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8897B - 速克达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速克达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18897B CN105818897B CN201510011650.0A CN201510011650A CN105818897B CN 105818897 B CN105818897 B CN 105818897B CN 201510011650 A CN201510011650 A CN 201510011650A CN 105818897 B CN105818897 B CN 1058188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lamp
- taillight
- direction lamp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型的速克达型车辆,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且同时进一步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尾灯部(TL10)是于后视车辆时,右端与右方向灯部(TL20)重叠或较右方向灯部(TL20)更位于右方,左端与左方向灯部(TL30)重叠或较左方向灯部(TL30)更位于左方。透光外壳部(TL40)具有:脊线部(TL42L),其于右端和左端与后外壳部(43)邻接,并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后外壳部(43)邻接;右下表面部(TL42M2),其于左右方向上在右端与中央之间,且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从脊线部(43)向前方延伸,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和左下表面部(TL42M1),其于左右方向上在左端与中央之间,且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方,从脊线部(43)向前方延伸,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克达(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特别涉及一种速克达型车辆的后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速克达型车辆,其具有:座部;和侧外壳,其划分座部的下方空间,且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速克达型车辆在侧外壳的后端布置有具有尾灯部和方向灯部的尾灯单元。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尾灯单元在尾灯部的左右侧方布置有方向灯部。
专利文献1:中国 台湾专利公开案第201339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速克达型车辆是具有座部和划分座部的下方的空间且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侧外壳的运动型的速克达型车辆,于年轻人中人气较高。
然而,由于尾灯单元是布置于划分座部的下方的空间且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侧外壳的后端,故布置空间的大小有限制。
专利文献1的速克达型车辆通过设置具有尾灯部和左右的方向灯部的尾灯单元,而可将布置于车辆后部的照明器设为1个单元。由此,可紧凑地布置。
然而,存在要提高尾灯部的被视认性的期望。为了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可考虑将后视时的尾灯部的面积增大。
然而,布置于尾灯部的右侧方的右方向灯部较理想的是不仅可由在右后方行驶的车辆视认,而且也可由在左后方行驶的车辆视认。又,布置于尾灯部的左侧方的左方向灯部较理想的是不仅可由在左后方行驶的车辆视认,而且也可由在右后方行驶的车辆视认。
尾灯部的位置受右方向灯部和左方向灯部的位置的限制。因此,难以将后视时的尾灯部的面积增大。
因此,于在尾灯单元的布置空间的大小有限制的运动型的速克达型车辆中,难以一面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且一面提高尾灯部的被视认性。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且同时进一步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的运动型的速克达型车辆。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中,速克达型车辆具有:车体框架,其具有头管部;座部,其较所述头管部更位于后方,具有供主驾驶人乘坐的乘坐部;车体外壳,其具有后部外壳部和脚踏板,所述后部外壳部划分所述座部的下方的空间,所述脚踏板是于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头管部与所述座部之间,且于上下方向上,较所述座部更位于下方;和尾灯单元,其布置于所述后部外壳部。
本案发明者考虑到要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的期望是要提高从后方、左后方、右后方等多个方向的被视认性的期望。因此,考虑到于左右方向上较长地布置尾灯部。
具体来说,考虑到以如下方式布置尾灯部:于后视车辆时,在左右方向上,右端与所述右方向灯部重叠或较所述右方向灯部更位于右方,左端与所述左方向灯部重叠或较所述左方向灯部更位于左方。
此种考察的结果,构成如下的尾灯部。
所述尾灯单元包括:尾灯部,其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右方向灯部,其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右方;左方向灯部,其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方;透光外壳部,其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布置于所述尾灯部、所述右方向灯部和所述左方向灯部的后方。
所述尾灯部是于后视车辆时,在左右方向上,右端与所述右方向灯部重叠或较所述右方向灯部更位于右方,左端与所述左方向灯部重叠或较所述左方向灯部更位于左方。
通过以此方式布置尾灯部,可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然而,为了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于后视时在上下方向重叠布置尾灯部与右方向灯部、尾灯部与左方向灯部,因此有可能造成尾灯单元于上下方向上大型化。尾灯单元是布置于大小有限制的空间。因此,有为了进一步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而导致车辆后部大型化的可能性。
本案发明者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想到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并且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的方法。
如上所述,尾灯部是为了提高从多个方向的被视认性,于左右方向上较长地形成。
因此,可从多个方向视认尾灯部的于左右方向上较宽的范围,故即便减小上下方向的大小,也可更提高被视认性。
因此,可使尾灯部一面于上下方向上紧凑化,一面更提高尾灯部的被视认性。
其次,对方向灯部进行考察。方向灯部是以闪烁状态点亮,故与尾灯部的识别性较高。因此,方向灯部就被视认性的观点来说具有较大后视时的面积大小的自由度。
然而,于后视时,尾灯部与右方向灯部、尾灯部与左方向灯部是于上下方向上重叠布置。因此,因散热的空间的确保等而难以使右方向灯部和左方向灯部的大小变得更小。
又,此时,方向灯部是于左右方向上存在位置的限制,难以于左右方向上变大。因此,存在于上下方向上大型化的可能性。
此种考察的结果,构成如下的后部外壳部和透光外壳部。
所述后部外壳部具有:侧外壳部,其划分所述座部的下方的空间,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于侧视时连接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前缘;上外壳部,其于俯视时位于所述座部与所述透光外壳部之间;后外壳部,其布置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方;和下外壳部,其从所述后外壳部的后缘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与所述侧外壳部的所述下缘连接。
所述透光外壳部具有:脊线部,其于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与所述后外壳部邻接,并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所述后外壳部邻接;右下表面部,其于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右端与所述中央之间,且于所述右方向灯部的下方,从所述脊线部向前方延伸,与所述后外壳部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和左下表面部,其于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左端与所述中央之间,且于所述左方向灯部的下方,从所述脊线部向前方延伸,与所述后外壳部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
本案发明者注意到,可通过将透光外壳部的左下表面部、右下表面部与后外壳部布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位置而形成空间,且通过将沿侧外壳部流动的空气导入到所述空间而产生旋涡。
由此,可确保冷却性。因此,注意到可降低方向灯部的大小的限制。由此,可抑制尾灯单元于上下方向上大型化。
通过以上,可提供一种能够一面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且同时一面进一步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的运动型的小型摩托车车辆。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在后视时,所述脊线部具有从所述右端向左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和从所述左端向右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
