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0527A - 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 Google Patents

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0527A
CN105670527A CN201510886369.1A CN201510886369A CN105670527A CN 105670527 A CN105670527 A CN 105670527A CN 201510886369 A CN201510886369 A CN 201510886369A CN 105670527 A CN105670527 A CN 105670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rend
surface protection
cation
protection film
im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63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0527B (zh
Inventor
佐佐木翔悟
设乐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70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0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0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0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04Two or more polyethers of different physical or chemical nature
    • C08G18/4816Two or more polyethers of different physical or chemical nature mixtures of two or more polyetherpolyols hav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9Polyether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75/00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 C09J2475/006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in the substrate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着体表面而成的部件,该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在将该表面保护膜暂时从该被粘附体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优异,因此能够达到充分高的密合率。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而成的部件,该粘合剂层包含含有聚氨酯系树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作为主要成分,该粘合剂层为相对于该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为80%以上的粘合剂层。

Description

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例如是在光学部件或电子部件的表面贴合表面保护膜而成的部件。
背景技术
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为了防止在加工、组装、检查、输送等时的表面损伤,通常在露出面侧贴合表面保护膜。这样的表面保护膜在不需要表面保护时,从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上剥离。
这样的表面保护膜从光学部件、电子部件的制造工序,经过组装工序、检查工序、输送工序等,直至最终上市,大多数情况下持续使用同一表面保护膜。该情况下,这样的表面保护膜在各工序中,多数情况下通过手工操作进行贴合、剥离、再贴合。
通过手工操作贴合表面保护膜时或者对大的被粘附体贴合表面保护膜时,有时在被粘附体与表面保护膜之间会夹带气泡。因此,报导有一些为了在贴合时不夹带气泡,提高表面保护膜的润湿性的技术。例如,已知有将润湿速度快的有机硅树脂用于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将有机硅树脂用于粘合剂层时,其粘合剂成分容易污染被粘附体,作为用于保护光学部件、电子部件等特别要求低污染的部件的表面的表面保护膜使用时,存在大的问题。
作为来自粘合剂成分的污染少的表面保护膜,已知有将丙烯酸系树脂用于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将丙烯酸系树脂用于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因为其润湿性差,所以在通过手工操作贴合表面保护膜时,有时在被粘附体与表面保护膜之间会夹带气泡。另外,在将丙烯酸系树脂用于粘合剂层时,具有在剥离时容易产生残胶这样的问题,在作为用于保护光学部件、电子部件等特别不希望混入异物的部件的表面的表面保护膜使用时存在问题。
另外,在将表面保护膜贴合于被粘附体时,如上述那样要求初期润湿性等润湿性优异,并且要求轻剥离性。这是为了在剥离时不对被粘附体产生损伤,或者为了在剥离后与被粘附体再贴合,再次作为表面保护膜而使用。即使润湿性良好,如果进行重剥离,则在薄而脆弱的被粘附体的情况下,被粘附体也会被破坏,在剥离表面保护膜时,该表面保护膜也会变形,不能再次作为表面保护膜使用。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对用于光学部件、电子部件的表面保护膜强烈要求能够不夹带气泡地贴合多次、能够不变形地进行轻剥离的所谓的再操作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最近报导有具有含有特定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
但是,现有的具有含有聚氨酯系粘合剂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存在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贴合时的高低差追随性差,不能达到充分高的密合率的问题。
特别是,如上所述,在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的领域等中,表面保护膜从制造工序经过组装工序、检查工序、输送工序等,直至最终上市,大多数情况下持续使用同一表面保护膜,多大情况下在各工序中通过手工操作将同一表面保护膜在被粘附体上贴合、剥离、再贴合。这样的情况下,暂时从贴合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将该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该被粘附体时,在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下,产生高低差追随性明显变差,难以达到高的密合率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22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51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11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117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表面而成的部件,在暂时从该被粘附体剥离该表面保护膜、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优异,因此能够达到充分高的密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而成的部件,该粘合剂层包含含有聚氨酯系树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作为主要成分,该粘合剂层为相对于该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为80%以上的粘合剂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被粘附体为光学部件或电子部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氨酯系树脂为由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多元醇(A)的数均分子量Mn为400~2000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多元醇(A)和上述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为0.3~1.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氨酯系树脂为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氨酯预聚物(C)和上述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为0.3~1.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氨酯系粘合剂含有脂肪酸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n为200~400。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表面而成的部件,该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在暂时从该被粘附体将该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优异,因此能够达到充分高的密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的概略截面图。
符号说明
1基材层
2粘合剂层
10表面保护膜
100被粘附体
1000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而成的部件。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可以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被粘附体的一部分表面而成的部件,也可以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被粘附体的全部表面而成的部件。例如,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可以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被粘附体的一侧的表面而成的部件,也可以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被粘附体的两侧的表面而成的部件。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只要具有表面保护膜和被粘附体,则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其他部件。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被粘附体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中的被粘附体,只要是其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则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被粘附体。作为这样的被粘附体,优选为光学部件或电子部件。作为光学部件,例如可以列举LCD、使用LCD等的触摸面板、用于LCD的滤光片、偏光板等。作为电子部件,例如可以列举导电性膜、电子书等。
《表面保护膜》
表面保护膜含有粘合剂层。可以在粘合剂层的粘合面侧贴合有具有脱模性的剥离衬垫。
表面保护膜优选使粘合剂层或在粘合面侧贴合有具有脱模性的剥离衬垫的粘合剂层位于最外层。
表面保护膜优选具有基材层和粘合剂层。基材层可以只是1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除了基材层和粘合剂层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其他层。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的概略截面图。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1000具有被粘附体100和表面保护膜10。在图1中,表面保护膜10只贴合在被粘附体100的单侧的表面侧,但表面保护膜10也可以贴合在被粘附体100的双侧的表面侧。在图1中,表面保护膜10具有基材层1和粘合剂层2。表面保护膜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其他层(未图示)。
对于基材层1的未设置粘合剂层2的面,可以通过例如向基材层添加脂肪酸酰胺、聚乙烯亚胺、长链烷基系添加剂等进行脱模处理,或者可以设置由有机硅系、长链烷基系、氟系等任意适当的剥离剂形成的涂层,以便形成能够容易地开卷的卷绕体等。
表面保护膜的厚度根据用途可以设定成任意适当的厚度。从充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μm~300μm,更优选为15μm~25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200μm,特别优选为25μm~150μm。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包含含有聚氨酯系树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作为主要成分。粘合剂层中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60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100重量%,特别优选为80重量%~100重量%,最优选为90重量%~100重量%。通过将粘合剂层中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将表面保护膜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粘合剂层是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为80%以上的粘合剂层。通过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使粘合剂层贴合时的密合率为80%以上,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优异、因此能够达到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粘合剂层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优选为82%以上,更优选为8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6%以上,特别优选为88%以上,最优选为90%以上。密合率的上限优选为100%。
粘合剂层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8%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最优选为92%以上。密合率的上限优选为100%。
