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6577B - 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6577B
CN104856577B CN201510325851.8A CN201510325851A CN104856577B CN 104856577 B CN104856577 B CN 104856577B CN 201510325851 A CN201510325851 A CN 201510325851A CN 104856577 B CN104856577 B CN 104856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oker
radiating piece
steam
diversion division
export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5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6577A (zh
Inventor
黎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3258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6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6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6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6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6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主体,其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内锅,设置于电饭煲主体内以使加热机构对其进行加热;水箱组件,设置于电饭煲主体的一侧以储存用于使煮饭动作中内锅产生的蒸汽被冷凝后成的冷却水,水箱组件具有开口;盖体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电饭煲主体上以打开或闭合电饭煲主体,盖体部具有与内锅相连通的导入口和导出口,导出口与开口相连通;散热件,设置于盖体部内并位于导入口与导出口之间,内锅中产生的蒸汽经过散热件被冷凝成的冷却水通过导出口进入水箱组件中。在电饭煲中增设了散热件,冷凝充分且冷凝水经过导出口进入水箱组件。无需预先在水箱里装水,就能冷凝水蒸气。本发明的电饭煲操作简便且冷凝效果好。

Description

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可回收蒸汽的电饭煲,主要是依靠水箱里的水来冷凝水蒸气的。它的不足是:水蒸气通入水中时,噪声很大;开合盖时,由于蒸气突然灌进水箱里,水箱里的水会膨胀溢出;每次煮饭时,都需提前往水箱里装水,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冷凝效果好的电饭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主体,其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内锅,设置于电饭煲主体内以使加热机构对其进行加热;水箱组件,设置于电饭煲主体的一侧以储存用于使煮饭动作中内锅产生的蒸汽被冷凝后成的冷却水,水箱组件具有开口;盖体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电饭煲主体上以打开或闭合电饭煲主体,盖体部具有与内锅相连通的导入口和导出口,导出口与开口相连通;散热件,设置于盖体部内并位于导入口与导出口之间,内锅中产生的蒸汽经过散热件被冷凝成的冷却水通过导出口进入水箱组件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蒸汽导流部,设置于盖体部内并具有相互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导入口相连通,出口与导出口相连通,其中,散热件设置于蒸汽导流部中。
进一步地,蒸汽导流部由导入口的方向朝向导出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冷却水流向开口。
进一步地,散热件的第一面卡设于蒸汽导流部中并位于蒸汽导流部内,与散热件的第一面相对设置的散热件的第二面位于蒸汽导流部的外部并与空气相连通。
进一步地,盖体部上设置有通气孔,散热件的第二面通过通气孔与空气相连通。
进一步地,通气孔位于散热件的第二面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蒸汽导流部包括:导管底壁,导管底壁由导入口的方向朝向导出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导管侧壁,连接于导管底壁的边缘;导管顶壁,连接于导管侧壁的顶端,散热件卡设于导管顶壁上;第一固定座,连接在导管底壁上并开设有入口,第一固定座与导入口相连接;第二固定管,连接在导管底壁上并开设有出口,第二固定座与导出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散热件与导管顶壁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蒸汽导流部还包括:密封件,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与导入口之间以及设置于第二固定座与开口之间。
进一步地,蒸汽导流部还包括:U形导向部,设置于蒸汽导流部中,U形导向部位于入口的上方,且U形导向部的开口朝向散热件以将内锅中产生的蒸汽导向散热件。
进一步地,散热件为散热片,散热片包括:散热板,卡设于蒸汽导流部的外壁上;多个散热隔断,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散热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散热隔断包括:多个第一隔断,沿蒸汽导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相互平行;多个第二隔断,与蒸汽导流部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地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二隔断之间首尾相邻且具有夹角地设置。
进一步地,水箱组件包括:箱体,设置于电饭煲主体的一侧并由透明材料制成;箱盖,盖设于箱体上,开口开设于箱盖上。
应用本发明的电饭煲,在电饭煲中增设了散热件,使得内锅中产生的蒸汽经过散热件被冷凝成冷却水,冷凝充分且冷凝水经过导出口进入水箱组件。无需预先在水箱里装水,就能冷凝水蒸气。本发明的电饭煲操作简便且冷凝效果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饭煲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导流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导流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饭煲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导流部的实施例的第一局部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蒸汽导流部的实施例的第二局部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电饭煲主体;
