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4930A -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4930A
CN105694930A CN201610131973.8A CN201610131973A CN105694930A CN 105694930 A CN105694930 A CN 105694930A CN 201610131973 A CN201610131973 A CN 201610131973A CN 105694930 A CN105694930 A CN 105694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pyrolysis
heater
tunnel typ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19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4930B (zh
Inventor
肖国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1319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94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9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4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49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2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25/00Doors or closures for coke ovens
    • C10B25/02Doors; Door frames
    • C10B25/08Closing and opening the doors
    • C10B25/12Closing and opening the doors for ovens with horizontal cha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31/00Charging devices
    • C10B31/06Charging devices for charging horizontally
    • C10B31/08Charging devices for charging horizontally coke ovens with horizontal cha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包括隧道式炉体,炉体分为烘干区、热解区、冷却区,炉体内设有用于装填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热解区炉体两侧内壁分别间隔设有扰流板,且相对两侧的扰流板交叉设置,使得高温烟气碰到扰流板的阻碍形成折线路径流动;烘干区和热解区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和冷却区的交界处设有能够将热解区完全隔绝成密闭空腔的密封门。本发明将传统生物质处理的三个单独的工艺步骤,创造性的用一个隧道式热解炉统一为一个一体化设备,三个区循环工作,生产周期短、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广,能耗比现有技术节约7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燃料热解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从2008年研究生物质热解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热解炉,包含一种生物质热解炉,专利号:ZL201110006196.1;一种防止氧化的热解炉,专利号:ZL200920062938.0;一种生物质热解炉,专利号:ZL201220031587.9;一种生物质热解炉,专利号:ZL201120357176.4。也申请了美国、欧洲、欧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占世界国土面积的70%国家专利。
本发明人之前设计的热解炉在炉内设置了一个网状炉胆,所述的炉胆底面与四周设有多网孔,炉胆与炉壳内壁间设有排汽层,烟管一端连接炉壳,另一端连接回收塔,很好地解决了生物质快速热解的技术难题。一个6立方米的炉胆,内装竹节1.2吨,从点火至变成炭只需要6小时,这比传统技术快了10倍以上。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不能连续热解,在冷却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占用大量的冷却时间。
2.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加水快速冷却,炉体材料不能承受急冷急热的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短。
3.不能生产热解温度高(如1200℃)的木炭。
4、高温烟气的热能直接排出炉体用水进行冷却,没有用于热解,浪费了大量的能源。所有的传统生物质热解技术均不例外。
日本人发明的高密度原木炭即备长炭,其热解温度约1200℃,使用他们的热解炉,生产周期30多天。中国人生产的青冈木炭,热解温度约1000℃,生产周期20多天。其中,所用原料均是密度高的杂木。
