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7907B -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7907B
CN105827907B CN201510984583.0A CN201510984583A CN105827907B CN 105827907 B CN105827907 B CN 105827907B CN 201510984583 A CN201510984583 A CN 201510984583A CN 105827907 B CN105827907 B CN 105827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ure
detection
shooting
un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4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7907A (zh
Inventor
下野勉
远藤将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2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4Aligning, centring, orienta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image
    • G06V10/242Aligning, centring, orienta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image by image rotation, e.g. by 90 deg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2Image acquisition us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stru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变更了装置姿势的情况下,不浪费时间地将检测被摄体的检测区域设定在良好的位置。拍摄装置(100)具备:拍摄单元(拍摄部(3));姿势检测单元(姿势检测部(4)),其检测拍摄装置(100)的姿势;被摄体检测单元(检测部(5b)),其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检测被摄体;以及位置变更单元(位置变更部(5c)),其根据由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本申请主张以2015年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2015-013862为基础的优先权,在本申请中引用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设置于数码相机等拍摄装置的功能,例如日本特开2005-333420号公报那样已知的有:在拍摄画面内的指定区域(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的动作来自动地关闭快门的自动拍摄功能(以下,称为动作快门)。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例如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使在将拍摄装置的姿势从水平状态变更为垂直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拍摄画面内的指定区域的位置被固定,因此也存在无法在用户所期望的位置检测被摄体的动作。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能够任意地设定指定区域的位置这一点,但是始终要在用户所期望的位置检测被摄体的动作的情况下,在每次变更拍摄装置的姿势时需要重新设定指定区域的位置而变得麻烦。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变更装置姿势的情况下,不费时间地将检测被摄体的检测区域设定于良好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一种检测被摄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具备:拍摄单元;姿势检测单元,其检测该检测装置的姿势;被摄体检测单元,其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以及位置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一种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处理:检测具备拍摄单元的本装置的姿势;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以及根据所检测出的该本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在此,设为拍摄图像包含4:3、16:9、1:1那样不同纵横比的图像。
以下,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使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征变得更加明确,但是应该理解附图的目的仅是说明本发明,而并不限定本发明。
附图说明
如果根据以下的附图考虑以下的详细记述,则能够得到本申请的更深的理解。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A和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拍摄装置的立体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存储在图1的拍摄装置的存储部中的设定信息的内容的图,图3B是用于说明坐标变更信息的内容的图,图3C是用于说明坐标校正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拍摄装置的动作快门模式处理涉及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A~图5D是用于说明检测区域的位置的变更例的图,图5E和图5F是用于说明检测区域的位置的校正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方式。但是,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另外,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拍摄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使拍摄装置100的显示面板9a旋转了180°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具备中央控制部1、存储器2、拍摄部3、姿势检测部4、拍摄控制部5、图像数据生成部6、存储部7、图像记录部8、显示部9以及操作输入部10。
另外,中央控制部1、存储器2、拍摄部3、姿势检测部4、拍摄控制部5、图像数据生成部6、存储部7、图像记录部8以及显示部9经由总线11相连接。
另外,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拍摄装置100中,显示部9的显示面板9a(后述)经由预定旋转机构(例如,铰链机构等)被安装在具备拍摄部3(尤其是,透镜部3a;后述)的装置主体部100A上。具体地说,显示面板9a以绕与光轴Z方向大致正交的一个轴(例如,水平方向的轴等)自由旋转180°地被轴支撑在装置主体部100A上。也就是说,通过使显示面板9a对装置主体部100A相对地旋转大致180°能够配置成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与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大致相等,即与透镜部3a的曝光面同样地使显示面板9a面向被摄体侧(参照图2B)。并且,在将显示面板9a设为与透镜部3a的曝光面相同侧的状态下,用户能够一边确认显示面板9a所显示的包括用户自身的图像,一边进行所谓的自拍。
此外,显示面板9a例如也可以以绕与光轴Z方向大致正交的垂直方向的轴大致自由旋转180°地被轴支撑在装置主体部100A上,在该情况下,在将显示面板9a设为与透镜部3a的曝光面相同侧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所谓的自拍。
中央控制部1控制拍摄装置100的各部。具体地说,虽省略了图示,但是中央控制部1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按照拍摄装置100用各种处理程序(省略图示)进行各种控制动作。
存储器2例如由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暂存由中央控制部1、拍摄控制部5等各部进行处理的数据等。
拍摄部(拍摄单元)3拍摄被摄体。具体地说,拍摄部3具备透镜部3a、电子拍摄部3b以及辅助光源3c。
透镜部3a例如由透镜或聚焦透镜等多个透镜构成。
