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2548B - 电刺激用面罩 - Google Patents

电刺激用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2548B
CN105722548B CN201480002616.0A CN201480002616A CN105722548B CN 105722548 B CN105722548 B CN 105722548B CN 201480002616 A CN201480002616 A CN 201480002616A CN 105722548 B CN105722548 B CN 105722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ody portion
mask body
electro photoluminescenc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6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2548A (zh
Inventor
神谷章平
秋本龙二
臼井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mer Ion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mer Ion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mer Ion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mer Ion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2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2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2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improv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skin, e.g. facial toning or wrinkle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20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 A61N1/30Apparatus for iontophoresis, i.e. transfer of media in ionic state by an electromotoric force into the body, or cataphore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面部与面罩稳定地紧贴并能够有效施加电刺激的面罩。该电刺激用面罩具有:面罩主体部,其在与眼、口及鼻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开口部;导电部,其设置于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芯材,其为左右一对,并沿着面罩的外缘从除颏以外的与下颚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头侧相对应的部分;以及拉伸部件,其固定于芯材,在面罩的佩戴状态下,用于通过芯材将面罩主体部向面部前表面紧贴的方向拉伸,并安装于夹持芯材在长边方向的中间的、上端侧的第一固定部及下端侧的第二固定部的至少两个固定部上。

Description

电刺激用面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生物体施加电刺激的电刺激用面罩。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以生物体治疗和美容为目的,对设置在面罩上的电极外加电流以使面部肌肉放松并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以及在将浸渍有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无纺织布等紧贴于面部的状态下佩戴面罩,并对设置在面罩上的电极外加电流以将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有效成分导入到面部的方法广为人知。用于这些方法的面罩是在面罩的内表面配置有电极的各种电刺激用面罩。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在其内表面包括两个额头用电极以及两个脸颊用电极。该面罩通过固定放置于仰卧的人的面部并对电极外加电流来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包括12对共24个电极。该面罩通过固定放置于仰卧的人的面部,再将硬面罩和凝胶用面罩叠加固定于面部,并对电极外加电流来使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在面罩端面具有导电性布。该面罩通过利用设置在面罩本体上的挂钩固定于面部并对导电性布外加电流来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授权实用新型第3082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7-376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授权实用新型第30781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仅是固定放置于仰卧的人的面部,在电刺激用面罩与面部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因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存在以下问题:电流集中于电极与面部之间的有限的导入面而造成使用者疼痛等的不舒适感,而且无法施加有效的电刺激。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将佩戴有电刺激用面罩的面部使用硬面罩和凝胶用面罩固定于枕部,因此在电刺激用面罩被固定于面部期间,面部不能活动。