粘合剂层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3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6%以上,特别优选为88%以上,最优选为90%以上。密合率的上限优选为100%。
粘合剂层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8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4%以上,特别优选为86%以上,最优选为88%以上。密合率的上限优选为100%。
粘合剂层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1.1μm的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4%以上,特别优选为86%以上,最优选为87%以上。密合率的上限优选为100%。
作为粘合剂层的厚度,根据用途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粘合剂层的厚度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3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30μm。通过将粘合剂层的厚度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粘合剂层能够通过任意适当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作为这样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将作为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的组合物涂布在基材层上、在基材层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涂布方法,例如可以列举辊涂、凹版涂布、逆向涂布、辊刷、喷涂、气刀涂布法和利用模涂布机等进行的挤压涂布等。
粘合剂层除了聚氨酯系粘合剂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其他成分。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增粘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颜料、箔状材料、软化剂、抗老化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防腐剂、耐热稳定剂、聚合抑制剂、润滑剂、溶剂、催化剂等。
聚氨酯系粘合剂中的聚氨酯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70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90重量%~100重量%,特别优选为95重量%~100重量%,最优选为98重量%~100重量%。通过将聚氨酯系粘合剂中的聚氨酯系树脂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下,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聚氨酯系粘合剂除了聚氨酯系树脂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其他成分。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增粘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颜料、箔状材料、软化剂、抗老化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防腐剂、耐热稳定剂、聚合抑制剂、润滑剂、溶剂、催化剂等。
聚氨酯系粘合剂可以含有脂肪酸酯。脂肪酸酯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00~400,更优选为210~395,进一步优选为230~380,特别优选为240~360,最优选为250~350。通过将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n调整在上述范围内,润湿速度能够更加提高。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n过小时,即使添加份数多,濡湿速度也可能不会提高。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n过大时,干燥时的粘合剂的固化性恶化,可能不只对润湿特性产生不良影响,对其他粘合特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脂肪酸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脂肪酸酯。作为这样的脂肪酸酯,例如可以列举聚氧乙烯双酚A月桂酸酯、硬脂酸丁酯、棕榈酸2-乙基己酯、硬脂酸2-乙基己酯、山萮酸单甘油酯、2-乙基己酸鲸蜡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异硬脂酸胆固醇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椰子脂肪酸甲酯、月桂酸甲酯、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酯、季戊四醇单油酸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棕榈酸酯、硬脂酸硬脂酯、硬脂酸异十三酯、2-乙基己酸三甘油酯、月桂酸丁酯、油酸辛酯等。
调制聚氨酯系粘合剂时的脂肪酸酯的配合比例例如相对于多元醇(A),优选为5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7重量%~4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重量%~40重量%,特别优选为9重量%~35重量%,最优选为10重量%~30重量%。
聚氨酯系粘合剂可以含有包含氟有机阴离子的离子性液体。通过聚氨酯系粘合剂含有包含氟有机阴离子的离子性液体,能够提供防静电性非常优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离子性液体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谓离子性液体,是指在25℃呈现液状的熔融盐(离子性化合物)。
作为离子性液体,只要是包含氟有机阴离子的离子性液体,则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离子性液体。作为这样的离子性液体,优选为由氟有机阴离子和鎓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性液体。作为离子性液体,通过采用由氟有机阴离子和鎓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性液体,能够提供防静电性非常优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
作为能够构成离子性液体的鎓阳离子,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鎓阳离子。作为这样的鎓阳离子,优选为选自含氮鎓阳离子、含硫鎓阳离子、含磷鎓阳离子中的至少1种。通过选择这些鎓阳离子,能够提供防静电性非常优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
作为能够构成离子性液体的鎓阳离子,优选为选自具有通式(1)~(5)所示的结构的阳离子中的至少1种。
在通式(1)中,Ra表示碳原子数4至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Rb和Rc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至16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其中,在氮原子含有双键时,不具有Rc。
在通式(2)中,Rd表示碳原子数2至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Re、Rf和Rg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至16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
在通式(3)中,Rh表示碳原子数2至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Ri、Rj和Rk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至16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
在通式(4)中,Z表示氮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Rl、Rm、Rn和Ro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至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其中,Z为硫原子时,不具有Ro。
在通式(5)中,X表示Li原子、Na原子或K原子。
作为通式(1)所示的阳离子,例如可以列举吡啶鎓阳离子、吡咯烷鎓阳离子、哌啶鎓阳离子、具有吡咯啉骨架的阳离子、具有吡咯骨架的阳离子等。
作为通式(1)所示的阳离子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1-乙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吡啶鎓阳离子、1-己基吡啶鎓阳离子、1-乙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4-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辛基-4-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3,4-二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1-二甲基吡咯烷鎓阳离子等吡啶鎓阳离子;1-乙基-1-甲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丁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戊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己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庚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丁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戊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己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庚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1-二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丙基-1-丁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1-二丁基吡咯烷鎓阳离子等吡咯烷鎓阳离子;1-丙基哌啶鎓阳离子、1-戊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乙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丁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戊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己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庚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丙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丁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戊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己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庚基哌啶鎓阳离子、1-丙基-1-丁基哌啶鎓阳离子、1,1-二甲基哌啶鎓阳离子、1,1-二丙基哌啶鎓阳离子、1,1-二丁基哌啶鎓阳离子等哌啶鎓阳离子;2-甲基-1-吡咯啉阳离子;1-乙基-2-苯基吲哚阳离子;1,2-二甲基吲哚阳离子;1-乙基咔唑阳离子等。
在这些之中,从能够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列举1-乙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吡啶鎓阳离子、1-己基吡啶鎓阳离子、1-乙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4-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辛基-4-甲基吡啶鎓阳离子等吡啶鎓阳离子;1-乙基-1-甲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丁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戊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己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庚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丁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戊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己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乙基-1-庚基吡咯烷鎓阳离子等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乙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丁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戊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己基哌啶鎓阳离子、1-甲基-1-庚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丙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丁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戊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己基哌啶鎓阳离子、1-乙基-1-庚基哌啶鎓阳离子、1-丙基-1-丁基哌啶鎓阳离子等哌啶鎓阳离子等,更优选为1-己基吡啶鎓阳离子、1-乙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辛基-4-甲基吡啶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阳离子、1-甲基-1-丙基哌啶鎓阳离子。
作为通式(2)所示的阳离子,例如可以列举咪唑鎓阳离子、四氢嘧啶鎓阳离子、二氢嘧啶鎓阳离子等。
