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7368A -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7368A
CN105727368A CN201610013343.0A CN201610013343A CN105727368A CN 105727368 A CN105727368 A CN 105727368A CN 201610013343 A CN201610013343 A CN 201610013343A CN 105727368 A CN105727368 A CN 105727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dimensional composite
solvent
dimensional
materi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33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7368B (zh
Inventor
刘威
王大平
王大明
黄江鸿
朱伟民
熊建义
段莉
陈洁琳
何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100133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73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7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7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7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73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40Composite materials, i.e. containing one material dispersed in a matrix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6Porous materials, e.g. foams or spo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02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bones; weight-bearing im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06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cartilage reconstruction, e.g. menisc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LDM打印获得,包括:将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打印参数;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组织工程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架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在组织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制备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用于修复组织缺损、促进组织再生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的支架成型技术的类型较多,且各有优缺点,其中三维打印技术包括低温快速成型技术(LDM),LDM因其具有能精确控制支架孔径尺寸和孔隙率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
目前,LDM已实现部分材料的成功打印,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左旋乳酸(PLLA)、壳聚糖、I型胶原蛋白、无机纳米颗粒和珍珠粉等。然而,这些材料通常是将合成材料与无机纳米颗粒混合后打印实现,如PLGA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混合后打印。如郑雄飞等以水为溶剂把壳聚糖与nHA混合后,用LDM打印成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尽管如此,现有技术所打印的三维支架仍然存在各自缺陷,具体的:合成材料如PLGA与无机纳米颗粒如nHA混合后虽然力学性能得以保持,并且能改善支架的亲水性,但是其生物相容性却相对天然高分子材料支架较差;天然材料如壳聚糖与无机纳米颗粒如nHA复合支架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其力学性能大大不如合成材料支架。所以,如何能在保持力学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利用LDM打印三维组织工程支架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以,理论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实现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 复合。有研究者尝试采用在合成材料支架表面涂覆的方法或者天然材料填充合成材料支架的方法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各类材料的相与相之间不均一,未能实现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均一复合。由于LDM对溶解材料的溶剂要求较为苛刻,要求溶剂在常温下为能够溶解材料的液态,而在溶液从喷嘴打印出,能很快转变为冻结状态,以保证支架成型。因此,溶解材料的溶剂成为制约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均一复合的瓶颈。当前,利用LDM打印时,所选择溶解材料的溶剂绝大多数情况下为1,4-二氧六烷(DIO),较少数情况下选择水,然而DIO和水都难以同时溶解合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有鉴于此,有必要找寻新的方法,解决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均一复合问题,以使所打印支架同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拓宽LDM所处理材料的范围,扩展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旨在解决现有利用LDM打印三维组织工程支架时,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不能在保证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均一复合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以及,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获得,包括以下步骤:
将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
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本发明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以所述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作为溶解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溶剂,满足LDM对溶解材料的溶剂要求;更重要的是,所述混合溶剂使得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能够均匀混合,有效解决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在LDM打印时不能均一复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同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扩宽了LDM打印材料的选择范围。且相较于现有支架,本发明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更接近理想组织工程支架,可用于软骨和骨等组织工程。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通过LDM技术打印实现,操作简单易控;且得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孔隙率,可望用于软骨组织工程和骨组织工程中的理想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三维PLCL/Col I复合材料支架成型腔成型取出后的正面光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三维PLCL/Col I复合材料支架冷冻干燥成型后的侧面光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三维PLCL/Col I复合材料支架冷冻干燥成型后的垂直面光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LDM打印三维支架时,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不能均一复合的问题,三维支架良好的学性能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难以兼顾,因此,用于三维支架LDM打印的材料受到限制。
有鉴于此,如附图1、2和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所述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作为溶解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溶剂,不仅满足LDM对溶解材料的溶剂要求;更重要的是,所述混合溶剂使得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能够均匀混合,可以有效解决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在LDM打印时不能均一复合的问题,使得得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同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均一复合问题,从而扩宽了LDM打印材料的选择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溶剂中,由于所述1,4-二氧六烷(DIO)对所述合成生物材料的溶解性能较好,而对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性能极差,因此,当所述DIO的含量过高时,由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难以溶解,使得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投料难以进行,从而导致,在使用LDM打印支架时,难以获得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和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复合支架。所述六氟异丙醇(HFIP)的添加,可以较好地同时溶解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从而解决现有溶剂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相容性问题。然而,由于LDM打印时,溶剂需要满足“在常温下为能够溶解材料的液态,而在溶液从喷嘴打印出,能很快转变为冻结状态,以保证支架成型”的要求,而所述HFIP熔点较低,当所述HFIP的比例过高时,所述混合溶剂在经过喷嘴打印,在成型腔 内成型取出后,会快速融化,难以形成固体成型状态。经过发明人反复研究发发现,所述六氟异丙醇和所述1,4-二氧六烷的体积比优选为(0.01:9.99)-(1.5:8.5)时,能够同时溶解合适比例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且满足LDM打印的溶剂需要。更进一步地,所述六氟异丙醇和所述1,4-二氧六烷的体积比优选为(0.01:9.99)-(1:9),从而获得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的三维多孔复合材料支架。