电子拍摄部3b例如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等图像传感器构成,将通过了透镜部3a的各种透镜而得的光学图像变换为二维图像信号。此外,在图像传感器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确保纵横比地切出成为最大像素数的范围来取得如4:3、16:9、1:1那样具有不同纵横比的图像。
辅助光源3c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构成,在进行拍摄时发出辅助光。通过发出该辅助光,即使在暗处也确保输入到电子拍摄部3b的光量,并且容易对焦。
此外,虽省略了图示,但是拍摄部3也可以具备对通过透镜部3a的光的量进行调整的光圈。
姿势检测部(姿势检测单元)4检测拍摄装置100的姿势。
具体地说,姿势检测部4由角速度传感器构成,检测绕透镜部3a的光轴Z(参照图2)的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根据检测出的旋转角度,检测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以通常使用拍摄装置100的横向姿势(参照图5A)为基准,进行旋转角度的检测。
例如,在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为0°以上且小于45°的情况下,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为通常使用的横向姿势(0°姿势;参照图5A)。另外,在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为45°以上且小于135°的情况下,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为纵向姿势(90°姿势;参照图5B)。另外,在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为135°以上且小于225°的情况下,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为与通常使用的横向姿势相反的姿势(180°姿势;参照图5C)。另外,在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为225°以上且小于315°的情况下,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为纵向姿势(270°姿势;参照图5D)。另外,在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为315°以上且小于360°的情况下,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为通常使用的水平姿势(0°姿势;参照图5A)。
此外,姿势检测部4的上述结构为一例,也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等构成。
拍摄控制部5控制基于拍摄部3的被摄体的拍摄。
虽省略了图示,但是拍摄控制部5具备定时发生器、驱动器等。拍摄控制部5通过定时发生器、驱动器对电子拍摄部3b进行扫描驱动,每隔预定周期将光学图像通过电子拍摄部3b变换为二维图像信号,从该电子拍摄部3b的拍摄区域每一个画面量地读出帧图像并输出到图像数据生成部6。另外,拍摄控制部5进行AF(自动对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调整处理)等拍摄被摄体时的条件的调整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拍摄控制部5具备状态判断部5a、检测部5b、位置变更部5c、位置校正部5d以及拍摄处理部5e。在后文进行详细的说明。
此外,拍摄控制部5的各部例如由预定的逻辑电路构成,但是该结构仅是一例,并不限定于该例。
图像数据生成部6对从电子拍摄部3b传送的帧图像的模拟值信号按每个RGB的颜色成分适当地进行增益调整之后,通过采样保持电路(省略图示)进行采样保持并通过A/D变换器(省略图示)变换为数字数据,在通过颜色处理(color processing)电路(省略图示)进行包括像素插补处理和γ校正处理的颜色处理之后,生成数字值的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b、Cr(YUV数据)。
另外,图像数据生成部6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传送到用作缓冲存储器的存储器2或图像记录部8。
存储部7是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为快闪存储器或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编程只读存储器)。在该存储部7中存储有设定信息7a、坐标变更信息7b以及坐标校正信息7c等。
设定信息7a是以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左上角(预定的一点)为基准的检测区域T的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具体地说,如图3A所示,设定信息7a由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中从实时取景图像L的左上角开始的水平方向的坐标“a”、从该实时取景图像L的左上角开始的垂直方向的坐标“b”、该实时取景图像L的水平方向的大小“X”、该实时取景图像L的垂直方向的大小“Y”以及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d”构成。
坐标变更信息7b是根据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的检测区域T的变更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具体地说,如图3B所示,作为坐标变更信息7b,将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变化量“0°”和变更坐标值(a,b)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另外,将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变化量“90°”和变更坐标值(b,Y-a)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另外,将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变化量“180°”和变更坐标值(X-a,Y-b)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另外,将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变化量“270°”和变更坐标值(X-b,a)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坐标校正信息7c是根据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进行校正的检测区域T的坐标值的校正内容涉及的信息。具体地说,如图3C所示,作为坐标校正信息7c,将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和校正内容对应起来进行存储。更具体地说,将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从水平(0°或180°姿势)至纵向(90°或270°姿势)”以及“从纵向(90°或270°姿势)至水平(0°或180°姿势)”与校正内容“对x坐标加上|X-Y|/2”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图像记录部8例如由非易失性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等构成。另外,图像记录部8记录通过图像数据生成部6的编码部(省略图示)以预定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而得的各种图像的图像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记录部8例如记录通过拍摄部3拍摄并进行了用于执行后述的拍摄处理部5e的拍摄的处理而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等。
此外,图像记录部8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记录介质(省略图示)装卸自由地构成,控制从安装的记录介质读出数据或对记录介质写入数据。
显示部9再生、显示实时取景图像L或所记录的静止图像、运动图像。具体地说,显示部9具备显示面板(显示单元)9a和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单元)9b。
显示面板9a在显示区域内显示图像。具体地说,显示面板9a在静止图像拍摄模式或运动图像拍摄模式下,一边以预定帧频逐次更新拍摄部3拍摄被摄体而生成的图像帧一边显示实时取景图像L。另外,在再生模式下,再生、显示记录于存储器2或图像记录部8柄由用户选择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
此外,作为显示面板9a,例如可举出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显示面板等,但这仅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此例。