作为通式(2)所示的阳离子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1,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3-二乙基咪唑鎓阳离子、1-乙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辛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癸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2-二甲基-3-丙基咪唑鎓阳离子、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己基-2,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等咪唑鎓阳离子;1,3-二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2,3-三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2,3,4-四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2,3,5-四甲基-1,4,5,6-四氢嘧啶鎓阳离子等四氢嘧啶鎓阳离子;1,3-二甲基-1,4-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3-二甲基-1,6-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三甲基-1,4-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三甲基-1,6-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4-四甲基-1,4-二氢嘧啶鎓阳离子、1,2,3,4-四甲基-1,6-二氢嘧啶鎓阳离子等二氢嘧啶鎓阳离子等。
在这些之中,从能够更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3-二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3-二乙基咪唑鎓阳离子、1-乙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丁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辛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癸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等咪唑鎓阳离子,更优选为1-乙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1-己基-3-甲基咪唑鎓阳离子。
作为通式(3)所示的阳离子,例如可以列举吡唑鎓阳离子、吡唑啉鎓阳离子等。
作为通式(3)所示的阳离子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1-甲基吡唑鎓阳离子、3-甲基吡唑鎓阳离子、1-乙基-2-甲基吡唑啉鎓阳离子、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阳离子、1-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阳离子、1-丁基-2,3,5-三甲基吡唑鎓阳离子等吡唑鎓阳离子;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啉鎓阳离子、1-丙基-2,3,5-三甲基吡唑啉鎓阳离子、1-丁基-2,3,5-三甲基吡唑啉鎓阳离子等吡唑啉鎓阳离子等。
作为通式(4)所示的阳离子,例如可以列举四烷基铵阳离子、三烷基锍阳离子、四烷基鏻阳离子、上述烷基的一部分被烯基、烷氧基、进而被环氧基取代后的阳离子等。
作为通式(4)所示的阳离子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四甲基铵阳离子、四乙基铵阳离子、四丁基铵阳离子、四戊基铵阳离子、四己基铵阳离子、四庚基铵阳离子、三乙基甲基铵阳离子、三丁基乙基铵阳离子、三甲基丙基铵阳离子、三甲基癸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铵阳离子、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阳离子、三甲基锍阳离子、三乙基锍阳离子、三丁基锍阳离子、三己基锍阳离子、二乙基甲基锍阳离子、二丁基乙基锍阳离子、二甲基癸基锍阳离子、四甲基鏻阳离子、四乙基鏻阳离子、四丁基鏻阳离子、四己基鏻阳离子、四辛基鏻阳离子、三乙基甲基鏻阳离子、三丁基乙基鏻阳离子、三甲基癸基鏻阳离子、二烯丙基二甲基铵阳离子等。
在这些之中,从能够更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列举三乙基甲基铵阳离子、三丁基乙基铵阳离子、三甲基癸基铵阳离子、二乙基甲基锍阳离子、二丁基乙基锍阳离子、二甲基癸基锍阳离子、三乙基甲基鏻阳离子、三丁基乙基鏻阳离子、三甲基癸基鏻阳离子等非对称的四烷基铵阳离子、三烷基锍阳离子、四烷基鏻阳离子、或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铵阳离子、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阳离子、二烯丙基二甲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乙基-N-丙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乙基-N-丁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乙基-N-戊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乙基-N-己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乙基-N-庚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乙基-N-壬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N-二丙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丙基-N-丁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丙基-N-戊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丙基-N-己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丙基-N-庚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丁基-N-己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丁基-N-庚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戊基-N-己基铵阳离子、N,N-二甲基-N,N-二己基铵阳离子、三甲基庚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甲基-N-丙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甲基-N-戊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甲基-N-庚基铵阳离子、N,N-二乙基-N-丙基-N-戊基铵阳离子、三乙基丙基铵阳离子、三乙基戊基铵阳离子、三乙基庚基铵阳离子、N,N-二丙基-N-甲基-N-乙基铵阳离子、N,N-二丙基-N-甲基-N-戊基铵阳离子、N,N-二丙基-N-丁基-N-己基铵阳离子、N,N-二丙基-N,N-二己基铵阳离子、N,N-二丁基-N-甲基-N-戊基铵阳离子、N,N-二丁基-N-甲基-N-己基铵阳离子、三辛基甲基铵阳离子、N-甲基-N-乙基-N-丙基-N-戊基铵阳离子等,更优选为三甲基丙基铵阳离子。
作为能够构成离子性液体的氟有机阴离子,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氟有机阴离子。这样的氟有机阴离子可以被完全氟化(全氟化),也可以被部分氟化。
作为这样的氟有机阴离子,例如可以列举被氟化的芳基磺酸盐、全氟烷烃磺酸盐、双(氟磺酰)亚胺、双(全氟烷烃磺酰)亚胺、氰基全氟烷烃磺酰胺、双(氰基)全氟烷烃磺酰基甲基化物、氰基-双-(全氟烷烃磺酰基)甲基化物、三(全氟烷烃磺酰基)甲基化物、三氟乙酸盐、全氟烷基化物、三(全氟烷烃磺酰基)甲基化物、(全氟烷烃磺酰基)三氟乙酰胺等。
在这些氟有机阴离子之中,更优选为全氟烷基磺酸盐、双(氟磺酰)亚胺、双(全氟烷烃磺酰)亚胺,更具体而言,例如为三氟甲磺酸盐、五氟乙磺酸盐、七氟丙磺酸盐、九氟丁磺酸盐、双(氟磺酰)亚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
作为离子性液体的具体例,可以从上述阳离子成分和上述阴离子成分的组合中适当选择来使用。作为这样的离子性液体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1-己基吡啶鎓双(氟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酸盐、1-乙基-3-甲基吡啶鎓五氟乙磺酸盐、1-乙基-3-甲基吡啶鎓七氟丙磺酸盐、1-乙基-3-甲基吡啶鎓九氟丁磺酸盐、1-丁基-3-甲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酸盐、1-丁基-3-甲基吡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丁基-3-甲基吡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辛基-4-甲基吡啶鎓双(氟磺酰)亚胺、1,1-二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乙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1-甲基-1-丁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戊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己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庚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丁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戊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己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庚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1-二丙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丙基-1-丁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1-二丁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丙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戊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1-二甲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乙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哌啶鎓双(氟磺酰)亚胺、1-甲基-1-丁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戊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己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庚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丙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丁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戊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己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1-庚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1-二丙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丙基-1-丁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1-二丁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1-二甲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乙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丁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戊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己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庚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丁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戊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己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庚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1-二丙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丙基-1-丁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1-二丁基吡咯烷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丙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戊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1-二甲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乙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丁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戊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己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甲基-1-庚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丙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丁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戊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己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1-庚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1-二丙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丙基-1-丁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1-二丁基哌啶