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9789B -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9789B
CN105679789B CN201510450771.5A CN201510450771A CN105679789B CN 105679789 B CN105679789 B CN 105679789B CN 201510450771 A CN201510450771 A CN 201510450771A CN 105679789 B CN105679789 B CN 105679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pixel area
subpixel
light emitt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07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9789A (zh
Inventor
金钟成
柳池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79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9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9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9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4Parallel electrical configurations of multiple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发光区域中的子像素区域的布局来提高分辨率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基板,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透射区域,外部光穿过所述透射区域,其中所述发光区域被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的边缘围绕;以及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中的薄膜晶体管上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布置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像素的第一线上,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布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线上,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布置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三线上。

Description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0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14-0174506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在此结合该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参考,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区域的透射率提高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这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与液晶显示(LCD)装置不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为自发光装置。因此,OLED装置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因此,OLED装置能够制造得比LCD装置更薄。此外,OLED装置的优点在于,其由低电压驱动而消耗较少的功率,实现优异的色彩表现能力,具有高响应时间、宽视角和高对比度(CR)。由于这些原因,OLED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正在研发中。
为了跟上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已尝试将这种OLED装置做成透明的(或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即,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透明OLED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被划分为其中有机发光元件产生光以显示图像的发光区域、以及外部光穿过的透射区域。透明OLED装置的透明度是通过所述透射区域获得的。
此前,通常是通过将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和蓝色子像素区域设置成彼此平行布置,即设置成条纹图案来制造透明OLED。在这点上,利用精细金属掩模(FMM)来形成以条纹图案布置的子像素区域中的有机发光层。由于透明OLED需要具有高分辨率,因此与不透明OLED相比时,FMM的开口之间的间隙必须更窄。随着开口之间的宽度变窄,在制造工艺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金属掩模的开口被有机材料阻塞而出现问题。此外,由于与金属掩模相关的阴影现象(shadowing phenomenon),导致可能难以获得直接相邻的子像素之间所需的分区。此外,很难维持所需的金属掩模刚度。
由于与掩模相关的这些问题,导致在OLED装置中会出现许多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发光区域的足够的开口率以实现高分辨率且同时还获得发光区域的足够的开口率以提高透明OLED装置的透明度,需要一种具有子像素区域的新颖布局的透明OLED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发了一种在发光区域中包括子像素区域的新颖布局的新颖结构的透明OLED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新颖结构克服了与利用FFM在子像素区域中沉积有机发光层相关的困难,从而获得透明OLED装置的高分辨率和期望的开口率。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透明OLED装置以及制造透明OLED的方法,所述透明OLED装置在用于在子像素区域中沉积有机发光层的掩模的开口之间具有较大宽度,同时实现了高分辨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透明OLED装置以及制造透明OLED的方法,所述透明OLED装置的发光区域和透射区域具有被认可的开口率,同时实现了高分辨率。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优点并不限于上述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下面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基板,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每个子像素区域发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光;和透射区域,外部光穿过所述透射区域,其中所述透射区域被像素的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的边缘围绕;位于基板上并对应于每个子像素区域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位于每个子像素区域中的薄膜晶体管上的有机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产生光以显示图像,其中发射相同颜色光的发光层布置在相邻的子像素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布置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像素的第一线上,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布置在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线上,且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布置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三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基板,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配置成发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光;和透射区域,外部光穿过所述透射区域,其中所述发光区域通过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一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三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而围绕所述透射区域。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特征及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透明OLED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透明OLED的截面图;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沿着图4的线V–V’截取的透明OLED的截面图;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A至8D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的制造方法的工艺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如下参照附图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全面,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递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附图中给出的元件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和数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限制性的。此外,在对本发明的描述中,为了不使本发明的重点模糊不清,可能会省略对已知技术的描述。应当注意的是,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具有”和“包括”等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其后所列的装置,除非另有具体说明。在提及单数名词而使用不定冠词或者定冠词时,例如“一个”、“一种”、“该”,其包括该名词的复数,除非另有具体说明。
