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0699A -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0699A
CN105680699A CN201610046164.7A CN201610046164A CN105680699A CN 105680699 A CN105680699 A CN 105680699A CN 201610046164 A CN201610046164 A CN 201610046164A CN 105680699 A CN105680699 A CN 105680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current
connects
mode
primar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61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0699B (zh
Inventor
陈武
宁光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461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80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80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0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0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0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变换器输入侧包括一个输入滤波电容、6个开关管、一个电感和两个变压器的原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组成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则由第三和第四开关管组成,第三桥臂由第五和第六开关管组成,输入滤波电容和三个桥臂依次并联。第一变压器原边、与之串联的电感、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组成第一全桥;第二变压器原边、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组成第二全桥。变换器输出侧由两个变压器的副边、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组成。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副边按同名端在上的方向直接串联,然后与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共同组成倍压整流电路。本发明具有系统功率损耗小、所需电感量小、控制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出的大功率场合。
背景技术
日益增长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关注,以及石油价格的飙升,已经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快速发展。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人们对两者的开发利用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不断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渗透,直流电网逐渐得到重视。同时,由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可再生能源很方便地就能通过电力电子装置直接得到直流电源。此外,如燃料电池储能系统等自身就是直流系统。因此,将这些直流电源和储能装置直接连接到直流电网的研究活动已被广泛地进行。在这其中,大功率DC/DC变换器是新能源与直流电网或者直流输电之间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于中高频隔离DC/DC变换器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传输效率、系统可靠性等方面有了不少突破。然而,仍然存在几个主要的问题阻碍了变换器功率水平的进一步增长,如较高的功率损失和较大的输出滤波电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传统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要么辅助电路比较复杂不容易控制,要么会产生环流增加半导体器件导通损耗等情况,同时考虑到高效率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在不断壮大的新能源发电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既能有效减小系统功率损耗又能实现控制相对简单的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所述直流变换器输入侧包括输入滤波电容、第一至第六开关管、第一变压器原边、包含有第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输入侧电感和包含有第二变压器原边漏感的第二变压器原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一桥臂,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二桥臂,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三桥臂;所述输入滤波电容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负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且输入滤波电容两侧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变压器原边和输入侧电感串联后,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使得第一变压器原边、输入侧电感、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组成第一全桥,且第一变压器原边同名端靠近第一桥臂;
所述第二变压器原边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使得第二变压器原边、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组成第二全桥,且第二变压器原边同名端靠近第三桥臂;
所述直流变换器输出侧是包含有第一至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第一至第二二极管和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的倍压整流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输出电容的负极,第二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输出电容的负极,第一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异名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的同名端,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的异名端连接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的中间节点,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同名端连接第一至第二二极管的中间节点;且串联后的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两侧连接输出电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驱动波形完全一样,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驱动波形完全一样,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驱动占空比恒为0.5,且第一开关管驱动与第二开关管驱动互补,第四开关管驱动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互补;
