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6498A -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6498A
CN105796498A CN201410844331.3A CN201410844331A CN105796498A CN 105796498 A CN105796498 A CN 105796498A CN 201410844331 A CN201410844331 A CN 201410844331A CN 105796498 A CN105796498 A CN 105796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ic acid
coating
powder coating
preparation
coat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4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6498B (zh
Inventor
易斌
安明榜
韩妮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crian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crian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crian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crian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443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6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6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粉末包衣叶酸由叶酸和适宜的包衣材料经粉末包衣工艺制备而成,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03∶1.0~0.6∶1.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粉末包衣叶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稳定的粉末包衣叶酸不仅对光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对湿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还具有良好的粉体力学特征,易于工业化过程中同其它物料的均匀混合,能够适用但不局限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的大规模加工生产,且所得终产品在保持良好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优越的溶出行为,利于机体对叶酸的吸收。

Description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酸(FolicAcid)属于B族维生素,又称维生素M、维生素Bc、维生素B9,化学名为N-[4-[(2-氨基-4-氧代-1,4-二氢-6-蝶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通常称蝶酰谷氨酸,分子式为C19H19N7O8(结构式如下),分子量441.4,熔点250℃,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约为0.0016mg/mL)和大多数有机溶剂,能够溶于稀酸和碱性溶液。
叶酸的临床应用历史由来已久,杨玉柱、王储炎等在“叶酸的研究进展”一文中概述了其发现应用历史:早在1931年,印度孟买产科医院的医生LucyWills博士即发现,酵母或肝脏抽提物可以改善妇女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因此认为这些抽提物中含有某种抗贫血因子;1935年,有人在酵母和肝脏浓缩物中发现抗猴子贫血的因子;1939年又有人在肝脏中发现了抗鸡贫血的因子;1941年,美国学者Mitchell等人在菠菜中发现了乳酸链球菌的一个生长因子,因主要来源于植物叶中,故命名为叶酸;1945年,Angier等人在合成蝶酰谷氨酸时发现,上述发现均为同一种物质,同时完成了叶酸结构的测定。
随着临床医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叶酸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为深入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巨幼细胞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体现了确切的疗效与优势,产生了积极的临床效果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同时,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表明叶酸在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高同型半胱氨酸通常被医学界定义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叶酸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现已积累的证据显示叶酸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令人振奋的前景,也正因为如此,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日常用食品及保健品中添加了预防用量的叶酸,从而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当前,叶酸的潜在医学价值还在不断的被发现发觉,例如其在抗氧化、抗肿瘤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临床效应。
叶酸在临床上的巨大价值是极其显著的,但,一个药物临床价值的体现主要取决于活性成分本身,特别是该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质量稳定可控的原料是终产品制剂安全、有效的前提和保障。众所周知,叶酸是一种光稳定性差的物质,张立坤、王莉洁在“叶酸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考察”一文中明确指出,叶酸对光照表现出较差的稳定性,光照条件下叶酸的含量会有明显下降,杂质会有明显的增加,其这一不稳定的特征必将给临床制剂及应用带来疗效性的下降和安全性风险的增加。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水分是影响所有化合物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湿即水分较高的情况下,众多化合物降解的速率呈几何数量级的增加,对于叶酸这一具有酰胺键结构的化合物来讲,更是如此,高湿的存在也将给叶酸的稳定性带来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中,因叶酸原料药存在的诸多上述稳定性问题,市售叶酸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均为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口服固体制剂,主要生产商包括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沈阳格林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说明书中均明确要求产品应于避光、密封条件下保存,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光、湿等因素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制剂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稳定性,尽管通过适宜的制剂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终产品制剂稳定性的一些问题,但,这一技术手段是相对有限的,从根本上解决制剂中应用到的叶酸的稳定性,是其生产、制造、运输、储存过程中稳定性的最终保障。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提供一种稳定的叶酸,给其终产品的临床应用带来综合的优势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包衣叶酸,所述粉末包衣叶酸由叶酸和适宜的包衣材料经粉末包衣工艺制备而成;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03∶1.0~0.6∶1.0;
