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2155A - 一种万向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向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2155A
CN105752155A CN201410790367.8A CN201410790367A CN105752155A CN 105752155 A CN105752155 A CN 105752155A CN 201410790367 A CN201410790367 A CN 201410790367A CN 105752155 A CN105752155 A CN 105752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bushings
universal joint
latch plate
central siphon
bus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03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勇
刘永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do China Holdings Ltd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hina Holdings Ltd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hina Holdings Ltd,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hina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03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2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2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2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万向接头。该万向接头包括:第二轴管、第二滑动轴衬及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管具有中空形状,所述第二滑动轴衬插入所述第二轴管中,所述第二轴杆插入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中,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包括动力传动部,所述动力传动部包括弹簧板和至少两个固定卡件,所述固定卡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的两端,所述弹簧板通过所述固定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本发明提供的万向接头被扭转,能够减少因擦伤与压力等所造成的组装间隙与噪音;具有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靠性较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万向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接头,具体的是一种能够避免导光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黄化情况的万向接头。
背景技术
万向接头是连接两根杠杆的接头,接头由一对相对方位为90°的普通铰链组成,使杠杆能转向往任何方向,现在仍广泛应用于车辆的传动装置中。
在车辆的转向装置中,若驾驶者朝一预定方向转动方向盘,连接于方向盘的转向轴则对应地转动。此转向轴传动转动力至齿轮箱,齿轮箱包括齿条齿轮式齿轮,并通过万向接头。此时,齿轮箱转换此转向轴的转动运动成通过此齿条齿轮式的线性运动,用于传动至齿杆,齿杆可传动力量至连接车轮转向节的拉杆,用于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万向接头包括第一轴管110和第一轴杆120,此第一轴杆120结构可通过第一滑动轴衬130来插入第一轴管110中。第一轴管110具有内周面,其被加工成适当的形状,用于平顺地导引第一滑动轴衬130的具有C形截面的第一弹性部140,以及第一实体部150,如图2所示。
其中第一弹性部140和第一实体部150是延着第一轴管110的内周面来形成。当第一轴管110与第一滑动轴衬130的外周面接触时,第一轴管110可组合于第一滑动轴衬130。第一轴杆120的一侧外周面是对应于第一弹性部140和第一实体部150的形状来加工成适当的形状,用于插置于第一滑动轴衬130中。当第一轴杆120与第一滑动轴衬130的内周面接触时,第一轴杆120可组合于第一滑动轴衬130。
当第一轴杆120滑入于第一轴管110中,且在施加扭转力矩或转动力矩的状态下,第一实体部150与第一轴管110的内周面接触,以增加第一实体部150与第一轴管11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此,第一滑动轴衬130的结构可确保扭转刚性。
现有的第一滑动轴衬一般使用球型滑动轴衬或销滑动轴衬,即在第一实体部150上设有钢珠或销轴。球型滑动轴衬中第一实体部150是一体成型于第一滑动轴衬130上。当第一滑动轴衬130滑动且扭转力矩施予第一轴杆120上,第一实体部150的全部外周面保持接触于第一轴管110的状态。因此,滑动摩擦力增加,而相对于扭转刚性的安全系数则可能减少。且第一滑动轴衬130的第一实体部150与第一轴管110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增加。随着第一实体部150被磨耗,第一实体部150与第一轴管110之间的间隙增加,因而产生不预期的噪音。
当强大的扭力在短时间内施予第一滑动轴衬130上时,第一滑动轴衬130的第一实体部150可能断裂,无法进行转向操作,而产生关于车辆安全性的严重问题。