在描述要素时,即使没有明确说明,这些要素仍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如“元件A在元件B上”、“元件A在元件B上方”、“元件A在元件B下方”和“元件A与元件B相邻”,可在元件A和B之间设置另一元件C,除非明确使用了术语“直接”或“紧接”。
如在此使用的,短语“元件A在元件B上”是指元件A可直接设置在元件B上和/或元件A可经由另一元件C间接地设置在元件B上。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分类似的元件,而不一定用于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这些术语仅仅是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区分开。因此,如在此使用的,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内,第一元件可以是第二元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附图并未按比例绘制,附图中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被示意性地描绘,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可部分或整体地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到,技术上的各种相互作用和操作是可能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可被独立地或者组合地实施。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透明OLED的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透明OLED的截面图。
参照图1,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100包括多个像素,例如PX1、PX2、PX3和PX4。透明OLED装置100中,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区域LA和透射区域TA。发光区域LA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
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的每一个是发光区域LA的基本发光单元。例如,在像素PX1中,不同的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发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光。具体地说,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的每一个发射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之一。一个像素PX1包括三个子像素区域,即红色子像素区域SPR、绿色子像素区域SPG和蓝色子像素区域SPB。
如图1中所示,限定了与y轴(即,列方向)平行的第一线y1和第二线y2。此外,限定了与x轴(即,行方向)平行并且与y轴垂直的第三线x3。因此,第三线x3在与第一线y1和第二线y2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具体地说,第三线x3垂直于第一线y1和第二线y2。
还限定了第一子像素区域SP1设置在第一线y1上,第二子像素区域SP2设置在第二线y2上,且第三子像素区域SP3设置在第三线x3上。应当注意的是,从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发射的光的颜色并不限于在此示出的那些。也就是说,给出这些颜色是为了区分像素中的三个或四个子像素区域;因此,从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发射的光的颜色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而变化。
参照图1,第一像素PX1、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即在沿y轴方向(即,列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中,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在第一线y1上,红色子像素区域SPR设置在第二线y2上,绿色子像素区域SPG设置在第三线x3上。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像素PX1紧邻的第二像素PX2中,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在第二线y2上,红色子像素区域SPR设置在第一线y1上,绿色子像素区域SPG设置在第三线x3上。也就是说,在每个像素中,蓝色子像素区域SPB沿第一线y1设置,红色子像素区域SPR沿第二线y2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SPG沿第三线x3设置。或者,在每个像素中,蓝色子像素区域SPB沿第二线y2设置,红色子像素区域SPR沿第一线y1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SPG沿第三线x3设置。因此,在每个像素中,蓝色子像素区域SPB与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平行,同时绿色子像素区域SPG与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垂直。
从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发射的光的颜色可根据设置在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中的有机发光层而变化。将参照图2和图3来描述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中的有机发光层的设置。
透射区域TA1被发光区域LA围绕。换句话说,透射区域TA1被像素的各子像素区域围绕。具体地说,透射区域TA1的至少三个边缘被发光区域LA围绕。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像素,该像素的透射区域的至少三个边缘可被该像素的各子像素区域围绕。例如,可分别针对透射区域TA1的每一侧来设置子像素区域。也就是说,第四像素PX4的三个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可分别设置在第四像素PX4的透射区域TA1的三侧,并且紧邻第四像素PX4的第一像素PX1的子像素区域SP3可设置在第四像素PX4的透射区域TA1的一侧。例如,像素的透射区域TA1可被该像素的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围绕。在其中第一像素PX1中只设置有三个子像素区域SPR、SPG和SPB的图1所示的示例中,存在透射区域TA1的至少一侧上没有设置第一像素PX1的子像素区域的情况。具体地说,像素的每个子像素可沿像素的透射区域TA1的边缘设置。此外,像素的透射区域TA1设置在像素的中心,而像素的发光区域LA被设置在像素的周边并围绕透射区域TA1的至少三个边缘。因此,每个像素可具有至少一侧面,即发射相同颜色并分别位于两个紧邻像素中的两个紧邻发光区域之间的界面。
下文中,将参照图2描述设置在透明OLED装置100中的子像素区域中的有机发光层的截面结构。
参照图2,在第一像素PX1与在X轴方向上紧邻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像素PX2之间,第一像素PX1的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布置成紧邻第二像素PX2的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在透明OLED装置100的基板110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和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相关的薄膜晶体管121和122。在薄膜晶体管121和122上,设置有用于覆盖薄膜晶体管的不平坦顶表面的覆盖层。在覆盖层的平坦顶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阳极131A和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阳极131B。在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阳极131A上,设置有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有机发光层132A。在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有机发光层132A上,设置有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阴极133A。于是,形成了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有机发光元件130A。同样地,在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阳极131B上,设置有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有机发光层132B。在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有机发光层132B上,设置有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阴极133B。于是,形成了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有机发光元件130B。因此,在紧邻的子像素区域SPG1和SPG2中,通过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有机发光元件130A和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有机发光元件130B来发射绿色光。
