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5562B -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5562B
CN105745562B CN201480063791.0A CN201480063791A CN105745562B CN 105745562 B CN105745562 B CN 105745562B CN 201480063791 A CN201480063791 A CN 201480063791A CN 105745562 B CN105745562 B CN 105745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h
film
processing
light polarizing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37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5562A (zh
Inventor
网谷圭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45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5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parallel with the direction of feed
    • B29C55/065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parallel with the direction of feed in several stretching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D7/01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是一边运送厚度在65μm以下的长条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一边实施浸渍于溶胀浴后取出的溶胀处理、浸渍于染色浴后取出的染色处理、浸渍于交联浴后取出的交联处理,制造长条的偏光膜的方法,对于从由溶胀浴、染色浴及交联浴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实施减少其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

Description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偏光板构成部件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的偏光膜,在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上吸附取向了碘或二色性染料那样的二色性色素。通常在偏光膜的单面或两面用粘合剂贴合保护膜而作为偏光板,用于液晶电视、个人电脑用显示屏及手机等的液晶显示器。
一般,偏光膜是通过在将连续运送的长条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依次在如溶胀浴、染色浴、交联浴的处理浴中实施浸渍处理的同时,在这一连串的处理间实施单轴拉伸处理而制造的。
近年来,市场的趋势是要求液晶显示器大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原材料低成本化等,由此开发了可以达成偏光膜的宽幅化和薄膜化的制造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20633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用厚度在65μm以下、具体是10~50μm的较薄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制造偏光膜时,通过一边对薄膜施加1000N/m以下的张力、一边拉伸以达成薄膜轻量化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06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虽然要求更薄的偏光膜,但为了满足该要求,作为原料薄膜之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若使用厚度较薄者,将该薄膜从处理浴取出时,由于附着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的表面张力,存在产生两端部向内侧呈圆形弯曲的卷曲、或者卷曲较强、向内侧卷曲的部分与薄膜内侧部分变为粘在一起的状态的向内折叠的问题。此外,产生了卷曲或向内折叠的薄膜,在之后通过压辊时或实施拉伸处理时等也会出现折痕、折痕开裂、产生断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用较薄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制造偏光膜的方法中,可以抑制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产生卷曲和向内折叠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1]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是一边运送厚度在65μm以下的长条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一边实施浸渍于溶胀浴后取出的溶胀处理、浸渍于染色浴后取出的染色处理、浸渍于交联浴后取出的交联处理,制造长条的偏光膜的方法,
对于从由溶胀浴、染色浴及交联浴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实施减少其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
[2]根据[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包含对于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吹气的处理。
[3]根据[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包含对于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使之与辊或棒接触的处理。
[4]根据[2]或[3]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仅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
[5]根据[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包含将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直接导入相对于地面水平设置的压辊的处理。
