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8007B - 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8007B
CN105818007B CN201610040750.0A CN201610040750A CN105818007B CN 105818007 B CN105818007 B CN 105818007B CN 201610040750 A CN201610040750 A CN 201610040750A CN 105818007 B CN105818007 B CN 105818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rasive grain
interval adjustment
grinding wheel
adjustment material
intermediate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07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8007A (zh
Inventor
春日智行
神田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18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8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8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80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3/00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 B24D3/34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ves enhancing special physical properties, e.g. wear resistance, electric conductivity,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3/00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 B24D3/02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stituent being used as bonding agent
    • B24D3/04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stituent being used as bonding agent and being essentially inorganic
    • B24D3/14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stituent being used as bonding agent and being essentially inorganic ceramic, i.e. vitrified bondings
    • B24D3/18Physical features of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e.g. abrasive surfaces of special nature; Abrasive bodies or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ituents the constituent being used as bonding agent and being essentially inorganic ceramic, i.e. vitrified bondings for porous or cellula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8/00Manufacture of grinding tools or other grinding devices, e.g. 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4D18/0009Manufacture of grinding tools or other grinding devices, e.g. 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oulds or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砂轮(10)具备:多个磨粒(12),它们相互非接触地配置;间隔调整材料(14),其夹设于多个磨粒(12)之间,与多个磨粒(12)接触地配置,并且是使多个磨粒(12)间的距离(T)成为最小分离距离(α)的粒径(ΦB);结合剂(16),其将多个磨粒(12)分别与间隔调整材料(14)结合;以及气孔(18),其形成于多个磨粒(12)之间。

Description

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高效率的研磨加工中,为了防止研磨烧伤、研磨破裂等热的损伤,进一步得到良好的加工精度,通过研磨阻力低的砂轮进行加工。在该情况下,为了降低研磨阻力,使用降低了每单位体积的磨粒含有率(磨粒集中度)的例如日本特开平6-155307号公报所公开的低集中度砂轮是有效的。在日本特开平6-15530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使磨粒、骨料以及结合剂混合成形烧结来形成低集中度砂轮。此时,记载有在通过有机粘合剂覆盖了磨粒表面后,加入结合剂粉末、与磨粒的30%以下的粒径的骨料粒子的混合物,混合搅拌,由此在各磨粒的表面形成由结合剂以及骨料产生的附着层,烧结而形成砂轮。由此,记载有形成使形成于磨粒以及骨料与结合剂之间气孔几乎均匀地分散的集中度不足200的陶瓷结合剂砂轮。
然而,在日本特开平6-15530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在磨粒以及骨料与结合剂之间存在较大的比重差。因此,在将磨粒、结合剂粉末、骨料粒子混合搅拌的情况下,磨粒以及骨料粒子均匀地配置是困难的。因此,在日本特开平6-155307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磨粒间的距离不均匀,由此,存在与使用的砂轮的部位对应地研磨阻力不均匀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使磨粒间的距离均匀地形成的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砂轮具备:多个磨粒,它们相互非接触地配置;间隔调整材料,它们夹设于上述多个磨粒之间,与上述多个磨粒接触地配置,并且具有用于使上述多个磨粒间的距离成为规定的最小分离距离的粒径;结合剂,其将上述多个磨粒分别与上述间隔调整材料结合;以及气孔,它们形成于上述多个磨粒之间。