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将硬面罩和凝胶用面罩固定于面部会耗费时间,并需要协助人协助完成。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由于挂钩被直接固定于电刺激用面罩,因此,在将该面罩佩戴于面部时,仅在挂钩的延长线附近被施加拉伸力,而在不属于挂钩的延长线附近的部分与面部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因此,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电刺激用面罩存在以下问题:电流集中于电极与面部之间的有限的导入面而造成使用者疼痛等的不舒适感,并且无法施加有效的电刺激。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的特征在于,具有:(1)面罩主体部,其在与眼、口及鼻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开口部;导电部,其设置于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左右一对的芯材,其沿着所述面罩的外缘从除颏以外的与下颚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头侧面相对应的部分;以及拉伸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芯材,在面罩的佩戴状态下,通过所述芯材将所述面罩主体部向面部前表面紧贴的方向拉伸,并安装于夹持所述芯材在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上端侧的第一固定部及下端侧的第二固定部的至少两个固定部上。
(2)在上述(1)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第一固定部至所述芯材的上端的长度设为A、将从所述第二固定部至所述芯材的下端的长度设为B、将从所述第一固定部至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设为C时,满足下式(1)。
B<A<C……(1)
(3)在上述(1)或(2)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具有:第一导电部,其覆盖与下颚和脸颊相对应的部分,并且从与颏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太阳穴相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二导电部,其以夹持所述电刺激用面罩在短边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式,从与左侧及右侧的一方的额头部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另一方额头部相对应的部分。
(4)在上述(1)~(3)的结构中,在所述面罩主体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从所述面罩主体部向所述导电部延伸的多个柔软筋条的收容部,所述多个柔软筋条,在面罩佩戴时隔着所述导电部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而产生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提高佩戴时的柔感和适合感。
(5)在上述(1)~(4)的结构中,所述面罩主体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芯材的窄缝,所述芯材形成为弓形,而且在其插入方向的端面形成多个缺口,该缺口在该芯材的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各缺口分别嵌合于形成在所述窄缝的内部的多个分隔壁。由此,防止芯材发生偏移,并且通过在佩戴时芯材向关闭缺口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面罩主体部的紧贴力的不均。
(6)在上述(1)~(5)的结构中,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由此,能够使从介于导电部与面部之间的无纺织布等流出并沿着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药液等贮存在返回部中。其结果,能够防止液体向电刺激用面罩的外部流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由于用于将电刺激用面罩固定于面部的拉伸力经由芯材传递到面罩主体部整体,因此能够使面部稳定地紧贴于面罩,从而能够有效施加电刺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人体的面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电刺激用面罩的主视图。
图3是电刺激用面罩的侧视图。
图4是电刺激用面罩的背面图。
图5是表示电刺激用面罩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的背面图。
图7是窄缝的概况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芯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佩戴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1的人体面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人体的面部结构的示意图,并使用虚线特定面部的各部位。
人体的面部具有作为感觉器官的眼、鼻、口及耳,并形成眼部100、鼻部101、口部102以及耳部103。
在连结口部102的下端和耳部103的下端的线的下部形成下颚,下颚具有形成于口部102的下部的颏部104、以及从颏部104延伸至耳部103的下部的下颚体部105。另外,下颚体部105具有位于颚的下部的轮廓与颚的侧方的轮廓交叉的部分的下颚角部110。
在眼部100与耳部103之间形成太阳穴部106,在被眼部100、鼻部101、口部102、下颚体部105、耳部103以及太阳穴部106包围的位置形成脸颊部107。
在将从左右一侧的下颚角部110经由左右的太阳穴部106连结至另一侧的下颚角部110的线作为边界的面部前表面侧,且比眼部100和鼻部101更靠上方的位置,形成平缓弯曲的额头部109。