设置在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堤岸层(bank layer)150覆盖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阳极131A的侧端部和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阳极131B的侧端部。此外,堤岸层150覆盖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二者。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通过堤岸层150分离开。此外,借助于堤岸层150限定出了第一像素PX1的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
参照图2,在设置于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堤岸层150上,设置有第一像素PX1的有机发光层142A和第二像素PX2的有机发光层142B。具体地说,第一像素PX1的有机发光层142A设置在位于第一像素PX1中的一部分堤岸层150上。有机发光层142A可跨过堤岸层150和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连续地布置(或形成)。第二像素PX2的有机发光层142B设置在位于第二像素PX2中的一部分堤岸层150上。有机发光层142B可跨过堤岸层150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连续地布置(或形成)。在图2中,在位于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堤岸层150上,第一像素PX1的对应于堤岸层150和第一绿色子像素区域SPG1的有机发光层132A以及第二像素PX2的对应于堤岸层150和第二绿色子像素区域SPG2的有机发光层132B分别部分地覆盖第一像素PX1的对应于堤岸层150和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有机发光层142A以及第二像素PX2的对应于堤岸层150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有机发光层142B。换句话说,对应于绿色的有机发光层132A、132B与对应于红色的有机发光层142A、142B的重叠区域形成于堤岸层150上。然而,必要时,有机发光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可根据这些有机发光层彼此堆叠的次序而变化。将参照图8A至图8D描述有机发光层彼此堆叠的次序。
参照图1,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像素PX1相邻的像素称为第二像素PX2。此外,在x轴方向上与第二像素PX2相邻并位于与第一像素PX1相对的一侧上的像素称为第三像素PX3。
参照图1,相对于像素之间的边界线彼此紧邻的子像素区域可发射相同颜色的光。具体地说,设置在像素的第二线y2上的子像素区域和设置在紧邻该像素的像素的第一线y1上的子像素区域可发射相同颜色的光。例如,如图1中所示,第二像素PX2的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可设置成紧邻第一像素PX1的红色子像素区域SPR。换句话说,如图3中所示,第二像素PX2的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可设置成紧邻第一像素PX1的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此外,在x轴方向上紧邻第二像素PX2的第三像素PX3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可设置成紧邻第二像素PX2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
下文中,将参照图3描述透明OLED装置100中的透射区域以及发射相同颜色光的紧邻的子像素区域的截面结构。
参照图3,在第一像素PX1与在x轴方向上邻近于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像素PX2之间,第一像素PX1的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设置成紧邻第二像素PX2的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在透明OLED装置100的基板110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相关的薄膜晶体管123和124。在薄膜晶体管123和124上,设置有用于覆盖薄膜晶体管123和124的不平坦顶表面的覆盖层。在覆盖层的平坦顶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阳极141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阳极141B。在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阳极141A上,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有机发光层142A和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阴极143A按这种次序堆叠,从而形成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有机发光元件140A。在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阳极141B上,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有机发光层142B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阴极143B按这种次序堆叠,从而形成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有机发光元件140B。
薄膜晶体管123和124分别电连接至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阳极141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阳极141B。以这种方式,薄膜晶体管123和124能够分别驱动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有机发光元件140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有机发光元件140B。可选择地,尽管图3中未示出,但是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阳极141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阳极141B可电连接至单个薄膜晶体管。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有机发光元件140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有机发光元件140B可由单个晶体管驱动而同时发光。
因此,在相对于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边界线彼此紧邻的子像素区域中,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的有机发光元件140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的有机发光元件140B发射红色光。因此,在相对于彼此相邻的像素PX1和PX2之间的边界线彼此紧邻的相邻子像素区域中,能够同时设置用于发射相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层。换句话说,掩模的开口之间的宽度能够足够宽,使得能够同时设置或形成用于发射相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层。