根据上述方式,在各磨粒间配置有间隔调整剂,因此各磨粒在以间隔调整材料的粒径的距离,换句话说最小分离距离可靠地分离的状态下配置。这样,各磨粒间维持最小分离距离,因此各磨粒间均匀,从而能够制作遍及砂轮的整周上研磨阻力的差别小的砂轮。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砂轮的制造方法中,具备:中间材料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生成中间材料,所述中间材料具备:磨粒、间隔调整材料、以及附着剂。该附着剂为将结合剂与附着辅助剂混合而生成的附着剂,且覆盖上述磨粒的表面并且使上述间隔调整材料在上述磨粒的表面以露出的状态附着;加压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上述中间材料投入成型模具,对上述成型模具内进行加压,由此将上述磨粒间的距离调整为由上述间隔调整材料的粒径规定的上述磨粒间的最小分离距离;以及加热工序,其对在上述加压工序生成的成形体进行加热而生成上述砂轮。
根据上述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与上述的砂轮相同的砂轮。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陶瓷结合剂砂轮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陶瓷结合剂砂轮的砂轮层的砂轮面附近的组织的放大图。
图3是形成砂轮层的中间材料(三次中间材料)的放大图。
图4是砂轮层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一次中间材料的放大图。
图5B是二次中间材料的放大图。
图6是对加压工序时的成形体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砂轮10是形成为圆板状的砂轮。砂轮10具备圆板状的芯部21和环状的砂轮层22。芯部21由钢、铝或者钛等金属材料、FRP(纤维强化塑料)材料、陶瓷等形成。砂轮层22烧制为环状,并在芯部21的外周通过粘合剂或烧结固定形成。或者,砂轮层22也可以形成为将多个磨石粘合于芯部21的外周而成为环状。
在芯部21的中心,贯通形成中心孔23。中心孔23嵌合于在省略图示的砂轮台的砂轮轴的轴端突出的芯部对齐凸部。在中心孔23的周围,形成有多个螺栓孔24。在多个螺栓孔24插通有与在砂轮轴的轴端开口的螺钉孔螺合的螺栓。在这些螺栓孔24插通螺栓,将螺栓拧入螺钉孔,由此将砂轮10固定于砂轮轴。
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砂轮层22具备:磨粒12(此处,以金刚石、CBN的超磨粒进行说明)、间隔调整材料14、结合剂16(此处以陶瓷结合剂进行说明)以及气孔18。后面将详述,砂轮层22通过对多个三次中间材料22a3(中间材料22a)进行加压且加热而生成。如图3所示,加热前的多个三次中间材料22a3分别具备一个超磨粒12、附着剂15、以及多个间隔调整材料14。附着剂15包含陶瓷结合剂16而形成,附着于一个超磨粒12的表面全体。此时,间隔调整材料14在超磨粒12的表面经由附着剂15,以不是在附着剂15覆盖全表面而是从附着剂15露出的状态保持有多个。此外,在图3所示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中,在超磨粒12的近前侧以及进深侧也保持有间隔调整材料14。但是,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保持于超磨粒12的近前侧以及进深侧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记载。
如上述那样,超磨粒12由例如CBN(立方氮化硼)磨粒、或者金刚石粒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超磨粒12的平均粒径ΦA(参照图3)为例如125μm左右。如图2所示,砂轮层22中,多个超磨粒12相互非接触地配置。
间隔调整材料14由例如作为精细陶瓷的氧化铝(Al2O3)形成。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间隔调整材料14也可以由其他陶瓷等形成。另外,间隔调整材料14也可以由作为骨料使用的部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参照图3)以25μm~40μm左右形成。换句话说,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相对于超磨粒12的平均粒径ΦA以其比率在约1/3~1/5的范围形成。另外,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根据砂轮的种类以及集中度等适当地调整。
如图2所示,多个间隔调整材料14在相互离散的状态下夹设于多个超磨粒12之间,并且与多个超磨粒12接触地配置。由此,间隔调整材料14使两个各超磨粒12之间仅以间隔调整材料14的几乎平均粒径ΦB的量分离,从而决定各超磨粒12间的最小分离距离α(=ΦB)。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超磨粒12之间的分离距离(与本发明的距离相当)相对于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为1倍以上、2倍以下(1×ΦB≤α≤2×ΦB)。在两个超磨粒12之间夹设有一个间隔调整材料14时分离距离与最小分离距离α相等,成为平均粒径ΦB的1倍左右。在两个超磨粒12之间夹设有两个间隔调整材料14时分离距离最大,成为平均粒径ΦB的2倍左右。
公知的陶瓷结合剂16将邻接的超磨粒12与间隔调整材料14之间桥接而(架设)结合,形成桥接部20(参照图2)。在对图3所示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进行加热前,陶瓷结合剂16(结合剂)与具有附着间隔调整材料14的作用的省略图示的附着辅助剂17混合,与附着辅助剂17共同形成上述的附着剂15。附着辅助剂17在加热工序S14的加热时因热而蒸发消失,例如,附着辅助剂17的材质是聚丙烯酸。如图3所示,在加热前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的状态下,在超磨粒12的表面全体通过涂层附着的附着剂15在埋设了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状态下保持间隔调整材料14。