本发明人发明的一种机制木炭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1210547343.0),生产的木炭密度比备长炭、青冈木炭高出20%以上,强度比现有机制木炭高出50%以上,依靠现有的生物质热解炉不能在24小时内生产完成。因为,为了快速冷却木炭,在高温下用水冷却,结果,显著降低了木炭的强度,会使木炭成粉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热解炉和热解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8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及专业知识,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广,能耗比备长炭生产技术节约70%以上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该热解炉还可用于废橡胶和塑料等有机材料的热解。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包括隧道式炉体,炉体分为烘干区、热解区、冷却区,炉体内设有用于装填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
所述烘干区的炉体上设有热风入口和湿气排出口,烘干区的入口处设有烘干区门,烘干区门外设有驱动网状炉框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热解区炉体两侧内壁分别间隔设有扰流板,且相对两侧的扰流板交叉设置,使得高温烟气碰到扰流板的阻碍形成折线路径流动;热解区的炉体上连接有燃烧室,与燃烧室相对的一侧的炉体顶部设有排烟口;
所述冷却区的炉体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气体进口和冷却气体出口,冷却区的出口处设有冷却区门;
所述烘干区和热解区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和冷却区的交界处设有能够将热解区完全隔绝成密闭空腔的密封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包括与炉体固定连接并与炉体内腔连通的承载箱体;
箱体内腔中安装有炉门,炉门上靠近热解区的一侧固定有密封框,该密封框为板材合围形成的箱型结构,靠近热解区的一侧完全敞开;箱体靠近热解区一侧的内壁上与密封框对应的位置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耐高温纤维垫,密封框可插入密封槽内形成密封结构;
靠近热解区一侧的箱体内壁和炉门之间设有弹簧,远离热解区的炉门一侧设有可往复移动的顶杆,顶杆延伸至箱体外部;顶杆与箱体之间的接触部位填充有石棉绳;
还包括将炉门上下提升的炉门提升机构。
上述方案中,箱体是各结构件安装的一个支撑载体。炉门的作用是将热解区和烘干区、冷却区完全隔离开来,密封框与密封槽配合的结构是保证热解区的气密性。弹簧与顶杆机构的配合可以使得炉门沿炉体轴向移动,关闭炉门时通过顶杆将炉门顶紧,弹簧被压缩,打开炉门时松开顶杆,弹簧靠弹力将炉门弹开。石棉绳的作用在于防止漏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靠近热解区的一侧设有冷却用水套,水套上设有水套进水口和水套出水口;
所述炉门为空心腔结构,炉门顶部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至插入炉门空心腔下部,箱体顶部设有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进水管和进水管接头、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之间分别通过软管连通;
所述密封框的腔内紧贴炉门的位置设有耐高温纤维层。
上述方案中,设计水套是为了冷却热解区与烘干区、冷却区的交界处;空心腔炉门循环水的设计能够冷却炉门;耐高温纤维层的作用在于隔热,隔绝热解区传到炉门的热量。
具体的,所述炉门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卷扬机、固定于箱体一侧的第一水箱,第一卷扬机通过穿过箱体壁的钢丝绳与炉门顶部连接,钢丝绳与箱体壁的穿孔处套接有管道,该管道一端与箱体壁固定并与箱体内腔连通,另一端没入第一水箱中,钢丝绳从管道内穿过。
上述方案中,设计管道及第一水箱可以形成水封,目的在于保证与炉体连通的箱体的气密性,防止外界空气通过箱体进入炉体。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底部铺有导轨,导轨上设有可移动小车,小车上固定有隔热层,网状炉框固定在小车上,网状炉框随着小车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烘干区和热解区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和冷却区的交界处的导轨为活动轨道,活动轨道沿炉体的轴线一分为二,活动轨道可横向移动分开或合拢。
上述方案中,设计活动轨道是为了给炉门腾出位置,才能够完全将热解区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区的炉体两侧内壁下部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砂槽,砂槽内填充有砂粒,可移动小车两侧固定有尖刀状刮板,其尖头朝下插入砂粒中。
上述方案中,设计砂槽与刮板结构目的是隔绝高温烟气流向小车下部,其下部尖,可以减小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区门外设有用于拖动可移动小车的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钢丝绳的自由端系有钢环;