优选地,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05∶1.0~0.2∶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1∶1.0。
本发明所述适宜的包衣材料为水溶性包衣材料;
所述水溶性包衣材料为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包衣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还可含适宜的增塑剂、遮光剂、抗粘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遮光剂为二氧化钛,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的重量比组成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粉末包衣叶酸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流化床底喷粉末包衣法,包括如下工艺及参数:
1)将处方量的包衣材料,及适宜的增塑剂、遮光剂、抗粘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0~15%的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0~45℃,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38~47℃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2~6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适用但不局限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的生产制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得的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能够理想的产生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技术效果,具体来讲,本发明所述一种稳定的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产生:1)所得粉末包衣叶酸稳定性良好,不仅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同时,欣喜的发现其还具有良好的湿稳定性;2)采用所得粉末包衣叶酸加工制备的终产品制剂,具有优越的溶出行为,利于机体对叶酸的吸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为了使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人员能够更加清楚无误的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和技术内涵,本发明的发明人对所述涉及到的专业术语、符号,所应用到的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做如下说明:
“目”:指中国药典2010版中所陈述的粒度计量单位;
“仪器设备”: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仪器设备;
“辅料试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试剂耗材;
“遮光剂”、“增塑剂”、“抗粘剂”、“着色剂”:指药学上可接受的能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物料,无特殊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理解本发明,本发明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着色剂-棕色、柠檬酸三乙酯、羟丙基纤维素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0%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0℃,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38~42℃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2.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实施例2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聚乙二醇4000、羟丙甲纤维素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2%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2℃,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40~44℃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3.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实施例3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聚乙烯醇、柠檬酸三乙酯、羟丙甲纤维素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5%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5℃,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43~47℃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6.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实施例4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聚乙烯醇、柠檬酸三乙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3%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5℃,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43~47℃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4.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实施例5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6000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0%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3℃,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41~45℃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2.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实施例6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柠檬酸三乙酯、羟丙甲纤维素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2%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2℃,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40~45℃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3.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对比例1
处方组成:
直混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柠檬酸三乙酯、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与1)所得物料与流化床中充分混合,得均匀混合的物料;
3)将2)所得均匀混合的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保持3.0h;
4)将3)所得物料,过40目筛,即得与包衣材料等组分直接混合的叶酸。
对比例2
处方组成:
包衣工艺:
1)将处方量的二氧化钛、柠檬酸三乙酯、羟丙甲纤维素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2%的均匀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2℃,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40~45℃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3.0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20目筛,即得粒度在20目以下的粉末包衣叶酸。
制剂实施例1
干法制粒工艺叶酸片的制备:
制剂处方:
制备工艺:
1)称取处方量的实施例6所得粉末包衣叶酸与淀粉、乳糖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将1)所得均匀的混合物料在0.5~1.5Mpa压力下经干压机干压并粉碎,筛分收集粒度在24~65目范围内的颗粒;
3)将步骤2)所得颗粒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总混20~30分钟后压片,即得叶酸片。
制剂实施例2
干法制粒工艺叶酸片的制备:
制剂处方:
制备工艺:
1)称取处方量的对比例1所得直混叶酸与淀粉、乳糖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将1)所得均匀的混合物料在0.5~1.5Mpa压力下经干压机干压并粉碎,筛分收集粒度在24~65目范围内的颗粒;
3)将步骤2)所得颗粒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总混20~30分钟后压片,即得叶酸片。
制剂实施例3
干法制粒工艺叶酸片的制备:
制剂处方:
制备工艺:
1)称取处方量的对比例2所得粉末包衣叶酸与淀粉、乳糖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将1)所得均匀的混合物料在0.5~1.5Mpa压力下经干压机干压并粉碎,筛分收集粒度在24~65目范围内的颗粒;
3)将步骤2)所得颗粒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总混20~30分钟后压片,即得叶酸片。
制剂实施例4
干法制粒工艺叶酸片的制备:
制剂处方:
制备工艺:
1)称取处方量的市售叶酸与淀粉、乳糖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2)将1)所得均匀的混合物料在0.5~1.5Mpa压力下经干压机干压并粉碎,筛分收集粒度在24~65目范围内的颗粒;
3)将步骤2)所得颗粒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总混20~30分钟后压片,即得叶酸片。
在进行下述测试例之前,需要解释的是,下述各测试例中,所述蝶酸是叶酸的一种已知杂质,所述单杂是指在分析测试过程中检出的最大单个杂质,所述总杂质是指包含蝶酸、单杂及其他杂质的杂质总量,所述有关物质检查是指对蝶酸、单杂和总杂的测试检查。
测试例1
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所得叶酸光照稳定性检查:
参照现行《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方法和考察条件,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含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实施例1~6、对比例1、2所得物料和市售叶酸的强光照条件试验,结果如下表1;
表1.叶酸光照稳定性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上表1检查结果可知:1)实施例1~6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在强光照条件下,5天、10天均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含量、蝶酸、单杂和总杂均无明显变化;2)市售叶酸经强光照10天后,叶酸含量下降了3.8%(98.5%-94.7%),蝶酸为0天的5.31倍(0.85%/0.16%),单杂为0天的3.77倍(1.13%/0.30%),总杂为0天的3.21倍(2.57%/0.80%),质量稳定性产生显著变化;3)对比例1所得的直混叶酸,相对市售叶酸来讲,稳定性略有改善,但并不明显,叶酸含量经强光照10天后下降了3.2%(98.7%-95.5%),同时,蝶酸、单杂和总杂均有明显的增加;光照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有效解决了叶酸对光照不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明显有益的技术效果。
测试例2
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所得叶酸高湿的稳定性检查:
参照现行《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方法和考察条件,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含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实施例1~6、对比例1、2所得物料和市售叶酸的高湿条件试验,结果如下表2:
表2.叶酸高湿稳定性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上表2检查结果可知:1)实施例1~6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在高湿条件下,5天、10天均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含量、蝶酸、单杂和总杂均无明显变化;2)市售叶酸经高湿10天后,叶酸含量下降了2.1%(98.5%-96.4%),蝶酸为0天的3.62倍(0.58%/0.16%),单杂为0天的3.00倍(0.90%/0.30%),总杂为0天的2.1倍(1.68%/0.80%),质量稳定性产生显著变化;3)对比例1所得的直混叶酸,相对市售叶酸来讲,稳定性略有改善,但并不明显,叶酸含量经高湿10天后下降了1.7%(98.7%-97.0%),同时,蝶酸、单杂和总杂均有明显的增加;高湿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有效解决了叶酸对湿不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明显有益的技术效果。
测试例3
制剂实施例1~4所得叶酸片光照稳定性检查:
参照现行《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方法和考察条件,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含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制剂实施例1~4所得叶酸片的强光照条件试验,结果如下表3:
表3.叶酸片光照稳定性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上表3和测试例1中表1的检查结果可知:1)制剂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6所得粉末包衣叶酸制备的叶酸片,成品制剂中0天的叶酸杂质与粉末包衣叶酸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而制剂实施例2和4分别采用直混叶酸和市售叶酸制备的叶酸片,成品制剂中0天的叶酸杂质与相应的叶酸原料相比杂质均有所增加,说明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在提高自身对光、湿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降低和避免制剂生产过程中叶酸的降解,这在叶酸终产品的加工制造中是十分有益的;2)制剂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在强光照条件下,5天、10天均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含量、蝶酸、单杂和总杂均无明显变化;3)制剂实施例2和4分别采用直混叶酸和市售叶酸制备的叶酸片经强光照10天后,叶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4%(98.4%-97.0%)和1.8%(98.5%-96.7%),蝶酸分别为0天的2.12倍(0.70%/0.33%)和2.28倍(0.80%/0.35%),单杂分别为0天的1.8倍(0.92%/0.51%)和1.8倍(1.03%/0.57%),总杂分别为0天的1.6倍(1.85%/1.15%)和1.6倍(2.07%/1.26%),质量稳定性产生显著变化;各制剂实施例光照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制备的终产品制剂,更加有效的解决了存在的光照不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明显有益的技术效果。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发明人按照测试例2的方法,还考察了高湿对于制剂实施例1~4所得叶酸片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制备得到的叶酸片,同样具有良好的湿稳定性。