在额头部109的侧方,且耳部103以及太阳穴部106的上方形成头侧面部(颞颥部)108。
以下,对照该人体的面部的结构,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1进行说明。
图2是电刺激用面罩1的主视图。面罩主体部2主要具有与额头部109、头侧面部108、太阳穴部106、脸颊部107、下颚体部105以及颏部104相对应的部分,并弯曲形成为与面部前表面的结构相符合的形状。
面罩主体部2在与眼部100、鼻部101以及口部102相对应的部分分别具有开口部3a~3c,例如,与眼部100相对应的开口部3a位于从面罩主体部2的上端向下2/10~4/10的位置,并以夹持中心线X的方式左右对称地形成,与鼻部101相对应的开口部3b位于从面罩主体部2的上端向下5/10~6/10的位置,并以横切中心线X的方式左右对称地形成,与口部102相对应的开口部3c位于从面罩主体部2的上端向下6/10~8/10的位置,并以横切中心线X的方式左右对称地形成在。
这里,本说明书中的“相对应的部分”表示将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1佩戴于面部时覆盖人体的特定部分的电刺激用面罩1的部分。
对于面罩主体部2,能够使用具有绝缘性和挠性的部件,例如,可以使用硅橡胶。在面罩主体部2由硅橡胶形成的情况下,允许与面罩主体部2的面部的轮廓相符的变形,因此电刺激用面罩1与面部的紧贴性提高。
另外,在作为面罩主体部2与面部之间的导入面的面罩主体部2的内表面设置有由虚线表示的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导电部11-R、左侧面导电部11-L,在面罩主体部2的内部嵌入有由虚线表示的芯材4。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导电部11-R、左侧面导电部11-L以及芯材4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下来,使用图3至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1的结构以及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图3是电刺激用面罩1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芯材4从与下颚体部105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头侧面部108相对应的部分。换言之,芯材4从除颏部104以外的与下颚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头侧面部108相对应的部分。
在此,芯材4沿着面罩主体部2的外缘延伸,例如,能够在与外缘隔开1cm的位置与面罩主体部2的外缘大致平行地延伸。
芯材4具有夹持芯材4的长边方向的中间的、位于上端侧的左右一对的第一固定部20和位于下端侧的左右一对的第二固定部21的至少两个固定部,这些固定部20、21上固定有拉伸部件5。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芯材4埋设于面罩主体部2的内部,但是也可以将芯材4设置于面罩内表面或外表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通过将电刺激用面罩1固定于面部所施加的拉伸力以夹持芯材4的中间的方式从上端侧及下端侧传递到芯材4,因此能够抑制面罩主体部2从上端到下端的各部位所受的拉伸力的不均。因此,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1能够使面罩主体部2整体非常均衡地紧贴于面部,并且即使在将电刺激用面罩1佩戴于面部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也能够保持面罩主体部2与面部的紧贴。
图5是表示电刺激用面罩1的使用状态的图,从芯材4延伸的箭头示意性地表示对面罩主体部2施加的拉伸力。另一方面,在芯材4不具有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在佩戴电刺激用面罩1时施加于面罩主体部2上的拉伸力集中于面罩主体部2的一部分,或者面罩主体部2不能变形以与面部的轮廓相符合,因此会在面罩主体部2与面部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如图3所示,将从第一固定部20至芯材4的上端的长度设为A、将从第二固定部21至芯材4的下端的长度设为B、将从第一固定部20至第二固定部21的长度设为C时,优选满足下式(1)。该情况下,例如在额头、下颚等面部的结构中较硬的部分的水平方向的延长线上设置第一固定部20和第二固定部21,因此能够使面罩主体部2稳定地紧贴面部。
B<A<C……(1)
芯材4可以使用对其施加外力时难以发生塑性变形的部件。另外,芯材4例如可以使用聚碳酸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接下来,对拉伸部件5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拉伸部件5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具有第1连结部件6、第2连结部件7、以及带部8。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拉伸部件5能够相互连结,通过在头部后方将拉伸部件5相互连结,使面罩主体部2介于芯材4向紧贴面部前表面的方向拉伸,由此能够将电刺激用面罩1固定于面部。此外,图3表示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拉伸部件5彼此相互连结的状态。
第1连结部件6由线状部件形成,被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0和第二固定部21。第2连结部件7形成为孤状,被固定于第1连结部件6。根据该结构,如图5所示,由于第1连结部件6介于第2连结部件7被挂到耳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佩戴。另外,被固定于第2连结部件7的带部8具有粘扣9,通过调整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粘扣9彼此的粘贴位置,能够调整施加于面罩主体部2上的拉伸力。
第1连结部件6例如可以使用钛。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金属与人体的接触而产生的人体的过敏反应。