根据本实施形态,沿侧外壳部流动的空气导入到透光外壳部的左下表面部、右下表面部与后外壳部之间,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在后视时,所述尾灯单元的所述脊线部与所述后外壳部的距离是从所述脊线部的右端与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为止分别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根据本实施形态,形成透光外壳部的左下表面部、右下表面部和后外壳部的空间的热空气通过沿侧外壳部流动的行驶风被导入到车辆后部,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于车辆后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大型化。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在侧视时,所述脊线部具有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所述后外壳部的后缘是于侧视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一方面确保透光外壳部的左下表面部、右下表面部与后外壳部之间的空间,一方面抑制车辆后部于上下方向上大型化。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所述后外壳部的后缘是以如下方式形成:于后视时,车辆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于水平的向上方的倾斜角度大于外侧。
根据本实施形态,沿侧外壳部流动的空气被导入到透光外壳部的左下表面部、右下表面部与后外壳部之间,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所述后外壳部是其俯视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从所述车辆左右方向的右端与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为止分别逐渐变长后逐渐变短。
根据本实施形态,沿侧外壳部流动的空气被导入到透光外壳部的左下表面部、右下表面部与后外壳部之间,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所述右方向灯部和所述左方向灯部是于后视时,位于所述后外壳部的上方且所述尾灯部的下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于位于右方向灯部的下方的右下表面部、于位于左方向灯部的下方的左下表面部的下方,实现空气的流动,故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所述尾灯单元进而具有刹车灯部,所述刹车灯部于后视时,布置于所述右方向灯部与所述左方向灯部之间。
根据本实施形态,通过分别设置尾灯部和刹车灯部,可提高尾灯点亮时与刹车灯点亮时的识别性。因此,可更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
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车辆的优选形态中,所述尾灯部是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车辆的前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一方面抑制车辆尾部于左右方向上大型化,一方面提高尾灯从车辆侧方的被视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卸除尾灯单元TL的透光外壳部的状态)。
图5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图6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卸除尾灯单元TL的透光外壳部的状态)。
图7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8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卸除尾灯单元TL的透光外壳部的状态)。
图9是图6的A-A剖面图。
图10是图6的B-B剖面图。
图11是图6的C-C剖面图。
图12是图6的D-D剖面图。
图13是图6的E-E剖面图。
图14是图6的F-F剖面图。
图15是尾灯单元TL的立体分解图(exploded view)。
图16是尾灯单元TL、后外壳部43和下外壳部44的组装体的右侧视图。
图17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透光外壳部TL40 表现为不透明)。
图18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透光外壳部TL40表现为不透明)。
图19是从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斜后上方观察到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随附图式所示的实施例,一面对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以虚线表示隐藏于车体外壳下的车体框架2。图2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俯视。
于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的方向分别表示从乘坐于速克达型车辆1的骑车者观察的前、后、左、右的方向。再者,各图中的符号Fr表示前部。
<车辆整体>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是所谓“底梁型”的速克达型车辆。如图1所示,车体框架2的前端部支持用以将前轮8转向的转向机构3。于车体框架2的中央部,以枢轴部P为中心可上下摆动地支持有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10。但是,动力单元10并不限定于单元摆动式,例如,也可固定于车体框架。于动力单元10的上方安装有座部9。于动力单元10的上方,座部9以设置于其前端部的铰链销(未图示)为中心可开闭地安装于置物箱(未图示)。再者,座部也可并非为前铰链型。例如,可为后铰链型或横铰链型,也可为无铰链而卸除的类型。
骑车者以乘坐于座部9的乘坐部9a并将脚放置于脚踏板33的上表面的姿势操纵转向机构3而驾驶速克达型车辆1。再者,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是二人乘坐的车辆,后座乘车者能以乘坐于座部9的后部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的姿势乘坐。再者,座部9的乘坐部9a于摩托车的设计上是指座部9中供骑车者乘坐的部分。如本发明般,于二人乘坐的车辆中,座部9的乘坐部9a通常是座部的前部的缓凹陷的部分。座部的较乘坐部9a更前方的隆起部或主座部与后座部之间的隆起部并非为乘坐部。于单人乘坐的车辆中,座部的乘坐部通常是座部的缓凹陷的部分。座部的较乘坐部更前方的隆起部或座部的较乘坐部更后方的隆起部并非为乘坐部。
如图1所示,转向机构3包含前叉4、转向托架5、转向轴6和把手7。前叉4向前方且斜下方延伸,于其下端配设有前轮8。前叉4的上端安装于被固定设置于转向轴6 的下端部的转向托架5。于转向轴6的上端设置有骑车者操作的把手7。前叉4具有悬架机构,通过悬架机构伸缩而吸收冲击。随着前叉4的悬架机构伸缩,前轮于上下方向移动。
动力单元10是如下构造,即,例如包括引擎101和布置于从引擎101的侧方朝车辆后方延伸的传动箱102中的V型皮带式无段变速机,且将引擎101与传动箱102一体化。但,变速机也可不为V型皮带式。也可不将引擎101与传动箱102一体化,而设为分体的构造。引擎101以气缸轴大致朝向水平前方的方式搭载。于传动箱102的前端部连接有空气导管1021,所述空气导管1021取入用以使通过V型皮带式无段变速机的皮带的摩擦等而产生的热散发的外界气体。于传动箱102的后端部,旋转从如地支持有利用引擎101的驱动力驱动的后轮11。于传动箱102的上方布置有对供给到引擎101的外界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AC。
<车体框架>
如图1所示,车体框架2包含:头管21,其供转向轴6插入而可旋动地支持所述转向轴6,且向车辆前方且斜下方延伸;前框架部22,其由1根管构件构成,通过焊接而连接于头管21且向车辆后方且斜下方延伸,位于前轮8的后方;和后框架部23,其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且向后方延伸,从下方支持座部9。如此一来,座部9较头管 21更位于后方。但,前框架部22也可为2根管构件而非为1根管构件。
后框架部23包含: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其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且以缓斜度朝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后框架部232,其从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 的各者的后部以陡斜坡向后上方延伸;和左右一对上部后框架部233,其从左右一对中间后框架部232的各者的后部以缓斜坡向后上方延伸,且从下方支持座部9。
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和上部后框架部233是于各自的后端部间,以朝向下方开口的前视大致U字状的横梁24F、24R连结。座部9和置物箱通过横梁24F、24R和左右一对上部后框架部233支持。又,如图1所示,座部9于以铰链销(未图示)为中心相对于置物箱闭合时,通过使设置于座部9的座部闭合机构与设置于横梁24R的锁定部卡合而进行座部9的锁定。
下部后框架231、中间后框架部232和上部后框架部233优选为连续的管构件且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其中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可由1根或2根以上的管构件构成。进而,下部后框架部231也可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端部,也可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的“下端部以外的部位”。再者,框架构件彼此的连接可为螺栓固定也可为利用铸造一体地制作而非焊接。
<车体外壳>
车体外壳包含脚踏板33和后部外壳部40。车体外壳包含前外壳部30、脚踏板33、脚踏板侧外壳部34、底外壳部35和后部外壳部40等。
如图1所示,转向机构3、头管21和前框架部22的周围配设有前外壳部30。于前外壳部30与侧外壳部41(图2)之间配设有用以供骑车者放置脚的脚踏板33。于脚踏板 33的后端部与座部9的前部之间配设有中央外壳部32。
如图1所示,后部外壳部40于侧视时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由此,可提高运动感。于本实施形态中,配设于前外壳部30与侧外壳部41之间的脚踏板33是具有平坦的上表面的构造,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具有左右的脚踏板和其间具有通道部的构造。
