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7677A -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7677A
CN105667677A CN201610007009.4A CN201610007009A CN105667677A CN 105667677 A CN105667677 A CN 105667677A CN 201610007009 A CN201610007009 A CN 201610007009A CN 105667677 A CN105667677 A CN 105667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bar
gear
wheel
axl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7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070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7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7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62K15/008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foldable about 2 or more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驱动齿轮部分设计为一组相互啮合的弧形齿条、齿轮组,使得脚每踩下一次的行程大约增加了一倍;翅片形车把的设计,使得车把在折叠时相互嵌入插合成为可能,也减小了折叠所占空间;车把插合在前叉上车把收槽的设计,使得车把竖杆从原来的两段折板变成了一段直板,不仅结实、美观,而且更易于制作;前轮采用轴承及轴承护板结构,省去了轮轴,前轮收槽不因有轮轴而加宽,从而减小代步车折叠后的体积;制动采用脚踩刹车踏板使闸圈直接和后轮内壁接触摩擦而减速,结构简约、有效;此外为安全考虑,还增加或强化了锁紧装置的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属于折叠代步车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代步车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个人交通工具。为了便于携带,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折叠自行车,所采用的技术一般是对折、伸缩等。折叠后的自行车尽管体积小了不少,但携带起来仍然很不方便。如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折叠自行车A-bike,折叠后的A-bike自行车仍然有67厘米x30厘米x16厘米;小尺寸的车轮对路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否则行走起来就会很颠簸。其他折叠自行车,体积更大,携带起来更不方便。
随着现代化的普及,交通站点之间或是办公区域之间的来往奔波总是让人觉得疲惫,因而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形式的代步工具,例如电动滑板车等,但是,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和续航性,其不得不制成体积较大或是重量过大的成品,上述特点反而不再利于代步工具便携。
中国专利CN102267525一种便携式代步车,包括车把竖杆、车把横杆、车把、制动器、车架、飞轮、传动机构、前轮及后轮;车架包括车前架、车下架、前叉和连接件;车前架的上端两侧有车把竖杆轴,车前架通过车把竖杆轴与车把竖杆相连;车前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后轮收槽、前轮收槽和开衩端;前叉的前端设置有锁紧装置,后部固定有叉立管架,前叉插入车前架的开衩端内侧,前叉和车前架通过前轴相连;连接件通过叉立管架与前叉相连,连接件与车下架通过中轴相连,连接件上有车把插孔;所述车下架上有前轮收槽;车前轮与前叉相连;后轮通过后轴与车下架相连。本发明在采用8英寸车轮的情况下,折叠后的尺寸为50厘米x20厘米x8厘米,重量轻、折叠速度快,骑行方便安全。
然而,受到上述专利折叠方式和尺寸的影响,上述专利车把外伸,驱动行程过短,使用户在骑行时舒适程度和流畅感受欠佳;同时,整个车体的折叠后紧凑度和稳固度都受到其它车体零件结构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包括前轮、后轮、连接所述前轮和后轮的折叠横梁、前叉、与前叉连接的折叠车把部和在所述折叠横梁上分别设置的站立踏板和驱动踏板部,所述折叠横梁包括车下架和与所述前叉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下架通过连接轴相连,在所述车下架上设置有第一前轮收槽;所述车前架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后轮收槽和第二前轮收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上安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齿轮盖板、一个与所述后轮轴连接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驱动踏板部包括与所述折叠横梁活动连接的腹板、翼板、中轴和弧形齿条;所述腹板通过中轴和复位弹簧与所述折叠横梁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以及第二齿轮驱动啮合;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齿轮为外齿为齿轮结构的自行车飞轮,或外圈镶有齿轮的单向轴承。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后轮的齿轮机构进行改良,即,将其设计为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使得所述弧形齿条的驱动行程增加大约一倍,大大提高了一次踩下移动的距离,优化了代步车的骑行流畅感。