参照图3,在第二像素PX2中,透射区域TA1位于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附近。换句话说,透射区域TA1在x轴方向(即行方向)上与第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2相邻并位于与第一红色子像素区域SPR1相对的一侧上。在透射区域TA1中,可不形成堤岸层或覆盖层。因此,透射区域TA1易于透射外部光,从而为透明OLED装置100提供了透明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100中,对于单个像素PX1,发光区域LA中包含的三个子像素区域中的两个子像素区域设置成彼此平行,而另一个子像素区域设置成与这两个子像素区域垂直。在现有的装置中,每个子像素区域包括发光区域和透射区域,并且每个像素包括三个子像素区域。因此,每个像素包括三个发光区域和三个透射区域,从而在每两个子像素区域之间形成有堤岸层。这样,透射区域很窄。相比之下,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100中,包括各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区域LA设置成围绕透射区域TA1。具体地说,包括位于单个像素中的各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区域LA设置成沿着透射区域TA1的三个边缘围绕透射区域TA1。因此,每个像素仅包括一个透射区域TA1,因而夹在单个像素中的各子像素区域之间的堤岸层150的尺寸减小。结果,透射区域TA1能够加宽与堤岸层150所减小的尺寸一样的尺寸。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100中,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紧邻两个子像素区域中同时设置发射相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层,从而这两个子像素区域能够发射相同颜色的光。因此,发射相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层能够以共享掩模开口的方式设置在与掩模开口的长轴平行并且位于水平方向上的紧邻像素处,从而可通过单一且均匀的工艺来设置有机发光层。同样地,与位于彼此紧邻的子像素上的相同颜色的有机发光层能够形成为比传统的有机发光层更宽,以致容纳位于彼此紧邻的子像素上的、共享掩模的单个直线开口的所有相同颜色的有机发光层。此外,用于沉积有机发光层的掩模开口之间的宽度能够加宽。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的线V–V’截取的透明OLED的截面图。除了图4包括集成的子像素区域ISPB和ISPR以外,图4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400与图1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100基本上相同;因此,将不再对相似的元件进行描述。
参照图4,设置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线y2上的子像素区域和设置在第二像素PX2的第一线y1上的子像素区域集成为单个子像素区域。具体地说,设置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线y2上的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和设置在第二像素PX2的第一线y1上的红色子像素区域SPR配置为单个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因此,彼此邻近的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共享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也就是说,在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边界处,单个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发射红色光。
同样地,彼此紧邻的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也可集成为单个蓝色子像素区域ISPB。因此,彼此紧邻的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共享集成的蓝色子像素区域ISPB。也就是说,在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之间的边界处,单个蓝色子像素区域ISPB发射蓝色光。
参照图4,透射区域TA4设置在集成的子像素区域之间。具体地说,透射区域TA4设置在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与集成的蓝色子像素区域ISPB之间。换句话说,围绕透射区域TA4的多个子像素区域的至少之一为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参照图5,有机发光元件的阳极和驱动该有机发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设置在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两者上。换句话说,阳极441和薄膜晶体管421从第一像素PX1覆盖至第二像素PX2。具体地说,在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边界处,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的阳极441被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共享。此外,薄膜晶体管421电连接至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的阳极441。在第一像素PX1和与第一像素PX1紧邻的第二像素PX2的边缘上方设置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的阳极441。与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中阳极441的区域相对应,红色子像素SPR可限定为不被堤岸层450覆盖的区域。在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中的阳极441的区域上设置有机发光层442。如同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的阳极441一样,在第一像素PX1的边缘和靠近第一像素PX1边缘的第二像素PX2的边缘上方设置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的有机发光层442。在红色子像素区域的有机发光层上设置红色子像素区域的阴极443。这样,形成了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的有机发光元件440。因此,在位于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边界处的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中,红色子像素区域的单个有机发光元件440由单个薄膜晶体管421驱动而发射红色光。
在根据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400中,一个子像素区域被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共享,从而这两个像素发射相同颜色的光。具体地说,集成的红色子像素区域ISPR从第一像素PX1的边缘连续地覆盖至第二像素PX2的边缘。此外,集成的蓝色子像素区域ISPB设置在第二像素PX2和第三像素PX3之间的边界处。换句话说,集成的蓝色子像素区域ISPB从第二像素PX2的边缘连续地覆盖至第三像素PX3的边缘。因此,单个有机发光元件被彼此紧邻的像素共享,并且这些像素能够分别利用所述单个有机发光元件来发射光。因此,不再需要用来将彼此紧邻的像素分离开的堤岸层,从而子像素区域的面积增加或者透射区域的面积增加。换句话说,因为随着两个紧邻像素的两个紧邻子像素区域的一体化,被堤岸层覆盖的阳极441的面积减小,所以子像素区域的尺寸增加。因此,整个发光区域增大并进而提高了开口率,或者透射区域的面积增加并进而提高了透明OLED装置400的透明度。由于提高了开口率,因此能够增加透明OLED装置400的寿命。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的示意性平面图。除了设置在第三线x3上的子像素区域的位置和透射区域的形状不同以外,图6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600与图1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100基本上相同;因此,将不再对相似的元件进行描述。
参照图6,第一像素PX1、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即沿y轴方向布置的多个像素中,绿色子像素区域SPG设置在第一线y1上,红色子像素区域SPR设置在第二线y2上,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在第三线x3上。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像素PX1紧邻的第二像素PX2中,红色子像素区域SPR设置在第一线y1上,绿色子像素区域SPG设置在第二线y2上,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在第三线x3上。也就是说,在每个像素中,蓝色子像素区域SPB沿着第三线x3设置,红色子像素区域SPR沿着第二线y2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SPG沿着第一线y1设置。或者,在每个像素中,红色子像素区域SPR沿着第一线y1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SPG沿着第二线y2设置,并且蓝色子像素区域SPB沿着第三线x3设置。因此,在每个像素中,绿色子像素区域SPG与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平行,同时蓝色子像素区域SPB与绿色子像素区域SPG和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垂直。
参照图6,第四像素PX4在垂直方向上紧邻第一像素PX1,第五像素PX5在垂直方向上紧邻第四像素PX4。相对于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彼此相邻的第一像素PX1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和第四像素PX4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可发射相同颜色的光。相对于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彼此相邻的第四像素PX4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和第五像素PX5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可发射相同颜色的光。具体地说,如图6中所示,第四像素PX4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成紧邻第一像素PX1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并且第四像素PX4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成邻近第五像素PX5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
