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5581A - 商品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商品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5581A
CN105825581A CN201610006254.3A CN201610006254A CN105825581A CN 105825581 A CN105825581 A CN 105825581A CN 201610006254 A CN201610006254 A CN 201610006254A CN 105825581 A CN105825581 A CN 105825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pedestal
helical member
housing
drive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62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5581B (zh
Inventor
市原史基
武藤健二
大坪智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25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5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07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wherein the storage and dispensing mechanism are configurable in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or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s to be stored or dispens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座不会受到螺旋件的旋转的影响的商品收纳装置。该商品收纳装置(20)包括:收纳栏壳体(3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在上方区域形成商品收纳通道;螺旋件(50),沿收纳栏壳体(30)的延伸方向卷绕成螺旋状,且在经由传动部件(44)从电动机(41)传递来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和基座(61),在前端部固定于收纳栏壳体的状态下在螺旋件的内部沿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载置商品,该商品收纳装置(20)还包括支承部件(70),该支承部件配设成基端部以贯通形成于传动部件(44)的中空部(444)的方式被支承于收纳栏壳体(30)的状态,且前端部经由紧固部件与基座(61)的后端部紧固。

Description

商品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品收纳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应用于进行商品售卖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作为进行商品售卖的自动售货机,具有在将收纳于商品收纳库的商品货架的商品送到搬送盘以后,由搬送盘搬送而排出到规定的商品取出区域的自动售货机。商品取出区域是经由商品取出口与商品收纳库的外部连通的空间,如果使用者从商品取出口将手伸入,则能够取出所购入的商品。
通常,在这种自动售货机中,构成前表面的门体由玻璃等透明的面板构成,能够从外部识别选择收纳于商品收纳库的商品货架的商品,进而,能够观察到由搬送盘将从商品货架送来的购入商品搬送到商品取出区域的状态。根据这样可看到商品收纳库的内部的自动售货机,具有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购买欲望等优点。
这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货架在左右并列设置有多个商品收纳装置。构成商品货架的各商品收纳装置包括收纳栏壳体、螺旋件和基座。
收纳栏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在上方区域形成商品收纳通道。螺旋件以沿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卷绕为螺旋状的方式构成。该螺旋件在经由传动部件从驱动源即电动机传动来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基座是对长条带状的板金进行加工而构成的。该基座在前端部固定于收纳栏壳体的状态下在螺旋件的内部沿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载置商品。这种基座的后端部与圆盘状部件连结。该圆盘状部件形成有贯通孔,传动部件的轴部插通这种贯通孔,由此支承于该传动部件。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中,在常态下,在螺旋件的各螺距间限制有载置于基座的商品,在螺旋件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将限制于各螺距间的商品逐个向前方送出,而将最前面的商品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978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现有的商品收纳装置中,由于基座的后端部与通过被传动部件的轴部插通而被支承于该传动部件的圆盘状部件连结,所以因螺旋件的旋转而在传动部件与圆盘状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由此基座有可能变形等而受螺旋件的旋转的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座不会受到螺旋件的旋转的影响的商品收纳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收纳栏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在上方区域形成商品收纳通道;螺旋件,沿所述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卷绕为螺旋状,且在经由传动部件从驱动源传动来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基座,在前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栏壳体的状态下在所述螺旋件的内部沿所述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载置商品。而且,商品收纳装置在螺旋件进行旋转的情况下,将在该螺旋件的各螺距间载置限制于所述基座的商品逐个向前方送出,而排出最前面的商品。这种商品收纳装置包括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配设成基端部以贯通形成于所述传动部件的中空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收纳栏壳体的状态,且前端部经由紧固部件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部紧固。