前外壳部30包含:侧方外壳部301(图2),其位于头管21的侧方;后方外壳部302,其位于头管21的后方;和前方外壳部303,其位于头管21的前方。如图1所示,前外壳部30的大部分较前轮8的车轴更布置于后方。由此,可使前外壳部30紧凑化。
前方外壳部303包含:上部外壳部303U,其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上方;和下部外壳部303D,其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下方。但,前方外壳部303只要至少具有上部外壳部 303U即可,例如也可无下部外壳部303D。再者,上部外壳部303U也可与侧方外壳部 301为一体,但优选为分体。上部外壳部303U形成布置头灯单元HL的空间的上缘,下部外壳部303D形成布置头灯单元HL的空间的下缘。
侧方外壳部301包含:左侧方外壳部301L,其位于头管21的左侧;和右侧方外壳部301R,其位于头管21的右侧。于本实施形态中,左侧方外壳部301L与右侧方外壳部301R通过下部外壳部303D而连结。
又,如图1所示,脚踏板33从其与后方外壳部302的连接部向后方延伸,且与中央外壳部32的下端连接。于脚踏板33的左右两侧,以从脚踏板33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下垂的方式形成有脚踏板侧外壳部34。于脚踏板33的下方,车辆左右方向剖面为U 字状的底外壳部35形成于一对脚踏板侧外壳部34之间。再者,于脚踏板33的下方且底外壳部35的上方,燃料箱(未图示)配设于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之间。
后部外壳部40划分座部9的下方空间。后部外壳部40包含配设于置物箱的侧方的侧外壳部41。于侧外壳部41的后端布置有尾灯单元TL。尾灯单元TL位于后部外壳部 40的后缘的后方。尾灯单元TL具备透光外壳部TL40。如图1所示,侧外壳部41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如图1所示,侧外壳部41连接于透光外壳部TL40的前缘。
如图1等所示,后部外壳部40包含:中央外壳部32;侧外壳部41;上外壳部42,其位于座部9与透光外壳部TL40之间;后外壳部43,其布置于透光外壳部TL40的下方;和下外壳部44,其从后外壳部43的后缘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且与侧外壳部41的下缘连接。后外壳部43与下外壳部44例如也可一体地形成而构成后下外壳部45。
侧外壳部41包含左侧的侧外壳部41L和右侧的侧外壳部41R。左侧的侧外壳部41L与右侧的侧外壳部41R左右对称地形成。左侧的侧外壳部41L包含:侧部41L1,其主要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和上部41L2,其主要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右侧的侧外壳部41R包含:侧部41R1(未图示),其主要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和上部 41R2(图2),其主要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和上外壳部42构成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侧部41L1构成后部外壳部40的左部。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侧部41R1构成后部外壳部40的右部。
以上所说明的前外壳部30、脚踏板33和后部外壳部40等的外壳部是车体的外观构件,可分别由塑料等材料适当地形成。各外壳部为例如通过射出成形而形成的一体成形制品。
然而,1个外壳部也可由多个构件构成。例如,后部外壳部40包含中央外壳部32、左侧的侧外壳部41L、右侧的侧外壳部41R、上外壳部42和后下外壳部45。
又,于本实施形态的前外壳部30中,左侧方外壳部301L与右侧方外壳部301R是通过下部外壳部303D连结而一体形成,但各自以分体形成也可以。又,于本实施形态的左侧的侧外壳部41L中,侧部41L1与上部41L2是一体形成,但也可分体形成。又,于本实施形态的右侧的侧外壳部41R中,侧部41R1与上部41R2是一体形成,但也可分体形成。又,于本实施形态的后下外壳部45中,后外壳部43与下外壳部44是一体形成,但也可分体形成。
又,也可将多个外壳部连结而一体形成。例如,构成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的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和上外壳部42也可一体形成。
再者,车体外壳为整体上呈现左右对称者于外观上和制造上均优选。
<尾灯单元TL>
尾灯单元TL布置于后部外壳部40。更具体来说,尾灯单元TL位于后部外壳部40 的后缘的后方。尾灯单元TL布置于侧外壳部41。更具体来说,尾灯单元TL位于侧外壳部41的后缘的后方。例如,如图1所示,尾灯单元TL于侧视时至少其一部分较座部 9的乘坐部9a的上缘更位于下方。
图3和4是车辆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图5和6是车辆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图7和8是车辆的后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但,于图4、6、8中表示将尾灯单元 TL的透光外壳部卸除的状态。于图7和8中表示将座部和置物箱卸除的状态。
例如,如图3到8所示,尾灯单元TL包括:尾灯部TL10,其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右方向灯部TL20,其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右方;左方向灯部TL30,其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方;和透光外壳部TL40,其布置于尾灯部TL10、右方向灯部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后方。
各灯部于从外部观察时是指光源和反射器等发亮而可看到的范围。然而,于关于表示内部构造的图9到14的剖面图和图15的立体分解图的图解说明中,为便于说明,使用相同构件的名称和符号。
透光外壳部TL40是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来自尾灯单元的光源的光能够透过。透光外壳部TL40例如是由透明或有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通过于尾灯单元TL中设置尾灯部TL10、右方向灯部TL20、左方向灯部TL30等灯具,且设置覆盖所述灯具的透光外壳部TL40,可赋予尾灯单元TL的独特的外观性。
透光外壳部TL40例如具有于俯视时朝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形状。透光外壳部TL40具有上表面部TL41和后表面部TL42。上表面部TL41从后表面部TL42的上缘向前方延伸。上表面部TL41于大致水平面内延伸,其左右两侧部较中央部更位于前方。
上表面部TL41从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由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和上外壳部42构成)的后缘向后方延伸。
如图7所示,于俯视时,上表面部TL41的后缘较后部外壳部40的后外壳部43的后缘更位于后方。
如图9到12所示,上表面部TL41是仅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由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从上方覆盖。换句话说,上表面部TL41于俯视时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从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露出。上表面部TL41的露出到外部的部分遍及其车宽方向的整个区域,较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由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和上外壳部42构成)更位于后方,且不与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于上下方向重叠。
如图2所示,上表面部TL41的露出到外部的部分遍及其车宽方向的整个区域而其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后表面部TL42于后部外壳部40的右部(由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侧部41R1构成)的后缘与后部外壳部40的左部(由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侧部41L1构成)的后缘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于后视时,后表面部TL42具有与由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后端部、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后端部、上外壳部42和后下外壳部45包围的空间大致相同的投影面积。
后表面部TL42从上表面部TL41的后缘向下方且前方延伸。后表面部TL42的左右两侧部较中央部更位于前方。
左方向灯部TL30位于尾灯单元TL的左右方向的左方。右方向灯部TL20位于尾灯单元TL的左右方向的右方。
如图6所示,尾灯部TL10于后视时,于左右方向上,右端与右方向灯部TL20重叠或较右方向灯部TL20更位于右方,左端与左方向灯部TL30重叠或较左方向灯部TL30 更位于左方。具体来说,尾灯部TL10的右端较右方向灯部TL20的右方向灯光源TL21 更位于右方,左端较左方向灯部TL30的左方向灯光源TL31更位于左方。于图6所示的状态下,尾灯部TL10的右缘与反射器TL23的右缘位于相同延长线上,尾灯部TL10 的左缘与反射器TL33的左缘位于相同延长线上。根据如上构成,可将尾灯部TL10于左右方向布置为较长。因此,可较大地确保尾灯部TL10的后视时的视认面积。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将尾灯部TL10布置为不与右方向灯部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任一者重叠。例如,也可将尾灯部TL10设定为与刹车灯部TL50大致相同的长度或较刹车灯部TL50短的长度。