[6]根据[4]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使用平辊运送已经实施了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的薄膜。
[7]根据[6]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为了使得刚刚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宽度为在浸渍于该处理浴前的薄膜宽度以下,在该处理浴中实施拉伸处理。
[8]根据[7]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拉伸处理的累积拉伸倍率为2.0~4.5倍。
[9]根据[7]或[8]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实施所述拉伸处理的处理浴的温度为15~40℃。
[10]根据[1]~[9]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为溶胀浴及/或染色浴。
[11]根据[10]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为溶胀浴。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由较薄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制造偏光膜的方法中有效抑制以往产生的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卷曲和向内折叠。
附图说明
[图1]模式显示本发明涉及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偏光膜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显示减少使用压辊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例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0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原料膜,11 喂料辊,13 溶胀浴,15 染色浴,17 交联浴,19清洗浴,21 干燥炉,23 偏光膜,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导向辊,50,51,52,53,54,55 压辊,60,61 吹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的偏光膜,是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上吸附取向了二色性色素(碘或二色性染料)。构成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通常可以通过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得到。其皂化度通常在约85摩尔%以上,优选约90摩尔%以上,更优选约99摩尔%以上。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例如,除了乙酸乙烯的均聚物之聚乙酸乙烯酯以外,也可以是乙酸乙烯与可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举例如,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约1000~10000,优选约1500~5000左右。
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也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本发明中,作为偏光膜制造的起始材料,使用厚度在65μm以下,优选约10~50μm,更优选约10~35μm的未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原料膜)。原料膜的厚度厚于65μm时,由于薄膜的机械强度充分高,将薄膜从处理浴取出后几乎没有产生薄膜宽度方向端部的卷曲或向内折叠。
整卷膜的宽度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400~6000mm左右,但若薄膜宽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卷曲和向内折叠。因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当原料膜的宽度较大时,具体是在薄膜宽度在1000mm以上时特别有效。
原料膜是作为长度的未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卷(卷绕品)而准备的。
偏光膜可通过将上述的原料膜沿着偏光膜制造装置的薄膜运送路线连续运送并实施指定的处理工序,作为长条的偏光膜连续制造。指定的处理工序依次包含:浸渍于溶胀浴后取出的溶胀处理工序、将溶胀处理后的薄膜浸渍于染色浴后取出的染色处理工序以及将染色处理后的薄膜浸渍于交联浴后取出的交联处理工序。此外,在这一连串的处理工序间(即,任意1个以上的处理工序之前或工序中),实施湿式或干式单轴拉伸处理。根据需要,也可以附加其他的处理工序。
以下参照图1,更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图1是模式显示本发明涉及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及其使用的偏光膜制造装置一例的截面图。图1所示的偏光膜制造装置是为了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原料膜10在从喂料辊11连续卷出的同时沿着薄膜运送路线运送,依次使其通过溶胀浴13、染色浴15、交联浴17及清洗浴19,最后通过干燥炉21而构成的。得到的偏光膜23例如可以直接送入之后的偏光板制作工序(在偏光膜23的单面或两面贴合保护膜的工序)。
另外,图1展示了溶胀浴13、染色浴15、交联浴17及清洗浴19各设1个槽的例子,但根据需要,任意1个以上的处理浴(将如溶胀浴13、染色浴15、交联浴17及清洗浴19般的设置在薄膜运送路线上、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实施处理的装有处理液的槽总称为“处理浴”)也可以设置2个槽以上。
偏光膜制造装置的薄膜运送路线可以通过在上述处理浴以外,在适当的位置配置可支撑所运送的薄膜、或者进一步可以改变薄膜运送方向的导向辊30~41,或者可按压·夹住所运送的薄膜、将其旋转带来的驱动力传达给薄膜、或者进一步可以改变薄膜运送方向的压辊50~55而构筑。例如,导向辊可以配置在各处理浴的前后或处理浴中,由此可以将薄膜导入·浸渍于处理浴以及从处理浴取出〔参照图1〕。
此外,图1所示的偏光膜制造装置,在各处理浴的前后配置有压辊(压辊50~54),由此,可以在任意1个以上的处理浴中,在配置于其前后的压辊间设置转速差而进行纵单轴拉伸,实施辊间拉伸。
