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5391A - 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5391A
CN105765391A CN201480064926.5A CN201480064926A CN105765391A CN 105765391 A CN105765391 A CN 105765391A CN 201480064926 A CN201480064926 A CN 201480064926A CN 105765391 A CN105765391 A CN 105765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adapter
proof voltage
setting unit
leak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49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寺良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65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5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1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 G01R31/1227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 G01R31/1263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of solid or fluid materials, e.g. insulation films, bulk material; of semiconductors or LV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parts;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 G01R31/127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of solid or fluid materials, e.g. insulation films, bulk material; of semiconductors or LV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parts;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e.g.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线束检查装置(1)具有:设置有线束(3)的线束设置部(5);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的线束(3)的漏气的漏气检查部(7);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的线束(3)的耐电压的耐电压检查部(9)。

Description

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特别涉及进行线束的漏气检查和耐电压检查。
背景技术
以往,在线束的制造工序中进行线束的漏气检查(参照专利文献1),进行线束的耐电压检查(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30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337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以往的线束检查的问题是,由于用不同的装置来进行漏气检查和耐电压检查,因此检查花费时间,线束的生产效率下降。
例如,设耐电压检查需要预定时间T1,漏气检查需要预定时间T2,那么检查最少要花费T1+T2的时间。加上向耐电压检查装置设置线束和从耐电压检查装置取下线束所需的时间、向漏气检查装置设置线束和从漏气检查装置取下线束所需的时间,需要更长的时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线束检查所需时间的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线束检查装置具有:线束设置部,设置有线束;漏气检查部,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的线束的漏气;耐电压检查部,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的线束的耐电压。
本发明的线束检查装置也可以是在线束的一端部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设在该壳体的终端,线束设置部包括设置有连接器的连接器设置部,
漏气检查部构被成为:检查密封圈是否适当地安装在设置于连接器设置部的连接器的壳体,耐电压检查部被构成为:检查终端的耐电压。
本发明的线束检查装置也可以是在线束设有屏蔽外壳,耐电压检查部被构成为:检查屏蔽外壳与终端之间的耐电压。
本发明的线束检查装置也可以被构成为:用漏气检查部的漏气检查和用耐电压检查部的耐电压检查是同时进行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取得的效果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线束检查所需时间的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检查装置的检查对象即线束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检查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检查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线束检查装置,3:线束,5:线束设置部,7:漏气检查部,9:耐电压检查部,11:壳体,13:终端,15:连接器,17:连接器设置部,19:屏蔽外壳,4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检查装置1是图1、图2所示的检查线束3漏气和耐电压的装置,包括线束设置部5和漏气检查部7和耐电压检查部9。