显示控制部9b进行如下控制:根据实时取景图像L或从存储器2、图像记录部8读出并解码而得的预定大小图像数据,使预定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9a的显示画面上。具体地说,显示控制部9b具备VRAM(Video Random Access Memory: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VRAM控制器、数字视频编码器等。并且,数字视频编码器经由VRAM控制器从VRAM读出在中央控制部1的控制下从存储器2读出并存储在VRAM(省略图示)中的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b、Cr,根据这些数据产生视频信号并输出到显示面板9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通过状态判断部5a判断为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变得大致相等时,显示控制部9b一边以预定帧率逐次更新通过拍摄部3拍摄并通过图像数据生成部6生成的图像帧一边使实时取景图像L显示在显示面板9a上,并且读出并获取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器2等)中的、指示拍摄开始的开始指标等图像数据,在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重叠地显示OSD。
操作输入部(设定单元)10用于对装置本体输入各种指示。
具体地说,操作输入部10例如具备:操作部,其具备快门按钮、动作模式或功能等选择指示涉及的上下左右光标按钮、决定按钮等。
并且,当用户对操作部的各种按钮进行操作时,操作输入部10将与所操作的按钮对应的操作指示输出到中央控制部1。中央控制部1按照从操作输入部10输出输入的操作指示使各部执行预定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按照从操作输入部10输出输入的操作指示,能够任意地设定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的内容(初始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0°姿势)中从实时取景图像L的左上角开始的水平方向的坐标“a”、从该实时取景图像L的左上角开始的垂直方向的坐标“b”等)。
此外,操作输入部1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与显示部9的显示面板9a一体地设置的触摸面板(省略图示)。
返回至拍摄控制部5的说明,状态判断部5a判断拍摄装置100的状态。
即,状态判断部5a判断是否是能够使被摄体自身确认通过拍摄部3拍摄并显示于显示部9的被摄体图像的预定状态(所谓的自拍状态)。
具体地说,状态判断部5a判断在通过拍摄部3拍摄被摄体时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透镜部3a的曝光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是否为大致相等的状态。例如,状态判断部5a根据机械地检测显示面板9a相对于装置本体部100A大致旋转了180°的开关(省略图示)检测信号、检测显示面板9a相对于重力方向的斜率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等;省略图示)的检测信号的输入,判断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是否大致相等。
然后,状态判断部5a在判断为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大致相等的情况下,确定为是能够使该被摄体自身确认通过拍摄部3拍摄并显示于显示部9的被摄体图像的预定状态。
检测部(被摄体检测单元)5b执行如下的处理:从通过拍摄部3拍摄的拍摄图像检测出检测对象。
具体地说,检测部5b进行如下的动作(motion)检测处理:根据逐步拍摄的拍摄图像(相当于实时取景图像L)中的、检测区域(相当于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的像素值的变动检测出图像变化,由此检测出检测对象(例如,被摄体的动作)。
此外,能够使用公知技术来实现动作检测处理,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检测区域T对用于开始动作快门的开始指标进行OSD(On ScreenDisplay:屏幕显示)显示。
位置变更部(位置变更单元)5c根据由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相当于拍摄图像中的检测区域的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
具体地说,位置变更部5c根据由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使得检测区域T相对于实时取景图像L的位置关系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成为恒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变更部5c在通过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的情况下,根据在存储部7中存储为设定信息7a的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以及存储为坐标变更信息7b的变更坐标位置涉及信息,变更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此外,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被存储为实时取景图像L中的坐标,在每次变更检测区域T的位置时,变换为相当的拍摄图像上的检测区域的坐标并进行检测。另外,当变更拍摄图像的纵横比时实时取景图像L的纵横比也被变更,因此实时取景图像L上的坐标与显示部9上的坐标有时不同,因此也可以将设定信息7a设为作为显示部9中的坐标不对纵横比产生影响。
具体地说,如图5A所示,在通过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为通常使用的横向(0°姿势)的情况下,即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变化量为0°的情况下,位置变更部5c参照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和坐标变更信息7b,将检测区域T的坐标位置设定为(a,b)。此外,如图5A所示,将拍摄装置100处于0°姿势的状态时的实时取景图像L的左上角(预定的一点)的坐标设为(0,0)。另外,将此时的实时取景图像L的长边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短边方向设为y轴方向。
另外,如图5B所示,在通过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为纵向姿势(90°姿势)的情况下,即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的变化量为90°的情况下,位置变更部5c参照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和坐标变更信息7b,将检测区域T的坐标位置设定为(b,Y-a)。
另外,如图5C所示,在通过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为横向姿势(180°姿势)的情况下,即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的变化量为180°的情况下,位置变更部5c参照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和坐标变更信息7b,将检测区域T的坐标位置设定为(X-a,Y-b)。
另外,如图5D所示,在通过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为纵向姿势(270°姿势)的情况下,即与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例如,0°姿势)的朝向的变化量为270°的情况下,位置变更部5c参照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和坐标变更信息7b,将检测区域T的坐标位置设定为(X-b,a)。
这样,位置变更部5c根据由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检测区域T的坐标位置,由此能够始终将检测区域T设定离实时取景图像L的左上角在水平方向为a、垂直方向为b的位置。
位置校正部(位置校正单元)5d校正被位置变更部5c变更后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校正部5d首先判断实时取景图像L的纵横比是否为1,在判断为纵横比并非是1的情况下,判断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与当前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是否一致。