加热工序S14中对三次中间材料22a3加热,从而作为聚丙烯酸的附着辅助剂17消失,陶瓷结合剂16(结合剂)熔融而从超磨粒12的表面向与该超磨粒12接触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表面流动,将两者的表面彼此桥接的状态下冷却固化。这样,在超磨粒12的表面,间隔调整材料14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因此如图2所示在砂轮层22内,多个超磨粒12之间产生空间,通过该空间形成气孔18。换句话说,气孔18形成于多个超磨粒12、多个间隔调整材料14以及陶瓷结合剂16以外的部分。
接下来,对使用了CBN磨粒的砂轮层2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砂轮层22的制造方法如图4的流程图所示,具备:中间材料生成工序S10、加压工序S12以及加热工序S14。
中间材料生成工序S10是使用作为材料的超磨粒12、间隔调整材料14以及附着剂15,生成图3所示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的工序。中间材料生成工序S10具备:作为使用上述材料而生成一次中间材料22a1的工序的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以及使用一次中间材料22a1而生成图3所示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的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S102。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如图5A所示,在各超磨粒12的全表面使包含陶瓷结合剂16而形成的附着剂15附着,从而生成一次中间材料22a1。
在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中,附着剂15在多个超磨粒12的各超磨粒12的外周全表面以分别不超过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例如25μm~40μm)的厚度t进行涂层。涂层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使附着剂15涂层于每一个各超磨粒12。另外,也可以在桶(Barrel)中,将各超磨粒12(多个超磨粒)与附着剂15一同投入而使桶(Barrel)旋转,在各超磨粒12的外周全表面同时涂层附着剂15。
如上述那样,附着剂15是陶瓷结合剂16与作为附着辅助剂17的聚丙烯酸(省略图示)混合的粉体。详细而言,附着剂15是软质的粉体,具有柔软的粘土样的性状。因此,若在超磨粒12的外周全表面涂层附着剂15,则附着剂15附着于外周全表面。此时,如上述那样,附着剂15朝各超磨粒12的涂层的厚度t优选形成为比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小。
如图4所示,中间材料生成工序S10的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S102具备:作为使用一次中间材料22a1而生成二次中间材料22a2的工序的附着第一工序S102A、以及使用二次中间材料22a2而生成三次中间材料22a3的附着第二工序S102B。在附着第一工序S102A中,如图5B所示,在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中生成的一次中间材料22a1的表面,埋设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生成间隔调整材料14与超磨粒12接触的二次中间材料22a2。具体而言,通过混合器等将一次中间材料22a1与间隔调整材料14混合,成为间隔调整材料14包围一次中间材料22a1的周围的状态。
此时,优选供给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合计容积相对于各超磨粒12的合计容积体积比约5倍以上。由此,间隔调整材料14能够在各超磨粒12的表面即附着剂15的表面均匀且大量地附着。而且,在用于在一次中间材料22a1埋设间隔调整材料14的埋设加压用的成型模具,投入混合的一次中间材料22a1与间隔调整材料14,以规定的压力对埋设加压用的成型模具的内部进行加压。由此,生成图5B所示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埋设于附着剂15的成形体。此外,图5B中,二次中间材料22a2在超磨粒12的近前侧以及进深侧均保持间隔调整材料14。但是,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保持于超磨粒12的近前侧以及进深侧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记载。
附着第二工序S102B如图3所示,将在附着第一工序S102A生成的附着于二次中间材料22a2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除去,生成在超磨粒12的表面多个间隔调整材料14相互离散地配置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具体而言,使二次中间材料22a2依次过眼细的筛子,依次除去附着了很多间隔调整材料14的较大的二次中间材料22a2。由此,将二次中间材料22a2中的、附着了很多间隔调整材料14从而外形变大了的二次中间材料22a2除去,选出间隔调整材料14在超磨粒12的表面相互离散地配置的外形小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
在加压工序S12中,将选出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投入用于调整各超磨粒12的间隔的间隔调整加压用的成型模具,以规定的压力对模具内进行加压。由此,如图3所示,三次中间材料22a3以及三次中间材料22a3的间隔调整材料14、超磨粒12因加压的压力而移动。而且,以使在各超磨粒12之间间隔调整材料14从超磨粒12向朝超磨粒12的方向配置两个以上的方式进行调整。即使以很小的可能性两个间隔调整材料14接触配置的情况下,此时分离距离也为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的2倍以下。通常,各超磨粒12间仅以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的大小分离的状态配置。加压工序S12中成形的成形体是多个三次中间材料22a3通过加压力一体成形的构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形体是与砂轮层22对应的环状。