测试例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进行叶酸包衣以期解决叶酸稳定性问题的试验中,意外发现,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在经过所述制备方法包衣后,产生了良好的粉体力学性质,具体表现在:在制备成终产品制剂时,易于同其他物料混合均匀,获得含量均匀度良好的终产品,本测试例旨在通过含量均匀度的检查说明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这一良好的粉体力学性质。
制剂实施例1~4含量均匀度检查:
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含量均匀度检查方法,进行制剂实施例1~4叶酸片的含量均匀度检查,结果如下表4:
表4.制剂实施例1~4叶酸片含量均匀度检查结果
综合上表4结果分析可知:相对其他制剂实施例来讲,采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6所得粉末包衣叶酸制备的制剂实施例1叶酸片,具有良好的含量均匀度,A+1.80S远小于药典规定的15.0的要求,提示所述粉末包衣叶酸拥有良好的粉体力学性质;
测试例5
制剂实施例1~4溶出度检查:
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溶出度检查方法,进行制剂实施例1~4所得叶酸片的溶出度检查,结果如下表5:
表5.制剂实施例1~4叶酸片溶出度检查结果
综合上表5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欣喜的发现:1)采用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制备的终产品制剂(制剂实施例1所得叶酸片)的溶出度得到显著的提高(为94.5%),这是十分令人感到意外的,在解决叶酸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其制剂的溶出度,众所周知,药物活性成分的溶出对机体吸收该活性成分具有极其显著的指导意义,高的溶出度往往意味着较高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从而最终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2)需要强调的是,粉末包衣叶酸的粒度对终产品制剂的溶出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采用同样的处方和包衣工艺制备的粉末包衣叶酸(对比例2)进一步制得的制剂实施例3叶酸片,溶出度为90.2%;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包衣材料及相应的辅料与叶酸是经流化床底喷包衣工艺加工制备而成的,各组成间的结合与接触方式是分子水平上的有机嵌合,而非简单的直接混合接触,制剂实施例2采用直接混合的方式得到的直混叶酸制备的叶酸片,无法达到良好的溶出效果,制剂实施例2所得叶酸片的溶出度仅为85.6%,远低于制剂实施例1的94.5%。
测试例6
参照现行《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方法和考察条件,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含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所得叶酸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考察,结果如下表6:
表6.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叶酸加速稳定性结果
综合上表6结果分析可知:实施例1~6在加速条件下6个月,叶酸含量、蝶酸、单杂及总杂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相对而言,对比例1和市售叶酸,含量方面6个月内分别下降了2.2%(98.7%-96.5%)和2.0%(98.5%-96.5%),蝶酸6个月内分别自0.23%增加至0.57%和自0.16%增加至0.53%,单杂6个月内分别自0.32%增加至0.85%和自0.30%增加至0.85%,总杂6个月内分别自0.87%增加至1.95%和自0.80%增加至2.00%,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不稳定趋势。
测试例7
参照《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方法和考察条件,按照中国药典2010增补版中叶酸片项下的含量、有关物质、溶出度检查方法,本发明的发明人还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4所得叶酸片加速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考察,结果如下表7:
表7.制剂实施例1~4叶酸片加速稳定性结果
综合上表7结果分析可知,制剂实施例1所得叶酸制剂在6个月内表现出良好的加速稳定性,而分别采用直混叶酸和市售叶酸制备的制剂实施例2和4所得叶酸,6个月内的加速稳定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粉末包衣叶酸,所述粉末包衣叶酸由叶酸和适宜的包衣材料经粉末包衣工艺制备而成,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03∶1.0~0.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05∶1.0~0.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材料与叶酸的重量比为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宜的包衣材料为水溶性包衣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包衣材料为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还可含适宜的增塑剂、遮光剂、抗粘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粉末包衣叶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光剂为二氧化钛,所述的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所述粉末包衣叶酸的重量比组成为:叶酸为1.0,二氧化钛0.03,羟丙甲纤维素0.1,柠檬酸三乙酯0.02。
9.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包衣叶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流化床底喷粉末包衣法,包括如下工艺及参数:
1)将处方量的包衣材料,及适宜的增塑剂、遮光剂、抗粘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用纯化水配制成固含量为10~15%的混合溶液;
2)称取处方量的叶酸,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温度稳定在40~45℃,调节风机频率、进风温度、进风量、喷液速度、抖袋频率等工艺参数,将物料控制在38~47℃进行包衣;
3)待包衣完成后,将物料温度控制在45~50℃,进行包衣膜的老化,老化时间为2~6h;
4)将老化所得包衣叶酸,过40目筛,即得粉末包衣叶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末包衣叶酸适用但不局限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的生产制造。
CN201410844331.3A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796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4331.3A CN105796498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4331.3A CN105796498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6498A true CN105796498A (zh) 2016-07-27
CN105796498B CN105796498B (zh) 2019-02-19

Family