(2)第五开关管的开通起点与第一开关管的开通起点相同,第六开关管的开通起点与第二开关管的开通起点相同;
(3)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驱动的占空比相等,通过闭环控制来调节二者的占空比使电路达稳态。
本发明还提供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实现的工作方法,一个周期内包括六种工作模态;其中:Vin为输入电压,Vo为输出电压,Q1为第一开关管,Q2为第二开关管,Q3为第三开关管,Q4为第四开关管,Q5为第五开关管,Q6为第六开关管;T1为原副边匝比为1:N1的第一变压器,T2为原副边匝比为1:N2的第二变压器,Cin为输入滤波电容,Lf为包含有第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输入侧电感;D1为第一二极管,D2为第二二极管,Co1为第一输出电容和Co2为第二输出电容;ip_1为从第一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流入的电流,ip_2为从第二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流入的电流,iD_1为流经第一二极管的电流,iD_2为流经第二二极管的电流;所述六种工作模态如下,其中:t0≤t<t6为一个完整的开关周期:t0≤t<t3为前半周期,t3≤t<t6后半周期:
模态一:t0≤t<t1
t0时刻是一个新开关周期的起点;在所述t0时刻,开关管Q2和Q3关断,开关管Q1、Q4和Q5开通,Q6处于关断状态保持不变;在t0时刻之前,电流ip_1、ip_2、iD_1、iD_2均已为0,所以Q2和Q3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开关管Q1、Q4和Q5则为零电流开通;t0≤t<t1时间区间内,电流ip_1、ip_2、iD_1均正向线性上升,iD_2仍为0;输入侧电流分为两路:第一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1、Lf、T1的原边和Q4,回到Vin的负极;第二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5、T2的原边和Q4,回到Vin的负极;输出侧电流线性上升,流经Co2、两个电压器副边和D1,方向为变压器副边同名端流出的方向;
模态二:t1≤t<t2
t1时刻Q5关断,其余5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t1≤t<t2时间区间内,ip_1、ip_2、iD_1均线性下降,iD_2保持为0;输入侧第一路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一中相同;第二路电流方向与模态一中相同,但由于Q5的关断,只在由Q4、T2的原边和Q6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环路内流动;输出侧电流线性下降,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一中相同;
模态三:t2≤t<t3
t2时刻,6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ip_1、ip_2、iD_1均下降为0,iD_2也仍为0;t2≤t<t3时间区间内,两个变压器和输入侧的6个开关管均无电流通过,输出侧也只由两个电容Co1和Co2向负载供电;
模态四:t3≤t<t4
t3时刻是前半个开关周期的结束点,也是后半个开关周期的起点;在t3时刻,开关管Q1和Q4关断,开关管Q2、Q3和Q6开通,Q5处于关断状态保持不变;在t3时刻之前,电流ip_1、ip_2、iD_1、iD_2均已为0,所以Q1和Q4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开关管Q2、Q3和Q6则为零电流开通;t3≤t<t4时间区间内,ip_1、ip_2反向线性上升,iD_2正向线性上升,iD_1仍为0;输入侧电流也分为两路:第一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3、T1的原边、Lf和Q2,回到Vin的负极;第二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3、T2的原边和Q6,回到Vin的负极;输出侧电流线性上升,流经D2、两个电压器副边和Co1,为变压器副边同名端流入的方向。
模态五:t4≤t<t5
t4时刻Q6关断,其余5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t4≤t<t5时间区间内,ip_1、ip_2、iD_2均线性下降,iD_1保持为0;输入侧第一路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四中相同;第二路电流方向与模态四中相同,但由于Q6的关断,只在由Q3、T2的原边和Q5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环路内流动;输出侧电流线性下降,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四中相同;
模态六:t5≤t<t6
t5时刻,6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ip_1、ip_2、iD_2均下降为0,iD_1也仍为0;t5≤t<t6时间区间内,两个变压器和输入侧的6个开关管均无电流通过,输出侧也只由两个电容Co1和Co2向负载供电,与模态三相同。
应当指出的是,电流不一定是呈现等腰三角形的,这与两个变压器的变比取值有关。
有益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本发明在实现软开关的同时减小了环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另外,电感放置在变换器的输入侧也能有效减小电感量并且避免副边高压滤波电感的使用;再者,6个开关管中的4个是固定占空比无需控制,因而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典型驱动和电流波形;
图2是主电路工作在模态一的电流通路图;
图3是主电路工作在模态二的电流通路图;
图4是主电路工作在模态三和模态六的电流通路图;
图5是主电路工作在模态四的电流通路图;
图6是主电路工作在模态五的电流通路图;
图7是主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7所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所述直流变换器输入侧包括输入滤波电容、第一至第六开关管、第一变压器原边、包含有第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输入侧电感和包含有第二变压器原边漏感的第二变压器原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一桥臂,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二桥臂,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三桥臂;所述输入滤波电容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负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且输入滤波电容两侧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变压器原边和输入侧电感串联后,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使得第一变压器原边、输入侧电感、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组成第一全桥,且第一变压器原边同名端靠近第一桥臂;
所述第二变压器原边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使得第二变压器原边、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组成第二全桥,且第二变压器原边同名端靠近第三桥臂;