所述冷却区的炉体两侧内壁与小车车轴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通孔,通孔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挂钩,钢环可挂在挂钩上,通孔处设有一个可封盖通孔的盖板;
所述可移动小车的车轴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挂住钢环的凹槽。
上述方案使得在高温环境下,可以方便的操作,拖动小车。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区出口处的炉体下方设有第二水箱,出口处的炉体底部设有钢筒,钢筒插入第二水箱中,第二卷扬机的钢丝绳从钢筒中穿过。设计钢筒和第二水箱可以形成水封,保证冷却区的气体不泄露。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位于热解区的炉体上靠近冷却区的那一端,所述排烟口位于靠近烘干区的那一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活塞缸。
优选的,所述炉体设有内衬保温棉。
本发明的热解炉工作过程为:
(a)打开烘干区门、冷却区门、以及两个密封门,同时将活动轨道合拢;将多个依次紧靠的装填有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从烘干区门处推入炉体内,可移动网状炉框依次排满热解区后,分开活动轨道,关闭热解区的两个密封门。
关闭密封门的操作步骤为:
开启第一卷扬机将炉门慢慢放下,用顶杆将炉门朝热解区的方向推,弹簧被压缩,密封框插入密封槽中。
(b)再次推入装填有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排满烘干区,之后关闭烘干区门,热风从热风入口通入烘干区对生物质进行烘干,湿气从湿气排出口排出。
(c)将钢环挂在挂钩上,并关闭冷却区门。
(d)针对不同的生物质,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燃烧室内的温度,使其维持设定温度(根据具体情况可维持在400℃~1200℃),燃烧室内的高温烟气从网状炉框的一侧流到对面侧,然后受到扰流板的引导,呈折线前进,直至从排烟口排出,这样依次有序的充分与生物质接触,使生物质在热解区充分热解反应,达到规定时间后停止输送高温烟气。
(e)打开热解区的两个密封门,合拢活动轨道,开动活塞缸,将烘干区内已经烘干的生物质推入热解区,于此同时,已经热解好的相同数量的网状炉框被顺势顶出热解区,从而进入冷却区。
打开密封门的过程为步骤(a)中关闭密封门的逆过程。
(f)打开盖板,将挂钩上的钢环取下,并分别钩挂在车轴两端的凹槽上。启动第二卷扬机,将冷却区中的网状炉框向冷却区出口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以密封门能够自由放下为准),盖上盖板。然后分开活动轨道,关闭两个密闭门。
(g)再次推入装填有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排满烘干区,之后关闭烘干区门。于此同时,从冷却气体进口通入冷却气体介质(在600℃以下可用二氧化碳,高于600℃可用氮气),冷却后的气体从冷却气体出口排出。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进行的还有继续从燃烧室往热解区通入高温烟气进行热解反应。
(h)冷却完成后,打开冷却区门,启动第二卷扬机将冷却区内的网状炉框拖至外面,取下钢环。同时,打开盖板,将钢环挂在挂钩上。待热解区反应完成,重复步骤(e)~(h)即可不断循环进行烘干、热解、冷却的工序。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1.将传统生物质处理的三个单独的工艺步骤,创造性的用一个隧道式热解炉统一为一个一体化设备,三个区循环工作,生产效率高、周期短。
2.始终保持热解区的温度,不再冷却,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3、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做为热解能源,即高温烟气从燃烧室沿着隧道往烘干端移动,并且扰流板的设计可以引导高温烟气呈折线前进,烟气温度逐渐降低。这样依次有序的充分与生物质接触,反应充分,能耗更低,热量损失小。对于某一个网状炉框内的生物质来说,最开是受到的较低温度的烟气作用,但随着排队到接近燃烧室的位置,受到的烟气温度越来越高,每一框生物质都能充分热解。
4.传统的冷却方式都是自然冷却、采用水间接冷却或者直接泼水冷却,冷却效率低,时间长;直接泼水冷却还容易使产品变粉状。本发明创造性的在生物质热解领域采用二氧化碳或氮气冷却不断循环冷却,冷却效率高。而且冷却气体带走的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或者连接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热解炉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热解炉俯视图。
图3为密封门结构主视图。
图4为活动轨道合拢后的俯视图。
图5为活动轨道分开后的俯视图。
图6为冷却区主视图。
图7为图2中B-B视图。
图8为图2中A-A视图。
图9为图2中C-C视图。