然后,在判断为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与当前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不一致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执行基于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的分支处理,在判断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是从横向变为纵向(例如,从0°姿势变化为90°姿势)或纵向变为横向(例如,从90°姿势变化为0°姿势)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根据姿势变化后的检测区域T的x坐标位置,根据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坐标校正信息7c确定校正内容。具体地说,如图3C所示,在姿势变化后的检测区域T的x坐标的值小于(1/2)X的情况下,作为校正内容确定“对x坐标的值加上|X-Y|/2”。另外,在该x坐标的值与(1/2)X相等的情况下,作为校正内容确定“无校正”。另外,在该x坐标的值大于(1/2)X的情况下,确定“从x坐标的值减去|X-Y|/2”。
然后,位置校正部5d根据所确定的校正内容,校正当前的检测区域T的坐标。
例如图5E所示,在使拍摄装置100从90°姿势变化为0°姿势的情况下(在姿势变化后的检测区域T的x坐标a小于(1/2)X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按照所确定的校正内容“对x坐标加上|X-Y|/2”,将当前的检测区域T的坐标(a,b)校正为(a+|X-Y|/2,b)。在此,在随着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实时取景图像L的长边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近似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校正检测区域T的位置以便向实时取景图像L的水平方向且中心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5F所示,在使拍摄装置100从0°姿势变化为90°姿势的情况下(在姿势变化后的检测区域T的x坐标b小于(1/2)X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按照所确定的校正内容“对x坐标加上|X-Y|/2”,将当前的检测区域T的坐标(b,Y-a)校正为(b+|X-Y|/2,Y-a)。在此,在随着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实时取景图像L的长边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近似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校正检测区域T的位置以便向实时取景图像L的垂直方向且中心方向移动。
拍摄处理部5e执行基于拍摄部3的被摄体的拍摄图像的拍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检测部5b判断为被摄体存在变化的情况下,拍摄处理部5e执行基于拍摄部3的被摄体拍摄图像的拍摄处理。
<动作快门模式处理>
接着,参照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的动作快门模式处理。
图4是表示动作快门模式处理涉及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首先,状态判断部5a判断是否是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大致相等的状态(步骤S1)。即,状态判断部5a判断是否为显示面板9a相对于装置本体部100A大致旋转了180°的状态。
在步骤S1中,在判断为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并非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1;“否”),结束动作快门模式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在判断为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1;“是”),显示控制部9b一边以预定帧频逐次更新通过拍摄部3拍摄并通过图像数据生成部6生成的图像帧,一边使显示面板9a显示实时取景图像L(步骤S2)。
接着,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绕透镜部3a的光轴Z(参照图2)的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并根据检测出的旋转角度,检测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步骤S3)。
接着,位置变更部5c根据在存储部7中存储为设定信息7a的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和存储为坐标变更信息7b的变更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变更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步骤S4)。
接着,位置校正部5d判断实时取景图像L的纵横比是否为1(步骤S5)。
在步骤S5中,在判断为纵横比为1的情况下(步骤S5;“是”),显示控制部9b更新实时取景图像L的显示(步骤S6)。此时,显示控制单元9b与检测区域T的位置重叠地进行开始指标的显示。
接着,检测部5b执行动作检测处理(步骤S7)。
在步骤S7中,在通过检测部5b判断为没有检测出动作(被摄体的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7;“否”),继续进行基于检测部5b的检测。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在通过检测部5b判断为检测出动作(被摄体的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7;“是”),拍摄处理部5e执行基于拍摄部3的被摄体拍摄图像的拍摄处理(步骤S8)。
接着,拍摄控制部5判断是否进行了指示检测部5b的检测结束的预定操作(步骤S9)。
在步骤S9中,在判断为没有进行指示检测部5b的检测结束的预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9;“否”),返回到步骤S2。
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在判断为进行了指示检测部5b的检测结束的预定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9;“是”),结束动作快门模式处理。
另外,在步骤S5中,在判断为纵横比并非为1的情况下(步骤S5;“否”),位置校正部5d判断设定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与当前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是否一致(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在判断为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与当前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10;“是”),向步骤S6转移,之后执行上述步骤S7~S9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中,在判断为设定时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与当前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朝向)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10;“否”),位置校正部5d执行基于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的分支处理(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是从横向变为横向(例如,从0°姿势变化为180°姿势)或从纵向变为纵向(例如,从90°姿势变化为270°姿势)的情况下,向步骤S6转移,之后执行上述步骤S7~S9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内容是从横向变为纵向(例如,从0°姿势变化为90°姿势)或从纵向变为横向(例如,从90°姿势变化为0°姿势)的情况下,位置校正部5d根据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坐标校正信息7c确定校正内容(步骤S12)。具体地说,如图3C所示,在姿势变化后的检测区域T的x坐标的值小于(1/2)X的情况下,作为校正内容确定“对x坐标的值加上|X-Y|/2”。另外,在该x坐标的值与(1/2)X相等的情况下,作为校正内容确定“无校正”。另外,在该x坐标的值大于(1/2)X的情况下,确定“从x坐标的值减去|X-Y|/2”。
