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26C -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26C
CN1057126C CN94115520A CN94115520A CN1057126C CN 1057126 C CN1057126 C CN 1057126C CN 94115520 A CN94115520 A CN 94115520A CN 94115520 A CN94115520 A CN 94115520A CN 1057126 C CN1057126 C CN 10571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raw material
centrifugation
accordance
organic sele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5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31A (zh
Inventor
苏琪
骆尚骅
周宗俊
刘强
段文瑛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Zhongzhi Biotechnology Co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Zhongzhi Biotechnology Co,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uhai Zhongzhi Bio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CN94115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26C/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微生物食用菌菌株,接种后经过生物固体发酵转化,培育出高含量有机硒鲜品原料,经过粉碎打浆、浸提、离心分离、减压浓缩、沉淀离心、配料灭菌等工艺流程,制备出有机硒提取剂的水剂和粉剂。根据需要可以与各种食物、药物配合,制成口服液、胶囊、冲剂、糖丸、饮料、食品等各种形式的富硒补硒营养保健制品。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总硒中有机硒比例在99%以上,高蛋白和氨基酸、低脂肪、低能量、富含蕈菌多糖、多种维生素(A、B、C、D、E)及矿质和微量元素。属纯天然制品,补硒效果及医疗保健作用比较明显,适合于规模生产等特点。

Description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本发明使用微生物食用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经过生物固体发酵培育出子实体,采摘其富硒鲜品原料,经过粉碎打浆、浸提、离心分离,减压浓缩、配料等工艺流程,提取有机硒水(粉)剂。国际分类属于C12R,涉及的是生物化学技术领域。
在公知技术中,经初步检索找出24件有关硒的中国专利,其中相近似的专利技术有:85107995“富硒麦芽的生产方法”,86100490“利用抗氨固氮菌生产富硒单细胞蛋白,维生素E和菌肥的方法”,88103347“硒化卡拉胶的制法”,91102488“黑豆硒力汁的制造方法”,91108877“富硒茶的人工栽培方法”,92107669“硒多糖及其制造方法”,92111121“硒力口服液生产工艺”等。
上述对比文件中的技术及其产品,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硒这个微量元素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补硒对人体提高免疫能力和医疗保健作用,都有明确的认识,技术方案及其制造方法都是可行的,并且取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它们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它们大都未使用微生物食用菌菌株,培育鲜品原料,提取高含量的纯天然的有机硒制品,甚至有一部分是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混合体。
通过叶面喷洒或根部吸收无机硒,而欲达到转化有机硒的目的,这种方法有机硒转化率低,所得到的叶子硒成份为有机硒和无机硒的结合体,且叶面含部分残留未吸收利用的无机硒,硒含量无法控制。
由于不是真正的纯天然有机硒制品,且不具增强免疫、防癌、治癌特性的蕈菌多糖,它的补硒作用及医疗保健效果相对较弱。
所以,对硒的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硒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维持人和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雹素之一。硒缺乏还是心血管病、各种癌症、肝病等发生诱因或病因,由此,应该有更新的技术,更好的产品出现,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微生物食用菌菌株,经过生物固体发酵转化成鲜品原料,再经过特定的工艺流程,提取出高含硒和蕈菌多糖纯天然的,有机硒转化率高而且含硒量能人为有效控制和标码的,最终提取物几乎不含无机态硒因而无毒无付作用的,补硒作用及医疗保健效果比较显著的天然有机硒提取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
使用聚硒能力强的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菌菌株(pleurotus.sp),在以植物壳体为主,经科学配制的培养基中接种,通过生物固体发酵转化,生成子实体,即高含量有机硒鲜品原料,再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接种→培育鲜品原料→粉碎打浆→浸提→离心分离→减压浓缩→沉淀离心→配料→灭菌→成品。离心分离流程中离心机内的固形沉淀物直接进入配料流程。提取出天然有机硒(水和粉)剂。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达到:
1、菌株接种用的培养基的配方:
植物壳体                            80-98%
麸  皮                              5%
石  膏                              1%
复合添加剂I                         0.1-2%(维生素B、糖等)
复合添加剂II                        0.01-1%(硒、钠、钾、镁、磷、硫)
玉米粉                              2%
加水混合。
2、菌丝及实体培养条件:
菌丝培养温度;20-28℃        子实体培养温度:10-25℃