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包括前轮、后轮、连接所述前轮和后轮的折叠横梁、前叉、与前叉连接的折叠车把部和在所述折叠横梁上分别设置的站立踏板和驱动踏板部,所述折叠横梁包括车下架和与所述前叉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下架通过连接轴相连,在所述车下架上设置有第一前轮收槽;所述车前架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后轮收槽和第二前轮收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中心处安装有去除了外齿的自行车飞轮,所述飞轮的外套与所述后轮轮毂连接;飞轮的芯子和后轮轴连接;在所述后轮上安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齿轮盖板、一个与所述后轮轴连接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驱动踏板部包括与所述折叠横梁活动连接的腹板、翼板、中轴和弧形齿条;所述腹板通过中轴和复位弹簧与所述折叠横梁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以及第二齿轮驱动啮合。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将飞轮嵌入设置在所述后轮内部,所述飞轮组件通过后轮轴上的第三齿轮和弧形齿条驱动,此结构使驱动轮组与飞轮无关,在设计齿轮时不受飞轮尺寸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折叠车把部包括与所述前叉活动连接的车前架和两个车把竖杆,在每个所述车把竖杆的顶部设置有翅片形车把,所述两个车把竖杆上对应的翅片形车把在彼此折叠插合时相互嵌入插合;所述车前架通过车把竖杆轴与两个车把竖杆相连。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在所述前叉上设置有供所述翅片形车把插合的车把收槽。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便于将两个车把对插收纳,进一步结合所述代步车的整体空间,而且还增加了折叠的稳固性,使得代步车更为便携。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在所述两个车把竖杆之间设置有车把横杆,所述车把横杆的一端与所述其中一车把竖杆活动连接,所述车把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搭轴,在所述其中另一车把竖杆上设置有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优选的,在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搭扣,供将所述搭轴锁紧至收槽中。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利用所述车把横杆和安全搭扣定位固定所述车把竖杆,使骑行更加稳固,提高骑行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前叉和车前架之间通过前轴连接;在所述前叉正面、且在所述车前架之间设置有锁紧钥,在所述车前架与前叉相连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锁紧钥通过锁紧钥轴与所述前叉相连,其包括左臂、右臂和与所述左臂和右臂连线呈锐角夹角设置的上臂,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左臂或右臂的尺寸相配合;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利用转动锁紧钥和锁紧槽的配合,实现将所述车前架和前叉固定锁紧,避免了现有折叠车锁紧装置不够紧凑的缺陷,提高代步车车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所述上臂上设置有凸起的手柄,在所述前叉的顶部、且在所述右臂和上臂之间设置有突起,所述手柄卡挡在所述前叉顶部,使所述左臂和右臂倾斜设置在前叉前部的轮廓内,在锁紧时,将上臂卡挡在所述突起的右侧,将所述左臂、右臂分别插入所述的锁紧槽内。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手柄和突起,便于将所述锁紧钥进行定位,避免骑行时锁紧钥因颠簸引起错位而脱出,提高了骑行安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站立踏板通过轴与所述折叠横梁的车下架连接,在所述站立踏板下面、且与所述车下架相连的位置、车下架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增加所述车下架的刚性和稳定性,减少对连接部件的承重压力。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翼板通过轴与所述腹板连接,在所述翼板下面、且与所述腹板相连的位置,腹板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增加所述腹板的刚性和稳定性,减少对连接部件的承重压力。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前轮内、内切设置有三个轴承,前轮两侧设置有一对Y形轴承护板,三个轴承分布在前轮的两侧的Y形轴承护板之间,前叉通过Y形轴承护板与所述前轮连接。此处设计采用三个轴承分别与前轮内圈相切,优点在于前轮省去了较长的轮轴,前轮收槽不因有轮轴而加宽,从而减小代步车折叠后的体积。采用Y形轴承护板固定所述三个轴承,减轻代步车原件重量。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折叠便携代步车还包括刹车部,所述刹车部包括与所述后轮内壁相配合的闸圈,所述闸圈设置在所述后轮内壁的下半圆,所述闸圈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车下架的后端,所述闸圈的后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刹车踏板。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采用结构简约的刹车结构,使其在满足安全刹车的同时,还能降低车辆的整体重量和装配成本,也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折叠便携代步车还包括后轮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部分的一端固定在车下架靠近后轮处,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插合以实现伸缩。