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是在其两面附着有处理液的状态下从处理浴中取出的。本发明中应当抑制上述的卷曲和向内折叠,对于从溶胀浴13、染色浴15及交联浴17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个处理浴中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减少其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以下说明各处理工序。
(溶胀处理)
溶胀处理,是基于除去原料膜10表面的异物、除去原料膜10中的增塑剂、赋予易染色性、原料膜10的增塑化等目的而进行的。处理条件可以在可达成该目的的范围内、并且不会产生原料膜10极端溶解和失透等缺陷的范围内决定。
参照图1,沿着导向辊30~32及压辊50所构筑的薄膜运送路线运送,将原料膜10在溶胀浴13(装在溶胀槽中的处理液)中浸渍规定时间,然后取出,由此可实施溶胀处理。也可以利用压辊50与压辊51的转速差,在溶胀浴13中实施单轴拉伸处理。
对于原料膜10最初实施溶胀处理时,溶胀浴13的温度例如在10~50℃左右,优选10~40℃左右,更优选15~30℃左右。原料膜10的浸渍时间优选10~300秒左右,更优选20~200秒左右。此外,使得预先已在气体中拉伸的薄膜溶胀时,溶胀浴13的温度在例如20~70℃左右,优选30~60℃左右。薄膜的浸渍时间优选30~300秒左右,更优选60~240秒左右。
溶胀浴13中,除了纯水,也可以使用在约0.01~10重量%的范围内添加了硼酸(日本专利特开平10-153709号公报)、氯化物(日本专利特开平06-281816号公报)、无机酸、无机盐、水溶性有机溶剂、醇类等的水溶液。
溶胀处理中,容易出现原料膜10在宽度方向溶胀而薄膜出现褶皱的问题。作为用于在去除该褶皱的同时运送薄膜的1个方法,可以举出在导向辊30、31及/或32上使用具有扩展辊、螺旋辊、中高辊等扩幅功能的辊,或者使用导布器、弯辊、拉幅机等其他扩幅装置。为了抑制褶皱的产生,另1个方法是实施拉伸处理,这一点在拉伸处理项中说明。
溶胀处理中,由于薄膜在薄膜运送方向也会溶胀扩大,因此不积极拉伸薄膜时,为了在运送方向不产生薄膜松弛,例如,优选采取控制配置在溶胀浴13前后的压辊50、51的速度等方法。
此外,出于使溶胀浴13中的薄膜运送稳定化的目的,通过水中喷淋控制溶胀浴13中的水流、或者并用EPC装置(端部控制(Edge Position Control)装置:检测薄膜的端部、防止薄膜弯曲行进的装置)等也是有用的。
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依次通过导向辊32、压辊51,被导入染色浴15。
(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是基于在溶胀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上吸附取向二色性色素等目的而进行的。处理条件可以在可达成该目的的范围、并且不会产生薄膜极端溶解和失透等缺陷的范围内决定。参照图1,可以沿着导向辊33~35及压辊51所构筑的薄膜运送路线运送,将溶胀处理后的薄膜在染色浴15(装在染色槽中的处理液)中浸渍规定时间,然后取出,由此实施染色处理。
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碘时,染色浴15中可以使用例如,浓度为重量比下碘/碘化钾/水=约0.003~0.3/约0.1~10/100的水溶液。也可以用碘化锌等其他碘化物代替碘化钾,也可以并用碘化钾和其他碘化物。此外,也可以共存碘化物以外的化合物,例如,硼酸、氯化锌、氯化钴等。添加硼酸时,含碘这一点与后述的交联处理不同,对于水100质量份,水溶液含碘约0.003质量份以上的话,可视作染色浴15。浸渍薄膜时的染色浴15的温度通常在10~45℃左右,优选10~40℃,更优选20~35℃,薄膜的浸渍时间通常在30~600秒左右,优选60~300秒。
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水溶性二色性染料时,染色浴15中可以使用例如,浓度为重量比下二色性染料/水=约0.001~0.1/100的水溶液。该染色浴15中,也可以共存染色助剂等,也可以含有例如,硫酸钠等无机盐或表面活性剂等。二色性染料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的二色性染料。浸渍薄膜时的染色浴15的温度,例如在20~80℃左右,优选30~70℃,薄膜的浸渍时间通常在30~600秒左右,优选60~300秒左右。
染色处理工序中,优选在染色浴15进行薄膜的单轴拉伸。薄膜的单轴拉伸,可以通过在配置在染色浴15前后的压辊51与压辊52所带有的转速差等的方法进行。
染色处理中,为了与溶胀处理同样地在去除薄膜褶皱的同时运送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可以在导向辊33、34及/或35上使用具有扩展辊、螺旋辊、中高辊等扩幅功能的辊,或者导布器、弯辊、拉幅机等其他扩幅装置。用于抑制褶皱的产生的另1个方法,与溶胀处理相同,是实施拉伸处理。
从染色浴15取出的薄膜,依次通过导向辊35、压辊52,被导入交联浴17。
(交联处理)
交联处理,是基于通过交联进行耐水化、色相调整(防止薄发青等)等目的而进行的处理。参照图1,可以沿着导向辊36~38及压辊52所构筑的薄膜运送路线运送,将染色处理后的薄膜在交联浴17(装在交联槽中的处理液)中浸渍规定时间,然后取出,由此实施交联处理。
交联浴17,可以是相对于100质量份水含有硼酸约1~10质量份的水溶液。交联浴17中,染色处理所使用的二色性色素为碘时,优选除了硼酸,还含有碘化物,相对于水100质量份,其量可以是为1~30质量份。作为碘化物,可举出碘化钾、碘化锌等。此外,也可以共存碘化物以外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锌、氯化钴、氯化锆、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钾、硫酸钠等。
交联处理中,可以根据其目的,适当变更硼酸及碘化物的浓度以及交联浴17的温度。用于耐水化的交联处理及用于色相调整的交联处理,并无特别区分,根据以下条件实施。交联处理的目的是通过交联而耐水化、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依次实施溶胀处理、染色处理及交联处理时,交联浴17可以是浓度为重量比下硼酸/碘化物/水=3~10/1~20/100的水溶液。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乙二醛或戊二醛等交联剂代替硼酸,也可以并用硼酸和交联剂。浸渍薄膜时的交联浴17的温度通常在50~70℃左右,优选53~65℃,薄膜的浸渍时间通常在10~600秒左右,优选20~300秒,更优选20~200秒。此外,对于预先已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依次实施染色处理及交联处理时,交联浴17的温度通常在50~85℃左右,优选55~80℃。
也可以在以耐水化为目的的交联处理后,进行以色相调整为目的的交联处理。以色相调整为目的的交联处理中,例如,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碘时,可以使用浓度为重量比下硼酸/碘化物/水=1~5/3~30/100的交联浴17。浸渍薄膜时的交联浴17的温度通常在10~45℃左右,薄膜的浸渍时间通常在1~300秒左右,优选2~100秒。