此外,附着剂15朝各超磨粒12的涂层的厚度t比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小。因此,在成型模具内施加规定的压力,间隔调整材料14与邻接的各超磨粒12的附着剂15抵接,其后埋入时,间隔调整材料14不会阻碍附着剂15的涂层厚度t,露出的部分容易埋入附着剂15,从而能够与邻接的各超磨粒12直接抵接。
接下来,在加热工序S14中,对加压工序S12中生成的成形体进行加热,生成图1所示的砂轮层22。在加热工序S14中,加压工序S12结束后,将加压成型的环状的成形体从模架抽出,以陶瓷结合剂16的适当的烧制温度(例如1000℃前后)加热。跟随于此,作为构成附着剂15的附着辅助剂17的聚丙烯酸消失。构成附着剂15的陶瓷结合剂16熔融,其后固化,将邻接的超磨粒12与间隔调整材料14之间结合。由此,各超磨粒12与配置于该各超磨粒12之间的间隔调整材料14稳固结合。
换言之,构成附着剂15的陶瓷结合剂16从超磨粒12的表面朝间隔调整材料14的表面流动,从而将与间隔调整材料14接触的两个超磨粒的表面彼此桥接,形成桥接部20。这样,制造环状的砂轮层22。其后,使用粘合剂将烧制的砂轮层22固定于芯部21的外周,完成陶瓷结合剂砂轮10。
通过显微镜观察这样制造的砂轮层22的组织。在各超磨粒12之间每配置有一个或者两个砂轮层22的间隔调整材料14(参照图2)。而且,各超磨粒12在大约以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分离的状态下配置。即,构成成形体的多个三次中间材料22a3在加热时通过配置于各超磨粒12之间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作用限制各超磨粒12的移动,维持与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相等的超磨粒12之间的最小分离距离α。由此,各超磨粒12均匀分散地配置,得到具有低集中度的砂轮层22的陶瓷结合剂砂轮10。此外,在本发明的砂轮层22中,不局限于集中度200,可确认能够进一步进行直至低集中度的集中度100的陶瓷结合剂砂轮的制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附着剂15涂层于超磨粒12的表面全面,在表面全面的附着剂15使间隔调整材料14附着后,除去不必要的间隔调整材料14,其后,进行了加热。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附着剂15也可以仅涂层于超磨粒12的外周面中的需要间隔调整材料14的附着的一部分。由此能够期待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附着剂15在超磨粒12的表面上,以使附着剂15的厚度t为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以下的方式进行了涂层。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厚度t也可以超过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该情况下,通过使埋设加压用的成型模具的加压压力上升,能够形成邻接的超磨粒12与间隔调整材料14接触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砂轮层22。
在上述实施方式,附着第一工序S102A中,在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生成的一次中间材料22a1的表面,埋设间隔调整材料14,生成二次中间材料22a2时,供给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合计容积相对于各超磨粒12的合计容积体积比约5倍以上。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体积比也可以是几倍。由此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效果。但是,通过成为约5倍以上,能够使间隔调整材料14的附着量成为所希望的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附着第二工序S102B中,对二次中间材料22a2使用筛子除去了附着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附着第二工序S102B也可以没有,由此,也能够期待相应的效果。但是,通过设置附着第二工序S102B,能够使基于陶瓷结合剂16的结合力、气孔18的比例成为所希望的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砂轮10的砂轮层22夹设于相互非接触配置的多个超磨粒12与多个超磨粒12之间,与多个超磨粒12接触地配置,并且,具备:将具有用于决定多个超磨粒12间的最小分离距离α的粒径的间隔调整材料14、用于将多个超磨粒12各自以及间隔调整材料14结合的结合剂亦即陶瓷结合剂16、形成于多个超磨粒12之间的气孔18。
由此,各超磨粒12在以间隔调整材料14的平均粒径ΦB的量换句话说最小分离距离α可靠地分离的状态下配置。这样,在各超磨粒12之间维持最小分离距离α,因此各超磨粒12之间均匀,能够制作遍及砂轮层22的周向整周上研磨阻力的差别小的砂轮。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多个超磨粒12间的分离距离成为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的2倍以下且1倍以上。由此,能够得到稳定的组成且研磨阻力的差别小的砂轮1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砂轮层22通过包括超磨粒12、间隔调整材料14、以及作为结合剂的陶瓷结合剂16而形成的多个中间材料22a形成,上述多个中间材料22a进一步具备覆盖超磨粒12(磨粒)的表面并且在超磨粒12的表面以露出状态使间隔调整材料14附着的附着剂15。
由此,中间材料22a在与其它的中间材料22a邻接时,同与间隔调整材料14邻接的超磨粒12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变高。因此,邻接的超磨粒12彼此中间接触并夹住间隔调整材料14,因此邻接的超磨粒12之间的距离由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决定,从而能够成为均匀的大小。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将陶瓷结合剂16与聚丙烯酸等附着辅助剂17混合而生成上述附着剂,对多个中间材料22a(三次中间材料22a3)进行加热,由此上述附着辅助材蒸发·消失,上述结合剂熔融而从超磨粒12的表面朝间隔调整材料14的表面流动,从而将与间隔调整材料14接触的两个超磨粒12的表面彼此桥接。