20、内锅;
30、水箱组件;
31、开口;32、箱体;33、箱盖;
40、盖体部;
41、导入口;42、导出口;43、通气孔;
50、散热件;
51、散热板;52、多个散热隔断;53、第一隔断;54、第二隔断;
60、蒸汽导流部;
61、入口;62、出口;63、导管底壁;64、导管侧壁;65、导管顶壁;
66、第一固定座;67、第二固定管;68、密封件;69、U形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饭煲。电饭煲包括电饭煲主体10、内锅20、水箱组件30、盖体部40和散热件50。
具体地,电饭煲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内锅20设置于电饭煲主体10内以使加热机构对其进行加热。水箱组件30设置于电饭煲主体10的一侧以储存用于使煮饭动作中内锅20产生的蒸汽被冷凝后成的冷却水,而且水箱组件30具有开口31,冷却水经过开口31进入水箱组件30。盖体部40可转动地设置于电饭煲主体10上以打开或闭合电饭煲主体10,盖体部40具有导入口41和导出口42,且导入口41和导出口42与内锅20相连通,同时,导出口42与开口31相连通。散热件50设置于盖体部40内并位于导入口41与导出口42之间,内锅20中产生的水蒸汽从导入口41进入,水蒸气经过散热件50被冷凝成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导出口42进入开口31后进入水箱组件30中。
在电饭煲中增设了散热件50,使得内锅20中产生的水蒸汽经过散热件50被冷凝成冷却水,冷凝过程很充分且冷却水经过导出口42进入水箱组件30中。无需预先在水箱里装水,就能冷凝内锅20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散热件来冷凝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后才进入水箱组件30,不会产生噪声。开合盖体部40时,不会导致水箱组件30里的水膨胀溢出。煮饭时无需预先往水箱组件30里装水,操作方便。电饭煲把蒸气回收到水箱里,无需设置蒸气阀,煮饭时,不会有米汤从蒸汽阀处溢到煲体外。本发明的电饭煲操作简便且冷凝效果好。
如图2和图3所示,电饭煲还包括蒸汽导流部60。蒸汽导流部60设置于盖体部40内并具有相互连通的入口61和出口62,入口61与导入口41相连通,出口62与导出口42相连通。其中,散热件50设置于蒸汽导流部60中。蒸汽导流部60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设置于盖体部40中,对其更换和维修均较为方便,且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较高。
进一步地,蒸汽导流部60由导入口41的方向朝向导出口42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冷却水流向开口31。蒸汽导流部60朝向水箱组件30一侧倾斜,即靠近水箱组件30一侧的蒸汽导流部60的一端要低于远离水箱组件30一侧的蒸汽导流部60的另一端。为了便于冷却水顺利流进水箱组件30,而不回流进内锅20中,将蒸汽导流部60倾斜设置,液体状的冷却水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一端。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为了便于散热,便于冷热交换,带走散热件50上的热量,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散热件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散热件50的第一面卡设于蒸汽导流部60中并位于蒸汽导流部60内,散热件50的第二面位于蒸汽导流部60的外部并与空气相连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盖体部40上设置有通气孔43,散热件50的第二面通过通气孔43与空气相连通。通气孔43直接开设在与外部空气相接触的盖体部40上,通气孔43是个通孔,使得外部空气进入盖体部40中直接与散热件50的第二面接触进行冷热的交换。盖体部40上开有通气孔43,外界的大气从通气孔43里流动进出,带走散热件50上的热量。
优选地,如图4所示,将通气孔43位于散热件50的第二面的正上方。外部空气进入盖体部40后第一时间就与散热件50的第二面相接触,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更充分。
具体地,如图3所示,蒸汽导流部60包括导管底壁63、导管侧壁64、导管顶壁65、第一固定座66和第二固定管67。其中,导管底壁63由导入口41的方向朝向导出口42的方向倾斜设置,冷却水在导管底壁63上从高处端流向低处端,流出出口62,流进开口31即流进水箱组件30中。导管底壁63朝向水箱组件30一侧倾斜,即靠近水箱组件30一侧的导管底壁63的一端要低于远离水箱组件30一侧的导管底壁63的另一端。导管侧壁64连接于导管底壁63的边缘,导管顶壁65连接于导管侧壁64的顶端,导管底壁63、导管侧壁64和导管顶壁65共同形成腔体。散热件50卡设于导管顶壁65上,散热件50的第一面朝向腔体内,散热件50的第二面朝向导管顶壁65的外侧并与外部空气相连通,即散热件50的第二面不位于腔体内。第一固定座66连接在导管底壁63上,第一固定座66开设有入口61,入口61与腔体相连通,第一固定座66的入口61与导入口41相连接。第二固定管67连接在导管底壁63上,第二固定管67开设有出口62,出口62与腔体相连通,第二固定管67的出口62与导出口42相连接。
进一步地,散热件50与导管顶壁65一体成型。结构简单且稳定,易于实现。优选地,散热件50由铝或其他散热材料制成,散热件50作为模具镶件,和导管顶壁65一体成型。
如图3和图6所示,蒸汽导流部60还包括密封件68,设置于第一固定座66与导入口41之间以及设置于第二固定管67与开口31之间。
为了实现更好的冷凝效果,蒸汽导流部60还包括U形导向部69,U形导向部69设置于蒸汽导流部60中,具体地,U形导向部69设置于导管顶壁65上。U形导向部69位于入口61的上方,且U形导向部69的开口朝向散热件50以将内锅20中产生的蒸汽导向散热件5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散热件50为散热片,用于冷凝水蒸气。本发明的电饭煲可通过散热片来冷凝回收水蒸气,无需预先在水箱里装水。散热片包括散热板51和多个散热隔断52。散热板51卡设于蒸汽导流部60的外壁上,例如散热板51可以卡设于导管顶壁65上。多个散热隔断52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散热板51相连接。
散热片上的散热条即多个散热隔断52成迷宫状排布,便于充分冷却水蒸气。散热片在蒸汽导流部60里形成狭长、曲折的蒸气通道,增加了蒸气的流动阻力,提高了内锅的气压,实现微压煮饭。蒸气在电饭煲体内回收,饭香不会外溢到煲体外,煮出的饭闻起来更香。
