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2677B -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2677B
CN105812677B CN201610280977.2A CN201610280977A CN105812677B CN 105812677 B CN105812677 B CN 105812677B CN 201610280977 A CN201610280977 A CN 201610280977A CN 105812677 B CN105812677 B CN 105812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nsitivity speck
region
sensing device
main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09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2677A (zh
Inventor
王保磊
孔令超
朱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09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2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2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2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2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2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1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creasing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image compared to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6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imag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摄像头保持现有的拍照模式对场景进行拍摄,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说明此感光点的场景过暗,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高动态范围的图像,这样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和拍摄速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相机的普通模式拍照时,如果当前场景的画面明暗相差太大,拍出的照片就容易出现暗处的细节过暗可能看不到的情况,影响照片的质量。此时若想在照片中保留尽可能多的细节,则需采用HDR(High-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模式拍照,HDR模式下拍摄的照片要比普通模式下拍摄的照片提供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多图像细节。
现有技术中,HDR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曝光时间的LDR图像(Low-Dynamic Range,低动态范围图像),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的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的HDR图像。但这种方法为图片的后期处理,处理慢,拍照慢,且目前软件的后处理因为相机的曝光值有限,不能涵盖大部分场景问题,拍出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拍照的时候,用户需要手动的去选择拍照模式,但普通用户不能很好的判断哪些场景用HDR模式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拍摄图像时,通过将两个摄像头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生成图像,方便快捷,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包括:
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包括:
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所述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包括:
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所述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相比,低于第二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预置门限值为所述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所述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比值。
其中,在所述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开启高动态范围拍摄模式。
其中,所述副摄像头的曝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主摄像头的曝光时长。
其中,所述将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包括:将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以九宫格的形式进行区域划分。
一种图像生成系统,包括:
拍摄模块,用于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叠加模块,用于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相比,低于第二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预置门限值为所述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所述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比值。
其中,所述副摄像头的曝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主摄像头的曝光时长。
上述系统还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之前,开启高动态范围拍摄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本发明中,主摄像头保持现有的拍照模式,对场景进行拍摄,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说明此感光点的场景过暗,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高动态范围的图像,这样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和拍摄速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图像生成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图像生成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图像生成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图像生成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图像为通过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可以是打开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拍摄的未经处理的图像,可以是预览图片时的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可以是打开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拍摄的经过处理的图像,也即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的高动态范围的图像。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可以相同,即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未低于预置门限值时,无需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第一”,“第二”等词语(如果存在)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S102,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具体的,每个摄像头成像都是由像素点决定的,每个像素点都有对应的电荷统计电路,每个像素点都有相应的光电二极管进行光电转换,并进行信号强度统计。主摄像头拍摄场景在传感器中每个像素点的感光信号被统计,得到该场景的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S103,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具体的,副摄像头在后台同时运行,提供所需要的感光点信号,在场景区域过暗时,与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使得信号变强,细节更明显,亮度更亮,保证照片的质量和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置门限值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实测进行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生成方法,本实施例中,主摄像头保持现有的拍照模式,对场景进行拍摄,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说明此感光点的场景过暗,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高动态范围的图像,这样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和拍摄速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包括:
S201,开启高动态范围拍摄模式。
S202,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S203,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具体的,每个摄像头成像都是由像素点决定的,每个像素点都有对应的电荷统计电路,每个像素点都有相应的光电二极管进行光电转换,并进行信号强度统计。主摄像头拍摄场景在传感器中每个像素点的感光信号被统计,得到该场景的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具体的,将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以九宫格的形式进行区域划分。在实际处理中,可根据需要将拍摄的区域划分成更小或更大的区域。
S204,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具体的,本步骤中的第一预置门限值为用户预设的感光点信号强度值,预置感光点信号的门限值,当检测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小于该门限值的时候,说明此处过暗,细节突出的不够明显,需要进行处理。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拍摄场景中各个像素点的感光点信号,以划分的区域求平均值,若该区域的信号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则说明此区域的亮度有待加强,将副摄像头传感器采集的该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主摄像头对应的区域进行叠加,使得信号变强,细节更明显,亮度更亮,保证照片的质量和亮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4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为:
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相比,低于第二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二预置门限值为所述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所述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比值。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预置门限值,可以是全部区域的传感器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百分比,该百分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拍摄图像时,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当前拍摄场景的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计算出整个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例如第二预置门限值为全部区域的传感器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80%,则在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与实际计算出的整个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的比值低于80%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在所述任一区域的信号叠加。
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摄像头的曝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主摄像头的曝光时长,以保证拍摄的图像的亮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双摄像头,在本实施例中,主摄像头保持现有的拍照模式,对场景进行拍摄,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说明此感光点的场景过暗,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高动态范围的图像,这样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和拍摄速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与实施例一对比,本实施例将场景区域化,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分成多个区域,将每个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与第一预置门限值或第二预置门限值做对比,使得图像优化更细致,提高了图像的整体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一中的方法相对应,若有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一。
一种图像生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拍摄模块310,用于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检测模块320,用于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叠加模块330,用于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生成系统,本实施例中,主摄像头保持现有的拍照模式,对场景进行拍摄,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说明此感光点的场景过暗,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高动态范围的图像,这样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和拍摄速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二中的方法相对应,若有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二。