图中:1-烘干区,2-热解区,3-冷却区,4-炉体,5-网状炉框,6-密封门,7-导轨8-小车,9-活动轨道,10-第二卷扬机,11-热风入口,12-湿气排出口,13-烘干区门,14-活塞缸,21-扰流板,22-燃烧室,23-排烟口,24-砂槽,25-刮板,26-砂粒,31-冷却气体进口,32-冷却气体出口,33-冷却区门,34-挂钩,35-盖板,36-第二水箱,37-钢筒,41-保温棉,61-箱体,62-炉门,63-密封框,64-密封槽,65-耐高温纤维垫,66-弹簧,67-顶杆,68-石棉绳,69-水套,70-耐高温纤维层,71-第一卷扬机,72-第一水箱,73-钢丝绳,74-管道,81-车轴,82-凹槽,91-拉杆,101-钢环,621-进水管,622-进水管接头,623-软管,691-水套进水口,692-水套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包括隧道式炉体4,炉体4内衬保温棉41。炉体4分为烘干区1、热解区2、冷却区3。
所述炉体4内底部铺有导轨7,导轨7上设有可移动小车8,小车8上固定有隔热层,小车8上固定有网状炉框5,网状炉框5随着小车8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烘干区1和热解区2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2和冷却区3的交界处的导轨7为活动轨道9,活动轨道9沿炉体4的轴线一分为二,活动轨道9上设有拉杆91,拉杆91拉动活动轨道9可使活动轨道9横向移动分开或合拢。
所述烘干区1的炉体上设有热风入口11和湿气排出口12,烘干区1的入口处设有烘干区门13,烘干区门13外设有驱动网状炉框5移动的活塞缸14。
所述热解区2炉体两侧内壁分别间隔设有扰流板21,且相对两侧的扰流板21交叉设置,使得高温烟气碰到扰流板21的阻碍形成折线路径流动。热解区2的炉体上连接有燃烧室22,与燃烧室22相对的一侧的炉体顶部设有排烟口23。所述燃烧室22位于热解区2的炉体上靠近冷却区3的那一端,所述排烟口23位于靠近烘干区1的那一端。
所述冷却区3的炉体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气体进口31和冷却气体出口32,冷却区3的出口处设有冷却区门33。
所述烘干区1和热解区2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2和冷却区3的交界处设有能够将热解区2完全隔绝成密闭空腔的密封门6。
所述密封门6包括与炉体4固定连接并与炉体内腔连通的承载箱体61。箱体61内腔中安装有炉门62。炉门62上靠近热解区2的一侧固定有密封框63,该密封框63为板材合围形成的箱型结构,靠近热解区2的一侧完全敞开。箱体61靠近热解区2一侧的内壁上与密封框63对应的位置设有密封槽64,密封槽64内设有耐高温纤维垫65,密封框63可插入密封槽64内形成密封结构。
靠近热解区2一侧的箱体61内壁和炉门62之间设有弹簧66,远离热解区2的炉门62一侧设有可往复移动的顶杆67,顶杆67延伸至箱体61外部。顶杆67与箱体61之间的接触部位填充有石棉绳68。
所述箱体61上靠近热解区2的一侧设有冷却用水套69,水套69上设有水套进水口691和水套出水口692。
所述炉门62为空心腔结构,炉门62顶部设有进水管621和出水管,进水管621至插入炉门62空心腔下部。箱体61顶部设有进水管接头622和出水管接头,进水管621和进水管接头622、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之间分别通过软管623连通。
所述密封框63的腔内紧贴炉门62的位置设有耐高温纤维层70。
还包括将炉门62上下提升的炉门提升机构。所述炉门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卷扬机71、固定于箱体61一侧的第一水箱72。第一卷扬机71通过穿过箱体壁的钢丝绳73与炉门62顶部连接,钢丝绳73与箱体壁的穿孔处套接有管道74,该管道74一端与箱体壁固定并与箱体61内腔连通,另一端没入第一水箱72中,钢丝绳73从管道74内穿过。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解区2的炉体两侧内壁下部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砂槽24,砂槽24内填充有砂粒26,可移动小车8两侧固定有尖刀状刮板25,其尖头朝下插入砂粒26中。
所述冷却区门33外设有用于拖动可移动小车8的第二卷扬机10,第二卷扬机10钢丝绳的自由端系有钢环101。
所述冷却区3的炉体两侧内壁与小车车轴8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通孔,通孔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挂钩34,钢环101可挂在挂钩34上,通孔处设有一个可封盖通孔的盖板35。
所述可移动小车8的车轴8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挂住钢环101的凹槽82。
所述冷却区3出口处的炉体下方设有第二水箱36,出口处的炉体底部设有钢筒37,钢筒37插入第二水箱36中,第二卷扬机10的钢丝绳从钢筒37中穿过。
当本热解炉为冷却状态,以一种机制木炭生产的方法(专利号:ZL201210547343.0)生产的木炭棒坯料为原料送入本发明的热解炉中进行生产。这种坯料是用生物质进行低温热解后的木炭,粉碎后加入粘合剂,挤压成型的高密度木炭棒。
一种具体形式的热解炉结构中,共设计十六台带有网状炉框5的小车8,其中,热解区2十二台,冷却区3两台,烘干区1两台。
该热解炉工作过程为:
(a)打开烘干区门13、冷却区门33、以及两个密封门6,同时将活动轨道9合拢;将十二台依次紧靠的装填有生物质的可移动小车8从烘干区门13处推入炉体4内,小车8依次排满热解区2后,分开活动轨道9,关闭热解区2的两个密封门6。
关闭密封门6的操作步骤为:
开启第一卷扬机71将炉门62慢慢放下,用顶杆67将炉门62朝热解区2的方向推,弹簧66被压缩,密封框63插入密封槽64中。
