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3613U - 一种新型蒸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蒸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3613U
CN210383613U CN201920298262.9U CN201920298262U CN210383613U CN 210383613 U CN210383613 U CN 210383613U CN 201920298262 U CN201920298262 U CN 201920298262U CN 210383613 U CN210383613 U CN 210383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ing
air
casing
box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82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亚辉
肖辉
余科帆
郑伟
付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82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3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3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3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蒸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内胆,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冷凝回流结构,该冷凝回流结构包括具有蒸汽入口的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并能冷却壳体中的水蒸气的冷却循环水管,上述蒸汽入口与内胆的排气口流体连通,壳体中的冷凝水能依次通过蒸汽入口和排气口回流至内胆中,而内胆的底部设置有能蒸发该冷凝水的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水蒸气能与冷却循环水管中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而冷凝,从而减少水蒸气的外排,且冷凝水能通过蒸汽入口和排气口回流至内胆中,并且回流至内胆中的冷凝水能通过加热装置再蒸发利用,从而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再利用,有效延长水箱中的水的持续烹饪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蒸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水蒸气进行冷凝再利用的新型蒸箱。
背景技术
蒸箱是一种利用动态蒸汽平衡技术的烹饪设备,由于蒸箱在烹饪过程中能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追捧。现有的蒸箱中,蒸汽发生器产生大量蒸汽通入内胆中,蒸汽在内胆中加热食物后通过内胆的排汽接头经蒸箱导风系统排出,从而保持压力动态平衡。如申请号为CN201710631508.5(申请公布号为CN10806579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446897.4(申请公布号为CN107997566A)的中国发明专利等公开的蒸箱结构。采用上述方式外排水蒸气存在以下问题:(1)外排的水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会出现水雾状,影响厨房环境;(2)外排的水蒸气温度高,排气口处有烫伤用户的风险;(3)大量水蒸气外排后,蒸箱中的水箱中的水的持续时间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减少蒸汽外排并能进行再利用的蒸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蒸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冷凝回流结构,该冷凝回流结构包括具有蒸汽入口的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并能冷却壳体中的水蒸气的冷却循环水管,上述蒸汽入口与内胆的排气口流体连通,壳体中的冷凝水能依次通过蒸汽入口和排气口回流至内胆中,而内胆的底部设置有能蒸发该冷凝水的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中于上述内胆的上方具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设置有导风系统,该导风系统包括风机和由罩设在安装板上的导风罩围成的导风通道,该导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述风机设置在该进风口上,上述冷凝回流结构设置在导风罩的顶面上,上述壳体上开设有导气口,该导气口与上述导风通道相通。壳体中未被冷凝的少量水蒸汽能通过该导气口进入上述导风通道中,在导风通道中进行二次冷凝,从而进一步减少外排的蒸汽量。
为避免壳体中的冷凝水流入导风通道中,所述壳体的底壁与上述导风罩共用,上述导气口开设在该底壁上,且该导气口的口沿向上延伸而形成容置于上述壳体中的导气柱。
为使壳体中未被冷凝的水蒸气能更好地排入导风通道中,所述导气柱为三根,各导气柱的高度均为壳体高度的60%~85%。
为使壳体中的冷凝水能更好地回流至内胆中,所述壳体的底壁从后至前朝下倾斜,所述蒸汽入口位于壳体的较低端。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壁相对于导风罩的顶壁向下沉,从而能对导风通道中的冷空形成一定的阻挡,降低其流动速度,进而能使冷风更好地冷凝通过导气口外排的剩余水蒸气。
为使冷却循环水管能更好地冷凝壳体中的水蒸气,所述壳体的外形呈盒体状,上述冷却循环水管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弯曲延伸。
