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56A - 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蜂窝式移动无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蜂窝式移动无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56A
CN1057556A CN91103971A CN91103971A CN1057556A CN 1057556 A CN1057556 A CN 1057556A CN 91103971 A CN91103971 A CN 91103971A CN 91103971 A CN91103971 A CN 91103971A CN 1057556 A CN1057556 A CN 1057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light
radio station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1103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道夫·海德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NV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NV filed Critical Alcatel NV
Publication of CN1057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3Distribution optical network, e.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units
    • H04B10/25754Star network topolo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osthes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蜂窝式移动无线系统中,尽可能多的处理功能 被从基站转移到远端设备。由无线电台予以发送的 无线信号在远端的传输设备(10)中通过一个未调载 波和一个带有信息信号的已调载波产生,载波的频率 差为无线信号(f1)的载波数值。两个光载波被传送 到无线电台并且在那里的光接收机中进行混频,产生 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在无线电台中接收的无 线信号的光的方式传送到远端设备并在那里进行进 一步的处理。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信息信号源和一个在空间上远离该信息信号源的无线电台,其中在信息信号源中安装有传输设备并通过一条线路与无线电台相联接,并发送一个信息信号到该无线电台,其中该无线电台发送一个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并且该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为f1。该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接收台。这种类型的系统从M.Ballard等人发表在Electrical Communication上的题为“ECR 900蜂窩式无线电话”<ECR 900 Cellular Radiotelephone>(Vol.63,No1,1989,PP45~51)文章中,或从H.Auspurg发表在Telcom Repozt 12的题为“快速输入新的业务的智能网”<Intelligente Netze Deschleunigen Einführunq neuer Dienste>(1989,Vol.5 PP 142~145)的文章中已经公知。这种系统包括了例如称之为GSM系统的在全欧州标准化了的蜂窩式移无线通信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将由无线电台发送的提供信息信号源,称之为“移动通信交换中心”,将彼此在空间相距一定距离的无线电台称之为“基站”。在信息信号源中,即在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中,设置有通过线路与基站相联的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将由信息信号源产生的信息信号传送到基站。基站,更为确切地讲是基站的无线电台发送出具有特定载波频率的微波无线信号,并且该微波无线信号中含有该信息信号。
在各公知的系统中,信息信号从信息信号源是以基带状态,例如以PCM30信号状态被传送到基站。基站具有载频设备,通过载频设备将予以发送的信息信号从基带状态转变为无线信号,这样信息信号就能够通过无线连接发送给各移动用户。
对于基站从各移动用户接收的无线信号来说,在各公知的系统中的基站具有射频(RF)解调设备,一般也叫RF载频设备。这些设备从接收的无线信号中恢复含在其中的信息信号,例如,具有大约8Mb/s的比特列频率的数字信号,而后该信息信号以基带状态传送到移动通信交换中心。
如果将要执行的无线话务量是如此之密集,以致于由每个基站提供的网孔将被选择得十分小,即,变成所谓“微网孔”,这样就要求非常大的数量的网孔,因此为了供给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则要求非常大的数量的基站。如果公知系统是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则这意味着高成本,因为必须存在有非常大数量的基站,而每个基站因为其RF载频设备本来就是昂贵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面所描述的类型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由基站将予以发送的无线信号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的,并且在多个网孔存在情况下,将要由基站接收的无线信号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一步处理的。本发明的系统在成本上优于公知的系统并且特别适合于毫米波范围无线频率的无线信号。
传输设备是通过至少两条光波导联接到无线电台,