(b)再次推入两台装填有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排满烘干区1,之后关闭烘干区门13,热风从热风入口11通入烘干区1,对生物质进行烘干,湿气从湿气排出口12排出。
(c)将钢环101挂在挂钩34上,并关闭冷却区门33。
(d)针对不同的生物质,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燃烧室22内的温度,使其维持设定温度(根据具体情况可维持在400℃~1200℃),燃烧室22内的高温烟气从网状炉框5的一侧流到对面侧,然后受到扰流板21的引导,呈折线前进,直至从排烟口23排出,这样依次有序的充分与生物质接触,使生物质在热解区充分热解反应,达到规定时间后停止输送高温烟气。
(e)打开热解区2的两个密封门6,合拢活动轨道9,开动活塞缸14,将烘干区1内已经烘干的两台小车8推入热解区2,于此同时,已经热解好的两台小车8被顺势顶出热解区2,从而进入冷却区3。
打开密封门的过程为步骤(a)中关闭密封门的逆过程。
(f)打开盖板35,将挂钩34上的钢环101取下,并分别钩挂在车轴81两端的凹槽82上。启动第二卷扬机10,将冷却区3中的小车8向冷却区出口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以密封门能够自由放下为准),盖上盖板35。然后分开活动轨道9,关闭两个密闭门6。
(g)再次推入装填有生物质的两台小车8排满烘干区1,之后关闭烘干区门13。于此同时,从冷却气体进口31通入冷却气体介质(在600℃以下可用二氧化碳,高于600℃可用氮气),冷却后的气体从冷却气体出口32排出。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进行的还有继续从燃烧室22往热解区2通入高温烟气进行热解反应。
(h)冷却完成后,打开冷却区门33,启动第二卷扬机10将冷却区3内的两台小车8拖至外面,取下钢环101。同时,打开盖板35,将钢环101挂在挂钩34上。待热解区2反应完成,重复步骤(e)~(h)即可不断循环进行烘干、热解、冷却的工序。

Claims (10)

1.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式炉体(4),炉体(4)分为烘干区(1)、热解区(2)、冷却区(3),炉体(4)内设有用于装填生物质的可移动网状炉框(5);
所述烘干区(1)的炉体上设有热风入口(11)和湿气排出口(12),烘干区(1)的入口处设有烘干区门(13),烘干区门(13)外设有驱动网状炉框(5)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热解区(2)炉体两侧内壁分别间隔设有扰流板(21),且相对两侧的扰流板(21)交叉设置,使得高温烟气碰到扰流板(21)的阻碍形成折线路径流动;热解区(2)的炉体上连接有燃烧室(22),与燃烧室(22)相对的一侧的炉体顶部设有排烟口(23);
所述冷却区(3)的炉体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气体进口(31)和冷却气体出口(32),冷却区(3)的出口处设有冷却区门(33);
所述烘干区(1)和热解区(2)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2)和冷却区(3)的交界处设有能够将热解区(2)完全隔绝成密闭空腔的密封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6)包括与炉体(4)固定连接并与炉体内腔连通的承载箱体(61);
箱体(61)内腔中安装有炉门(62),炉门(62)上靠近热解区(2)的一侧固定有密封框(63),该密封框(63)为板材合围形成的箱型结构,靠近热解区(2)的一侧完全敞开;箱体(61)靠近热解区(2)一侧的内壁上与密封框(63)对应的位置设有密封槽(64),密封槽(64)内设有耐高温纤维垫(65),密封框(63)可插入密封槽(64)内形成密封结构;
靠近热解区(2)一侧的箱体(61)内壁和炉门(62)之间设有弹簧(66),远离热解区(2)的炉门(62)一侧设有可往复移动的顶杆(67),顶杆(67)延伸至箱体(61)外部;顶杆(67)与箱体(61)之间的接触部位填充有石棉绳(68);
还包括将炉门(62)上下提升的炉门提升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1)上靠近热解区(2)的一侧设有冷却用水套(69),水套(69)上设有水套进水口(691)和水套出水口(692);
所述炉门(62)为空心腔结构,炉门(62)顶部设有进水管(621)和出水管,进水管(621)至插入炉门(62)空心腔下部,箱体(61)顶部设有进水管接头(622)和出水管接头,进水管(621)和进水管接头(622)、出水管和出水管接头之间分别通过软管(623)连通;
所述密封框(63)的腔内紧贴炉门(62)的位置设有耐高温纤维层(7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卷扬机(71)、固定于箱体(61)一侧的第一水箱(72),第一卷扬机(71)通过穿过箱体壁的钢丝绳(73)与炉门(62)顶部连接,钢丝绳(73)与箱体壁的穿孔处套接有管道(74),该管道(74)一端与箱体壁固定并与箱体(61)内腔连通,另一端没入第一水箱(72)中,钢丝绳(73)从管道(74)内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4)内底部铺有导轨(7),导轨(7)上设有可移动小车(8),小车(8)上固定有隔热层,网状炉框(5)固定在小车(8)上,网状炉框(5)随着小车(8)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烘干区(1)和热解区(2)的交界处,以及热解区(2)和冷却区(3)的交界处的导轨(7)为活动轨道(9),活动轨道(9)沿炉体(4)的轴线一分为二,活动轨道(9)可横向移动分开或合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区(2)的炉体两侧内壁下部沿轴向固定安装有砂槽(24),砂槽(24)内填充有砂粒(26),可移动小车(8)两侧固定有尖刀状刮板(25),其尖头朝下插入砂粒(26)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门(33)外设有用于拖动可移动小车(8)的第二卷扬机(10),第二卷扬机(10)钢丝绳的自由端系有钢环(101);