接下来,使用图4对导电部进行说明。图4是电刺激用面罩1的背面图。电刺激用面罩1的内表面设置有,位于夹持电刺激用面罩1在短边方向的中心线X的、从与一方的额头部109相对应的部分向与另一方额头部109相对应的部分延伸的额头用导电部10,和覆盖与下颚及脸颊部107相对应的部分,而且从与颏部104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太阳穴部106相对应的部分的左右一对的右侧面用导电部11-R和左侧面用导电部11-L。该情况下,例如,对容易形成皱纹的眼角和嘴角等也能够施加电刺激。
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用导电部11-R以及左侧面用导电部11-L能够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例如导电性的硅橡胶。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用导电部11-R、左侧面用导电部11-L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导电性的电极收容体的内部收容金属板。
接下来,使用图5对电刺激用面罩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用导电部11-R以及左侧面用导电部11-L能够连接从电信号输出装置(未图示)延伸的输出线(未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1能够成对使用正极类型的导电部和负极类型的导电部。该情况下,可在设置于面罩主体部2的内表面的导电部以外设置电极并使其与人体接触。例如,当将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用导电部11-R以及左侧面用导电部11-L设为正极(负极)时,导电部以外的电极可设为负极(正极)。
本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1通过将浸渍有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无纺织布等(未图示)贴附到面部的状态下,佩戴于面部,能够有效注入药液等。导电部以外的电极与人体接触,例如也可以是由手保持该电极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将额头用导电部10设为正极(负极)、将右侧面用导电部11-R和左侧面用导电部11-L设为负极(正极)。该情况下,可以省略导电部以外的电极。
另外,也可以将这些电极的极性以规定周期交替反转的极性反转电路安装到电信号输出装置。例如,可将各电极的正极性的群脉冲信号和负极性的群脉冲信号以每隔大约1.5秒使极性反转的方式交替供给的脉冲生成电路安装到电信号输出装置。该情况下,能够使在正极和负极电离的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有效成分的双方浸透到生物体内。
另外,电刺激用面罩1还能够在设置于面罩主体部2的内表面的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用导电部11-R以及左侧面用导电部11-L被浸渍有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无纺织布等覆盖的状态下进行安装。此外,也可以在不使用浸渍有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无纺织布等的情况下安装电刺激用面罩1。
在此,参照图2至图4,面罩主体部2的内表面的颚的部分形成有上端向内表面弯曲的返回部2a,该返回部2a的上端在电刺激用面罩1佩戴时利用使用者的颚从上按压。当佩戴电刺激用面罩1而将无纺织布等按压接触面部时,从无纺织布等中挤出药液等。该挤出的药液等沿着面部和面罩主体部2的内表面滴下之后,贮存在返回部2a。由此,能够防止药液等从电刺激用面罩1流出。返回部2a能够适用于下述的变形例和实施方式2。
上述的电刺激用面罩1还可以用于药液注入以外的用途。例如,经由从电信号输出装置(未图示)延伸的输出线对导电部外加电流,能够对面部施加电刺激。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1,以利用拉伸部件5将面罩主体部2固定于面部这样的简单地方式,能够使面部与面罩主体部2紧贴,并且即使在佩戴电刺激用面罩1的状态下活动面部,也能够保持面罩主体部2与面部的紧贴状态。由此,不会对使用者造成由于电流密度不均而产生疼痛等的不舒适感,也就是由于电流集中于特定的接触部位而引起疼痛等的不舒适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1,能够将药液和美容液等中包含的有效成分均匀地导入,从而能够有效地护理面部。另外,在使用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1而不使用浸渍有药液和美容液等的无纺织布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放松面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即,根据本发明的电刺激用面罩1,能够对面部施加有效的电刺激。
(变形例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拉伸部件5具有第1连结部件6、第2连结部件7以及带部8,但拉伸部件5作为将面罩主体部2的内表面向紧贴面部前表面的方向拉伸的部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1连结部件6、第2连结部件7以及带部8形成为一体。
(变形例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拉伸部件5上设置粘扣9并将电刺激用面罩1固定于面部,但作为将电刺激用面罩1固定于面部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其他的结构例如,在设置于左侧和右侧的拉伸部件5的一方沿长边方向设置排列的多个凹部,在另一个方设置可与凹部卡合的突起,并将凸起与任意一个凹部接合,由此将电刺激用面罩1固定于面部。