这样,在通过陶瓷结合剂16将超磨粒12固定时,在超磨粒12的表面,间隔调整材料14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在超磨粒12间、以及间隔调整材料14之间形成良好的气孔18。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多个中间材料22a(二次中间材料22a2),附着剂15以埋设了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的状态保持。由此,间隔调整材料14不会分散而容易维持从附着剂露出残留部的状态。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多个中间材料22a(一次中间材料22a1)中,附着剂15涂层于超磨粒12的表面全面。由此,间隔调整材料14易于附着于超磨粒12的表面全面,能够简单地在邻接的超磨粒12之间配置间隔调整材料14,从而能够在超磨粒12之间以高概率设置规定的间隔。因此,能够将超磨粒12间的最小分离距离α良好地维持。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多个中间材料22a各自中,附着剂15的厚度t不足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由此,间隔调整材料14即使一部分埋于附着剂15,剩余的部分也一定露出。因此,露出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剩余的部分即使埋入邻接的超磨粒12的附着剂15,与同间隔调整材料14邻接的超磨粒12直接接触的可能性也变高。因此,能够将超磨粒12间的最小分离距离α良好地维持。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多个中间材料22a(三次中间材料22a3)中,多个间隔调整材料14在超磨粒12的表面相互离散地配置。由此,在间隔调整材料14以外的位置,气孔18良好地形成。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ΦB(平均粒径)相对于超磨粒12(磨粒)的粒径ΦA(平均粒径)为1/5~1/3的大小。这样,通过大的粒径的间隔调整材料14能够决定超磨粒12间的间隔,因此能够形成所希望的低集中度的砂轮。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间隔调整材料14是陶瓷或者氧化铝。这样,能够使用通用性高的材料从而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砂轮10的制造方法,具备:生成中间材料22a的中间材料生成工序S10,其中,中间材料22a具备超磨粒12、间隔调整材料14以及附着剂15,其为将陶瓷结合剂16与聚丙烯酸混合而生成的附着剂15,且覆盖超磨粒12的表面,并且以在超磨粒12的表面露出状态使间隔调整材料14附着;加压工序S12,在该工序中,将中间材料22a投入成型模具,对成型模具内进行加压,由此将超磨粒12间的距离调整为由间隔调整材料14的粒径规定的超磨粒12间的最小分离距离α;以及加热工序S14,其对在加压工序S12中生成的成形体进行加热而生成砂轮10。通过该制造方法能够形成上述砂轮10。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砂轮10的制造方法,在加热工序S14中,将附着剂15加热由此聚丙烯酸蒸发·消失,作为结合剂的陶瓷结合剂16熔融而从超磨粒12的表面朝间隔调整材料14的表面流动,从而将与间隔调整材料14接触的两个超磨粒12的表面彼此桥接。由此,在超磨粒12、间隔调整材料14以及陶瓷结合剂16以外的部分能够良好地形成气孔18。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砂轮10的制造方法,中间材料生成工序S10具备: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在该工序中,使附着剂15涂层于超磨粒12的表面而生成一次中间材料22a1;以及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S102,在该工序中,使间隔调整材料14在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中生成的一次中间材料22a1附着而生成中间材料22a。由此,能够使间隔调整材料14在超磨粒12之间可靠地配置。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砂轮10的制造方法,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生成使附着剂15涂层于超磨粒12的表面全面的一次中间材料22a1,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S102具备:附着第一工序S102A,其生成使间隔调整材料14在附着剂涂层工序S101中生成的一次中间材料22a1的全表面附着的二次中间材料22a2;以及附着第二工序S102B,其将附着第一工序S102A中生成的二次中间材料22a2中附着的间隔调整材料14的一部分除去,由此生成在超磨粒12的表面使多个间隔调整材料14相互离散配置的三次中间材料22a3。由此,在超磨粒12未附着多余的间隔调整材料14,因此能够在超磨粒12、间隔调整材料14以及陶瓷结合剂16以外的部分良好地形成气孔18。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砂轮10的制造方法,在附着第一工序S102A中,以使间隔调整材料14的合计容积相对于多个超磨粒12的合计容积成为5倍以上的方式将间隔调整材料14供给于一次中间材料22a1的外周面。这样,在包括超磨粒12的外周面中最佳的位置使间隔调整材料14附着后,将附着于不必要的部分的间隔调整材料14除去,因此对于中间材料22a的状态而言,在最佳位置附着间隔调整材料14。
此外,间隔调整材料14与通常的骨料不同,配置于各磨粒间,并能够以使磨粒间隔成为规定的值的方式保持。另外,也可以在磨粒间的不分离的方向配置2个以上间隔调整材料1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构成附着剂15的附着辅助剂成为聚丙烯酸,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在附着辅助剂加热时,消失,并且与陶瓷结合剂混合的状态下,附着于超磨粒12的表面,保持间隔调整材料14而能够形成中间材料22a的材料,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砂轮10成为以陶瓷结合剂为结合剂的陶瓷结合剂砂轮,但不局限于该方式。作为其它的方式,砂轮也可以是由以金属为主要成分的结合剂形成的金属结合剂砂轮。另外,砂轮也可以是由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结合剂形成的树脂结合剂砂轮。而且,也能够根据上述的结合剂调整加热工序的温度,成为低温也能够消失的附着辅助剂。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砂轮的磨粒为超磨粒,但不局限于此。磨粒也可以是氧化铝系、碳化硅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S102的埋设加工的压力比加压工序的加压力小,但也可以根据结合剂、磨粒的种类等变更。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1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13160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Claims (15)