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件以使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开关的配线铺设于自身的方式引导该配线。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所述传动部件具有向前方突出且内部构成所述中空部的圆筒状的轴部。另外,所述基座具有支承片,该支承片在所述后端部的与所述支承部件的紧固部位的上方区域和左右两侧区域向后方突出,且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相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经由紧固部件与基座的后端部紧固,该支承部件配置成基端部以贯通形成于传动部件的中空部的方式被支承于收纳栏壳体的状态。由此,基座的前端部支承于收纳栏壳体,且后端部由支承部件支承。因而,基座不会受到螺旋件的旋转的影响,可实现能够抑制因该螺旋件而变形等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截面侧视图。
图2是表示构成商品货架的一个商品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收纳栏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和图5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4和图5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右侧下方看图2所示的基座组件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构成图2和图8所示的基座组件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滑动件的前端部分的主要构成元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滑动件和售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8所示的滑动件的前端部分的主要构成元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和售罄致动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和售罄致动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构成基座组件的基座的支承构造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商品收纳装置的商品收纳控制部实施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和售罄致动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和售罄致动器的动作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主体机柜
2商品收纳库
10商品货架
10a货架基体
20商品收纳装置
30收纳栏壳体
40驱动单元
41电动机(驱动源)
42输出齿轮
43送出检测开关(送出检测机构)
44传动部件
441传动基部
442第一传动轴部
443第二传动轴部
444中空部
50螺旋件
60基座组件
61基座
62滑动件
63售罄致动器
64售罄检测开关(售罄检测机构)
70支承部件
71支承基部
72支承前延部
73前端紧固部
80商品收纳控制部(控制机构)
81存储器
801输入处理部
802输出处理器
803时间计测部
804电动机驱动处理部
S排出检测传感器(排出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截面侧视图。此处例示的自动售货机包括主体机柜1。
主体机柜1是前表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自动售货机主体,在其内部配设有隔热构造的商品收纳库2。在商品收纳库2内,沿上下方向设有多层商品货架10。这些商品货架10架设于竖立设置在商品收纳库2的两侧的未图示的货架支承侧板间,用于收纳商品
另外,在商品收纳库2设有作为冷却机构的蒸发器3。蒸发器3与配设于机械室4的压缩机5和冷凝器6等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使通过自身的未图示的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和通过自身周围的商品收纳库2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该空气。在此,机械室4是在主体机柜1的内部划分形成于商品收纳库2的下方侧的室。
在蒸发器3的周围被冷却的空气,因库内送风风扇7驱动,从设置于商品收纳库2的背面的背面管道8的吸入口8a被吸入通风路9,通过该通风路9后从吹出口8b吹出,由此冷却收纳于商品货架10的商品。
在上述商品货架10的前方区域,在其两侧以成为左右一对的方式配设有搬送轨道11,在这些搬送轨道11间通过未图示的搬送机构沿着上下方向可移动地配设有搬送盘12。即,在搬送轨道11间形成有用于使搬送盘12通过的搬送通路13。该搬送通路13延伸到机械室4的前方,搬送通路13和机械室4由分隔隔热材料4a分隔开。
在上述主体机柜1设有门体14和封闭部件15。门体14对主体机柜1的前表面开口的上方部进行开闭,更详细而言对商品收纳库2的前方区域进行开闭,能够开闭移动地配设在主体机柜1的一侧缘部。该门体14具有隔热构造,具有可从外部辨识内部的隔热性的玻璃板(未图示)。
封闭部件15封闭主体机柜1的前表面开口的下方部,更详细而言,封闭不能用上述门体14封闭的主体机柜1的前表面开口的下方部。因而,封闭部件15封闭形成于机械室4的前方的搬送通路13的前方。
在该封闭部件15形成有矩形的商品取出口15a。该商品取出口15a是使用者用于取出通过搬送盘12而搬送来的商品的开口,利用商品取出门16开闭。
上述商品货架10是通过以在左右排列的方式并排设置有多个商品收纳装置20而构成的。图2是表示构成商品货架10的一个商品收纳装置20的立体图。此处例示的商品收纳装置20包括收纳栏壳体30、驱动单元40、螺旋件50、基座组件60、支承部件70(参照图15)。
收纳栏壳体30例如由树脂材料等形成,是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部件。如图3所示,该收纳栏壳体30在前端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安装部31,并且在后端部设置有收纳驱动单元40的收纳部32,是用于构成在上方区域收纳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的部件。该收纳栏壳体30是将安装部31安装于构成商品货架10的货架底板10a上(参照图1)。
图4和图5分别是表示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40的立体图,图6和图7分别是表示图4和图5所示的驱动单元4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使用这些图4~图7对驱动单元40进行说明。
驱动单元40包括电动机41、输出齿轮42、送出检测开关(送出检测机构)43、传动部件44。电动机41是响应由后述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的驱动指令来进行驱动的驱动源。该电动机41收纳于前后一对驱动壳体40a、40b的内部。