采用所述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作为支架材料的溶解溶剂,可以扩展LDM技术打印支架时支架材料的选择范围。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I型胶原蛋白(Col I)、II型胶原蛋白(Col II)、丝素和硫酸软骨素中的至少一种。由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需通过LDM打印喷头,因此,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粒径需≤打印喷头的孔径,以便LDM打印能够顺利进行。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粒径≤0.4mm。
作为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合成生物材料为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聚己内酯(PCL)、聚羟基乙酸或聚乙交酯(PGA)、聚D,L-乳酸(PDLL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聚左旋乳酸(PLLA)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优选从上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选择,从而获得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三维支架。
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用量由所述混合溶剂中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含量决定,具体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质量比可为(1:10)-(1:240)。为了保证合适的粘度、使得LDM打印能够成型,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所述合成生物材料的含量不能过高或过低,优选的,所述合成生物材料的质量浓度为5-15%。
作为一个具体优选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为I型胶原蛋白,所述合成生物材料为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且所述I型胶原蛋白 和所述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0)-(1:240)。进一步的,所述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为9-13%。
作为再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还可以包括无机生物材料。具体的,所述无机生物材料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纳米磷酸三钙(TCP)颗粒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当复合材料中包括无机生物材料时,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无机生物材料的质量比为(0.01:9.99)-(9.99:0.01)。
将同时含有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复合材料经过合适的溶剂溶解后,使得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能够均匀混合,有效解决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不能均一复合的问题。经LDM打印后得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可以调控三维支架的立体结构和孔隙率,更符合支架材料的个体化和生物学制备。本发明实施例制备获得的三维多孔支架,肉眼观察可见三维多孔支架呈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孔分布较规则有序呈网格状。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一级孔径为200-1000μm,次级孔孔径为1-13μm,次级孔孔径为1-13μm。由此,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孔隙率,更接近理想组织工程支架,能够满足软骨组织工程和骨组织工程等的要求,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以所述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作为溶解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溶剂,满足LDM对溶解材料的溶剂要求;更重要的是,所述混合溶剂使得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能够均匀混合,有效解决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在LDM打印时不能均一复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同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扩宽了LDM打印材料的选择范围。且相较于现有支架,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更接近理想组织工程支架,可用于软骨和骨等组织工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 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获得,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
S0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0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0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具体的,上述步骤S01中,为了获得生物相容性好的三维多孔支架,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所述复合材料需要在混合溶液中尽量保持均匀性。作为优选实施例,将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包括以下步骤:
S011.将天然高分子材料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形成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
S012.提供1,4-二氧六烷溶剂,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滴加至所述1,4-二氧六烷中,搅拌形成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
S013.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进行过滤处理;
S014.将合成生物材料添加到经过滤处理后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中,搅拌混匀得到合成生物材料和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混合溶液。
具体的,上述步骤S011中,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于所述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后,置入磁性搅拌子,于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充分打碎,形成均匀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
上述步骤S012中,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逐滴滴加至所述1,4-二氧六烷中,可以增加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在混合溶剂中的均匀性。通过磁力搅拌器的搅拌,进一步打碎并分散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
上述步骤S013中,为了保证LDM打印过程中不堵打印喷头、使打印顺利 进行,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进行过滤处理。具体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粒径需≤打印喷头的孔径;更具体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粒径≤0.4mm。
上述步骤S014中,将合成生物材料添加到经过滤处理后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中,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搅拌优选采用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实现,搅拌时间以所述合成生物材料完全溶解、并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均匀混合为宜。
进一步的,当所述复合材料同时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生物材料和无机生物材料时,其制备方法在上述步骤S013的基础上,将所述合成生物材料和无机生物材料添加到经过滤处理后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中,搅拌混匀得到合成生物材料、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和无机生物材料混合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其用量、比例在上文已作陈述,为了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应当理解,基于上文的描述,所述混合溶液中还可以包括无机生物材料。此外,在配置所述混合溶液的同时,可进行机器组件的连接与准备。具体的,可依次连接料罐、送料管、喷头等。
上述步骤S02中,采用计算机辅助建模、分层及堆积。具体的,先通过所述CAD软件建模预处理,产生一个STL文件格式的模型;然后利用Aurora软件导入所述STL文件并对其进行分层切片,生成一个CLI文件;最后利用低温快速成型系统的Cark软件打开CLI文件,设计支架的打印参数并打印。
上述步骤S03中,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所述混合溶液低温沉积制造平台上。具体的,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启动温控、数控,打开Cark软件并初始化系统,载入CLI后,平移CLI图形至理想的打印位置。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喷头与载物平台间的距离(对高),设置造型参数(扫描速度、喷头基础速度等)并开始造型。