平时所述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两部分收拢在一起,雨天骑行时可以把活动部分推到固定部分的上端。采用固定和活动两部分的结构,在不增加折叠体积的情况下延伸了挡泥板的长度。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驱动齿轮部分设计为一组相互啮合的弧形齿条、齿轮组,使得脚每踩下一次的行程大约增加了一倍;翅片形车把的设计,使得车把在折叠时相互嵌入插合成为可能,也减小了折叠所占空间;车把插合在前叉上车把收槽的设计,使得车把竖杆从原来的两段折板变成了一段直板,不仅结实、美观,而且更易于制作;前轮采用轴承及轴承护板结构,省去了轮轴,前轮收槽不因有轮轴而加宽,从而减小代步车折叠后的体积;制动采用脚踩刹车踏板使闸圈直接和后轮内壁接触摩擦而减速,结构简约、有效;此外为安全考虑,还增加或强化了锁紧装置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便携带;骑行时舒适、安全、可靠。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达到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代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驱动踏板部和驱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前叉和车前架通过锁紧钥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车把竖杆和翅片形车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车把竖杆被车把横杆撑开并被锁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驱动踏板部、复位弹簧及限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刹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前轮以及前轮与前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代步车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10中,1、翅片形车把;
2、车把横杆;2-1、车把横杆的搭轴;2-2、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2-3、安全搭扣;
3、车把竖杆;
4、车把竖杆轴;5、车前架;6、后轮收槽;7、第二前轮收槽;
8、锁紧钥;8-1、锁紧钥轴;8-2、左臂;8-3、右臂;8-4、上臂;8-5、手柄;8-6、突起;8-7、锁紧槽;
9、前轴;10、前叉;
11、前轮;11-1、轴承;11-2、Y形轴承护板;
12、叉立管;13、连接件;14、车把收槽;15、中轴;16、车下架;16-1、第一凸缘;17、复位弹簧;18、连接轴;
19、刹车踏板;19-1、闸圈;19-2、后轮内壁;
20、限位螺栓;
21、站立踏板;
22、翼板;22-1、腹板;22-2、第二凸缘;
23、齿轮盖板;24、弧形齿条;
25、后轮;25-1、无外齿飞轮;25-2、飞轮的芯子;25-3、轮毂;25-4、轮胎;
26、后轮轴;27、第三齿轮;28、第一前轮收槽;29、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此。
如图1-10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包括前轮11、后轮25、连接所述前轮11和后轮25的折叠横梁、前叉10、与前叉10连接的折叠车把部和在所述折叠横梁上分别设置的站立踏板21和驱动踏板部,所述折叠横梁包括车下架16和与所述前叉10相连的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与所述车下架16通过连接轴18相连,在所述车下架16上设置有第一前轮收槽28;所述车前架5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后轮收槽6和第二前轮收槽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轴26上安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齿轮盖板23、一个与所述后轮轴26连接的第三齿轮27、与所述第三齿轮27啮合的第一齿轮29、与所述第一齿轮29啮合的第二齿轮30;所述驱动踏板部包括与所述折叠横梁活动连接的腹板22-1、翼板22、中轴和弧形齿条24;所述腹板22-1通过中轴15和复位弹簧17与所述折叠横梁连接,所述弧形齿条24与所述第三齿轮27以及第二齿轮30驱动啮合;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齿轮27为外齿为齿轮结构的自行车飞轮,或外圈镶有齿轮的单向轴承。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由于复位弹簧17的作用,腹板22-1和翼板22抬起至最高位,这时限位螺栓20触及车下架16内空腔的顶,不能再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由于飞轮或单向轴承的单向作用,所述第三齿轮27、第二齿轮30尽管和弧形齿条24啮合,实际上都空转。当翼板22处于最高位置脚向下踩时,弧形齿条24带动第二齿轮30转,同时经过第一齿轮29使得第三齿轮27转,通过第三齿轮27和后轮轴26使得后轮25向前转动。当翼板22处于中间位置时,弧形齿条24同时与第三齿轮27和第二齿轮30啮合。两个齿轮始终同步转动,动力传给了第三齿轮27使后轮25向前转动。当翼板22处于低位时,弧线齿条24直接驱动第三齿轮27使后轮25向前转动。
如图6所示。翼板22的复位、限位。代步车在骑行时,一只脚始终站立在站立踏板21上,另一只脚在滑行时也踏在翼板22上。复位弹簧17一端固定在中轴15上,另一端顶在连接件13下部空腔的顶上。滑行时复位弹簧17处于压紧状态,翼板22处于复位状态。如需加速时,踩在翼板22的脚抬起,中轴15、限位螺栓20、腹板22-1、弧形齿条24由于复位弹簧17的作用而绕中轴15的轴转动,翼板22抬起。当限位螺栓20顶到空腔顶部的时候运动停止。这时翼板22、弧形齿条24等处于最高位置。由于第三齿轮27的单向性,上述运动并未影响后轴26、后轮25的转动。