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乙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七氟丁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七氟丙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九氟丁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氟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三氟甲磺酰基)甲基化物、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乙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七氟丁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磺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全氟丁磺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己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磺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鎓双(氟磺酰)亚胺、1,2-二甲基-3-丙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丁基-2,3,5-三甲基吡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丁基-2,3,5-三甲基吡唑鎓双(五氟乙磺酰)亚胺、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1-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1-丁基-2,3,5-三甲基吡唑鎓(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乙基-N-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乙基-N-丁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乙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乙基-N-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乙基-N-庚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乙基-N-壬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N-二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丙基-N-丁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丙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丙基-N-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丙基-N-庚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丁基-N-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丁基-N-庚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戊基-N-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甲基-N,N-二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三甲基庚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乙基-N-甲基-N-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乙基-N-甲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乙基-N-甲基-N,N-庚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乙基-N-丙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三乙基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三乙基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三乙基庚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丙基-N-甲基-N-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丙基-N-甲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丙基-N-丁基-N-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丙基-N,N-二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丁基-N-甲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丁基-N-甲基-N-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三辛基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甲基-N-乙基-N-丙基-N-戊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丁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1-丁基-3-甲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磺酰基)三氟乙酰胺、四己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二烯丙基二甲基铵三氟甲磺酸盐、二烯丙基二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二烯丙基二甲基铵双(五氟乙磺酰)亚胺、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铵三氟甲磺酸盐、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铵双(五氟乙磺酰)亚胺、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三氟甲磺酸盐、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双(五氟乙磺酰)亚胺、二烯丙基二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二烯丙基二甲基双(五氟乙磺酰)亚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等。
在这些离子性液体之中,更优选为1-己基吡啶鎓双(氟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酸盐、1-乙基-3-甲基吡啶鎓五氟乙磺酸盐、1-乙基-3-甲基吡啶鎓七氟丙磺酸盐、1-乙基-3-甲基吡啶鎓九氟丁磺酸盐、1-丁基-3-甲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酸盐、1-丁基-3-甲基吡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辛基-4-甲基吡啶鎓双(氟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哌啶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甲基-1-丙基哌啶鎓双(氟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七氟丙磺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双(氟磺酰)亚胺、1-己基-3-甲基咪唑鎓双(氟磺酰)亚胺、三甲基丙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
离子性液体可以使用市售的离子性液体,也可以如下合成。作为离子性液体的合成方法,只要能够得到目标的离子性液体,就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使用文献“离子性液体-开发的最前沿和未来-”((株)CMC出版发行)所记载的卤化物法、氢氧化物法、酸酯法、配位形成法和中和法等。
下面对于卤化物法、氢氧化物法、酸酯法、配位形成法和中和法,以含氮鎓盐为例,表示其合成方法,但对于其他含硫鎓盐、含磷鎓盐等其他离子性液体,也能够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
卤化物法是利用反应式(1)~(3)所示的反应进行的方法。首先,使叔胺与烷基卤反应,得到卤化物(反应式(1),作为卤素,可以使用氯、溴、碘)。
使得到的卤化物与具有目标离子性液体的阴离子结构(A-)的酸(HA)或盐(MA、M是铵、锂、钠、钾等与目标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反应,得到目标离子性液体(R4NA)。
(1)R3N+RX→R4NX(X:Cl、Br、I)
(2)R4NX+HA→R4NA+HX
(3)R4NX+MA→R4NA+MX(M:NH4、Li、Na、K、Ag等)
氢氧化物法是通过反应式(4)~(8)所示的反应进行的方法。首先,使卤化物(R4NX)经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反应式(4))、OH型离子交换树脂法(反应式(5))或与氧化银(Ag2O)的反应(反应式(6))而得到氢氧化物(R4NOH)(作为卤素,可以使用氯、溴、碘)。
关于得到的氢氧化物,与上述卤化法相同,通过利用反应式(7)~(8)的反应,得到目标离子性液体(R4NA)。
(4)R4NX+H2O→R4NOH+1/2H2+1/2X2(X:Cl、Br、I)
(5)R4NX+P-OH→R4NOH+P-X(P-OH:OH型离子交换树脂)
(6)R4NX+1/2Ag2O+1/2H2O→R4NOH+AgX
(7)R4NOH+HA→R4NA+H2O
(8)R4NOH+MA→R4NA+MOH(M:NH4、Li、Na、K、Ag等)
酸酯法是通过反应式(9)~(11)所示的反应进行的方法。首先,使叔胺(R3N)与酸酯反应,得到酸酯物(反应式(9),作为酸酯,可以使用硫酸、亚硫酸、磷酸、亚磷酸、碳酸等无机酸的酯、甲磺酸、甲基膦酸、甲酸等有机酸的酯等)。
关于得到的酸酯物,与上述卤化法同样,通过利用反应式(10)~(11)的反应,得到目标离子性液体(R4NA)。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三氟甲磺酸甲酯、三氟乙酸甲酯等作为酸酯,直接得到离子性液体。
(9)R3N+ROY→R4NOY
(10)R4NOY+HA→R4NA+HOY
(11)R4NOY+MA→R4NA+MOY(M:NH4,Li,Na,K,Ag等)
中和法是通过反应式(12)所示的反应进行的方法。可以通过使叔胺与CF3COOH、CF3SO3H、(CF3SO2)2NH、(CF3SO2)3CH、(C2F5SO2)2NH等有机酸反应而得到。
(12)R3N+HZ→R3HN+Z-
[HZ:CF3COOH,CF3SO3H,(CF3SO2)2NH,(CF3SO2)3CH,(C2F5SO2)2NH等的有机酸]
上述的反应式(1)~(12)所记载的R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至20的烃基,可以含有杂原子。
作为离子性液体的配合量,根据所使用的聚合物和离子性液体的相溶性而改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通常相对于聚氨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为0.01重量份~4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3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1重量份~20重量份,最优选为0.01重量份~10重量份。通过将离子性液体的配合量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防静电性非常优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离子性液体的上述配合量低于0.01重量份时,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防静电特性。离子性液体的上述配合量超过50重量份时,存在对被粘附体的污染增加的倾向。
聚氨酯系粘合剂可以含有改性硅油。通过聚氨酯系粘合剂含有改性硅油,能够更有效地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在聚氨酯系粘合剂含有改性硅油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相对于聚氨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为0.01重量份~4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3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1重量份~20重量份,最优选为0.01重量份~10重量份。通过将改性硅油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更有效地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作为改性硅油,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改性硅油。作为这样的改性硅油,例如可以列举能够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购入的改性硅油。
作为改性硅油,优选为聚醚改性硅油。通过采用聚醚改性硅油,能够更有效地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作为聚醚改性硅油,可以列举侧链型的聚醚改性硅油、两末端型的聚醚改性硅油等。在这些之中,从能够充分且更加有效地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两末端型的聚醚改性硅油。
作为聚氨酯系树脂,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聚氨酯系树脂。作为聚氨酯系树脂,优选为由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或者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通过采用上述那样的聚氨酯系树脂作为聚氨酯系树脂,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就聚氨酯系树脂而言,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其他成分。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增粘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颜料、箔状材料、软化剂、抗老化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防腐剂、耐热稳定剂、聚合抑制剂、润滑剂、溶剂、催化剂等。