在线束设置部5设置有线束3。在漏气检查部7,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的线束3的漏气。
在耐电压检查部9,例如,在正在进行在漏气检查部7的检查时,检查设置(保持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的线束3的耐电压。
即,线束检查装置1构成为同时进行用漏气检查部7的漏气检查;和用耐电压检查部9的耐电压检查。此处,所说的同时是:用漏气检查部7进行漏气检查的时刻、与用耐电压检查部9进行耐电压检查的时刻不必互相完全重叠,也包含进行耐电压检查的时刻(时间)的一部分与进行漏气检查的时刻(时间)的一部分互相重叠的情况。例如,与漏气检查相比耐电压检查更花费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进行漏气检查的时间内,维持线束3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的状态,进行漏气检查和耐电压检查。
此外,可以是漏气检查的时间与耐电压检查的时间完全不重叠,在耐电压检查结束后立即进行漏气检查,也可以是漏气检查结束后立即进行耐电压检查。
在线束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有连接器15,连接器15包括壳体11和与该壳体11一体设置的终端13。
线束设置部5包括设置有连接器15的连接器设置部17。漏气检查部7构成为利用漏气来检查密封圈40是否适当安装在壳体11。
在线束3设置有屏蔽外壳19,屏蔽外壳19在壳体11的外侧覆盖壳体11。屏蔽外壳19与构成屏蔽的外部导体(编组线)21连接。耐电压检查部9被构成为:例如检查终端13与屏蔽外壳19之间的耐电压。
终端13与被外部导体21覆盖的电线23的芯线25连接,从壳体11突出。
另外,线束检查装置1被构成为:在连接器15被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时,形成有封闭空间29。封闭空间29被存在于壳体11与连接器设置部17之间的密封圈40封闭。在封闭空间29内,从设置于连接器设置部17的壳体11突出的终端13进入内部。
漏气检查部7被构成为:检查从壳体11突出的终端13进入到内部的封闭空间29的气密性。具体而言,被构成为:通过检查壳体11与密封圈40之间、密封圈40与连接器设置部17之间的漏气,来检查密封圈40是否适当地安装在设置于连接器设置部17的连接器15的壳体11。另外,除此此外,也可以被构成为:检查壳体11与从壳体11突出的终端13之间的漏气。
耐电压检查部9被构成为:检查屏蔽外壳19、与从壳体11突出的终端13之间的耐电压。
线束3如图2所示被形成为长带状,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一体地设置有连接器15。
另外,线束3包括:由芯线25和覆盖该芯线25的包覆体(内侧包覆体)31构成的电线23;覆盖内侧包覆体31的编组线21;覆盖编组线21的包覆体(外侧包覆体)33;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壳体11;终端13;屏蔽外壳19。
在电线2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内侧包覆体31被去除了预定长度而露出芯线25。该露出的芯线25与终端13连接。编组线21覆盖电线23,在电线2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编组线21和外侧包覆体33被去除了预定长度,编组线21的端部被折回并覆盖外侧包覆体33的端部。
壳体11以包围并覆盖终端13的一部分的方式与终端13一体设置。如果壳体11以正确的正常状态设置在终端13,那么由于在终端13与壳体11之间不会生成间隙等,因此保持终端13与壳体11之间的气密性。
壳体11、终端13例如形成为L形,终端13的基端侧部位35与芯线25连接,末端侧部位37的一部分(基端侧部位35侧的部位)紧贴在壳体11的圆柱状的末端侧部位39并被壳体11的末端侧部位39覆盖。
终端13的末端侧部位37的其他部位(与基端侧部位35相反侧的部位)从壳体11的末端侧部位39突出。
环状的O形环等密封材料(密封圈)40设置在壳体11的末端侧部位39的外周所设置的槽42中。
终端13的基端侧部位35被壳体11的基端侧部位41覆盖。基端侧部位41形成为筒状,在终端13的基端侧部位35与壳体11的基端侧部位41之间形成有空隙43。
屏蔽外壳19通过对板状的金属材料适当实施弯曲加工等而形成为L形的筒状。
在屏蔽外壳19的末端侧部位45的末端设有凸缘部49。在屏蔽外壳19的基端侧部位47的末端设有小直径部51。
而且,屏蔽外壳19以覆盖壳体11的方式与壳体11一体地设置。但是,壳体11从屏蔽外壳19的末端侧部位45的开口部突出,电线23和编组线21贯通屏蔽外壳19的小直径部51。
此外,折回的编组线21与小直径部51的内周接触。电线23和编组线21和外侧包覆体33从小直径部51延伸出。
线束检查装置1包括底座体53。连接器设置部17设置在底座体53的预定部位。
连接器设置部17包括:内径与壳体11的末端侧部位39的外径相等的圆筒状的量器形部55;设在量器形部55的开口部的凸缘部57。
而且,将连接器15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时,壳体11的末端侧部位39的一部分(不被屏蔽外壳19覆盖而突出的部位)进入圆筒状的量器形部55内,形成有封闭空间29。此时,密封圈40的内周与壳体11接触,密封圈40的外周与量器形部55接触,从壳体11突出的终端13位于封闭空间29内。
漏气检查部7包括未图示的压缩空气供给部和未图示的空气压检测部(压力传感器)。压缩空气供给部和空气压检测部经由配管59与封闭空间29相连。