在脚向下将翼板22踩到底时加速过程结束,翼板22再次处于复位状态,复位弹簧17受到压缩储存能量,为下一次脚抬起时弧形齿轮24向上运动做准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弧线齿条24行程增加了大约一倍,复位弹簧17和限位螺栓20都放到车下架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代步车显得更加简洁。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中轴15从连接件13与车下架的连接轴18移动到车下架前部。独立的中轴不仅更易设计,而且为简化复位弹簧和限位螺栓的安装提供了可能。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在所述后轮25中心处安装有去除了外齿的自行车飞轮25-1,所述飞轮的外套与所述后轮轮毂25-3连接;飞轮的芯子25-2和后轮轴26连接;在所述后轮轴26上安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齿轮盖板23、一个与所述后轮轴26连接的第三齿轮27、与所述第三齿轮27啮合的第一齿轮29、与所述第一齿轮29啮合的第二齿轮30;所述驱动踏板部包括与所述折叠横梁活动连接的腹板22-1、翼板22、中轴15和弧形齿条24;所述腹板22-1通过中轴15和复位弹簧17与所述折叠横梁连接,所述弧形齿条24与所述第三齿轮27以及第二齿轮30驱动啮合。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所述折叠车把部包括与所述前叉10活动连接的车前架5和两个车把竖杆3,在每个所述车把竖杆3的顶部设置有翅片形车把1,所述两个车把竖杆3上对应的翅片形车把1在彼此折叠插合时相互嵌入插合;所述车前架5通过车把竖杆轴4与两个车把竖杆3相连。
在所述前叉10上设置有供所述翅片形车把插合的车把收槽14。
如图4所示,车把的折叠和展开。与现有技术相比,车把收槽14从以前的连接件移到了前叉10,使得车把竖杆3从以前的两段折板变成了一段直板。从而代步车显得更加简洁、美观。此外,翅片状的车把1外轮廓更接近传统手把,骑行时感觉更好。又,车把竖杆3前端接近车把处开一圆孔,为折叠时前轴9的端部穿过留出空间。
实施例4、
如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在所述两个车把竖杆3之间设置有车把横杆2,所述车把横杆2的一端与所述其中一车把竖杆3活动连接,所述车把横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搭轴2-1,在所述其中另一车把竖杆上设置有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2-2,在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2-2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搭扣2-3,供将所述搭轴2-1锁紧至收槽2-2中。
如图5所示,代步车在展开时,车把竖杆3绕车把竖杆轴4转动,车把竖杆3即可展开。展开后,车把横杆2转出,将所述车把横杆的搭轴2-1搭入所述收槽2-2,然后扣合安全搭扣2-3。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所述前叉10和车前架5之间通过前轴9连接;在所述前叉10正面、且在所述车前架5之间设置有锁紧钥8,在所述车前架5与前叉10相连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锁紧槽8-7,所述锁紧钥8通过锁紧钥轴8-1与所述前叉10相连,其包括左臂8-2、右臂8-3和与所述左臂8-2和右臂8-3连线呈锐角夹角设置的上臂8-4,所述锁紧槽8-7与所述左臂8-2或右臂8-3的尺寸相配合;在所述上臂8-4上设置有凸起的手柄8-5,在所述前叉10的顶部、且在所述右臂8-3和上臂8-4之间设置有突起8-6,所述手柄8-5卡挡在所述前叉10顶部,使所述左臂8-2和右臂8-3倾斜设置在前叉10前部的轮廓内,在锁紧时,将上臂8-4卡挡在所述突起8-6的右侧,将所述左臂8-2、右臂8-3分别插入所述的锁紧槽8-7内。
车前架的展开与折叠,结合图3所示:
展开时,车前架5绕前轴9转动,到前叉10顶部处停止。用手顺时针转动锁紧钥8的手柄8-5,使得锁紧钥8的左臂8-2转到车前架5的锁紧槽8-7中,右臂8-3转到另一锁紧槽8-7中。转动到底即可。前叉10顶部有一向前方向的突起8-6,锁紧钥8的上臂要用力挤过突起8-6才能到达锁紧位置。折叠时,反时针方向转动锁紧钥8的手柄8-5,锁紧钥8挤过突起8-6,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锁紧钥8不因代步车骑行时产生的颠簸而松动。
锁紧钥8的手柄8-5同时起到限位作用,当手柄8-5接触到前叉10顶部时就不能继续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折叠方式变有化,锁紧钥8的结构亦随之而变动,比前者更加牢固可靠。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所述站立踏板21通过轴与所述折叠横梁的车下架16连接,在所述站立踏板21下面、且与所述车下架16相连的位置、车下架16上设置有第一凸缘16-1。
所述翼板22通过轴与所述腹板22-1连接,在所述翼板22下面、且与所述腹板22-1相连的位置,腹板22-1上设置有第二凸缘22-2。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所述的前轮11内、内切设置有三个轴承11-1,前轮11两侧设置有一对Y形轴承护板11-2,三个轴承11-1分布在前轮11的两侧的Y形轴承护板11-2之间,前叉10通过Y形轴承护板11-2与所述前轮11连接。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所述折叠便携代步车还包括刹车部,所述刹车部包括与所述后轮内壁相配合的闸圈19-1,所述闸圈19-1设置在所述后轮内壁19-2的下半圆,所述闸圈19-1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车下架16的后端,所述闸圈19-1的后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刹车踏板19。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区别在于,所述折叠便携代步车还包括后轮的挡泥板31,所述挡泥板31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部分的一端固定在车下架靠近后轮处,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插合以实现伸缩。