参照图6,位于x轴上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的每一个设置成相对于在y轴方向(例如,垂直方向或列方向)上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之间的边界线而彼此紧邻。这样,形成了集成的宽的透射区域TA6。具体地说,在两个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成靠近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时,在垂直方向上与第四像素PX4相邻的第五像素PX5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成远离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换句话说,在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附近不存在子像素区域,第五像素PX5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成与第四像素PX4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相邻但不直接靠近。也就是说,透射区域TA6形成在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处。因此,形成了在从第四像素PX4至第五像素PX5的范围内连续的宽透射区域TA6。换句话说,透射区域TA6连续地覆盖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二者。
在根据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600中,子像素区域设置成靠近在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像素之间的边界线,从而能够获得集成的宽的透射区域。具体地说,蓝色子像素区域SPB设置成靠近在第一线y1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因此在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附近没有设置子像素区域,即,没有发光区域。当两个不同的像素PX1和PX4的两个子像素区域设置成靠近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时,在y轴方向上彼此紧邻的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附近不存在子像素区域。换句话说,对于布置在y轴方向(列方向)上的多个像素,在每隔一条垂直于y轴的像素之间的边界线附近交替地设置子像素区域。子像素区域设置成靠近像素之间的边界线,从而子像素区域之一的一个轴线可与另一个子像素区域的一个轴线平行,并且可与第一线y1垂直。特别是,每一个子像素区域的所述一个轴可以是其主轴,所述主轴可以是第三线x3的一部分。因此,透射区域TA6连续地设置在第四像素PX4和第五像素PX5之间的边界线处,因而透射区域TA6的面积大大加宽。由于透射区域TA6变宽,从而也提高了透射区域TA6的开口率和透明OLED装置600的透射率。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除了图7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70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四线x4上的绿色子像素区域并采用集成的子像素区域ISPG来替代绿色子像素区域SPG以外,图7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700与图4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400基本上相同;因此,将不再对相似的元件进行描述。
参照图7,在第一像素PX1中,绿色子像素区域SPG设置在第四线x4上。具体地说,第四线x4定义为与第三线x3平行的轴。在第四线x4上额外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SPG。也就是说,绿色子像素区域分别设置在第三线x3和第四线x4上。因此,第一像素PX1的透射区域TA7被像素PX1中的蓝色子像素区域SPB、红色子像素区域SPR和两个绿色子像素区域SPG围绕。
参照图7,设置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三线x3上的子像素区域和设置在第四像素PX4的第四线x4上的子像素区域集成为单个子像素区域。具体地说,第四像素PX4的绿色子像素区域SPG和第一像素PX1的绿色子像素区域SPG配置成单个集成的绿色子像素区域ISPG。因此,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共享位于边界线处的集成的绿色子像素区域ISPG。也就是说,在彼此相邻的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处,单个绿色子像素区域发射绿色光。
在集成的绿色子像素区域ISPG中,有机发光元件的集成的阳极可从第一像素PX1的绿色子像素区域SPG形成至第四像素PX4的绿色子像素区域SPG。薄膜晶体管电连接至该集成的阳极。在集成的阳极上形成分别为单层的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在第一像素PX1和紧邻第一像素PX1的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上方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的阳极。在绿色子像素区域中的阳极区域上设置有机发光层。如同绿色子像素区域的阳极一样,在第一像素PX1与位于第一像素PX1的边缘附近的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上方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的有机发光层。在绿色子像素区域的有机发光层上设置绿色子像素区域的阴极。因此,能够在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二者处形成发射绿色光的集成的有机发光元件。换句话说,发射绿色光的集成的有机发光元件从第一像素PX1覆盖至第四像素PX4。
在根据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700中,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像素之间的边界线处也设置了集成的子像素区域。具体地说,设置成靠近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的两个子像素区域集成为单个子像素区域。在集成的子像素区域中,集成的有机发光元件设置成包括从第一像素PX1至第四像素PX4设置的集成的阳极、以及分别配置成单层的有机发光层和阴极。一个子像素区域的阳极设置在连接第一像素PX1和紧邻第一像素PX1的第四像素PX4的两个边缘的界面上方。在该一个子像素区域中的阳极区域上设置有机发光层。如同该一个子像素的阳极一样,在第一像素PX1的边缘以及位于第一像素PX1的边缘附近的第四像素PX4的边缘上方设置该一个像素区域的有机发光层。在该一个子像素区域的有机发光层上设置该一个子像素区域的阴极。因此,位于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边界线处的集成的子像素区域发射相同颜色的光。以这种方式,设置在第一像素PX1和第四像素PX4之间的集成的子像素区域能够比现有的子像素区域提供更宽的发光区域。因此,能够提高透明OLED700中的透射区域的开口率以及发光区域的开口率。
图8A至8D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艺的平面图。图8A至8D是图解制造图6中所示的透明OLED装置的方法的工艺的平面图。将不再对以上参照图6所述的元件进行描述。
首先,制备基板,在基板上限定有第一像素PX1和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像素PX1相邻的第二像素PX2。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的每一个包括:设置在第一线y1上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设置在与第一线y1平行的第二线y2上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设置在第三线x3上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所述第三线x3在与第一线y1和第二线y2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以及被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围绕的透射区域TA。随后,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以及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每一个中形成阳极。
参照图8A,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分别设置在第一线y1、第二线y2和第三线x3上。可在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每一个中形成薄膜晶体管。在形成薄膜晶体管之后,设置用于覆盖薄膜晶体管的不平坦顶表面的覆盖层。在覆盖层的平坦顶表面上,在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每一个中形成电连接至各个薄膜晶体管的阳极。换句话说,在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每一个中,形成薄膜晶体管和电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的阳极。
在这点上,同一薄膜晶体管可电连接至第一像素PX1以及与第一像素PX1紧邻的第二像素PX2的阳极870。具体地说,形成于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中的阳极870和形成于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中的阳极870可电连接至同一薄膜晶体管。