一种图像生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开启模块410,用于在所述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之前,开启高动态范围拍摄模式。
拍摄模块420,用于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检测模块430,用于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具体的,将主摄像头的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以九宫格的形式进行区域划分。在实际处理中,可根据需要将拍摄的区域划分成更小或更大的区域。
叠加模块440,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具体的,本步骤中的第一预置门限值为用户预设的感光点信号强度值,预置感光点信号的门限值,当检测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小于该门限值的时候,说明此处过暗,细节突出的不够明显,需要进行处理。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拍摄场景中各个像素点的感光点信号,以划分的区域求平均值,若该区域的信号平均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则说明此区域的亮度有待加强,将副摄像头传感器采集的该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主摄像头对应的区域进行叠加,使得信号变强,细节更明显,亮度更亮,保证照片的质量和亮度。
本实施例中,叠加模块440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相比,低于第二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所述第二预置门限值为所述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所述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比值。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预置门限值,可以是全部区域的传感器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百分比,该百分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拍摄图像时,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当前拍摄场景的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计算出整个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例如第二预置门限值为全部区域的传感器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80%,则在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与实际计算出的整个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的比值低于80%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在所述任一区域的信号叠加。
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摄像头的曝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主摄像头的曝光时长,以保证拍摄的图像的亮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生成系统,本实施例中,主摄像头保持现有的拍照模式对场景进行拍摄,当主摄像头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说明此感光点的场景过暗,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主摄像头传感器感光点信号与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叠加,然后生成高动态范围的图像,这样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质量和拍摄速度,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与实施例三对比,本实施例将场景区域化,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感光点信号分成多个区域,将每个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与预置门限值作对比,使得图像优化更细致,提高了图像的整体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具体包括:当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其中,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所述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包括:
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相比,低于第二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预置门限值为所述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所述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之前,还包括:开启高动态范围拍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摄像头的曝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主摄像头的曝光时长。
5.一种图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模块,用于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感光点信号强度;
叠加模块,用于当所述感光点信号强度低于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对应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具体用于:当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低于第一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其中,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检测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的每个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中的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相比,低于第二预置门限值时,将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的感光点信号分成与所述主摄像头相同的区域,将所述主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与所述副摄像头传感器在所述任一区域的感光点信号进行叠加,生成第二图像;
所述第二预置门限值为所述任一区域的平均强度与所述全部区域的感光点信号的平均强度的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之前,开启高动态范围拍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摄像头的曝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主摄像头的曝光时长。
CN201610280977.2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812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0977.2A CN105812677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0977.2A CN105812677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677A CN105812677A (zh) 2016-07-27
CN105812677B true CN105812677B (zh) 2019-07-30

Family

ID=5645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0977.2A Active CN105812677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2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4060B1 (ko) * 2017-01-24 2024-05-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카메라를 제어 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8540636A (zh) * 2017-03-06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9936700B (zh) * 2017-12-19 2020-12-29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串流画质处理系统及影像串流画质处理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81A (zh) * 2010-11-01 2011-03-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宽容度实现方法及手机
CN102131051A (zh) * 2010-12-28 2011-07-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及其图像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3780840A (zh) * 2014-01-21 2014-05-07 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成像的双摄像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CN103905731A (zh) * 2014-03-26 2014-07-02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宽动态图像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986874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图像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03986875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方法、终端及视频获取方法
CN104333708A (zh) * 2014-11-28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及终端
CN104917950A (zh) * 2014-03-10 2015-09-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41833A (zh) * 2015-07-20 2015-1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拍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81A (zh) * 2010-11-01 2011-03-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宽容度实现方法及手机
CN102131051A (zh) * 2010-12-28 2011-07-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及其图像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3780840A (zh) * 2014-01-21 2014-05-07 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成像的双摄像成像装置及其方法
CN104917950A (zh) * 2014-03-10 2015-09-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05731A (zh) * 2014-03-26 2014-07-02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宽动态图像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986874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图像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03986875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方法、终端及视频获取方法
CN104333708A (zh) * 2014-11-28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及终端
CN105141833A (zh) * 2015-07-20 2015-1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拍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677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68178B1 (en) Image defogging method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implementing image defogging
CN107786785B (zh) 光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11185B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847693A (zh) 基于双摄像头对焦的拍照方法和系统
US20130194387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apparatus
CN103905731B (zh) 一种宽动态图像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3581559B (zh) 一种手机闪光拍照智能ae算法
CN104702838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84219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image pickup element that includes pixels used as both focus detection pixels and image pickup pixels
US996126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body, and lens barrel that can prevent an image diaphragm value from frequently changing
CN105812677B (zh) 一种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TW201813371A (zh) 鬼偽影去除系統和方法
CN104702854B (zh) 图像数据的聚合高动态范围的成像系统及相关方法
US10063795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404495A (zh) 数字相机的拍摄参数的调整方法
JP6467190B2 (ja) 露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952581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7702232B2 (en) Dynamic focus zones for cameras
JP633633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56961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7530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971535B1 (ko) 이미지 촬영 장치에서 자동 초점 조절 장치 및 방법
JP2003189189A (ja) ビデオカメラ
JP2012203314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51585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