Claims (10)

1.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包括前轮、后轮、连接所述前轮和后轮的折叠横梁、前叉、与前叉连接的折叠车把部和在所述折叠横梁上分别设置的站立踏板和驱动踏板部,所述折叠横梁包括车下架和与所述前叉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下架通过连接轴相连,在所述车下架上设置有第一前轮收槽;所述车前架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后轮收槽和第二前轮收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上安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齿轮盖板、一个与所述后轮轴连接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驱动踏板部包括与所述折叠横梁活动连接的腹板、翼板、中轴和弧形齿条;所述腹板通过中轴与所述折叠横梁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以及第二齿轮驱动啮合;优选的,所述的第三齿轮为外齿为齿轮结构的自行车飞轮,或外圈镶有齿轮的单向轴承。
2.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包括前轮、后轮、连接所述前轮和后轮的折叠横梁、前叉、与前叉连接的折叠车把部和在所述折叠横梁上分别设置的站立踏板和驱动踏板部,所述折叠横梁包括车下架和与所述前叉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下架通过连接轴相连,在所述车下架上设置有第一前轮收槽;所述车前架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后轮收槽和第二前轮收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中心处安装有去除了外齿的自行车飞轮,所述飞轮的外套与所述后轮轮毂连接;飞轮的芯子和后轮轴连接;在所述后轮上安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齿轮盖板、一个与所述后轮轴连接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驱动踏板部包括与所述折叠横梁活动连接的腹板、翼板、中轴和弧形齿条;所述腹板通过中轴和复位弹簧与所述折叠横梁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以及第二齿轮驱动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把部包括与所述前叉活动连接的车前架和两个车把竖杆,在每个所述车把竖杆的顶部设置有翅片形车把,所述两个车把竖杆上对应的翅片形车把在彼此折叠插合时相互嵌入插合;所述车前架通过车把竖杆轴与两个车把竖杆相连;优选的,在所述前叉上设置有供所述翅片形车把插合的车把收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车把竖杆之间设置有车把横杆,所述车把横杆的一端与所述其中一车把竖杆活动连接,所述车把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搭轴,在所述其中另一车把竖杆上设置有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优选的,在供所述搭轴扣合连接的收槽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搭扣,供将所述搭轴锁紧至收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和车前架之间通过前轴连接;在所述前叉正面、且在所述车前架之间设置有锁紧钥,在所述车前架与前叉相连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锁紧钥通过锁紧钥轴与所述前叉相连,其包括左臂、右臂和与所述左臂和右臂连线呈锐角夹角设置的上臂,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左臂或右臂的尺寸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臂上设置有凸起的手柄,在所述前叉的顶部、且在所述右臂和上臂之间设置有突起,所述手柄卡挡在所述前叉顶部,使所述左臂和右臂倾斜设置在前叉前部的轮廓内,在锁紧时,将上臂卡挡在所述突起的右侧,将所述左臂、右臂分别插入所述的锁紧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踏板通过轴与所述折叠横梁的车下架连接,在所述站立踏板下面、且与所述车下架相连的位置、车下架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翼板通过轴与所述腹板连接,在所述翼板下面、且与所述腹板相连的位置,腹板上设置有第二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内、内切设置有三个轴承,前轮两侧设置有一对Y形轴承护板,三个轴承分布在前轮的两侧的Y形轴承护板之间,前叉通过Y形轴承护板与所述前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便携代步车还包括刹车部,所述刹车部包括与所述后轮内壁相配合的闸圈,所述闸圈设置在所述后轮内壁的下半圆,所述闸圈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车下架的后端,所述闸圈的后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刹车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便携代步车还包括后轮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固定部分的一端固定在车下架靠近后轮处,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插合以实现伸缩。