此外,形成于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中的阳极870和形成于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中的阳极870可集成为单个阳极。在这种情况下,集成的阳极可设置在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之间的边界线处,薄膜晶体管可电连接至该集成的阳极。
随后,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上形成第一有机发光层。
参照图8B,将用于沉积绿色有机发光层的掩模881的开口设置成与第一线y1上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和第二线y2上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对应。然后,通过掩模881的开口将用于绿色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沉积在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和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上。这样,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中形成了绿色有机发光层。
从图8B中能够看出,掩模881的开口之间的宽度w能够加宽。具体地说,第一像素PX1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之间的间隙与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中的透射区域TA一样宽。因此,用于沉积绿色有机发光层的掩模881的开口之间的宽度w大约与第一像素PX1和第二像素PX2的宽度之和一样宽。
随后,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上形成第二有机发光层。
参照图8C,将用于沉积红色有机发光层的掩模882的开口设置成与第二线y2上的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和第一线y1上的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对应。然后,通过掩模882的开口将用于红色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沉积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上。这样,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上形成了红色有机发光层。
具体地说,掩模882的开口可以是覆盖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二者的单个开口,从而设置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中的有机发光层和设置在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中的有机发光层能够形成为彼此紧邻。因此,用于红色有机发光层的材料通过覆盖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单个开口而沉积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二子像素区域SP2的阳极870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一子像素区域SP1的阳极870上。
随后,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阳极870和第二像素PX2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阳极870上形成第三有机发光层。
参照图8D,将用于沉积蓝色有机发光层的掩模883的开口设置成与第三线x3上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阳极870对应。然后,通过掩模883的开口将用于蓝色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沉积在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阳极870上。这样,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上形成了蓝色有机发光层。
在这点上,如同红色有机发光层一样,还可以通过覆盖第一像素PX1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和第四像素PX4的第四子像素区域SP4的掩模883的单个开口而将蓝色有机发光层沉积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的阳极870和第四像素PX4的第四子像素区域SP4的阳极870上。因此,能够同时在第一像素PX1的第三子像素区域SP3和第四像素PX4的第四子像素区域SP4中形成蓝色有机发光层。
应当注意的是,绿色有机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和蓝色有机发光层形成的次序可根据实施方式而变化,并不限于在此所述的那些次序。
随后,在第一有机发光层、第二有机发光层和第三有机发光层的每一个上形成阴极。
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用于沉积有机发光层的掩模在开口之间能具有更大的宽度。在现有的以条纹图案布置的发光区域中,相同颜色的发光区域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像素的宽度。因此,掩模开口之间的宽度也对应于像素的宽度。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相同颜色的发光区域之间的距离是像素宽度的两倍。因此,用于沉积有机发光层的掩模开口之间的宽度相应地变宽。换句话说,相同颜色的发光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之间的透射区域的宽度的两倍。
此外,在掩模开口之间的宽度较大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OLED装置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通过减小掩模开口之间的宽度形成子像素区域,提高OLED装置600的分辨率。具体地说,通过减小在现有条纹图案中使用的掩模开口之间的宽度,能够更密集地设置子像素区域。这样,能够大大提高透明OLED装置600的分辨率。
至此,已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因此,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受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发明寻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
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基板,每个像素包括: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配置成发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光;和透射区域,外部光穿过所述透射区域,其中所述发光区域通过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一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三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而围绕所述透射区域。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彼此平行。
所述透明OLED装置进一步包括堤岸层,所述堤岸层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的周边处,其中所述堤岸层覆盖与每个子像素区域对应且与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之一连接的阳极的侧端部。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发射红色光、蓝色光和绿色光之一。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像素紧邻并位于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三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透射区域介于行方向上的所述集成的子像素区域之间。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发射相同的颜色。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的阳极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的阳极连接至单个驱动晶体管。