具体的,在沉积所述混合溶液之前,还包括在成型平台涂抹一层用于配置所述混合溶液的有机溶剂。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DIO)。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造型参数设置为:支架规格为2.4×2.4×2.4cm3,成型温度-25~-35℃,喷嘴直径0.4mm,喷丝间距1.0mm,扫描速度15~30mm/s,喷头速度1.0~2.0mm/s。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启动造型后,喷嘴按所述CLI文件设置的运动轨迹及所述造型参数在X、Y轴上进行扫描并挤压喷出匀浆,匀浆在成型室迅速凝固,随着喷头运动而实现二维层面的打印;当扫描到下一层,成型平台在Z轴上下降一定高度,喷嘴继续进行下一二维层面的打印;各个二位层面叠加形成一个三维多孔的支架。
上述步骤S04中,造型完毕后,将成型的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从成型平台上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冻干燥处理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真空干燥实现,干燥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具体的,在所述冷冻干燥机在抽真空的状态下干燥48小时,干燥过程中,固化的所述有机溶剂如1,4-二氧六环(DIO)升华,与支架发生气固相分离,以产生微孔及实现支架的常温保存。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对得到的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消毒方法具体优选为: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置于75%酒精中浸泡消毒60min,然后使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无菌密闭,置于-20℃冰箱备用。
所述造型参数设置为:支架规格为2.4×2.4×2.4cm3,成型温度-25~-35℃,喷嘴直径0.4mm,喷丝间距1.0mm,扫描速度15~30mm/s,喷头速度1.0~2.0mm/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通过LDM技术打印实现,操作简单易控;且得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孔隙率,可望用于软骨组织工程和骨组织工程中的理想支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 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Col I和PLCL,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1.称量1g Col I,溶于10mL HFIP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完全溶解,形成Col I溶液;
S112.取9mL DIO溶剂加入样品瓶中,取1mL Col I溶液滴入,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8h;
S113.将所述HFIP和DIO溶解的10mLCol I溶液用筛目为50目(筛孔孔径为0.355mm)的网筛过滤,反复过滤3次;
S114.称量1.2g的PLCL材料,把所述PLCL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PLCL完全溶解并和Col I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S1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1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1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光镜图如图1-3所示,其中,图1-3分别表示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三维PLCL/Col I复合材料支架成型腔成型取出后的正面、侧面和垂直面光镜图。
实施例2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Col I、 PLCL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1.称量1g Col I,溶于10mLHFIP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完全溶解,形成Col I溶液;
S212.取9mL DIO溶剂加入样品瓶中,取1mL Col I溶液滴入,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8h;
S213.将所述HFIP和DIO溶解的10mL Col I溶液用筛目为50目(筛孔孔径为0.355mm)的网筛过滤,反复过滤3次;
S214.称量0.1g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把所述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24h至完全溶解;
S215.称量1.2g的PLCL材料,把所述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纳米羟基磷灰石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PLCL完全溶解并和Col I及羟基磷灰石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S2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2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2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实施例3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Col I和PLGA,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1.称量1g Col I,溶于10mLHFIP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完全溶解,形成Col I溶液;
S312.取9mL DIO溶剂加入样品瓶中,取1mLCol I溶液滴入,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8h;
S313.将所述HFIP和DIO溶解的10mLCol I溶液用筛目为50目(筛孔孔径为0.355mm)的网筛过滤,反复过滤3次;
S314.称量1.5g的PLGA材料,把所述PLGA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PLGA完全溶解并和Col I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S3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3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3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实施例4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Col I、PLLA和纳米TCP,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1.称量1gCol I,溶于10mLHFIP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完全溶解,形成ColI溶液;
S412.取9mL DIO溶剂加入样品瓶中,取1mLCol I溶液滴入,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8h;
S413.将所述HFIP和DIO溶解的10mLCol I溶液用筛目为50目(筛孔孔径为0.355mm)的网筛过滤,反复过滤3次;
S414.称量0.1g纳米TCP材料,把所述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24h至完全溶解;
S415.称量1g的PLLA材料,把所述PLLA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和纳米TCP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PLLA完全溶解并和Col I/纳米TCP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S4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4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4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实施例5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Col I和PLLA,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1.称量1gCol I和纳米TCP,溶于10mLHFIP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完全溶解,形成Col I溶液;
S512.取9mL DIO溶剂加入样品瓶中,取10mL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滴入,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8h;
S513.将所述HFIP和DIO溶解的10mLCol I溶液用筛目为45目(筛孔孔径为0.4mm)的网筛过滤,反复过滤3次;
S514.称量1g的PLLA材料,把所述PLLA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PLLA完全溶解并和Col I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S5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5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5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实施例6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Col I、硫酸软骨素和PLCL,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1.称量1g Col I,溶于10mLHFIP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完全溶解,形成Col I溶液;
S612.取9mL DIO溶剂加入样品瓶中,取1mL Col I溶液滴入,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8h;
S613.称量0.15g硫酸软骨素粉末,用筛目为50目(筛孔孔径为0.355mm)的网筛过筛,把上述过筛后的硫酸软骨素粉末加入HFIP和DIO溶解的10mL Col I溶液,将上述样品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4h;S614.将所述Col I/硫酸软骨素溶液用筛目为45目(筛孔孔径为0.4mm)的网筛过滤,反复过滤3次;