所述直流变换器输出侧是包含有第一至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第一至第二二极管和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的倍压整流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输出电容的负极,第二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输出电容的负极,第一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异名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的同名端,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的异名端连接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的中间节点,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同名端连接第一至第二二极管的中间节点;且串联后的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两侧连接输出电压。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驱动波形完全一样,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驱动波形完全一样,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驱动占空比恒为0.5,且第一开关管驱动与第二开关管驱动互补,第四开关管驱动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互补;
(2)第五开关管的开通起点与第一开关管的开通起点相同,第六开关管的开通起点与第二开关管的开通起点相同;
(3)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驱动的占空比相等,通过闭环控制来调节二者的占空比使电路达稳态。
图1为本发明的典型驱动和电流波形,具体的,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实现的工作方法,一个周期内包括六种工作模态;其中:Vin为输入电压,Vo为输出电压,Q1为第一开关管,Q2为第二开关管,Q3为第三开关管,Q4为第四开关管,Q5为第五开关管,Q6为第六开关管;T1为原副边匝比为1:N1的第一变压器,T2为原副边匝比为1:N2的第二变压器,Cin为输入滤波电容,Lf为包含有第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输入侧电感;D1为第一二极管,D2为第二二极管,Co1为第一输出电容和Co2为第二输出电容;ip_1为从第一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流入的电流,ip_2为从第二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流入的电流,iD_1为流经第一二极管的电流,iD_2为流经第二二极管的电流;所述六种工作模态如下,其中:t0≤t<t6为一个完整的开关周期:t0≤t<t3为前半周期,t3≤t<t6后半周期:
如图2所示,模态一:t0≤t<t1
t0时刻是一个新开关周期的起点;在所述t0时刻,开关管Q2和Q3关断,开关管Q1、Q4和Q5开通,Q6处于关断状态保持不变;在t0时刻之前,电流ip_1、ip_2、iD_1、iD_2均已为0,所以Q2和Q3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开关管Q1、Q4和Q5则为零电流开通;t0≤t<t1时间区间内,电流ip_1、ip_2、iD_1均正向线性上升,iD_2仍为0;输入侧电流分为两路:第一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1、Lf、T1的原边和Q4,回到Vin的负极;第二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5、T2的原边和Q4,回到Vin的负极;输出侧电流线性上升,流经Co2、两个电压器副边和D1,方向为变压器副边同名端流出的方向;
如图3所示,模态二:t1≤t<t2
t1时刻Q5关断,其余5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t1≤t<t2时间区间内,ip_1、ip_2、iD_1均线性下降,iD_2保持为0;输入侧第一路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一中相同;第二路电流方向与模态一中相同,但由于Q5的关断,只在由Q4、T2的原边和Q6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环路内流动;输出侧电流线性下降,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一中相同;
如图4所示,模态三:t2≤t<t3
t2时刻,6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ip_1、ip_2、iD_1均下降为0,iD_2也仍为0;t2≤t<t3时间区间内,两个变压器和输入侧的6个开关管均无电流通过,输出侧也只由两个电容Co1和Co2向负载供电;
如图5所示,模态四:t3≤t<t4
t3时刻是前半个开关周期的结束点,也是后半个开关周期的起点;在t3时刻,开关管Q1和Q4关断,开关管Q2、Q3和Q6开通,Q5处于关断状态保持不变;在t3时刻之前,电流ip_1、ip_2、iD_1、iD_2均已为0,所以Q1和Q4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开关管Q2、Q3和Q6则为零电流开通;t3≤t<t4时间区间内,ip_1、ip_2反向线性上升,iD_2正向线性上升,iD_1仍为0;输入侧电流也分为两路:第一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3、T1的原边、Lf和Q2,回到Vin的负极;第二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3、T2的原边和Q6,回到Vin的负极;输出侧电流线性上升,流经D2、两个电压器副边和Co1,为变压器副边同名端流入的方向。
如图6所示,模态五:t4≤t<t5
t4时刻Q6关断,其余5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t4≤t<t5时间区间内,ip_1、ip_2、iD_2均线性下降,iD_1保持为0;输入侧第一路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四中相同;第二路电流方向与模态四中相同,但由于Q6的关断,只在由Q3、T2的原边和Q5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环路内流动;输出侧电流线性下降,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四中相同;
模态六:t5≤t<t6
t5时刻,6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ip_1、ip_2、iD_2均下降为0,iD_1也仍为0;t5≤t<t6时间区间内,两个变压器和输入侧的6个开关管均无电流通过,输出侧也只由两个电容Co1和Co2向负载供电,与模态三相同。
相对于传统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本发明在实现软开关的同时减小了环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另外,电感放置在变换器的输入侧也能有效减小电感量并且避免副边高压滤波电感的使用;再者,6个开关管中的4个是固定占空比无需控制,因而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对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换器输入侧包括输入滤波电容、第一至第六开关管、第一变压器原边、包含有第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输入侧电感和包含有第二变压器原边漏感的第二变压器原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一桥臂,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二桥臂,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组成第三桥臂;所述输入滤波电容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负极分别连接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且输入滤波电容两侧连接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变压器原边和输入侧电感串联后,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使得第一变压器原边、输入侧电感、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组成第一全桥,且第一变压器原边同名端靠近第一桥臂;
