 2018-04-10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
CN112627304A (zh) * | 2020-11-27 | 2021-04-09 | 南京大学 | 一种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25549B (zh) |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 | |
CN106284588B (zh) |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 |
CN105089142A (zh) |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 |
CN204959952U (zh) |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 |
CN205348351U (zh) | 一种兼有水质净化功能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 | |
CN103088897A (zh) |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 |
CN105803892A (zh) |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方法 | |
CN103643612A (zh) |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 |
CN107893469A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 |
CN106917522B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 |
CN108951816B (zh) | 生态树池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7062672U (zh)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 |
CN203782519U (zh) | 浅草沟 | |
CN105926408A (zh) | 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 |
CN207553247U (zh) | 下凹绿地雨水利用与收集系统 | |
CN206467746U (zh) | 一种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6052850U (zh) | 一种道路绿化雨水调蓄系统 | |
CN104982249A (zh) | 一种用于马路中间绿化带的雨水花园 | |
CN111919621A (zh) | 基于寒地生境恢复的行道树树池结构及制作方法 | |
CN204741963U (zh) | 一种用于马路中间绿化带的雨水花园 | |
CN208501715U (zh) | 一种雨水花园 | |
CN110042724A (zh) |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 |
CN208379724U (zh) |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雨水花园 | |
CN105484125A (zh) |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 |
CN206571217U (zh)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