交联处理也可以进行多次,通常进行2~5次。此时,所使用的各交联浴的组成及温度在上述范围内的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用于通过交联而耐水化的交联处理及用于色相调整的交联处理也可以分别在多个工序中进行。
也可以利用压辊52与压辊53的转速差,在交联浴17中实施单轴拉伸处理。
交联处理中,为了与溶胀处理同样地在去除薄膜褶皱的同时运送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也可以在导向辊36、37及/或38使用具有扩展辊、螺旋辊、中高辊等扩幅功能的辊,或者导布器、弯辊、拉幅机等其他扩幅装置。用于抑制褶皱的产生的另1个方法,与溶胀处理相同,是实施拉伸处理。
从交联浴17取出的薄膜,依次通过导向辊38、压辊53,被导入清洗浴19。
(清洗处理)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包含交联处理后的清洗处理。清洗处理,是基于除去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附着的多余的硼酸和碘等药剂的目的而进行的。例如,可以通过将交联处理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渍于清洗浴19(水)中,或者对于该薄膜,将水作为淋浴而喷雾,或者并用它们而进行清洗处理。
图1例示的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渍于清洗浴19进行清洗处理的情况。清洗处理中的清洗浴19(水)的温度通常在2~40℃左右,薄膜的浸渍时间通常在2~120秒左右。
另外,清洗处理中,基于去除褶皱的同时运送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目的,也可以在导向辊39、40及/或41上使用具有扩展辊、螺旋辊、中高辊等扩幅功能的辊,或者导布器、弯辊、拉幅机等其他扩幅装置。此外,清洗处理中,为了抑制褶皱的产生,也可以实施拉伸处理。
(减少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
本发明中,应当抑制上述的卷曲和向内折叠,对于从溶胀浴13、染色浴15及交联浴17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个处理浴中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减少其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指的是,优选两端部合计在薄膜宽度整体的2~20%左右。减少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可以通过例如以下的1)~3)的方法进行。
1)通过对从至少一个处理浴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两面进行吹气,至少除去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附着的液体,减少液体附着量的方法。图1例示的是使用该方法减少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使用吹气装置60及61,向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气体,除去该两端部的表面附着的液体。
如图1所示的例子,从处理浴取出的薄膜通过压辊(图1中的压辊51)时,该吹气处理在通过该压辊前实施。此外,如图1所示的例子,从处理浴取出的薄膜首先通过导向辊(图1中的导向辊32)、然后通过压辊(图1中的压辊51)时,该吹气处理也可以在通过该导向辊前、以及在该导向辊与该压辊之间的两处实施(如图1所示的例子),也可以仅在其中任意一处实施。优选该吹气处理至少对于刚刚从处理浴的液面取出后的薄膜实施。
吹气处理所使用的气体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通常是空气、氮气、氩气等相对于薄膜的惰性气体,优选空气。气体的喷射压力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吹散附着的液体的程度即可。
为了抑制从处理浴取出的薄膜的卷曲和向内折叠,仅对薄膜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吹气处理已经足够,但除了宽度方向两端部,也可以一并向其他的薄膜表面区域实施吹气处理。例如,可以对薄膜两面的整体进行吹气处理。
吹气装置60、61,可以是例如,具有1个或多个喷射气体的喷射孔的管道(配管)或软管、气刀等。
2)通过使得从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两面与辊或棒接触(按到),至少用该辊或棒去掉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附着的液体、减少液体附着量的方法。
从处理浴取出的薄膜通过压辊(例如图1中的压辊51)时,与该辊或棒的接触处理在通过该压辊前实施。此外,从处理浴取出的薄膜首先通过导向辊(例如图1中的导向辊32)、然后通过压辊(例如图1中的压辊51)时,与该辊或棒的接触处理,可以在通过该导向辊前、以及该导向辊与该压辊之间的两处实施,也可以仅在其中任意一处实施。优选至少在通过上述导向辊前实施。更优选与该辊或棒的接触处理,至少对于刚刚从处理浴的液面取出后的薄膜实施。
与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接触的辊,例如可以是如导布器般的夹住从处理浴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两面的一对辊。通过了该一对辊间的薄膜,在与辊接触的表面区域,所附着的液体会剥落。另一方面,与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表面接触的棒,不是像辊一样自身旋转的,是夹住从处理浴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两面、或者依次与薄膜单面接触的一对棒状物。使用此种棒时,通过了棒间的薄膜,在与棒接触的表面区域,附着的液体也会剥落。
上述辊及棒的与薄膜接触的表面,可以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也可以由橡胶、海绵等构成。辊及棒的形状,只要与薄膜接触的面为曲面状即可,但优选圆筒形。使用圆筒状的辊或棒时,其直径在5~100mm左右,优选10~50mm。直径在此范围的话,可以顺滑地运送薄膜。
为了抑制从处理浴取出的薄膜的卷曲和向内折叠,仅进行使薄膜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辊或棒的接触的处理即已经足够,但也可以除了宽度方向两端部,一并向其他的薄膜表面区域也实施该接触处理。例如,可以对薄膜两面的整体进行该接触处理。辊及棒的设置角度并无特别限制,辊及棒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薄膜宽度方向平行,也可以相对薄膜宽度方向倾斜。
3)将从至少一个处理浴取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导入压辊,用该压辊去掉该薄膜表面附着的液体、减少液体附着量的方法。该方法中,通常薄膜两面的整体所附着的液体会剥落。根据该方法的例子如图2所示。