所述冷却区(3)的炉体两侧内壁与小车车轴(8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通孔,通孔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挂钩(34),钢环(101)可挂在挂钩(34)上,通孔处设有一个可封盖通孔的盖板(35);
所述可移动小车(8)的车轴(8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挂住钢环(101)的凹槽(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3)出口处的炉体下方设有第二水箱(36),出口处的炉体底部设有钢筒(37),钢筒(37)插入第二水箱(36)中,第二卷扬机(10)的钢丝绳从钢筒(37)中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2)位于热解区(2)的炉体上靠近冷却区(3)的那一端,所述排烟口(23)位于靠近烘干区(1)的那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活塞缸(14)。
CN201610131973.8A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4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1973.8A CN105694930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1973.8A CN105694930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4930A true CN105694930A (zh) 2016-06-22
CN105694930B CN105694930B (zh) 2019-01-25

Family

ID=5622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197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4930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949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8731A (zh) * 2016-11-25 2017-02-15 肖国雄 一种高效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106675599A (zh) * 2017-01-19 2017-05-17 宜宾学院 用于连续制备生物炭的设备及方法
CN106916598A (zh) * 2017-03-23 2017-07-04 肖国雄 一种干馏型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107143856A (zh) * 2017-03-28 2017-09-08 中南大学 一种电子废弃物热解炉
CN111534313A (zh) * 2020-05-11 2020-08-14 栗兰苔 一种单筒内供热连续热解生物质卧地式转炉及工艺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8705A (en) * 1935-06-03 1940-07-23 Soubbotin Igor Tunnel oven used for the carbonization at low temperatures of oil shale, lignite, coal, and similar materials
CN2709448Y (zh) * 2004-06-09 2005-07-13 郑州华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生物质干馏装置
CN101463257A (zh) * 2009-01-16 2009-06-24 天津大学 隧道式热解气化装置及热解气化方法
CN102071036A (zh) * 2011-01-13 2011-05-25 肖国雄 一种生物质热解炉
CN104099118A (zh) * 2014-06-18 2014-10-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式两级生物质富氮热解反应的装置
CN104946279A (zh) * 2015-06-01 2015-09-30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回转式分段加热生物质连续热解设备
US20150307784A1 (en) * 2014-03-05 2015-10-29 Proton Power, Inc. Continuous liquid fuel produc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8705A (en) * 1935-06-03 1940-07-23 Soubbotin Igor Tunnel oven used for the carbonization at low temperatures of oil shale, lignite, coal, and similar materials