而且,在连接器15被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状态下,在具有图3所示的CPU的控制部61的控制下,从压缩空气供给部向封闭空间29内以预定时间供给压缩空气,从停止该供给经过预定时间后,用空气压检测部来测定封闭空间29内的空气压。在该测定的值大于预定的值时,判断为密封圈40被适当地安装;在所述测定的值小于预定的值时,判断为密封圈40未适当地安装并从输出部63发出警报。
为了保持连接器15对连接器设置部17的设置状态,如图1所示,在线束检查装置1设置有连接器按压部65。连接器按压部65包括链节机构71,链节机构71包括空气压缸67等执行器和连接器按压体69。
而且,连接器按压部65为如下那样:通过空气压缸(线束固定缸)67向一侧驱动,从而连接器按压体69按压连接器15,使得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连接器15的壳体11的末端侧部位39进入连接器设置部17的量器形部55内。另一方面,通过空气压缸67向另一侧驱动,从而解除该述压入,连接器按压体69位于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
耐电压检查部9包括未图示的施加电压部和未图示的电压测定部。施加电压部和电压测定部经由布线与导通销73、75连接。
导通销73贯通量器形部55的底部,末端部突出到量器形部55内。导通销73与量器形部55之间的气密性被确保。导通销75贯通连接器设置部17的凸缘部57,末端位于与凸缘部57的端面同一平面上或者从凸缘部57的端面略微突出。
在连接器15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状态下,导通销73与终端13接触,导通销75与屏蔽外壳19的凸缘部49接触。
而且,耐电压检查部9在控制部61的控制下,利用施加电压部,在导通销73与导通销75之间施加高电压,在施加该高电压的状态下,用电压测定部来测定导通销73与导通销75之间的电压降。在该测定的电压降的量小于预定值时,判断为具有耐电压性能,在所述测定的电压降的量大于预定值时,判断为不具有耐电压性能并从输出部63发出警报。
此外,代替用电压测定部来测定电压的下降量,或者在此之外,也可以用电流测定部来测定流过各导通销73、75间的电流。
另外,线束3沿纵向(上下方向或者斜上下方向)延伸着设置在线束检查装置1。但是,在连接器设置部17位于上方,且连接器15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状态下,电线23和编组线21和外侧包覆体33从连接器15向下方延伸。并且,利用未图示的支持部,延伸的电线23和编组线21和外侧包覆体33被支撑在底座体53,防止电线23等的不稳。此外,由于只卡在支持部就能支撑电线23等,因此简化了线束3向线束检查装置1的设置作业。
通过这样,通过线束3沿纵向延伸并设置在线束检查装置1,能够使作业空间紧凑。另外,由于在连接器设置部17设置连接器15,电线23等因重力自然向下方垂下,因此线束3向线束检查装置1的设置变得容易。
接下来,说明线束检查装置1的动作。
在初始状态下,在线束检查装置1未设置有线束3,连接器按压体69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位于退避位置。
在所述初始状态下,在线束检查装置1临时设置线束3(S1)。在该临时设置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设置部17设置壳体11。
接下来,按压输入部(例如启动开关)79时,在控制部61的控制下,利用预先存储在存储器77的动作程序,进行线束3的正式设置(S3)。在线束3的正式设置的状态下,连接器按压体69位于图1实线所示的位置,将连接器15向图1的右侧按压。
接下来,在耐电压检查部9的导通销73、75施加电压(S5),检查是否有预定值以上的电压降(S7)。
在步骤S7中有预定值以上的电压降的情况下,视为耐电压的性能不够,从输出部63发出警报(S15)。警报利用声音或光或声音与光这两者发出。
在步骤S7中没有预定值以上的电压降的情况下,视为耐电压的性能充分,耐电压检查部9结束动作。此外,在步骤S7中没有预定值以上的电压降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输出部63输出耐电压的性能充分的信号。
另外,在进行线束3的正式设置(S3)后,在耐电压检查部9的导通销73、75施加电压的同时,在漏气检查部7对封闭空间29内加压预定时间(S9)。
接下来,从结束所述加压经过预定时间后(S11),测定封闭空间29内的压力,测定封闭空间29内的压力是否为预定的压力以上(S13)。
在步骤S13中,封闭空间29内的压力没有达到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视为有漏气(密封圈40未适当地安装),从输出部63发出警报(S15)。
另外,在步骤S13中,封闭空间29内的压力为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视为没有漏气(密封圈40被适当安装),漏气检查部7结束动作。此外,在步骤S13中,在封闭空间29内的压力为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输出没有漏气的信号。
根据线束检查装置1,由于利用漏气检查部7和耐电压检查部9来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线束3的漏气和耐电压,因此将检查对象即线束3一次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即可,不需要更换。而且,能够用1台检查装置的1个工序来进行以往用2个检查装置经过2个工序进行的检查,能够缩短检查线束3所需的时间。
另外,根据线束检查装置1,由于能够用漏气检查部7来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5的线束3的漏气检查,同时用耐电压检查部9来检查耐电压地同时进行检查,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线束3检查所需的时间。例如,如果在进行耐电压检查的T1秒之间以T2(<T1)秒完成漏气检查,则能够不是以T1+T2秒,而最多以T1秒进行耐电压检查和漏气检查。
