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2691U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22691U CN206422691U CN201720102113.1U CN201720102113U CN206422691U CN 206422691 U CN206422691 U CN 206422691U CN 201720102113 U CN201720102113 U CN 201720102113U CN 206422691 U CN206422691 U CN 206422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ode
- inductance
- electric capacity
- input
- g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Vi)、输入二极管(Din)、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开关管(S1)、输出二极管(Do)、输出滤波电容(Co)和负载电阻(RL);其中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感(L3)、第三电容(C3)、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感(L4)、第四电容(C4)、第四二极管(D4)构成。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只用了一个开关管,负载电流连续,输入与输出共地,利用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中电感和电容之间能量的相互传递,使其与其它高增益的Z源升压变换器相比,具有更高的输出电压增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大多数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燃料电池等,它们的输出直流电压一般都比较低,无法满足现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也不能满足并网的需求。为此需要能够把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而最常用的是传统的Boost变换器,但是当要求输出电压增益很高时,就会使开关管的工作占空比接近于1,从而会导致过大的开关损耗,降低系统的整体效率。近几年提出的Z源升压DC-DC变换器,虽然利用Z源网络实现了升压,但是其电压增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它还存在输入输出不共地、开关电压应力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具体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输入二极管、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开关管、输出二极管、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电阻;其中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电感、第四电容、第四二极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输入直流电压源的一端与输入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入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容的正极和输出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出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的正极和负载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感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容的正极、第四电容的正极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的负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负极、输出滤波电容的负极、输入直流电压源的负极和负载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该变换器稳态输出时的电压增益G为:
其中Vo表示变换器负载侧的输出电压,Vi为输入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电压,D为占空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无需额外的功率开关管,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相比于传统的Boost变换器(其输出电压增益为G=1/(1-D))和Z源升压变换器(其对应的输出电压增益为G=1/(1-2D)),在相同的输入电压和占空比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输出电压增益为G=2(1-D)2/(1-4D+2D2)。在相同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电路只需要较小的占空比就可以实现将低输入电压升至高等级的输出电压,而且输入输出之间共地,开关应力较低以及效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路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的电路图。
图2a是图1所示电路在开关管导通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工作模态图。
图2b是图1所示电路在开关管关断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工作模态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变换器与现有的其他高增益Z源变换器的增益对比曲线图。
图3b是以Vi=20V,占空比D=0.25为例给出的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电路的相关变量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需指出的是,以下若有未特别详细说明之过程或参数,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理解或实现的。
本实施例的基本拓扑结构和各主要元件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为了验证方便,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电路结构中的器件均视为理想器件。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其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Vi、输入二极管Din、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开关管S1、输出二极管Do、输出滤波电容Co和负载电阻RL;其中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感L3、第三电容C3、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感L4、第四电容C4、第四二极管D4构成;
本实施例中设定开关管S1的驱动信号为VGS、第一电感L1电流为iL1、第二电感L2电流为为iL2、第三电感L3电流为iL3、第四电感L4电流为iL4、第一电容C1电压为VC1、第二电容C2电压为VC2、第三电容C3电压为VC3、第四电容C4电压为VC4,。并设定占空比为D,设定开关周期为Ts。
如图2a和图2b所示,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0,Ts)内,主要有两个不同阶段的工作模态,分别描述如下:
工作模态1(0<t<DTs):如图2a所示,开关管S1开通,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导通,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反向截止,由于第一电容C1的电压V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压VC2之和大于输入直流电压源Vi,则输入二极管Din反偏截止。则此时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开关管S1给第一电感L1充电,第二电容C2通过开关管S1和第二二极管D2给第二电感L2充电,第三电容C3通过开关管S1给第三电感L3充电,第四电容C4通过开关管S1给第四电感L4充电。同时,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一起向输出滤波电容Co和负载电阻RL供电。
此工作模态下,相关电气参数关系式为:
VL1_on=VC1,VL2_on=VC2 (1)
VL3_on=VC3,VL4_on=VC4 (2)
Vo=VC1+VC2 (3)
其中,VL1-on,VL2-on,VL3-on,VL4-on分别表示开关管S1导通期间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两端的电压,Vo表示变换器负载侧的输出电压。
工作模态2(DTs<t<Ts):如图2b所示,开关管S1关断,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关断,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导通,输入二极管Din导通,输出二极管Do关断。则此时输入直流电压源Vi与第二电感L2、第四电感L4串联向第一电容C1充电,输入直流电源Vi与第一电感L1、第三电感L3串联一起向第二电容C2充电,输入直流电源Vi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四电感L4串联向第三电容C3充电,输入直流电源Vi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串联向第四电容C4充电。同时,输出滤波电容Co向负载电阻RL供电。此工作模态下,相关电气参数关系式为:
VL2_off+VL4_off=Vi-VC1 (4)
VL1_off+VL3_off=Vi-VC2 (5)
VL1_off+VL2_off+VL4_off=Vi-VC3 (6)
VL1_off+VL2_off+VL3_off=Vi-VC4 (7)
化简求得:
VL1_off=VC1-VC3 (8)
VL2_off=VC2-VC4 (9)
VL3_off=Vi-VC1-VC2+VC3 (10)
VL4_off=Vi-VC1-VC2+VC4 (11)
其中,VL1-off,VL2-off,VL3-off,VL4-off分别表示开关管S1关断时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两端的电压。
根据以上分析,对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分别运用伏秒平衡原理,即电感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联立式(1)、(2)、(8)、(9)、(10)和(11)可得
DVC1+(1-D)(VC1-VC3)=0 (12)
DVC2+(1-D)(VC2-VC4)=0 (13)
DVC3+(1-D)(Vi-VC1-VC2+VC3)=0 (14)
DVC4+(1-D)(Vi-VC1-VC2+VC4)=0 (15)
则联立式(12)、(13)、(14)、(15)和(3)可求得稳态时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表达式分别为:
则本实用新型实例所述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稳态输出时的电压增益G为:
如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电路的输出电压增益曲线与混合拓展准Z源变换器、开关电感Z源变换器和基于二极管二级拓展的准Z源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曲线比较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实例电路在占空比D不超过0.293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增益G就可以达到很大,明显高于其他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电压增益,且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占空比D不会超过0.293。
图3b是以Vi=20V,占空比D=0.25为例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例电路中相关变量的仿真结果图。D=0.25时,对应的输出电压增益G=9,第一、第二电容电压(VC1、VC2)=90V,第三、第四电容电压(VC3、VC4)=120V,输出电压Vo=180V。此外,图3b中还给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感电流(iL1、iL2、iL3、iL4)的波形以及开关管S1的驱动信号VGS的波形,其中第一、第二电感电流相同,第三、第四电感电流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提出的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无需额外的功率开关管,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相比于其它学者提出的高增益Z源变换器,在相同的输入电压和占空比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输出电压增益。即在相同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实例电路只需要较小的占空比就可以实现将低输入电压升至高等级的输出电压,而且输入与输出之间共地,开关应力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路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Vi)、输入二极管(Din)、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开关管(S1)、输出二极管(Do)、输出滤波电容(Co)和负载电阻(RL);其中高增益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感(L3)、第三电容(C3)、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感(L4)、第四电容(C4)、第四二极管(D4)构成;所述输入直流电压源(Vi)的一端与输入二极管(Din)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入二极管(Din)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输出二极管(Do)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出二极管(Do)的阴极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o)的正极和负载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正极和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所述开关管(S1)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负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输出滤波电容(Co)的负极、输入直流电压源(Vi)的负极和负载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开关管开通,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导通,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反向截止,由于第一电容的电压和第二电容的电压之和大于输入直流电压源,则输入二极管反偏截止;此时第一电容通过第一二极管和开关管给第一电感充电,第二电容通过开关管和第二二极管给第二电感充电,第三电容通过开关管给第三电感充电,第四电容通过开关管给第四电感充电;同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一起向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电阻供电;当开关管关断,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关断,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导通,输入二极管导通,输出二极管关断;此时输入直流电压源与第二电感、第四电感串联向第一电容充电,输入直流电源与第一电感、第三电感串联一起向第二电容充电,输入直流电源与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感串联向第三电容充电,输入直流电源与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串联向第四电容充电;同时,输出滤波电容向负载 电阻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02113.1U CN206422691U (zh) | 2017-01-26 | 2017-01-26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02113.1U CN206422691U (zh) | 2017-01-26 | 2017-01-26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22691U true CN206422691U (zh) | 2017-08-18 |
Family
ID=5957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021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2691U (zh) | 2017-01-26 | 2017-01-26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2269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2869A (zh) * | 2017-01-26 | 2017-04-2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CN107910933A (zh) * | 2017-11-23 | 2018-04-13 | 南京欧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电源充电稳压模块 |
CN110880868A (zh) * | 2019-11-26 | 2020-03-13 | 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 |
-
2017
- 2017-01-26 CN CN201720102113.1U patent/CN2064226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2869A (zh) * | 2017-01-26 | 2017-04-2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CN107910933A (zh) * | 2017-11-23 | 2018-04-13 | 南京欧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电源充电稳压模块 |
CN107910933B (zh) * | 2017-11-23 | 2021-03-26 | 南京欧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电源充电稳压模块 |
CN110880868A (zh) * | 2019-11-26 | 2020-03-13 | 上海申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宽增益二次型降压变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98111U (zh) | 一种采用开关电感和开关电容的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8571927U (zh) | 一种三电平Boost电路及逆变系统 | |
CN105186912B (zh) | 一种两级式非隔离全桥并网逆变器 | |
CN105939126B (zh) | 一种开关电感型混合准z源逆变器 | |
CN205847093U (zh) |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 |
CN105281361B (zh) | 一种五电平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 | |
CN105978388A (zh) |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单相升降压型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422691U (zh) |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 |
CN107565814A (zh) |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的高增益准z源开关升压逆变器 | |
CN109004835A (zh) | 适用于光伏发电的隔离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 |
CN105680699A (zh) | 适用于新能源直流并网的高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847124U (zh) | 一种开关电感型混合准z源逆变器 | |
CN204465377U (zh) | 一种并串联交错式三端口变换器 | |
CN102709940B (zh) | 一种储能型准-z源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 |
CN106992675A (zh) | 一种开关电感电容组和单元增压高电压增益直流变换器 | |
CN106849643A (zh) | 一种开关电容型混合准z源变换器 | |
CN106452152A (zh) | 一种开关升压型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 | |
CN207368879U (zh) | 一种低电压应力的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5847091U (zh) |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5226925A (zh) | 一种反激式单相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847090U (zh) |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7612349A (zh) | 燃料电池和光伏发电用的共地型隔离高增益准z源变换器 | |
CN106787692A (zh) | 一种共地型开关电容准z源变换器 | |
CN107707010A (zh) | 一种光伏充电电路系统 | |
CN104734550B (zh) | 一种多输入半桥并网逆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