聚氨酯系树脂优选含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等劣化防止剂。通过使聚氨酯系树脂含有劣化防止剂,能够使得即使在贴合于被粘附体后在加温状态下保存、也不易在被粘附体上产生残胶等的残胶防止性优异。因此,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时,能够进一步减少对被粘附体的污染。劣化防止剂可以仅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作为劣化防止剂,特别优选为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自由基链抑制剂、过氧化物分解剂等。
作为自由基链抑制剂,例如可以列举酚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等。
作为过氧化物分解剂,例如可以列举硫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等。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单酚系抗氧化剂、双酚系抗氧化剂、高分子型酚系抗氧化剂等。
作为单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基化羟基苯甲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硬脂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
作为双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碳烷等。
作为高分子型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双[3,3’-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S-三嗪-2,4,6-(1H、3H、5H)三酮、生育酚等。
作为硫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二硬脂酰基3,3’-硫代二丙酸酯等。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基酯、亚磷酸苯基二异癸基酯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系紫外线吸收剂、草酰苯胺(oxalicacidanilide)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酰基二苯甲酮、双(2-甲氧基-4-羟基-5-苯甲酰基苯基)甲烷等。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
作为水杨酸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水杨酸苯酯、水杨酸对叔丁基苯酯、水杨酸对辛基苯酯等。
作为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2-乙基己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光稳定剂,例如可以列举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紫外线稳定剂等。
作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例如可以列举[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甲酯等。
作为紫外线稳定剂,例如可以列举双(辛基苯基)硫化镍、[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单乙酯合镍、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苯甲酸酯(盐)型的淬灭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等。
<由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由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具体而言,优选为使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固化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多元醇(A)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多元醇(A),可以优选列举例如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蓖麻油系多元醇。作为多元醇(A),更优选为聚醚多元醇。
作为聚酯多元醇,例如能够通过多元醇成分与酸成分的酯化反应而得到。
作为多元醇成分,例如可以列举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8-癸二醇、十八烷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己三醇、聚丙二醇等。作为酸成分,例如可以列举琥珀酸、甲基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1,14-十四烷二酸、二聚酸、2-甲基-1,4-环己烷二甲酸、2-乙基-1,4-环己烷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它们的酸酐等。
作为聚醚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以水、低分子多元醇(丙二醇、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双酚类(双酚A等)、苯二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等为引发剂,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加聚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
作为聚己内酯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通过ε-己内酯、σ-戊内酯等环状酯单体的开环聚合而得到的己内酯系聚酯二醇等。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使上述多元醇成分与碳酰氯进行缩聚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多元醇成分与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二异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乙丁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苄酯等碳酸二酯类进行酯交换缩合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将两种以上的上述多元醇成分并用而得到的共聚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种聚碳酸酯多元醇与含羧基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种聚碳酸酯多元醇与含羟基化合物进行醚化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种聚碳酸酯多元醇与酯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种聚碳酸酯多元醇与含羟基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种聚碳酸酯多元醇与二羧酸化合物进行缩聚反应而得到的聚酯系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种聚碳酸酯多元醇与环氧烷共聚而得到的共聚聚醚系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作为蓖麻油系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使蓖麻油脂肪酸与上述多元醇成分反应而得到的蓖麻油系多元醇。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使蓖麻油脂肪酸与聚丙二醇反应而得到的蓖麻油系多元醇。
多元醇(A)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400~20000,更优选为500~17000,进一步优选为600~15000,特别优选为800~12000。通过将多元醇(A)的数均分子量Mn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作为多元醇(A),优选含有具有3个OH基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20000的多元醇(A1)。多元醇(A1)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多元醇(A)中的多元醇(A1)的含有比例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90重量%。通过将多元醇(A)中的多元醇(A1)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多元醇(A1)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8000~20000,更优选为8000~18000,进一步优选为8500~17000,进一步优选为9000~16000,特别优选为9500~15500,最优选为10000~15000。通过将多元醇(A1)的数均分子量Mn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多元醇(A)可以含有具有3个以上的OH基的数均分子量Mn为5000以下的多元醇(A2)。多元醇(A2)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多元醇(A2)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500~5000,更优选为800~4500,进一步优选为1000~4000,特别优选为1000~3500,最优选为1000~3000。多元醇(A2)的数均分子量Mn偏离上述范围时,特别是存在粘合力的经时上升性变高的危险,有可能不能实现优异的再操作性。作为多元醇(A2),优选可以列举具有3个OH基的多元醇(三醇)、具有4个OH基的多元醇(四醇)、具有5个OH基的多元醇(五醇)、具有6个OH基的多元醇(六醇)。
作为多元醇(A2),具有4个OH基的多元醇(四醇)、具有5个OH基的多元醇(五醇)、具有6个OH基的多元醇(六醇)的至少1种的合计量,作为多元醇(A)中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7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重量%以下。通过在多元醇(A)中,作为多元醇(A2),将具有4个OH基的多元醇(四醇)、具有5个OH基的多元醇(五醇)、具有6个OH基的多元醇(六醇)的至少1种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透明性更优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
多元醇(A)中的多元醇(A2)的含有比例优选为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重量%~30重量%。通过将多元醇(A)中的多元醇(A2)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就多元醇(A2)而言,其中具有4个以上OH基的数均分子量Mn为5000以下的多元醇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多元醇(A)整体,优选为低于10重量%,更优选为8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6重量%以下,最优选为5重量%以下。多元醇(A2)中的具有4个以上OH基的数均分子量Mn为5000以下的多元醇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多元醇(A)整体,为10重量%以上时,聚氨酯系粘合剂容易白化,透明性有可能降低。
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可以采用能够用于聚氨酯化反应的任意适当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例如可以列举多官能脂肪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多官能芳香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多官能脂肪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1,3-环戊烯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芳香族系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2,2’一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4’-甲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还可以列举上述的各种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与水反应而得到的缩二脲体、具有异氰尿酸酯环的三聚物等。另外,也可以并用它们。
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优选为0.3~1.0,更优选为0.3~0.9,进一步优选为0.3~0.8,特别优选为0.3~0.7,最优选为0.3~0.6。通过将NCO基/OH基的当量比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多元醇(A),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优选为2.7重量%~8.8重量%,更优选为2.7重量%~8.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7重量%~7.1重量%,特别优选为2.7重量%~6.2重量%,最优选为2.7重量%~5.3重量%。通过将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聚氨酯系树脂具体而言,优选通过使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
作为使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聚氨酯系树脂的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了整体聚合或溶液聚合等的聚氨酯化反应方法等、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的任意适当的方法。
为了使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固化,优选使用催化剂。作为这样的催化剂,例如可以列举有机金属系化合物、叔胺化合物等。
作为有机金属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铁系化合物、锡系化合物、钛系化合物、锆系化合物、铅系化合物、钴系化合物、锌系化合物等。在这些之中,从反应速度和粘合剂层的适用期的观点考虑,优选铁系化合物、锡系化合物。
作为铁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乙酰丙酮铁、2-乙基己酸铁等。
作为锡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溴化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丁基硫化锡、三丁基甲氧基锡、乙酸三丁基锡、三乙基乙氧基锡、三丁基乙氧基锡、二辛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三丁基氯化锡、三丁基三氯乙酸锡、2-乙基己酸锡等。