CN201610007009.4A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Pending CN105667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7009.4A CN105667677A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7009.4A CN105667677A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7677A true CN105667677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9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7009.4A Pending CN105667677A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76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7774A (zh) * 2018-01-17 2018-06-19 戴天泽 一种折叠机臂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969374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深圳市善谦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6435Y (zh) * 1996-05-23 1997-11-05 陆东澜 代步健身两用自行车
CN1608919A (zh) * 2004-11-23 2005-04-27 张向阳 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
WO2006002590A1 (fr) * 2004-07-01 2006-01-12 Xiangyang Zhang Tricycle et cadre de tricycle
CN101559808A (zh) * 2008-12-22 2009-10-21 宁波陆浪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袖珍型站立式运动自行车
CN101823530A (zh) * 2010-05-05 2010-09-08 李武强 一种便携式代步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6435Y (zh) * 1996-05-23 1997-11-05 陆东澜 代步健身两用自行车
WO2006002590A1 (fr) * 2004-07-01 2006-01-12 Xiangyang Zhang Tricycle et cadre de tricycle
CN1608919A (zh) * 2004-11-23 2005-04-27 张向阳 一种微型四轮车转向装置
CN101559808A (zh) * 2008-12-22 2009-10-21 宁波陆浪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袖珍型站立式运动自行车
CN101823530A (zh) * 2010-05-05 2010-09-08 李武强 一种便携式代步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374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深圳市善谦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车
CN108177774A (zh) * 2018-01-17 2018-06-19 戴天泽 一种折叠机臂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506947A (ja) 単軌二輪車
CN105667677A (zh)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WO1999022980A1 (en) A personal vehicular accessory
CN204250254U (zh) 手提箱式折叠车
WO2015020685A2 (en) Frame for a human-powered vehicle
CN104290853A (zh) 脚踏驱动式脚踏车
CN104802901A (zh) 多功能电动踏板车
CN102328716B (zh)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
CN105667663B (zh) 一种正常与摇摆可变的三轮车
CN104773242A (zh) 便携式两轮折叠车
CN207955912U (zh) 一种便捷式折叠自行车
CN100429117C (zh) 坐立双用自行车
CN205059860U (zh) 多功能电动踏板车
CN206265235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方向总成装置
CN105818913B (zh) 自行车
CN210139929U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01030925Y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201999143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6750021U (zh) 一种新型折叠结构的儿童滑板车
CN206826828U (zh) 一种可折叠无链条自行车
CN206125277U (zh) 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
CN200971136Y (zh) 坐立双用自行车
CN201062073Y (zh) 轻便自行车
CN216709545U (zh) 一种可伸缩的电动自行车
CN202557697U (zh) 手提箱式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