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2189A - 热循环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循环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2189A
CN105832189A CN201610463730.4A CN201610463730A CN105832189A CN 105832189 A CN105832189 A CN 105832189A CN 201610463730 A CN201610463730 A CN 201610463730A CN 105832189 A CN105832189 A CN 105832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rest area
insulation device
condensing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637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henyua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heny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henyua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henyua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637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21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2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2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9/00Heat-insulated warming chambers; Cupboards with heating arrangements for warming kitchen utensils
    • A47J39/02Dish-warmers; Devices to keep food h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循环保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保温装置本体、冷凝管及抽风机。所述保温装置本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冷凝区、食物放置区及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包括水槽及设置于所述水槽内的第一加热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设置有放置托盘的隔层。所述冷凝区通过隔板与所述食物放置区隔离开。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朝向所述食物放置区,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口与所述加热区的水槽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冷凝管连接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汽抽入冷凝管内。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装置在蒸煮或者打开时会有水蒸气涌出及保温功率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热循环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保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食物保存的热循环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蒸煮类食品(比如:包子、馒头)在卖时都需要采用保温装置对其进行蒸煮或者保温。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保温装置(比如:蒸笼、保温箱)在蒸煮或者开启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涌出,一方面会使整个保温装置周边都是水蒸气影响周边环境(比如:狭小或者密闭空间中的其它商品),另一方面,水蒸气涌出会造成保温装置内的能量流失浪费热量。如何提供一种防止水蒸气涌出且能有效降低热量损耗的保温装置,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温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水蒸气涌出且能有效降低热量损耗的保温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循环保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保温装置本体、冷凝管及抽风机。所述保温装置本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冷凝区、食物放置区及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包括水槽及设置于所述水槽内的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食物放置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托盘的隔层。所述冷凝区通过隔板与所述食物放置区隔离开。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朝向所述食物放置区,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口经由所述冷凝区与所述加热区的水槽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冷凝管连接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汽抽入冷凝管,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冷却后回流到所述加热区的水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冷凝区的部分呈螺旋状。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所述加热区还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位于所述水槽内的水面上方,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器及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用于检测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及温湿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工作,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工作。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口连接在所述冷凝区,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口连接在所述加热区的水槽。所述冷凝区内装有冷凝水,所述冷凝水通过所述导流管流入到所述水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还包括一检测控制器及一门结构。所述门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温本体对应所述食物放置区的区域。所述检测控制器与所述抽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门结构的开启状态。所述检测开关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门结构被开启时控制所述抽风机工作。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所述食物放置区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区的位置处,所述导流板与水平方向成一倾角设置,所述导流板向下倾斜一端相对于所述隔层伸出。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所述导流板向下倾斜一端相对于所述水槽伸出。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所述加热区还包括:污水回收槽。所述污水回收槽设置在所述水槽的外壁与所述保温装置本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导流板上生成的水掉落入所述污水回收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所述污水回收槽上设置一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排出口穿过所述保温装置本体,所述污水排出口将所述污水回收槽内的污水排出到所述保温装置本体外。