输出齿轮42形成大致圆环状的形态,在外周缘部分形成有第一输出齿部421,并且在内周缘部分形成有第二输出齿部422。该输出齿轮42以第二输出齿部422从形成于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内表面露出的方式收纳于驱动壳体40a、40b的内部。此处,贯通孔40c在驱动壳体40a、40b的大致中央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输出齿轮42经由联动齿轮组件45与上述电动机41联动。联动齿轮组件45包括与电动机41的送出轴411啮合的第一联动齿轮451和与第一联动齿轮451啮合的第二联动齿轮452。输出齿轮42通过第一输出齿部421与第二联动齿轮452啮合,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另外,输出齿轮42以中心轴与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收纳于该驱动壳体40a、40b。
送出检测开关43以位于输出齿轮42的右方的方式收纳于驱动壳体40a、40b。该送出检测开关43设有未图示的送出接触件。该送出接触件被未图示的施力机构施加作用力,而确定其待机姿态。在送出接触件没有被任何按压就成为待机姿态的情况下,送出检测开关43对电连接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送出低信号,另一方面,在送出接触件因被形成于输出齿轮42的突部423按压而抵抗施力机构的作用力产生位移的情况下,对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送出高信号。即,送出检测开关43配设于送出接触件能够与输出齿轮42的突部423抵接的位置。
传动部件44是通过传动基部441、第一传动轴部442、第二传动轴部443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传动基部441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形态,在其底部分441a的中心部分形成有贯通孔部(未图示)。
第一传动轴部442是以从传动基部441的底部分441a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形式形成的圆筒状部分。该第一传动轴部442具有能够插通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外径,其内部与贯通孔部连通。另外,在第一传动轴部442的后端部分,在彼此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啮合片442a。在这些啮合片442a的各端部形成有啮合突起442b,与输出齿轮42的第二输出齿部422的一部分啮合。由此,传动部件44可与输出齿轮42一体地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此处,传动部件44的中心轴与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中心轴和输出齿轮42的中心轴一致。
第二传动轴部443以从传动基部441的底部分441a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其内部与贯通孔部连通。即,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内部与传动基部441的贯通孔部和第一传动轴部442的内部一同构成中空部444。另外,第二传动轴部443的中心轴与第一传动轴部442的中心轴一致,且与传动部件44的中心轴一致。
如图4和图7所示,这种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前端缘部分的局部(下方的局部)被切去,由此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前端面是位于最后方的第一端面部443a、位于最前方的第二端面部443b、在第一端面部443a与第二端面部443b之间随着从第一端面部443a向第二端面部443b去逐渐向前方倾斜的第三端面部443c相连而形成的。
而且,如图2~图7所示,传动部件44在待机状态下,第二传动轴部443的第一端面部443a位于下方。
此处,对传动部件44的第一端面部443a和输出齿轮42的突部423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输出齿轮42的突部423与传动部件44的第一端面部443a相比,在从前方看的情况下配置于以中心轴为中心稍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位置。
如图2所示,螺旋件50例如是通过将金属制的棒状体沿前后方向(收纳栏壳体30的延伸方向)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这种螺旋件50以中心轴与传动部件44的中心轴(输出齿轮42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与圆环状连接部件51连结,可与传动部件44一体地旋转,该圆环状连接部件51的后端部与传动部件44的传动基部441的周缘部卡止。
该螺旋件50通过绕中心轴旋转,将限制于各螺距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送出,并且将限制于最前面的螺距间的商品排出。
可是,上述送出检测开关43通过送出接触件与设置于输出齿轮42的突部423抵接来检测输出齿轮42的旋转,输出齿轮42与传动部件44一体地旋转,进而螺旋件50与传动部件44一体地旋转,因此结果是送出检测开关43为检测螺旋件50的旋转的部件。
图8是表示从右侧下方看图2所示的基座组件60时的立体图。也如该图8所示,基座组件60包括基座61、滑动件62、售罄致动器63、售罄检测开关(售罄检测机构)64。
基座61是例如对板金等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的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部件。如图9所示,这种基座61是基座基部611、基座前端部612、基座后端部613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
基座基部611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位,其两侧部向下方弯曲。该基座基部61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螺旋件50的稍短,在其前端部形成有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矩形的长孔611a。
基座前端部612是与基座基部611的前端部分相连地设置的部位。该基座前端部612包括前端倾斜部612a、前表面构成部612b、前端卡止部612c。
前端倾斜部612a是随着从基座基部611的前端部分向前方去逐渐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前表面构成部612b是从前端倾斜部612a的延伸端部起向下方延伸后向后方延伸进而向上方延伸的构成部。
前端卡止部612c从前表面构成部612b的延伸端部向后方延伸,在前端卡止部612c的延伸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卡止突片614。
基座后端部613是与基座基部611的后端部分相连地设置的部位。该基座后端部613包括后端紧固部613a、上方支承片613b、右方支承片613c(参照图8)、左方支承片613d。
后端紧固部613a是从随着从基座基部611的后端部分向后方去逐渐向上方倾斜的部分的延伸端部的中央部分向上方延伸的部位。在该后端紧固部613a形成有紧固用孔部615。