传输设备向无线电台发送一个用信息信号调制的并具有第一光频率的光载波,和发送一个具有第二光频率的未调制的光载波,两个光频率的差为载波频率f1的频率值,和
无线电台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产生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和具有通过两载波相混频产生的载波频率。
无线接收台通过至少一条光波导联接到在空间与该接收台远离的传输设备。
该传输设备包括光发射机,该光发射机发送一个未调到的光载波到该无线电台。
该无线电台包括光调制器,该调制器利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调制由传输设备发送来的光载波和发送由调制而产生的光信号返回到传输设备,且该传输设备包括光接收机,它通过未调载波与已调载波混频恢复该无线信号。
关系到将要发送出去的无线信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且关系到被接收的无线信号的问题也已得到了解决。
对于蜂窩式移动无线系统来说,其中各种信息信号将被从一个中心位置传送到各个无线电台,反之亦然,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各个无线电台是非常简单的,并且所有的传统的传输设备放置在中心位置,从而能够为多个无线电台共同利用。
另外,对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来说,其中仅一个单个信息信号被从一个特定的位置传送到无线电台(例如无线中继站),反之亦然;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无线电台,例如无线中继站是非常简单的和并不昂贵的技术设备;而那些更昂贵的传输设备被放在一个比无线中继站更容易联接并能更容易地受到保护免遭破坏的位置上。
除了本发明在蜂窩式移动无线系统的应用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应用方式外,按照本发明(和进一步的发展)的解决办法能够应用到其中信息信号位于第一位置和通过调制,特别是无线频率的调制而包含信息信号的信号必须在第二位置上产生的任何情况。相应地,按照本发明(和进一步的发展)的解决办法能够应用到其中一个信号,特别是无线频率信号必须在该第一位置上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条件下从第一位置传送到第二位置的任何情况下。
信息是基于这样的基本构思,即把对产生被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昂贵需求,和对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处理的昂贵需求尽可能地从无线电台移到交换中心。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为较早期的西德专利申请DE-A1-4008165的主题。
本发明,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办法中和根据本发明的解决办法中都使用了光外差接收技术,这种技术早已有许多论述,例如V.O.Strobel等人在FREQUENZ上的题为“光外差接收概论”Optischer  Ueberlagerungsempfang……  Eine  Uebersicht(Vol.41,1987,No.8,PP.201~208)一文的论述。
如果按照本发明的解决办法与光外差接收的公知技术相比较,则一般可以认为,前者包括一种具有特殊特点的光外差接收系统,其特殊的特点是由光外差接收产生的中频信号不是将被解调的接收信号,而是将要发送的无线信号,并且用于外差接收的通常的“本机振荡器”不是在接收机中,而是在发射机中。如果按照本发明的解决办法与光外差接收的现有技术相比较,则一般可以认为,前者包括一种具有特殊特点的光外差接收系统,其特殊的特点是“发射机振荡器”和“本机振荡器”是利用一个振荡器(光发射机)实现的。
根据说明书附图通过一些例子将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其中各附图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一个将要被发送的信息信号作为无线信号进行传送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传输设备10的更为详细的表示。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多个将要被发送的信息信号作为无线信号进行传送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用于传送含有一个信息信号的被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系统示意图。
图5是包含在图4中的光调制器43的另外一种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参照图1可以描述如下:
正如在开始时所描述的公知系统那样,在第一位置有一个信息源1,它提供一个将要被发送的信息信号,例如比特序列频率约8Mb/s的数字信号。这个信息源例如可以是一开始所描述的公知的蜂窩式移动无线系统的交换中心。在一个空间上远离信息信号源1的位置的第二位置上有一个无线电台2,正如在公知的系统那样,它通过将无线电信号进行调制,具有发送包含有来源于源1的信息信号的无线电信号的任务。
无线电台2可以是蜂窩式移动无线系统的许多基站中的一个,它具有向处于它的称之为网孔的无线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信息信号的任务,或者它可以是一个无线中继站,向另外一个远地的无线中继站发送信息信号。
图中表示出了一个属于无线电台2的发射天线3,在这个例子中它发送载波频率指定为f1的无线信号。在信息信号源1的位置上有根据本发明的传输设备10,该设备通过光波导4与远端的无线电台2相联。信息信号从其源1到无线电台2的传输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的:
信息信号调制属于传输设备10的光发射机T1中的一个,在光发射机中含有一个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以这样的方式在光发射机的输出端发射具有特定的光频率γ1的已调载波。第二光发射机T0产生具有光频γ0的未调制光载波。频率γ0和γ1是以这样的方式选择的,即它们的差值精确地等于无线电台2必须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值f1。为简单起见,在下面的说明书正文中这一载波将被称之为“载波”。