又,如图6所示,尾灯部TL10具有于左右方向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与左方向灯部TL30之间的部分、与右方向灯部TL20重叠的部分和与左方向灯部TL30重叠的部分。尾灯部TL10的与右方向灯部TL20重叠的部分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上方,尾灯部 TL10的与左方向灯部TL30重叠的部分位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上方。
例如,如图6所示,尾灯单元TL进而具有于后视时布置于右方向灯部TL20与左方向灯部TL30之间的刹车灯部TL50。刹车灯部TL50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与左方向灯部TL30之间。刹车灯部TL50位于尾灯部TL10的下方。于后视时,刹车灯部TL50 的左右两端部较中央部略高。于后视时,尾灯部TL10的与刹车灯部TL50重叠的部分以与尾灯部TL10大致相同的倾斜度倾斜。
如图6所示,刹车灯部TL50的下端处于较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端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端更高的位置。
图9是图6的Α-A剖面图。图10是图6的B-B剖面图。图11是图6的C-C剖面图。图12是图6的D-D剖面图。图13是图6的E-E剖面图。图14是图6的F-F剖面图。图15是尾灯单元TL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尾灯单元TL、后外壳部43和下外壳部44的组装体的右侧视图。再者,于图6中,表示将尾灯单元TL的透光外壳部卸除的状态,但于图9到14中,也示出有尾灯单元TL的透光外壳部的剖面。
例如,如图11所示,左方向灯部TL30包含:左方向灯光源TL31,其根据方向灯开关的操作而以闪烁状态点亮;和左方向灯基座部TL32,其供左方向灯光源TL31布置。左方向灯部TL30包含用以反射左方向灯光源TL31的发光的反射器TL33。再者,于本实施形态中,左方向灯基座部TL32相当于尾灯单元TL的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左端部的使左方向灯光源TL31露出的孔TL71(详细情况于下文进行叙述)的周缘部。
右方向灯部TL20例如与左方向灯部TL30左右对称地构成。右方向灯部TL20包含:右方向灯光源TL21(图15),其根据方向灯开关的操作而以闪烁状态点亮;和右方向灯基座部TL22,其供右方向灯光源TL21布置。右方向灯部TL20也可包含用以反射右方向灯光源TL21的光的反射器TL23。再者,于本实施形态中,右方向灯基座部TL22相当于尾灯单元TL的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右端部的使右方向灯光源TL21露出的孔 TL72(详细情况于下文中进行叙述)的周缘部。
再者,于本实施形态中,左方向灯光源TL31与右方向灯光源TL21是灯泡。然而,并不限于此,方向灯光源也可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体)等其它光源。
例如,如图6所示,尾灯部TL10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
例如,如图15所示,尾灯部TL10包含尾灯光源TL11、尾灯基座部TL12和扩散构件TL13。
尾灯光源TL11至少于行驶时以点亮状态点亮。尾灯光源TL11例如是芯片型LED灯。于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3所示,尾灯光源TL11包含于基板TL1211中设置为一行的4个芯片型LED灯TL11-1到TL11-4、于基板TL1212中设置为一行的5个芯片型LED 灯TL11-5到TL11-9、于基板TL1213中设置为一行的5个芯片型LED灯TL11-10到 TL11-14和于基板TL1214设置为一行的4个芯片型LED灯TL11-15到TL11-18,具有共计18个芯片型LED灯。尾灯光源TL11例如为红色芯片型LED灯。再者,各灯部的光源的个数或光源的种类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基板TL1211、基板TL1212、基板TL1213和基板TL1214分别安装于弧状的尾灯支持体TL122。于基板TL1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各开设有一个螺固用孔,两个螺固用孔之间进而开设有两个定位用孔。基板TL1211的两个定位用孔插嵌于从尾灯支持体 TL122突出的突起而被定位,并且通过两端部的螺固用孔而螺固于从尾灯支持体TL122 突出的凸座。基板TL1212、基板TL1213和基板TL1214与基板TL1211同样地固定设置于尾灯支持体TL122。
基板TL1211、基板TL1212、基板TL1213和基板TL1214和尾灯支持体TL122构成本发明的尾灯基座部TL12。
也可于尾灯基座部TL12的下方设置供布置刹车灯部TL50的刹车灯光源的刹车灯基座部TL52。刹车灯基座部TL52例如通过螺丝而连结于尾灯基座部TL12。
例如,如图6、14和15所示,刹车灯部TL50包含刹车灯基座部TL52和炮弹型LED 灯TL51。刹车灯基座部TL52由基板TL5211、基板TL5212和V字状的刹车灯支持体 TL522构成。基板TL5211安装于刹车灯支持体TL522的与设置有炮弹型LED灯TL51 的侧相反侧的左半部分的表面。基板TL5212安装于刹车灯支持体TL522的与设置有炮弹型LED灯TL51的侧相反侧的右半部分的表面。炮弹型LED灯TL51包含于基板 TL5211中设置为一行的5个炮弹型LED灯TL51-1到TL51-5和于基板TL5212中设置为一行的5个炮弹型LED灯TL51-6到TL51-10,具有共计10个炮弹型LED灯。
于尾灯单元TL的内部基座构件TL60,以与炮弹型LED灯TL51-1到TL51-5对应的方式开设有排列成一行的孔TL60-1到TL60-5(图6),又,以与炮弹型LED灯TL51-6 到TL51-10对应的方式开设有排列成一行的孔TL60-6到TL60-10。刹车灯支持体TL522 于俯视时左右端部较中央部更位于前方。刹车灯支持体TL522于俯视时为V字状。与俯视时为V字状的刹车灯支持体TL522的形状对应,排列成一行的孔TL60-1到TL60-5 与排列成一行的孔TL60-6到TL60-10于俯视时整体呈V字状排列。如图6所示,于组装的状态下,刹车灯部TL50的炮弹型LED灯TL51-1到TL51-10从分别对应的孔TL60-1 到TL60-10露出。
也可设置从后方覆盖孔TL60-1到TL60-10的刹车灯部TL50的内灯罩TL53。内灯罩TL53也可实施灯罩刻花加工(lens cut)。内灯罩TL53于俯视时左右端部较中央部更位于前方。内灯罩TL53优选为以与俯视时呈V字状排列的孔TL60-1到TL60-10对应的方式具有于俯视时为V字状的形状。内灯罩TL53例如通过设置于左端部和右端部的固定部而被固定于内部基座构件TL60。于本实施形态中,刹车灯部TL50的内灯罩TL53 于俯视时为V字状,但并不限于此,内灯罩TL53的左右两端部较中央部更位于前方即可,例如,也可为U字状。由此,可使左右方向紧凑,并且可提高刹车灯部TL50的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被视认性。
刹车灯部TL50于刹车操作时点亮。当于尾灯部TL10点亮的状态下,刹车灯部TL50点亮时,尾灯部TL10可维持点亮的状态,尾灯部TL10也可熄灭。
例如,如图9和15所示,尾灯基座部TL12的设置于其尾灯支持体TL122的中央上部的固定部TL122a与设置于扩散构件TL13的中央上部的固定部TL13a一同被螺固于尾灯单元TL的内部基座构件TL60。又,例如如图15所示,尾灯基座部TL12的设置于其尾灯支持体TL122的左端部的固定部TL122b与设置于扩散构件TL13的左端部的固定部TL13b一同被螺固于尾灯单元TL的内部基座构件TL60。又,例如如图15所示,尾灯基座部TL12的设置于其尾灯支持体TL122的右端部的固定部TL122c与设置于扩散构件TL13的右端部的固定部TL13c一同被螺固于尾灯单元TL的内部基座构件TL60。
安装有扩散构件TL13和尾灯支持体TL122的内部基座构件TL60例如以夹持右方向灯部TL20的反射器TL23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反射器TL33(图15)的状态嵌合并固定于尾灯单元TL的外部基座构件TL70。再者,于内部基座构件TL60与外部基座构件TL70嵌合之前,左方向灯部TL30的反射器TL33的固定部TL33a的孔被插通于从内部基座构件TL60向前方突出的突起TL60a,并且固定部TL33b被螺固于从内部基座构件 TL60向前方突出的凸座TL60b。右方向灯部TL20的反射器TL23也同样地被固定于内部基座构件TL60。
外部基座构件TL70和内部基座构件TL60是用以固定各灯部或反射器、扩散构件、内灯罩、透光外壳部等构件的基座构件。外部基座构件TL70和内部基座构件TL60均具有于俯视时朝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形状。
外部基座构件TL70也可于其左端部开设使左方向灯光源TL31露出的孔TL71,于右端部开设使右方向灯光源TL21露出的孔TL72。左方向灯光源TL31和右方向灯光源 TL21通过从前方插嵌于孔TL71和孔TL72而被固定于外部基座构件TL70。
尾灯单元TL与车体的结合固定除利用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撑杆TL73和撑杆TL74以外,例如还可将从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左端部上部向前方突出的撑杆TL75螺固于被设置于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背面的凸座,也可将从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右端部上部向前方突出的撑杆TL76螺固于被设置于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背面的凸座(未图示)。
也可于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下部以左右排列且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固定部TL79(未图示)和固定部TL80。固定部TL79和固定部TL80分别位于撑杆TL73和撑杆 TL74的下方。固定部TL79和固定部TL80被螺固于设置于下外壳部44的背面的凸座。附带地说,下外壳部44也可设置从其左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固定部441(未图示),且设置从其右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固定部442(图15)。固定部441螺固于被设置于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背面的凸座,固定部442螺固于被设置于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背面的凸座。进而,也可为下外壳部44的开设于其左端的卡合孔443(未图示)卡合于被设置于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背面的卡合突起,且开设于其右端的卡合孔444(图15)卡合于被设置于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背面的卡合突起。