1.一种砂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磨粒,它们相互非接触地配置;
间隔调整材料,它们夹设于所述多个磨粒之间,具有通过与所述多个磨粒的表面直接抵接地配置,使所述多个磨粒间的距离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范围内的分离距离的粒径;
结合剂,其用于将所述多个磨粒分别与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结合;以及
气孔,它们形成于所述多个磨粒之间,
使所述多个磨粒间的所述距离成为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的所述粒径为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平均粒径,
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形成为使得所述平均粒径等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并且,在相邻的所述磨粒间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以相互离散的状态与所述磨粒的表面直接抵接地夹设而决定所述磨粒间的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磨粒间的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以成为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所述平均粒径的2倍以下且1倍以上的方式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轮由包括所述磨粒、所述间隔调整材料以及所述结合剂而形成的多个中间材料形成,
所述多个中间材料进一步具备:附着剂,所述附着剂覆盖所述磨粒的表面,并且使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在所述磨粒的表面以露出的状态附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结合剂与附着辅助剂混合而生成所述附着剂,对所述多个中间材料进行加热由此所述附着辅助剂蒸发、消失,所述结合剂熔融而从所述磨粒的表面朝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表面流动,从而将与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直接抵接的两个所述磨粒的表面彼此桥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中间材料各自中,所述附着剂将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一部分以埋设的状态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中间材料各自中,所述附着剂涂层于所述磨粒的全部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中间材料各自中,所述附着剂的厚度不足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所述平均粒径。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中间材料各自中,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在所述磨粒的表面相互离散地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所述平均粒径为相对于所述磨粒的平均粒径1/5~1/3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砂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调整材料是陶瓷或者氧化铝。
11.一种砂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间材料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生成中间材料,其中,该中间材料具备:磨粒、间隔调整材料、以及附着剂,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夹设于所述多个磨粒之间,具有通过与所述多个磨粒的表面直接抵接地配置,使所述多个磨粒间的距离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范围内的分离距离的粒径,使所述多个磨粒间的所述距离成为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的所述粒径为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平均粒径,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形成为使得所述平均粒径等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所述附着剂为将结合剂与附着辅助剂混合而生成的附着剂,且覆盖所述磨粒的表面并且使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在所述磨粒的表面以露出且相互离散的状态附着;
加压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中间材料投入成型模具,对所述成型模具内进行加压,由此将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埋入所述附着剂,并使所述间隔调整材料与相邻的所述磨粒的表面直接抵接;以及