作为钛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二丁基二氯化钛、钛酸四丁酯、丁氧基三氯化钛等。
作为锆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环烷酸锆、乙酰丙酮锆等。
作为铅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油酸铅、2-乙基己酸铅、苯甲酸铅、环烷酸铅等。
作为钴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2-乙基己酸钴、苯甲酸钴等。
作为锌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环烷酸锌、2-乙基己酸锌等。
作为叔胺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等。
催化剂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并用催化剂和延迟交联剂等。催化剂的量相对于多元醇(A),优选为0.02重量%~0.10重量%,更优选为0.02重量%~0.0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02重量%~0.06重量%,特别优选为0.02重量%~0.05重量%。通过将催化剂的量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在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其他成分。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增粘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颜料、箔状材料、软化剂、抗老化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防腐剂、耐热稳定剂、聚合抑制剂、润滑剂、溶剂、催化剂等。
<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只要是使用所谓的“聚氨酯预聚物”作为原料而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聚氨酯系树脂。
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由含有作为聚氨酯预聚物(C)的聚氨酯多元醇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聚氨酯预聚物(C)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可以只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聚氨酯预聚物(C)的聚氨酯多元醇,优选为使聚酯多元醇(a1)和聚醚多元醇(a2)在存在催化剂或不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3)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作为聚酯多元醇(a1),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聚酯多元醇。作为这样的聚酯多元醇(a1),例如可以列举使酸成分与二醇成分反应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作为酸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偏苯三酸等。作为二醇成分,例如可以列举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3’-二羟甲基庚烷、聚氧化亚乙基二醇、聚氧亚丙基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丁基乙基戊二醇,作为多元醇成分,可以列举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作为聚酯多元醇(a1),除此以外,还可以列举将聚己内酯、聚(β-甲基-γ-戊内酯)、聚戊内酯等内酯类开环聚合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等。
作为聚酯多元醇(a1)的分子量,从低分子量到高分子量均可以使用。作为聚酯多元醇(a1)的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5000。数均分子量低于500时,反应性变高,可能会容易凝胶化。数均分子量超过5000时,反应性变低,进而聚氨酯多元醇自身的凝聚力可能会变小。聚酯多元醇(a1)的使用量在构成聚氨酯多元醇的多元醇中,优选为10~90摩尔%。
作为聚醚多元醇(a2),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这样的聚醚多元醇(a2),例如可以列举将水、丙二醇、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低分子量多元醇用作引发剂,通过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四氢呋喃等环氧烷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这样的聚醚多元醇(a2),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等官能团数为2以上的聚醚多元醇。
作为聚醚多元醇(a2)的分子量,从低分子量到高分子量均可以使用。作为聚醚多元醇(a2)的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数均分子量低于1000时,反应性变高,可能会容易凝胶化。数均分子量超过5000时,反应性变低,进而聚氨酯多元醇自身的凝聚力可能会变小。聚醚多元醇(a2)的使用量在构成聚氨酯多元醇的多元醇中,优选为20摩尔%~80摩尔%。
作为聚醚多元醇(a2),可以根据需要将其一部分替换成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丁基乙基戊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二醇类;或乙二胺、N-氨乙基乙醇胺、异佛尔酮二胺、苯二甲基二胺等多元胺类等一并使用。
作为聚醚多元醇(a2),可以只使用二官能性的聚醚多元醇,也可以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且1分子中至少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聚醚多元醇(a2),部分或全部使用平均分子量为1000~5000、且1分子中至少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聚醚多元醇时,粘合力和再剥离性的平衡变得良好。在这样的聚醚多元醇中,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反应性变高,可能会容易凝胶化。另外,在这样的聚醚多元醇中,数均分子量超过5000时,反应性变低,进而聚氨酯多元醇自身的凝聚力可能会变小。这样的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更优选为2500~3500。
作为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3),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这样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3),例如可以列举芳香族多异氰酸酯、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等。
作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以列举1,3-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甲苯胺二异氰酸酯、2,4,6-三异氰酸酯甲苯、1,3,5-三异氰酸酯苯、二甲氧基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4,4’,4”-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以列举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亚丙基二异氰酸酯、2,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以列举ω,ω’-二异氰酸酯-1,3-二甲基苯、ω,ω’-二异氰酸酯-1,4-二甲基苯、ω,ω’-二异氰酸酯-1,4-二乙基苯、1,4-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1,3-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可以列举3-异氰酸酯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1,3-环戊烷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2,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2,6-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1,4-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等。
作为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3),也可以并用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与水反应而得到的缩二脲体、具有异氰尿酸酯环的三聚物等。
作为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能够使用的催化剂,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催化剂。作为这样的催化剂,例如可以列举叔胺系化合物、有机金属系化合物等。
作为叔胺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三乙胺、三亚乙基二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DBU)等。
作为有机金属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锡系化合物、非锡系化合物等。
作为锡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溴化锡、二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二乙酸二丁基锡、二丁基硫化锡、三丁基硫化锡、三丁基氧化锡、乙酸三丁基锡、三乙基乙氧基锡、三丁基乙氧基锡、二辛基氧化锡、三丁基氯化锡、三丁基三氯乙酸锡、2-乙基己酸锡等。
作为非锡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二丁基二氯化钛、钛酸四丁酯、丁氧基三氯化钛等钛系化合物;油酸铅、2-乙基己酸铅、苯甲酸铅、环烷酸铅等铅系化合物;2-乙基己酸铁、乙酰丙酮铁等铁系化合物;苯甲酸钴、2-乙基己酸钴等钴系化合物;环烷酸锌、2-乙基己酸锌等锌系化合物;环烷酸锆等锆系化合物等。
在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在存在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这两种多元醇的体系中,由于其反应性不同,因此利用单独的催化剂体系容易产生凝胶化或反应溶液浑浊这样的问题。因此,通过在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使用两种催化剂,反应速度、催化剂的选择性等变得容易控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这样的两种催化剂的组合,例如可以列举叔胺/有机金属系、锡系/非锡系、锡系/锡系,优选为锡系/锡系,更优选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2-乙基己酸锡的组合。其配合比以重量比计,2-乙基己酸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优选小于1,更优选为0.2~0.6。配合比为1以上时,由于催化剂活性的平衡而有可能变得容易发生凝胶化。
在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聚酯多元醇(a1)、聚醚多元醇(a2)和有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3)的总量,优选为0.01~1.0重量%。
在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温度优选小于100℃,更优选为85℃~95℃。在为100℃以上时,反应速度、交联结构的控制可能会变得困难,可能难以得到具有规定分子量的聚氨酯多元醇。
在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也可以不使用催化剂。此时,反应温度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另外,在不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优选反应3小时以上。
作为得到聚氨酯多元醇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1)将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催化剂、有机多异氰酸酯全部量装入烧瓶的方法;2)将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催化剂装入烧瓶,再滴加有机多异氰酸酯进行添加的方法。作为得到聚氨酯多元醇的方法,从控制反应方面考虑,优选2)的方法。
在得到聚氨酯多元醇时,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甲乙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这些溶剂中,优选甲苯。
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能够援用上述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
在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其他成分。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列举聚氨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增粘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颜料、箔状材料、软化剂、抗老化剂、导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防腐剂、耐热稳定剂、聚合抑制剂、润滑剂、溶剂、催化剂等。
作为制造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的方法,只要是使用所谓的“聚氨酯预聚物”作为原料制造聚氨酯系树脂的方法,就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制造方法。
聚氨酯预聚物(C)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000~100000。