于将尾灯单元TL安装于车体时,首先,通过于尾灯单元TL安装左侧的侧外壳部41L、右侧的侧外壳部41R和后下外壳部45而获得尾灯单元组装体。
于尾灯单元TL的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上部,左右并排设置有向前方突出且俯视时大致为三角形的撑杆TL73和撑杆TL74。于撑杆TL73和撑杆TL74各自的前端部形成有孔TL73a和孔TL74a(图7)。
于将尾灯单元组装体安装于车体时,撑杆TL73和撑杆TL74各自的前端部位于车体框架2的横梁24R(图1)的上方,孔TL73a和孔TL74a插入到置物箱的后部的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撑杆TL73和撑杆TL74以夹于置物箱与横梁24R之间的状态与置物箱一同被固定于横梁24R。
于内部基座构件TL60,除开设有使刹车灯部TL50的炮弹型LED灯TL51-1到 TL51-10露出的孔TL60-1到TL60-10以外,也可于左端部开设使左方向灯光源TL31和反射器TL33露出的孔TL61(图6),于右端部开设使右方向灯光源TL21和反射器TL23 露出的孔TL62。孔TL61和孔TL62的形状优选为与反射器TL33和反射器TL23的形状一致。于后视时,孔TL62(图6)的范围相当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范围,孔TL61的范围相当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范围。
扩散构件TL13使尾灯光源TL11的光扩散。扩散构件例如是添加有光扩散剂(Lumipearl)的透明树脂。透明树脂例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于尾灯光源TL11不点亮时,扩散构件例如为乳白色。
扩散构件TL13于前后方向位于尾灯光源TL11的后方且透光外壳部TL40的后表面部TL42的前方。扩散构件TL13于上下方向布置于透光外壳部TL40的上表面部TL41 的下方,且至少一部分与上表面部TL41对向。于扩散构件TL13的与透光外壳部TL40 的上表面部TL41对向的部分与上表面部TL41之间未设置其它构造物。因此,扩散构件TL41的于俯视时与透光外壳部TL40的上表面部TL41对向的部分可被视认到。因此,尾灯部TL10的从车辆的上方或斜上方的被视认性较高。
例如,如图9到12所示,扩散构件TL13包含形成上部的上壁部TL131和形成后部的后壁部TL132。后壁部TL132与透光外壳部TL40的后表面部TL42对向。上壁部 TL131从后壁部TL132的上缘部向车辆的前方延伸。上壁部TL131的至少一部分与透光外壳部TL40的上表面部TL41对向。通过将扩散构件TL13形成为剖面倒L字形的形状,可抑制上下方向的大小,并且确保从斜后上方的被视认面积(投影面积),并且可确保内部的散热空间。
扩散构件TL13于俯视时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前方。扩散构件TL13于侧视时从前端向后方延伸。扩散构件TL13于侧视时从侧外壳部41L的侧部41L1的后缘向后方延伸。因此,尾灯部TL10的从车辆的侧方的被视认性较高。
如图13和15所示,于扩散构件TL13的左端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前后延伸部TL133,于扩散构件TL13的右端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前后延伸部 TL134。左侧前后延伸部TL133和右侧前后延伸部TL134由内部基座构件TL60从车辆的侧方覆盖。扩散构件TL13的除左侧前后延伸部TL133和右侧前后延伸部TL134以外的部分于侧视时从内部基座构件TL60露出(参照图4)。如图13和15所示,扩散构件 TL13的除左侧前后延伸部TL133和右侧前后延伸部TL134以外的部分于俯视时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前方。
如图9到12所示,扩散构件TL13的上壁部TL131中,仅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由内部基座构件TL60从上方覆盖。换句话说,扩散构件TL13的上壁部TL131于俯视时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从内部基座构件TL60露出。扩散构件TL13的上壁部TL131 的露出到外部的部分遍及其车宽方向的整个区域而较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由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和上外壳部42构成)更位于后方,且不与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于上下方向重叠。
例如,如图6和11所示,扩散构件TL13于左右方向上,右端与右方向灯基座部 TL22于上下方向重叠,左端与左方向灯基座部TL32于上下方向重叠。但,也可为扩散构件TL13于左右方向上,右端较右方向灯基座部TL22更位于右方,左端较左方向灯基座部TL32更位于左方。
例如,如图6所示,扩散构件TL13具有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上方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上方的部分。
例如,如图6所示,扩散构件TL13位于刹车灯部TL50、右方向灯部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上方。
例如,如图6所示,扩散构件TL13的较刹车灯部TL50更位于左方的左端部具有较刹车灯部TL50的上缘部更位于下方的部分,其较刹车灯部TL50更位于右方的右端部具有较刹车灯部TL50的上缘部更位于下方的部分。
例如,如图6所示,扩散构件TL13呈倒W字状。由此,即便扩散构件TL13的左端和右端不位于左右方向更外侧,也可使扩散构件的全长较长而增大扩散构件的后视时的面积。扩散构件TL13可划分为位于刹车灯部TL50的上方的中央部TL13M、位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上方的左端部TL13L和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上方的右端部TL13R。中央部TL13M于后视时,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高。中央部TL13M具有与刹车灯部 TL50大致相同的宽度,与刹车灯部TL50平行地延伸。换句话说,刹车灯部TL50遍及车宽方向的整个区域从中央部TL13M隔开相同间隔。
左端部TL13L于后视时,其车宽方向中心侧的端部较其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高。右端部TL13R于后视时其车宽方向中心侧的端部较其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高。
如图8所示,扩散构件TL13于俯视时,左端部TL13L和右端部TL13R较中央部 TL13M更位于前方。例如,如图13所示,尾灯支持体TL122配合扩散构件TL13的形状,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车辆的前方。因此,尾灯部TL的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车辆的前方。
透光外壳部TL40例如具有于俯视时朝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形状。透光外壳部TL40例如通过使设置于其周缘部的多个卡合突部M(图15)卡合于设置于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周缘部的多个卡合凹部N(图15)而被固定于外部基座构件TL70。
如图9到12所示,于透光外壳部TL40被固定于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状态下,例如,透光外壳部TL40的周缘延伸部TL40a被插入到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周缘槽部 TL70a。为了防止雨水等侵入到尾灯单元TL的内部,优选为设置从透光外壳部TL40的周缘延伸部TL40a的基部的外周表面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TL40b。突起部TL40b与透光外壳部TL40的周缘延伸部TL40a的前端的距离相当于外部基座构件TL70的周缘槽部 TL70a的深度。突起部TL40b沿着周缘延伸部TL40a延伸,但也可于一部分间断。再者,也可于周缘延伸部TL40a与周缘槽部TL70a之间设置密封材料。
图17与图3同样是车辆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但透光外壳部TL40是以不透明的方式表现。图18与图5同样地是车辆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但透光外壳部TL40 是以不透明的方式表现。
例如,如图3、5、17、18所示,透光外壳部TL40具有脊线部TL42L。脊线部TL42L 于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与后外壳部43邻接,并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后外壳部43邻接。脊线部TL42L例如包含左脊线部TL42LL和右脊线部TL42LR。左脊线部TL42LL与右脊线部TL42LR是左右对称地形成,因此,以下仅对左脊线部TL42LL进行说明。再者,脊线部TL42L只要为后表面部TL42的与上表面部TL41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与下述右下表面部TL42M2和左下表面部TL42M1的分界线即可,也可不必为明显的线。又,脊线部TL42L也可具有某种程度的线宽。
左脊线部TL42LL包含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和内侧左脊线部TL42LL2。
例如,如图18所示,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从于后视时与后外壳部43邻接的左端向右方且上方延伸。例如,如图18所示,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以于后视时随着从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角部朝向中央部而变高的方式呈弧状延伸。
例如,如图17所示,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于侧视时从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角部朝向后方且上方呈直线状延伸,且于到达透光外壳部TL40的后缘之前终止。