S615.称量1g的PLLA材料,把所述PLLA材料加入到经过滤处理后的Col I/硫酸软骨素溶液溶液中,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48h至PLLA完全溶解并和Col I/硫酸软骨素溶液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S62.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S6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S64.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由复合材料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溶液经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形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和1,4-二氧六烷的混合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氟异丙醇和所述1,4-二氧六烷的体积比为(0.01:9.99)-(1.5: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无机生物材料,且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无机生物材料的质量比为(0.01:9.99)-(9.99:0.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为I型胶原蛋白、II型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和硫酸软骨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合成生物材料为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D,L-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左旋乳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无机生物材料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和纳米磷酸三钙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孔隙率为60-95%;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一级孔径为200-1000μm,次级孔孔径为1-13μm。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的质量比为(1:10)-(1:24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合成生物材料的质量浓度为5-15%。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粒径≤0.4m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打印获得,包括以下步骤:
将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
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打印参数;
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溶解所述复合材料的有机溶剂,将所述混合溶液倒入料罐中,使用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开始打印造型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
将所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三维复合材料支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维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包括以下步骤:
将天然高分子材料溶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形成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
提供1,4-二氧六烷溶剂,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滴加至所述1,4-二氧六烷中,搅拌形成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
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进行过滤处理;
将合成生物材料添加到经过滤处理后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混悬液中,搅拌混匀得到合成生物材料和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混合溶液。
CN201610013343.0A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27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3343.0A CN105727368B (zh)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3343.0A CN105727368B (zh)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7368A true CN105727368A (zh) 2016-07-06
CN105727368B CN105727368B (zh) 2019-06-25

Family

ID=5624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334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27368B (zh)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7368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032A (zh) * 2016-11-15 2017-05-31 王翀 一种打印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及组织工程支架
CN107041971A (zh) * 2016-09-19 2017-08-15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蚕丝蛋白/明胶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502A (zh) * 2016-10-28 2017-11-03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复合负载生长因子微球的3d打印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0784A (zh) * 2016-11-04 2017-11-07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含天然高分子微米球/纳米球的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2579A (zh) * 2017-11-21 2018-05-0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3d打印载药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8159500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天津宝坻紫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人工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5874A (zh) * 2018-01-10 2018-06-19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基于静电纺丝纱线和水凝胶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2710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聚己内酯-磷酸三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表面粗糙化处理方法
CN109022341A (zh) * 2018-07-16 2018-12-1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复合支架材料
CN110237306A (zh) * 2019-05-08 2019-09-17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仿生补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27491A (zh) * 2019-08-06 2019-10-15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新型仿生3d打印生物活性融合器及制作方法
CN111110929A (zh) * 2020-02-15 2020-05-08 王雯雯 一种高生物安全性心脏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54017A (zh) * 2020-11-19 2021-02-12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3d打印的力学仿生耳廓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43850A (zh) * 2020-12-23 2021-05-04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低温生物3d打印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6617468A (zh) * 2023-05-10 2023-08-22 万瑞飞鸿(北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134A (zh) * 2007-06-27 2007-11-28 东华大学 一种天然材料/聚合物材料同轴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
CN101156962A (zh) * 2007-10-19 2008-04-09 东华大学 含胶原蛋白的复合纳米纤维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1496908A (zh) * 2009-02-20 2009-08-0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微纳结构的珍珠粉人工骨支架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1502671A (zh) * 2009-02-05 2009-08-12 东华大学 丝素蛋白/p(lla-cl)复合纳米纤维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2526812A (zh) * 2012-02-02 2012-07-04 北京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多层疝修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014A (zh) * 2012-08-14 2012-11-2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多孔性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0036A (zh) * 2013-09-18 2014-01-0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多孔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134A (zh) * 2007-06-27 2007-11-28 东华大学 一种天然材料/聚合物材料同轴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