为维持指定的频率差的频率控制器在图1中被略去。频率控制器的解释可参照图2。来自光发射机T1和T0的输出端的具有光频率γ1的已调载波和具有光频率γ0的未调载波分别通过光波导L1和L0彼此相耦合,并通过光波导耦合器5耦合到光波导4和由光波导4传送到远端的无线电台。
来自不同光源的传输来的光照射在一个光接收机6,它的光电二极管7被单独示出。根据光外差接收的公知技术,两个光信号相混合产生一个电信号,该电信号含有两个重叠的光信号频率之差的频率,并且相当于传统光外差接收的中频频率。这个信号含有与传输设备10的光发射机T1的光输出信号相同的调制类型,该调制类型可以是在光外差接收技术中惯用的调制类型中的一种类型。光接收机中含有适合于选择的部件,用来从混频所产生的信号中选择具有频率f1的信号分量。这种部件可以是选频放大器,或者是后面加放大器的调谐到f1的滤波器。
正如在任何具有光外差接收的系统那样,对于上面描述的系统必须注意的是要确保将要予以重叠的载波的偏振状态不能彼此正交。除了利用偏振保持光波导的昂贵的解决办法外,公知的偏振分集接收或偏振控制方法都可以用于这一目的。由一个或两个光发射机发出的光的偏振随时间连续地变化(偏振搅乱)这样一种状态似乎是特别有利的,这样,从统计的观点讲,是可以有把握地说不会出现不希望的偏振正交的情况的。
光波导4可以是标准的单模光波导,对于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来说,对光波导的要求不会高于任何以光外差接收工作的系统。
当然,两个光载波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光波导传送到光接收机。在光波导4中不会发生对于光接收机描述的那种混频,因为与光电二极管7相比较,光波导具有线性的光特性。
事实上所描述的系统的显著的优点是具有载波频率γ1的光载波是用基带信号调制的,即用一种比较地非常窄的带宽信号调制的。这种类型的调制用常规的激光二极管是很容易实现的。如果必要,在一个适合的点上特别有效地将光放大器插入到光波导4,因为光放大器具有3000GHz极大的带宽,从而将可以以完全没有问题的方式放大这两个载波。
下面的数值例子是想更为清楚地解释按照本发明的系统的操作方式:
如果由无线电台将要发送的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是60GH2,其相应的波长是5mm(毫米波范围的典型波长),则载波频率γ0可以选为200,000GHZ,载波频率γ1选为200,060GHz。这两个载波相应于真空波长1500nm范围。作为被选取的例子无线信号是在毫米波范围,这对于诸如在具有非常小的网孔的蜂窩移动无线系统的短距离无线小区中具有非常有利的和恒定的大气传播条件。因此,这种类型的载波频率能够有利地用于这样一个系统,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外差接收的传输系统特别适合于这些载波频率,因为经光发射部分通过直接激光器调制或通过不同的传输媒介传送一个60GHz信号将是困难的。
参照图2描述传输设备10的光发射机T0和T1的频率控制。从光发射机T0来的具有光频率γ0的光通过连接光波导LR0到达频率控制器11的光输入端。从光发射机T1来的具有光频率γ1的光经信息信号调制后到达频率控制器11的另外的输入端。经由光波导LR0或LR1输入到频率控制器11的光可以是含在光发射机中激光器的反向光,或者是正向发送光的分支光的一部分。光控制器11是一个光接收机,该接收机通过重叠两个光信号,产生具有差额值f1=|γ01|的光信号,和一个与该光接收机相串联的滤波器,该滤波器调谐到预定频率f1上,如果频率差与预定频f1不相符时,该频率控制器发一个控制信号到一个或另一个或两个光发射机上。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线S0和S1加到特定的光发射机上,并且以将频率差调整到预定值这样的方式来影响光发射机的光频率。在混频期间通过形成信号的简单的低通滤波,含在具有载波频率γ1的光信号中的调制就能够被抑制。为了预置预定频率F1,将一个控制信号S输入到频率控制器11中。用来调整光信号的装置本身是公知的,例如西德专利DE-A1 3907851。
现在将参照图3说明具有将多个信息信号传送到多个无线电台的传输系统。在按照图3的系统中,因为不仅一个信息信号如在按照图1的系统那样要被传送,除了产生具有载波频率γ0的光载波的光发射机T0以外,不仅有提供由信息信号调制的载波频率γ1的光载波的另外的光发射机T1,而且有编号连续到Tn的附加光发射机。来自源E1至En的总数为n的信息信号中的每一个信息信号调制T1至Tn个光发射机中的一个,从而产生γ1至γn不同光频率的光载波。由光发射机产生的所有的光载波,具有光频率γ0的未调载波和具有光频率γ1至γn的已调载波通过光波导都传送到星形耦合器20,该星形耦合器通过单独的光波导LL1至LLn与无线电台R1至Rn相联接。将要发送的各个无线信号的不同载波频率提供给无线电台R1至Rn,这些频率可以由f1至fn指定,例如f1=60GHz,f2=61GHz等等。
在光发射机T0至Tn的位置上,设有频率控制器21,按照参照图2描述的频率控制,该频率控制器将载波频率γ0看成一个基准频率,保证各光载波的载波频率与载波频率的差值等于分配给无线电台的频率数值。对于i=1至n,因此我们得到fi=|γ0-γi|。在这种方法中,所有的具有频率γ0至γn的光载波都是通过LL1至LLn每一根光波导传送的。
正如参照图1所描述的无线电台2是将频率γ0和γ1的两个载波进行混频,在无线电台R1至Rn的每个之中发生所有载波的混频,以便形成具有所有可能的差额|γ1-γj|的光信号。然而,由于每个光接收机Ri具有仅仅传输fi=|γ0-γi|频率光信号和抑制具有其他频率信号的特性,因此在每个光接收机的输出端只出现具有所要求的频率fi的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如像参照图1所描述的那样是经信息信号调制的将要由这个无线电台发出去的信号。
如果必要,如图所示可以在光波导的适合的点上插入一个光放大器。这种类型的放大器被表示在这个例子中的光发射机T0的输出端和星形耦合器20之间,并且该放大器是用参考号码22表示的。
按照图3的多信号系统还具有一个优点是这种无线电台非常简单和便宜;所有的确定特定无线信号频率的设备都集中在一个地点;那些能够用于传输不同信号的部件,特别是提供未调制载波的光发射机T0,能够为传输所有信号公共使用。
还有一个优点是,在扩展过程中的变化或在新的网孔分配过程中的变化,例如改变无线频率的规划都可以集中进行并且无线电台可以保持不变。