图2中,例示的是将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导入压辊。图2(a)的例子中,首先通过导向辊改变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的运送方向,然后,导入相对于地面水平设置的压辊。图2(b)的例子中,将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直接导入相对于地面水平设置的压辊。任意的例子中,通过将压辊配置为相对于地面水平,可以防止薄膜所附着的液体流入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薄膜两端部的卷曲和向内折叠。
使用上述1)或2)的方法仅对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减少液体附着量的处理时,从处理浴取出、实施了减少液体附着量处理的薄膜,通常整幅使用直径一定的圆筒形导向辊之平辊运送。即,从处理浴取出、实施了减少液体附着量处理的薄膜首先通过导向辊,然后通过压辊时,优选该1个或2个以上的导向辊为平辊。通过运送使用相对于地面水平配置的平辊实施了减少液体附着量处理的薄膜,可以防止薄膜运送中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液体流入两端部,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薄膜两端部的卷曲和向内折叠。
图1例示的是对于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实施减少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但该处理可以对于从溶胀浴13、染色浴15及交联浴17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个处理浴中取出的薄膜进行。这些处理浴中,伴随着薄膜的溶胀量大,容易产生卷曲和向内折叠,因而优选至少对于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进行减少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例示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话,可以举出有,仅对于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进行减少液体附着量处理的方式,对于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及染色浴15取出的薄膜进行减少液体附着量处理的方式。
虽然总体来看处理浴的温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卷曲和向内折叠,但根据本发明的话,即使处理浴的温度比较高,也可以有效抑制薄膜两端部的卷曲和向内折叠。如上所述,对于原料膜10最初实施溶胀处理时,溶胀浴13的温度可以在10~50℃左右,但即使该温度在30℃以上、甚至在35℃以上,也可以有效抑制薄膜两端部的卷曲和向内折叠。此外,如上所述,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碘时,染色浴15的温度可以在10~45℃左右,但即使该温度在30℃以上、甚至在35℃以上,也可以有效抑制薄膜两端部的卷曲和向内折叠。作为二色性色素使用二色性染料时,即使染色浴15的温度较高,也可以同样地有效抑制卷曲和向内折叠。
(拉伸工序)
如上所述,在上述一连串的处理工序之间(即,任意1个以上的处理工序之前或工序中),对原料膜10进行湿式或干式的单轴拉伸处理。单轴拉伸处理的具体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在构成薄膜运送路线的2个压辊(例如,配置在处理浴前后的2个压辊)间设置转速差而进行纵单轴拉伸的辊间拉伸,如专利第2731813号公报记载的热辊拉伸、拉幅拉伸等,优选辊间拉伸。单轴拉伸处理工序,可以在从原料膜10到得到偏光膜23的期间内实施多次。
以原料膜10为基准的偏光膜23最终的累积拉伸倍率通常在4.5~7倍左右,优选5~6.5倍。
拉伸工序可在任意处理工序进行,在2个以上处理工序中进行拉伸处理时也可以在任意处理工序进行拉伸处理,但优选在溶胀处理工序及/或染色处理工序进行拉伸处理。
如上所述,在运送从处理浴取出、已经实施了减少液体附着量处理的薄膜时,为了防止在薄膜运送中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液体流入两端部,有效的是作为通过压辊为止的导向辊,仅使用平辊。另一方面,薄膜浸渍于处理浴、特别是溶胀浴13和染色浴15时,薄膜容易因溶胀而产生褶皱。作为通过压辊为止的导向辊仅使用平辊时,为了抑制此种褶皱,优选在该处理浴中实施拉伸处理,使得刚刚从处理浴取出后的薄膜宽度为在该处理浴浸渍前的薄膜宽度以下,更优选在溶胀浴13及/或染色浴15(特别是溶胀浴13)中进行该拉伸处理。该拉伸处理通常是利用了压辊间转速差的辊间拉伸(纵单轴拉伸)。
溶胀处理及染色处理中的累积的拉伸倍率(以原料膜10为基准的累积的拉伸倍率)优选为2.0~4.5倍,更优选2.3~4.0倍。在该范围的话,容易实现使得刚刚从处理浴取出后的薄膜宽度为在该处理浴浸渍前的薄膜宽度以下的拉伸处理。
溶胀所造成的薄膜褶皱,在处理浴的温度越高时越容易产生,但通过上述的拉伸处理,即使例如处理浴的温度在15℃以上,甚至在20℃以上,也可以有效地抑制褶皱。另外,为了不过度产生溶胀,处理浴的温度优选在40℃以下。
(烘干处理)
清洗处理后,优选进行烘干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处理。薄膜的烘干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干燥炉21进行。烘干温度例如在30~100℃左右,烘干时间例如在30~600秒左右。
(其他的工序)
也可以附加上述处理以外的处理。可以追加的处理例子包括,在交联处理后进行的在不含硼酸的碘化物水溶液中的浸渍处理(补色处理)、或者在不含硼酸的含有氯化锌等的水溶液中的浸渍处理(锌处理)。
如上得到的偏光膜23的厚度比原料膜10薄,例如在约5~30μm左右。
<偏光板>
通过在如上制造的偏光膜的至少单面通过粘合剂贴合保护膜,可以得到偏光板。作为保护膜,可举出例如,三乙酰纤维素或二乙酰纤维素等的醋酸纤维素系树脂构成的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系树脂构成的薄膜;聚碳酸酯系树脂构成的薄膜;环烯烃系树脂构成的薄膜;丙烯酸系树脂薄膜;聚丙烯系树脂薄膜。
为了提升粘合剂与偏光膜及/或保护膜的粘合性,可以在偏光膜及/或保护膜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处理、紫外线照射、底漆涂布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