例如,如图18所示,内侧左脊线部TL42LL2于后视时从透光外壳部TL40的中央部下部朝向左方且上方呈直线状延伸直到与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交叉为止。
就外观性的观点来说,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和外侧右脊线部TL42LR1优选为于后视时于同一假想弧线上延伸。
<尾灯单元TL和后部外壳部40的相关构造>
图19是从车辆的斜后上方观察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尾灯单元TL布置于由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后端部、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后端部、上外壳部42和后下外壳部45包围的空间。于俯视时,上外壳部42的后缘形成为V字状。上外壳部42的后缘于俯视时,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车辆的前方。如图6 所示,于后视时,上外壳部42的后缘具有与尾灯部TL10的中央部TL13M大致相同的宽度,且与尾灯部TL10的中央部TL13M平行地延伸。
关于上外壳部42的后缘,如图19所示,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的后缘位于其左侧的延长线上,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的后缘位于其右侧的延长线上。如图8所示,侧外壳部41L的上部41L2的后缘于俯视时与扩散构件TL13的左端部TL13L平行地延伸。如图8所示,侧外壳部41R的上部41R2的后缘于俯视时与扩散构件TL13的右端部TL13R平行地延伸。
尾灯单元TL的透光外壳部TL40例如包含右下表面部TL42M2(图18、图12)和左下表面部TL42M1(图18、图11)。右下表面部TL42M2于左右方向上,于右端与中央之间且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从脊线部TL42L向前方延伸,且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相向。左下表面部TL42M1于左右方向上,于左端与中央之间且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方,从脊线部TL42L向前方延伸,且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相向。
例如,如图18所示,尾灯单元的脊线部TL42L与后外壳部43的距离于后视时从脊线部TL42L的右端和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分别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例如,如图17所示,脊线部TL42L具有于侧视时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例如,如图17所示,后外壳部43的后缘43a 于侧视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例如,如图18所示,后外壳部43的后缘43a以于后视时,其车辆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于水平的向上方的倾斜角度比外侧相对于水平的向上方的倾斜角度更大的方式形成。
例如,如图7和19所示,后外壳部4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从车辆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于上下方向与右方向灯部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重叠的范围内,分别逐渐变长后,随着远离所述范围而逐渐变短。
例如,如图6和19所示,右方向灯部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位于后外壳部43 的上方且尾灯部TL10的下方。
例如,如图11、12等所示,左下表面部TL42M1和右下表面部TL42M2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于从车辆的后方观察的情形时于前方侧与后外壳部43的前缘43b(图7)接触。
夹于左下表面部TL42M1与后外壳部43之间而形成的空间ADL位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方。夹于右下表面部TL42M2与后外壳部43之间而形成的空间ADR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
通过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方形成空间ADL,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形成空间ADR,而可将沿着后部外壳部40流动的空气导引到空间ADL、空间ADR而产生漩涡,由此可确保左方向灯部TL30和右方向灯部TL20的冷却性。
为了促进将沿着后部外壳部40流动的空气导引到空间ADL、空间ADR,优选为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侧部41L1的后缘41L1c与透光外壳部TL40的后表面部TL42的左缘连续地连接,右侧的侧外壳部41R的侧部41R1的后缘41R1c与透光外壳部TL40的后表面部TL42的右缘连续地连接。又,优选为相对于左侧的侧外壳部41L,设置沿着其侧部41L1的长度方向到侧部41L1的后缘的与空间ADL邻接的下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部41L1a,且相对于右侧的侧外壳部41R也设置相同的凹部41R1a。进而,优选为相对于下外壳部44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部分,设置沿着其长度方向到下外壳部 44的与空间ADL邻接的上缘(后外壳部43的后缘)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凹部44La,且相对于下外壳部44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部分也设置相同的凹部44Ra。
通过使脊线部TL42L于后视时于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与后外壳部43邻接,且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后外壳部43邻接,可设置空间ADL、空间ADR 并且抑制尾灯单元TL于上下方向大型化。
例如,如图17所示,空间ADL随着朝向前方而变低,且于左侧的侧外壳部41L的侧部41L1的下缘41L1b与后缘41L1c的连接部A的附近终止。由此,可确保尾灯单元TL的内部空间,并且于前后方向较长地形成空间ADL,从而可确保左下表面部TL42M1 的面积而确保冷却性。
如图5所示,空间ADL的开口于后视时从脊线部TL42L的右端和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分别逐渐变大,且于上下方向与刹车灯部TL50重叠的范围内逐渐变小。
<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具有:车体框架2,其具有头管部21;座部9,其较头管部21更位于后方,具有供主驾驶人乘坐的乘坐部9a;车体外壳,其具有后部外壳部40和脚踏板33,所述后部外壳部40划分座部9的下方的空间,所述脚踏板33 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头管部21与座部9之间,且于上下方向上较座部9更位于下方;和尾灯单元TL,其包括尾灯部TL10、右方向灯部TL20、左方向灯部TL30和透光外壳部TL40,且布置于后部外壳部40,所述尾灯部TL10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所述右方向灯部TL20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右方,所述左方向灯部TL30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方,所述透光外壳部TL40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布置于尾灯部TL10、右方向灯部 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的后方。
后部外壳部40具有:侧外壳部41L、41R,其划分座部9的下方的空间,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于侧视时连接于透光外壳部TL40的前缘;上外壳部42,其于俯视时位于座部9与透光外壳部TL40之间;后外壳部43,其布置于透光外壳部TL40 的下方;和下外壳部44,其从后外壳部43的后缘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与侧外壳部41L、 41R的下缘连接。
尾灯单元TL是:尾灯部TL10于后视车辆时,在左右方向上,右端与右方向灯部TL20重叠或较右方向灯部TL20更位于右方,左端与左方向灯部TL30重叠或较左方向灯部TL30更位于左方,透光外壳部TL40具有:脊线部TL42L,其于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与后外壳部43邻接,并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后外壳部43邻接;右下表面部 TL42M2,其于左右方向上在右端与中央之间,且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从脊线部 43向前方延伸,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左下表面部TL42M1,其于左右方向上在左端与中央之间,且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方,从脊线部43向前方延伸,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
根据本实施形态,尾灯部TL10与右方向灯部TL20、左方向灯部TL30于上下方向上重叠布置,因此可于左右方向上较长地布置尾灯部TL10。
又,透光外壳部TL40是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后外壳部43邻接,并且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的右下表面部TL42M2和位于左方向灯部TL30的下方的左下表面部 TL42M1分别与后外壳部43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因此于方向灯的下方形成凹陷部。