所述第二变压器原边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的中间节点,使得第二变压器原边、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组成第二全桥,且第二变压器原边同名端靠近第三桥臂;
所述直流变换器输出侧是包含有第一至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第一至第二二极管和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的倍压整流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输出电容的负极,第二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输出电容的负极,第一输出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异名端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的同名端,第二变压器的副边的异名端连接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的中间节点,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同名端连接第一至第二二极管的中间节点;且串联后的第一至第二输出电容两侧连接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1)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驱动波形完全一样,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驱动波形完全一样,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驱动占空比恒为0.5,且第一开关管驱动与第二开关管驱动互补,第四开关管驱动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互补;
(2)第五开关管的开通起点与第一开关管的开通起点相同,第六开关管的开通起点与第二开关管的开通起点相同;
(3)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驱动的占空比相等,通过闭环控制来调节二者的占空比使电路达稳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实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周期内包括六种工作模态;其中:Vin为输入电压,Vo为输出电压,Q1为第一开关管,Q2为第二开关管,Q3为第三开关管,Q4为第四开关管,Q5为第五开关管,Q6为第六开关管;T1为原副边匝比为1:N1的第一变压器,T2为原副边匝比为1:N2的第二变压器,Cin为输入滤波电容,Lf为包含有第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输入侧电感;D1为第一二极管,D2为第二二极管,Co1为第一输出电容和Co2为第二输出电容;ip_1为从第一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流入的电流,ip_2为从第二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流入的电流,iD_1为流经第一二极管的电流,iD_2为流经第二二极管的电流;所述六种工作模态如下,其中:t0≤t<t6为一个完整的开关周期:t0≤t<t3为前半周期,t3≤t<t6后半周期:
模态一:t0≤t<t1
t0时刻是一个新开关周期的起点;在所述t0时刻,开关管Q2和Q3关断,开关管Q1、Q4和Q5开通,Q6处于关断状态保持不变;在t0时刻之前,电流ip_1、ip_2、iD_1、iD_2均已为0,所以Q2和Q3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开关管Q1、Q4和Q5则为零电流开通;t0≤t<t1时间区间内,电流ip_1、ip_2、iD_1均正向线性上升,iD_2仍为0;输入侧电流分为两路:第一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1、Lf、T1的原边和Q4,回到Vin的负极;第二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5、T2的原边和Q4,回到Vin的负极;输出侧电流线性上升,流经Co2、两个电压器副边和D1,方向为变压器副边同名端流出的方向;
模态二:t1≤t<t2
t1时刻Q5关断,其余5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t1≤t<t2时间区间内,ip_1、ip_2、iD_1均线性下降,iD_2保持为0;输入侧第一路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一中相同;第二路电流方向与模态一中相同,但由于Q5的关断,只在由Q4、T2的原边和Q6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环路内流动;输出侧电流线性下降,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一中相同;
模态三:t2≤t<t3
t2时刻,6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ip_1、ip_2、iD_1均下降为0,iD_2也仍为0;t2≤t<t3时间区间内,两个变压器和输入侧的6个开关管均无电流通过,输出侧也只由两个电容Co1和Co2向负载供电;
模态四:t3≤t<t4
t3时刻是前半个开关周期的结束点,也是后半个开关周期的起点;在t3时刻,开关管Q1和Q4关断,开关管Q2、Q3和Q6开通,Q5处于关断状态保持不变;在t3时刻之前,电流ip_1、ip_2、iD_1、iD_2均已为0,所以Q1和Q4实现了零电流关断,开关管Q2、Q3和Q6则为零电流开通;t3≤t<t4时间区间内,ip_1、ip_2反向线性上升,iD_2正向线性上升,iD_1仍为0;输入侧电流也分为两路:第一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3、T1的原边、Lf和Q2,回到Vin的负极;第二路从Vin的正极出发,流经Q3、T2的原边和Q6,回到Vin的负极;输出侧电流线性上升,流经D2、两个电压器副边和Co1,为变压器副边同名端流入的方向。
模态五:t4≤t<t5
t4时刻Q6关断,其余5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t4≤t<t5时间区间内,ip_1、ip_2、iD_2均线性下降,iD_1保持为0;输入侧第一路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四中相同;第二路电流方向与模态四中相同,但由于Q6的关断,只在由Q3、T2的原边和Q5的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环路内流动;输出侧电流线性下降,电流方向和电流通路与模态四中相同;
模态六:t5≤t<t6
t5时刻,6个开关管状态保持不变,ip_1、ip_2、iD_2均下降为0,iD_1也仍为0;t5≤t<t6时间区间内,两个变压器和输入侧的6个开关管均无电流通过,输出侧也只由两个电容Co1和Co2向负载供电,与模态三相同。
CN201610046164.7A 2016-01-22 2016-01-22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680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6164.7A CN105680699B (zh) 2016-01-22 2016-01-22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6164.7A CN105680699B (zh) 2016-01-22 2016-01-22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0699A true CN105680699A (zh) 2016-06-15