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优选为0.3~1.0,更优选为0.3~0.9,进一步优选为0.3~0.8,特别优选为0.3~0.7,最优选为0.3~0.6。通过将NCO基/OH基的当量比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聚氨酯预聚物(C),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优选为1.1重量%~3.6重量%,更优选为1.1重量%~3.2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1重量%~2.9重量%,特别优选为1.1重量%~2.5重量%,最优选为1.1重量%~2.1重量%。通过将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含有比例调整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提供在暂时从表面高低差大的被粘附体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再次贴合于被粘附体的情况下,即使是该被粘附体的表面高低差大的情况,润湿性也更优异、并且高低差追随性也更优异、因此能够达到更充分高的密合率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基材层》
作为基材层的厚度,根据用途,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300μm,更优选为10μm~25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200μm,特别优选为20μm~150μm。
基材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叠层体。基材层也可以是延伸后的材料。
作为基材层的材料,根据用途,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塑料、纸、金属膜、无纺布等。优选为塑料。基材层可以由一种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两种以上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两种以上的塑料构成。
作为上述塑料,例如可以列举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等。作为聚酯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作为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烯烃单体的均聚物、烯烃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均聚丙烯;以乙烯成分为共聚成分的嵌段系、无规系、接枝系等的丙烯系共聚物;Reactor-TPO(反应器直接制备热塑性聚烯烃);低密度、高密度、线型低密度、超低密度等乙烯系聚合体;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乙烯系共聚物等。
基材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基材层中能够含有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防静电剂、填充剂、颜料等。基材层中能够含有的添加剂的种类、数、量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特别是在基材层的材料为塑料时,以防止劣化等为目的,优选含有上述添加剂中的几种。从提高耐候性等观点考虑,作为添加剂,特别优选列举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填充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抗氧化剂。作为这样的抗氧化剂,例如可以列举酚系抗氧化剂、磷系加工热稳定剂、内酯系加工热稳定剂、硫系耐热稳定剂、酚-磷系抗氧化剂等。抗氧化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基材层的原料树脂(基材层为掺合物时,该掺合物为原料树脂),优选为1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0.2重量%。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这样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等。紫外线吸收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基材层的原料树脂(基材层为掺合物时,该掺合物为原料树脂),优选为2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0.5重量%。
作为光稳定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光稳定剂。作为这样的光稳定剂,例如可以列举受阻胺系光稳定剂、苯甲酸酯系光稳定剂等。光稳定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基材层的原料树脂(基材层为掺合物时,该掺合物为原料树脂),优选为2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0.5重量%。
作为填充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填充剂。作为这样的填充剂,例如可以列举无机系填充剂等。作为无机系填充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碳黑、氧化钛、氧化锌等。填充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基材层的原料树脂(基材层为掺合物时,该掺合物为原料树脂),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10重量%。
而且,作为添加剂,以赋予防静电性为目的,还优选列举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多元醇、金属化合物、碳等无机系、低分子量系和高分子量系防静电剂。特别是从污染、维持粘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高分子量系防静电剂、碳。
《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制造。作为这样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依据以下的任意适当的制造方法进行:
(1)将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的溶液或热熔融液涂布在基材层上的方法;
(2)基于此,将涂布形成为隔膜状的粘合剂层转移到基材层上的方法;
(3)将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挤出到基材层上,进行形成涂布的方法;
(4)将基材层和粘合剂层以二层或多层挤出的方法;
(5)在基材层上将粘合剂层单层层压的方法或将粘合剂层与层压层一起进行二层层压的方法;
(6)将粘合剂层与膜、层压层等的基材层形成材料进行二层或多层层压的方法等。
作为涂布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辊涂法、逗号涂布(commacoater)法、模涂法、逆向涂布法、丝网印刷法、凹版涂布法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其中,实施例等中的试验和评价方法如下所述。其中,记载为“份”时,只要没有特殊说明,是指“重量份”;记载为“%”时,只要没有特殊说明,是指“重量%”。
<粘合力的测定>
将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切成宽25mm、长80mm的尺寸,剥离隔膜后,以0.25MPa的压力,层压于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宽70mm、长100mm),制作评价样品。层压后,分别(1)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放置后、(2)在50℃的环境下放置1周后、(3)在60℃×90%RH的环境下放置1周后、(4)在85℃的环境下放置1周后的这些条件下,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Minebea株式会社制、制品名:TCM-1kNB),以剥离速度300mm/min、剥离角度180°进行剥离,测定此时的粘合力。测定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
<润湿速度的测定>
将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切成宽25mm、长100mm的尺寸,作为评价样品。作为被粘附体,使用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宽70mm、长100mm),剥除评价样品的隔膜,将宽度侧的一个端部固定在被粘附体的宽度侧的端部,拿起未固定的宽度侧的端部,测定从放手后到润湿扩展至100mm的时间(单位:s/2.5cm×10cm)。由该时间算出速度,将速度为5cm2/s以上的情况设为〇,将低于5cm2/s的情况设为×。
<剥离带电压的测定>
将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切成宽70mm、长130mm的尺寸,剥离隔膜后,利用2kg辊往复1次压接于以正好重叠的方式与预先经过除静电的丙烯酸板(厚1mm、宽70mm、长100mm)贴合的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宽70mm、长100mm)。此时,表面保护膜成为从玻璃露出30mm的程度。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1天后,将从玻璃露出了30mm的一个端部固定在自动卷绕机上,以剥离角度150度、剥离速度10m/min的条件进行剥离。然后,利用固定于距离表面保护膜10cm的位置的电压测定器(春日电机公司制、KSD-0103),测定剥离带电压。该测定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
<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的测定>
将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铝板以及用规定粒度的砂纸摩擦表面后的铝板放置在ZYGONewView7300(CanonMarketingJapanInc.制)的操作台,测定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其中,用于摩擦铝板的砂纸的粒度代号为(1)320、(2)100。
<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的测定>
准备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宽70mm、长100mm)和利用ZYGONewView7300(CanonMarketingJapanInc.制)进行了粗糙度测定的铝板,剥除已切成与这些同尺寸的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的隔膜,将宽度侧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被粘附体,拿起未固定的宽度侧的端部,放开手,只以膜的自重使其与各被粘附体密合。之后,通过VHX-100F(Keyence(株))算出密合面积,利用密合率(%)=(密合面积/总面积),算出密合率(第一次)。另外,再次拿起未固定的宽度侧的端部,放开手,只以膜的自重使其与各被粘附体密合,同样地算出密合率(第二次)。
〔实施例1〕
作为多元醇,使用作为具有3个OH基的多元醇的PREMINOLS3011(旭硝子株式会社制、Mn=10000):85重量份、作为具有OH基的多元醇的SANNIXGP-3000(三洋化成株式会社制、Mn=3000):13重量份、作为具有3个OH基的多元醇的SANNIXGP-1000(三洋化成株式会社制、Mn=1000):2重量份,配合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2.7重量份、催化剂(日本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āCEM第2铁):0.04重量份、Irganox1010(BASF制):0.50重量份、ElexcelAS110(离子性液体、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1.50重量份、KF6004(聚醚改性有机硅、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1重量份、作为稀释溶剂的乙酸乙酯:241重量份,利用分散器进行搅拌,得到聚氨酯系粘合剂组合物。
利用浸渍辊(fountainroll)将所得到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由聚酯树脂形成的基材“LumirrorS10”(厚度38μm、TORAYINDUSTRIES,INC.制),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10μm,在干燥温度130℃、干燥时间30秒的条件下固化、干燥。这样操作,在基材上制作由聚氨酯系粘合剂(1)形成的粘合剂层。
接着,在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一个面实施了有机硅处理的厚度为25μm的由聚酯树脂形成的隔膜的有机硅处理面,得到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1)。
接着,准备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宽70mm、长100mm)和利用ZYGONewView7300(CanonMarketingJapanInc.制)进行了粗糙度测定的3种铝板,剥除切成与这些同尺寸的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1)的隔膜,将宽度侧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被粘附体,拿起未固定的宽度侧的端部,放开手,只以膜的自重与各被粘附体密合,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1a)~(1d)。
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2~8〕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表1所示进行改变,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2a)~(2d)”~“(8a)~(8d)”。
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9~11〕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2所示进行改变,并且,如表2所示,配合作为脂肪酸酯的肉豆蔻酸异丙酯(花王株式会社制、商品名:EXEPARLIPM、Mn=270):1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9a)~(9d)”~“(11a)~(11d)”。
将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12~14〕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2所示进行改变,并且,如表2所示,配合作为脂肪酸酯的肉豆蔻酸异丙酯(花王株式会社制、商品名:EXEPARLIPM、Mn=270):3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12a)~(12d)”~“(14a)~(14d)”。
将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15~17〕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3所示进行改变,并且,如表3所示,配合作为脂肪酸酯的2-乙基己酸鲸蜡酯(NisshinOilliOGroup,Ltd.制、商品名:Salacos816T、Mn=368):1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15a)~(15d)”~“(17a)~(17d)”。
将结果表示在表3中。