CN2709448Y (zh) * 2004-06-09 2005-07-13 郑州华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生物质干馏装置
CN101463257A (zh) * 2009-01-16 2009-06-24 天津大学 隧道式热解气化装置及热解气化方法
CN102071036A (zh) * 2011-01-13 2011-05-25 肖国雄 一种生物质热解炉
US20150307784A1 (en) * 2014-03-05 2015-10-29 Proton Power, Inc. Continuous liquid fuel produc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CN104099118A (zh) * 2014-06-18 2014-10-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式两级生物质富氮热解反应的装置
CN104946279A (zh) * 2015-06-01 2015-09-30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回转式分段加热生物质连续热解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8731A (zh) * 2016-11-25 2017-02-15 肖国雄 一种高效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106675599A (zh) * 2017-01-19 2017-05-17 宜宾学院 用于连续制备生物炭的设备及方法
CN106675599B (zh) * 2017-01-19 2019-11-26 宜宾学院 用于连续制备生物炭的设备及方法
CN106916598A (zh) * 2017-03-23 2017-07-04 肖国雄 一种干馏型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WO2018171566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肖国雄 一种干馏型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106916598B (zh) * 2017-03-23 2020-06-26 肖国雄 一种干馏型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107143856A (zh) * 2017-03-28 2017-09-08 中南大学 一种电子废弃物热解炉
CN107143856B (zh) * 2017-03-28 2019-09-10 中南大学 一种电子废弃物热解炉
CN111534313A (zh) * 2020-05-11 2020-08-14 栗兰苔 一种单筒内供热连续热解生物质卧地式转炉及工艺系统
CN111534313B (zh) * 2020-05-11 2021-04-13 栗兰苔 一种单筒内供热连续热解生物质卧地式转炉及工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4930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4930A (zh) 一种隧道式生物质断续热解炉
CN206204223U (zh) 一种高效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103776270A (zh) 一种电石炉电石显热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CN109579550A (zh) 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及利用系统
CN202188743U (zh) 一种超细粉末还原炉
CN206959601U (zh) 一种烧结矿冷却和余热利用系统
CN105018117A (zh) 一种肉尸连续式热解炭化方法
CN103776271A (zh) 一种电石炉电石显热回收设备
CN106398731A (zh) 一种高效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203798180U (zh) 一种电石炉电石显热回收装置
CN207254913U (zh) 一种垃圾复合炭化一体机
CN103499213A (zh) 一种移动式平顶的轮窑
CN103848423B (zh) 循环闭合式煤矿采空区惰性气体发生装置
CN111879096B (zh) 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干燥一体化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4211686U (zh) 带热能回收的炭化炉
CN203903999U (zh) 循环闭合式煤矿采空区惰性气体发生装置
CN106916598B (zh) 一种干馏型隧道式断续热解炉
CN203625415U (zh) 炼钢转炉用汽化冷却烟道
CN207845724U (zh) 一种燃气喷吹装置
CN202452821U (zh) 网带式氮气保护烧结生产线
CN217265572U (zh) 可快速更换熔池式气化炉的有机固废气化装置
CN204275807U (zh) 一种烟尘废气污染源控制装置
CN204958809U (zh) 一种肉尸连续式热解炭化装置
CN110331250A (zh) 一种转炉余热锅炉用活动烟罩
CN203128598U (zh) 一种高炉炼铁熔渣热量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