因此,可一面抑制车辆尾部大型化,同时一面进一步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
因此,可提供一种能够一面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且同时一面进一步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的运动型的速克达型车辆。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在后视时,脊线部TL42L具有从右端向左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TL42LR1和从左端向右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TL42LL1。
根据本实施形态,沿侧外壳部41L、41R流动的空气被导入到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表面部TL42M1、右下表面部TL42M2与后外壳部43之间,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在后视时,尾灯单元TL的脊线部TL42L与后外壳部43的距离是从脊线部TL42L的右端与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为止分别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根据本实施形态,形成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表面部TL42M1、右下表面部TL42M2与后外壳部43的空间ADL、ADR的热空气是通过沿侧外壳部41L、41R流动的行驶风而被导向车辆后部,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于车辆后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大型化。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在侧视时,脊线部TL42L具有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TL42LL1。后外壳部43的后缘43a是于侧视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一面确保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表面部TL42M1、右下表面部TL42M2与后外壳部43之间的空间,一面抑制车辆后部于上下方向上大型化。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后外壳部43的后缘43a是以如下方式形成:于后视时,车辆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于水平的向上方的倾斜角度大于外侧。
根据本实施形态,沿侧外壳部41L、41R流动的空气被导入到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表面部TL42M1、右下表面部TL42M2与后外壳部43之间,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后外壳部43是其俯视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从车辆左右方向的右端与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为止分别逐渐变长后逐渐变短。
根据本实施形态,沿侧外壳部41L、41R流动的空气被导入到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下表面部TL42M1、右下表面部TL42M2与后外壳部43之间,从而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右方向灯部TL20和左方向灯部TL30在后视时,位于后外壳部43的上方且尾灯部TL10的下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于位于右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的右下表面部TL42M2、于位于左方向灯部TL20的下方的左下表面部TL42M1的下方实现空气的流动,故易于确保冷却性。因此,可抑制车辆后部的大型化。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尾灯单元TL进而具有刹车灯部TL50,所述刹车灯部TL50是于后视时,布置于右方向灯部TL20与左方向灯部TL30 之间。
根据本实施形态,通过分别设置尾灯部TL10与刹车灯部TL50,可提高尾灯点亮时与刹车灯点亮时的识别性。因此,可更提高尾灯的被视认性。
又,于本发明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优选形态中,尾灯部TL10是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车辆的前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一面抑制车辆尾部于左右方向上大型化,一面提高尾灯从车辆侧方观察的被视认性。
<其它实施形态>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教导,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于本实施形态中,设置有与尾灯部TL10分开的刹车灯部TL5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只要以可区分“通常行驶时的尾灯”与“刹车操作时的刹车灯”的方式将尾灯部TL10的发光强度设定为2级即可,也可不设置单独的刹车灯部。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刹车灯部TL50位于尾灯部TL10的下方,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刹车灯部TL50也可位于尾灯部TL10的上方。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尾灯光源TL11为红色的芯片型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体)灯,于尾灯光源TL11不点亮时,扩散构件为乳白色,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尾灯光源TL11为白色的芯片型LED灯,于尾灯光源TL11不点亮时,扩散构件为红色。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扩散构件为添加有光扩散剂的透明树脂,但并不限于此。扩散构件具有如下功能即可:使扩散构件发光而可看到,由此与光源的范围相比更广地发光而可看到。例如,也可为进行了灯罩刻花加工(lens cut)的透明树脂或导光棒。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如图9到12所示,扩散构件TL13的上壁部TL131是仅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被内部基座构件TL60从上方覆盖,但并不限于此。也可扩散构件 TL13的上壁部TL131的整体被内部基座构件TL60覆盖。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如图9到12所示,露出于扩散构件TL13的上壁部TL131 的外部的部分较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更位于后方,不与后部外壳部40的上部于上下方向上重叠,但并不限于此。也可扩散构件TL13的上壁部TL131的整体较后部外壳部40 的上部的后缘更位于前方。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尾灯部包含扩散构件TL13,但也可无扩散构件。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尾灯部TL10是于后视时呈倒W字状,但并不限于此,可为 W字状等其它折线状,也可为曲线状或直线状。但,通过设为折线状或曲线状,即便尾灯部TL10的左端和右端不位于左右方向更外侧,也可使尾灯部TL10的全长变长,从而可增大尾灯部TL10的后视时的面积。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透光外壳部TL40具有从后表面部TL42的上缘向前方延伸的上表面部TL41,但也可无上表面部TL41。换句话说,也可由车体外壳完全覆盖尾灯单元TL的上方。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左脊线部TL42LL与右脊线部TL42LR是左右对称地形成,但并不限于此,左脊线部TL42LL与右脊线部TL42LR也可不左右对称地形成。脊线部 TL42L只要以形成空间ADL、空间ADR的方式,于后视时,在透光外壳部TL40的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与后外壳部43邻接,并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后外壳部43邻接即可。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在后视时,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和外侧右脊线部TL42LR1呈弧状延伸,内侧左脊线部TL42LL2和内侧右脊线部TL42LR2呈直线状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和外侧右脊线部TL42LR1呈直线状延伸,内侧左脊线部TL42LL2和内侧右脊线部TL42LR2呈弧状延伸。
又,于本实施形态中,在侧视时,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和外侧右脊线部TL42LR1呈直线状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外侧左脊线部TL42LL1和外侧右脊线部TL42LR1呈弧状延伸。
又,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速克达型车辆。
Claims (9)
1.一种速克达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体框架,其具有头管部;
座部,其较所述头管部更位于后方,具有供主驾驶人乘坐的乘坐部;
车体外壳,其具有后部外壳部和脚踏板,所述后部外壳部划分所述座部的下方的空间,所述脚踏板于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头管部与所述座部之间,且于上下方向上较所述座部更位于下方;以及
尾灯单元,其包括尾灯部、右方向灯部、左方向灯部和透光外壳部,且布置于所述后部外壳部,