所述透明OLED装置进一步包括在行方向上布置的第四子像素区域,其中所述第四子像素区域发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不同颜色的光,并且所述第四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位于所述透射区域的相对侧上。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以及在列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第四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沿着列方向和行方向之一彼此紧邻的像素共享位于所述像素之间的边界线处的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所述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中的一个。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集成的子像素区域的主轴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和行方向之一交叉。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所述集成的子像素区域位于所述透射区域的相对侧上。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位于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每个边缘上的界面相连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发射相同的颜色。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位于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每个边缘上的界面相连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同时发射光。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界面相连的所述两个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的两个阳极连接至单个驱动晶体管。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透射区域形成一体,在所述两个像素之间的边界处不存在子像素区域。
在所述透明OLED装置中,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所述透射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透射区域,其中所述集成的透射区域的所有边缘被所述子像素区域围绕。

Claims (17)

1.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像素的基板,每个像素包括:
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配置成发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光;和
透射区域,外部光穿过所述透射区域,其中所述发光区域通过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一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三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而围绕所述透射区域,
其中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进一步包括堤岸层,所述堤岸层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的周边处,其中所述堤岸层覆盖与每个子像素区域对应且与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之一连接的阳极的侧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发射红色光、蓝色光和绿色光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像素紧邻并位于与所述第一像素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三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透射区域介于行方向上的所述集成的子像素区域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的阳极以及在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的阳极连接至单个驱动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进一步包括在行方向上布置的第四子像素区域,其中所述第四子像素区域发射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不同颜色的光,并且所述第四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位于所述透射区域的相对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以及在列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紧邻的第四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位于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每个边缘上的界面相连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发射相同的颜色。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位于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每个边缘上的界面相连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同时发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界面相连的所述两个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的两个阳极连接至单个驱动晶体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透射区域形成一体,在所述两个像素之间的边界处不存在子像素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彼此紧邻的两个像素的所述透射区域形成单个集成的透射区域,其中所述集成的透射区域的所有边缘被所述子像素区域围绕。
15.一种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包括:
具有多个像素的基板,每个像素包括:
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和第三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的每一个配置成发射彼此不同颜色的光;和
透射区域,外部光穿过所述透射区域,其中所述发光区域通过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一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沿着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三边缘延伸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而围绕所述透射区域,
其中沿着列方向和行方向之一彼此紧邻的像素共享位于所述像素之间的边界线处的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所述单个集成的子像素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区域中的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的子像素区域的主轴方向与所述列方向和行方向之一交叉。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其中所述集成的子像素区域位于所述透射区域的相对侧上。
CN201510450771.5A 2014-12-05 2015-07-28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679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74506 2014-12-05
KR1020140174506A KR102348682B1 (ko) 2014-12-05 2014-12-05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9789A CN105679789A (zh) 2016-06-15
CN105679789B true CN105679789B (zh) 2019-04-30

Family

ID=5609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0771.5A Active CN105679789B (zh) 2014-12-05 2015-07-28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59352B2 (zh)
KR (1) KR102348682B1 (zh)
CN (1) CN105679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30048A (ko) * 2015-04-30 2016-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505145B2 (en) * 2016-07-26 2019-12-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6373488A (zh) * 2016-11-21 2017-02-0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
US10276761B2 (en) 2017-06-06 2019-04-3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hotoelectric device package
TWI634468B (zh) * 2017-08-18 2018-09-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透明顯示裝置
TWI660533B (zh) 2017-09-15 2019-05-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發光元件及其透明電極