上方支承片613b以从后端紧固部613a的上端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右方支承片613c以从后端紧固部613a的右端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左方支承片613d以从后端紧固部613a的左端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具有这种结构的基座61以贯通螺旋件50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收纳栏壳体30的延伸方向)延伸,通过基座前端部612的卡止突片614进入形成于收纳栏壳体30的前端部分的卡止孔(参照图3)33,基座前端部612被卡止支承于收纳栏壳体30。另外,就基座61而言,基座后端部613的上方支承片613b、右方支承片613c和左方支承片613d分别与传动部件44的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外周面相对。
由此,基座61能够使限制于螺旋件50的各螺距间的商品载置在基座基部611的上表面。
滑动件62利用安装于基座61的多个滑动件安装部件65以相对于该基座61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配设在基座基部611的下表面侧。这种滑动件62是滑动件基部621、滑动件后端部622、滑动件前端部623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
滑动件基部621是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较长棒状部分。滑动件后端部622是与滑动件基部621的后端部分相连地设置的部位,是从滑动件基部621的后端部分向下方延伸的部位。
如图10所示,滑动件前端部623是与滑动件基部621的前端部分相连地设置的部位,以从左延部分624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该左延部分624从滑动件基部621的前端部分向左方延伸。该滑动件前端部623的前端面623a为随着向前方去逐渐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这种结构的滑动件62总是被滑动件弹簧625向后方施力,滑动件弹簧625设置于滑动件前端部623的后端部分即左延伸部分624与最前方的滑动件安装部件65之间。由此,滑动件62的滑动件后端部622与传动部件44的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前端面(第一端面部443a、第二端面部443b、第三端面部443c)的下方部分接触(参照图8)。
如上所述,传动部件44在待机状态下,第二传动轴部443的第一端面部443a位于下方,所以在待机状态下滑动件后端部622与第一端面部443a接触。此处,因为第一端面部443a与第二端面部443b和第三端面部443c相比位于最后方,所以滑动件后端部622与该第一端面部443a接触的滑动件62成为移动到最后方的状态。
售罄致动器63在基座基部611的下表面侧设置于滑动件基部621的前方侧。如图11所示,该售罄致动器63包括轴状部631、抵接部632、倾斜延伸部633、作用部634。
轴状部631是向左右方向突出的部位,被轴支承于在基座基部611安装的致动器安装部件66。由此,售罄致动器63可绕轴状部631的中心轴摆动。
抵接部632是沿轴状部631的径向外方向延伸的部位,与滑动件前端部623相对。倾斜延伸部633是以随着从抵接部632向前方去逐渐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形成的长条状部位。该倾斜延伸部633能够通过形成于基座基部611的长孔611a。作用部634是在轴状部631的下方以向右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弯曲状部位。
这种售罄致动器63以倾斜延伸部633总是要朝向上方的方式被致动器弹簧(施力机构)635施力,该致动器弹簧(施力机构)635围绕轴状部631,且设置于售罄致动器63自身与致动器安装部件66之间。
如图12所示,售罄检测开关64以位于售罄致动器63的右方的方式支承于致动器安装部件66。该售罄检测开关64设有售罄接触件641。该售罄接触件641被未图示的施力机构施力而确定其待机姿态。售罄检测开关64在售罄接触件641没有受到任何按压就成为待机姿态的情况下检测为“有商品”。然后,售罄检测开关64对电连接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售罄低信号。另一方面,售罄检测开关64在通过售罄接触件641被售罄致动器63的作用部634按压来抵抗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产生位移的情况下,检测为“无商品”。然后,售罄检测开关64对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售罄高信号。即,售罄检测开关64配设于售罄接触件641能够与售罄致动器63的作用部634抵接的位置。
在这种基座组件60中,在如图2所示在螺旋件50的至少最前面的螺距间没有限制商品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售罄致动器63利用致动器弹簧635而成为倾斜延伸部633通过长孔611a进出移动到基座61的上方区域的进入姿态。这样,当售罄致动器63成为进入姿态时,通过作用部634按压售罄接触件641,该售罄接触件641抵抗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产生位移。
另一方面,在最前面的螺距间限制有商品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售罄致动器63通过倾斜延伸部633被商品W按压来抵抗致动器弹簧635的作用力,而从上述进入姿态进行退避移动。这样,通过售罄致动器63从进入姿态进行退避移动,售罄接触件641成为自由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按压,仅被施力机构施力而成为待机姿态。
可是,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中,螺旋件50根据成为收纳对象的商品的大小等,从螺距间不同的多个种类中选择使用最佳的那一种。其另一方面,售罄致动器63或售罄检测开关64不管所应用的螺旋件50的种类如何都通用。
因此,售罄致动器63的设置位置成为能够被可应用的螺旋件50中的螺距间的长度最大的螺旋件的最前面的螺距间的商品按压的部位。
因此,售罄致动器63在使用螺距间的长度比较小的螺旋件50的情况下,倾斜延伸部633不仅被限制于该螺旋件50的最前面的螺距间的商品按压,而且被限制于从最前面起第二个螺距间或从最前面起第三个螺距间的商品按压,而从上述进入姿态进行退避移动。即,有时售罄致动器63在螺旋件50的最前面的螺距间没有限制商品且在从最前面起第二个螺距间限制有商品的情况下,也从进入姿态进行退避移动。
图15是表示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收纳装置20的支承部件70的立体图。此处例示的支承部件70例如是使板金等弯曲等而形成的部件,是通过支承基部71、支承前延部72、前端紧固部73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
支承基部71是形成于基端侧的平板状部位,设有从其下端延部向下方延伸的两个支承脚部711。支承前延部72是从支承基部71的上端延部的中央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位。该支承前延部72的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比驱动单元40的前后长度大。另外,支承前延部72的两侧部721向上方弯曲。前端紧固部73是从支承前延部72的延伸端部向上方延伸的部位。在该前端紧固部73形成有紧固用孔部731。