菌丝培养湿度:60-75%        子实体培养湿度:75-95%
菌丝培养时间:15-20天        子实体培养时间:30-60天
光照要求:    不需光。       光照要求:      散射光。
3、培育出的有机硒鲜品原料,包括平菇、香菇、金针菇灵芝、猴头等,按1份鲜品原料(含水量88-92%)3份水的比例混合,另加入含0.6%的柠檬酸水溶液,然后用打浆机粉碎得到的浆液,将该液在20-30℃的恒温条件下浸提0.5-1hr。
4、将恒温条件下浸提后的混合液,用300目筛网,在2000-4000rpm的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分别得到上清液和固形沉淀物,上清液进入减压浓缩流程,固形沉淀物在80℃烤箱中烤干,粉碎进入配料流程。该粉剂中有机硒含量达150-250ppm.蕈菌多糖为14-18g/100g干品。
5、上清液是在660mmHg汞柱的真空度50-70℃的条件下,于减压浓缩缸中,浓缩60%。
6、在所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浓度为30-50ppm,并事先溶解在醋酸溶液中的甲壳素,然后加热至100℃,保温沉淀1’,静止0.5hr。再用200-300目的尼龙筛网,2000-4000rpm的离心机,进行离心沉淀。
7、经离心沉淀后的上清液,按其总重量加入0.01-0.05%的黄原酸,山犁酸钾等,搅拌均匀。所得的水剂中有机硒含量为50-100ppm,蕈菌多糖含量4-8g/100ml。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特点:
本发明使用的菌株(Pleurotus.sp)是经过认真筛选培育的,菌丝洁白,致密、好氧、无毒可食;
使用该食用菌菌株转化的鲜品原料,工艺简单、制造方便,而且是纯天然原料,食用菌鲜品因非菌表面直接喷施无机硒,故鲜品表面不含无机硒,总硒中有机硒比例在99%以上,明显优于其它技术高于其他富硒产品;
提取剂中还含有丰富的蕈菌多糖,维生素A、B、C、D、E,可协同有机硒起抗氧化能力,请除氧自由基,延缓衰老,防治各种癌症;
生产成本低,适合于规模生产;
由于本发明的提取物为浓缩剂型的水剂和粉剂,易于包装运输,便于配料制成饮料,口服液,食品糖丸、胶囊,冲剂等各种形式的富硒补硒制品。
本发明附图即工艺流程方框图的图面说明:
1、食用菌菌株,2、生物固体发酵,3、有机硒鲜品原料,4、粉碎打浆,5、浸提,6、离心分离,7、固形物处理,8、减压浓缩,9、沉淀离心,10、配料,11、灭菌,12、成品。
以下结合工艺流程方框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使用的食用菌菌株为真菌门,担子菌、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拉丁名称为Plurotus.sp。该菌株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工业研究所经多年研究,筛选和培育出的富硒食用菌,称之为“中植营养素8号”,它无毒可食,菌丝洁白、致密、好氧。培养条件为PH3-11,C/N比为20-25∶1。菌株一般在4℃情况下可保存0.5-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工业研究所可以提供该菌株20年以上。
现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六日委托“北京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0217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的:
使用上述高富硒食用菌菌株(Pleurotus.sp)在以棉仔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配料配方:
棉仔壳体                        80-98%
麸    皮                        5%
石    膏                        1%
复合添加剂I                     0.1-2%(维生素B和糖等)
复合添加剂II                    0.01-1%(硒、钠、钾、镁、磷、硫)
玉米粉                          2%
加水混合。
按照下列条件培养菌丝及子实体:
菌丝培养温度:20-28℃         子实体培养温度:10-25℃
菌丝培养湿度:60-75%         子实体培养湿度:75-95%
菌丝培养时间:15-20天         子实体培养时间:30-60天
光照要求:    不需光。        光照要求:      散射光。
本实施例接种培育的平菇,其它如香菇、金针菇、灵芝,猴头等都可作为富硒菌株和鲜品原料。有机硒鲜品原料,是一种富含有机硒的蕈菌产品,主要以硒蛋白、硒多糖,形式存在外,还含有大量的蕈菌蛋白、蕈菌多糖(包括平菇多糖、香菇多糖、金丝菇糖、灵芝多糖、猴头多糖)以及维生素A、B、C、D、E和丰富的矿质与微量元素等。其中具有抗癌和免疫活性的蕈菌多糖是由以分子量为10万-200万三链右旋螺旋状结构存在的β-(1→3)-D-葡聚糖、并具有-β-(1→6)-单葡糖基的支链组成。硒蛋白主要以硒——半胱氨酸、硒蛋氨酸的形式结合。硒蛋白在蕈菌体内的具体合成途径,大致用下式表达:
Figure C9411552000091
鲜品原料的打浆浸提流程:将有机硒鲜品原料按1份原料3份水的比例加入打浆机中,随即加入0.6%的柠檬酸水溶液,混合均匀,用打浆机粉碎,再将此浆液在20-30℃的恒温条件下浸提0.5-1hr。
浸提液的离心分离流程:
将打浆浸提后的混合液,用300目尼龙筛网,在2000-4000rpm的离心机内离心分离。分别得到上清液和固形沉淀物。其中上清液的主要成份包括有机硒蛋白、多糖和氨基酸、结合蛋白、树脂、纤维素、矿质元素、有机酸等。固形沉淀物包括纤维素,糖纤维素、木质素、游离蛋白结合态硒等。所得上清液转入减压浓缩流程,所得固形沉淀物在80℃的烤箱中烤干粉碎直接进入配料流程。
上清液的减压浓缩流程:
将上述离心分离所得到的上清液,在660mmHg汞柱的真空度,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于减压浓缩缸中,浓缩至所加入上清液重量的60%时,可停止浓缩。
沉淀离心流程:
在所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浓度为30-50ppm的而且事先溶解在醋酸溶液中的甲壳素,然后加热至100℃,保温沉淀1’,静止0.5hr.用200-300目尼龙筛网,在2000-4000rpm的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去掉部分水份后的浓缩液,主要成分包括有有机硒蛋白、多糖和氨基酸、结合蛋白、有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而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素物质、部分蛋白,被甲壳素聚合沉淀于固形物中。
配料流程:
将上述沉淀分离所得上清液,按总重量加入0.01-0.05%的黄原胶,山犁酸钾等,于配料缸中搅拌混匀,制作成浓缩剂,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硒蛋白、多糖、氨基酸、硒蛋氨酸、硒胱氨酸、有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及非含硒蛋白、多糖等物质。浓缩剂包括水剂和粉剂两种。
将所提取的浓缩剂,可以与各种可食物配制成口服液,冲剂、胶囊、糖丸、饮料、食品等各种形式的富硒补硒制品。
灭菌及成品流程:
所得到的水剂灌装入瓶,在高压灭菌锅内,于121-125℃,1.0-1.2蒸气压下消毒灭菌10-15分钟,取出后又在20-25℃条件下保温培养72hr,检查各项微生物指标及其它各项指标,合格则包装为成品。所得粉剂根据需要进行配料,产品真空充氮包装保存。
本发明使用微生物食用菌菌株制备的有机硒(水、粉)提取剂,经北京市卫生局药检所进行的小白鼠毒性试验。分别为:
1、有机硒浓缩液水剂急性毒性试验:
取健康的昆明种小白鼠17-19g的20只,雌雄和半,每次口服灌胃0.8ml,(原提取剂稀释10倍)一日二次,总计1.6ml/日/只,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33倍,观察7天,结果表明:7天内小白鼠全部健康存活,体重增加且正常生长,未见异常反应。
2、有机硒粉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昆明小白鼠18g的20只,雌雄各半,每次口服灌胃0.0625g/只,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04倍,观察7天,小白鼠全部存活,体重增加且正常生长,未见异常反应。

Claims (8)

1、一种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生物化学方法,从培育的含硒原料中,提取有机硒制剂,其特征在于:使用聚硒能力强的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菌菌株Pleurotus.SP CGMCC0217,在以植物壳体为主的培养基中接种,分别进行菌丝培养和子实体培养,获得有机硒鲜品原料,进行粉碎打浆、浸提、离心分离、减压浓缩、沉淀离心、配料、灭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株接种用培养基配料比(重量比)为:
  植物壳体                                 80-98%
  麸    皮                                 5%
  石    膏                                 1%
  复合添加剂I(维生素B、糖)                 0.1-2%
  复合添加剂II(硒、钠、钾、镁、磷、硫)     0.01-1%
  玉米粉                                   2%
  加水混合,各组分之和=10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丝及子实体培养条件分别为:
菌丝培养温度:20-28℃,子实体培养温度:10-25℃
菌丝培养湿度:60-75%,子实体培养湿度:75-95%
菌丝培养时间:15-20天,子实体培养时间:30-60天
光照要求:不需光,     光照要求:散射光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粉碎打浆是将有机硒鲜品原料粉碎后,按1份鲜品原料3份水的比例混合,另加入含0.6%的柠檬酸水溶液,然后用打浆机粉碎得到浆液,其中所说的浸提是将打浆液在20-30℃的恒温条件下浸提0.5-1hr。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离心分离是将浓缩液用300目筛网,在2000-4000rpm的离心机内离心分离,分别得到上清液和固形沉淀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减压浓缩是将离心上清液在660mmHg汞柱的真空度,50-70℃的条件下,于减压浓缩缸中浓缩6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沉淀离心是在浓缩液中加入浓度为30-50ppm,并事先溶解在醋酸溶液中的甲壳素,然后加热至100℃,保温沉淀1分钟,静止0.5hr,再用200-300目的尼龙筛网,于2000-4000rpm的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沉淀。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配料是将离心沉淀后的上清液,按其总重量加入0.01-0.05%的黄原胶,山梨酸钾搅拌均匀,与各种食物配制口服液、胶囊、冲剂、糖丸、饮料、食品。
CN94115520A 1994-09-10 1994-09-10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12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4115520A CN1057126C (zh) 1994-09-10 1994-09-10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4115520A CN1057126C (zh) 1994-09-10 1994-09-10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1A CN1121531A (zh) 1996-05-01
CN1057126C true CN1057126C (zh) 2000-10-04

Family

ID=503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5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126C (zh) 1994-09-10 1994-09-10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69C (zh) * 1996-05-23 2001-05-09 崔照有 食用菌激活植物原浆酶发酵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0396199C (zh) * 2006-07-07 2008-06-25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有机硒含量及其保存率的果蔬混合汁制备方法
CN104522782A (zh) * 2014-12-29 2015-04-22 宁波中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食用菌饮料