进一步,所述壳体中填充有可供气体和液体流通的软性金属物(例如:网状不锈钢材料等),上述冷却循环水管埋设在该软性金属物中。通过在壳体中填充软性金属物可证据水蒸气与冷却空气的接触表面,进而增强冷凝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为盐水。从而能更好地提升冷凝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系统还包括呈蜗壳状的安装罩,该安装罩与上述导风罩左右并列设置,安装罩的出风端口的外侧壁沿其出风方向延伸后与导风罩的对应侧壁连接为一体,安装罩的顶壁上开设有进风端口,上述风机为离心风机,且该离心风机的扇叶部分位于该进风端口中,而离心风机的电机部分安装于进风端口上方。从而能使风机的出风更好地导入导风通道中,且风机的电机部分安装在进风端口上方,方便风机的拆装。
为使导风通道中的气流能更加均匀的外排,所述导风罩的底部固定有导流片,该导流片的外形呈长条状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气柱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导流片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以及第三导流片,所述第一导流片位于上述导气柱的一侧,且该第一导流片的后端与安装罩的出风端口相对并与该出风端口的外侧壁固定,前端与导风罩的对应侧壁的前端固定,第二导流片的后端位于三个导气柱之间,前端位于导风罩的前侧,且第一导流片与第二导流片相对设置,两者均由后向前朝外倾斜延伸,第三导流片位于第一导流片与第二导流片之间,该第三导流片呈弧状延伸,且其凸部朝向第一导流片,第三导流片的后端与第二导流片的前端相对,前端与导风罩的前端固定。
进一步,所述蒸汽入口与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由于内胆的排气和冷凝水的回流均通过该排气管,因此排气管的管径大小设计十分重要,管径太小会导致向上运动的水蒸汽吹向下运动的冷凝水而容易出现啸叫声音,优选地,该排气管的管径大于20mm,这样冷凝水会沿着排气管的下半部分运动,水蒸气会沿着排气管的上半部分运动,有效的解决了啸叫声音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冷凝回流结构中的冷却循环水管中流动有冷却水,因此当壳体中通入水蒸气时,水蒸气能与冷却循环水管中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而冷凝,从而减少水蒸气的外排,且冷凝水能通过蒸汽入口和排气口回流至内胆中,并且回流至内胆中的冷凝水能通过加热装置再蒸发利用,从而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再利用,有效延长水箱中的水的持续烹饪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蒸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蒸箱,包括箱体10,该箱体10中设置有内胆1和冷凝回流结构2。上述冷凝回流结构2包括具有蒸汽入口6的壳体20,该壳体20中设置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并能冷却壳体20中的水蒸气的冷却循环水管7,这样进入壳体20的水蒸汽能通过冷却循环水管7中的冷却水冷凝而形成冷凝水。内胆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未示出),该排气口与上述蒸汽入口6流体连通:当排气口与蒸汽入口6相邻设置时,排气口与蒸汽入口6可以直接连通(未示出);当排气口与蒸汽入口6的距离较远时,排气口与蒸汽入口6可通过管路连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排气口与蒸汽入口6通过排气管13连通。由于内胆1的排气和冷凝水的回流均通过该排气管13,因此排气管13的管径大小设计十分重要,管径太小会导致向上运动的水蒸气吹向下运动的冷凝水而容易出现啸叫声音,优选地,该排气管13的管径大于20mm,这样冷凝水会沿着排气管13的下半部分运动,水蒸气会沿着排气管13的上半部分运动,有效的解决了啸叫声音问题。
进一步,内胆1的底部设置有能蒸发该冷凝水的加热装置,这样回流至内胆1中的冷凝水能通过加热装置再蒸发利用,从而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再利用,有效延长水箱中的水的持续烹饪时间。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装置为嵌装在内胆1底壁上的加热盘12,且该加热盘12位于内胆1底壁的中心处,而内胆1的内底面由四周向中心处向下凹陷,从而有利于引导流回内胆1的冷凝水汇聚于加热盘12进行蒸发再利用。
上述箱体10中于上述内胆1的上方具有安装板11,该安装板11上设置有导风系统3,该导风系统3包括风机31和由罩设在安装板11上的导风罩320围成的导风通道32,该导风通道32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述风机31设置在该进风口上,上述冷凝回流结构2设置在导风罩320的顶面上,上述壳体20上开设有导气口5,该导气口5与上述导风通道32相通。这样壳体20中未被冷凝的少量水蒸气能通过该导气口5进入上述导风通道32中,在导风通道32中进行二次冷凝,从而进一步减少外排的蒸汽量。为避免壳体20中的冷凝水流入导风通道32中,所述壳体20的底壁201与上述导风罩320 共用,上述导气口5开设在该底壁201上,且该导气口5的口沿向上延伸而形成容置于上述壳体20中的导气柱5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导气柱50为三根并呈三角形排列,各导气柱50的高度均为壳体20高度的60%~85%,从而能使壳体20中未被冷凝的水蒸汽能更好地排入导风通道32中。
此外,上述导风系统3还包括呈蜗壳状的安装罩4,该安装罩4与上述导风罩320 左右并列设置,安装罩4的出风端口42的外侧壁沿其出风方向延伸后与导风罩320的对应侧壁连接为一体,安装罩4的顶壁上开设有进风端口41,上述风机31为离心风机,且该离心风机的扇叶部分位于该进风端口41中,而离心风机的电机部分安装于进风端口41上方。从而能使风机31的出风更好地导入导风通道32中,且风机31的电机部分安装在进风端口41上方,方便风机31的拆装。