在无线电台中剩下的工作仅仅是与所描述过的两个载波混频的联接和直接把混频产生的无线信号发送出去的功能。在这种方法中,任何频率控制,例如当利用跳频程序时的控制,能够通过中心控制来管理。
为了实现无线电台中光接收机对所要求的频率fi=|γ00|的电信号具有选择性特性,下面的不同方案都是可能的:
第一种方案已经参照图1进行说明过了,其中接收的光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例如光接收机的光PIN二极管上,与光电二极管相串联联接一个调谐到所要求的差额fi=|γ0-γi|的滤波器和一个放大器,或者串联联接一个针对这一频率的选频放大器。
第二种方案,作为光接收机具有一个调谐到所要求差频的电子微波振荡器,其中包含有光敏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或称为HEM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也是光敏的。后者的振荡器也是一种公知的HEMT振荡器。在这种类型的振荡器中也产生两种接收载波的混频,由于混频的结果,由含在混频形成的信号中的具有差频分量的调制在该振荡器中被发送出去。因此该振荡器代表了一种光注入同步振荡器。
第三种方案也是光注入同步振荡器,它被调谐到所要求的差额fi=|γ0-γi|上。这种振荡器含有作为光敏元件的光巴利特二极管(Photo-Baritt-Diode)或光甘氏二极管(Photo-Gunn-Diode)或光碰撞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Photo-Impatt-diode)。这种振荡器也是同步到两个接收的光载波之间的差频fi上,并且因此在其输出端得到由信息信号调制的所要求的频率fi。这种振荡器特别适合相应于在其毫米波范围的频率fi。
带有光敏渡越时间器件的电子微波振荡器也适用。
下面描述的是开始时提及的第二个发明,该第二个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其中由无线电台接收的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在无线电台中和在远端的传输设备中将被处理,以便使该信息信号在远端传输设备中得到进一步的处理。这个第二个发明与第一个发明有共同之处,它涉及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的产生和通过无线电台发送出去,其基本概念是将最大可能的数目的传输与处理设备从无线电台转移到远端的传输设备中去,以及无线电台与远端传输设备之间的传输特别有利地是使用毫米波范围的射频无线信号。
图4表示带有无线接收台40的通信系统,该无线接收台的接收天线41接收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含有调制在载波频率为毫米波范围,例如61GHz的信息信号。该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被指定为fi′。无线接收台40含有接收机放大器42,它放大接收的无线信号,并将放大的无线信号送到光调制器43的输入端。
该通信系统具有在空间上远离无线电台40的传输设备44。与开始提及的公知的移动无线系统不同的是,由无线接收台40接收的无线信号在无线电台中不解调,而是以下述方式传送到远端的传输设备44。传输设备44含有产生具有光频率γ0′的光载波的光发射机。该光发射机通过光波导45与无线接收站40的光调制器43相联接,这样带有频率γ0′的光载波被送到光调制器。
在该表示的例子中,该光调制器是一个反射式调制器,它具有经由光波导45反射器传送到它上面的光的特性,在这种处理中,由加到其调制输入端的信号调制传送来的光,在这种情况下无线信号是载波频率fi。在这种方法中,不仅频率为γ0′的未调载波经由光波导45返回到传输设备44,而且频率为γ1′=γ0′±f1′的已调载波也经光波导45返回到传输设备44。
在传输设备44中,通过方向耦合器46来自光波导45和经光波导段53传送到光接收机48的光输入端的两个载波是没有耦合的。在示出的例子中,光接收机具有光电二极管作为光检测器件。两个光载波照射在光接收机的光电二极管上,通过公知的光外差接收技术,在接收机中产生一个混频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含有与相重叠的载波的载波频率差相同的频率分量,该频率分量相当于传统的光外差接收中的中频信号。在当前的情况下,该中频信号具有载波频率f1′,即无线信号。
含在其中的信息信号最后由解调器50予以恢复和用作进一步的处理,或例如经由交换中心进行传输。在非移动无线系统的应用中,解调器也可能不在传输设备中,而是在别的地方。
正如上面解释的与图1的光接收机6的相联接那样,光接收机必须具有对要求的频率进行选择的特性。换句话说,对图1的光接收机6的上述描述适合于当前情况中的光接收机,包括解释在那里的各种可能的实施例。
从目前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该系统一般地讲是一个能够用于任何应用场合的系统。这些应用场合的问题是从一个地点A向一个远端的地点B传送一个信号,特别是一个无线频率的信号,并且为此目的在地点A不需要昂贵的传输设备。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把接收放大器42的输出端看成是信号的源,那末这种结构是不能再简单的必须存在于地点A的无源光调制器了。而所有的用于传输所要求的其他设备都安置在地点B。因此该系统特别适合于地点A是难以接近的或由于各种原因放置在那里的设备有被破坏危险的应用场合。
当建造尽可能简单的无线中继站和将昂贵的设备移到一个远处地点遇到问题时,该系统还能用于与无线中继系统的联接中。该系统特别适合用于蜂窩式移动无线系统,用来处理在基站接收的无线信号,因为该系统有可能以多种方式在多个网孔中使用光发射机,这样,总的说来,可以利用低成本的传输系统。
在光调制器43和传输设备44之间的光传输段中能够插入光纤光放大器具有特殊的优点,因为光放大器具放大在两个方向上通过的光的特点。在所示的例子中,光放大器适合于插入在光波导45靠近光调制器43的一边,为了简单的缘故在图中没有画出。
关于重叠的各光载波的偏振状态,正如按照图1那样,在按照图4的系统中必须进行适当的测量。
下面参照图5,说明另外一种光调制器51,它能够代替如图4所示的光调制器43,它是一种反射式调制器。光调制器51是利用加在其调制输入端的信号调制通过它的光的一种调制器。因此,它能够被选为光传输调制器。这种调制器的本身也是公知的。这种调制器主要一种锂铌基调制器。
如果载波频率γ0′的光载波进入这个调制器51,则作为用频率f1的调制信号的调制结果,形成了载波频率γ1′=γ0′±f1′的载波和频率γ0′的原来载波。这些光载波从调制器51的输出端经光波导和方向耦合器52进入一条光波导,而后从这里传送到远端的传输设备44,并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