优选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其中,多个散热隔断52包括多个第一隔断53和多个第二隔断54。多个第一隔断53沿蒸汽导流部6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相互平行,多个第二隔断54与蒸汽导流部60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地设置。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第二隔断54之间首尾相邻且具有夹角地设置。多个散热隔断52形成狭长、曲折的蒸气通道,增加了蒸气的流动阻力,便于充分冷却水蒸气。
如图1所示,水箱组件30包括箱体32和箱盖33。箱体32设置于电饭煲主体10的一侧,为了便于观察箱体32内的冷却水的水位防止其溢出。箱体32由透明材料制成。箱盖33盖设于箱体32上,且开口31开设于箱盖33上。
利用本发明的电饭煲煮饭时,内锅20里的米饭产生蒸气,蒸气从第一固定座66处的入口61进入蒸汽导流部60里,蒸气流经蒸汽导流部60里的散热片时,冷凝成水,水滴落在导管底壁63上,导管底壁63是向水箱组件30的一侧倾斜的,水滴到导管底壁63上后,会顺着导管底壁63流到水箱组件30的箱体32里。水箱组件30由水箱盖即箱盖33和透明箱体即箱体32制成。
散热片上的散热条即多个散热隔断52呈迷宫状排布,便于充分冷却水蒸气。散热片的一面在蒸汽导流部60里面,散热片的另一面在蒸汽导流部60的外面,以便把散热片吸收的热量散发到外界。处于散热片正上方的盖体部40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43,蒸气流经散热片时,散热片的温度会升高,外界的空气从气孔里流动进出,把散热片的热量带走。
导管顶壁65上设置有U形导向部69,U形导向部69可以为导流筋,导流筋把内锅20里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散热片处。
散热片在蒸汽导流部60里形成狭长、曲折的蒸气通道,增加了蒸气的流动阻力,提高了内锅20里的气压,实现微压煮饭。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散热片来冷凝水蒸气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后才进入水箱,不会产生噪声。开合盖时,不会导致水箱里的水膨胀溢出。煮饭时无需预先往水箱里装水,操作方便。电饭煲把蒸气回收到水箱里,无需设置蒸气阀,煮饭时,不会有米汤从蒸汽阀处溢到煲体外。散热片在蒸汽导流部里形成狭长、曲折的蒸气通道,增加了空气的流动阻力,提高了内锅里的气压,实现微压煮饭。蒸气在电饭煲体内回收,饭香不会外溢到煲体外,煮出的饭闻起来更香。本发明的电饭煲操作简便且冷凝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饭煲主体(10),其内设置有加热机构;
内锅(20),设置于所述电饭煲主体(10)内以使所述加热机构对其进行加热;
水箱组件(30),设置于所述电饭煲主体(10)的一侧以储存用于使煮饭动作中所述内锅(20)产生的蒸汽被冷凝后成的冷却水,所述水箱组件(30)具有开口(31);
盖体部(4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饭煲主体(10)上以打开或闭合所述电饭煲主体(10),所述盖体部(40)具有与所述内锅(20)相连通的导入口(41)和导出口(42),所述导出口(42)与所述开口(31)相连通;
散热件(50),设置于所述盖体部(40)内并位于所述导入口(41)与所述导出口(42)之间,所述内锅(20)中产生的蒸汽经过所述散热件(50)被冷凝成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导出口(42)进入所述水箱组件(30)中;
蒸汽导流部(60),设置于所述盖体部(40)内并具有相互连通的入口(61)和出口(62),所述入口(61)与所述导入口(41)相连通,所述出口(62)与所述导出口(42)相连通,其中,所述散热件(50)设置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中;
所述散热件(50)的第一面卡设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中并位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内,与所述散热件(50)的第一面相对设置的所述散热件(50)的第二面位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的外部并与空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由所述导入口(41)的方向朝向所述导出口(42)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冷却水流向所述开口(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40)上设置有通气孔(43),所述散热件(50)的第二面通过所述通气孔(43)与空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43)位于所述散热件(50)的第二面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包括:
导管底壁(63),所述导管底壁(63)由所述导入口(41)的方向朝向所述导出口(42)的方向倾斜设置;
导管侧壁(64),连接于所述导管底壁(63)的边缘;
导管顶壁(65),连接于所述导管侧壁(64)的顶端,所述散热件(50)卡设于所述导管顶壁(65)上;
第一固定座(66),连接在所述导管底壁(63)上并开设有所述入口(61),所述第一固定座(66)与所述导入口(41)相连接;
第二固定管(67),连接在所述导管底壁(63)上并开设有所述出口(62),所述第二固定座(67)与所述导出口(4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50)与所述导管顶壁(65)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还包括:
密封件(68),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66)与所述导入口(41)之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67)与所述开口(3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还包括:
U形导向部(69),设置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中,所述U形导向部(69)位于所述入口(61)的上方,且所述U形导向部(69)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件(50)以将所述内锅(20)中产生的蒸汽导向所述散热件(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50)为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
散热板(51),卡设于所述蒸汽导流部(60)的外壁上;
多个散热隔断(52),相互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散热板(51)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隔断(52)包括:
多个第一隔断(53),沿所述蒸汽导流部(6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相互平行;