(变形例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刺激用面罩1通过在面部的后方将一对拉伸部件5连结来进行固定,但拉伸部件5作为使面罩主体部2向紧贴面部前表面的方向拉伸的部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连接第一固定部20和其下部的第二固定部21的弹性部件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兵通过将该弹性部件直接挂到耳部,使面罩主体部2紧贴面部。另外,例如,也可以设置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0的拉伸部件5以及分别固定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二固定部21的拉伸部件5,并将这些左侧和右侧的拉伸部件5在头后部侧连接。
(变形例4)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进一步增减导电部。例如,可以在与头侧面部108相对应的部分设置导电部。
(变形例5)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部件5也可以使用连接件固定于芯材4。例如,也可以将具有环状突起的连接件固定于芯材4的第一固定部20及第二固定部21,并连接环状的突起和设置在拉伸部件5端部的环,由此将拉伸部件5固定于芯材4。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刺激用面罩1’的背面图,其与图4相对应。对与第1实施方式功能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符号表示。额头用导电部10及右侧面用导电部11-R经由第1连接导电部10R相互电连接。额头用导电部10和左侧面用导电部11-L经由第2连接导电部10L相互电连接。右侧面用导电部11-R的连接口CT1连接从未图示的电刺激信号输出装置延伸的输出电缆,左侧面用导电部11-L的连接口CT2连接从未图示的电刺激信号输出装置延伸的另一输出电缆。
这些连接口CT1及CT2设置在夹持中间线X的大致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小流经导电部的电流值在左侧和右侧的不均,从而抑制电刺激的偏离(不均)。
额头用导电部10、右侧面用导电部11-R、左侧面用导电部11-L沿着它们的外缘与面罩主体部2接合,并在形成于这些外缘内侧的收容部(由形成于面罩主体部2与导电部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收容部)中收容从面罩主体部2突出的多个柔软筋条23。对于这些柔软筋条23,可以使用与面罩主体部2的使用材料(例如,硅橡胶)相同的材料。当佩戴电刺激用面罩1’时,根据使用者的面部的形状使柔软筋条23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提高佩戴时的适合感及柔感。
在面罩主体部2的外缘,在与实施方式1的芯材4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窄缝24。图7是从图6的箭头A方向观察窄缝时的概况图。窄缝24通过在与窄缝24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卡止壁24a分割成多个分割窄缝区域。相邻的卡止壁24a之间的间隔可以设定为大致相同。图8是芯材4’的俯视图。
芯材4’形成为弓形,从由箭头表示的插入方向插入到窄缝24。芯材4’的插入方向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缺口41’。这些缺口41’分别形成于与窄缝24的卡止壁24a相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将芯材4’插入到窄缝24,能够使卡止壁24a嵌合到缺口41’。通过将卡止壁24a嵌合到缺口41’,能够有效地防止芯材4’的位置偏移。
芯材4’还形成有挂钩部42’。该挂钩部42’,其径向截面形成为圆形,而且其上端部形成为扩径的台阶形状,挂钩部42’贯穿面罩主体部2并向面罩主体部2的表面侧突出。挂钩部42’分别设置在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固定部20、第二固定部21相对应的位置。这些挂钩部42’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形成于安装带30一端的未图示的安装开口部。
安装带30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粘扣31。通过将一方的粘扣31粘贴到另一方的粘扣31上,将电刺激用面罩1’佩戴于面部。此时,通过安装带30被拉伸,使芯材4’向关闭缺口41’的方向弹性变形。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面罩主体部2的紧贴力的不均。安装带30可以使用弹性体。通过使用弹性体,利用其伸缩性使电刺激用面罩1’按压接触佩戴部位,从而很难发生位置偏移,另外也能够削减成本。
符号说明
11’ 电刺激用面罩
2 面罩主体部
2a 返回部
3-a 与眼部相对应的开口部
3-b 与鼻部相对应的开口部
3-c 与口部相对应的开口部
4、4’ 芯材
5 拉伸部件
6 第1连结部件
7 第2连结部件
8 带部
9、31 粘扣
10 额头用导电部
11-R 右侧面用导电部
11-L 左侧面用导电部
20 第一固定部
21 第二固定部
23 柔软筋条
24 窄缝
24a 卡止壁
30 安装带
41’ 缺口
42’ 挂钩部
X 中心线
100 眼部
101 鼻部
102 口部
103 耳部
104 颏部
105 下颚体部
106 太阳穴部
107 脸颊部
108 头侧面部
109 额头部

Claims (17)

1.一种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具有:
面罩主体部,其在与眼、口及鼻相对应的部分具有开口部;
导电部,其设置于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
左右一对的芯材,其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外缘从除颏以外的与下颚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头侧面相对应的部分;以及
拉伸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芯材,在面罩的佩戴状态下,通过所述芯材将所述面罩主体部向面部前表面紧贴的方向拉伸,并安装于夹持所述芯材在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上端侧的第一固定部及下端侧的第二固定部的至少两个固定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将从所述第一固定部至所述芯材的上端的长度设为A,