最后,还应当提及一下按照图1的系统(其中信息信号将从传输设备10发送到无线电台)和按照图4的系统(其中信息信号将从无线电台发送到传输设备44),二者可以组合成一个双向的系统。图1的无线传输台2可以便利地与图4的无线接收站40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设备可以包容多种用途。相对应的组合情况可以回到图1的传输设备10和图4的传输设备44。最后,以波分复用方式的单光波导可以用于两个传输方向,即通过以这样一种选择频率的方法,频率γ0′和γ1′(也可能是其他的)设置在第一波长范围,例如1500nm左右;和频率γ0和γ1设置在第二波范围,例如1300nm左右。对于各光载波的组合和分离(光载波被分离相当一段距离)可以利用一般贯用的光纤波复用/去复用技术。

Claims (12)

1、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信息信号和一个在空间上远离该信息信号源的无线电台,其中在信息信号源中安装有传输设备并通过一条线路与无线电台相联接,并发送一个信息信号到该无线电台,其中该无线电台发送一个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并且该无线信号的载波频率为f1,其特征在于:
传输设备(10)是通过至少两条光波导联接到无线电台(2),
传输设备(10)向无线电台(2)发送一个用信息信号调制的并具有第一光频率(v1)的光载波,和发送一个具有第二光频率(v0)的未调制的光载波,两个光频率的差为载波频率f1的频率值,和
无线电台(2)包括一个装置(6),该装置产生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和具有通过两载波相混频产生的载波频率f1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给信息信号源(1)的传输设备(10)包括:
用信息信号调制的第一光发射机(T1),并产生具有第一光频率(ν1)的已调载波,
产生未调制载波的第二光发射机(T0),并具有第二光频率(ν0),和
保持第一和第二光频率之间的差在预定的值f1的频率控制器(11)。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线电台(2)中的装置(6)是一个具有光电二极管(7)和用来选择载波频率f1的滤波器或放大器的光接收机(6)。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线电台中的装置是一个调谐到载频f1的振荡器,和包括一个光敏场效应晶体管或一个光敏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或一个光敏渡越时间器件。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个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多个信息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传送到各无线电台(R1至Rn)中的每一个电台,为信息信号源(E1至En)提供的传输设备(T0至Tn)(21)产生多个光载波,每个光载波用一个信息信号调制,并且这些光载波具有不同于基准频率(ν0)的不同的光频率(ν1至νn),利用每个光频率(ν1至νn)与基准频率(ν0)的差值作为载波频率(f1至fn)分配给各无线电台中的每一个电台,
设置有一个星形耦合器(20)和多条光波导(LL1至LLn),它们将整体的光载波分配到多个无线电台(R1至Rn),和
各无线电台(R1至Rn)中的每一个无线电台通过混频所接收的载波和选择性滤波,产生具有分配给它的载波频率的无线信号。
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个系统用于在第二位置产生含有信息信号的信号,特别是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频率的信号,而该信息信号是来自第一位置所存在的信息信号。
7、一种包括用于接收含有信息信号的无线信号的无线接收台(40)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接收台通过至少一条光波导(45)联接到在空间与该接收台远离的传输设备(44),
该传输设备(44)包括光发射机(47),该光发射机发送一个未调到的光载波到该无线电台,
该无线电台包括光调制器(43、51),该调制器利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f1′)调制由传输设备(44)发送来的光载波和发送由调制而产生的光信号返回到传输设备(44),和
该传输设备(44)包括光接收机(48),它通过未调载波与已调载波混频恢复该无线信号(f1′)。
8、一种按照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传输设备(44)包括解调器(50),它通过对在光接收机(48)中恢复的无线信号的解调,恢复出含在上述无线信号中的信息信号。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5的系统用于将存在于第一位置的一个信号,特别是一个无线频率信号,传送到第二位置。
10、按照权利要求7到9中任何一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调制器(43)是一种反射式调制器。
11、按照权利要求7到9中的任何一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制器(51)是一个传输式调制器,其输出信号被耦合输入到同一光波导(45),为此,该调制器接收其输入信号,并又将调制产生的信号传送到远端的传输设备(44)。
12、将按照权利要求1到6中任何一个的用于产生将予以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系统与按照权利要求7到11中的任何一个的用于处理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系统进行组合,以波分复用的方式在光波导上实现双向的利用。
CN91103971A 1990-06-15 1991-06-15 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蜂窝式移动无线系统 Pending CN10575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4019224.5 1990-06-15