ID=5642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4331.3A Active CN105796498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64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3275A (zh) * 2017-11-06 2018-04-17 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叶酸的保存方法
CN114983954A (zh) * 2022-06-15 2022-09-02 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9314A1 (en) * 2001-08-28 2003-03-13 Liang Matthew H.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elev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cholesterol-lowering agent, an inhibitor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and aspirin
CN101401809A (zh) * 2008-11-12 2009-04-08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CN103070831A (zh) * 2013-02-02 2013-05-01 常州市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10~90%叶酸颗粒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9314A1 (en) * 2001-08-28 2003-03-13 Liang Matthew H. Treatment of patients at elev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cholesterol-lowering agent, an inhibitor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and aspirin
CN101401809A (zh) * 2008-11-12 2009-04-08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CN103070831A (zh) * 2013-02-02 2013-05-01 常州市新鸿医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10~90%叶酸颗粒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3275A (zh) * 2017-11-06 2018-04-17 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叶酸的保存方法
CN114983954A (zh) * 2022-06-15 2022-09-02 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3954B (zh) * 2022-06-15 2023-09-12 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6498B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6270A (zh) 一种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药物组合物、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EP2612659B1 (en) Panaxatriol saponins enteric pellet, capsule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CN102525963B (zh) 一种硫酸奈替米星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575B (zh) 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496B (zh) 一种盐酸溴己新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制剂
CN107595782A (zh) 一种利奈唑胺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6498A (zh) 一种粉末包衣叶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6941B (zh) 一种叶酸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8907B (zh) 一种盐酸曲恩汀化合物
CN104622854A (zh) 含有盐酸氨溴索和硫酸沙丁胺醇的片剂
CN106361712A (zh) 一种格列美脲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9872B (zh) 一种快速溶出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合物
CN104415034B (zh) 一种咪达那新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8914B (zh) 复方阿莫西林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4324013B (zh) 吲达帕胺缓释剂的制备工艺
CN103159710B (zh) 用于抗病毒的十氢萘衍生物
CN105520913B (zh) 一种包含沙格列汀的微丸、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5340A (zh) 一种固体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3537A (zh) 一种醋酸阿比特龙舌下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8365B (zh) 一种替米沙坦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7783B (zh) 一种卡培他滨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286B (zh) 一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组合物
CN105796515A (zh) 一种依帕列净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606A (zh) 一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4601B (zh) 一种卡培他滨片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owder coated folic aci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Pledgee: Beijing Yizhuang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IL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09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Pledgee: Beijing Yizhuang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IL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09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wder coated folic aci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Pledgee: Beijing Yizhuang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IL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73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3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Pledgee: Beijing Yizhuang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IL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