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设置冷凝管及抽风机,当用户需要开启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时,所述抽风机工作,所述抽风机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气抽出,所述水蒸气在所述冷凝管内冷却后回到所述水槽内。一方面可以在蒸煮或者开启时保证无水蒸气涌出,另一方面冷凝后的水蒸气回到所述水槽内,降低因为水蒸气涌出而造成的热量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热循环保温装置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热循环保温装置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
热循环保温装置100;保温装置本体110;冷凝区112;隔板1122;食物放置区114;隔层1142;导流板1144;加热区116;水槽1162;第一加热器1164;第二加热器1166;污水回收槽1168;冷凝管120;抽风机130;导流管140。
具体实施方式
如何提供一种防止水蒸气涌出且能有效降低热量损耗的保温装置,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循环保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保温装置本体、冷凝管及抽风机。所述保温装置本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冷凝区、食物放置区及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包括水槽及设置于所述水槽内的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食物放置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托盘的隔层。所述冷凝区通过隔板与所述食物放置区隔离开。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朝向所述食物放置区,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口经由所述冷凝区与所述加热区的水槽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冷凝管连接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汽抽入冷凝管,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冷却后回流到所述加热区的水槽内。在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设置冷凝管及抽风机,当用户需要开启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时,所述抽风机工作,所述抽风机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气抽出,所述水蒸气在所述冷凝管内冷却后回到所述水槽内。一方面可以在蒸煮或者开启时保证无水蒸气涌出,另一方面冷凝后的水蒸气回到所述水槽内,降低因为水蒸气涌出而造成的热量损耗。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对蒸煮食物进行保温的热循环保温装置100。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100可以包括:保温装置本体110、冷凝管120及抽风机13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可以是一长方体结构,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竖直放置,在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的底部可以设置多个滚轮,方便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100的移动。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内为一空腔,所述空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冷凝区112、食物放置区114及加热区116。其中,所述加热区116可以包括水槽1162及设置于所述水槽1162内的第一加热器1164,所述第一加热器1164用于对所述水槽1162内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槽1162内的水被烧开后所产生的水蒸气会对所述食物放置区114上放置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所述食物放置区114内从上至下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托盘的隔层1142,在所述托盘中可以放置所述蒸煮食物(比如:馒头、包子)。所述冷凝区112通过隔板1122与所述食物放置区114隔离开来使水蒸气无法进入到所述冷凝区112内。
所述冷凝管120的一端口设置在所述隔板1122上且该端口朝向所述食物放置区114,所述冷凝管120的另一端口经由所述冷凝区112与所述加热区116内的水槽1162连接。具体地,所述冷凝管120可以包括弯管部分及直管部分,其中弯管部分设置在所述冷凝区112内,所述直管部分设置在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外。在本具体实施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弯管部分可以设置成螺旋状。设置成螺旋状可以增大水蒸气在所述冷凝管120内进行冷凝的路程,提高水蒸气冷凝效果,以使水蒸气变成液态回流到水槽内。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凝管120上还可以设置所述抽风机130,所述抽风机130用于将所述食物放置区114内的水蒸气抽出,所述冷凝管120内的水蒸气经过所述冷凝区112的冷凝后变成液态水回流到所述加热区116的水槽1162内。所述食物放置区114内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后重新回到所述加热区116的水槽1162内可以减少整个热循环保温装置100的用水量,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请参照图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区116还可以包括第二加热器1166,所述第二加热器1166位于所述水槽1162的水面上方。所述第二加热器1166工作时对所述加热区11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器1164和所述第二加热器1166的外形可以为管状或者板状,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器1164和所述第二加热器1166的外形采用管状。具体地,所述第一加热器1164和所述第二加热器1166可以为管状的电加热器。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热循环保温装置100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器及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用于检测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所述第一加热器1164、第二加热器1166及温湿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1166工作,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1164工作。通过上述方法控制可以保持整个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内维持在一个比较恒温恒湿的环境,以防止所述食物放置区114内因空气中水含量过高而导致的蒸煮食品表面起皮而影响口感及卖相。