接着,位置校正部5d根据所确定的校正内容,校正当前的检测区域T的坐标(步骤S13),向步骤S6转移,之后执行上述步骤S7~S9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根据由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因而,即使在变更了拍摄装置100的姿势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浪费时间地将检测区域设定在良好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根据由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使得检测区域相对于拍摄图像L的位置关系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变得恒定。
因而,即使在变更拍摄装置100的姿势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将检测区域相对于显示于拍摄图像的被摄体(例如,人)设在预定位置。
由此,即使在变更了拍摄装置100的姿势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在用户所期望的位置进行被摄体的检测(动作检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在通过姿势检测部4检测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和坐标变更信息7b,变更拍摄图像内的检测区域的位置,因此在每次检测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时能够节省计算变更后的检测区域的位置的时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能够任意地设定存储在存储部7中的设定信息7a,因此能够提高被摄体的检测(动作快门)的可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在拍摄图像的纵横比并非为1的情况下,根据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校正被位置变更部5c变更后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具体地说,在随着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能够校正检测区域的位置,使得在拍摄图像的长边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近似的情况下,向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且中心方向移动。另外,在随着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化能够校正检测区域的位置,使得在拍摄图像的长边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近似的情况下,向拍摄图像的垂直方向且中心方向移动。
因而,在变更了拍摄装置100的姿势时,即使拍摄图像从横长变化为纵长或从纵长变化为横长的状态,也能够使检测区域移动至与此时的拍摄图像相应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被摄体的检测(动作快门)的可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姿势检测部4根据绕拍摄部3所具备的透镜部3a的光轴Z的拍摄装置100的旋转角度,检测出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因此能够优选检测将拍摄装置100设为横向的姿势和设为纵向的姿势。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将相当于拍摄图像的实时取景图像L和表示相当于拍摄图像内的检测区域的实时取景图像内的检测区域T的位置的指标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9a,根据检测区域的位置变更更新该指标图像的显示位置,因此能够提高被摄体的检测(动作快门)的可用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通过位置校正部5d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对检测区域T的坐标值中的x坐标相加或减去预定的校正量(|X-Y|/2),但是该校正量仅是一例,也能够根据用户的用途或嗜好,任意地进行设定。另外,关于基于位置校正部5d的校正,也可以设置进行校正的模式(打开(ON)模式)以及不进行该校正的模式(关闭(OFF)模式),并由用户指定任意模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部5b检测出的检测对象并不限定于被摄体的动作,也可以设为预先登记的对象物的颜色或形状等静止的被摄体,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检测被摄体的动作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拍摄部3的拍摄方向与显示面板9a的显示方向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检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任意地设定是否进行动作检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以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左上角为基准的预定的一点,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实时取景图像L内的中心等其它位置。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00的结构仅是一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具备拍摄功能的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构成。具体地说,例如在通过便携终端进行本实施方式的自拍的情况下,利用在该别写终端的显示面板侧曝光的拍摄部的透镜部(所谓的内置摄像头),由此成为能够使被摄体自己确认通过拍摄部拍摄并显示于显示面板的被摄体的运动图像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姿势检测单元、被摄体检测单元、位置变更单元的功能,在中央控制部1的控制下驱动姿势检测部、检测部、位置变更部来实现,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中央控制部1的CPU执行预定程序等来实现。
即,在存储程序的程序存储器(省略图示)中存储包含姿势检测处理例程、被摄体检测处理例程、位置变更处理例程的程序。然后,也可以通过姿势检测处理例程,使中央控制部1的CPU作为执行对具备拍摄部3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进行检测的处理的单元而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被摄体检测处理例程,使中央控制部1的CPU作为执行在拍摄部3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的处理的单元而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位置变更处理例程,使中央控制部1的CPU作为根据姿势检测处理例程检测出的拍摄装置100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检测区域的位置的单元而发挥功能。
并且,作为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各处理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除了应用ROM、硬盘等以外,还能够应用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预定通信线路提供程序数据的介质,还应用载波(carrier wave)。
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和其均等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被摄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具备:
拍摄单元;
姿势检测单元,其检测该检测装置的姿势;
被摄体检测单元,其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以及