销滑动轴衬的加工方式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靠性较强的万向接头。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球型滑动轴衬第一实体部是一体成型于第一滑动轴衬上。当第一滑动轴衬滑动且扭转力矩施予第一轴杆上,第一实体部的全部外周面保持接触于第一轴管的状态。滑动摩擦力增加,而相对于扭转刚性的安全系数则可能减少。且第一滑动轴衬的第一实体部与第一轴管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增加。随着第一实体部被磨耗,第一实体部与第一轴管之间的间隙增加,因而产生不预期的噪音。当强大的扭力在短时间内施予第一滑动轴衬上时,第一滑动轴衬的第一实体部可能断裂,无法进行转向操作,而产生关于车辆安全性的严重问题。销滑动轴衬的加工方式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万向接头包括:第二轴管、第二滑动轴衬及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管具有中空形状,所述第二滑动轴衬插入所述第二轴管中,所述第二轴杆插入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中,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包括动力传动部,所述动力传动部包括弹簧板和至少两个固定卡件,所述固定卡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的两端,所述弹簧板通过所述固定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
其中,所述第二滑动轴衬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轴衬的周面设置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具有C形截面,且间隔于所述弹簧板,所述第二弹性部朝向外侧的一部分被削除。
其中,所述弹性部至少为两个,且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轴衬的周面来配置,并相互间隔。
其中,所述动力传动部至少为两个,且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轴衬的周面来配置,并相互间隔。
其中,所述固定卡件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弹簧板插置于所述插孔内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
其中,所述弹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钩子,所述弹簧板通过所述钩子插置于所述插孔内。
其中,所述弹簧板通过射出成型方式来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滑动轴衬上设置有润滑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万向接头中第二轴管具有中空形状,第二滑动轴衬插入第二轴管中,第二轴杆插入第二滑动轴衬中,第二滑动轴衬上包括动力传动部,动力传动部包括弹簧板和至少两个固定卡件,固定卡件固定于第二滑动轴衬的两端,弹簧板通过固定卡件设置于第二滑动轴衬上。本发明提供的万向接头被扭转,能够减少因擦伤与压力等所造成的组装间隙与噪音;具有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靠性较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万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万向接头的第一滑动轴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万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第一轴管;120:第一轴杆;130:第一滑动轴衬;140:第一弹性部;150:第一实体部;210:第二轴杆;220:第二轴管;230:第一组合凹部;240:第二滑动轴衬;250:第二弹性部;260:固定卡件;270:弹簧板;280:第二组合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万向接头包括:第二轴管220、第二滑动轴衬240及第二轴杆210;第二轴管220具有中空形状,第二滑动轴衬240插入第二轴管220中,第二轴杆210插入第二滑动轴衬240中,第二滑动轴衬240上包括动力传动部,动力传动部包括弹簧板270和至少两个固定卡件260,固定卡件260固定于第二滑动轴衬240的两端,弹簧板270通过固定卡件260设置于第二滑动轴衬240上。
弹簧板270通过固定卡件260设置在第二滑动轴衬240上,弹簧板270与第二轴管220接触,比起现有的第一实体部150是一体成型于第一滑动轴衬130上。当第一滑动轴衬130滑动且扭转力矩施予第一轴杆120上,第一实体部150的全部外周面保持接触于第一轴管110的结构。本发明中的弹簧板270不是一体成型且具有弹性,可以改善万向接头的强度与刚性。相对于扭转刚性的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较强。第二轴衬240中采用弹簧板270通过固定卡件260设置在第二滑动轴衬240的结构,通过简单加工固定卡件260并固定在第二轴衬240上,再将弹簧板270插入固定卡件260中。加工方式简单,且成本低,也避免了实体部断裂的情况,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动轴衬240包括沿着第二滑动轴衬的周面设置的第二弹性部250,第二弹性部250具有C形截面,且间隔于动力传动部,第二弹性部250在轴向上朝向外侧的一部分被削除。第二弹性部250至少为两个,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有三个具有C形截面的第二弹性部250。第二弹性部250的数目并不限于三个。第二弹性部250沿着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周面来配置,并相互间隔。第二弹性部250在万向接头被扭转时可被撑大,以减少组装间隙,因而可减少噪音。
本实施例中动力传动部至少为两个,且沿着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周面来配置,并相互间隔。固定卡件260上设置有插孔,弹簧板270插置于插孔内固定在第二滑动轴衬上240。弹簧板270的两端均设置有钩子,弹簧板270通过钩子插置于所述插孔内。通过在板状的固定卡件上设置有通孔将弹簧板270固定在第二滑动轴衬240上,加工方式简单,节约成本。
第二轴杆210的一端连接于转向轴,而第二轴杆21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组合凹部230,而沿着其外周面来形成。在实施例中第一组合凹部230与第二弹性部250接触,第一组合凹部230的数目可根据第二弹性部250与动力传动部形成于第二滑动轴衬240上的数目来决定。