DE4019224A DE4019224A1 (de) 1990-06-15 1990-06-15 Funk-nachrichtenuebertragungssystem, insbesondere zellulares mobilfunk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56A true CN1057556A (zh) 1992-01-01

Family

ID=640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3971A Pending CN1057556A (zh) 1990-06-15 1991-06-15 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蜂窝式移动无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5251053A (zh)
EP (1) EP0461380B1 (zh)
JP (1) JP3115644B2 (zh)
CN (1) CN1057556A (zh)
AT (1) ATE184439T1 (zh)
AU (1) AU644441B2 (zh)
CA (1) CA2044670C (zh)
DE (2) DE4019224A1 (zh)
ES (1) ES2135382T3 (zh)
FI (1) FI912785A (zh)
NO (1) NO912117L (zh)
RU (1) RU2099881C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806B (zh) * 2004-02-26 2014-11-05 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在无线电光学融合通信系统中用于改变频率的方法及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9395A (en) * 1991-01-15 1998-09-15 Rogers Cable Systems Limited Remote antenna driver for a radio telephony system
JP2897492B2 (ja) * 1991-10-24 1999-05-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装置
US5528665A (en) * 1991-12-31 1996-06-18 Peitz Gmbh Telephone exchange apparatus for both mobile and stationary stations, in which all communication channel pairs are assignable for all stations
US5627879A (en) 1992-09-17 1997-05-0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s and distributed antenna units
DE4301031A1 (de) * 1993-01-16 1994-07-21 Sel Alcatel Ag Optischer Mikrowellen-Generator
US5377035A (en) * 1993-09-28 1994-12-27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fiber optic link for RF polarization diversity receiver
US5457557A (en) * 1994-01-21 1995-10-10 Ortel Corporation Low cost optical fiber RF signal distribution system
DE4438942A1 (de) * 1994-10-31 1996-05-02 Sel Alcatel Ag Optisch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für Kabelfernsehsignale und für teilnehmerindividuelle Signale
DE4444218A1 (de) * 1994-12-13 1996-06-27 Sel Alcatel Ag Optische Sendeeinrichtung für ein optisches Nachrichtenübertragungssystem in Verbindung mit einem Funksystem
US6043861A (en) * 1995-06-05 2000-03-28 Motorola, Inc. Optical waveguide using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polymer
DE19531633A1 (de) * 1995-08-28 1997-07-03 Whitaker Corp Optisches Datenkommunikationssystem
EP0762674A3 (de) * 1995-09-08 2001-03-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Übertragen von Empfangssignalen von einer Antenne zu einer Basisstation eines Funksystems
US5838473A (en) * 1995-10-13 1998-11-1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771452A (en) * 1995-10-25 1998-06-23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ing a transcoder
US5796506A (en) * 1995-11-21 1998-08-18 Tsai; Charles Su-Chang Submillimeter indirect heterodyne receiver and mixer element
US5920415A (en) * 1995-11-21 1999-07-06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Transmission of optical signals