多个第二隔断(54),与所述蒸汽导流部(60)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隔断(54)之间首尾相邻且具有夹角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30)包括:
箱体(32),设置于所述电饭煲主体(10)的一侧并由透明材料制成;
箱盖(33),盖设于所述箱体(32)上,所述开口(31)开设于所述箱盖(33)上。
CN201510325851.8A 2015-06-12 2015-06-12 电饭煲 Active CN104856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5851.8A CN104856577B (zh) 2015-06-12 2015-06-12 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5851.8A CN104856577B (zh) 2015-06-12 2015-06-12 电饭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6577A CN104856577A (zh) 2015-08-26
CN104856577B true CN104856577B (zh) 2018-04-13

Family

ID=53903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5851.8A Active CN104856577B (zh) 2015-06-12 2015-06-12 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6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159B (zh) * 2015-07-28 2020-11-2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
CN105078268B (zh) * 2015-09-10 2017-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口密封圈及其安装结构
CN110236386B (zh) * 2018-03-07 2021-10-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8420297B (zh) * 2018-04-11 2024-05-07 珠海双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炊具的扰流器
CN110448145B (zh) * 2019-07-03 2022-05-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烹饪器具
CN112471725A (zh) * 2020-11-09 2021-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饭盒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797A (zh) * 2007-07-03 2009-0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饭煲
CN102186383A (zh) * 2008-10-15 2011-09-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饭煲
CN203789732U (zh) * 2014-03-04 2014-08-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上盖和电饭煲
CN204683307U (zh) * 2015-06-12 2015-10-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9977B2 (ja) * 2012-02-03 2016-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ンク容器を備えた炊飯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797A (zh) * 2007-07-03 2009-0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饭煲
CN102186383A (zh) * 2008-10-15 2011-09-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饭煲
CN203789732U (zh) * 2014-03-04 2014-08-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上盖和电饭煲
CN204683307U (zh) * 2015-06-12 2015-10-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6577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6577B (zh) 电饭煲
CN104068741B (zh) 一种电饭煲煲盖及电饭煲
CN203789732U (zh) 电饭煲上盖和电饭煲
JP2001507249A (ja) 加熱調理用蒸気凝縮装置及びそのような装置を備えた加熱調理用器具
CN104126097A (zh) 带有可加热的水盘的蒸煮烤炉
CN103919447B (zh) 烹饪锅具
CN205514100U (zh) 一种低温蒸汽防溢电饭煲
CN209846349U (zh) 一种电热饭盒
CN110367807A (zh) 一种蒸汽冷凝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0383613U (zh) 一种新型蒸箱
CN208436603U (zh) 冷凝回收装置及蒸汽炉
CN204683307U (zh) 电饭煲
CN108325333A (zh) 冷凝回收装置及蒸汽炉
CN109549487A (zh) 用于饮水装置的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装置
CN107951398A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211022283U (zh) 一种蒸汽烤箱
CN114403686A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208425942U (zh) 蒸汽阀、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JP5961946B2 (ja) 電気ポット
JP5862054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JP5962783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CN217274273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5838379U (zh)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N110236386A (zh) 蒸汽阀、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JP2015062757A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