CN107731870B (zh) * 2017-09-28 2020-12-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结构及包含其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102412455B1 (ko) * 2017-11-02 2022-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TWI657577B (zh) * 2018-02-27 2019-04-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CN109036257B (zh) * 2018-10-24 2022-04-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637452B (zh) * 2019-01-24 2020-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90069B (zh) * 2019-01-29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500334A (zh) 2019-06-26 2024-02-02 Oti照明公司 包括具有光衍射特征的光透射区域的光电设备
US11832473B2 (en) 2019-06-26 2023-11-28 Oti Lumionics In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s, with light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KR20210011545A (ko) 2019-07-22 2021-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13493A (ko) 2019-07-26 2021-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45202A (ko) 2019-08-09 2022-04-12 오티아이 루미오닉스 인크. 보조 전극 및 파티션을 포함하는 광전자 디바이스
CN110998852A (zh) * 2019-11-27 2020-04-10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KR20210070091A (ko) * 2019-12-04 2021-06-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10086162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23553379A (ja) 2020-12-07 2023-12-21 オーティーアイ ルミオ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核形成抑制被膜及び下地金属被膜を用いた導電性堆積層のパターニング
KR20220090837A (ko) * 2020-12-23 2022-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장치
CN117596918A (zh) * 2021-12-15 2024-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8065C (zh) * 2004-01-07 2008-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
CN101729805A (zh) * 2008-10-22 2010-06-09 索尼株式会社 固态图像传感器及其驱动方法、成像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02130148A (zh) * 2009-12-21 2011-07-20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3700692A (zh) * 2013-12-27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4104707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LG Display Co.,Ltd.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134683A (zh) * 2014-05-20 2014-1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37110B (en) * 2006-04-12 2009-01-28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Optoelectron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222396B2 (ja) * 2006-09-11 2009-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JP5106823B2 (ja) * 2006-10-31 2012-12-26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US9384691B2 (en) * 2012-10-19 2016-07-0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9385340B2 (en) * 2012-10-19 2016-07-0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KR102159150B1 (ko) * 2014-01-07 2020-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8065C (zh) * 2004-01-07 2008-11-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
CN101729805A (zh) * 2008-10-22 2010-06-09 索尼株式会社 固态图像传感器及其驱动方法、成像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02130148A (zh) * 2009-12-21 2011-07-20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WO2014104707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LG Display Co.,Ltd.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700692A (zh) * 2013-12-27 201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34683A (zh) * 2014-05-20 2014-1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59352B2 (en) 2018-01-02
CN105679789A (zh) 2016-06-15
KR102348682B9 (ko) 2022-12-05
KR102348682B1 (ko) 2022-01-06
US20160163770A1 (en) 2016-06-09
KR20160068592A (ko)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9789B (zh) 透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73520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apparatus
CN109427855B (zh) 显示设备和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JP2022046648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の画素配列構造
CN108258013A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KR10175002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823182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506774B (zh) 畫素結構及其金屬光罩
CN10959941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7342039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07425858U (zh) 一种像素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JP6283362B2 (ja) 特に自動立体視のための表示スクリーン
CN108922919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8010934A (zh) 像素结构及其形成方法、oled显示面板以及蒸镀掩膜版
CN208157411U (zh)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3348687A (zh) 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US20160198544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US10777757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CN110224016A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US2019018972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7680990A (zh) 像素排列结构、像素结构、制作方法及显示方法
CN108630733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10349994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05789248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结构
CN1073591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