JPH09162810A (ja) * 1995-12-12 1997-06-20 Tokin Corp 光送受信アンテナ装置
US5710651A (en) * 1995-12-13 1998-01-2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mote millimeter-wave antenna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dual optical signal with millimeter-wave beat frequency
US5774789A (en) * 1995-12-14 1998-06-30 Allen Telecom Inc. RF communication sign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847853A (en) 1995-12-29 1998-12-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of light to facilitat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DE19603295A1 (de) * 1996-01-30 1997-07-31 Siemens Ag Optische Schnittstelle, insbesondere zur Diagnose einer optoelektronischen Kochstellensteuerung
US5880863A (en) * 1996-02-13 1999-03-09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e ring system for the transport of RF signals over optical fibers
GB2327164B (en) * 1996-07-19 2000-09-06 British Telecomm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898906A (en) * 1996-10-29 1999-04-27 Gec Plessey Semiconductor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cellular radio transmitter device
US6049593A (en) * 1997-01-17 2000-04-11 Acampora; Anthony Hybrid universal broadband telecommunications using small radio cells interconnected by free-space optical links
US6112086A (en) * 1997-02-25 2000-08-2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canning RSSI receiver system usin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s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s and distributed antenna units
DE19716323A1 (de) * 1997-04-18 1998-10-22 Alsthom Cge Alcatel Modulationseinrichtung zur Modulation digitaler Signale
DE19737482A1 (de) 1997-08-28 1999-03-04 Alsthom Cge Alcatel Verfahren zur optischen Übertragung über ein Lichtwellenleiternetz, sowie optisches Übertragungsnetz
US6704545B1 (en) 2000-07-19 2004-03-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oint-to-multipoint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transport
US20020114038A1 (en) * 2000-11-09 2002-08-22 Shlomi Arn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055371A1 (en) * 2000-11-09 2002-05-09 Shlomi Arnon Cellular base station with remote antenna
GB2370170B (en) * 2000-12-15 2003-01-29 Ntl Group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US20030078052A1 (en) * 2001-05-23 2003-04-24 Cel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infrastructur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 operators
EP1361683A1 (en) * 2002-02-08 2003-11-12 Motorola, Inc. Optical to radio frequency detector
US7184728B2 (en) 2002-02-25 2007-02-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Distribute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system
ES2198206B2 (es) * 2002-04-12 2004-09-16 Telefonica, S.A. Sistema de conexion mediante fibra optica utilizando tecnicas hibridas dwdm/scm entre estaciones base y antenas remotas en un sistema de radiocomunicaciones, asi como metodo de acceso.