第二轴管220具有内周面,其形状是对应于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外周面形状,用于使具有第一组合凹部230的第二轴杆210,以及第二滑动轴衬240可插置于第二轴管220内。为了使得第二弹性部250、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固定卡件260,以及插置并支撑于固定卡件260中间的弹簧板270可平顺地插入第二轴管220内,第二轴管220设有多个第二组合凹部280,其形状对应于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外周面形状。
当万向接头被扭转时,弹簧板270的外周面是接触于第二轴管220的内周面,即第二组合凹部280。第二轴杆210的外周面即第一组合凹部230,以改善万向接头的强度和刚性。固定卡件260的插孔的形状是对应于弹簧板270的形状,用以插置弹簧板270,增大固定卡件260与弹簧板270之间的固定力。三个弹簧板270可形成于第二滑动轴衬240的一轴向上,然而这些弹簧板270的数目并不限于三个。亦可形成至少一弹簧板270于第二滑动轴衬240上,以增加万向接头的强度与刚性。
在正常操作下,弹簧板270并未接触于第二轴管220的第二组合凹部280,当万向接头被扭转时,弹簧板270可接触于第二轴管220的第二组合凹部280,以改善万向接头的强度与刚性。弹簧板270可由具有抗磨损性的高碳刚等材料所制成,用于当第二轴杆210插置于第二轴管220内并施予扭力于万向接头上时,可提供预定的摩擦力与高扭转刚性。弹簧板270亦可由任何其它在接触于第二轴管220的第二组合凹部280以及第二轴杆210的第一组合凹部230时,可提供适当摩擦力与有效强度的材料所制成。
弹簧板270通过射出成型方式来一体形成于第二滑动轴衬240上,并固定于固定卡件260之间。为了改善滑动平滑性和耐久性,第二滑动轴衬240的整体外周面或内周面上可形成有润滑层,如涂布。某些材料,例如铁氟龙可用以形成此润滑层。此使用的材料可在射出成型完成来形成硬化。
本发明万向接头在使用过程:第二滑动轴衬240可插入第二轴管220中,且第二弹性部250可被压缩。因此,即使万向接头扭转时,仍可利用压缩第二弹性部250的弹力来减少因擦伤与压力所造成的组装间隙与噪音。由于弹簧板270与第二组合凹部280之间保持着适当间隔,因而使弹簧板270未接触于第二组合凹部280,进而未经常产生摩擦力。当万向接头扭转,且第二轴杆210与第二轴管220相互伸缩时,设置第二滑动轴衬240上的弹簧板270是接触于第二轴管220的内周面,以产生适当的摩擦力,而可改善万向接头的强度与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万向接头中第二轴管具有中空形状,第二滑动轴衬插入第二轴管中,第二轴杆插入第二滑动轴衬中,第二滑动轴衬上包括动力传动部,动力传动部包括弹簧板和至少两个固定卡件,固定卡件固定于第二滑动轴衬的两端,弹簧板通过固定卡件设置于第二滑动轴衬上。本发明提供的万向接头被扭转,能够减少因擦伤与压力等所造成的组装间隙与噪音;具有加工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靠性较强的特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轴管(220)、第二滑动轴衬(240)及第二轴杆(210);所述第二轴管(220)具有中空形状,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插入所述第二轴管(220)中,所述第二轴杆(210)插入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中,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上包括动力传动部,所述动力传动部包括弹簧板(270)和至少两个固定卡件(260),所述固定卡件(260)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的两端,所述弹簧板(270)通过所述固定卡件(260)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周面设置的第二弹性部(250),所述第二弹性部(250)具有C形截面,且间隔于所述弹簧板(270),所述第二弹性部(250)朝向外侧的一部分被削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250)至少为两个,且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周面来配置,并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部(250)至少为两个,且沿着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的周面来配置,并相互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件(260)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弹簧板(270)插置于所述插孔内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270)的两端均设置有钩子,所述弹簧板(270)通过所述钩子插置于所述插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270)通过射出成型方式来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上,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件(26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轴衬(240)上设置有润滑层。
CN201410790367.8A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万向接头 Pending CN105752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0367.8A CN105752155A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万向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0367.8A CN105752155A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万向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2155A true CN105752155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0367.8A Pending CN105752155A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万向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21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386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膜切割装置