加热工序,其对在所述加压工序生成的成形体进行加热而生成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在相邻的所述磨粒间以相互离散的状态与所述磨粒的表面直接抵接地夹设而使得所述磨粒间的所述距离为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所述分离距离的所述砂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砂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工序中,将所述附着剂加热由此所述附着辅助剂蒸发、消失,所述结合剂熔融而从所述磨粒的表面朝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表面流动,从而桥接与所述间隔调整材料接触的两个所述磨粒的表面彼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砂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材料生成工序具备:
附着剂涂层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附着剂涂层于所述磨粒的表面而生成一次中间材料;和
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所述附着剂涂层工序生成的所述一次中间材料使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以相互离散的状态附着,从而生成所述中间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砂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着剂涂层工序生成使所述附着剂涂层于所述磨粒的全部表面的所述一次中间材料,
所述间隔调整材料附着工序具备:
附着第一工序,在该工序中,生成使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在所述附着剂涂层工序中生成的所述一次中间材料的全表面附着的二次中间材料;和
附着第二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附着第一工序中生成的所述二次中间材料中附着的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一部分除去,由此生成在所述磨粒的表面所述多个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相互离散配置的作为所述中间材料的三次中间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砂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附着第一工序中,以使所述间隔调整材料的合计容积相对于多个所述磨粒的合计容积成为5倍以上的方式将所述间隔调整材料向所述一次中间材料的外周面供给。
CN201610040750.0A 2015-01-27 2016-01-21 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8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3160 2015-01-27
JP2015013160A JP6459555B2 (ja) 2015-01-27 2015-01-27 砥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8007A CN105818007A (zh) 2016-08-03
CN105818007B true CN105818007B (zh) 2019-08-27

Family

ID=5636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075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8007B (zh) 2015-01-27 2016-01-21 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14233A1 (zh)
JP (1) JP6459555B2 (zh)
CN (1) CN105818007B (zh)
DE (1) DE1020161008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5296B (zh) * 2016-11-29 2018-07-03 磐维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轮
CN106625297B (zh) * 2016-11-29 2018-05-29 磐维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磨轮
JP7197499B2 (ja) * 2017-10-11 2022-12-27 株式会社アライドマテリアル ビトリファイドボンド超砥粒ホイール
DE102019117796A1 (de) * 2019-07-02 2021-01-07 WIKUS-Sägenfabrik Wilhelm H. Kullmann GmbH & Co. KG Zerspanungswerkzeug mit Pufferpartikel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1723A (ja) * 2001-08-30 2003-03-12 Toyoda Mach Works Ltd ビトリファイド砥石
JP2005342836A (ja) * 2004-06-03 2005-12-15 Asa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超砥粒工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96808A (zh) * 2007-09-28 2009-04-01 丰田万磨株式会社 砂轮
CN201399727Y (zh) * 2009-05-04 2010-02-10 郑州宏拓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行业用陶瓷结合剂cbn内圆磨砂轮
CN102490255A (zh) * 2011-12-07 2012-06-13 苏州温特金刚石滚轮有限公司 修整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薄片金刚石滚轮制造新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4771A (ja) * 1989-12-13 1991-08-12 Kurenooton Kk 多孔性ビトリファイド研摩砥石とその製法