贴合偏光膜与保护膜的粘合剂,只要可以粘合两者,则并无特别限制,但可以选择满足充分粘合力和透明性的。基于这些观点,偏光膜与保护膜的贴合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水系粘合剂。作为水系粘合剂的例子,可举出例如,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或其中添加了交联剂的水溶液、聚氨酯系乳胶粘合剂。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可以是丙烯系化合物与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混合物、环氧化合物与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混合物等。此外,也可以并用阳离子聚合性的环氧化合物与自由基聚合性的丙烯酸系化合物,作为引发剂,可以并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与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使用了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时,通过粘合剂层叠偏光膜与保护膜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该粘合剂固化。紫外线的光源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具体的,可优选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水银灯、金属卤素灯等。
用于使得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固化的光照射强度,根据粘合剂的组成适当决定,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对聚合引发剂的活性化有效的波长区域的照射强度为0.1~6000mW/cm2。通过在此范围适当选择照射强度,反应时间不会过长,可以抑制光源的辐射热及粘合剂固化时的发热造成粘合剂黄变和偏光膜劣化。光照射时间也可根据要固化的粘合剂而选择,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设定为表示上述的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积的累积光量为10~10000mJ/cm2。通过在此范围适当选择累积光量,可以产生足量源自聚合引发剂的活性种,切实进行固化反应,此外照射时间不会过长,可以维持良好的生产性。固化后的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0.1~10μm,优选0.2~4μm。
使用水系粘合剂时,可以采用例如,在薄膜的表面均匀涂布粘合剂或流入2片薄膜间,通过该粘合剂层,将2片薄膜重叠,通过辊等贴合烘干的方法。也可以在烘干后,再用室温或稍高的温度,例如,20~45℃左右的温度固化。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粘合剂的种类和粘合的2片薄膜的组合,在0.001~5μm左右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优选在0.01μm以上,还优选在2μm以下。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定。
<实施例1>
除了使用3个交联浴17(以下将第1个交联浴称为17a,第2个交联浴称为17b,第3个交联浴称为17c)以外,使用与图1所示的偏光膜制造装置同样的装置制造偏光膜。导向辊30~41均使用平辊。
首先,连续运送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薄膜〔可乐丽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クラレポバールフィルムVF-PE#3000」,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在装有20℃纯水的溶胀浴13中浸渍30秒。在该溶胀处理中,为了使得刚刚从溶胀浴13取出后的薄膜宽度为在溶胀浴13浸渍前的薄膜宽度以下,在压辊50、51间设置转速差进行辊间拉伸(纵单轴拉伸)。以原料膜10为基准的拉伸倍率为2.5倍。
对于从溶胀浴13取出的薄膜,使用设置在导向辊32之前的吹气装置60(空气喷嘴)及设置在导向辊32与压辊51之间的吹气装置61(空气喷嘴),向薄膜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空气,除去所附着的液体。
然后,将已经通过了压辊51的薄膜,在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2/100的30℃的染色浴15中浸渍120秒。在该染色处理中,也为了使得刚刚从染色浴15取出后的薄膜宽度为在染色浴15浸渍前的薄膜宽度以下,在压辊51、52间设置转速差进行辊间拉伸(纵单轴拉伸)。以原料膜10为基准的溶胀处理及染色处理中的累积拉伸倍率为2.7倍。
然后,为了实施以耐水化为目的的第1交联处理,将已经通过了压辊52的薄膜,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12/4.4/100的55℃的交联浴17a中浸渍30秒。在该第1交联处理中,也为了使得刚刚从交联浴17a取出后的薄膜宽度为在交联浴17a浸渍前的薄膜宽度以下,在压辊52与设置在交联浴17a和交联浴17b之间的压辊之间设置转速差进行辊间拉伸(纵单轴拉伸)。以原料膜10为基准的溶胀处理、染色处理及第1交联处理中的累积拉伸倍率为5.5倍。
然后,将第1交联处理后的薄膜,在与交联浴17a相同组成的59℃的交联浴17b中浸渍30秒后(第2交联处理),为了实施以色相调整为目的的交联处理,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9/2.9/100的40℃的交联浴17c中浸渍15秒(第3交联处理)。
然后,将第3交联处理后的薄膜在装有5℃纯水的清洗浴19中浸渍,接着使其通过干燥炉21而进行70℃、3分钟烘干,制作出偏光膜23。
连续实施以上的偏光膜制造24小时,在染色浴15中薄膜两端部产生向内折叠,通过在此状态下通过压辊52,薄膜端部产生折痕,出现了薄膜断裂。但是,该薄膜断裂在24小时的运转中仅有1次。
<实施例2>
对于从染色浴15取出的薄膜,使用设置在导向辊35之前的吹气装置60(空气喷嘴)及设置在导向辊35与压辊52之间的吹气装置61(空气喷嘴),向薄膜两面宽度方向两端部喷射空气,除去所附着的液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连续实施偏光膜制造24小时。在24小时的运转中,在任意处理工序中,都没有发现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有卷曲或向内折叠以及伴随其产生的薄膜折痕或断裂等缺陷。
<实施例3>
除了在导向辊32之前设置棒,代替吹气装置,对于溶胀处理后的薄膜,使得薄膜两面宽度方向两端部与棒接触处理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连续实施偏光膜制造24小时。在24小时的运转中,在任意处理工序中,都没有发现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有卷曲或向内折叠以及伴随其产生的薄膜折痕或断裂等缺陷。
<实施例4>