另外,根据线束检查装置1,由于设置一次线束3,在所述各检查后取下即可,因此线束3向线束检查装置1的设置工时(放置工时)与以往相比例如能够为一半以下。即,由于不需要进行以往那样的线束向漏气检查装置设置,从漏气检查装置取下,之后线束移动到耐电压检查装置,向耐电压检查装置设置,从耐电压检查装置取下,因此,线束检查中的线束3的处理时间例如能够为以往的一半以下。
另外,根据线束检查装置1,由于不分别设置漏气检查用的装置和耐电压检查用的装置而使其为一体,因此简化装置的构成,能够减小检查区域和作业者的作业区域的空间,省空间化,能够削减一个工序的作业者的人数。
另外,根据线束检查装置1,由于线束设置部5包括连接器设置部17,设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漏气检查部7被构成为检查密封圈40是否被适当设置,设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耐电压检查部9被构成为检查终端13与屏蔽外壳19之间的耐电压,因此,能够在连接器设置部17一并执行漏气检查和耐电压检查,能够简化装置的构成。
另外,根据线束检查装置1,由于被构成为:用连接器设置部17和设置在连接器设置部17的壳体11来形成从壳体11突出的终端13进入到内部的封闭空间29,漏气检查部7被构成为:通过检查封闭空间29的气密性来检查密封圈40是否被适当安装,耐电压检查部9被构成为:检查屏蔽外壳19与突出的终端13的耐电压,因此能够使用封闭空间29来可靠地进行漏气检查,并且能够可靠地检查外部导体21的屏蔽性能和电线23的芯线25的耐电压。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编组线21内仅设有1条电线23,但构成也可以是在编组线21内设有多条电线23。在该情况下,多个终端13从壳体11突出。而且,也可以在多个终端13之间进行耐电压的检查。
另外,在线束检查装置1中,控制部61从线束设置部5(连接器设置部17)、施加电压部、到导通销73、75的布线等离开地设置。由此,控制部61不会由于施加电压部等发出的噪声而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也可以将上述说明内容理解为线束检查方法。即,也可以理解作为线束检查方法,该方法具有: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的线束的漏气的漏气检查工序;在漏气检查工序进行检查时检查设置在线束设置部的线束的耐电压的耐电压检查工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不过是易于理解本发明所记载的单纯例举,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具体的技术内容,还包含容易由此导出的各种变形、变更、代替技术等。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11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4475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并入本申请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取得的效果是提供一种缩短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所需时间的线束检查方法。

Claims (4)

1.一种线束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线束设置部,设置有线束;
漏气检查部,检查设置在所述线束设置部的线束的漏气;
耐电压检查部,检查设置在所述线束设置部的线束的耐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束的一端部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设在该壳体的终端,
所述线束设置部包括设置有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器设置部,
所述漏气检查部被构成为:检查密封圈是否适当地安装在设置于所述连接器设置部的连接器的壳体,
所述耐电压检查部被构成为:检查所述终端的耐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束设有屏蔽外壳,
所述耐电压检查部被构成为:检查所述屏蔽外壳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耐电压。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用所述漏气检查部的漏气检查和用所述耐电压检查部的耐电压检查是同时进行的。
CN201480064926.5A 2013-11-27 2014-11-26 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Pending CN105765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4755A JP2015102484A (ja) 2013-11-27 2013-11-27 ワイヤハーネス検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検査方法
JP2013-244755 2013-11-27
PCT/JP2014/081156 WO2015080118A1 (ja) 2013-11-27 2014-11-26 ワイヤハーネス検査装置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検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5391A true CN105765391A (zh) 2016-07-13

Family