请参照图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导流管140。所述导流管140一端口连接在所述冷凝区112,所述导流管140的另一端口连接在所述加热区116的水槽1162。所述冷凝区112内装有冷凝水,所述冷凝水可以通过所述导流管140流入到所述水槽1162内。在所述水槽1162内的水不足时,所述冷凝区112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所述导流管140导入到所述水槽1162。因所述冷凝区112的冷凝水在对冷凝管120内水蒸气进行冷凝时会吸收水蒸气的部分热量,使得冷凝区112的冷凝水具有一定的温度。相对于在所述水槽1162内直接加入冷水的情形,加入所述冷凝区112的冷凝水不需要太大的加热功率即可将所述水槽1162中的水烧开产生水蒸气,相对于直接加入冷水的方式更节省能量。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对应所述食物放置区114的区域设置有一门结构。所述门结构的边缘上设置有能与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很好密封的密封圈,设置密封圈可以防止所述水蒸气从所述门结构与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间的缝隙中渗出,从而导致整个热循环保温装置100内的热量损耗。用户可以通过上述门结构进行食物的取放。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用户需要从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100中取出食物时,可以开启抽风机130进行水蒸气的抽取工作。上述开启所述抽风机130的过程可以是采用手动按下按钮的方式进行控制也可以是采用自动方式进行控制。优选地,采用自动方式控制所述抽风机130工作。
当采用自动方式控制所述抽风机130工作时,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一检测控制器。所述检测控制器与所述抽风机130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抽风机13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检测控制器还用于检测所述门结构的开启状态,当所述门结构开启时,所述检测控制器控制所述抽风机130工作。在用户打开所述门结构时不会出现水蒸气涌出的情况。
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食物放置区114内还可以包括:导流板1144。所述导流板1144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区112的所述食物放置区114的顶部位置处。所述导流板1144与水平方向成一倾角设置,所述导流板1144向下倾斜一端相对于所述隔层1142伸出。在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100内水蒸气从所述加热区116向上运动,水蒸气对食物放置区114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经过食物的水蒸气会携带上食物中的油渍。所述导流板1144可以阻止经过食物的水蒸气向上继续上升进入到冷凝管120内或在所述隔板1122上冷却产生水珠。若不设置导流板1144对经过食物的水蒸气进行阻挡,经过食物的水蒸气将会进入所述冷凝管120并在所述冷凝管120内冷凝成液态水后回到所述水槽1162内,而将所述水槽1162内的水污染。若不设置导流板1144对经过食物的水蒸气进行阻挡,经过食物的水蒸气将会在所述隔板1122上冷却产生水珠。在所述隔板1122产生的水珠会下落在食物上不仅影响卖相(比如:包子表面起皮)还影响食物的口感。所述导流板1144与水平方向成一倾角设置且相对于所述隔层1142伸出,使得经过食物的水蒸气在所述导流板1144上冷却后形成的带有油渍的水珠不会跌落到所述食物放置区114的食物上面。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1144向下倾斜一端还相对于所述水槽1162伸出,具体地,所述导流板1144上冷凝后的水珠从所述导流板1144向下倾斜的一端滴落。所述导流板1144向下倾斜一端相对所述水槽1162伸出,可以防止从所述导流板1144上跌落的水掉入所述水槽1162内,进而将所述水槽1162内的水污染。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区116还可以包括:污水回收槽1168。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具体设置在所述水槽1162的外壁与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的内壁之间。所述导流板1144上生成的水会掉入到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内。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上还可以设置一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排出口穿过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所述污水排出口将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内的污水排出到所述保温装置本体110外。具体地,在本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排出口采用电磁阀对其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在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内还可以设置一检测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内污水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在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污水液位高度超过预设液位高度时控制所述污水排出口打开,所述污水回收槽1168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污水排出口排出。
综上所述,在上述热循环保温装置中设置冷凝管及抽风机,当用户需要开启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时,所述抽风机工作,所述抽风机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气抽出,所述水蒸气在所述冷凝管内冷却后回到所述水槽内。一方面可以在开启所述热循环保温装置时保证无水蒸气涌出,另一方面冷凝后的水蒸气回到所述水槽内,降低因为水蒸气涌出而造成的热量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保温装置本体、冷凝管及抽风机,所述保温装置本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冷凝区、食物放置区及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包括水槽及设置于所述水槽内的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食物放置区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托盘的隔层,所述冷凝区通过隔板与所述食物放置区隔离开,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朝向所述食物放置区,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口经由所述冷凝区与所述加热区的水槽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冷凝管连接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将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水蒸汽抽入冷凝管,以通过所述冷凝管冷却后回流到所述加热区的水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冷凝区的部分呈螺旋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还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位于所述水槽内的水面上方,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器及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