US8958789B2 (en) * 2002-12-03 2015-02-1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Distributed digital antenna system
JP4324675B2 (ja) * 2003-02-28 2009-09-02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535423B2 (ja) * 2003-12-25 2010-09-0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送信器及び光−無線融合通信システム
IL161869A (en) 2004-05-06 2014-05-28 Serconet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a signal originating is wired using wires
US7813451B2 (en) 2006-01-11 2010-10-12 Mobileaccess Network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shifting of a wireless signal and systems using frequency shifting
US7599711B2 (en) * 2006-04-12 2009-10-0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og transport of RF voice/data communications
US8583100B2 (en) 2007-01-25 2013-11-1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Distributed remote base station system
US8737454B2 (en) 2007-01-25 2014-05-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od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WO2009053910A2 (en) 2007-10-22 2009-04-30 Mobileaccess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 bandwidth wires
US8175649B2 (en) 2008-06-20 2012-05-08 Corning Mobileacces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 time control of an active antenna over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O2010089719A1 (en) 2009-02-08 2010-08-12 Mobileaccess Network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bles carrying ethernet signals
US9001811B2 (en) 2009-05-19 2015-04-0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of inserting CDMA beacon pilots in output of distributed remote antenna nodes
WO2013142662A2 (en) 2012-03-23 2013-09-26 Corning Mobile Access Ltd.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fic) chip(s)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functionalitie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EP3108627A4 (en) 2014-02-18 2017-10-1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electively combining uplink signal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9184960B1 (en) 2014-09-25 2015-11-10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Frequency shifting a communications signal(s) in a multi-frequency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to avoid or reduc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FR3030954A1 (fr) * 2014-12-17 2016-06-24 Thales Sa Composant optoelectronique pour generer et rayonner un signal hyperfrequence
US10499269B2 (en) 2015-11-12 2019-12-0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controlled nodes to channel interfaces of a contro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0475C (zh) *
GB346925A (en) * 1930-03-04 1931-04-23 Burgess And Sons Ltd B Improvements in striking plate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and latches
US3513433A (en) * 1968-01-15 1970-05-19 Trw Inc Electrical grounding bracket
US3546465A (en) * 1968-05-13 1970-12-08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tandem broadband and pilot frequency amplification
US4553101A (en) * 1983-09-21 1985-11-12 General Dynamis Electronics Division Fast frequency hopping demodulation system with serial accumulation of signal
US4658096A (en) * 1984-09-18 1987-04-14 Metrofone, Inc. System for interfacing a standard telephone set with a radio transceiver
GB8709073D0 (en) * 1987-04-15 1987-05-20 British Telecomm Coherent optical systems
DE3713340A1 (de) * 1987-04-21 1988-11-10 Deutsche Bundespost Verfahren zur optischen nachrichtenuebertragung
US4916296A (en) * 1987-10-29 1990-04-10 Jerry R. Iggulden Light modulating smart card
GB2214755B (en) * 1988-01-29 1992-06-24 Walmore Electronics Limit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SE460807B (sv) * 1988-03-11 1989-11-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ing foer att utsaenda en koherent frekvensmodulerad optisk signal
GB8826476D0 (en) * 1988-11-11 1988-12-14 British Telecomm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H850H (en) * 1988-11-25 1990-11-06 Single optical fiber slave/master transmision system
DE4008165A1 (de) * 1990-02-01 1991-08-08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Zellulares mobilfunk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806B (zh) * 2004-02-26 2014-11-05 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在无线电光学融合通信系统中用于改变频率的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644441B2 (en) 1993-12-09
RU2099881C1 (ru) 1997-12-20
CA2044670C (en) 1998-10-06
DE59109149D1 (de) 1999-10-14
NO912117D0 (no) 1991-06-03
NO912117L (no) 1991-12-16
JP3115644B2 (ja) 2000-12-11
EP0461380A3 (en) 1993-10-06
FI912785A (fi) 1991-12-16
AU7823691A (en) 1991-12-19
US5251053A (en) 1993-10-05
EP0461380A2 (de) 1991-12-18
FI912785A0 (fi) 1991-06-10
JPH04233339A (ja) 1992-08-21
ES2135382T3 (es) 1999-11-01
CA2044670A1 (en) 1991-12-16
ATE184439T1 (de) 1999-09-15
DE4019224A1 (de) 1991-12-19
EP0461380B1 (de) 1999-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56A (zh) 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蜂窝式移动无线系统
EP0476569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Ogawa et al. Millimeter-wave fiber optics systems for personal radio communication
FI105732B (fi) Taajuuksien vaihdolla varustetuilla toistinasemilla toteutettu radioliikennejärjestelmä
US7733825B2 (en) ROF link apparatus capable of stable TDD wireless service
MXPA00005133A (es) Nuevo modulo para transmision de radio sobre fibra optica.
JPS60140935A (ja) 移動加入者との接続形成方法
EP046868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remote locations
US700330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EP0715786B1 (en) Base station equipment using diversity reception
EP1293052B1 (en) Improved diversity coverage
CA2612711C (en) A point-to-point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277364A1 (en) Radio frequency coverage of enclosed regions
AU2001273603A1 (en) Improved diversity coverage
US6731938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ncreasing reverse link capacity
IE66394B1 (en) A relay base for a radio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4213230A (ja) セル状車両無線システム
EP1089579B1 (en) Radio road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system extendibility
EP0902556A3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radio link
KR100460425B1 (ko) 이동 통신망에서의 스마트 안테나 시스템
JPH06188791A (ja) ダイバーシチ信号伝送方式
RU2054804C1 (ru) Спутникова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KR100678069B1 (ko) 다이버시티 기능을 가지는 중계기
JPH04127622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20080024512A (ko) 포인트간 전기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