这种支承部件70通过支承脚部711在驱动单元40的后方与该驱动单元40一同收纳于收纳栏壳体30的收纳部32而被支承于该收纳栏壳体30。
另外,支承部件70的支承前延部72从后方贯通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并且贯通传动部件44的中空部444。而且,如图16所示,支承部件70在前端紧固部73的前表面与基座61的后端紧固部613a的后表面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贯通彼此的紧固用孔部615、731的紧固部件即螺钉N与未图示的螺母螺合,而紧固于基座61。
而且,虽然图中未明确图示,但是支承部件70的支承前延部72将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的配线铺设在上表面来引导该配线。
图1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收纳装置20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该图17所示,商品收纳装置20具有排出检测传感器S和商品收纳控制部80。
排出检测传感器S是例如光传感器等那样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从商品收纳装置20排出的商品。该排出检测传感器S在检测到从商品收纳装置20排出的商品的情况下,将排出信号送到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检测传感器S设置于商品取出口15a的附近(参照图1)。
商品收纳控制部80是按照存储于存储器81的程序或数据而综合控制商品收纳装置20的动作的控制机构。该商品收纳控制部80包括输入处理部801、输出处理器802、时间计测部803和电动机驱动处理部804。
输入处理部801对从送出检测开关43发出的送出低信号或送出高信号、从售罄检测开关64发出的售罄低信号(有商品)或售罄高信号(无商品)、而且从排出检测传感器S送出的排出信号进行输入处理。
可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和送出检测开关43及售罄检测开关64使与商品收纳控制部80连接的配线在中途分支,使一者与送出检测开关43连结,且使另一者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结。即,将送出检测开关43和售罄检测开关64相对于商品收纳控制部80并列(并联)地连接。
另外,输入处理部801对从商品收纳控制部80的上级设备即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出的指令进行输入处理。此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综合地控制应用了商品收纳装置20的自动售货机的售卖动作或商品管理动作。具体而言,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在由使用者操作了设置于门体14的商品选择机构(商品选择按钮等)的情况下,对关联于该商品选择机构的商品收纳装置20在进行电子货币等的减法运算处理后发出排出指令。
输出处理器802对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送出各种信号。时间计测部803进行时间测量处理。电动机驱动处理部804对电动机41发出驱动指令或驱动停止指令,来驱动电动机41,或使其驱动停止。
具有以上那种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待机状态下售罄致动器63如图13所示成为进入姿态并通过输入处理部801从售罄检测开关64输入了售罄高信号的情况下,限制于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螺旋件50的商品已售罄,通过输出处理器802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送出售罄状态信号。
由此,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中,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售罄,使关联于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选择机构的操作无效化,并且使未图示的售罄灯等亮灯来告知收纳于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已售罄的信息。据此,能够避免使用者选择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
另一方面,通过在待机状态下售罄致动器63如图14所示从进入姿态进行退避移动,而通过输入处理部801从售罄检测开关64输入了售罄低信号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由于在螺旋件50的至少最前方区域的螺距间限制有商品,因此进行如下所述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
图18是表示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实施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下面,对这种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并且对商品收纳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该商品排出控制处理中,商品收纳控制部80等待通过输入处理部801来自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的排出指令的输入(步骤S101)。
而且,通过使用者利用商品选择机构选择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并且通过在规定的通信区域铺上电子货币记录介质来进行减法运算处理,而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送出排出指令,由此在通过输入处理部801输入了排出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电动机驱动处理部804向电动机41送出驱动指令(步骤S102)。由此,电动机41进行驱动,输出齿轮42和传动部件44在从前方看的情况下以中心轴为中心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即,螺旋件50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
这样,当传动部件44与输出齿轮42一同在从前方看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待机状态下与第二传动轴部443的第一端面部443a接触的滑动件后端部622与该第二传动轴部443的第三端面部443c接触,之后与第二端面部443b接触。由此,滑动件62抵抗滑动件弹簧625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
当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时,如图19所示,滑动件前端部623位于售罄致动器63的抵接部632的上方,使该售罄致动器63强制地保持为退避移动后的状态。