CN106829582A (zh) * 2017-01-12 2017-06-13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膜切割装置
CN108953378A (zh) * 2017-05-23 2018-12-07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转向轴用衬套及转向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416A (zh) * 1997-02-26 1998-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轴的结合构造
US20060181069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Nsk Ltd. Telescopic shaft
EP1772346A1 (en) * 2005-10-10 2007-04-11 Mando Corporation Slip joint for use in steering system
CN101434260A (zh) * 2007-11-12 2009-05-20 万都株式会社 万向接头
CN201665237U (zh) * 2010-02-01 2010-12-0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转向中间轴及汽车
CN202574344U (zh) * 2012-05-17 2012-12-05 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的轻型汽车方向管柱传动下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416A (zh) * 1997-02-26 1998-09-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轴的结合构造
US20060181069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Nsk Ltd. Telescopic shaft
EP1772346A1 (en) * 2005-10-10 2007-04-11 Mando Corporation Slip joint for use in steering system
CN101434260A (zh) * 2007-11-12 2009-05-20 万都株式会社 万向接头
CN201665237U (zh) * 2010-02-01 2010-12-0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转向中间轴及汽车
CN202574344U (zh) * 2012-05-17 2012-12-05 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改进的轻型汽车方向管柱传动下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386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膜切割装置
CN106829582A (zh) * 2017-01-12 2017-06-13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膜切割装置
CN108953378A (zh) * 2017-05-23 2018-12-07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转向轴用衬套及转向轴
CN108953378B (zh) * 2017-05-23 2020-06-09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转向轴用衬套及转向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9603B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5752155A (zh) 一种万向接头
US8100774B2 (en) Joint having a slip bush
CN102066792A (zh) 用于两个滑动轴的带有铰链连接的球联接装置
DE102011117587A1 (de) Nach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CN102628483A (zh) 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CN101434260B (zh) 万向接头
CN106828446B (zh) 一种盘式中央驻车制动器总成
CN205663786U (zh) 一种计量泵传动装置
CN201989841U (zh) 一种转向中间轴
CN103851184A (zh) 一种拨叉
CN106392981B (zh) 半轴拆卸装置及拆卸半轴的方法
CN201539512U (zh) 一种万向联轴器
CN203957725U (zh) 一种摩擦焊半轴
CN108995672B (zh) U形副构架与对角交叉连接杆弹性连接方法及连接装置
CN112298351A (zh) 方向机惰杆
CN202319808U (zh) 载重车平衡悬架
KR20100063690A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유니버설 조인트
CN202319781U (zh) 汽车万向推力杆总成
CN206217987U (zh) 一种新型滚珠传动轴
CN109578429B (zh) 一种可转动复合芯轴的弹性球铰
KR102211554B1 (ko) 크롤러 트랙용 트랙 부시
CN208916491U (zh) 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导向轮轮毂
CN203702838U (zh) 冷挤压成型的球销
CN209007352U (zh) 一种青铜基金刚石砂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