CN101156962A (zh) * 2007-10-19 2008-04-09 东华大学 含胶原蛋白的复合纳米纤维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1502671A (zh) * 2009-02-05 2009-08-12 东华大学 丝素蛋白/p(lla-cl)复合纳米纤维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1496908A (zh) * 2009-02-20 2009-08-0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微纳结构的珍珠粉人工骨支架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2526812A (zh) * 2012-02-02 2012-07-04 北京博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多层疝修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014A (zh) * 2012-08-14 2012-11-2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多孔性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0036A (zh) * 2013-09-18 2014-01-0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多孔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陈锐: "静电纺制备胶原蛋白-聚氨酯心脏瓣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1971A (zh) * 2016-09-19 2017-08-15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蚕丝蛋白/明胶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502A (zh) * 2016-10-28 2017-11-03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复合负载生长因子微球的3d打印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0784A (zh) * 2016-11-04 2017-11-07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含天然高分子微米球/纳米球的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0032A (zh) * 2016-11-15 2017-05-31 王翀 一种打印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及组织工程支架
CN108992710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聚己内酯-磷酸三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表面粗糙化处理方法
CN108992710B (zh) * 2017-06-06 2020-1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聚己内酯-磷酸三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表面粗糙化处理方法
CN107982579A (zh) * 2017-11-21 2018-05-0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3d打印载药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8159500A (zh) * 2017-12-27 2018-06-15 天津宝坻紫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人工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5874A (zh) * 2018-01-10 2018-06-19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基于静电纺丝纱线和水凝胶的复合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2341A (zh) * 2018-07-16 2018-12-1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复合支架材料
CN110237306A (zh) * 2019-05-08 2019-09-17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一种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仿生补缺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27491A (zh) * 2019-08-06 2019-10-15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一种新型仿生3d打印生物活性融合器及制作方法
CN111110929A (zh) * 2020-02-15 2020-05-08 王雯雯 一种高生物安全性心脏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54017A (zh) * 2020-11-19 2021-02-12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3d打印的力学仿生耳廓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54017B (zh) * 2020-11-19 2022-07-26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3d打印的力学仿生耳廓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43850A (zh) * 2020-12-23 2021-05-04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低温生物3d打印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6617468A (zh) * 2023-05-10 2023-08-22 万瑞飞鸿(北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617468B (zh) * 2023-05-10 2024-05-28 万瑞飞鸿(北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7368B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7368A (zh) 一种三维复合材料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ed scaffold and material selection for bone repair
Mota et 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issue engineering constructs
Zha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rous polycaprolactone scaffold via extrusion-based cryogenic 3D printing for tissue engineering
Gao et al. Fabrication of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scaffolds with 3D controllable geometric shapes
Wang et al. Cryogenic 3D printing of dual-delivery scaffolds for improved bone regeneration with enhanced vascularization
Duan et al. Customized Ca–P/PHBV nanocomposite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design, fabrication,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sustained release of growth factor
Moroni et al. Biofabrication: a guide to technology and terminology
Chia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3D printing of biomaterials
Ghorbani et al. 3D printing of acellular scaffolds for bone defect regeneration: A review
Sears et al. A review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in tissue engineering
Geng et al. Direct writing of chitosan scaffolds using a robotic system
Liu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Bártolo et al. Biomanufacturing for tissue engineering: Present and future trends
Li et al. Macroporous 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scaffold with high permeability/porosity ratio
Guarino et al. Temperature-driven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manufacturing fully interconnected porous scaffold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Lee et al.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Yeong et al. Rapid prototyping in tissu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CN102886076B (zh) 骨修复多孔支架及其快速成型方法
Sgarminato et al. Reviewing recently developed technologies to direct cell activit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pore size: From the macro‐to the nanoscale
Moroni et al. Plug and play: combin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bone regenerative strategies
Avanzi et al. 3D‐printed 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 systematic review in experimental animal studies
Calore et al. Manufacturing of scaffolds with interconnected internal open porosity and surface roughness
Chanes-Cuevas et al. Macro-, micro-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Barua et al. Scaffold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by 3D bio-printing process: a new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