〔实施例18~20〕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3所示进行改变,并且,如表3所示,配合作为脂肪酸酯的2-乙基己酸鲸蜡酯(NisshinOilliOGroup,Ltd.制、商品名:Salacos816T、Mn=368):3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18a)~(18d)”~“(20a)~(20d)”。
将结果表示在表3中。
〔实施例21〕
配合作为聚氨酯预聚物的“CYABINESH-109H”(固体成分54%、含有脂肪酸酯、东洋油墨制)100重量份、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1.4重量份、ElexcelAS110(离子性液体、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1.50重量份、KF6004(聚醚改性有机硅、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01重量份、作为稀释溶剂的甲苯:208重量份,利用分散器进行搅拌,得到聚氨酯系粘合剂组合物。
利用浸渍辊将所得到的聚氨酯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由聚酯树脂形成的基材“LumirrorS10”(厚度38μm、TORAYINDUSTRIES,INC.制),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10μm,在干燥温度130℃、干燥时间30秒的条件下固化、干燥。这样操作,在基材上制作由聚氨酯系粘合剂(21)形成的粘合剂层。
接着,在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一个面实施了有机硅处理的厚度为25μm的由聚酯树脂形成的隔膜的有机硅处理面,得到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21)。
接着,准备AGS1偏光板(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宽70mm、长100mm)和利用ZYGONewView7300(CanonMarketingJapanInc.制)进行了粗糙度测定的3种铝板,剥除切成与这些同尺寸的带有隔膜的表面保护膜(21)的隔膜,将宽度侧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被粘附体,拿起未固定的宽度侧的端部,放开手,只以膜的自重与各被粘附体密合,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21a)~(21d)。
将结果表示在表4中。
〔实施例22~25〕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4所示进行改变,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22a)~(22d)”~“(25a)~(25d)”。
将结果表示在表4中。
〔比较例1~3〕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5所示进行改变,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C1a)~(C1d)”~“(C3a)~(C3d)”。
将结果表示在表5中。
〔比较例4〕
将作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HX(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的配合量按照表5所示进行改变,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得到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C4a)~(C4d)。
将结果表示在表5中。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可以用于任意适当的用途。优选本发明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优选用于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的领域。

Claims (9)

1.一种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其是将含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膜的该粘合剂层侧贴合在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2μm的被粘附体表面而成的部件,
该粘合剂层包含含有聚氨酯系树脂的聚氨酯系粘合剂作为主要成分,
该粘合剂层为相对于该被粘附体表面只以自重贴合时的密合率为80%以上的粘合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粘附体为光学部件或电子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系树脂为由含有多元醇(A)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元醇(A)的数均分子量Mn为400~2000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元醇(A)和所述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为0.3~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系树脂为由含有聚氨酯预聚物(C)和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预聚物(C)和所述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为0.3~1.0。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系粘合剂含有脂肪酸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肪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n为200~400。
CN201510886369.1A 2014-12-05 2015-12-04 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Active CN105670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6928 2014-12-05
JP2014246928A JP6399697B2 (ja) 2014-12-05 2014-12-05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被着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0527A true CN105670527A (zh) 2016-06-15
CN105670527B CN105670527B (zh) 2021-03-12

Family

ID=5612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6369.1A Active CN105670527B (zh) 2014-12-05 2015-12-04 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99697B2 (zh)
KR (1) KR102285701B1 (zh)
CN (1) CN105670527B (zh)
TW (1) TWI676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8754B2 (ja) * 2014-12-05 2018-1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618038B2 (ja) * 2016-06-29 2019-12-11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JP6922488B2 (ja) * 2017-07-06 2021-08-18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KR102258167B1 (ko) * 2017-08-18 2021-05-2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보호 시트
JP7137961B2 (ja) * 2018-04-25 2022-09-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KR102233685B1 (ko) * 2019-02-28 2021-03-30 (주)디씨티케이 고내구성을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필름 부착패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2795A (ja) * 2004-12-24 2006-07-1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ポリウレタン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又は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1517025A (zh) * 2006-09-22 2009-08-26 琳得科株式会社 标记用粘合片材
CN102448449A (zh) * 2009-05-29 2012-05-09 日本井上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 粘贴材料
CN103666360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聚氨酯基压敏胶粘剂和使用所述压敏胶粘剂的表面保护膜
TW201412919A (zh) * 2012-07-31 2014-04-01 Nitto Denko Corp 黏著劑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2139B2 (ja) 2002-07-22 2008-09-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剥離用粘着シート
JP2004111702A (ja) 2002-09-19 2004-04-08 Denso Corp 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78847B2 (ja) 2004-10-28 2011-04-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粘着層を有する粘着性フィルム
JP2007238766A (ja) * 2006-03-08 2007-09-2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接着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接着剤硬化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JP5317019B2 (ja) * 2009-10-02 2013-10-16 日本ポリウレタン工業株式会社 低硬度ポリウレタンエラストマー形成性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6076602B2 (ja) * 2012-01-31 2017-02-08 東洋アルミエコー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屋外換気口用フィルター
JP2014162821A (ja) * 2013-02-22 2014-09-08 Nitto Denko Corp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2795A (ja) * 2004-12-24 2006-07-1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ポリウレタン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又は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1517025A (zh) * 2006-09-22 2009-08-26 琳得科株式会社 标记用粘合片材
CN102448449A (zh) * 2009-05-29 2012-05-09 日本井上技术研究所株式会社 粘贴材料
TW201412919A (zh) * 2012-07-31 2014-04-01 Nitto Denko Corp 黏著劑
CN103666360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聚氨酯基压敏胶粘剂和使用所述压敏胶粘剂的表面保护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99697B2 (ja) 2018-10-03
KR102285701B1 (ko) 2021-08-04
TW201627454A (zh) 2016-08-01
KR20160068666A (ko) 2016-06-15
TWI676661B (zh) 2019-11-11
JP2016107500A (ja) 2016-06-20
CN105670527B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0527A (zh) 带有表面保护膜的被粘附体
CN105670526A (zh) 表面保护膜
CN106467710A (zh) 带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膜
CN108728033B (zh) 粘着剂及使用其的粘着片、层叠体、显示装置
CN109609043B (zh) 表面保护膜
CN104650792A (zh) 聚氨酯基压敏胶粘剂和使用压敏胶粘剂的表面保护膜
CN106483592A (zh) 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
CN103666360B (zh) 聚氨酯基压敏胶粘剂和使用所述压敏胶粘剂的表面保护膜
CN106479387A (zh) 带表面保护膜的光学构件
CN106661402A (zh) 用于光学膜的粘着剂组成物、粘着层、粘着型光学膜及显示装置
CN106256864A (zh) 表面保护薄膜
CN105733459A (zh) 粘合片和光学构件
KR20190071604A (ko) 점착제, 점착시트 및 적층체
CN104508068B (zh) 粘合剂
CN103805119B (zh) 聚氨酯基压敏胶粘剂和使用所述压敏胶粘剂的表面保护膜
JP4539081B2 (ja) 帯電防止ポリウレタン粘着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10049716A (ko) 우레탄계 점착제 및 점착 시트
CN110494527A (zh) 粘着剂、粘着片以及羟基末端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制造方法
JP2005154492A (ja) 帯電防止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05931A (zh) 表面保护膜
CN105733461A (zh) 粘合片和光学构件
CN103570914A (zh) 树脂组合物、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压敏胶粘剂层、压敏胶粘片和表面保护膜
KR102155941B1 (ko) 표면 보호용 점착제 및 점착 시트
JP2001288447A (ja) 非水系ラミネート接着剤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水系ラミネート接着剤
CN104830265A (zh) 粘合剂、添加交联剂的粘合剂制造用试剂盒、粘合片、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