然后,通过电动机41的驱动所实现的输出齿轮42和传动部件44的旋转,螺旋件50进行旋转,由此限制于螺旋件50的各螺距间的商品向前方送出,限制于最前面的螺距间的商品向前方排出。
但是,如上所述,输出齿轮42的突部423与传动部件44的第一端面部443a相比,在从前方看的情况下,配置于以中心轴为中心稍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了的位置,因此当输出齿轮42进行旋转时,送出检测开关43以如下方式动作。即,送出检测开关43因送出接触件与突部423抵接被按压而发送送出高信号,当因输出齿轮42的旋转而送出接触件脱离突部423时,成为待机姿态而发送送出低信号。
因此,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通过输入处理部801从送出检测开关43输入了送出高信号后输入了送出低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3:Yes,步骤S104:Yes),即,在通过输入处理部801从送出检测开关43输入来的信号从高切换到低的情况下,认为从步骤S101的排出指令的输入起经过了预设定的切换时间,通过时间计测部803开始进行预设定的基准时间的测量(步骤S105)。
此处,基准时间是直到对电动机41送出驱动停止指令为止的时间,在开始进行这种基准时间的计测的时刻,输出齿轮42和传动部件44大致旋转了一圈,与第二传动轴部443的第二端面部443b滑动接触的滑动件后端部622与第三端面部443c接触。因此,如图20所示,滑动件62被滑动件弹簧625施力而向后方移动,滑动件前端部623脱离售罄致动器63。
由此,售罄致动器63如图14所示,在倾斜延伸部633被限制于最前方区域的螺距间的商品W按压的情况下,成为从进入姿态进行了退避移动的姿态,如图13所示,在倾斜延伸部633没有被限制于最前方区域的螺距间的商品按压的情况下,成为进入姿态。
因此,在步骤S105中通过时间计测部803开始了基准时间的计测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直到经过基准时间为止,等待通过输入处理部801来自售罄检测开关64的售罄高信号的输入(步骤S106,步骤S107)。
该结果是,在直到经过基准时间为止通过输入处理部801输入了售罄高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步骤S107: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输出处理器802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送出售罄状态信号(步骤S108),之后在经过了基准时间的时刻,通过电动机驱动处理部804向电动机41送出驱动停止指令(步骤S106:是,步骤S109),使电动机41的驱动停止。
这样,在从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送出了售罄状态信号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中,认为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已售罄,使与该商品收纳装置20关联地设置的商品选择机构的操作无效化,并且使未图示的售罄灯等点亮来告知收纳于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已售罄的信息。
此外,通过在经过基准时间后使电动机41驱动停止,传动部件44绕中心轴旋转一圈,在第二传动轴部443与待机状态同样,第一端面部443a位于下方。
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售罄高信号且经过了基准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步骤S107:否),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电动机驱动处理部804向电动机41送出驱动停止指令(步骤S109),使电动机41的驱动停止。
但是,在从螺旋件50排出了商品的情况下,该排出的商品被搬送盘12接收,被搬送盘12搬送到商品取出口15a的附近。该商品之后成为可通过商品取出口15a取出的状态。
在上述步骤S109中向电动机41送出了驱动停止指令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时间计测部803开始设定时间的计测(步骤S110),直到经过该设定时间为止,等待来自排出检测传感器S的排出信号的输入(步骤S111,步骤S112)。
然后,在直到经过设定时间为止通过输入处理部801输入了排出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11:是,步骤S112:否),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输出处理器802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送出排出完成信号(步骤S113),之后使流程返回而结束本次的处理。据此,能够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传递商品的排出已完成的信息作为对排出指令的响应。
据此,能够对送出了排出指令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通知已完成商品的排出的信息,能够在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实施商品数量的减法运算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排出信号且经过了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步骤S112: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进行重试处理,该重试处理实施通过电动机驱动处理部804向电动机41送出驱动指令的步骤S102~步骤S110的处理。
据此,能够再次驱动电动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直到由排出检测传感器S检测到商品为止。
如上所述,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商品收纳装置20中,以支承前延部72贯通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和传动部件44的中空部444的方式将支承基部71的支承脚部711收纳于收纳栏壳体30的收纳部32,由此支承于该收纳栏壳体30的支承部件70的前端紧固部73通过螺钉N等与构成基座组件60的基座61的后端紧固部613a紧固。由此,基座61的基座前端部612支承于收纳栏壳体30,且基座后端部613由上述支承部件70支承。由此,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基座61不会受螺旋件50的旋转的影响,能够抑制因该螺旋件50而变形等。
另外,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由于支承部件70的支承前延部72在上表面铺设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的配线来引导该配线,因此能够使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的配线不在商品收纳装置20的前方区域铺设而是向后方铺设。因而,不会使自动售货机的使用者等看到该配线,能够提高美观性。并且,由于使配线铺设在支承前延部72的上表面,因此该配线不会与进行旋转的传动部件44接触,能够防止损伤配线等。