JPH06155307A (ja) 1992-11-13 1994-06-03 Niitoretsukusu Honsha:Kk 集中度200未満のビトリファイド砥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9875A (ja) * 1997-06-30 1999-01-26 Toyoda Mach Works Ltd ビトリファイド砥石
US6797023B2 (en) * 2002-05-14 2004-09-28 Saint-Gobain Abrasives Technology Company Coated abrasives
EP2368959A1 (en) * 2010-03-23 2011-09-28 Cedric Sheridan Aggregate abrasives for abrading or cutting tools production
WO2013115295A1 (ja) * 2012-01-31 2013-08-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砥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砥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1723A (ja) * 2001-08-30 2003-03-12 Toyoda Mach Works Ltd ビトリファイド砥石
JP2005342836A (ja) * 2004-06-03 2005-12-15 Asa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超砥粒工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96808A (zh) * 2007-09-28 2009-04-01 丰田万磨株式会社 砂轮
CN201399727Y (zh) * 2009-05-04 2010-02-10 郑州宏拓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行业用陶瓷结合剂cbn内圆磨砂轮
CN102490255A (zh) * 2011-12-07 2012-06-13 苏州温特金刚石滚轮有限公司 修整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薄片金刚石滚轮制造新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14233A1 (en) 2016-07-28
JP6459555B2 (ja) 2019-01-30
JP2016137536A (ja) 2016-08-04
CN105818007A (zh) 2016-08-03
DE102016100897A1 (de) 2016-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007B (zh) 砂轮以及其制造方法
TW461845B (en) Abrasive tools for gri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H03277412A (ja) ねじれ刃を有する切削工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05566A (ja) 樹脂含浸ビトリファイド砥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26583B (zh) 一种氧化铝陶瓷焊针磨削用树脂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
CN105538174A (zh) 一种砂轮块及其制备方法,抛光砂轮
JPH09103965A (ja) 多孔質超砥粒砥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19156A (en) Methods of grinding workpieces comprising superabrasive materials
US11148359B2 (en) Method for layered production of a component from a powdery material
JP2012516241A (ja) 充填剤として植物の種子鞘を有する砥石および該砥石の製造法
JP2003181765A (ja) 多孔質超砥粒砥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RU2650459C1 (ru) Структурированный алмаз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EP3117959A1 (en) Grinding whe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4268200A (ja) 複合型レジノイド砥石
JP3406163B2 (ja) 超砥粒砥石とその製造方法
US11104031B2 (en) Method for layered production of a green body from powdery or paste-like material having cutting elements arranged in a defined manner
JP2000246647A (ja) ビトリファイド超砥粒砥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257772A (ja) 砥石ツル−イング方法
JPS64183B2 (zh)
JPH10113876A (ja) ダイヤモンド砥石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工具
TW201902628A (zh) 多孔性之磨料叢集體、磨削工具及其製備方法
US2023029424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green body and method for further processing the green body to form a machining segment
JP2005246569A (ja) 鏡面研削用レジノイド砥石
US2023024924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green body and method for further processing the green body to form a machining segment
JPS5834431B2 (ja) 複合砥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