进一步,为使导风通道32中的气流能更加均匀的外排,本实施例中,导风罩320 的底部固定有导流片,该导流片的外形呈长条状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具体地,导流片为三片,分别为第一导流片81、第二导流片82以及第三导流片83,所述第一导流片81 位于上述导气柱50的一侧,且该第一导流片81的后端与安装罩4的出风端口42相对并与该出风端口42的外侧壁固定,前端与导风罩320的对应侧壁的前端固定,第二导流片82的后端位于三个导气柱50之间,前端位于导风罩320的前侧,且第一导流片81 与第二导流片82相对设置,两者均由后向前朝外倾斜延伸,第三导流片83位于第一导流片81与第二导流片82之间,该第三导流片83呈弧状延伸,且其凸部朝向第一导流片81,第三导流片83的后端与第二导流片82的前端相对,前端与导风罩320的前端固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壳体20的底壁201从后至前朝下倾斜,而蒸汽入口6位于壳体 20的最低端,从而能使壳体20中的冷凝水能更好地回流至内胆1中。进一步,壳体20 的底壁201相对于导风罩320的顶壁向下沉,从而能对导风通道32中的冷空形成一定的阻挡,降低其流动速度,进而能使冷风更好地冷凝通过导气口5外排的剩余水蒸气。
为使冷却循环水管7能更好地冷凝壳体20中的水蒸气,所述壳体20的外形呈盒体状,上述冷却循环水管7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弯曲延伸。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冷却水为盐水,更加优选的,该盐水的浓度为20%,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冷凝效果。此外,壳体20中填充有可供气体和液体流通的软性金属物9(例如:网状不锈钢材料等),上述冷却循环水管7埋设在该软性金属物9中。通过在壳体20中填充软性金属物9可证据水蒸气与冷却空气的接触表面,进而增强冷凝效果。

Claims (13)

1.一种新型蒸箱,包括箱体(10)和设置在箱体(10)中的内胆(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中还设置有冷凝回流结构(2),该冷凝回流结构(2)包括具有蒸汽入口(6)的壳体(20),该壳体(20)中设置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并能冷却壳体(20)中的水蒸气的冷却循环水管(7),上述蒸汽入口(6)与内胆(1)的排气口流体连通,壳体(20)中的冷凝水能依次通过蒸汽入口(6)和排气口回流至内胆(1)中,而内胆(1)的底部设置有能蒸发该冷凝水的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中于上述内胆(1)的上方具有安装板(11),该安装板(11)上设置有导风系统(3),该导风系统(3)包括风机(31)和由罩设在安装板(11)上的导风罩(320)围成的导风通道(32),该导风通道(32)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述风机(31)设置在该进风口上,上述冷凝回流结构(2)设置在导风罩(320)的顶面上,上述壳体(20)上开设有导气口(5),该导气口(5)与上述导风通道(32)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底壁(201)与上述导风罩(320)共用,上述导气口(5)开设在该底壁(201)上,且该导气口(5)的口沿向上延伸而形成容置于上述壳体(20)中的导气柱(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柱(50)为三根,各导气柱(50)的高度均为壳体(20)高度的60%~85%。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底壁(201)从后至前朝下倾斜,所述蒸汽入口(6)位于壳体(20)的较低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底壁(201)相对于导风罩(320)的顶壁向下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外形呈盒体状,上述冷却循环水管(7)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弯曲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中填充有可供气体和液体流通的软性金属物(9),上述冷却循环水管(7)埋设在该软性金属物(9)中。
9.如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为盐水。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系统(3)还包括呈蜗壳状的安装罩(4),该安装罩(4)与上述导风罩(320)左右并列设置,安装罩(4)的出风端口(42)的外侧壁沿其出风方向延伸后与导风罩(320)的对应侧壁连接为一体,安装罩(4)的顶壁上开设有进风端口(41),上述风机(31)为离心风机,且该离心风机的扇叶部分位于该进风端口(41)中,而离心风机的电机部分安装于进风端口(41)上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320)的底部固定有导流片,该导流片的外形呈长条状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柱(50)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导流片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导流片(81)、第二导流片(82)以及第三导流片(83),所述第一导流片(81)位于上述导气柱(50)的一侧,且该第一导流片(81)的后端与安装罩(4)的出风端口(42)相对并与该出风端口(42)的外侧壁固定,前端与导风罩(320)的对应侧壁的前端固定,第二导流片(82)的后端位于三个导气柱(50)之间,前端位于导风罩(320)的前侧,且第一导流片(81)与第二导流片(82)相对设置,两者均由后向前朝外倾斜延伸,第三导流片(83)位于第一导流片(81)与第二导流片(82)之间,该第三导流片(83)呈弧状延伸,且其凸部朝向第一导流片(81),第三导流片(83)的后端与第二导流片(82)的前端相对,前端与导风罩(320)的前端固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6)与排气口通过排气管(13)连通,且该排气管(13)的管径大于20mm。