另外,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由于基座61的基座后端部613的上方支承片613b、右方支承片613c和左方支承片613d分别与传动部件44的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外周面相对,因此在限制于螺旋件50的各螺距间的商品的载荷作用于基座61的情况下,通过上方支承片613b、右方支承片613c和左方支承片613d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外周面接触,能够抑制基座61变形。
另外,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中,在通过滑动件62的滑动件后端部622与传动部件44的第二传动轴部443的前端面(第一端面部443a、第二端面部443b和第三端面部443c)滑动接触而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使售罄致动器63强制地保持为退避移动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滑动件62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解除使售罄致动器63强制地退避移动的情况。
即,传动部件44的第二传动轴部443和滑动件62构成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从收到排出指令起到经过切换时间为止,使售罄致动器63强制地保持为退避移动后的状态,而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无效化,另一方面,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使售罄致动器63强制地退避移动的情况,而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有效化。
然后,根据商品收纳装置20,从收到排出指令起到经过切换时间为止,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无效化,另一方面,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通过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有效化,能够从收到排出指令到经过切换时间为止,输入来自送出检测开关43的信号,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输入来自售罄检测开关64的信号。该结果是,如上所述,能够使送出检测开关43和售罄检测开关64与商品收纳控制部80并列连接。因此,能够实现配线的降低化。由此,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化。
这样,由于通过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而使售罄致动器63强制地保持为退避移动后的状态,因此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能够使该售罄致动器63的倾斜延伸部633从基座61的上表面退避,能够避免因售罄致动器63而打乱通过进行旋转的螺旋件50而向前方被送出的商品的姿态。
另外,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中,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上述商品排出控制处理中在售罄检测开关64检测到有商品的状态下接收到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驱动电动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其结果是,在用排出检测传感器S没有检测到商品时进行重试处理,再次驱动电动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直至排出检测传感器S检测到商品为止,由此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在螺旋件50的最前面的螺距间没有限制商品而在从最前面起第二个或第三个螺距间限制有商品的所谓的“掉牙”状态下收纳有商品的情况下,如果一旦接收到排出指令,则能够使螺旋件50旋转直到排出商品为止,由此,在售罄检测开关64检测为有商品的状态下接收到排出指令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进行商品的排出,从而防止使用者蒙受意想不到的损失。特别是,在以电子货币结算的方式对商品收纳装置20发出排出指令时,在已经进行了减法运算处理的情况下有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能够进行种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接收到排出指令到经过切换时间为止,使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而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无效化,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使滑动件62向后方移动,而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有效化,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滑动件62,而是在送出检测机构和售罄检测机构与控制机构之间使用继电器(relay),从接收到排出指令到经过切换时间为止,使售罄检测机构的检测无效化,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使售罄检测机构的检测有效化。通过该构造,也能够实现配线的降低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售罄致动器63为进入姿态,或者从进入姿态进行退避移动,来检测商品的有无,但在本发明中,关于商品的有无,也可以使用例如光传感器等来检测。

Claims (3)

1.一种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栏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用于在上方区域形成商品收纳通道;
螺旋件,沿所述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卷绕成螺旋状,且在经由传动部件从驱动源传动来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和
基座,在前端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栏壳体的状态下在所述螺旋件的内部沿所述收纳栏壳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载置商品,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在所述螺旋件旋转的情况下,将在该螺旋件的各螺距间载置限制于所述基座的商品逐渐向前方送出,而排出最前面的商品,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配设成基端部以贯通形成于所述传动部件的中空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收纳栏壳体的状态,且前端部经由紧固部件与所述基座的后端部紧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以使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开关的配线铺设于自身的方式引导该配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件具有向前方突出且内部构成所述中空部的圆筒状的轴部,