位置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该检测装置还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以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一点为基准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以及根据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更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变更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以及
位置校正单元,其在拍摄图像的纵横比并非为1的情况下,根据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化,校正通过上述位置变更单元变更后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上述位置变更单元在通过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该检测装置的姿势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上述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和上述变更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装置还具备:设定单元,其能够任意地设定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上述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
3.一种检测被摄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具备:
拍摄单元;
姿势检测单元,其检测该检测装置的姿势;
被摄体检测单元,其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以及
位置变更单元,其根据由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上述位置变更单元根据由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使得预定的检测区域相对于拍摄图像的位置关系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成为恒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装置还具备:位置校正单元,其在拍摄图像的纵横比并非为1的情况下,根据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化,校正通过上述位置变更单元变更后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随着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化拍摄图像的长边成为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近似的情况下,上述位置校正单元能够对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进行校正,以便向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且中心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随着该检测装置的姿势变化拍摄图像的长边成为与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近似的情况下,上述位置校正单元能够对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进行校正,以便向拍摄图像的垂直方向且中心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姿势检测单元根据绕上述拍摄单元所具备的透镜的光轴的该检测装置的旋转角度,检测出该检测装置的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装置还具备:显示控制单元,其将拍摄图像和表示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的指标图像显示于显示单元,
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变更,更新上述指标图像的显示位置。
9.一种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处理:
检测具备拍摄单元的本装置的姿势;
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以及
根据所检测出的该本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该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的处理:
存储以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一点为基准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以及根据本装置的姿势变更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变更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
在拍摄图像的纵横比并非为1的情况下,根据该本装置的姿势变化,校正变更后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在检测出本装置的姿势的情况下,根据所存储的上述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和上述变更坐标位置涉及的信息,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10.一种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处理:
检测具备拍摄单元的本装置的姿势;
在通过上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检测被摄体;以及
根据所检测出的该本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
根据检测出的本装置的姿势,变更拍摄图像内的预定的检测区域的位置,使得预定的检测区域相对于拍摄图像的位置关系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成为恒定。
CN201510984583.0A 2015-01-28 2015-12-24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827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3862A JP6107844B2 (ja) 2015-01-28 2015-01-28 検出装置、検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13862 2015-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907A CN105827907A (zh) 2016-08-03
CN105827907B true CN105827907B (zh) 2019-08-27

Family

ID=5643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4583.0A Active CN105827907B (zh) 2015-01-28 2015-12-24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3857B2 (zh)
JP (1) JP6107844B2 (zh)
KR (1) KR102497526B1 (zh)
CN (1) CN105827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9071B2 (ja) * 2017-07-06 2023-01-05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移動型撮像装置
US10747411B2 (en) * 2017-12-29 2020-08-18 Faceboo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sharing content
JP6587006B2 (ja) * 2018-03-14 2019-10-09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動体検出装置、制御装置、移動体、動体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3254A (ja) * 2009-02-04 2010-08-19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被写体検出プログラム