所述尾灯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
所述右方向灯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右方,
所述左方向灯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方,
所述透光外壳部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布置于所述尾灯部、所述右方向灯部和所述左方向灯部的后方;且
所述后部外壳部具有:
侧外壳部,其划分所述座部的下方的空间,于侧视时下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于侧视时连接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前缘;
上外壳部,其于俯视时位于所述座部与所述透光外壳部之间;
后外壳部,其布置于所述透光外壳部的下方;以及
下外壳部,其从所述后外壳部的后缘向前方且下方延伸,与所述侧外壳部的所述下缘连接;
所述尾灯单元是:
所述尾灯部于后视车辆时,在左右方向上,右端与所述右方向灯部重叠或较所述右方向灯部更位于右方,左端与所述左方向灯部重叠或较所述左方向灯部更位于左方,
所述透光外壳部具有:
脊线部,其于左右方向的右端和左端,与所述后外壳部邻接,并于左右方向的中央,与所述后外壳部邻接;
右下表面部,其于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右端与所述中央之间,且于所述右方向灯部的下方,从所述脊线部向前方延伸,与所述后外壳部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
以及
左下表面部,其于左右方向上在所述左端与所述中央之间,且于所述左方向灯部的下方,从所述脊线部向前方延伸,与所述后外壳部于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于后视时,所述脊线部具有从所述右端向左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和从所述左端向右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于后视时,所述尾灯单元的所述脊线部与所述后外壳部的距离是从所述脊线部的右端与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为止分别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于侧视时,所述脊线部具有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部分,
所述后外壳部的后缘是
于侧视时,向后方且上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所述后外壳部的后缘是以如下方式形成:
于后视时,车辆左右方向的内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上方的倾斜角度大于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所述后外壳部是
其俯视时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从所述车辆左右方向的右端与左端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为止分别逐渐变长后逐渐变短。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所述右方向灯部和所述左方向灯部是
于后视时,位于所述后外壳部的上方且所述尾灯部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所述尾灯单元进而具有刹车灯部,
所述刹车灯部是于后视时布置于所述右方向灯部与所述左方向灯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速克达型车辆,其中所述尾灯部是其左右端部较其中央部更位于车辆的前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1650.0A CN105818897B (zh) | 2015-01-09 | 2015-01-09 | 速克达型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1650.0A CN105818897B (zh) | 2015-01-09 | 2015-01-09 | 速克达型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8897A CN105818897A (zh) | 2016-08-03 |
CN105818897B true CN105818897B (zh) | 2018-06-15 |
Family
ID=56514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1650.0A Active CN105818897B (zh) | 2015-01-09 | 2015-01-09 | 速克达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188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8619B (zh) * | 2016-09-30 | 2020-08-18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坐型车辆 |
CN110316289B (zh) * | 2018-03-30 | 2021-03-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坐型车辆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6367A (zh) * | 2008-01-18 | 2009-07-22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骑式车辆 |
CN101746441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CN102069873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EP2463184A1 (en) * | 2010-12-08 | 2012-06-13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TW201339037A (zh) * | 2012-03-30 | 2013-10-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跨坐型車輛 |
-
2015
- 2015-01-09 CN CN201510011650.0A patent/CN1058188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6367A (zh) * | 2008-01-18 | 2009-07-22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骑式车辆 |
CN101746441A (zh) * | 2008-11-28 | 2010-06-2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CN102069873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
EP2463184A1 (en) * | 2010-12-08 | 2012-06-13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TW201339037A (zh) * | 2012-03-30 | 2013-10-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跨坐型車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8897A (zh) | 2016-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18460B2 (en) | Motorcycle headlamp | |
JP2007103212A (ja) | 車両のヘッドランプ構造 | |
CN103963880B (zh) | 跨坐型车辆 | |
EP3300996B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CN101687526A (zh) | 自动二轮车 | |
CN105818906B (zh) | 速克达型车辆 | |
CN105818897B (zh) | 速克达型车辆 | |
JP2009158409A (ja) |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 |
EP3531009B1 (en) |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07429898A (zh) | 前照灯 | |
JP7157721B2 (ja) |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 |
TWI580602B (zh) | Speed Keda vehicles | |
JP6192238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6356358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のポジションライト構造 | |
TWI584988B (zh) | Speed Keda vehicles | |
TWI570009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JP685874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 |
TWI583585B (zh) | Vehicle rear light combination unit, and with i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6627874A (zh) | 车辆用后灯组合单元、及具备其的跨乘型车辆 | |
JP5752226B2 (ja)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構造 | |
TWI600567B (zh) | Straddle-type vehicles | |
CN110316289A (zh) | 跨坐型车辆 | |
JP4376728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灯火器 | |
TWI616360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JP557803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