所述基座具有支承片,该支承片在所述后端部的与所述支承部件紧固的紧固部位的上方区域和左右两侧区域区域向后方突出,且与所述轴部的外周面相对。
CN201610006254.3A 2015-01-28 2016-01-05 商品收纳装置 Active CN1058255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4457A JP6459560B2 (ja) 2015-01-28 2015-01-28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5-014457 2015-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581A true CN105825581A (zh) 2016-08-03
CN105825581B CN105825581B (zh) 2020-02-21

Family

ID=5655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254.3A Active CN105825581B (zh) 2015-01-28 2016-01-05 商品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59560B2 (zh)
CN (1) CN1058255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2582A (zh) * 2018-10-03 2020-04-10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CN112927425A (zh) * 2019-12-06 2021-06-0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0400B2 (ja) * 2019-03-19 2024-04-02 サンデン・リテ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JP7298301B2 (ja) * 2019-05-28 2023-06-2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JP7310363B2 (ja) * 2019-06-28 2023-07-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JP7338388B2 (ja) 2019-06-28 2023-09-0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3898A (zh) * 1973-06-27 1975-03-14
JP2000331234A (ja) * 1999-05-14 2000-11-30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並びにこの自動販売機に用いるスパイラルラックおよびボックスラック
CN102855699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
CN203455894U (zh) * 2013-08-30 2014-02-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04541309A (zh) * 2013-08-09 2015-04-2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3898A (zh) * 1973-06-27 1975-03-14
JP2000331234A (ja) * 1999-05-14 2000-11-30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並びにこの自動販売機に用いるスパイラルラックおよびボックスラック
CN102855699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
CN104541309A (zh) * 2013-08-09 2015-04-2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203455894U (zh) * 2013-08-30 2014-02-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2582A (zh) * 2018-10-03 2020-04-10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CN110992582B (zh) * 2018-10-03 2022-04-1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陈列柜兼用自动售货机
CN112927425A (zh) * 2019-12-06 2021-06-08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581B (zh) 2020-02-21
JP6459560B2 (ja) 2019-01-30
JP2016139314A (ja)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5581A (zh) 商品收纳装置
CN105825588A (zh) 商品收纳装置
WO2011161809A1 (ja) 自動販売機
US20050284880A1 (en) Vending machine
JP6528639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CN105580056A (zh) 商品送出装置
JP6221756B2 (ja) 商品払出装置
US10460548B2 (e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JP5310008B2 (ja) 自動販売機
JP5163504B2 (ja) 自動販売機
JP6835171B2 (ja) 商品払出装置
JP6417763B2 (ja) 商品払出装置
US10540838B2 (e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JP6728623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6221755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6295755B2 (ja) 商品払出装置
US10657756B2 (e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JP2021009458A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5132959A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2021009483A (ja) 商品収納装置
KR101135754B1 (ko) 자동판매기
JP2002329246A (ja) 自動販売機のサーペンタイン式商品収納ラ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