除了使得棒与薄膜两面整幅接触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连续实施偏光膜制造24小时。在24小时的运转中,在任意处理工序中,都没有发现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有卷曲或向内折叠以及伴随其产生的薄膜折痕或断裂等缺陷。
<实施例5>
除了溶胀浴13的温度为30℃、溶胀浴13中以原料膜10为基准的拉伸倍率为3.0倍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连续实施偏光膜制造24小时。在24小时的运转中,在任意处理工序中,都没有发现薄膜宽度方向两端部有卷曲或向内折叠以及伴随其产生的薄膜折痕或断裂等缺陷。
<比较例1>
对于溶胀处理后的薄膜,除了薄膜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未实施喷射空气处理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连续实施偏光膜制造24小时。在24小时的运转中,薄膜两端部产生了向内折叠,此状态下通过压辊51,产生了10次薄膜折痕或该折痕开裂的缺陷。

Claims (10)

1.一种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是一边运送厚度在65μm以下的长条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一边实施浸渍于溶胀浴后取出的溶胀处理、浸渍于染色浴后取出的染色处理、浸渍于交联浴后取出的交联处理,制造长条的偏光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从由溶胀浴、染色浴及交联浴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实施减少其两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液体附着量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包含对于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吹气的处理,或对于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使之与辊或棒接触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仅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的处理,包含将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的薄膜,直接导入到相对于地面水平设置的压辊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使用平辊运送已经实施了减少所述液体附着量处理的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为了使得刚刚从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取出后的薄膜宽度为浸渍于该处理浴前的薄膜宽度以下,在该处理浴中实施拉伸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拉伸处理的累积拉伸倍率为2.0~4.5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实施所述拉伸处理的处理浴的温度为15~4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为溶胀浴及/或染色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方法,所述至少1个处理浴为溶胀浴。
CN201480063791.0A 2013-11-22 2014-11-18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745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1678 2013-11-22
JP2013241678A JP6339350B2 (ja) 2013-11-22 2013-11-22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CT/JP2014/080443 WO2015076237A1 (ja) 2013-11-22 2014-11-18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5562A CN105745562A (zh) 2016-07-06
CN105745562B true CN105745562B (zh) 2018-09-04

Family

ID=5317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3791.0A Active CN105745562B (zh) 2013-11-22 2014-11-18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39350B2 (zh)
KR (1) KR102226626B1 (zh)
CN (1) CN105745562B (zh)
TW (1) TWI637848B (zh)
WO (1) WO20150762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9920A1 (ja) * 2013-11-26 2015-06-04 株式会社クラレ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553046B (zh) * 2015-08-28 2016-10-1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JP6733543B2 (ja) * 2015-09-30 2020-08-05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CN107238882B (zh) * 2016-03-28 2020-11-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TWI790207B (zh) * 2016-07-20 2023-01-21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膜之製造方法
JP7302951B2 (ja) * 2018-06-28 2023-07-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子の製造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8689A (zh) * 2006-01-26 2007-08-01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清洗方法