ID=53199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4926.5A Pending CN105765391A (zh) 2013-11-27 2014-11-26 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02484A (zh)
CN (1) CN105765391A (zh)
WO (1) WO201508011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3031A (ja) * 1999-06-30 2001-01-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検査方法及びシール検査装置
JP2005337928A (ja) * 2004-05-27 2005-12-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における接続状態検査装置
JP2010272404A (ja) * 2009-05-22 2010-12-02 Yazaki Corp 防水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2820865A (zh) * 2011-06-10 2012-12-12 株式会社大真空 压电振动器件的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9410Y2 (zh) * 1986-06-04 1992-09-16
JP2656862B2 (ja) * 1991-07-24 1997-09-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通検査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導通検査治具、並びに導通検査方法
JP3724331B2 (ja) * 1999-06-21 2005-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の止水検査具及び仮保持ホルダ
JP4097516B2 (ja) * 2002-12-04 2008-06-11 ブリヂストンフロ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バルブ機構付き管継手のシール検査方法
JP2009128337A (ja) * 2007-11-28 2009-06-11 Japan Radio Co Ltd 2輪車用etc車載器防水試験方法と試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3031A (ja) * 1999-06-30 2001-01-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検査方法及びシール検査装置
JP2005337928A (ja) * 2004-05-27 2005-12-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における接続状態検査装置
JP2010272404A (ja) * 2009-05-22 2010-12-02 Yazaki Corp 防水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2820865A (zh) * 2011-06-10 2012-12-12 株式会社大真空 压电振动器件的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02484A (ja) 2015-06-04
WO2015080118A1 (ja)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05811A1 (en) Gas sensor
US10305265B2 (en) Sensor system for switchgear assemblies
US8111167B2 (en) Level indicator and process for assembling a level indicator
CN207335947U (zh) 气压传感器
CN105765391A (zh) 线束检查装置和线束检查方法
CN202033122U (zh) 可拆装式反应器用单支多点热电偶
JP2012090481A (ja) 防水ケース及び車載電子機器
CN104218356B (zh) 光电混装连接器
CN210245403U (zh) 一种方便快速校验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2749198A (zh) 一种发动机油孔贯通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4078818A (zh) 气门室线束的生产工艺
CN105571757A (zh) 减振器预紧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20120200301A1 (en)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222533B2 (ja) シール材の充填装置
KR100820594B1 (ko) 고압케이블용 지그장치
CN104595085B (zh) 点火线圈及设有该点火线圈的车辆
CN116195152A (zh) 以压力密封的方式将线路穿引过壁的设备及用于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KR20020049961A (ko) 자동차용 와이어링 하네스의 조립 및 회로검사 지그
KR101091950B1 (ko) 차량용 전선의 색상 검사 장치
CN205319635U (zh) 传感器用信号输出接线盒
CN103618182A (zh) Obd数据连接线
JP7042542B2 (ja) Mosfetのテスト方法
CN104076127A (zh) 一种六氟化硫湿度传感器准确度检测装置
CN201034684Y (zh) 多触式轮胎压力传感器
CN104111385A (zh) 一种硬件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