CN104472812A (zh) * 2014-12-31 2015-04-01 程煦干 一种富硒贡菊饮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05027970A (zh) * 2015-07-06 2015-11-11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锗的虎奶菇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
CN107173046A (zh) * 2016-03-13 2017-09-19 马世宇 有机硒香菇栽培新技术
CN107173044A (zh) * 2016-03-13 2017-09-19 马世宇 有机硒鸡腿菇栽培新技术
CN107173045A (zh) * 2016-03-13 2017-09-19 马世宇 有机硒灵芝栽培新技术
CN107173048A (zh) * 2016-03-13 2017-09-19 马世宇 有机硒秀珍菇栽培新技术
CN106974172A (zh) * 2017-04-14 2017-07-25 宁夏和谐富硒食品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硒强化面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12156106B (zh) * 2019-11-11 2023-09-26 湖南万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药物及其制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84A (zh) * 1993-04-28 1994-01-05 孙树侠 保健营养剂及其用途
CN1090975A (zh) * 1994-01-04 1994-08-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富硒茶液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84A (zh) * 1993-04-28 1994-01-05 孙树侠 保健营养剂及其用途
CN1090975A (zh) * 1994-01-04 1994-08-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富硒茶液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1A (zh) 199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8048A (zh) 一种以活化硒矿为硒源的富硒食用菌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2599481A (zh) 一种固体发酵混合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制作方法
CN1358413A (zh) 蘑菇菌丝体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Daba et al. Production of mushroom (Pleurotus ostreatus) in Egypt as a source of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food
CN1831107A (zh) 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及其应用
CN1057126C (zh) 使用微生物制备有机硒提取剂的方法
CN100362091C (zh) 硒酵母产物,制备硒酵母产物的方法以及所述产物在制备食品、膳食补充品或药品中的用途
CN106072491B (zh) 一种牛蒡基灵芝菌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7946A (zh) 一种促生长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273B (zh) 蘑菇多糖体组合物
Said et al. Preservation and value addition of jaggery.
CN102165894A (zh) 利用亚硒酸钠进行均匀富硒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CN102577839B (zh) 一种利用黄酒糟作为固体培养基来生产药用或药食兼用子实体的方法
KR20100001375A (ko) 갈조류 발효 저분자 후코이단 제조방법 및 저분자 후코이단
CN104877183A (zh) 一种灵樟多糖及其膜渗透制备工艺
CN102960711B (zh) 一种天然营养品及其制备方法
WO1995018626A1 (fr) Medicament tonique a base de basidiomycetes, d'algues et d'herbes officinales chinoises,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CN1306020C (zh) 一种灰树花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03865816A (zh) 一种富硒、锗酵母粉
CN1110105A (zh) “中华麦绿素”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77218B (zh) 一种富硒保健品的制备方法
Khalkho et al. Review on production techniqu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Calocybe indica (P&C)
CN1632128A (zh) 来源于米曲霉的有机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948A (zh) 一种利用辣木废木屑制备富硒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1624575A (zh) 一种高活性医用光合菌的培养方法和固体活菌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CO-PATENTEE; FROM: ZHUHAI ZHONGZHI BIOLOGICAL HI-TECH CORPORATION TO: CANCEL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o-patentee after: cancel

Co-patentee before: Zhuhai Zhongz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mpany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u Qi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u Q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