CN101432113A (zh) * 2006-04-28 2009-05-1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设置凹凸结构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线栅偏振组件和相位差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0200B2 (ja) * 1994-03-09 2001-07-23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フィルムの水中走行時の水流拡巾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066057A (ja) * 1999-08-27 2001-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液切りロ−ル装置
JP2002127245A (ja) * 2000-10-30 2002-05-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49201B2 (ja) 2002-06-12 2008-09-10 株式会社クラレ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JP4504650B2 (ja) * 2002-09-19 2010-07-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溶液製膜方法
JP4086197B2 (ja) * 2004-11-01 2008-05-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2008089806A (ja) * 2006-09-29 2008-04-1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防眩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4971066B2 (ja) * 2007-01-31 2012-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延伸機
JP2009014873A (ja) * 2007-07-02 2009-01-22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94145B2 (ja) * 2007-07-30 2012-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噴霧装置
JP5969180B2 (ja) * 2011-08-02 2016-08-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処理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8689A (zh) * 2006-01-26 2007-08-01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清洗方法
CN101432113A (zh) * 2006-04-28 2009-05-1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设置凹凸结构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薄膜、线栅偏振组件和相位差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2027A (zh) 2015-06-16
KR20160090299A (ko) 2016-07-29
CN105745562A (zh) 2016-07-06
KR102226626B1 (ko) 2021-03-12
TWI637848B (zh) 2018-10-11
JP2015102615A (ja) 2015-06-04
JP6339350B2 (ja) 2018-06-06
WO2015076237A1 (ja) 2015-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562B (zh)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4937459B (zh)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JP5831249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CN105103013B (zh)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KR101956414B1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2012003173A (ja)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20180105604A (ko)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6796314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CN106405712A (zh)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7340558B (zh) 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003467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KR20230094995A (ko)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CN112480460B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5956037B1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14200568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TW202136392A (zh) 偏光膜的製造方法
JP7109896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7419929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6256831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206584068U (zh) 膜的卷出装置及偏振膜的制造装置
JP2022038247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CN116400445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膜
CN117465036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8883566A (zh)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及拉伸膜的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