用于检测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温度与湿度,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及温湿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器工作,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食物放置区内的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口连接在所述冷凝区,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口连接在所述加热区的水槽,所述冷凝区内装有冷凝水,所述冷凝水通过所述导流管流入到所述水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检测控制器及一门结构,所述门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温本体对应所述食物放置区的区域,所述检测控制器与所述抽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门结构的开启状态,所述检测开关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门结构被开启时控制所述抽风机工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放置区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区的位置处,所述导流板与水平方向成一倾角设置,所述导流板向下倾斜一端相对于所述隔层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向下倾斜一端相对于所述水槽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区还包括:污水回收槽,所述污水回收槽设置在所述水槽的外壁与所述保温装置本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导流板上生成的水掉落入所述污水回收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循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回收槽上设置一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排出口穿过所述保温装置本体,所述污水排出口将所述污水回收槽内的污水排出到所述保温装置本体外。
CN201610463730.4A 2016-06-23 2016-06-23 热循环保温装置 Pending CN1058321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3730.4A CN105832189A (zh) 2016-06-23 2016-06-23 热循环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3730.4A CN105832189A (zh) 2016-06-23 2016-06-23 热循环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2189A true CN105832189A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7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63730.4A Pending CN105832189A (zh) 2016-06-23 2016-06-23 热循环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21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4402A (zh) * 2017-07-14 2017-11-24 陈玉庆 一种自动保护式餐具加热装置
CN108209615A (zh) * 2017-12-23 2018-06-29 戴琪 一种保温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3797A (ja) * 2002-11-25 2004-06-24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食品加熱保温器
CN2820034Y (zh) * 2005-03-31 2006-09-27 赵春平 非电源饭菜保温器
CN202161172U (zh) * 2011-05-16 2012-03-14 东莞市恒盛厨具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燃气蒸箱
CN103948329A (zh) * 2014-05-19 2014-07-30 江南大学 一种便携式加热保温控湿套件
CN205322084U (zh) * 2016-01-20 2016-06-22 北京东方金厨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蒸箱
CN206324682U (zh) * 2016-06-23 2017-07-14 成都市晨元食品有限公司 热循环保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3797A (ja) * 2002-11-25 2004-06-24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食品加熱保温器
CN2820034Y (zh) * 2005-03-31 2006-09-27 赵春平 非电源饭菜保温器
CN202161172U (zh) * 2011-05-16 2012-03-14 东莞市恒盛厨具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燃气蒸箱
CN103948329A (zh) * 2014-05-19 2014-07-30 江南大学 一种便携式加热保温控湿套件
CN205322084U (zh) * 2016-01-20 2016-06-22 北京东方金厨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蒸箱
CN206324682U (zh) * 2016-06-23 2017-07-14 成都市晨元食品有限公司 热循环保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4402A (zh) * 2017-07-14 2017-11-24 陈玉庆 一种自动保护式餐具加热装置
CN107374402B (zh) * 2017-07-14 2019-08-27 陈玉庆 一种自动保护式餐具加热装置
CN108209615A (zh) * 2017-12-23 2018-06-29 戴琪 一种保温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7611A (zh) 一种新型蒸汽炉
CN208876031U (zh) 电饭煲
CN101822489B (zh) 家用蒸箱
CN105902154B (zh) 一种节能蒸柜
CN101869427A (zh) 电蒸锅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56577B (zh) 电饭煲
CN105832189A (zh) 热循环保温装置
CN104337407B (zh) 炖锅
CN111481051A (zh)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CN209437005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的排蒸汽结构
CN206324682U (zh) 热循环保温装置
CN106724811B (zh) 快冷式煮蛋器
CN204187834U (zh) 一种水箱及热泵热水器
CN104138204B (zh) 一种自动分次注水节能燃气热水壶
CN208799088U (zh) 一种带烤功能的家用电器
CN206228210U (zh) 二次加热蒸汽装置、自动补水装置及海鲜蒸柜
CN105004154B (zh) 中控蜡煮干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7821655U (zh) 一种多功能商用蒸箱
CN105919413B (zh) 一种节能蒸具
CN20437288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12853237U (zh) 一种分体式模块化蒸炖锅
CN201691670U (zh) 电蒸锅
CN205885283U (zh) 一种水杯内置式加热腔
CN201719076U (zh) 一种电蒸器水箱结构
CN207084699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1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