CN102265601A (zh) * 2008-12-24 2011-11-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笑脸记录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2270A (en) * 1988-03-10 1991-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hake detecting device
JPH05107604A (ja) 1991-12-18 1993-04-30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
US5493597A (en) * 1993-09-10 1996-02-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X-ray diagnostic method
JP3234412B2 (ja) 1994-09-21 2001-12-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
JPH08336069A (ja) * 1995-04-13 1996-12-17 Eastman Kodak Co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7037258B2 (en) * 1999-09-24 2006-05-02 Karl Storz Imaging, Inc. Image orientation for endoscopic video displays
JP3823921B2 (ja) * 2002-12-27 2006-09-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214459B2 (ja) * 2003-02-13 2009-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5333420A (ja) 2004-05-20 2005-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カメラ装置
JP4478093B2 (ja) 2005-10-17 2010-06-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対象画像検索装置およびディジタル・カメラ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5206095B2 (ja) * 2008-04-25 2013-06-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構図判定装置、構図判定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644274B2 (ja) * 2008-07-29 2011-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歩数カウント方法および重力方向検出方法
JP5293139B2 (ja) 2008-09-05 2013-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359645B2 (ja) * 2009-07-23 2013-1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構図判定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構図判定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402612B2 (ja) * 2009-12-22 2014-0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139231A (ja) * 2009-12-28 2011-07-14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605158B2 (en) * 2009-12-28 2013-12-10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ickup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hanging an image pickup mode
JP2013134570A (ja) * 2011-12-26 2013-07-08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102138B2 (ja) * 2012-07-05 2017-03-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影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412207B2 (en) * 2013-09-17 2016-08-09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time setting method, time setting system and program
JP6024728B2 (ja) * 2014-08-08 2016-11-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01A (zh) * 2008-12-24 2011-11-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笑脸记录程序
JP2010183254A (ja) * 2009-02-04 2010-08-19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被写体検出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07844B2 (ja) 2017-04-05
KR102497526B1 (ko) 2023-02-07
US20160217580A1 (en) 2016-07-28
JP2016139942A (ja) 2016-08-04
US10423857B2 (en) 2019-09-24
CN105827907A (zh) 2016-08-03
KR20160092914A (ko) 2016-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9221B2 (en) Image stabiliz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02457661B (zh) 照相机
CN101827214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688227B (zh) 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
JP6024728B2 (ja)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103311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6488116B (zh) 摄像装置
JP201520183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018292A (zh) 摄像操作引导装置以及摄像操作引导方法
CN105827907B (zh)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控制方法
US20170111574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CN110049246A (zh) 电子设备的视频防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542251B (zh) 被摄体检测装置以及被摄体检测方法
TWI484285B (zh) 全景影像的拍攝方法
KR20140004224A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기록 매체
CN106488113B (zh) 摄像装置、记录指示装置、图像记录方法及记录指示方法
JP5471133B2 (ja) 撮影装置
JP6701677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画像評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の画像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04144294B (zh) 拍摄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JP6432290B2 (ja)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10043991A (ko) 모션 블러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6432289B2 (ja)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68999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26023B2 (ja) 撮影用プログラム
JP2017184187A (ja) 投影制御システム、投影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