将从所述第二固定部至所述芯材的下端的长度设为B,
将从所述第一固定部至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设为C时,
满足B<A<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具有:
第一导电部,其覆盖与下颚和脸颊相对应的部分,并且从与颏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太阳穴相对应的部分;以及
第二导电部,其以夹持所述电刺激用面罩在短边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式,从与左侧及右侧的一方的额头部相对应的部分延伸至与另一方额头部相对应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从所述面罩主体部向所述导电部延伸的多个柔软筋条的收容部,
所述多个柔软筋条,在面罩佩戴时隔着所述导电部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而产生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从所述面罩主体部向所述导电部延伸的多个柔软筋条的收容部,
所述多个柔软筋条,在面罩佩戴时隔着所述导电部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而产生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主体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芯材的窄缝,
所述芯材形成为弓形,而且在其插入方向的端面形成多个缺口,该缺口在该芯材的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各缺口分别与形成在所述窄缝的内部的多个分隔壁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主体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芯材的窄缝,
所述芯材形成为弓形,而且在其插入方向的端面形成多个缺口,该缺口在该芯材的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各缺口分别与形成在所述窄缝的内部的多个分隔壁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主体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芯材的窄缝,
所述芯材形成为弓形,而且在其插入方向的端面形成多个缺口,该缺口在该芯材的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各缺口分别与形成在所述窄缝的内部的多个分隔壁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主体部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芯材的窄缝,
所述芯材形成为弓形,而且在其插入方向的端面形成多个缺口,该缺口在该芯材的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各缺口分别与形成在所述窄缝的内部的多个分隔壁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刺激用面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的与颚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弯曲的返回部,所述返回部用于临时贮存沿着所述面罩主体部的内表面滴下的液体。
CN201480002616.0A 2014-07-16 2014-07-16 电刺激用面罩 Active CN105722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03778 WO2016009463A1 (ja) 2014-07-16 2014-07-16 電気刺激用マス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548A CN105722548A (zh) 2016-06-29
CN105722548B true CN105722548B (zh) 2018-01-23

Family

ID=5234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616.0A Active CN105722548B (zh) 2014-07-16 2014-07-16 电刺激用面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650872B1 (zh)
KR (1) KR101547259B1 (zh)
CN (1) CN105722548B (zh)
SG (1) SG11201609409WA (zh)
WO (1) WO20160094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16584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Insung Information Co., Ltd. Sheet mask for iontophoresis and mask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JP6911121B2 (ja) 2017-11-13 2021-07-28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美容マスク
WO2019234921A1 (ja) * 2018-06-08 2019-12-12 株式会社ホーマーイオン研究所 電気刺激装置
JP7177015B2 (ja) * 2019-07-19 2022-11-22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目元用美容マスク
WO2021054649A1 (ko) * 2019-09-17 2021-03-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마스크