CN105680699B CN105680699B (zh) 2018-02-23

Family

ID=5630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6164.7A Active CN105680699B (zh) 2016-01-22 2016-01-22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069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869A (zh) * 2016-11-01 2017-03-15 东南大学 一种新能源直流并网的复合式谐振全桥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8712079A (zh) * 2018-05-28 2018-10-26 瀚润特环保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用静电高压直流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64467A (zh) * 2018-06-08 2018-12-07 东南大学 复合式谐振全桥零电流开关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37095A (zh) * 2021-04-07 2021-06-25 湖北工业大学 具有超宽输出范围的混合dps双全桥llc谐振变换器
WO2022262702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深圳市新思电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Dc-dc转换器及电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917A (zh) * 2009-06-24 2009-12-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采用无源辅助网络的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2931843A (zh) * 2011-08-09 2013-02-13 陈仲 自驱动有源辅助网络的软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4539161A (zh) * 2014-12-02 2015-04-22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917A (zh) * 2009-06-24 2009-12-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采用无源辅助网络的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2931843A (zh) * 2011-08-09 2013-02-13 陈仲 自驱动有源辅助网络的软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4539161A (zh) * 2014-12-02 2015-04-22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OO-JIN LEE AND SO ON: ""A New Phase-Shifted Full-Bridge Converter With Voltage-Doubler-Type Rectifier for High-Efficiency PDP Sustaining Power Module"",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869A (zh) * 2016-11-01 2017-03-15 东南大学 一种新能源直流并网的复合式谐振全桥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8712079A (zh) * 2018-05-28 2018-10-26 瀚润特环保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用静电高压直流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64467A (zh) * 2018-06-08 2018-12-07 东南大学 复合式谐振全桥零电流开关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37095A (zh) * 2021-04-07 2021-06-25 湖北工业大学 具有超宽输出范围的混合dps双全桥llc谐振变换器
WO2022262702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深圳市新思电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Dc-dc转换器及电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0699B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0699A (zh)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56257B (zh) 基于三开关管的双升压三电平整流器
CN106712523B (zh) 一种升压三电平全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69898B (zh) 低压宽输入三电平全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05869A (zh) 一种新能源直流并网的复合式谐振全桥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TWI664797B (zh) 高電壓增益之直流電源轉換器
CN108964467A (zh) 复合式谐振全桥零电流开关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TWI625033B (zh) 交錯式直流升壓裝置
CN106026728A (zh) 一种光伏微型逆变器
CN209659178U (zh) 一种新型倍压-z源逆变器
CN105871219A (zh) 一种辅助管电压箝位型软开关推挽直流变换器
TW201733256A (zh) 交錯式高升壓dc-dc轉換器
CN106452144A (zh) 一种基于Zeta的升降压型三电平逆变器
CN109818494A (zh) 一种高增益电压型准y源直流-直流变换器
CN206422691U (zh)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CN205847091U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204119028U (zh) 一种双级Boost升压电路
CN111277160A (zh) 一种六开关功率解耦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2798466U (zh) 一种隔离型基于三端口功率变换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
CN205911966U (zh) 一种抽头电感型z源逆变器
CN207518282U (zh) 一种双管正激多端口独立电流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
CN204696955U (zh) 一种采用变压器辅助谐振的光伏逆变器
CN103269160A (zh) 一种三态直/直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22044B (zh) 一种基于反激磁耦合的Boost升压电路
CN108429451B (zh) 一种光伏系统用级联型多自举d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93 Nanjing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22 Hankou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east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1189 No. 2 Southeast University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outhea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