CN201920298262.9U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蒸箱 Active CN210383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8262.9U CN210383613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蒸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8262.9U CN210383613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蒸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3613U true CN210383613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3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8262.9U Active CN210383613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型蒸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36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2472A (zh) * 2020-06-09 2020-10-16 佛山市汇景厨具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节能蒸炉
CN112205859A (zh) * 2020-10-15 2021-01-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及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354200A (zh) * 2020-11-10 2021-02-12 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检测用蒸发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2472A (zh) * 2020-06-09 2020-10-16 佛山市汇景厨具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节能蒸炉
CN112205859A (zh) * 2020-10-15 2021-01-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及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354200A (zh) * 2020-11-10 2021-02-12 安徽新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检测用蒸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3613U (zh) 一种新型蒸箱
CN107997566B (zh) 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冷凝回收结构
CN111853876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30348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款电蒸箱或蒸烤箱的零排放蒸汽冷凝回收装置
CN207444812U (zh) 一种带有排风罩的蒸汽烤箱
CN208436603U (zh) 冷凝回收装置及蒸汽炉
CN108325333B (zh) 冷凝回收装置及蒸汽炉
CN111820730A (zh) 用于烹饪设备的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111853874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4317743U (zh) 一种厨房用烹饪设备
CN110367812A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烹饪器具
CN205175169U (zh) 一种高温节能闭式冷却塔
CN210227861U (zh) 一种电烤箱风道系统
CN215838379U (zh)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N207688201U (zh) 双进风火锅油烟净化装置
CN213273420U (zh) 一种钢管制坯设备配套冷却用水套箱体
CN111765444A (zh) 一种自循环式的蒸汽加热设备
CN208909719U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烹饪器具
CN216822934U (zh) 一种减少蒸汽排放的冷凝结构及蒸汽烹饪电器
CN216776761U (zh) 一种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CN216790144U (zh) 一种可进行分级出气的蒸汽发生器
CN216060228U (zh) 一种蒸制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蒸箱
CN218942964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111853873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WO2022166150A1 (zh) 一种蒸汽式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