JP2022042422A (ja) * 2020-09-02 2022-03-14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美容マスク、及び美容用の電気刺激体
JP6940902B1 (ja) * 2021-01-29 2021-09-29 株式会社Kalos Beauty Technology 美容マスク
CN115463335A (zh) * 2022-10-18 2022-12-13 张彧 电子设备、皮肤护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138A (zh) * 2002-11-21 2003-04-16 王继伟 一种美容瘦脸面罩
CN2589004Y (zh) * 2002-11-20 2003-12-03 谷宗元 火灾浓烟中逃生眼口罩改良结构
CN101161220A (zh) * 2006-10-09 2008-04-16 游聪益 具有导电按摩功能的敷脸面膜罩
JP2008093068A (ja) * 2006-10-10 2008-04-24 Soeki Yu 導電按摩効果を持つ顔のマッサージ用の薄膜マスク
KR101186510B1 (ko) * 2010-05-19 2012-10-08 주식회사 케이피엠테크 카본시트가 구비된 전기마스크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2306B2 (en) * 2000-03-10 2004-09-14 Biophoretic Therapeutic Systems, Llc Finger-mounted electrokinetic delivery system for self-administration of medicaments and methods therefor
JP3082187U (ja) * 2001-05-25 2001-11-30 コミー株式会社 トリートメント用マスク
JP3759484B2 (ja) 2002-10-11 2006-03-22 奈美 岩本 低周波美容器における電極装着装置
JP2007098060A (ja) * 2005-10-07 2007-04-19 Mc Plaza Co Ltd イオン導入器用フェース・ヘッドパ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オン導入装置
JP5222498B2 (ja) 2007-07-10 2013-06-26 伊藤超短波株式会社 顔面マスク装置
JP3166893U (ja) * 2010-09-26 2011-03-31 綾子 定井 美容健康マス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9004Y (zh) * 2002-11-20 2003-12-03 谷宗元 火灾浓烟中逃生眼口罩改良结构
CN1410138A (zh) * 2002-11-21 2003-04-16 王继伟 一种美容瘦脸面罩
CN101161220A (zh) * 2006-10-09 2008-04-16 游聪益 具有导电按摩功能的敷脸面膜罩
JP2008093068A (ja) * 2006-10-10 2008-04-24 Soeki Yu 導電按摩効果を持つ顔のマッサージ用の薄膜マスク
KR101186510B1 (ko) * 2010-05-19 2012-10-08 주식회사 케이피엠테크 카본시트가 구비된 전기마스크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09463A1 (ja) 2017-04-27
CN105722548A (zh) 2016-06-29
WO2016009463A1 (ja) 2016-01-21
SG11201609409WA (en) 2016-12-29
JP5650872B1 (ja) 2015-01-07
KR101547259B1 (ko)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2548B (zh) 电刺激用面罩
US11235148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ransderm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nerves to modify or induce a cognitive state
JP3137239U (ja) 健康器具
US10293161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transderm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nerves to modify or induce a cognitive state
EP3711813A1 (en) Beauty mask
EP2651504B1 (en) Headband for external occipital neurostimulation
WO2018023990A1 (zh) 用于预防老年痴呆的虚拟现实控制系统
CN103961794B (zh)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耳部电极
KR101647892B1 (ko) 호흡 이상 개선 장치
JP2022049056A (ja) 美容マスク
KR20170002983U (ko) 생체전기발생용 목걸이
CN109431683A (zh) 一种护眼美容眼罩
CN206526401U (zh) 多功能虚拟现实头盔
CN209464177U (zh) 一种护眼美容眼罩
CN206518778U (zh) 一种可拆卸保健头带
CN204501195U (zh) 以热及电击促进血液循环的装置
CN213698455U (zh) 一种助眠仪
CN211511309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型磁疗重力被
CN20930202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枕
CN211634898U (zh) 脉冲按摩器
WO2021140739A1 (ja) 頸部美容器
CN207666982U (zh) 电脉冲刺激耳夹及治疗仪
CN217040687U (zh) 一种具有便于更换的按摩贴
KR20130037591A (ko) 미세전류 자극용 안경
CN202761914U (zh) 一种抗疲劳驾驶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